湄潭中学高三年级第五次月考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总分:150分)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副增长融会贯通擘画(bo)勾当(gou)越俎代庖(p6o) B.独角戏绵里藏针讣告(f)皈依(gui)一哄而散(hong) C.座上宾轻歌慢舞馄饨(dun慰藉(jie)大腹便便(pian) D.编者按严惩不怠唱和(he)炽烈(zhi)吹毛求疵(ci)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把最绚烂的舞台交给了一个“放羊娃”,把最动人的时分交给 了一个下里巴人一一来自陕北的阿宝 B.以达赖为首的“藏独”分子为了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暴动骚乱,造谣诽谤,媚欧哈 美,假装慈祥,穷形尽相,令人不齿 C.七月在北半球是炎热的季节,“七月流火”这个词在这个季节的使用频率也特别高 D.在今年的“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仍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者”,但广大市民不 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觉排队。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9月22日,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负责人就有关媒体报导中国输日“毒大米” 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B.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将对整个乳制品行业产生重大影响,除了短期内相关企业利益受损 外,这一行业的竞争主体、产品结构、供应链等都将发生变化 C.政府有关部门将今年物价涨幅的控制目标设在约4.8%左右,这个指标创下近五年来年 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调控目标的新高 D.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而科学技术 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位于山东省曲阜市的“三孔”,以悠久的历史、宏大的规模、丰富的文物珍藏、丰厚 的文化 以及极高的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于世 ②记者在北京博士后研究员_会上看到,卫生、交通等领域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湄潭中学高三年级第五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考试时间:150 分钟 试卷总分:150 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副增长 融会贯通 擘.画(bò) 勾.当( gōu) 越俎代庖.(páo) B.独角戏 绵里藏针 讣.告(fù) 皈.依 ( guī ) 一哄.而散(hòng) C.座上宾 轻歌慢舞 馄饨.(dùn) 慰藉.(jiè) 大腹便.便(pián) D.编者按 严惩不怠 唱和.(hè) 炽.烈( zhì ) 吹毛求疵.(cī)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把最绚烂的舞台交给了一个“放羊娃”,把最动人的时分交给 了一个下里巴人 ....——来自陕北的阿宝。 B.以达赖为首的“藏独”分子为了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暴动骚乱,造谣诽谤,媚欧哈 美,假装慈祥,穷形尽相 ....,令人不齿。 C.七月在北半球是炎热的季节,“七月流火 ....”这个词在这个季节的使用频率也特别高。 D.在今年的“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仍有凤毛麟角 ....的几个“不自觉者”,但广大市民不 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觉排队。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9 月 22 日,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负责人就有关媒体报导中国输日“毒大米” 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B.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将对整个乳制品行业产生重大影响,除了短期内相关企业利益受损 外,这一行业的竞争主体、产品结构、供应链等都将发生变化。 C.政府有关部门将今年物价涨幅的控制目标设在约 4.8%左右,这个指标创下近五年来年 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调控目标的新高。 D.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而科学技术 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组是( ) ①位于山东省曲阜市的“三孔”,以悠久的历史、宏大的规模、丰富的文物珍藏、丰厚 的文化 以及极高的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于世。 ②记者在北京博士后研究员 会上看到,卫生、交通等领域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很迫切。 ③北大在长期发展和斗争 中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学风,生动地体现了中国人 民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 A.积聚引见里程B.积淀引荐历程 C.积聚引荐历程D.积淀引见里程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百家讲坛”是个奇怪的坛 “百家讲坛”其实是一个很奇怪的坛。十年以前,丁肇中在那里讲过物理学,把物理学 讲到我都能听得津津有味,很不容易。但现在这个讲坛上,讲红楼、讲清史、讲论语,大概 今后还要讲与“国学”有关的一切。至于还讲不讲自然科学、现代哲学、法学、政治学、经 济学等,我不知道。在我印象中,“百家讲坛”之“百家”就是赏玩传统的百家,当然中国 这方面的人才很多,号为“百家讲坛”,数量是可以保证的 国学,据说已经“返本开新”,只差大家都来践行。不过,践行什么呢?是修习个人的 心性,还是以国学来格致万物?若是前者,没有什么不好。若是后者,事情就比较难办。阎 崇年先生讲清史,如数家珍,史料熟,秘闻多,吸引力强,但主要是对清宫如同对待自家 般热爱的态度,这个祖宗英明,那场屠杀合理。易中天先生讲三国,权谋机变,说得津津有 味,就是搞不清对权谋之术到底是赞赏还是批判。相比之下,反倒是于丹讲《论语》,固然 毛病多多,总归是修身养性,更加合乎人性,但只强调指向内省而对人之外在处境无所置辞 的讲法,大概不过是训育顺民。 这次钱文忠先生为商纣王翻案,称其“文武双全,功勋卓著”,以期主导舆论。前人多 有怀疑商纣王并非恶到极点者,从真实认识而言,哪怕是希特勒,你也不难找出几个“功勋 来,商纣王当然也应该有一些好的地方。但到底有多好,难说,尤其在学术上“有一份证据 说一份话”,就更困难。商纣王处在中国信史时代之前,怎样获得充分的证据来总括他的 生?对他的恶评有新朝代的虚报,有后时代的累加,但要翻案,还是且缓吧,重建一个对商 纣王的历史结论,学术上几无可能 对商纣王的评价,与其说是“历史评价”或者“历史学结论”,不如说是一种“舆论评 价”或者“社会学结论”。想到商纣王就想到荒淫、暴虐,他已经成为一种暴虐的符号,不 可置疑的事实是,商朝在纣王手中灭于周朝,一个“文武双全,功勋卓著”的帝王,怎样被 个新朝代取代,把这一点解释清楚,何其困难 “百家讲坛”其实是娱乐业的一个景象,但貌似在布道。在这种虚妄的布道与实在的娱 乐之间,人们听到一些离奇古怪的想法,并且把自己酱在莫名其妙的逻辑里。这些逻辑归总
很迫切。 ③北大在长期发展和斗争 中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学风,生动地体现了中国人 民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 A.积聚 引见 里程 B.积淀 引荐 历程 C.积聚 引荐 历程 D.积淀 引见 里程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百家讲坛”是个奇怪的坛 刘洪波 “百家讲坛”其实是一个很奇怪的坛。十年以前,丁肇中在那里讲过物理学,把物理学 讲到我都能听得津津有味,很不容易。但现在这个讲坛上,讲红楼、讲清史、讲论语,大概 今后还要讲与“国学”有关的一切。至于还讲不讲自然科学、现代哲学、法学、政治学、经 济学等,我不知道。在我印象中,“百家讲坛”之“百家”就是赏玩传统的百家,当然中国 这方面的人才很多,号为“百家讲坛”,数量是可以保证的。 国学,据说已经“返本开新”,只差大家都来践行。不过,践行什么呢?是修习个人的 心性,还是以国学来格致万物?若是前者,没有什么不好。若是后者,事情就比较难办。阎 崇年先生讲清史,如数家珍,史料熟,秘闻多,吸引力强,但主要是对清宫如同对待自家一 般热爱的态度,这个祖宗英明,那场屠杀合理。易中天先生讲三国,权谋机变,说得津津有 味,就是搞不清对权谋之术到底是赞赏还是批判。相比之下,反倒是于丹讲《论语》,固然 毛病多多,总归是修身养性,更加合乎人性,但只强调指向内省而对人之外在处境无所置辞 的讲法,大概不过是训育顺民。 这次钱文忠先生为商纣王翻案,称其“文武双全,功勋卓著”,以期主导舆论。前人多 有怀疑商纣王并非恶到极点者,从真实认识而言,哪怕是希特勒,你也不难找出几个“功勋” 来,商纣王当然也应该有一些好的地方。但到底有多好,难说,尤其在学术上“有一份证据 说一份话”,就更困难。商纣王处在中国信史时代之前,怎样获得充分的证据来总括他的一 生?对他的恶评有新朝代的虚报,有后时代的累加,但要翻案,还是且缓吧,重建一个对商 纣王的历史结论,学术上几无可能。 对商纣王的评价,与其说是“历史评价”或者“历史学结论”,不如说是一种“舆论评 价”或者“社会学结论”。想到商纣王就想到荒淫、暴虐,他已经成为一种暴虐的符号,不 可置疑的事实是,商朝在纣王手中灭于周朝,一个“文武双全,功勋卓著”的帝王,怎样被 一个新朝代取代,把这一点解释清楚,何其困难。 “百家讲坛”其实是娱乐业的一个景象,但貌似在布道。在这种虚妄的布道与实在的娱 乐之间,人们听到一些离奇古怪的想法,并且把自己酱在莫名其妙的逻辑里。这些逻辑归总
而言,就是“大丈夫只求建功立业,不必论其余;小百姓但求修好忍术,以接受治理”。寓 教于乐,就这样实现了。 (选自《杂文选刊》,有删改) 5.下列各项中,不是“‘百家讲坛’是个奇怪的坛”的理由的一项是() A.“百家讲坛”之“百家”并不是真正的“百家”,“讲坛”成了“国学”的讲坛, B“百家讲坛”号称“百家”,从数量上可以保证 C.“百家讲坛”的讲者观点偏颇,导向不正确 D.“百家讲坛”貌似在布道,实则在娱乐。 6.作者对钱文忠为商纣王翻案持批评态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商纣王处在中国信史时代之前,难获得充分的证据来总括他的一生,重建一个对商纣王 的历史结论,学术上几无可能 B.商纣王并非恶到极点者,不难找出几个“功勋”来证明其“文武双全,功勋卓著”。但 作为学术而言过于简单,缺乏学术性。 C.想到商纣王就想到荒淫、暴虐,他已经成为一种暴虐的符号,这种“社会学结论”没有 必要颠覆,也很难颠覆。 D.不可置疑的事实是,商朝在纣王手中灭于周朝,一个“文武双全,功勋卓著”的帝王, 怎样被一个新朝代取代,把这一点解释清楚,的确困难。 7.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在的“百家讲坛”都在做翻案文章,比如阎崇年说祖宗英明,易中天津津乐道权谋, 钱文忠称商纣王“文武双全,功勋卓著”。 B.在第二段中,作者对阎崇年和易中天持批评态度,对于丹持肯定态度,因为于丹的解读 指向修身养性,更加呵护人性。 C.现在的“百家讲坛”都在做翻案文章,比如阎崇年说祖宗英明,易中天津津乐道权谋, 钱文忠称商纣王“文武双全,功勋卓著”。 D.对“百家讲坛”,作者虽然多有批评,但在结尾还是肯定了它具有寓教于乐的作用,观 点辩证,评价比较公允。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平原君朱建者,楚人也。故尝为淮南王黥布相,有罪去,后复事黥布。布欲反时,问平 原君,平原君非之,布不听而听梁父侯,遂反。汉已诛布,闻平原君谏不与谋,得不诛。 平原君为人辩有口,刻廉刚直,家于长安。行不苟合,义不取容。辟阳侯行不正,得幸 吕太后。时辟阳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不肯见。及平原君母死,陆生素与平原君善,过之 平原君家贫,未有以发丧,方假贷服具,陆生令平原君发丧。陆生往见辟阳侯,贺曰:“平 原君母死。”辟阳侯曰:“平原君母死。何乃贺我乎?”陆贾曰:“前日君侯欲知平原君,平
而言,就是“大丈夫只求建功立业,不必论其余;小百姓但求修好忍术,以接受治理”。寓 教于乐,就这样实现了。 (选自《杂文选刊》,有删改) 5.下列各项中,不是“‘百家讲坛’是个奇怪的坛”的理由的一项是( ) A.“百家讲坛”之“百家”并不是真正的“百家”,“讲坛”成了“国学”的讲坛。 B“百家讲坛”号称“百家”,从数量上可以保证。 C.“百家讲坛”的讲者观点偏颇,导向不正确。 D.“百家讲坛”貌似在布道,实则在娱乐。 6.作者对钱文忠为商纣王翻案持批评态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商纣王处在中国信史时代之前,难获得充分的证据来总括他的一生,重建一个对商纣王 的历史结论,学术上几无可能。 B.商纣王并非恶到极点者,不难找出几个“功勋”来证明其“文武双全,功勋卓著”。但 作为学术而言过于简单,缺乏学术性。 C.想到商纣王就想到荒淫、暴虐,他已经成为一种暴虐的符号,这种“社会学结论”没有 必要颠覆,也很难颠覆。 D.不可置疑的事实是,商朝在纣王手中灭于周朝,一个“文武双全,功勋卓著”的帝王, 怎样被一个新朝代取代,把这一点解释清楚,的确困难。 7.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现在的“百家讲坛”都在做翻案文章,比如阎崇年说祖宗英明,易中天津津乐道权谋, 钱文忠称商纣王“文武双全,功勋卓著”。 B.在第二段中,作者对阎崇年和易中天持批评态度,对于丹持肯定态度,因为于丹的解读 指向修身养性,更加呵护人性。 C.现在的“百家讲坛”都在做翻案文章,比如阎崇年说祖宗英明,易中天津津乐道权谋, 钱文忠称商纣王“文武双全,功勋卓著”。 D.对“百家讲坛”,作者虽然多有批评,但在结尾还是肯定了它具有寓教于乐的作用,观 点辩证,评价比较公允。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 平原君朱建者,楚人也。故尝为淮南王黥布相,有罪去,后复事黥布。布欲反时,问平 原君,平原君非之,布不听而听梁父侯,遂反。汉已诛布,闻平原君谏不与谋,得不诛。 平原君为人辩有口,刻廉刚直,家于长安。行不苟合,义不取容。辟阳侯行不正,得幸 吕太后。时辟阳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不肯见。及平原君母死,陆生素与平原君善,过之。 平原君家贫,未有以发丧,方假贷服具,陆生令平原君发丧。陆生往见辟阳侯,贺曰:“平 原君母死。”辟阳侯曰:“平原君母死。何乃贺我乎?”陆贾曰:“前日君侯欲知平原君,平
原君义不知君,以其母故。今其母死,君诚厚送丧,则彼为君死矣。”辟阳侯乃奉百金往税 到侯贵人以辟阳侯故,往税凡五百金。 辟阳侯幸吕太后,人或毁辟阳侯于孝惠帝,孝惠帝大怒,下吏,欲诛之。吕太后惭,不 可以言。大臣多害辟阳侯行,欲送诛之。辟阳侯急,因使人欲见平原君。平原君辞曰:“狱 急。不敢见君。”乃求见孝惠幸臣闳籍孺,说之曰:“君所以得幸帝,天下莫不闻。今辟阳侯 幸太后而下吏,道路皆言君谗,欲杀之。今日辟阳侯诛,旦日太后含怒,亦诛君。何不肉袒 为辟阳侯言于帝?帝听君出辟阳侯,太后大欢。两主共幸君,君贵富益倍矣。”于是闳籍孺 大恐,从其计,言帝,果出辟阳侯。辟阳侯之囚,欲见平原君,平原君不见辟阳侯,辟阳侯 以为倍己,大怒。及其成功出之,乃大惊 吕太后崩,大臣诛诸吕,辟阳侯与诸吕至深,而卒不诛。计画所以全者,皆陆生、平原 君之力也 孝文帝时,淮南厉王杀辟阳侯,以诸吕故。文帝闻其客平原君为计策,使交捕欲治。闻 吏至门,平原君欲自杀。诸子及吏皆曰:“事未可知,何早自杀为?”平原君曰:“我死祸绝 不及而身矣。”遂自刭。孝文帝闻而惜之,曰:“吾无意杀之。”乃召其子,拜为中大夫。使 匈奴,单于无礼,乃骂单于,遂死匈奴中。 (节选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辟阳侯欲知平原君 知:结交 B.往税凡五百金 税:赠送 C.大臣多害辟阳侯行 害:害怕 D.狱急,不敢见君 狱:案件 9.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列侯贵人以辟阳侯故 ②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①因使人欲见平原君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①皆陆生、平原君之力也②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D.①乃召其子,拜为中大夫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年黥布欲谋反,找朱建商量有关问题,朱建却不畏权贵,不但不为黥布出谋划策, 而且还竭力谏止 B.辟阳侯因罪下狱,从孝惠帝到诸臣皆欲诛之。朱建威胁和利诱孝惠帝的宠臣为辟阳侯 说情:吕氏集团覆灭后,朱建又为辟阳侯出谋划策,使之得以苟延残喘 C.孝文帝时,淮南厉王诛杀了辟阳侯。孝文帝听说辟阳侯的许多计谋出自朱建,便欲逮 捕朱建问罪,朱建深知罪孽深重而畏罪自杀
原君义不知君,以其母故。今其母死,君诚厚送丧,则彼为君死矣。”辟阳侯乃奉百金往税。 到侯贵人以辟阳侯故,往税凡五百金。 辟阳侯幸吕太后,人或毁辟阳侯于孝惠帝,孝惠帝大怒,下吏,欲诛之。吕太后惭,不 可以言。大臣多害辟阳侯行,欲送诛之。辟阳侯急,因使人欲见平原君。平原君辞曰:“狱 急。不敢见君。”乃求见孝惠幸臣闳籍孺,说之曰:“君所以得幸帝,天下莫不闻。今辟阳侯 幸太后而下吏,道路皆言君谗,欲杀之。今日辟阳侯诛,旦日太后含怒,亦诛君。何不肉袒 为辟阳侯言于帝?帝听君出辟阳侯,太后大欢。两主共幸君,君贵富益倍矣。”于是闳籍孺 大恐,从其计,言帝,果出辟阳侯。辟阳侯之囚,欲见平原君,平原君不见辟阳侯,辟阳侯 以为倍己,大怒。及其成功出之,乃大惊。 吕太后崩,大臣诛诸吕,辟阳侯与诸吕至深,而卒不诛。计画所以全者,皆陆生、平原 君之力也。 孝文帝时,淮南厉王杀辟阳侯,以诸吕故。文帝闻其客平原君为计策,使交捕欲治。闻 吏至门,平原君欲自杀。诸子及吏皆曰:“事未可知,何早自杀为?”平原君曰:“我死祸绝, 不及而身矣。”遂自刭。孝文帝闻而惜之,曰:“吾无意杀之。”乃召其子,拜为中大夫。使 匈奴,单于无礼,乃骂单于,遂死匈奴中。 (节选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时辟阳侯欲知.平原君 知:结交 B.往税.凡五百金 税:赠送 C.大臣多害.辟阳侯行 害:害怕 D.狱.急,不敢见君 狱:案件 9.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列侯贵人以.辟阳侯故 ②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B.①因.使人欲见平原君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①皆陆生、平原君之.力也 ②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D.①乃.召其子,拜为中大夫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年黥布欲谋反,找朱建商量有关问题,朱建却不畏权贵,不但不为黥布出谋划策, 而且还竭力谏止。 B.辟阳侯因罪下狱,从孝惠帝到诸臣皆欲诛之。朱建威胁和利诱孝惠帝的宠臣为辟阳侯 说情;吕氏集团覆灭后,朱建又为辟阳侯出谋划策,使之得以苟延残喘。 C.孝文帝时,淮南厉王诛杀了辟阳侯。孝文帝听说辟阳侯的许多计谋出自朱建,便欲逮 捕朱建问罪,朱建深知罪孽深重而畏罪自杀
D.朱建家境贫寒,母亲对他管教甚严,使朱建形成了“行不苟合,义不取容”的品格,朱 建拒交辟阳侯就与母亲有一定关系 第II卷 四、(23分)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其母死,君诚厚送丧,则彼为君死矣。(5分) (2)我死祸绝,不及而身矣。(5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林逋 底处凭阑思渺然,孤山塔后阁西偏。 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 【注】①端上人:名端的和尚。②葑上田:古代的一种水田,状如木格。 (1)全诗围绕“望”字展开,诗人“望”到了怎样的画面。(4分) (2)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13.补写下列名句名篇空缺部分。(5分 (1)古代诗文有许多描写水天景象意境生动的名句,如李白《蜀道难》“西当太白有鸟 道 柳永《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 ”;苏轼《赤壁 赋》“ 水光接天”。 吾所以为此者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古人曰: ,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苏洵《六国论》) (2)登东皋以舒啸, 聊乘化以归尽, !《归去来兮辞》 所赖君子见机,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滕王阁序》
D.朱建家境贫寒,母亲对他管教甚严,使朱建形成了“行不苟合,义不取容”的品格,朱 建拒交辟阳侯就与母亲有一定关系。 第 II 卷 四、(23 分)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今其母死,君诚厚送丧,则彼为君死矣。(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死祸绝,不及而身矣。(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林逋 底处凭阑思渺然, 孤山塔后阁西偏。 阴沉画轴林间寺, 零落棋枰葑上田② 。 秋景有时飞独鸟, 夕阳无事起寒烟。 迟留更爱吾庐近, 只待重来看雪天。 【注】①端上人:名端的和尚。②葑上田:古代的一种水田,状如木格。 (1)全诗围绕“望”字展开,诗人“望”到了怎样的画面。(4分) (2)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13.补写下列名句名篇空缺部分。(5 分) (1)古代诗文有许多描写水天景象意境生动的名句,如李白《蜀道难》“西当太白有鸟 道, ”;柳永《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 ”;苏轼《赤壁 赋》“ ,水光接天”。 吾所以为此者,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古人曰:“_________,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苏洵《六国论》) (2)登东皋以舒啸, 。聊乘化以归尽, !《归去来兮辞》 所赖君子见机,__________。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______________。 《滕王阁序》 五、(2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