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提供了慷概的财政资助,该委员会的许多工作人员也曾大力 赞助在此,谨对上述所有人员的帮助一并表示谢意。 《美国国际法杂志》、《哥伦比亚法律评论》、《伦理学》、《政治评 论》、芝加哥大学出版社、《耶鲁法律杂志》等出版社和刊物,概然应 允本书引用以前所发表的材料,特此志谢。 汉斯·丁·靡根索 于伊利诺伊州,芝加哥 14 niw
第一部分 国际政治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章 国际改治的现实主义学派 本书的宗旨在于提出一种国际政治理论。判断这种理论是否 正确的标准,不应当是“先验”的或抽象的,而应当是注重经验和 注重实效的。换言之,·对这种理论不应用某种先入为主的抽象原 则,或与现实无关的概念来进行判断,而应根据其目的来判断,也 就是说,将大量错综复杂的现象理出头绪,探明含意;不然,这种 复杂的现象仍将显得互不联系,难以理解。这种理论必须通过经 验和逻辑的双重检验:实际的事物与这种理论为之所作的解释是 否相符,这种理论所得出的结论同事物的前提是否有逻辑上的必 然性?简言之,这种理论是否始终符合事实并立于不败之地? 这种理论提出的问题与一切政治学的特点都有关系。现代政 治思想史就是两种学派的斗争史,它们的根本分歧就在于对人 类、社会、政治的特点的看法不同。一派认为,根据某些普遍有效 的抽象原则,可以随时随地实现合乎理性与道德的政治秩序。它 认定人性本质上是善良的,具有无限的可以接受教化的性质,它 指责社会秩序所以不能达到合乎理性的标谁,应归咎于人们缺乏 知识和理解力,社会体制逐渐过时,某些孤立的个人或集团的堕 落。,它相信以教育和改革以及间或使用武力来纠正上述缺陷。 另一派相信,当今世界从理性的观点来看虽有弊病,但它却 是人性中固有的力量所造成的结果。如要改良世界,就必须顺应 这些力量,而不是与之对抗。从内在性来讲,当今世界是一个包含 着各种互相对立的利益,各种利益又彼此冲突的世界,道德谁则 15
从来不能完全实现:不同的利益永远只能暂时妥协,彼此的冲突永 远只能勉强解决,所以,道德准则充其量只能近于实现。因此,这种 学派认为一种互相制约与均衡的体系,是适用于所有多元社会的 普遍原则。它援引历史先例而不是抽象原则来说明道理。它的目 标是实现弊端较少的社会,而不是要达到十全十美的境界。 这种在理论上对于实际的人性、实际的历史过程所表示的关 注,为本书所阐述的理论羸得了现实主义的名称。那么,政治现实 主义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呢?本书不想系统地阐述政治现实主义的 哲学思想,只要举出六项时常被人误解的基本原理,也就足以说 明问题了。 第一节政治现实主义的六项原理 一、政治现实主义认为,政治与整个社会相同,是受来源于 人性的客观规律的支配的。为了改良社会,首先必须理解社会赖 以存在的规律。这些规律的作用不受我们的爱憎的影响,人们只 有冒失败的危险,才能对它挑战。 由于相信政治规律的客观性,现实主义也就必然相信有可能 创立一种合乎理性的理论来反映这些客观规律,且不论它所反映 的是多么不完整多么片面。因此,现实主义也相信有可能在政治 中区分真理与见解一区分客观上和理性上是正确的而且有事实 作证有道理阐明的东西,和脱离客观事实,充满偏见和幻想而仅 是主观判断的东西。 政治规律植根于人性。而关于人性,则自从中国、印度和希腊 的古典哲学家努力寻找这些规律以至于今,也没有变。因此,在政 治理论中,新颖未必是优点,古老也未必是缺陷。一种政治理论(如 果真有这种政治理论的话),只要人们从未听到过,便往往会引起 一种推测,而不认为它言之成理。反之,如果一种政治趣论是几 16
百年、甚至几千年前创立的(例如关于权势均衡的理论)却并不使 人推想它必已过时和陈旧。其实,一种政治理论必须经受理性与 经验的双重检验。如果因为这样一种理论曾在过去若干世纪中盛 行一时,便予以否定,这并不是提出一种合乎情理的论据,而是 显示一种现代主义的偏见,认为“现在”当然胜过“过去”。将这种 理论的复苏斥之为“时髦”或“一时狂热”,这就无异于认为在政治 问题上,我们可以有见解,而不能有真理。 在现实主义看来,理论在于确定事实,通过说理来解释其意 义。它认为,只有仔细研究已经采取的政治行动以及这些行动在 可预见的将来产生的后果,才能肯定一种外交政策的特征。因此, 我们可以验明政治家实际做过些什么,并从他们的行动在可预见 的将来所产生的后果,推断出他们当时的目标是什么。 然而,检验事实,还嫌不够。为了闻明外交政策的实际素材 的含意,我们必须用一种合理的纲要来探讨政治现实,要有一幅 向我们说明外交政策的可能含意的蓝图。换言之,我们假定自已 处于一位政治家的地位,在某种情祝下,必须解决某个外交政策 问题。我们自己思忖,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解决这种外交政策问题 的政治家有什么其他合理的方案可以选择(永远假定他是以合理 的方式采取行动的)?在这种情况下,这样一位政治家,可能选择什 么其他合理方案?将这种合理的假设在与实际事实及其后果的对 照下加以检验,这就使国际政治的事实有了理论意义。 二、帮助政治现实主义在国际政治原野上找出一条道路的主 要路标的是把利益确认为权力的这一观念(The concept of nterest defined in terms of power)。这个观念把试图理 解国际政治的理由,同需要去理解的事实联系起来。这个观念把政 治定为独创行动的领域,予以理解并同诸如经济(按照被明确财 言的利害观念来理解、伦理、美学或宗教等其他领城区别开来。如 17
果没有这种观念,要创立一种政治理论(不论是关于国际或国内 的),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没有这种观念,我们就无法区别政治问 题与非政治问题,同时我们也无法对政治领域提出起码的系统化 和条理化的办法。 我们认为政治家是根据利益被确认为权力的观念来思考和采 取行动的,历史的例证可以证实这种假设。这种假设使我们仿佛 能够“追溯”或“预期”一个政治家过去、现在或未来在政治舞台上 已经走过或将要走的道路。他草拟紧急文件时,我们在他身后观 看,他同其他政治家谈话时,我们在一旁谛听;我们了解并预测他 的真正想法。根据被明确为权力的利害关系来进行思考,我们可 以像他那样来进行思考。作为超然的旁观者,我们对他的思想和 行动也许比他本人(政治舞台上的一位演员),了解得更清楚。 把利益确认为权力,这个观念为旁观者强行规定了思想准则, 使政治的论题获得了合理的条理,因而,才有可能从理论上理解政 治。就行为者来说,这种观念为行为提供了合理准则,造成了交 政策的令人惊讶的连续性,使美国、英国或俄国的外交政策显得 令人明白易懂、合乎情理的连续统一体。'总的来着,这种观念才身 前后一贯,尽管历任政治家的动机、爱好、才智、道德观念各不相 同。因此,国际政治的现实主义理论将防止两种常见的谬误:受动 机的影响,受对意识形态的爱僧的影响。 专门从政治家的动机中去寻找理解外交政策的线索,不但徒 劳无益,而且会产生错觉。它之所以徒劳无益,是因为动机是最难 捉摸的心理材料。当事者和观察者的利害、感情都同样使动机遭 到歪曲,往往会达到面目皆非的地步。我们真正了解我们自己的动 机吗?别人的动机,我们又了解多少呢? 然而,即使我们能够了解政治家们的真正动机,这对我们了解 外交政策也无多大神益,却很可能把我们引人歧途。城然,了解一位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