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上的弱点 政治上的弱点……●…(573) 第二十八章国际政府:联合国…(575) 第节依照宪章规定的联合国 一、超级大国控制的政府n…(576) 二。未曾明确规定的正义原则…(579) 第二节联合国-一一政治现实…(581) 、联合国大会的兴衰%…(581) 二新的程序u…(594) 第三节联合国与和平问题……(598) 第九部分和平问题:通过转变的和平 第十九章世界国家…(601) 第·节国内和平的条件 …602) 、超局部的忠诚r…es sannes ans ars 800848C8(reece…(602) 二、对公正待遇的期待 605 三,压倒-切的力量:…(607) 写,国家的作用…… …(609) 第一节世界国家的问题… …(612) 一、两种思想学派 0…(612) 二、对民众支持的三重检验… (614) 第三节两种错误的解决方法。心……… ………(617) 一。世界性征服u .(618) 二、瑞士和美国的榜样nnnn, 6o.(619) 第三十章世界社会o n(623) 第一节文化的途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t*(623) 一、文化的发展与和平… ……(625) 二、文化的统一与和平…………626) 三、国际了解与和平…(628) 20
第二节通过运用职能的途径…………(630) 一、联合国的专门机构………(630) 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组织)…(636) 三、欧洲共同体………………………(638) 四、经济和技术援助机构………(642) 第十部分和平问题:通过调停实现和平 第三十一章外交……(645) 第一节外交的四项任务 ……(645) 第二节外交的工具…(648) 一、象征性的代表 ……(649) 二、法律上的代表 (650) 三、改治上的代表 ……(650) 第三节外交的衰落 …(653) 一、通讯交通的发展… …(653) 二、对外交的蔑视… …(654) 三、议会方式的外交… …(656) 四、超级大国:外交的新手……… 。n…(657) 五、当代世界政治的性质。 …(659) 第三十二章外交的未来…… …(660) 第一节如何复兴外交 …(660) 一、公开性的弊端t …(661) 二、多数决定的弊端… ……(664) 三、孤立地解决国际问题的弊端 …(668) 第二节外交的希望,外交的九项规则…(670) -一、四项基本规则…………… …(671) 二、妥协的五个先决条件…… …(678) 第三节结论 e09…(682) 译后记 21
第五版修订版序言 这个经过修订的第五版,在其特点方面与前四版相似:但与前 一版,即第五版反而不同。这就是说,本版主要是重新陈述以前各 版所阐述的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所以对第五版提出的新观点, 只精心提炼而并没有做什么实质性的重要补充。本版以遵循事物 内在规律和顺乎自然的方法,将以前各版的工作继续下去。作者 反复审阅本版后发现,在外交政策方面的许多新的发展,早为以前 各版的理论阐述所预见,因此无需再做补充说明。 请特别注意所附文献目录。原来的书目已经大量删去,但却 补充了许多新的书目,① 汉斯·J·摩根索 于纽约州,纽约 ①书目删略。一译者 1
第五版序言 本书以前各版曾在两个方面进行了修订,使内容适应现时代 并完善其概念和理论,本版在这两方面的修改则更为广泛。自从 1967年第四版问世以来,国际政治发生的变化,比第二次世界大战 结束以来的任何时期都更重要。西方明确承认欧洲领土的现状, 从而使冷战得以告终。意识形态的倾向曾经一度成为超级大国外 交政策的特点,现在这种情况虽然没有完全消失,但却肯定地减 轻了。中国已经作为潜在的第三个超级大国登上世界舞台。日本 和西德正在寻求如何在世界政治中扮演独立的角色。越南战争严 重地影响了美国的实力。联合国在继续衰落。这些大事虽然对本 书阐述的概念和理论的正确性没有任何影响;但要将概念和理论 应用于实际时,则对上述大事仍须加以考虑。 除了根据新的政治事件所作的修订,由于作者继续思考基本 的政治理论,因而也大大增加了关于对权力的讨论的篇幅,主要是 提出了种种差别,从而令人注意到政治权力在当代的各种表现。 越南战争的经验促使作者更广泛地分析了政治预见,同时也系统 地强调了在执行外交政策中的不合理因素。 有人劝我展开论战,批驳对国际政治进行学术研究所用的那 些流行方法,我仍然未予采纳。至于理由,请阅第四版序言。关于 拙著,除了第四版序言所列几种以外,请参阅《真理与权力》(纽约, 普雷格公司,1970年)第23期。现在评论文章已经逐渐增多,我想 举出以下几篇予以推荐:克里斯琴·贝著《政治与伪政治:评某些 行为主义文章》,载《美国政治科学评论》第59卷第1期(1965年3 2
月),39等页;赫德利·布尔著《国际理论:传统的治学方法一例》, 载《世界政治》第18卷(1966年)361一377页;戴维·伊斯顿著《政治 学的新革命》,载《美国政治科学评论》第63卷(1969年)1051等页, 索尔·弗里德伦德尔著《国际关系的预测》,收入《未来:预测的研 究》一书,贝特朗·德儒弗内尔编,第2卷(日内瓦,德罗茨公司, 965年);C·W·哈林顿著《致编者函》,载《美国政治科学评论》 第60卷(1966年),998页;约翰·H·赫茨著《国际关系研究中的相 干与不相干问题》,载《政治形态》第4卷第1期(1971年秋)25一27 页:查尔斯·A·麦科伊和约翰·普莱福德合著《与政治无关的政 治学:评行为主义》(纽约,克罗韦尔公司,1967年);罗伯特·斯特 劳斯-赫贝著《致编者函》,载《美国政治科学评论》第60卷(1966年) 1001一1004页;弗雷德里克·L·舒曼著《致编者函》,载《美国政 治科学评论》第61卷(1967年)149页;马丁·怀特著《为什么没有国 际理论?》,收集在《外交调查》一书中,赫伯特·巴特菲尔德和马 丁·怀特合编(坎布里奇,哈佛大学出版社,1966年)。 汉斯·J·摩根索 于纽约州,纽约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