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二大学生性心理现状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大学生性心理现状,正确认识影响大学生性心理发展的 因素,初步掌握性心理困惑及调适的方法。 教学方法:分析法、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重点:性心理困惑及调适。 教学内容 、大学生性心理现状 1.性知识的获取 研究表明,81%的大学生性知识主要来源于报刊杂志和医学专业书籍。应 当承认,相关医学书是性知识来源的较佳渠道,但报刊杂志作为性知识的来源, 其科学性和准确性值得探讨。因此,我们认为通过报刊杂志、文艺作品等非正规 教育途径获取性知识,是大学生性知识混乱的主要原因 2.性心理的特点 (1)调查显示,96%的大学生愿意与异性交往。他们认为在心理上,异性交往 可以“感到愉快,满足,是心理发展的需要”;在学习上,异性交往可以“互相 帮助,互相促进”。 (2)调查显示,大学生的恋爱现象比较普遍,谈过恋爱的大学生为54.6% 曾经谈过恋爱为254%。 (3)由于性生理的成熟和性心理的发展,青年阶段的性心理活动内容丰富多样。 3.性观念的现状 干百年来,性欲始终被认为是下流的、卑鄙的,人们羞于谈性,耻于谈性, 忌讳谈性。大学生就是在这种传统文化的背景下长大的。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 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传统的性观念受到巨大的冲击,以大学生的贞 操观和对待婚前性行为的态度最为典型。 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现状: 人们对婚前性行为历来有着不同的态度,有代表性的观点是①反对。认为婚前性 性行为是错误的。②有条件允许。认为如果双方关系是稳定的、相爱的,婚前性 行为是可以的。③无条件允许。④双重标准。 (1)调查显示,在对待婚前性行为的态度上,有46.7%的大学生认为“这是不 应该发生的事情,是不道德的。” (2)9.6%的大学生则认为“只要是基于爱情就可以发生婚前性行为。 20.8%的大学生则认为“只要双方愿意就可以发生性行为。”且男生认同比例高 于女生 6
6 课题二 大学生性心理现状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大学生性心理现状,正确认识影响大学生性心理发展的 因素,初步掌握性心理困惑及调适的方法。 教学方法:分析法、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重点:性心理困惑及调适。 教学内容: 一、大学生性心理现状 1.性知识的获取 研究表明,81%的大学生性知识主要来源于报刊杂志和医学专业书籍。应 当承认,相关医学书是性知识来源的较佳渠道,但报刊杂志作为性知识的来源, 其科学性和准确性值得探讨。因此,我们认为通过报刊杂志、文艺作品等非正规 教育途径获取性知识,是大学生性知识混乱的主要原因。 2.性心理的特点 (1)调查显示,96%的大学生愿意与异性交往。他们认为在心理上,异性交往 可以“感到愉快,满足,是心理发展的需要”;在学习上,异性交往可以“互相 帮助,互相促进”。 (2)调查显示,大学生的恋爱现象比较普遍,谈过恋爱的大学生为 54.6%, 曾经谈过恋爱为 25.4%。 (3)由于性生理的成熟和性心理的发展,青年阶段的性心理活动内容丰富多样。 3.性观念的现状 千百年来,性欲始终被认为是下流的、卑鄙的,人们羞于谈性,耻于谈性, 忌讳谈性。大学生就是在这种传统文化的背景下长大的。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 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传统的性观念受到巨大的冲击,以大学生的贞 操观和对待婚前性行为的态度最为典型。 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现状: 人们对婚前性行为历来有着不同的态度,有代表性的观点是①反对。认为婚前性 性行为是错误的。②有条件允许。认为如果双方关系是稳定的、相爱的,婚前性 行为是可以的。③无条件允许。④双重标准。 (1)调查显示,在对待婚前性行为的态度上,有 46.7%的大学生认为“这是不 应该发生的事情,是不道德的。” (2)9.6%的大学生则认为“只要是基于爱情就可以发生婚前性行为。” 20.8%的大学生则认为“只要双方愿意就可以发生性行为。”且男生认同比例高 于女生
大学生的贞操观 调查表明,有48.4%的男生和52.6%的女生表示“看重恋爱对象的贞 操”;25.8%的男生和26.6%的女生不确定有25.3%的男生和20.9% 的女生不同意把“贞操”看得那么重要。对于“真正的爱情就应该尊重对象的贞 操或童贞”的说法有64.9%的男生和75.2%的女生表示不同意江18.4% 的男生和14.2%的女生态度不确定;有17.7%的男生和10.6%的女生持 否定态度。总的说来,传统的贞操观在大学生中已受到冲击和挑战,但屏弃与维 护贞操观的对峙状态,还将将较长时期的维持下去。 二、影响大学生性心理发展的因素 大学生性心理的发展受自然属性、心理属性、社会属性的影响 1.自然属性的影响 (1)人的生物学属性是性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 (2)人类的进化改变了性交的行为方式,从而促进了性心理的产生和发展 (3)从个体发育的角度看,性心理是性生理成熟的产物。 2.心理属性的影响 丰富多彩的人类心理活动使人类的性关系早已脱离了动物界变成了人的 种高级复杂的情感和心理活动。 (1)一方面,心理因素决定了以生理机制为内在驱动力的性会通过性欲望、性 幻想、性梦、性情感表达出来; (2)另一方面,心理因素使性独立于生物学本能之外,广泛的反映和化解在各 种文化艺术之中,如小说、诗歌、戏剧、舞蹈、音乐、美术、摄影、雕塑、服饰 以及建筑设计等。 3.社会属性的影响 (1)家庭环境的影响 两性关系缔结的基本形式是家庭,故家庭因素对性心理的影响十分重要。家 庭性环境对子女性观念和性道德的特殊作用在于:方面对子女的性角色意识、 性心理、性的是非、善恶、荣辱观念的初始定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 它是在日常生活中,在耳濡目染中,在潜移默化中,在无意识的示范和模拟中进 行的,具有持久深入、具体细微、渗透性强、示范性强等特点。 (2)社会环境的影响 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对性的态度会直接影响个体的性态度。长期在封闭的社 会文化环境中成长的青少年,容易对性征变化持惊奇、恐慌等消极的心理状态; 而在开放社会成长的青少年,则会因为处于性信息无处不在的氛围中,他们的性
7 大学生的贞操观: 调查表明,有48.4%的男生和52.6%的女生表示“看重恋爱对象的贞 操”;25.8%的男生和26.6%的女生不确定;有25.3%的男生和20.9% 的女生不同意把“贞操”看得那么重要。对于“真正的爱情就应该尊重对象的贞 操或童贞”的说法,有64.9%的男生和75.2%的女生表示不同意;18.4% 的男生和14.2%的女生态度不确定;有17.7%的男生和10.6%的女生持 否定态度。总的说来,传统的贞操观在大学生中已受到冲击和挑战,但屏弃与维 护贞操观的对峙状态,还将将较长时期的维持下去。 二、影响大学生性心理发展的因素 大学生性心理的发展受自然属性、心理属性、社会属性的影响。 1.自然属性的影响 (1)人的生物学属性是性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 (2)人类的进化改变了性交的行为方式,从而促进了性心理的产生和发展; (3)从个体发育的角度看,性心理是性生理成熟的产物。 2.心理属性的影响 丰富多彩的人类心理活动使人类的性关系早已脱离了动物界,变成了人的一 种高级复杂的情感和心理活动。 (1)一方面,心理因素决定了以生理机制为内在驱动力的性会通过性欲望、性 幻想、性梦、性情感表达出来; (2)另一方面,心理因素使性独立于生物学本能之外,广泛的反映和化解在各 种文化艺术之中,如小说、诗歌、戏剧、舞蹈、音乐、美术、摄影、雕塑、服饰 以及建筑设计等。 3.社会属性的影响 (1)家庭环境的影响 两性关系缔结的基本形式是家庭,故家庭因素对性心理的影响十分重要。家 庭性环境对子女性观念和性道德的特殊作用在于:一方面,对子女的性角色意识、 性心理、性的是非、善恶、荣辱观念的初始定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 它是在日常生活中,在耳濡目染中,在潜移默化中,在无意识的示范和模拟中进 行的,具有持久深入、具体细微、渗透性强、示范性强等特点。 (2)社会环境的影响 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对性的态度会直接影响个体的性态度。长期在封闭的社 会文化环境中成长的青少年,容易对性征变化持惊奇、恐慌等消极的心理状态; 而在开放社会成长的青少年,则会因为处于性信息无处不在的氛围中,他们的性
心理成熟较早,对性问题的态度比较坦然开放。特定社会的道德观念、社会舆论 导向,也会影响个体性心理的产生和发展,使其或按某种既定的模式出现,或逐 渐的发生某种演变 (3)同龄群体的性氛围 同龄群体由于年龄和发育阶段的同步和相仿,性问题、性关系成为他们共同 关注的重要问题,从而形成了小群体内部特有的性道德价值取向和舆论氛围。群 体中的性观念和性规范并非代表每个人的意愿,但是个人对群体从心理上的依附 和从属,从感凊上的亲密和稳定,常常使他们服从小群体的性道德舆论,认同其 道德价值,长此以往,小群体的性道德价值标准就內化为毎个成员的内在的性道 德观。同龄小群体中的性道德舆论是种强化和放大了的舆论,对其成员性观念 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常常超过家庭、学校和社会。因此,从不良小群体中获得的性 道德观念,教育改造起来是非常困难的;反过来,如果从小群体入手来矫正不良 的性观念和性行为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大学生常见的性心理困惑及调适 1.性冲动 性冲动是男女大学生生理、心理的正常反应。是在性诱因刺激下,性兴奋强 度逐渐增加并企图诉诸行为的_种心理体验。研究表明,引起性冲动的原因有内 部和外部两种。性学家发现,激素(荷尔蒙)是造成性冲动的内部因素。就外部 因素而言,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起着较大的作用。 调适的方法:首先是适度的压抑,这是经常用的方式。适度的压抑是社会的 需要,也是一个人性心理健康的反映。适度健康的压抑表现为:压抑并不费力气, 个人应清楚知道压抑的是什么压抑不妨碍心理活动效率不妨碍人的社会功能。 其次是升华。即用一种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能为社会所接受的方式来取代性 欲,转移性欲。一些学者认为,强烈的性冲动可以转化为高水准的情绪活动和理 智活动。弗罗伊德甚至认为性冲动的升华创造了文学、艺术和社会文明。其三是 宣泄。即以某种性的方式获得性冲动的满足。对大学生来讲,性自慰和婚前性行 为是较常用的方式。要教育大学生懂得,性宣泄不只是一个生理行为,其方式应 符合社会规范,有易于身心健康 2.性梦 性梦,是指人在睡梦中梦见与性对象发生性接触而岀现性冲动或性髙淛的 现象。潘綏铭(1995)的研究表明,95%的男生和56.7%的女生做过性梦。 心理学家认为对青年期的学生而言性梦是—种调整性张过高的自慰现象 异性间的性吸引,有时会导致性冲动,但在清醒的意识状态下,理智和道德可以 抑制这种冲动。然而在进入梦乡后,这种被压抑的性冲动就象弗罗伊德说的,按
8 心理成熟较早,对性问题的态度比较坦然开放。特定社会的道德观念、社会舆论 导向,也会影响个体性心理的产生和发展,使其或按某种既定的模式出现,或逐 渐的发生某种演变。 (3)同龄群体的性氛围 同龄群体由于年龄和发育阶段的同步和相仿,性问题、性关系成为他们共同 关注的重要问题,从而形成了小群体内部特有的性道德价值取向和舆论氛围。群 体中的性观念和性规范并非代表每个人的意愿,但是个人对群体从心理上的依附 和从属,从感情上的亲密和稳定,常常使他们服从小群体的性道德舆论,认同其 道德价值,长此以往,小群体的性道德价值标准就内化为每个成员的内在的性道 德观。同龄小群体中的性道德舆论是一种强化和放大了的舆论,对其成员性观念 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常常超过家庭、学校和社会。因此,从不良小群体中获得的性 道德观念,教育改造起来是非常困难的;反过来,如果从小群体入手来矫正不良 的性观念和性行为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大学生常见的性心理困惑及调适 1.性冲动 性冲动是男女大学生生理、心理的正常反应。是在性诱因刺激下,性兴奋强 度逐渐增加并企图诉诸行为的一种心理体验。研究表明,引起性冲动的原因有内 部和外部两种。性学家发现,激素(荷尔蒙)是造成性冲动的内部因素。就外部 因素而言,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起着较大的作用。 调适的方法:首先是适度的压抑,这是经常用的方式。适度的压抑是社会的 需要,也是一个人性心理健康的反映。适度健康的压抑表现为:压抑并不费力气, 个人应清楚知道压抑的是什么;压抑不妨碍心理活动效率,不妨碍人的社会功能。 其次是升华。即用一种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能为社会所接受的方式来取代性 欲,转移性欲。一些学者认为,强烈的性冲动可以转化为高水准的情绪活动和理 智活动。弗罗伊德甚至认为性冲动的升华创造了文学、艺术和社会文明。其三是 宣泄。即以某种性的方式获得性冲动的满足。对大学生来讲,性自慰和婚前性行 为是较常用的方式。要教育大学生懂得,性宣泄不只是一个生理行为,其方式应 符合社会规范,有易于身心健康。 2.性梦 性梦,是指人在睡梦中梦见与性对象发生性接触而出现性冲动或性高潮的 现象。潘綏铭(1995)的研究表明,95%的男生和 56.7%的女生做过性梦。 心理学家认为,对青年期的学生而言,性梦是一种调整性张过高的自慰现象。 异性间的性吸引,有时会导致性冲动,但在清醒的意识状态下,理智和道德可以 抑制这种冲动。然而在进入梦乡后,这种被压抑的性冲动就象弗罗伊德说的,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