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
1 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
第6章控制系统的校正 基本要求 6-1系统校正设计基础 6-2串联校正 6-3串联校正的理论设计方法 6-4反馈校正 6-5复合校正 返回主目录
2 第6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 基本要求 6-1 系统校正设计基础 6-2 串联校正 6-3 串联校正的理论设计方法 6-4 反馈校正 6-5 复合校正 返回主目录
基本要求 ①正确理解串联超前、串联滞后、串联滞后-超前三种 校正的特性及对系统的影响。 ②掌握基本的校正网络及运算电路。 ③熟练掌握运用(低、中、高)三频段概念对系统校正 前、后性能进行定性分析、比较的方法, ④熟练掌握串联校正(串联超前、串联滞后)的频率域 设计步骤和方法。了解串联校正的根轨迹设计步骤 和方法 返回子目录D
3 基本要求 ① 正确理解串联超前、串联滞后、串联滞后-超前三种 校正的特性及对系统的影响。 ② 掌握基本的校正网络及运算电路。 ③ 熟练掌握运用(低、中、高)三频段概念对系统校正 前、后性能进行定性分析、比较的方法。 ④ 熟练掌握串联校正(串联超前、串联滞后)的频率域 设计步骤和方法。了解串联校正的根轨迹设计步骤 和方法。 返回子目录
⑤正确理解反馈校正的特点和作用。能通过传递函 数分解为典型环节的方法,比较说明加入反馈局 部校正的作用 ⑥正确理解对控制作用和对干扰作用的两种附加前 置校正的特点、使用条件及其作用,会使用等效 系统开环频率特性分析或闭环零、极点比较分析 来说明前置校正的作用 ⑦了解其它一些改善系统性能的手段与方法
4 ⑤ 正确理解反馈校正的特点和作用。能通过传递函 数分解为典型环节的方法,比较说明加入反馈局 部校正的作用。 ⑥ 正确理解对控制作用和对干扰作用的两种附加前 置校正的特点、使用条件及其作用,会使用等效 系统开环频率特性分析或闭环零、极点比较分析 来说明前置校正的作用。 ⑦ 了解其它一些改善系统性能的手段与方法
6-1系统校正设计基础 性能指标 时域 超调量σ% 调节时间~t 上升时间t 无差度 稳态误差和开环增益等。 返回子目录D
5 6-1 系统校正设计基础 时域:一、性能指标 s t r t 调节时间 上升时间 无差度 稳态误差和开环增益等。 超调量 σ% 返回子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