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3月10日掌握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教学1、目的2、习题解答由例题引出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并对它的使用给出了范围。1、2、讲解其余例题,以加深对定律的理解和应用,教3、讲解第24页习题1-5,1-6,1-9,1-11,1-13,1-14,1-15,1-21,1-22学4、启发性讲解1-16内容教学重点:1、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理解和应用,2、习题讲解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理解和应用。及教学方法作业:理解和思考所讲例题和习题。作业思考题讨论题阅读材料题后记第4页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2005 年 3 月 10 日 教 学 目 的 1、掌握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2、习题解答 教 学 内 容 1、由例题引出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并对它的使用给出了范围。 2、讲解其余例题,以加深对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3、讲解第 24 页习题 1-5,1-6,1-9,1-11,1-13,1-14,1-15,1-21,1-22 4、启发性讲解 1-16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及 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 1、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2、习题讲解 教学重点: 1、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作 业 思考题 讨论题 阅读材料 作业:理解和思考所讲例题和习题。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4 页
2005年3月14日掌握电路等效变换的概念教学1、目的2、电阻串并联和Y△变换1、给出线性时不变电阻电路的定义。2、电路等效变换的意义以及对外等效的含义,教3、电阻的串联连接的等效电阻以及电路的分压公式。学4、电阻的并联连接的等效电阻以及电路的分流公式。内5、以例题的形式讲解电路的串并联的求解方法容6、从电桥引出Y形和△形电路,并以对外等效的概念引出两者之间的互相变换。7、将推导出的公式整理,总结记忆规律。教学重点:1、电阻的串联连接的等效电阻以及电路的分压公式2、电阻的并联连接的等效电阻以及电路的分流公式3、从电桥引出Y形和△形电路,并以对外等效的概念引出两者之间教学重点的互相变换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及教学方法1、电路等效变换的意义以及对外等效的含义2、电阻的串联连接的等效电阻以及电路的分压公式3、电阻的并联连接的等效电阻以及电路的分流公式教学方法:例举法,讲授法,讨论法作业:P452-1,2-4,作业思考题:P452-2思考题讨论题阅读材料题后记第5页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2005 年 3 月 14 日 教 学 目 的 1、掌握电路等效变换的概念 2、电阻串并联和 Y△变换 教 学 内 容 1、给出线性时不变电阻电路的定义。 2、电路等效变换的意义以及对外等效的含义。 3、电阻的串联连接的等效电阻以及电路的分压公式。 4、电阻的并联连接的等效电阻以及电路的分流公式。 5、以例题的形式讲解电路的串并联的求解方法。 6、从电桥引出 Y 形和△形电路,并以对外等效的概念引出两者之间的互相变换。 7、将推导出的公式整理,总结记忆规律。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及 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 1、电阻的串联连接的等效电阻以及电路的分压公式 2、电阻的并联连接的等效电阻以及电路的分流公式 3、从电桥引出 Y 形和△形电路,并以对外等效的概念引出两者之间 的互相变换 教学难点: 1、电路等效变换的意义以及对外等效的含义 2、电阻的串联连接的等效电阻以及电路的分压公式 3、电阻的并联连接的等效电阻以及电路的分流公式 教学方法:例举法,讲授法,讨论法 作 业 思考题 讨论题 阅读材料 作业:P45 2-1 ,2-4, 思考题:P45 2-2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5 页
2005年3月17日1、了解理想电压源于理想电流源的串并联关系,教学目的2、了解实际电源特性以及电路模型。理想电压源的串联用一个等效电压源代替。1、理想电流源的并联用一个等效电流源代替。2、3、电压极性不同的电压源不允许并联,否则违背KVL。教学4、电流相等且方向一致的电流源才允许串联,否则违背KCL。内5、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引出实际电源的模型,容6、分析实际电源的电路,得出实际电源的模型7、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变换。8、以例题的形式讲解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变换在例题中的应用教学重点:1、理想电压源的串联用一个等效电压源代替2、理想电流源的并联用一个等效电流源代替3、分析实际电源的电路,得出实际电源的模型教学重点4、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变换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及1、电压极性不同的电压源不允许并联,否则违背KVL教学方法2、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引出实际电源的模型3、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变换教学方法:例解法,讲授法,图示法。作业:P462—5,2-8,2—9,2-10,2-11作业思考题讨论题阅读材料题后记第6页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2005 年 3 月 17 日 教 学 目 的 1、了解理想电压源于理想电流源的串并联关系。 2、了解实际电源特性以及电路模型。 教 学 内 容 1、理想电压源的串联用一个等效电压源代替。 2、理想电流源的并联用一个等效电流源代替。 3、电压极性不同的电压源不允许并联,否则违背 KVL。 4、电流相等且方向一致的电流源才允许串联,否则违背 KCL。 5、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引出实际电源的模型。 6、分析实际电源的电路,得出实际电源的模型。 7、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8、以例题的形式讲解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变换在例题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及 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 1、理想电压源的串联用一个等效电压源代替 2、理想电流源的并联用一个等效电流源代替 3、分析实际电源的电路,得出实际电源的模型 4、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教学难点: 1、电压极性不同的电压源不允许并联,否则违背 KVL 2、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引出实际电源的模型 3、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教学方法:例解法,讲授法,图示法。 作 业 思考题 讨论题 阅读材料 作业:P 46 2-5,2-8,2-9,2-10,2-11;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6 页
2005年3月21日做实验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及教学方法作业思考题讨论题阅读材料题后记第7页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2005 年 3 月 21 日 教 学 目 的 做实验 教 学 内 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及 教学方法 作 业 思考题 讨论题 阅读材料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7 页
2005年3月24日掌握输入电阻的含义以及计算方法。教学1、目的2、重点解决课后习题中的问题。以图示给出输入电阻的定义1、2、通过定义式推出计算方法。教3、以例题的形式讲解输入电阻的求解方法,学4、若电路中含有受控源的特殊求法。内5、重点讲解课后习题,以讨论和讲解的形式进行容教学重点:1、输入电阻的定义。2、输入电阻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难点1、输入电阻的计算方法。及教学方法:主要以例题讲解的形式使学生加深对输入电阻的理解。教学方法作业:理解和掌握课上所讲的例题与习题作业思考题讨论题阅读材料第8页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2005 年 3 月 24 日 教 学 目 的 1、掌握输入电阻的含义以及计算方法。 2、重点解决课后习题中的问题。 教 学 内 容 1、以图示给出输入电阻的定义。 2、通过定义式推出计算方法。 3、以例题的形式讲解输入电阻的求解方法。 4、若电路中含有受控源的特殊求法。 5、重点讲解课后习题,以讨论和讲解的形式进行。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及 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 1、输入电阻的定义。 2、输入电阻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1、输入电阻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主要以例题讲解的形式使学生加深对输入电阻的理解。 作 业 思考题 讨论题 阅读材料 作业:理解和掌握课上所讲的例题与习题。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