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教材: [1]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主要参考教材: [1]迟玉兰等,无机化学释疑与习题解析(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学习指导(第五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 [3]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无机化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六、考核与成绩评定 1、课程以课堂授课方式完成,理论授课48学时,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等教学方 式提升教学的效果。 2、《无机化学(下)》课程的考核采用期末闭卷笔试的考核形式,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 (1)平时成绩(包括随堂测试、作业等) (2)期末考试 3、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 期末考试 20% 80% 七、课程日标达成评价 课程目标的实际达成效果计算方式如下,达成值越高,教学效果越好。 学生相应环节得分平均值 课程目标达成度= 该环节的满分 毕业要求指标达成度=∑课程目标达成度×课程目标在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权重 制定人:朱忠丽 审核人:杨铭
9 使用教材: [1]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第五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主要参考教材: [1] 迟玉兰等,无机化学释疑与习题解析(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学习指导(第五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 [3] 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 武汉大学 , 吉林大学等,无机化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六、考核与成绩评定 1、课程以课堂授课方式完成,理论授课 48 学时,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等教学方 式提升教学的效果。 2、《无机化学(下)》课程的考核采用期末闭卷笔试的考核形式,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 (1)平时成绩(包括随堂测试、作业等) (2)期末考试 3、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 期末考试 20% 80% 七、课程目标达成评价 课程目标的实际达成效果计算方式如下,达成值越高,教学效果越好。 课程目标达成度= 学生相应环节得分平均值 毕业要求指标达成度 = ∑课程目标达成度 × 课程目标在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权重 制定人:朱忠丽 审核人:杨 铭 该环节的满分
无机化学实验丨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码 070721103 开课单位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无机化学实验I 课程名称 In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s I 课程学时 32 课程学分 1 课程类别 学科基础课程 课程性质 必修 开课学期 课内实验学时 32 适用专业 应用化学专业 选用教材 《无机化学实验》 先修课程 无 考核方式 过程考核 制定人 邹翔宇 制定时间 2018.07 二、课程性质及目标 无机化学实验是一门实践性科学,它是无机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用化学及相关专业 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实验做到配合课堂教学,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加深学生对 无机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强化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本课程拟达到的课程目标:通过实验掌握常见元素的重要单质和化合物的典型性质,熟悉 实验室中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通过实验还可以使学生学会准确细致地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和 做出正确的结论,并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技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辩 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三、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无机化学实验是应用化学专业学生所学的第一门化学基础课,实验中重视学生实验工作能 力的培养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1.通过实验获得感性知识,帮助或加深对课堂讲授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典 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化学性质和反应(毕业要求1获取和应用化学知识的能力,4科学研 究能力): 2.正确掌握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技巧,为从事以后各科实验打下良好的基 础(毕业要求4科学研究能力): 3.培养独立进行实验、细致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以及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和书写实 验报告的能力(毕业要求3创新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的能力): 4.通过实验逐步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逻辑思维方 10
10 无机化学实验Ⅰ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码 070721103 开课单位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课程名称 无机化学实验Ⅰ In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s Ⅰ 课程学时 32 课程学分 1 课程类别 学科基础课程 课程性质 必修 开课学期 1 课内实验学时 32 适用专业 应用化学专业 选用教材 《无机化学实验》 先修课程 无 考核方式 过程考核 制定人 邹翔宇 制定时间 2018.07 二、课程性质及目标 无机化学实验是一门实践性科学,它是无机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用化学及相关专业 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实验做到配合课堂教学,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加深学生对 无机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强化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本课程拟达到的课程目标:通过实验掌握常见元素的重要单质和化合物的典型性质,熟悉 实验室中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通过实验还可以使学生学会准确细致地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和 做出正确的结论,并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技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辩 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三、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无机化学实验是应用化学专业学生所学的第一门化学基础课,实验中重视学生实验工作能 力的培养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1. 通过实验获得感性知识,帮助或加深对课堂讲授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典 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化学性质和反应(毕业要求 1 获取和应用化学知识的能力,4 科学研 究能力); 2. 正确掌握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技巧,为从事以后各科实验打下良好的基 础(毕业要求 4 科学研究能力); 3. 培养独立进行实验、细致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以及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和书写实 验报告的能力(毕业要求 3 创新设计 / 开发解决方案的能力); 4. 通过实验逐步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逻辑思维方
法(毕业要求3创新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的能力): 5.在实验中逐步培养正确、细致、整洁地进行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毕业要求3创新设计 /开发解决方案的能力)。 四、课程的实验要求与内容 序号 项目 对应课 内容提要 学时 性质 要求 程目标 玻璃管棒的加工及 1.掌握常见仪器的使用及洗涤、干燥: 基本操作 学会煤气灯的使用方法。 综合 必做 1、2 2.学会玻璃管棒的加工操作。 氯、溴、碘 1.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2 2.熟练掌握定性分析操作技术 1、3、4 3.学会用基本理论解释实验现象。 3 验证 必做 5 氧、硫、氮、磷 1,氧、硫、氮、磷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3 2.熟练掌握定性分析操作技术 1、3、4 3.学会用基本理论解释实验现象。 验证 必做 5 铁、钴、镍 1.掌握铁、钴、镍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2.熟练掌握定性分析操作技术 1、3、4 3.学会用基本理论解释实验现象。 验证 必做 5 锡、铅、锑、铋 1. 掌握锡、铅、锑、铋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5 2. 熟练掌握定性分析基本操作技能。 1、3、4、 3. 能够用基本理论知识解释实验现象。 验证 必做 5 铜、银、锌、镉 1.掌握铜、银、锌、镉、汞及其化合物 的性质。 1、3、4 6 2.熟练掌握定性分析基本操作技能。 3 验证 必做 3.学会用基本理论解释实验现象。 5 常见阴离子的分离 根据所学理论知识能够自行拟定常见阴 7 与鉴定 离子的分离与鉴定方案,对所给未知溶 2、3、4 3 设计 必做 液中的离子能够检出大部分。 常见阳离子的分离 掌握常见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方法, 8 与鉴定 解经典的H2S系统分析法的优缺点, 自 2、3、4、 3 己设计一种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方法。 设计 必做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掌握以铁为起始原料制备硫酸亚铁铵的 方法,掌握晶体结晶的关键步骤,利用 3 设计 必做 2、3、4、 9 重结晶获得较纯的硫酸亚铁铵。 配位化合物 了解配离子的性质,比较配离子的稳定 2、3、4、 10 性,了解使配位平衡移动的方法。 3 设计 必做 6 11
11 法(毕业要求 3 创新设计 / 开发解决方案的能力); 5. 在实验中逐步培养正确、细致、整洁地进行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毕业要求 3 创新设计 / 开发解决方案的能力)。 四、课程的实验要求与内容 序号 项目 内容提要 学时 性质 要求 对应课 程目标 1 玻璃管棒的加工及 基本操作 1. 掌握常见仪器的使用及洗涤、干燥 ; 学会煤气灯的使用方法。 2. 学会玻璃管棒的加工操作。 2 综合 必做 1、2 2 氯、溴、碘 1.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2. 熟练掌握定性分析操作技术 3. 学会用基本理论解释实验现象。 3 验证 必做 1、3、4、 5 3 氧、硫、氮、磷 1. 氧、硫、氮、磷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2. 熟练掌握定性分析操作技术 3. 学会用基本理论解释实验现象。 3 验证 必做 1、3、4、 5 4 铁、钴、镍 1. 掌握铁、钴、镍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2. 熟练掌握定性分析操作技术 3. 学会用基本理论解释实验现象。 3 验证 必做 1、3、4、 5 5 锡、铅、锑、铋 1. 掌握锡、铅、锑、铋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2. 熟练掌握定性分析基本操作技能。 3. 能够用基本理论知识解释实验现象。 3 验证 必做 1、3、4、 5 6 铜、银、锌、镉 1. 掌握铜、银、锌、镉、汞及其化合物 的性质。 2. 熟练掌握定性分析基本操作技能。 3. 学会用基本理论解释实验现象。 3 验证 必做 1、3、4、 5 7 常见阴离子的分离 与鉴定 根据所学理论知识能够自行拟定常见阴 离子的分离与鉴定方案,对所给未知溶 液中的离子能够检出大部分。 3 设计 必做 2、3、4、 5 8 常见阳离子的分离 与鉴定 掌握常见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方法,了 解经典的 H2S 系统分析法的优缺点,自 己设计一种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方法。 3 设计 必做 2、3、4、 5 9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掌握以铁为起始原料制备硫酸亚铁铵的 方法,掌握晶体结晶的关键步骤,利用 重结晶获得较纯的硫酸亚铁铵。 3 设计 必做 2、3、4、 5 10 配位化合物 了解配离子的性质,比较配离子的稳定 性,了解使配位平衡移动的方法。 3 设计 必做 2、3、4、 5
从金属铜制取铜的掌握用重量法来测定化合物实验式,应 碘化物及其实验式用氧化还原、沉淀反应、配合反应等化 11 的测定 学原理及有关铜化合物知识设计实验路 2、3、4、 3 设计 必做 线,选则适宜试剂,使金属铜全部转化 5 成铜的碘化物。 五、参考资料 [1]华东化工学院无机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实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3]包新华等,无机化学实验,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4]吉林大学,无机化学实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六、考核与成绩评定 1、实验32学时,以学生操作、综合和验证为主,教师讲解、提问、引导、答疑为辅,实 验做到配合课堂教学,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加深学生对无机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 知识的理解,强化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2、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准确细致地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和做出正确的结论,并不断地提高 学生的实验技能技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多个环节的训练和考核,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 (1)预习成绩 (2)平时成绩 (3)实验报告 4、成绩评定 预习成绩 平时成绩 实验报告 20% 30% 50% 七、课程目标达成评价 课程目标的实际达成效果计算方式如下,达成值越高,教学效果越好。 课程目标达成度= 学生相应环节得分平均值 该环节的满分 毕业要求指标达成度=∑课程目标达成度×课程目标在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权重 制定人:邹翔宇 审核人:杨铭 12
12 11 从金属铜制取铜的 碘化物及其实验式 的测定 掌握用重量法来测定化合物实验式,应 用氧化还原、沉淀反应、配合反应等化 学原理及有关铜化合物知识设计实验路 线,选则适宜试剂,使金属铜全部转化 成铜的碘化物。 3 设计 必做 2、3、4、 5 五、参考资料 [1] 华东化工学院无机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实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3] 包新华等,无机化学实验,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4] 吉林大学,无机化学实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六、考核与成绩评定 1、实验 32 学时,以学生操作、综合和验证为主,教师讲解、提问、引导、答疑为辅,实 验做到配合课堂教学,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加深学生对无机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 知识的理解,强化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2、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准确细致地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和做出正确的结论,并不断地提高 学生的实验技能技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多个环节的训练和考核,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 (1)预习成绩 (2)平时成绩 (3)实验报告 4、成绩评定 预习成绩 平时成绩 实验报告 20% 30% 50% 七、课程目标达成评价 课程目标的实际达成效果计算方式如下,达成值越高,教学效果越好。 课程目标达成度= 学生相应环节得分平均值 毕业要求指标达成度 = ∑课程目标达成度 × 课程目标在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权重 制定人:邹翔宇 审核人:杨 铭 该环节的满分
无机化学实验川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码 070721104 开课单位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无机化学实验Ⅱ 课程名称 In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s II 课程学时 32 课程学分 1 课程类别 学科基础课程 课程性质 必修 开课学期 2 课内实验学时 32 适用专业 应用化学专业 选用教材 《无机化学实验》 先修课程 无机化学(上) 考核方式 过程考核 制定人 邹翔宇 制定时间 2018.07 二、课程性质及目标 无机化学实验是一门实践性科学,它是无机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用化学及相关专业 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实验做到配合课堂教学,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加深学生对 无机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强化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本课程拟达到的课程目标:通过实验掌握常见元素的重要单质和化合物的典型性质,熟悉 实验室中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通过实验还可以使学生学会准确细致地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和 做出正确的结论,并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技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辩 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三、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无机化学实验是应用化学专业学生所学的第一门化学基础课,实验中重视学生实验工作能 力的培养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1.通过实验获得感性知识,帮助或加深对课堂讲授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典 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化学性质和反应(毕业要求1获取和应用化学知识的能力,4科学研 究能力): 2.正确掌握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技巧,为从事以后各科实验打下良好的基 础(毕业要求4科学研究能力): 3.培养独立进行实验、细致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以及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和书写实 验报告的能力(毕业要求3创新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的能力): 4.通过实验逐步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逻辑思维方 13
13 无机化学实验Ⅱ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码 070721104 开课单位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课程名称 无机化学实验Ⅱ In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s Ⅱ 课程学时 32 课程学分 1 课程类别 学科基础课程 课程性质 必修 开课学期 2 课内实验学时 32 适用专业 应用化学专业 选用教材 《无机化学实验》 先修课程 无机化学(上) 考核方式 过程考核 制定人 邹翔宇 制定时间 2018.07 二、课程性质及目标 无机化学实验是一门实践性科学,它是无机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用化学及相关专业 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实验做到配合课堂教学,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加深学生对 无机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强化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本课程拟达到的课程目标:通过实验掌握常见元素的重要单质和化合物的典型性质,熟悉 实验室中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通过实验还可以使学生学会准确细致地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和 做出正确的结论,并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技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辩 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三、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无机化学实验是应用化学专业学生所学的第一门化学基础课,实验中重视学生实验工作能 力的培养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1. 通过实验获得感性知识,帮助或加深对课堂讲授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典 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化学性质和反应(毕业要求 1 获取和应用化学知识的能力,4 科学研 究能力); 2. 正确掌握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技巧,为从事以后各科实验打下良好的基 础(毕业要求 4 科学研究能力); 3. 培养独立进行实验、细致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以及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和书写实 验报告的能力(毕业要求 3 创新设计 / 开发解决方案的能力); 4. 通过实验逐步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逻辑思维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