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1.课程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Inorganic chemistry 课程代码 PHAR1129 课程性质 大类基础课 授课对象 一年级新生 学 分 3 学 时 54 主讲教师 刘玮 修订日期 2021.4.20 指定教材 《大学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19:《大学化学学习指导》,化学工业出版社,2020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无机化学是药学一年级新生必须学习的专业基础课,其理论是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等后续课程的基 础,也是学生进行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基础。通过无机化学的教学实践,使学生掌握无机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 本反应,包括的内容:如溶液与胶体、电解质溶液、物质结构、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化学平衡、电化学等。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运用化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与专业 有关的化学问题的能力,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学过程注重加强素质教育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1. 课程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Inorganic chemistry 课程代码 PHAR1129 课程性质 大类基础课 授课对象 一年级新生 学 分 3 学 时 54 主讲教师 刘玮 修订日期 2021.4.20 指定教材 《大学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19;《大学化学学习指导》,化学工业出版社,2020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无机化学是药学一年级新生必须学习的专业基础课,其理论是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等后续课程的基 础,也是学生进行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基础。通过无机化学的教学实践,使学生掌握无机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 本反应,包括的内容:如溶液与胶体、电解质溶液、物质结构、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化学平衡、电化学等。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运用化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与专业 有关的化学问题的能力,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学过程注重加强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 “产学研用”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通过对课堂概念的深入讨论,提升知识点的高阶性。 课程目标1:理论基础 1.1.为后续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等课程的打好基础。 1.2.打好进行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基础。 课程目标2:能力目标 2.1使学生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运用化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与药学专业有关 的化学问题的能力。 2.2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课程目标3:情感目标 3.1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3.2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3通过“产学研用”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 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 课程目标 课程子目标 对应课程内容 对应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1 1.1 本课程1-9章内容 药学相关专业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 “产学研用”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通过对课堂概念的深入讨论,提升知识点的高阶性。 课程目标 1: 理论基础 1.1.为后续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等课程的打好基础。 1.2.打好进行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基础。 课程目标 2:能力目标 2.1 使学生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运用化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与药学专业有关 的化学问题的能力。 2.2 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课程目标 3:情感目标 3.1 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3.2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3 通过“产学研用”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 表 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 课程目标 课程子目标 对应课程内容 对应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 1 1.1 本课程 1-9 章内容 药学相关专业
1.2 本课程1-9章内容 药学相关专业 2.1 本课程1-9章内容 药学相关专业 课程目标2 2.2 本课程1-9章内容 药学相关专业 课程目标3 3.1 本课程1-9章内容 药学相关专业 3.2 本课程1-9章内容 药学相关专业 3.3 本课程1-9章内容 药学相关专业 三、教学内容 绪论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化学研究的对象与目的,化学与现代生活的关系。 2.教学重难点 化学与现代生活的关系。 3教学内容 绪论 4.教学方法 讲解讨论法 5.教学评价 提问
1.2 本课程 1-9 章内容 药学相关专业 课程目标 2 2.1 本课程 1-9 章内容 药学相关专业 2.2 本课程 1-9 章内容 药学相关专业 课程目标 3 3.1 本课程 1-9 章内容 药学相关专业 3.2 本课程 1-9 章内容 药学相关专业 3.3 本课程 1-9 章内容 药学相关专业 三、教学内容 绪论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化学研究的对象与目的,化学与现代生活的关系。 2.教学重难点 化学与现代生活的关系。 3.教学内容 绪论 4.教学方法 讲解讨论法 5.教学评价 提问
1. 气体与溶液 1.教学目标 了解分散系的分类,掌握溶液组成标度的表示法其计算。熟悉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溶液的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和渗 透压等依数性。了解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熟悉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溶液的沸点升高,溶胶的性质。 2.教学重难点 溶液组成标度的概念。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溶液的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和渗透压的概念及计算。 3.教学内容 第一节气体 第二节分散系 第三节溶液组成的标度 第四节稀溶液的依数性 4.教学方法 翻转课堂分组讨论、讲解法 5.教学评价 分组比赛、慕课堂作业、课后作业、思维导图等。 第二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1教学目标 掌握状态函数等基本概念。掌握用自由能变来判断化学反应的方法。掌握热力学能(内能)、焓、熵和吉布斯自由能 等概念。掌握盖斯定律及其计算,利用生成焓计算反应焓的方法。 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 熟悉标准平衡常数的表示方法及其与标准吉布斯自由能的关系,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化学平衡的移动。熟悉燃烧焓计 算反应焓的方法。 了解化学反应等温方程,熵值大小的比较、实验平衡常数。 2.教学重难点 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标准摩尔熵变和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等基本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和判断。标准平衡常数及化学 平衡的移动。 3.教学内容
1. 气体与溶液 1.教学目标 了解分散系的分类,掌握溶液组成标度的表示法其计算。熟悉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溶液的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和渗 透压等依数性。了解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熟悉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溶液的沸点升高,溶胶的性质。 2.教学重难点 溶液组成标度的概念。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溶液的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和渗透压的概念及计算。 3.教学内容 第一节 气体 第二节 分散系 第三节 溶液组成的标度 第四节 稀溶液的依数性 4.教学方法 翻转课堂分组讨论、讲解法 5.教学评价 分组比赛、慕课堂作业、课后作业、思维导图等。 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1.教学目标 掌握状态函数等基本概念。掌握用自由能变来判断化学反应的方法。掌握热力学能(内能)、焓、熵和吉布斯自由能 等概念。掌握盖斯定律及其计算,利用生成焓计算反应焓的方法。 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 熟悉标准平衡常数的表示方法及其与标准吉布斯自由能的关系,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化学平衡的移动。熟悉燃烧焓计 算反应焓的方法。 了解化学反应等温方程,熵值大小的比较、实验平衡常数。 2.教学重难点 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标准摩尔熵变和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等基本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和判断。标准平衡常数及化学 平衡的移动。 3.教学内容
第一节基本概念及术语 第二节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三节热化学 第四节热力学第二定律 第五节吉布斯函数及应用 第六节化学平衡 第七节化学平衡的移动 4.教学方法 分组讨论、讲解法 5.教学评价 慕课堂作业、课后作业、思维导图等。 第三章化学动力学基础 1.教学目标 掌握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因素,速率常数,一级、二级和零级反应特征及有关计算、质量作用定律,基元反应概念,反应 级数,温度对速率的影响。 熟悉化学反应速度的表示方法、催化剂对速率的影响、活化能与活化分子概念。 了解速率理论。 2.教学重难点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质量作用定律和零级、一级、二级反应的特征。浓度、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教学内容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法 第二节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第三节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第四节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第五节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4.教学方法 分组讨论、讲解法
第一节 基本概念及术语 第二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三节 热化学 第四节 热力学第二定律 第五节 吉布斯函数及应用 第六节 化学平衡 第七节 化学平衡的移动 4.教学方法 分组讨论、讲解法 5.教学评价 慕课堂作业、课后作业、思维导图等。 第三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 1.教学目标 掌握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因素,速率常数,一级、二级和零级反应特征及有关计算、质量作用定律,基元反应概念,反应 级数,温度对速率的影响。 熟悉化学反应速度的表示方法、催化剂对速率的影响、活化能与活化分子概念。 了解速率理论。 2.教学重难点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质量作用定律和零级、一级、二级反应的特征。浓度、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教学内容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法 第二节 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第三节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第四节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第五节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4.教学方法 分组讨论、讲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