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试题汇编之记叙文阅读 2014年北京市 (一)阅读《又到麦浪翻滚时》,完成第12-14题。(共14分) 又到麦浪翻滚时 周霞 蜗居小城,终日上班下班,做饭吃饭,庸庸常常,忙忙碌碌。傍晩,出去散 步,信步走远了些。不知不觉就远离了车马人喧,走上了一条土路。走着走着 田野里就有一阵阵植物的气息飘荡过来,那是【甲】麦子的味道,暮色里,一片 金黄的暖色吸引了我,只不过是一小片麦地,却在一瞬间弥漫开来,一直弥漫到 老家那翻滚着的无边麦浪里。 我的老家在鲁西北平原,每到这个时节,一望无垠的金色麦浪随风起伏,煞 是壮观,乡亲们的脸上也荡漾起富足的笑意。然而,我小时候,抢收麦子却是很 辛苦的活儿,早了不好,晚了麦粒就容易掉进地里,那时收割没有机械化,完全 要用镰刀一把一把割下来,再一捆捆系紧,运回场院,再翻晒碾压,或用脱粒机 脱出麦粒,再晒干贮藏。不管天多热,不管人多累,都要马不停蹄地劳作,就担 心会遇到雷雨天气 小时候,麦子成熟前,我们总爱搓麦粒吃,我会先找几颗大麦粒,揉碎在手 心,两手相对,搓来搓去,于是一种幸福和喜悦的味道就从手心里慢慢弥散开来, 搓好了,就张开两手,轻轻一吹,那些皮儿就四散开去,往嘴里一捂,清爽的麦 香就从舌尖传递到全身,于是,满心就都是【乙】麦子的味道。等麦收结束了, 我们小孩子们就挎上小篮子,到麦地里拾麦穗,拾得多了,父亲会夸我,母亲会 把麦穗晒起来,搓成粒,然后用麦子换挂面,母亲做的挂面汤,只是滴几滴香油, 倒点香醋,就很好喝。 印象最深的是在一个月光皎洁的晩上,我们全家收割麦子,虽然天色暗了些, 也有露水,但不用受曝晒之苦,那时的我还不懂稼穑的辛苦,休息时,还有闲情 望望皓月,和家人不停地说笑着,觉得是一种乐事。割麦子,要是谁落下了太远, 前面的人就会接趟子,这样,有人帮忙,割得慢的人也就有了信心。等到都割完 长长的一垄,全家人再齐头并进,累了,就直起腰,抹抹汗,甩甩手,再埋头继 续干。天气再热也要穿长袖衣裳,不然,尖尖的麦芒会扎得生疼,脚上穿着母亲 在灯下一针一线纳的千层底,倒是不再怕麦茬刺破脚。 麦收时节是一年里很累人的时候,又没有工夫去集市买东西,父母总是提前 把鸡蛋腌制好,偶尔也会储存上春天里的香椿芽,当疲惫地回到家,大家就齐动 手,烧火,擀面条,切菜。天热,面条煮好后,要放进刚挑来的井水里浸泡一下, 再捞出,这样吃起来才过瘾。这个时节的菜,只有黄瓜、西红柿和菜豆,反正地 里长什么就吃什么,吃饱了,好好睡个午觉,再切开一个大西瓜,美美地吃一顿, 舒坦极了,太阳稍稍收威,就又起身下地了,麦收不等人呢。 麦收时节,大人们总是让自家的娃们去帮老师割麦子,于是,我和伙伴们就 组织起来,在麦田里穿梭,师生你追我赶,割得快的同学会善意地取笑一下比他 们大不了几岁的老师,不到半天时间,几亩地就割完了,今年春节,和儿时的伙 伴通电话,说起当年每到开镰时麦地里弥漫着的【丙】麦子的味道,觉得是那样 美好,是呀,那时真好,那时的麦子好,那时的空气好,那时的师生关系也和谐 自然。偶尔的田间劳作,给了我们美好的回忆 那时的感情是那么淳朴,那么温馨,亲切而悠远,令我至今难忘。于是,我 拨通了老家的电话,想从乡音里捕捉【丁】麦子的味道
2014 年中考试题汇编之记叙文阅读 2014 年北京市 (一)阅读《又到麦浪翻滚时》,完成第 12—14 题。(共 14 分) 又到麦浪翻滚时 周霞 蜗居小城,终日上班下班,做饭吃饭,庸庸常常,忙忙碌碌。傍晚,出去散 步,信步走远了些。不知不觉就远离了车马人喧,走上了一条土路。走着走着, 田野里就有一阵阵植物的气息飘荡过来,那是【甲】麦子的味道,暮色里,一片 金黄的暖色吸引了我,只不过是一小片麦地,却在一瞬间弥漫开来,一直弥漫到 老家那翻滚着的无边麦浪里。 我的老家在鲁西北平原,每到这个时节,一望无垠的金色麦浪随风起伏,煞 是壮观,乡亲们的脸上也荡漾起富足的笑意。然而,我小时候,抢收麦子却是很 辛苦的活儿,早了不好,晚了麦粒就容易掉进地里,那时收割没有机械化,完全 要用镰刀一把一把割下来,再一捆捆系紧,运回场院,再翻晒碾压,或用脱粒机 脱出麦粒,再晒干贮藏。不管天多热,不管人多累,都要马不停蹄地劳作,就担 心会遇到雷雨天气。 小时候,麦子成熟前,我们总爱搓麦粒吃,我会先找几颗大麦粒,揉碎在手 心,两手相对,搓来搓去,于是一种幸福和喜悦的味道就从手心里慢慢弥散开来, 搓好了,就张开两手,轻轻一吹,那些皮儿就四散开去,往嘴里一捂,清爽的麦 香就从舌尖传递到全身,于是,满心就都是【乙】麦子的味道。等麦收结束了, 我们小孩子们就挎上小篮子,到麦地里拾麦穗,拾得多了,父亲会夸我,母亲会 把麦穗晒起来,搓成粒,然后用麦子换挂面,母亲做的挂面汤,只是滴几滴香油, 倒点香醋,就很好喝。 印象最深的是在一个月光皎洁的晚上,我们全家收割麦子,虽然天色暗了些, 也有露水,但不用受曝晒之苦,那时的我还不懂稼穑的辛苦,休息时,还有闲情 望望皓月,和家人不停地说笑着,觉得是一种乐事。割麦子,要是谁落下了太远, 前面的人就会接趟子,这样,有人帮忙,割得慢的人也就有了信心。等到都割完 长长的一垄,全家人再齐头并进,累了,就直起腰,抹抹汗,甩甩手,再埋头继 续干。天气再热也要穿长袖衣裳,不然,尖尖的麦芒会扎得生疼,脚上穿着母亲 在灯下一针一线纳的千层底,倒是不再怕麦茬刺破脚。 麦收时节是一年里很累人的时候,又没有工夫去集市买东西,父母总是提前 把鸡蛋腌制好,偶尔也会储存上春天里的香椿芽,当疲惫地回到家,大家就齐动 手,烧火,擀面条,切菜。天热,面条煮好后,要放进刚挑来的井水里浸泡一下, 再捞出,这样吃起来才过瘾。这个时节的菜,只有黄瓜、西红柿和菜豆,反正地 里长什么就吃什么,吃饱了,好好睡个午觉,再切开一个大西瓜,美美地吃一顿, 舒坦极了,太阳稍稍收威,就又起身下地了,麦收不等人呢。 麦收时节,大人们总是让自家的娃们去帮老师割麦子,于是,我和伙伴们就 组织起来,在麦田里穿梭,师生你追我赶,割得快的同学会善意地取笑一下比他 们大不了几岁的老师,不到半天时间,几亩地就割完了,今年春节,和儿时的伙 伴通电话,说起当年每到开镰时麦地里弥漫着的【丙】麦子的味道,觉得是那样 美好,是呀,那时真好,那时的麦子好,那时的空气好,那时的师生关系也和谐 自然。偶尔的田间劳作,给了我们美好的回忆。 那时的感情是那么淳朴,那么温馨,亲切而悠远,令我至今难忘。于是,我 拨通了老家的电话,想从乡音里捕捉【丁】麦子的味道
(有删改) 12.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回忆了“我”早年在麦收时节的一些生活情景 这些情景包括:“我”搓麦粒、_①、和家人一起割麦子、_②、 (3分) 13.“麦子的味道”在文中出现了4次,其中,有的指麦子本身的味道,有 的指麦子味道中蕴含的作者情感。请结合内容作出判断。(只填序号)(4分) 指麦子本身味道的是:① 指麦子味道中蕴含作者情感的是:② 1生.这篇文章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请你以 第④段或第⑤段为例。说说这一特点是如何体现的。(不超过140字)(7分) (一)记叙文阅读12.【解析】本题考査的是文章情节的概括。从其所给的概括 来看,不要求字数和结构,表面看难度比13年中考要低。但从内容上看要更难 些,因其中涉及到的层次划分难度较高 答案参考:和小孩子们拾麦穗;和家人在割麦间歇一起做饭吃饭;和伙伴们 帮老师一起割麦子。 13.【解析】此题考査到短语的表层意思和深层意思,所谓表层意思也就是词语 所代表的实物本身,深层就是短语中蕴含的情感。此题以填空的形式出现,短语 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四次,其中位于开头和倒数第二段的两个位置的比较难判断, 如果单纯看句子是表层意思,但如果结合段落在文章中所处的位置判断又可能含 有深层意思。此题需要学生非常细致的分析,比以简答的形式考査难度要大。 答案参考:麦子本身的味道是—甲、丙麦子味道中蕴含作者情感的是 14.【解析】阅读延伸题。历年中考侧重对人物形象或景物描写的赏析,多以描 写、修辞等角度切入,今年在此基础上稍有变化。切入的角度不是常见的修辞等, 而是“朴实的语言”,这一点与13年丰台一模《一点一横长》有些接近。 答案参考:第④段“累了,直起腰,抹抹汘,继续干”等语句通过细节描写 写出了劳作的辛苦。第⑤段运用衬托的手法,用麦收时的劳累突出了午休时一家 人一起做饭吃饭的惬意。作者就是这样用朴实的语言将家人间的亲密与麦子相联 系,写出了一家人淳朴、温馨的情感,寄托了对那段亲切而久远的日子的怀念。 2014年重庆市(A)卷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21分) 喜旺的年 谷凡 ①窗外飘着雪花,有几片有意无意地落到喜旺的身上。雪花越飘越多,不一会儿, 树上和房子上落了白白的一层。喜旺注视着飘落的雪花非常沮丧,是的,他害怕, 特别特别害怕这场雪下大,如果这是一场大雪,许多的地方又会不通车。 ②噼里啪啦,一阵鞭炮声传来,听响声,这鞭炮是世界家放的。再有几天就过年 了,是世界的爸爸妈妈从外面回来了。这几年,只要谁的爸爸妈妈从外面打工回 来,到家后总是要先放一挂鞭炮。 ③喜旺的爸爸妈妈今年过年也是要回来的,自从他知道爸爸妈妈要回来过年的那 天起,就天天数日子,兴奋得睡不着觉。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终于熬到 了腊月二十八,一大早喜旺起床,等喜旺把早饭做好,老天爷居然飘起了雪花
(有删改) 12.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回忆了“我”早年在麦收时节的一些生活情景。 这些情景包括:“我”搓麦粒、___①___、和家人一起割麦子、___②___、 ___③___。(3 分) 13.“麦子的味道”在文中出现了 4 次,其中,有的指麦子本身的味道,有 的指麦子味道中蕴含的作者情感。请结合内容作出判断。(只填序号)(4 分) 指麦子本身味道的是:___①___ 指麦子味道中蕴含作者情感的是:__②__ 14.这篇文章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请你以 第④段或第⑤段为例。说说这一特点是如何体现的。(不超过 140 字)(7 分) 答: (一)记叙文阅读 12.【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章情节的概括。从其所给的概括 来看,不要求字数和结构,表面看难度比 13 年中考要低。但从内容上看要更难 一些,因其中涉及到的层次划分难度较高。 答案参考:和小孩子们拾麦穗;和家人在割麦间歇一起做饭吃饭;和伙伴们 帮老师一起割麦子。 13.【解析】此题考查到短语的表层意思和深层意思,所谓表层意思也就是词语 所代表的实物本身,深层就是短语中蕴含的情感。此题以填空的形式出现,短语 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四次,其中位于开头和倒数第二段的两个位置的比较难判断, 如果单纯看句子是表层意思,但如果结合段落在文章中所处的位置判断又可能含 有深层意思。此题需要学生非常细致的分析,比以简答的形式考查难度要大。 答案参考:麦子本身的味道是--甲、丙 麦子味道中蕴含作者情感的是 --乙、丁 14.【解析】阅读延伸题。历年中考侧重对人物形象或景物描写的赏析,多以描 写、修辞等角度切入,今年在此基础上稍有变化。切入的角度不是常见的修辞等, 而是“朴实的语言”,这一点与 13 年丰台一模《一点一横长》有些接近。 答案参考:第④段“累了,直起腰,抹抹汗,继续干”等语句通过细节描写 写出了劳作的辛苦。第⑤段运用衬托的手法,用麦收时的劳累突出了午休时一家 人一起做饭吃饭的惬意。作者就是这样用朴实的语言将家人间的亲密与麦子相联 系,写出了一家人淳朴、温馨的情感,寄托了对那段亲切而久远的日子的怀念。 2014 年重庆市(A)卷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 一 17 题。(21 分) 喜旺的年 谷凡 ①窗外飘着雪花,有几片有意无意地落到喜旺的身上。雪花越飘越多,不一会儿, 树上和房子上落了白白的一层。喜旺注视着飘落的雪花非常沮丧,是的,他害怕, 特别特别害怕这场雪下大,如果这是一场大雪,许多的地方又会不通车。 ②噼里啪啦,一阵鞭炮声传来,听响声,这鞭炮是世界家放的。再有几天就过年 了,是世界的爸爸妈妈从外面回来了。这几年,只要谁的爸爸妈妈从外面打工回 来,到家后总是要先放一挂鞭炮。 ③喜旺的爸爸妈妈今年过年也是要回来的,自从他知道爸爸妈妈要回来过年的那 天起,就天天数日子,兴奋得睡不着觉。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终于熬到 了腊月二十八,一大早喜旺起床,等喜旺把早饭做好,老天爷居然飘起了雪花
④喜旺今年九岁了,上小学三年级,本来不是农忙时,早上他是不用做早饭的, 可今天他高兴,也想让奶奶高兴。奶奶60多岁了,而且还有高血压,平日里, 这个家里只有喜旺和奶奶两个人。 ⑤一边做早饭,喜旺一边想着爸爸妈妈会给自己带什么礼物。老实说,他什么都 不想要,只要爸爸妈妈能回来过年,他就髙兴。有一次同学诬陷他偷书,喜旺和 这个同学打了起来,结果被罚站。喜旺觉得自己非常委屈,他特别想念爸爸妈妈 ⑥雪越下越大,喜旺的心越揪越紧,他真想上去用身体挡住天上那个下雪的口子 让雪不要再下了。“喜旺,你爸爸妈妈回来了,快去接哟!”是隔壁二爷的声音。 喜旺顾不上丢下手里的书本,转身冲出大门 ⑦喜旺一口气跑到村东头的那条路上,路上安安静静,连爸爸妈妈的影子也没有。 就在喜旺忐忑不安的时候,远远地,有两个人影从路的另一头走来………喜旺兴高 采烈地迎着那两个人跑去。 ⑧近了,又近了,喜旺喘着气,爸爸妈妈就在前面,喜旺笑出了声。跑了一会儿, 喜旺感觉上气不接下气,他放慢了脚步,准备就这样迎着爸爸妈妈走过去。喜旺 在心里数着,二十一步,二十二步……是他们,就是他们,他日日夜夜想念的爸 爸妈妈真的出现了。喜旺走到了爸爸妈妈身边,他想张嘴喊爸爸妈妈,可不知怎 么,他居然没有喊出来。 ⑨爸爸妈妈走到喜旺身边,脚步匆匆,他们是那样的急切,恨不能一步就跨到家, 他们抬头望了一眼喜旺,像望一个陌生的孩子,然后又急匆匆往前走 ⑩喜旺和爸爸妈妈擦身而过,他们居然没有认出自己。喜旺的鼻子一酸,一股莫 名的委屈油然而生。爸爸妈妈已经有3年没有回来过年了,他们走时,自己才6 岁,而现在的自己,已经长高长大了。 (1)喜旺还记得,上次爸爸妈妈悄悄离开时,他整整哭闹了一个星期,可不管 他怎么闹,就是不见爸爸妈妈的影子。一星期、两星期,一个月、两个月,他就 这样跟着奶奶渐渐长大了,大到他们都认不出了 (12)爸爸妈妈走的第一年,本来要回来过年的,可是没有买到车票;第二年大 雪封路;第三年老板要给留下过年不回家的人发红包。想到这些,喜旺的泪水不 听话地流了出来 (13)这个时候,雪住了,看着爸爸妈妈进村的身影,喜旺忍不住哭出声来… 他躲到村头的一面矮墙下,呆呆地望着天,想起自己向奶奶要20块钱买的鞭炮 还没有放呢 (14)远处传来奶奶的叫喊声:“喜旺,你在哪里?你爸爸妈妈回来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4年第2期,有删改) 13.喜旺再见到父母前后,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答 14.请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部分删去,再与原句比较,说说两者的表达效果有什 么不同?(4分) 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终于熬到了腊月二十八 答 15.文中第①③⑥段对“雪”的描写,在表达情感上有什么作用?(4分) 答 16.文中第⑨段划线部分意蕴丰富,富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4分) 他们抬头望了一眼喜旺,像望一个陌生的孩子 答
④喜旺今年九岁了,上小学三年级,本来不是农忙时,早上他是不用做早饭的, 可今天他高兴,也想让奶奶高兴。奶奶 60 多岁了,而且还有高血压,平日里, 这个家里只有喜旺和奶奶两个人。 ⑤一边做早饭,喜旺一边想着爸爸妈妈会给自己带什么礼物。老实说,他什么都 不想要,只要爸爸妈妈能回来过年,他就高兴。有一次同学诬陷他偷书,喜旺和 这个同学打了起来,结果被罚站。喜旺觉得自己非常委屈,他特别想念爸爸妈妈。 ⑥雪越下越大,喜旺的心越揪越紧,他真想上去用身体挡住天上那个下雪的口子, 让雪不要再下了。“喜旺,你爸爸妈妈回来了,快去接哟!”是隔壁二爷的声音。 喜旺顾不上丢下手里的书本,转身冲出大门…… ⑦喜旺一口气跑到村东头的那条路上,路上安安静静,连爸爸妈妈的影子也没有。 就在喜旺忐忑不安的时候,远远地,有两个人影从路的另一头走来……喜旺兴高 采烈地迎着那两个人跑去。 ⑧近了,又近了,喜旺喘着气,爸爸妈妈就在前面,喜旺笑出了声。跑了一会儿, 喜旺感觉上气不接下气,他放慢了脚步,准备就这样迎着爸爸妈妈走过去。喜旺 在心里数着,二十一步,二十二步……是他们,就是他们,他日日夜夜想念的爸 爸妈妈真的出现了。喜旺走到了爸爸妈妈身边,他想张嘴喊爸爸妈妈,可不知怎 么,他居然没有喊出来。 ⑨爸爸妈妈走到喜旺身边,脚步匆匆,他们是那样的急切,恨不能一步就跨到家, 他们抬头望了一眼喜旺,像望一个陌生的孩子,然后又急匆匆往前走。 ⑩喜旺和爸爸妈妈擦身而过,他们居然没有认出自己。喜旺的鼻子一酸,一股莫 名的委屈油然而生。爸爸妈妈已经有 3 年没有回来过年了,他们走时,自己才 6 岁,而现在的自己,已经长高长大了。 (11)喜旺还记得,上次爸爸妈妈悄悄离开时,他整整哭闹了一个星期,可不管 他怎么闹,就是不见爸爸妈妈的影子。一星期、两星期,一个月、两个月,他就 这样跟着奶奶渐渐长大了,大到他们都认不出了。 (12)爸爸妈妈走的第一年,本来要回来过年的,可是没有买到车票;第二年大 雪封路;第三年老板要给留下过年不回家的人发红包。想到这些,喜旺的泪水不 听话地流了出来。 (13)这个时候,雪住了,看着爸爸妈妈进村的身影,喜旺忍不住哭出声来…… 他躲到村头的一面矮墙下,呆呆地望着天,想起自己向奶奶要 20 块钱买的鞭炮 还没有放呢! (14)远处传来奶奶的叫喊声:“喜旺,你在哪里?你爸爸妈妈回来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4 年第 2 期,有删改) 13.喜旺再见到父母前后,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 分) 答: 14.请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部分删去,再与原句比较,说说两者的表达效果有什 么不同?(4 分) 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终于熬到了腊月二十八 答: 15.文中第①③⑥段对“雪”的描写,在表达情感上有什么作用?(4 分) 答: 16.文中第⑨段划线部分意蕴丰富,富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4 分) 他们抬头望了一眼喜旺,像望一个陌生的孩子。 答:
17.有人说:“留守儿童的存在就像一根刺,扎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扎在每个 人柔软的心尖,融不进去拔不出来。”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分) 答 三、(一)13.得知父母回家消息后,每天就兴奋得朝思暮想,急切盼望。见父 母那一天,害怕雪大,见雪越下越大越揪心;高兴做好早饭后焦急地等待,在忐 忑中兴高采烈去迎接父母。见到父母时,因太激动张嘴喊不出爸妈,酸楚委屈油 然而生,忍不住哭出声来 14.原句文字照应前面喜旺“天天数日子”的生活,具体形象地写出了喜旺在漫 长等待中那种朝思暮想急切盼望的煎熬,表现了留守儿童对亲情的渴望。删去后 则无法表达出这样的效果。 15.第①段描写雪,表现了喜旺的沮丧害怕心情:第③段反衬了喜旺心情的髙兴, 暗示了希望心情可能发生的变化;第⑥段以雪越下越大,写出喜旺的心越揪越紧 以雪景衬托人物心情,表现喜旺盼望父母的急切心情,表现了留守儿童对亲情的 渴望。 16.动作细节和神态描写生动地表现出父母盼望回家见到亲人见到儿子的急切心 情:喜旺看父母望自己时陌生的感觉,一方面表现了希望的失落感心酸感,另 方面也深刻表现出三年父母未回家,父母和儿子心灵上的陌生感。 17.留守儿童问题是中国的当下存在的普遍现象,外出的父母为了生存,为了给 孩子更好的生活和教育条件无奈背井离乡,户口入学等诸多现实问题又只能让留 守的儿童无奈地留守家乡。这种空间距离逐渐会演变成亲人间的情感距离、心理 距离。就像文中的喜旺,独自留守中盼望父母回家,可回家的父母居然不认识自 己,和自己形如陌路。这就是中国当下留守儿童问题的两难境地,谁也没有办法 解决这个两难问题。 2014年重庆市(B)卷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21分) 果园快乐的时光 白兰华 ①外婆家有个菜园,而他更愿意称之为果园。园内有一株髙大的漳州柑子树,绿 萌如盖,斜斜地遮住了土屋后门的一小块空地。放学回家,他就在树荫下做作业, 温习功课。几只麻雀停在屋檐边,啄着盖房用的麦草,寻找残存的几颗麦粒。玩 腻了,又蹦跳着飞落地面,叽叽喳喳叫几声,觉得没趣,又陆陆续续飞上树梢, 在枝叶间嬉戏。他静静地观望着麻雀的表演,时光仿佛凝固了一般,几丝夕阳的 光线投下来,他的心里生长起一片海,无边无际,一叶小舟就在波平浪静的水面 轻轻摇曳 ②果园里还有三株橘树,一棵李子树,一棵柿树,它们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日 复一日地成长,经历开花结果的繁衍,默默奉献着一切。经常变化的是地面种的 蔬菜。外婆很会持家,忙里忙外的,空闲时间就伺候自己的菜园子。茄子、辣椒 成行,豇豆、冬瓜、丝瓜、南瓜等藤蔓植物爬满架子。他常帮外婆打杂,最惬意 的事情就是捉虫子。手里拿双筷子,将茎叶间的毛毛虫一条一条的夹进玻璃瓶, 拿去喂鸡仔。外婆说吃了活食的母鸡生蛋勤,蛋的个头大。他就在下午放学做完 作业后到菜园转悠捉虫子。他发现藤藤菜叶上常有一种胖乎乎的、颜色与菜叶颜 色接近的虫子,握在手心里肉唧唧的,爬在肌肤上痒痒的,想笑。外婆说是猪儿 虫,吃菜叶挺厉害的,看见菜叶缺边少角的,没准就是它干的坏事儿。将猪儿虫
17.有人说:“留守儿童的存在就像一根刺,扎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扎在每个 人柔软的心尖,融不进去拔不出来。”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 分) 答: 三、(一)13.得知父母回家消息后,每天就兴奋得朝思暮想,急切盼望。见父 母那一天,害怕雪大,见雪越下越大越揪心;高兴做好早饭后焦急地等待,在忐 忑中兴高采烈去迎接父母。见到父母时,因太激动张嘴喊不出爸妈,酸楚委屈油 然而生,忍不住哭出声来。 14.原句文字照应前面喜旺“天天数日子”的生活,具体形象地写出了喜旺在漫 长等待中那种朝思暮想急切盼望的煎熬,表现了留守儿童对亲情的渴望。删去后 则无法表达出这样的效果。 15.第①段描写雪,表现了喜旺的沮丧害怕心情;第③段反衬了喜旺心情的高兴, 暗示了希望心情可能发生的变化;第⑥段以雪越下越大,写出喜旺的心越揪越紧。 以雪景衬托人物心情,表现喜旺盼望父母的急切心情,表现了留守儿童对亲情的 渴望。 16.动作细节和神态描写生动地表现出父母盼望回家见到亲人见到儿子的急切心 情;喜旺看父母望自己时陌生的感觉,一方面表现了希望的失落感心酸感,另一 方面也深刻表现出三年父母未回家,父母和儿子心灵上的陌生感。 17.留守儿童问题是中国的当下存在的普遍现象,外出的父母为了生存,为了给 孩子更好的生活和教育条件无奈背井离乡,户口入学等诸多现实问题又只能让留 守的儿童无奈地留守家乡。这种空间距离逐渐会演变成亲人间的情感距离、心理 距离。就像文中的喜旺,独自留守中盼望父母回家,可回家的父母居然不认识自 己,和自己形如陌路。这就是中国当下留守儿童问题的两难境地,谁也没有办法 解决这个两难问题。 2014 年重庆市(B)卷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17 题。(21 分) 果园快乐的时光 白兰华 ①外婆家有个菜园,而他更愿意称之为果园。园内有一株高大的漳州柑子树,绿 萌如盖,斜斜地遮住了土屋后门的一小块空地。放学回家,他就在树荫下做作业, 温习功课。几只麻雀停在屋檐边,啄着盖房用的麦草,寻找残存的几颗麦粒。玩 腻了,又蹦跳着飞落地面,叽叽喳喳叫几声,觉得没趣,又陆陆续续飞上树梢, 在枝叶间嬉戏。他静静地观望着麻雀的表演,时光仿佛凝固了一般,几丝夕阳的 光线投下来,他的心里生长起一片海,无边无际,一叶小舟就在波平浪静的水面 轻轻摇曳。 ②果园里还有三株橘树,一棵李子树,一棵柿树,它们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日 复一日地成长,经历开花结果的繁衍,默默奉献着一切。经常变化的是地面种的 蔬菜。外婆很会持家,忙里忙外的,空闲时间就伺候自己的菜园子。茄子、辣椒 成行,豇豆、冬瓜、丝瓜、南瓜等藤蔓植物爬满架子。他常帮外婆打杂,最惬意 的事情就是捉虫子。手里拿双筷子,将茎叶间的毛毛虫一条一条的夹进玻璃瓶, 拿去喂鸡仔。外婆说吃了活食的母鸡生蛋勤,蛋的个头大。他就在下午放学做完 作业后到菜园转悠捉虫子。他发现藤藤菜叶上常有一种胖乎乎的、颜色与菜叶颜 色接近的虫子,握在手心里肉唧唧的,爬在肌肤上痒痒的,想笑。外婆说是猪儿 虫,吃菜叶挺厉害的,看见菜叶缺边少角的,没准就是它干的坏事儿。将猪儿虫
扔到母鸡脚下,母鸡“咯咯咯”地惊叫着躲开,雄健威武的公鸡要在母鸡面前显 摆显摆,扑过来用尖尖的喙啄一下虫子滚圆的身体,还是不敢下口。虫子被折腾 得死去活来,他的心像被鸡啄了一下,有些生疼。 ③秋天外婆遍种青菜,一笼一笼的,茎叶繁茂,油绿肥实。收割后,把青菜搬到 水井边,用一桶桶清水洗涤。洗菜的活儿很细,得将菜叶褶皱里的尘土粪渣淘洗 干净。外婆的手在凉水里泡久了就泛白。他端来小凳依偎在外婆身边,将菜叶 片片扳下,浸没水中。青翠的颜色弥散,绿意晕染,一片波光。他和外婆把洗净 的青菜挂在竹竿上晾晒,一杆一杆的在房前屋后散放清香。青菜一部分入泡菜坛 子做酸菜,一部分腌制成盐菜。腌制后的菜叶变成柔顺的一缕,颜色转为深绿, 暴晒几个太阳就变得油亮亮的。他常取几根盐菜到学校和伙伴分享,菜茎柔韧, 伙伴们咬得龇牙咧嘴。勤劳的外婆把盐菜切细,储藏在坛子里,要吃就抓把出来 拌上熟油辣子葱花儿,很下饭,他很爰吃。 ④令时光无比芬芳的还是要数春末夏初,果园里繁花盛开,芳香馥郁,整个院落 溢满温馨。李子树橘树枝头一片雪白,蜂蝶绕枝,一派繁忙。一场春雨落下,地 面铺上一层寂寞的花瓣,水珠在上面滴溜溜滚动。花期最长、香味最浓的是漳州 柑子花儿,一朵朵晶莹洁白,缀成一簇一簇的,在青枝绿叶间闪烁。每个晨昏, 那香味儿飘得很远,将空气沉醉。 ⑤转眼间,收获的忙碌随之而来。田野里,秋阳下,打谷机轰隆隆,拌桶声铿锵 有力,膀大腰圆的汉子吆喝着把一担担金黄的稻谷挑往晒坝,堆起一座座小山。 外婆家的果园充满果味的甘甜。橘子绿中带黄,沉甸甸压弯枝头。漳州柑子圆溜 溜的似孩子胖胖的脸蛋,笑盈盈地张望着。外婆给他和小姨留了几个柑子,把其 余的部分背到集市上去卖,能换回好几个月的油盐钱。 ⑥外婆家的果园一年四季都充满希望,充满生活的甜蜜,留给他解馋的几个柑子, 要温暖他过完整个冬天!(摘自《优美散文》) 13.请你细读全文,概括他在果园感受到的快乐。(4分) 答: 14.联系语境,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青翠的颜色弥散,绿意晕弟,一片波光 答 (2)花期最长、香味最浓的是漳州柑子花儿,一朵朵晶莹洁白,缀成一簇一簇的, 在青枝绿叶间闪烁。 答 15.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画线句子,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4分) 漳州柑子圆溜溜的似孩子胖胖的脸蛋,笑盈盈地张望着 答: 16.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外婆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答 17.最后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作答。(5分) 答 (一)21分13.(1)看麻雀嬉戏(2)捉虫子喂鸡(3)和外婆一起制作盐菜(4)果园繁 花盛开时的温馨 (5)果实收获的甘甜(6)外婆的慈爱(4分,答到“外婆的慈爱”1分,其余答到 1点得1分,答满3点得3分)
扔到母鸡脚下,母鸡“咯咯咯”地惊叫着躲开,雄健威武的公鸡要在母鸡面前显 摆显摆,扑过来用尖尖的喙啄一下虫子滚圆的身体,还是不敢下口。虫子被折腾 得死去活来,他的心像被鸡啄了一下,有些生疼。 ③秋天外婆遍种青菜,一笼一笼的,茎叶繁茂,油绿肥实。收割后,把青菜搬到 水井边,用一桶桶清水洗涤。洗菜的活儿很细,得将菜叶褶皱里的尘土粪渣淘洗 干净。外婆的手在凉水里泡久了就泛白。他端来小凳依偎在外婆身边,将菜叶一 片片扳下,浸没水中。青翠的颜色弥散,绿意晕染,一片波光。他和外婆把洗净 的青菜挂在竹竿上晾晒,一杆一杆的在房前屋后散放清香。青菜一部分入泡菜坛 子做酸菜,一部分腌制成盐菜。腌制后的菜叶变成柔顺的一缕,颜色转为深绿, 暴晒几个太阳就变得油亮亮的。他常取几根盐菜到学校和伙伴分享,菜茎柔韧, 伙伴们咬得龇牙咧嘴。勤劳的外婆把盐菜切细,储藏在坛子里,要吃就抓把出来 拌上熟油辣子葱花儿,很下饭,他很爰吃。 ④令时光无比芬芳的还是要数春末夏初,果园里繁花盛开,芳香馥郁,整个院落 溢满温馨。李子树橘树枝头一片雪白,蜂蝶绕枝,一派繁忙。一场春雨落下,地 面铺上一层寂寞的花瓣,水珠在上面滴溜溜滚动。花期最长、香味最浓的是漳州 柑子花儿,一朵朵晶莹洁白,缀成一簇一簇的,在青枝绿叶间闪烁。每个晨昏, 那香味儿飘得很远,将空气沉醉。 ⑤转眼间,收获的忙碌随之而来。田野里,秋阳下,打谷机轰隆隆,拌桶声铿锵 有力,膀大腰圆的汉子吆喝着把一担担金黄的稻谷挑往晒坝,堆起一座座小山。 外婆家的果园充满果味的甘甜。橘子绿中带黄,沉甸甸压弯枝头。漳州柑子圆溜 溜的似孩子胖胖的脸蛋,笑盈盈地张望着。外婆给他和小姨留了几个柑子,把其 余的部分背到集市上去卖,能换回好几个月的油盐钱。 ⑥外婆家的果园一年四季都充满希望,充满生活的甜蜜,留给他解馋的几个柑子, 要温暖他过完整个冬天! (摘自《优美散文》) 13.请你细读全文,概括他在果园感受到的快乐。(4 分) 答: 14.联系语境,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 分) (1)青翠的颜色弥散,绿意晕染,一片波光。 答: (2)花期最长、香味最浓的是漳州柑子花儿,一朵朵晶莹洁白,缀成一簇一簇的, 在青枝绿叶间闪烁。 答: 15.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画线句子,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4 分) 漳州柑子圆溜溜的似孩子胖胖的脸蛋,笑盈盈地张望着。 答: 16.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外婆是一个怎样的人。(4 分) 答: 17.最后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作答。(5 分) 答: (一)21 分 13.(1)看麻雀嬉戏(2)捉虫子喂鸡(3)和外婆一起制作盐菜(4)果园繁 花盛开时的温馨 (5)果实收获的甘甜 (6)外婆的慈爱(4 分,答到“外婆的慈爱”1 分,其余答到 1 点得 1 分,答满 3 点得 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