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湖北孝感 谨防数字化痴呆症 刘戟锋 ①当初,许多人练习电脑打字,是因为自己的字写得不好。那时我们未曾想到, 仅仅几年后,就像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描述的那样,巨大的数字化浪潮, 将包括儿童在内的庞大社会群体一网打尽,人类社会踏上了数字化的“不归路” ②凡事有利也有弊,有得必有失。韩国首尔脑部平衡中心专家不无忧虑地告诫: 长期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将导致数字化痴呆症。《朝鲜日报》专门撰文列举若 干相关症状,如“你只记得住自己的单位电话和家庭电话”,“你觉得新认识了 某人,但其实曾见过他”,“你在车里安装导航设备后就看不懂纸质地图了” 等等。 ③数字化痴呆症?信还是不信?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不管这类说法是危言耸听, 还是警世洪钟,有一点可以肯定,从人类思维方式来看,过度痴迷和依赖数字化 产品,势必导致大脑发育和使用的不平衡。在数字化与信息化时代,动动手指就 可以在网络上获得应有尽有的资料,知识的获取即时化了,人类的创造力却下降 了。茶余饭后的谈资海量化了,人类的注意力却被分散了。科技与经济的联系全 球化了,人类社会群体间的亲情却淡漠了。碎片化信息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之 大,可以一言以蔽之:以目废心。 ④当数字化时代造成信息泛滥,负面效应就会浮出水面。对一些热点事件的全方 位报道为何让人产生信息厌倦之感?连篇累牍的电视剧为何让人感到视觉疲 劳?人类数千年大浪淘沙仅存的少数名著为何风光不再?当我们长期沉溺在信 息的汪洋大海里,为之欣喜,为之癫狂,为之焦虑时,是否也该冷静地检讨一下, 我们的思维习惯、日常行为、生活体验是否发生了某种扭曲与异化? ⑤前不久,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了美国西弗吉尼亚州一个名叫“绿岸”的小镇。 由于该小镇位于美国国家无线电静默区内,手机、路由器、电视、广播等电子产 品在这里统统失灵。如果有人需要和外界传递消息,镇上有唯一一台付费电话可 以与外部联系。据了解,从六七年前开始,越来越多想要戒掉“电子瘾”的人们 搬到这里,感受缓慢、宁静与本真的生活
2014 湖北孝感 谨防数字化痴呆症 刘戟锋 ①当初,许多人练习电脑打字,是因为自己的字写得不好。那时我们未曾想到, 仅仅几年后,就像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描述的那样,巨大的数字化浪潮, 将包括儿童在内的庞大社会群体一网打尽,人类社会踏上了数字化的“不归路”。 ②凡事有利也有弊,有得必有失。韩国首尔脑部平衡中心专家不无忧虑地告诫: 长期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将导致数字化痴呆症。《朝鲜日报》专门撰文列举若 干相关症状,如“你只记得住自己的单位电话和家庭电话”,“你觉得新认识了 某人,但其实曾见过他”,“你在车里安装导航设备后就看不懂纸质地图了”, 等等。 ③数字化痴呆症?信还是不信?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不管这类说法是危言耸听, 还是警世洪钟,有一点可以肯定,从人类思维方式来看,过度痴迷和依赖数字化 产品,势必导致大脑发育和使用的不平衡。在数字化与信息化时代,动动手指就 可以在网络上获得应有尽有的资料,知识的获取即时化了,人类的创造力却下降 了。茶余饭后的谈资海量化了,人类的注意力却被分散了。科技与经济的联系全 球化了,人类社会群体间的亲情却淡漠了。碎片化信息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之 大,可以一言以蔽之:以目废心。 ④当数字化时代造成信息泛滥,负面效应就会浮出水面。对一些热点事件的全方 位报道为何让人产生信息厌倦之感?连篇累牍的电视剧为何让人感到视觉疲 劳?人类数千 年大浪淘沙仅存的少数名著为何风光不再?当我们长期沉溺在信 息的汪洋大海里,为之欣喜,为之癫狂,为之焦虑时,是否也该冷静地检讨一下, 我们的思维习惯、日常行为、生活体验是否发生了某种扭曲与异化? ⑤前不久,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了美国西弗吉尼亚州一个名叫“绿岸”的小镇。 由于该小镇位于美国国家无线电静默区内,手机、路由器、电视、广播等电子产 品在这里统统失灵。如果有人需要和外界传递消息,镇上有唯一一台付费电话可 以与外部联系。据了解,从六七年前开始,越来越多想要戒掉“电子瘾”的人们 搬到这里,感受缓慢、宁静与本真的生活
⑥对于那些对现代生活感到疲惫的人们来说,美国“绿岸”小镇的桃花源式生活 可遇而不可求。在数字化时代,将过度使用数字产品引发的种种问题归咎于器物 本身,也不是一种客观和理性的态度。克服数字化痴呆症,需要增强对自身行为 的把控能力,养成更加积极平衡、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止被数字化产品“绑架” 了思维、“绑架”了生活 (选自《人民日报》2014年4月) 19.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论证思路。(4分) 20.第②段划线句子起什么作用?(2分) 21.第③段中画线词语中的“废”字具体指哪几方面内容?(3分) 答 22.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搬到“绿岸”小镇?作者对此持何态度?(3分) 答 19.中心论点:谨防数字化痴呆症。 论证思路:首先,引出中心论点:接着,论述数字化痴呆症的危害;最后,指出 怎样克服数字化痴呆症。 20.列举数字化痴呆症的具体表现来论证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1.答案略。(要紧扣“创造力下降”“注意力分散”“亲情淡薄”三个要点作 答) 22.①想戒掉“电子瘾”;②可遇不可求;不是客观课理性的态度。 咸宁市2014年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20题。(12分) 当一匹被鞭打的马 ①耕柱子是墨子的门徒。一天,墨子授课时,一只小鸟停在窗外的柳树上婉转鸣 啼,弟子们纷纷向外张望,耕柱子也随之瞅了一眼。事后,墨子却单独严厉地责 骂了他。耕柱子感到很难过,觉得受到很大委屈,抱怨说:“我犯的错误并不比
⑥对于那些对现代生活感到疲惫的人们来说,美国“绿岸”小镇的桃花源式生活 可遇而不可求。在数字化时代,将过度使用数字产品引发的种种问题归咎于器物 本身,也不是一种客观和理性的态度。克服数字化痴呆症,需要增强对自身行为 的把控能力,养成更加积极平衡、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止被数字化产品“绑架” 了思维、“绑架”了生活。 (选自《 人民日报 》 2014 年 4 月) 19.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论证思路。(4 分) 答: 20.第②段划线句子起什么作用?(2 分) 答: 21.第③段中画线词语中的“废”字具体指哪几方面内容?(3 分) 答: 22.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搬到“绿岸”小镇?作者对此持何态度?(3 分) 答: 19.中心论点:谨防数字化痴呆症。 论证思路:首先,引出中心论点;接着,论述数字化痴呆症的危害;最后,指出 怎样克服数字化痴呆症。 20.列举数字化痴呆症的具体表现来论证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1.答案略。(要紧扣“创造力下降”“注意力分散”“亲情淡薄”三个要点作 答) 22.①想戒掉“电子瘾”;②可遇不可求;不是客观课理性的态度。 咸宁市 2014 年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7~20 题。(12 分) 当一匹被鞭打的马 ①耕柱子是墨子的门徒。一天,墨子授课时,一只小鸟停在窗外的柳树上婉转鸣 啼,弟子们纷纷向外张望,耕柱子也随之瞅了一眼。事后,墨子却单独严厉地责 骂了他。耕柱子感到很难过,觉得受到很大委屈,抱怨说:“我犯的错误并不比
别人多,却遭到老师这样严厉责难。”墨子听到之后,问他:“假如你要驾驭马 和牛上太行山,你会选择鞭打马还是鞭打牛?”耕柱子回答:“我当然要鞭打马。” 墨子又问:“为什么要鞭打马而不鞭打牛呢?”耕柱子回答:“因为马儿跑得快 才值得鞭打,这种能力是牛不具备的。”于是,墨子告诉他说:“我责骂你正因 为你像马而不像牛,你值得批评呀 ②其实,小到一家企业,大到一个国家,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也离不开这样的 鞭策,有时是一句苛刻的责备,有时是一次严厉的惩罚,有时甚至是一些鸡蛋里 挑骨头的吹毛求疵。应该感激愿意指责你的人,是他使你看到自己的不足。试想, 若不是关心你,期待你下次做得更好,怎么会批评你呢?正因为在批评者眼中, 你是“值得被鞭打的马”,所以才会批评你。因此,面对各种责备,应该接受,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用行动来回报关心和爱护你的人 ③有时候,遭遇特别严厉的批评,说明你是一个可造之才,是一个值得帮助的人。 如果一遇到处罚,就极力进行辩解,只找客观因素,不找自身原因,一次两次还 可原谅,次数多了,别人便会对你失去信心,你也就失去了提高自己的机会。 个优秀人才的成长,必须经受住各种考验,忍受各种委屈,才能完善自我。这些 挑剔给了你一个臻于至善的机会,帮助完善你的人格、增加你的底蕴,使你每临 大事有静气 ④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面对严苛的鞭策,只一味地感到委屈,继而意志消沉,慢 慢地变得平庸;另外一些人,在鞭打中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将鞭策化为动力,扬 蹄奋进,勇敢地登上人生的顶峰。 ⑤选择当一匹被鞭打的马,还是当一只不被鞭打的牛,将是你人生辉煌与平庸的 分水岭。 (2014年4月9日 《人民日报》) 17.开头引用墨子严厉批评耕柱子的故事,作用是什么?(3分) 18.根据文意,第②段划横线处应填写的最恰当词语是(3分)() A.认真 B.欣然 C.坦然 D.乐意 19.第②段划线的三个句子,它们的句序能调换吗?请说明理由。(3分)
别人多,却遭到老师这样严厉责难。”墨子听到之后,问他:“假如你要驾驭马 和牛上太行山,你会选择鞭打马还是鞭打牛?”耕柱子回答:“我当然要鞭打马。” 墨子又问:“为什么要鞭打马而不鞭打牛呢?”耕柱子回答:“因为马儿跑得快, 才值得鞭打,这种能力是牛不具备的。”于是,墨子告诉他说:“我责骂你正因 为你像马而不像牛,你值得批评呀!” ②其实,小到一家企业,大到一个国家,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也离不开这样的 鞭策,有时是一句苛刻的责备,有时是一次严厉的惩罚,有时甚至是一些鸡蛋里 挑骨头的吹毛求疵。应该感激愿意指责你的人,是他使你看到自己的不足。试想, 若不是关心你,期待你下次做得更好,怎么会批评你呢?正因为在批评者眼中, 你是“值得被鞭打的马”,所以才会批评你。因此,面对各种责备,应该接受,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用行动来回报关心和爱护你的人。 ③有时候,遭遇特别严厉的批评,说明你是一个可造之才,是一个值得帮助的人。 如果一遇到处罚,就极力进行辩解,只找客观因素,不找自身原因,一次两次还 可原谅,次数多了,别人便会对你失去信心,你也就失去了提高自己的机会。一 个优秀人才的成长,必须经受住各种考验,忍受各种委屈,才能完善自我。这些 挑剔给了你一个臻于至善的机会,帮助完善你的人格、增加你的底蕴,使你每临 大事有静气。 ④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面对严苛的鞭策,只一味地感到委屈,继而意志消沉,慢 慢地变得平庸;另外一些人,在鞭打中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将鞭策化为动力,扬 蹄奋进,勇敢地登上人生 的顶峰。 ⑤选择当一匹被鞭打的马,还是当一只不被鞭打的牛,将是你人生辉煌与平庸的 分水岭。 (2014 年 4 月 9 日 《人民日报》) 17.开头引用墨子严厉批评耕柱子的故事,作用是什么?(3 分) 答: 18.根据文意,第②段划横线处应填写的最恰当词 语是(3 分) ( ) A.认真 B.欣然 C.坦然 D.乐意 19 .第②段划线的三个句子,它们的句序能调换吗?请说明理由。(3 分) 答:
20.第③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3分) (三)(12分) 17.(3分)引出论题(1分),使表达生动形象(增加读者阅读兴趣),富有 说服力(2分) 18.(3分)C 19.(3分)不能(1分)。因为这三个句子是按照程度由轻到重的逻辑顺 序组织语序的(2分)。(能答出“逻辑顺序”或“轻重”或“递进”的意思即 可得满分) 20.(3分)正反对比论证 2014湖北宜昌 四、入清泉之境悟人生真谛(15分) 明月清泉自在怀 贾平凹 ①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年龄还小,想象不来“松间明月”的髙洁,也不懂得 “泉流石上”是什么样。母亲说这是一幅很美很美的风景画,要我好好背,说背 熟了就知道意思了。我虽将诗句背得滚瓜烂熟,其意义依然不懂。什么空山、清 泉、渔舟这些田园风物也只是朦胧,而乡野情致则更模糊了。②后来上了大学, 有了些古文功底,常常自豪于同窗学友。翻来覆去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也能时常获得师长赞许。再后来深入乡村,造访田园,登临名山,并且专在月夜 听泉,古刹闻钟, 都为寻找王维《山居秋暝》的那种灿烂 意境,都为了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那份执著情结。一段时间,于人 世纷杂之中,自以为林泉在胸,甚至以渔樵野老自居,说和同事纠纷,劝解祸中 难人。自以为心中有了王维,就了却了人间烦恼,看透了红尘纷争;更自以为 壶清茶,便可笑谈古今。 ③真正进入了人生的生存程序—一结婚,生子,住房,柴米油盐,等等,才知道 青年时代“明月松间照”式的“超脱”,只不过是少年时代“为赋新词强说愁
20.第③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3 分) 答: (三)(12 分) 17.(3 分)引出论题(1 分),使表达生动形象(增加读者阅读兴趣),富有 说服力(2 分) 18.(3 分) C 19.(3 分) 不能(1 分)。 因为这三个句子是按照程度由轻到重的逻辑顺 序组织语序的(2 分)。(能答出“逻辑顺序”或“轻重”或“递进”的意思即 可得满分) 20.(3 分) 正反对比论证 2014 湖北宜昌 四、入清泉之境 悟人生真谛(15 分) 明月清泉自在怀 贾平凹 ①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年龄还小,想象不来“松间明月”的高洁,也不懂得 “泉流石上”是什么样。母亲说这是一幅很美很美的风景画,要我好好背,说背 熟了就知道意思了。我虽将诗句背得滚瓜烂熟,其意义依然不懂。什么空山、清 泉、渔舟这些田园风物也只是朦胧,而乡野情致则更模糊了。②后来上了大学, 有了些古文功底,常常自豪于同窗学友。翻来覆去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也能时常获得师长赞许。再后来深入乡村,造访田园,登临名山,并且专在月夜 听泉,古刹闻钟, , ,都为寻找王维《山居秋暝》的那种灿烂 意境,都为了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那份执著情结。一段时间,于人 世纷杂之中,自以为林泉在胸,甚至以渔樵野老自居,说和同事纠纷,劝解祸中 难人。自以为心中有了王维,就了却了人间烦恼,看透了红尘纷争;更自以为一 壶清茶,便可笑谈古今。 ③真正进入了人生的生存程序——结婚,生子,住房,柴米油盐,等等,才知道 青年时代“明月松间照”式的“超脱”,只不过是少年 时代“为赋新词强说愁
的浮雕和顺延。真正对王维和他的诗的理解,是在经历了无数生命的体验和阅历 的堆积之后。人之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一一要紧的是心间的 泓清潭里不能没有月辉。晢学家培根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 顶上的松阴、足下的流泉以及坐下的磐石,何曾因宠辱得失而抛却自在?又何曾 因风霜雨雪而易移萎缩?它们自我踏实,不变心性,才有了千年的阅历,万年的 长久,也才有了诗人的神韵和学者的品性。我不止一次地造访过终南山翠华池边 那棵苍松,也每年数次带外地朋友去观览黄帝陵下的汉武帝手植柏,还常常携 着孩子在碑林前的唐槐边盘桓……这些木中的祖宗,旱天雷摧折过它们的骨干 三九冰冻裂过它们的树皮,甚至它们还挨过野樵顽童的斧斫和毛虫鸟雀的啮啄, 然而它们全都无言地忍受了,它们默默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 ④相形之下,那些不惜以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与金钱地位、功名利禄作交换,最终 腰缠万贯、飞黄腾达的小人的蝇营狗苟算得了什么?且让他暂时得逞又能怎样? ⑤王维实在是唐朝的爱因斯坦,他把山水景物参悟得那么透彻,所谓穷根物理形 而上学于他实在是储之心灵,口吐莲花!坦诚、执著、自识,使王维远离了贪婪、 附庸、嫉妒的装饰,从而永葆了自身人品、诗品顽强的生命力。谁又能说不呢? 的确,“空山”是一种胸襟,“新雨”是一种态度,“天气”是一种环境,“晚 来”是瞬时的境遇。“竹喧”也罢,“莲动”也罢,“春芳”也罢,“王孙”也 罢,生活中的诱惑实在太多太多,而物质的欲望则永无止境,什么都要的结果最 终只能是什么都没有得到。唯有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 这才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王维的人生态度正是因为有了 太多的放弃,也便才有他“休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的高洁情怀,也便才有了 他哲悟金铂般 的千古名篇。 ⑥“明月松间照”,照一片娴静淡泊寄寓我无所栖 息的灵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细浪淘洗我劳累庯碌之身躯。浣女是个
的浮雕和顺延。真正对王维和他的诗的理解,是在经历了无数生命的体验和阅历 的堆积之后。人之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间的 一泓清潭里不能没有月辉。哲学家培根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 顶上的松阴、足下的流泉以及坐下的磐石,何曾因宠辱得失而抛却自在?又何曾 因风霜雨雪而易移萎缩?它们自我踏实,不变心性,才有了千年的阅历,万年的 长久,也才有了诗人的神韵和学者的品性。我不止一次地造访过终南山翠华池边 那棵苍松,也每年数次带外地朋友去观览黄帝陵下的汉武帝手植柏 ,还常常携 着孩子在碑林前的唐槐边盘桓……这些木中的祖宗,旱天雷摧折过它们的骨干, 三九冰冻裂过它们的树皮,甚至它们还挨过野樵顽童的斧斫和毛虫鸟雀的啮啄, 然而它们全都无言地忍受了,它们默默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 ④相形之下,那些不惜以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与金钱地位、功名利禄作交换,最终 腰缠万贯、飞黄腾达的小人的蝇营狗苟算得了什么?且让他暂时得逞又能怎样? ⑤王维实在是唐朝的爱因斯坦,他把山水景物参悟得那么透彻,所谓穷根物理形 而上学于他实在是储之心灵,口吐莲花!坦诚、执著、自识,使王维远离了贪婪、 附庸、嫉妒的装饰,从而永葆了自身人品、诗品顽强的生命力。谁又能说不呢? 的确,“空山”是一种胸襟,“新雨”是一种态度,“天气”是一种环境,“晚 来”是瞬时的境遇。“竹喧”也罢,“莲动”也罢,“春芳”也罢,“王孙”也 罢,生活中的诱惑实在太多太多,而物质的欲望则永无止境,什么都要的结果最 终只能是什么都没有得到。唯有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 这才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王维的人生态度正是因为有了 太多的放弃,也便才有他“休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的高洁情怀,也便才有了 他哲悟金铂般 的千古名篇。 ⑥“明月松间照”,照一片娴静淡泊寄寓我无所栖 息的灵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细浪淘洗我劳累庸碌之身躯。浣女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