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二大学生的人格现状 教学目的:通过课堂教学与讨论,使学生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特点,并通 过联系实际分析影响大学生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使学生对此 问题有一清晰的认识。 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重点:大学生的人格特点 教学内容: 大学生的人格特点 (-)大学生的人格状况 中国学者用修订过的“加利福尼亚心理调查表”(CP对北京大学、清华大 学、北京师范大学等16所高校的11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1.大学生人格总体特点 (1)中国大学生在谦让、克己、忍耐、谨慎、负责等人格特征方面突出,说 明他们与现实社会有较好的适应 (2中国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通常会首先考虑社会和他人,但也绝不是 味地追求社会的赞许。 (3)中国大学生在支配与冲动特点方面表现不突出;在社交方面倾向于积极 进取;他们具有稳健、从众的人格特点,具有良好的社会化程度。虽然他们在聪 慧、敏感等与智力有关的人格特征方面较好,但他们的“独立成就”和灵活性的 得分均较低 2.不同专业的比较 不同学科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以及性别差异,均有各自的相对独特性,表现如 下 ()文科大学生中男女生的人格特征为综合型,无论在支配、冲动、自信、外 向等方面,还是在谦让、克己、忍耐、谨慎等方面均兼而有之。不过,相对而言 男生前者较多,女性独立性、敏锐等方面较弱 (2)理科大学生中男生与文科男生相似,但女生在谦让、克己、忍耐,谨慎、 内向等方面较突出。男女生在独立性、聪慧、敏锐等人格特征方面无显著差异。 (3)工科大学生中男生在支配、沖动、自信、外向等方面占优势。但在独立性、 聪慧、敏锐等方面与女生无明显性别差异 (4)农科大学生中男生的人格特征在中庸、从众等方面较突出,在支配、冲动 自信、外向等方面超过女生。女生则在谦让、克己等方面较突出,而在聪慧、敏
6 课题二 大学生的人格现状 教学目的:通过课堂教学与讨论,使学生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特点,并通 过联系实际分析影响大学生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使学生对此 问题有一清晰的认识。 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重点:大学生的人格特点 教学内容: 一、大学生的人格特点 (一)大学生的人格状况 中国学者用修订过的“加利福尼亚心理调查表”(CPI)对北京大学、清华大 学、北京师范大学等 16 所高校的 1100 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1.大学生人格总体特点 (1)中国大学生在谦让、克己、忍耐、谨慎、负责等人格特征方面突出,说 明他们与现实社会有较好的适应。 (2)中国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通常会首先考虑社会和他人,但也绝不是 一味地追求社会的赞许。 (3)中国大学生在支配与冲动特点方面表现不突出;在社交方面倾向于积极 进取;他们具有稳健、从众的人格特点,具有良好的社会化程度。虽然他们在聪 慧、敏感等与智力有关的人格特征方面较好,但他们的“独立成就”和灵活性的 得分均较低。 2.不同专业的比较 不同学科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以及性别差异,均有各自的相对独特性,表现如 下: ⑴文科大学生中男女生的人格特征为综合型,无论在支配、冲动、自信、外 向等方面,还是在谦让、克己、忍耐、谨慎等方面均兼而有之。不过,相对而言, 男生前者较多,女性独立性、敏锐等方面较弱。 ⑵理科大学生中男生与文科男生相似,但女生在谦让、克己、忍耐,谨慎、 内向等方面较突出。男女生在独立性、聪慧、敏锐等人格特征方面无显著差异。 ⑶工科大学生中男生在支配、冲动、自信、外向等方面占优势。但在独立性、 聪慧、敏锐等方面与女生无明显性别差异。 ⑷农科大学生中男生的人格特征在中庸、从众等方面较突出,在支配、冲动、 自信、外向等方面超过女生。女生则在谦让、克己等方面较突出,而在聪慧、敏
锐等方面相对较弱。 (5医科大学生中男女生的人格特征基本一致。他们在支配、冲动、自信、外 向等方面相对较弱。 (6)艺术专业大学生与文科、理工科大学生相比,显得孤僻、冷漠,多疑而不 合群;但分析能力较强,思想自由,敢于大胆尝试,不受传统观念约束。 3.不同家庭的比较 家庭出身不同的大学生其人格上有一定的差异 (1)干部家庭出身的大学生性格更为外向,热情开朗,善于与人沟通合作 情感较丰富,情绪稳定,对生活抱有积极态度,自我控制能力较强,有涵养,能 自觉遵守集体规范。 (2干部家庭成长的大学生喜欢接触新事物,接受新观念,思想活跃,有理 性分析能力;好社交,待人宽容,不拘小节;有较强烈的责任感和道德感,意志 品质好,有恒心,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问题和困难。 (3)工人家庭成长的大学生,性格较为内向,沉默寡言,有时郁郁寡欢,处 事小心谨慎;情绪不稳定、易激动,意志力较薄弱,挫折耐受力较差,集体观念 淡薄,自我约束力较差 4.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比较 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人格总体差异不大仅在个别人格因素上存在一定 差异 1)独生子女大学生性格更为外向、开朗,善于表达,性情愉悦,无忧无虑。 (2)独生子女大学生好空想,往往不切合实际。 (3)独生子女大学生独立性较差,好依赖他人,缺乏忍耐性,处事过分讲究、 善变 二)中国大学生与外国大学生人格特征的比较 心理学家用爱德华斯量表(EPPS调查了2876名中国台湾大学生的人格心 理情况,并与美国大学生和印度大学生调查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如下 (1)与美国大学生相比,中国大学生在成就、顺从、秩序、求助、谦逊、慈善 和坚毅等方面的得分高于美国大学生,而在表现、省察、支配、变异、异性爱和 攻击等方面的得分较低,在自主和交往等方面几乎和美国大学生一样 (2)与印度的大学生相比,中国大学生在秩序、交往和求助方面得分较高,在 表现、谦逊、异性爱和攻击性方面较低,而在成就、顺从、自主、省察、支配、 慈善和坚毅方面几乎一致。中国大学生跟印度大学生的人格特征比跟美国大学生 有更多一致的地方,这可能是因为中国和印度都是亚洲东方国家并有着许多文化
7 锐等方面相对较弱。 ⑸医科大学生中男女生的人格特征基本一致。他们在支配、冲动、自信、外 向等方面相对较弱。 ⑹艺术专业大学生与文科、理工科大学生相比,显得孤僻、冷漠,多疑而不 合群;但分析能力较强,思想自由,敢于大胆尝试,不受传统观念约束。 3.不同家庭的比较 家庭出身不同的大学生其人格上有一定的差异: (1)干部家庭出身的大学生性格更为外向,热情开朗,善于与人沟通合作; 情感较丰富,情绪稳定,对生活抱有积极态度,自我控制能力较强,有涵养,能 自觉遵守集体规范。 (2)干部家庭成长的大学生喜欢接触新事物,接受新观念,思想活跃,有理 性分析能力;好社交,待人宽容,不拘小节;有较强烈的责任感和道德感,意志 品质好,有恒心,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问题和困难。 (3)工人家庭成长的大学生,性格较为内向,沉默寡言,有时郁郁寡欢,处 事小心谨慎;情绪不稳定、易激动,意志力较薄弱,挫折耐受力较差,集体观念 淡薄,自我约束力较差。 4.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比较 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人格总体差异不大,仅在个别人格因素上存在一定 差异: (1)独生子女大学生性格更为外向、开朗,善于表达,性情愉悦,无忧无虑。 (2)独生子女大学生好空想,往往不切合实际。 (3)独生子女大学生独立性较差,好依赖他人,缺乏忍耐性,处事过分讲究、 善变。 (二)中国大学生与外国大学生人格特征的比较 心理学家用爱德华斯量表(EPPS)调查了 2876 名中国台湾大学生的人格心 理情况,并与美国大学生和印度大学生调查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如下: (1)与美国大学生相比,中国大学生在成就、顺从、秩序、求助、谦逊、慈善 和坚毅等方面的得分高于美国大学生,而在表现、省察、支配、变异、异性爱和 攻击等方面的得分较低,在自主和交往等方面几乎和美国大学生一样。 (2)与印度的大学生相比,中国大学生在秩序、交往和求助方面得分较高,在 表现、谦逊、异性爱和攻击性方面较低,而在成就、顺从、自主、省察、支配、 慈善和坚毅方面几乎一致。中国大学生跟印度大学生的人格特征比跟美国大学生 有更多一致的地方,这可能是因为中国和印度都是亚洲东方国家并有着许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