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教学目标达成与评价方式培养研究生的良好阅读习惯,掌握撰写和发表科技论文的基本技能,掌握中英文文献阅读与写作模式,主要包括文献检索、文献阅读方法与技巧、互动式批判性阅读、以及中英文科技论文的写作实训。五、课程成绩评定平时成绩+课程论文,权重分别为30%和70%。六、建议教材与主要参考书建议教材:Day,R.A.&Gastel, B.(2018).Howto write and publish a scientific paper,8th edition.吴志根.(2019.国际高水平SCI论文写作和发表指南,浙江大学出版社,七、编制与审核工作内容负责人完成时间樊宇编制(任课教师)2024年5月审核(学科、专业负责人)张健2024年9月批准(主管院长)易军凯2024年9月13
13 四、教学目标达成与评价方式 培养研究生的良好阅读习惯,掌握撰写和发表科技论文的基本技能,掌握中英文 文献阅读与写作模式,主要包括文献检索、文献阅读方法与技巧、互动式批判性阅读、 以及中英文科技论文的写作实训。 五、课程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课程论文,权重分别为 30%和 70%。 六、建议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建议教材: Day, R. A. & Gastel, B. (2018). How to write and publish a scientific paper, 8th edition. 吴志根. (2019).国际高水平 SCI 论文写作和发表指南, 浙江大学出版社. 七、编制与审核 工作内容 负责人 完成时间 编制(任课教师) 樊宇 2024 年 5 月 审核(学科、专业负责人) 张健 2024 年 9 月 批准(主管院长) 易军凯 2024 年 9 月
《管理科学与工程前沿》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课程编码管理科学与工程前沿MGT506ofFrontiers英文名称考核方式口考试考查ManagementScienceandEngineering口公共必修课学分2专业必修课口公共选修课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总学时32口补修课口其他本研一体化课程特色课程口学科交叉融合课程口全英文授课课程课程特点实验学时0口双语授课课程口案例课程口校企联合课程口其他先修课程(已具管理学、经济学备知识能力)适用学科/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位类别(领域)一、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掌握管理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进展,增强学生运用管理科学李莉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解并掌握本学科点在管理决策与优化、管理决策与优化、数据科学与智能管理、服务科学与管理、社会管理工程四个领域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独立分析解决管理科学间题的学术研究能力、实际管理水平。二、课程教学内容提要与基本要求理论部分14
14 《管理科学与工程前沿》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管理科学与工程前沿 课程编码 MGT506 英文名称 Frontiers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考核方式 □考试 □√ 考查 课程性质 □公共必修课 □专业必修课 □公共选修课 □√ 专业选修课 □补修课 □其他_ 学分 2 总学时 32 课程特点 □本研一体化课程 □√ 特色课程 □学科交叉融合课程 □全英文授课课程 □双语授课课程 □案例课程 □校企联合课程 □其他_ 实验学时 0 先修课程(已具 备知识能力) 管理学、经济学 适用学科/专业 学位类别(领域) 管理科学与工程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掌握管理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进展,增强学生运用管 理科学李莉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解并掌握本学科点在管理决策与优化、管理 决策与优化、数据科学与智能管理、服务科学与管理、社会管理工程四个领域的研究 方向、研究方法。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独立分析解决管理科学问 题的学术研究能力、实际管理水平。 二、课程教学内容提要与基本要求 理论部分
序号学时教学内容提要基本要求第1单元导论掌握本学科研究概况及当前研究热点及近10年本学科研究概况未来本学科重点研究领域第2单元:管理决策与优化掌握管理决策与优化方向的研究概况,了本领域研究概况解相关研究方法本学位点在该领域的主要研究26本领域研究方法简介:优化理论与技术、决策与对策理论、复杂网络理论等第3单元:数据科学与智能管理掌握数据科学与智能管理领域的研究概本领域研究概况况,了解相关研究方法本学位点在该领域的主要研究63本领域研究方法简介:机器学习、大数据的预测预警建模、大数据可视化与知识图谱第4单元:服务科学与管理掌握服务科学与管理领域的研究概况,了本领域研究概况解相关研究方法本学位点在该领域的主要研究46本领域研究方法简介:服务系统的管理与设计、服务计算与运营优化、服务创新与价值共创。第5单元:社会管理工程掌握社会管理工程领域的研究概况,了解本领域研究概况相关研究方法5本学位点在该领域的主要研究6本领域研究方法简介:社会奥情感知、复杂网络第6单元:总结总结本门课程所学知识,基于对现代管理6科学前沿的掌握及本学位点研究领域的学习,探讨研究生期间研究方向。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共计32学时,采用课堂教学和专题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其中授课2415
15 序号 教学内容提要 基本要求 学时 1 第 1 单元 导论 近 10 年本学科研究概况 未来本学科重点研究领域 掌握本学科研究概况及当前研究热点及 4 2 第 2 单元:管理决策与优化 本领域研究概况 本学位点在该领域的主要研究 本领域研究方法简介:优化理论与 技术、决策与对策理论、复杂网络 理论等 掌握管理决策与优化方向的研究概况,了 解相关研究方法 6 3 第 3 单元:数据科学与智能管理 本领域研究概况 本学位点在该领域的主要研究 本领域研究方法简介:机器学 习、大数据的预测预警建模、大 数据可视化与知识图谱 掌握数据科学与智能管理领域的研究概 况,了解相关研究方法 6 4 第 4 单元:服务科学与管理 本领域研究概况 本学位点在该领域的主要研究 本领域研究方法简介:服务系统 的管理与设计、服务计算与运营 优化、服务创新与价值共创。 掌握服务科学与管理领域的研究概况,了 解相关研究方法 6 5 第 5 单元:社会管理工程 本领域研究概况 本学位点在该领域的主要研究 本领域研究方法简介:社会舆情 感知、复杂网络 掌握社会管理工程领域的研究概况,了解 相关研究方法 6 6 第 6 单元:总结 总结本门课程所学知识,基于对现代管理 科学前沿的掌握及本学位点研究领域的学 习,探讨研究生期间研究方向。 4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共计 32 学时,采用课堂教学和专题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其中授课 24
学时,主要采用多媒体授课,专题讨论8学时。四、课程思政内容通过介绍文化产权价值评估项目的相关研究内容,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增强学生使命感与荣誉感。五、教学目标达成与评价方式通过授课与课堂探讨达到教学目标,达成情况通过综合考察学生课堂表现及课程报告来评价。六、、课程成绩评定课堂出勤+课程报告,权重分别为30%和70%。七、建议教材与主要参考书建议教材:管理科学与工程前沿间题研究(第2卷)李志军/尚增健.2022八、编制与审核工作内容负责人完成时间编制(任课教师)张健、倪渊、陈进东2024年6月张健审核(学科、专业负责人)2024年9月易军凯2024年9月批准(主管院长)16
16 学时,主要采用多媒体授课,专题讨论 8 学时。 四、课程思政内容 通过介绍文化产权价值评估项目的相关研究内容,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增 强学生使命感与荣誉感。 五、教学目标达成与评价方式 通过授课与课堂探讨达到教学目标,达成情况通过综合考察学生课堂表现及课程 报告来评价。 六、课程成绩评定 课堂出勤+课程报告,权重分别为 30%和 70%。 七、建议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建议教材: 管理科学与工程前沿问题研究(第 2 卷). 李志军/尚增健. 2022 八、编制与审核 工作内容 负责人 完成时间 编制(任课教师) 张健、倪渊、陈进东 2024 年 6 月 审核(学科、专业负责人) 张健 2024 年 9 月 批准(主管院长) 易军凯 2024 年 9 月
《高级信息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高级信息管理课程编码MGT507Advancedinformation英文名称考核方式口考试口考查management公共必修课学分2专业必修课口公共选修课课程性质口专业选修课32总学时口补修课口其他口本研一体化课程口特色课程口学科交叉融合课程口全英文授课课程0课程特点实验学时口双语授课课程口案例课程口校企联合课程口其他先修课程(已具无备知识能力)适用学科/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硕)学位类别(领域)一、课程教学目标掌握信息管理系统研究的基本范式,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理解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相关的研究选题、开发方法以及研究设计方法,掌握不同类型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阶段任务与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环境与工具,了解网络信息系统在政府管理、企业管理中作用,了解信息系统发展的趋势和应用前景。二、课程教学内容提要与基本要求理论部分学时序号教学内容提要基本要求17
17 《高级信息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高级信息管理 课程编码 MGT507 英文名称 Advance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考核方式 ☑考试 □考查 课程性质 □公共必修课 ☑专业必修课 □公共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补修课 □其他_ 学分 2 总学时 32 课程特点 □本研一体化课程 □特色课程 ☑学科交叉融合课程 □全英文授课课程 □双语授课课程 □案例课程 □校企联合课程 □其他_ 实验学时 0 先修课程(已具 备知识能力) 无 适用学科/专业 学位类别(领域)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硕) 一、课程教学目标 掌握信息管理系统研究的基本范式,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理解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理 解管理信息系统相关的研究选题、开发方法以及研究设计方法,掌握不同类型管理信息系统 开发的阶段任务与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环境与工具,了解网络信息系统在政府管理、 企业管理中作用,了解信息系统发展的趋势和应用前景。 二、课程教学内容提要与基本要求 理论部分 序号 教学内容提要 基本要求 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