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23202 课程名称:外国文学史 英文名称:History of European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课程类别:新闻系部分专业必修 学 时:32学时 学分,2学分 适用对象:新闻系编导、播音等专业必修,编辑专业限选。 考核方式:分散 先修课程:文学理论基础,中国古代文学史,现当代文学史等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内容主要是欧美文学史,包括欧美文学发展线索、重要作家作品,文学思潮 文学大事件等,时间跨度从古希腊到20世纪。因为授课对象为非中文专业,本课程 在讲授中侧重于文学史各阶段名家名作的导读分析,并带动学生的外国文学名著阅读 活动。 This course is mainly about European and American literary history.It traces the literary development in America and Europe,significant works of prominent authors,literary trends and major events in literary history from ancient Greek to the 20th century.Since the course is for students not majoring in Chinese,it stresses guided reading and analysis of famous literary works during different periods.The course aims at promoting student enthusiasm in reading foreign literary classics.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为新闻系部分专业本科生开设的基础必修课程。本课程旨在拓宽学生的专业 基础和文化视野。通过本课程的教与学,使学生了解欧美文学的历史面貌以及其发展 历程,加深对世界文化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中外比较视野和兼容中外的文化创造 力。通过学习、比较、鉴别,更加理性认识评价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及其特色,检视 自身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学习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为我所用,提高自身的文化 创造力。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1 《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23202 课程名称:外国文学史 英文名称:History of European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课程类别:新闻系部分专业必修 学 时:32 学时 学 分:2 学分 适用对象: 新闻系编导、播音等专业必修,编辑专业限选。 考核方式:分散 先修课程:文学理论基础,中国古代文学史,现当代文学史等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内容主要是欧美文学史,包括欧美文学发展线索、重要作家作品,文学思潮, 文学大事件等,时间跨度从古希腊到 20 世纪。因为授课对象为非中文专业,本课程 在讲授中侧重于文学史各阶段名家名作的导读分析,并带动学生的外国文学名著阅读 活动。 This course is mainly about European and American literary history. It traces the literary development in America and Europe, significant works of prominent authors, literary trends and major events in literary history from ancient Greek to the 20th century. Since the course is for students not majoring in Chinese, it stresses guided reading and analysis of famous literary works during different periods. The course aims at promoting stud ent enthusiasm in reading foreign literary classics.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为新闻系部分专业本科生开设的基础必修课程。本课程旨在拓宽学生的专业 基础和文化视野。通过本课程的教与学,使学生了解欧美文学的历史面貌以及其发展 历程,加深对世界文化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中外比较视野和兼容中外的文化创造 力。通过学习、比较、鉴别,更加理性认识评价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及其特色,检视 自身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学习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为我所用,提高自身的文化 创造力。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古代希腊文学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西方文化的源头: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古希腊戏剧 2.导读《荷马史诗》选段、体会史诗的回溯结构,英雄人物的塑造等特色 选读分析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 3.引导学生对比中国同期文学成就,在比较视野下正确认识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荷马史诗 1.主要内容:《伊利亚特》《奥德赛》分析介绍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伊利亚特》,《奥德赛》,史诗: 回溯倒叙结构,英雄性格塑造,荷马式比喻 3.问题和应用:分析阿基琉斯、赫克托耳、奥德修斯等古代英雄形象 第一节古希腊悲到 1.主要内容:三大悲剧诗人及其代表作,阅读分析《俄狄浦斯王》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英雄悲剧,命运悲剧,回顾,发现、突转等 3.问题和应用:导读《俄狄浦斯王》,分析其弑父娶母的命运悲 (三)思考与实践 1.阅读《荷马史诗》选段,体会回潮倒叙的巧妙结构 2阅读《俄狄浦斯王》讨论分析其命运悲剧,以及戏剧的“回顾”“发现”“突转 等结构元素 3.引导学生对比中西戏剧的发生发展,比较视野下认知和评价中国传统戏剧(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网络辅助教学,课堂讨论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欧洲中世纪宗教文化的统治地位 2.掌握但丁《神曲》主要内容及其崇高的文学地位 3.了解西方宗教文化以及科学与宗教的斗争,进行宗教观、科学观和人生观的敦育。 (二)数学内容 第一节中世纪文学 1.主要内容:宗教文学、英雄史诗、骑士文学、城市文学等,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宗教文学,英雄史诗,骑士文学 3.问题和应用:(1)宗教文学有哪些特点?(2)骑士文学在欧洲文学史上的意义 第二节但丁《神曲》
2 第一章 古代希腊文学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西方文化的源头: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古希腊戏剧 2.导读《荷马史诗》选段、体会史诗的回溯结构,英雄人物的塑造等特色 选读分析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 3.引导学生对比中国同期文学成就,在比较视野下正确认识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荷马史诗 1.主要内容:《伊利亚特》《奥德赛》分析介绍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伊利亚特》,《奥德赛》,史诗; 回溯倒叙结构,英雄性格塑造,荷马式比喻 3.问题和应用:分析阿基琉斯、赫克托耳、奥德修斯等古代英雄形象 第二节 古希腊悲剧 1.主要内容:三大悲剧诗人及其代表作,阅读分析《俄狄浦斯王》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英雄悲剧,命运悲剧,回顾,发现、突转等 3.问题和应用:导读《俄狄浦斯王》,分析其弑父娶母的命运悲剧 (三)思考与实践 1.阅读《荷马史诗》选段,体会回溯倒叙的巧妙结构 2.阅读《俄狄浦斯王》讨论分析其命运悲剧,以及戏剧的“回顾”“发现”“突转” 等结构元素 3.引导学生对比中西戏剧的发生发展,比较视野下认知和评价中国传统戏剧(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网络辅助教学,课堂讨论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欧洲中世纪宗教文化的统治地位 2.掌握但丁《神曲》主要内容及其崇高的文学地位 3.了解西方宗教文化以及科学与宗教的斗争,进行宗教观、科学观和人生观的教育。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世纪文学 1.主要内容:宗教文学、英雄史诗、骑士文学、城市文学等,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宗教文学,英雄史诗,骑士文学 3.问题和应用:(1) 宗教文学有哪些特点? (2)骑士文学在欧洲文学史上的意义 第二节 但丁《神曲》
1.主要内容:但丁及其《神曲》介绍分析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地狱》分析恩格斯著名评语的理解 3.问题和应用:导读《神曲.地狱》部分片段,领会其新旧思想的的冲突性 4。《神曲》意大利语言对于意大利民族语言形成的意义,启示认识母语、民族语言 对于光大民族文化的意义。 (三)思考与实践 1.阅读《神曲》选段,谈谈阅读心得 2.为什么说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3.(四)数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网络辅助教学,课堂讨论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人文主义基本内涵和意义 2欣赏学习莎士比亚的戏剧艺术 3.掌握堂吉河德形象悲喜剧二重性 4人文主义几个特点的阐释和领会:人与神的关系变革、科学、理性等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人文主义文学概况 1.主要内容:人文主义特点,人文主义文学特点,《十日谈》和《巨人传》等介绍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十日谈》,《巨人传》 3.问题和应用:《十日谈》或《巨人传》怎样表现人文主义思想的? 第二节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1.主要内容:塞万提斯《堂吉诃德》分析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堂吉诃德形象, “伟大的疯子”(悲喜剧交融》 3.问题和应用:阅读《堂吉诃德》,思考堂吉诃德“伟大”在何处? 4、特别提醒学生:唐吉坷德为追寻理想、百折不挠的坚定信念和献身精神是人类永 远积极寻求并发扬光大的。 第三节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1.主要内容:四大悲剧介绍分析,重点《哈姆雷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哈姆雷特形象,悲剧原因:戏剧艺术(语言,独白,情节,人 物) 3.问题和应用:从《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亚悲剧艺术有哪些特点? 4、莎士比亚悲剧中普与悉的较量,启示真善美的人生追求。 (三)思考与实践
3 1.主要内容:但丁及其《神曲》介绍分析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地狱》分析;恩格斯著名评语的理解 3.问题和应用:导读《神曲.地狱》部分片段,领会其新旧思想的的冲突性 4.《神曲》意大利语言对于意大利民族语言形成的意义,启示认识母语、民族语言 对于光大民族文化的意义。 (三)思考与实践 1.阅读《神曲》选段,谈谈阅读心得 2.为什么说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3.(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网络辅助教学,课堂讨论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人文主义基本内涵和意义 2.欣赏学习莎士比亚的戏剧艺术 3.掌握堂吉诃德形象悲喜剧二重性 4 人文主义几个特点的阐释和领会: 人与神的关系变革、科学、理性等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人文主义文学概况 1.主要内容:人文主义特点,人文主义文学特点,《十日谈》和《巨人传》等介绍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十日谈》,《巨人传》 3.问题和应用:《十日谈》或《巨人传》怎样表现人文主义思想的? 第二节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1.主要内容:塞万提斯《堂吉诃德》分析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堂吉诃德形象,“伟大的疯子”(悲喜剧交融) 3.问题和应用:阅读《堂吉诃德》,思考堂吉诃德“伟大”在何处? 4、特别提醒学生:唐吉坷德为追寻理想、百折不挠的坚定信念和献身精神是人类永 远积极寻求并发扬光大的。 第三节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1.主要内容:四大悲剧介绍分析,重点《哈姆雷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哈姆雷特形象,悲剧原因;戏剧艺术(语言,独白,情节,人 物 ) 3.问题和应用:从《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亚悲剧艺术有哪些特点? 4、莎士比亚悲剧中善与恶的较量,启示真善美的人生追求。 (三)思考与实践
1.分析莎士比亚戏剧的独白和其它戏剧语言对于人物塑造的作用 2阅读或观影《堂吉诃德》,讨论人物的悲喜剧融合的特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网络辅助教学,课堂讨论 第四章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古典主义文学的时代背景和特点 2.重点赏析莫里哀喜剧,领会其喜剧特色 3、莫里哀喜剧对于人性中虚伪虚荣做作等品质的讽刺和批判,启示追求真诚磊落的 人生品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古曲主义和二一律 1主要内容:古典主义特点和三一律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古典主义(唯理主义、崇尚古典等),戏剧三一律 3.问题和应用:怎样认识戏刷“三一律”? 第二节莫里哀:《吝啬鬼》《伪君子》 1.主要内容:《吝啬鬼》《伪君子》的风柬刺意义和喜剧艺术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夸张、对比、集中的喜剧人物塑造手法,“扁平人物” 3.问题和应用:时论分析莫里哀喜剧人物的“扁平化”特征 (三)思考与实践 1.阅读草里哀喜剧《客高鬼》或《为君子》,归纳草里哀喜剧手法 2.怎样评价莫里哀喜剧的“扁平人物”?“扁平人物”和喜剧有何关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网络辅助教学,课堂讨论 第五章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启蒙主义文学的特点 2.导读歌德《浮士德》,领会“浮士德”精神 3.不断进取,自强不息,善于自拔,从不荀安的“浮士德精神”,启示学生养成奋 斗精神和探素气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启蒙运动与法国启蒙文学 1.主要内容:启蒙运动与法国启蒙文学
4 1.分析莎士比亚戏剧的独白和其它戏剧语言对于人物塑造的作用 2.阅读或观影《堂吉诃德》,讨论人物的悲喜剧融合的特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网络辅助教学,课堂讨论 第四章 17 世纪古典主义文学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古典主义文学的时代背景和特点 2.重点赏析莫里哀喜剧,领会其喜剧特色 3、莫里哀喜剧对于人性中虚伪虚荣做作等品质的讽刺和批判,启示追求真诚磊落的 人生品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古典主义和三一律 1.主要内容:古典主义特点和 三一律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古典主义(唯理主义、崇尚古典等),戏剧三一律 3.问题和应用:怎样认识戏剧“三一律”? 第二节 莫里哀:《吝啬鬼》《伪君子》 1.主要内容:《吝啬鬼》《伪君子》 的讽刺意义和喜剧艺术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夸张、对比、集中的喜剧人物塑造手法,“扁平人物” 3.问题和应用:讨论分析莫里哀喜剧人物的“扁平化”特征 (三)思考与实践 1.阅读莫里哀喜剧《吝啬鬼》或《伪君子》,归纳莫里哀喜剧手法 2.怎样评价莫里哀喜剧的“扁平人物”?“扁平人物”和喜剧有何关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网络辅助教学,课堂讨论 第五章 18 世纪启蒙主义文学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启蒙主义文学的特点 2.导读歌德《浮士德》,领会“浮士德”精神 3.不断进取,自强不息,善于自拔,从不苟安的“浮士德精神”,启示学生养成奋 斗精神和探索气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启蒙运动与法国启蒙文学 1.主要内容:启蒙运动与法国启蒙文学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启蒙主义、百科全书派学者,启蒙文学的新形式(书信体小说、 对话体小说、教育小说、哲理小说等) 3.问题和应用:选读启蒙主义作品,体会其思想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启蒙特点 第二节歌德《浮士德》 1.主要内容:德国的启蒙运动和歌德《浮士德》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德国狂飙突进运动,浮士德形象,浮士德精神,魔鬼靡菲斯特 3.问题和应用:选读《浮士德》,分析浮士德形象,及其和靡菲斯特的关系 (三)思考与实践 1.什么是“浮士德精神”:“善于自拔,从不荷安,不断进取,自强不息” 2.启蒙主义文学名著选读:《少年维特的烦恼》,《浮士德》,《新爱洛绮丝》,《鲁 滨逊飘流记》,《格列佛游记》,《汤姆琼斯》等 (四)数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网络辅助教学,课堂讨论 第六章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红 2.阅读分析湖畔诗人和拜伦、雪莱的抒情三颂,体会浪漫主义特色 3.导读雨果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体会其浪漫主义特色 4.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雪莱诗歌的理想激情和叛逆精神对于二十世纪中国革命 文化的影响。 5.《巴黎圣母院》的善、恶较量,《悲惨世界》中的资本主义的黑暗世界的展现和 批判。启示学生认识西方社会历史。 历史》(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1.主要内容: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背景,浪漫主义文学特点,浪漫主义诗歌的发达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浪漫主义特点(想象力,主观情感,个性,理想,热爱自然, 热爱自由) 3.问题和应用:浪漫主义文学有哪些特点? 第二节“湖畔诗人”及其诗作选析 1.主要内容:湖畔诗人华兹华斯及其名作赏析 2.基本概今和知识点:湖畔诗人,华效华斯的白然诗 3.问题和应用:选读华兹华斯的诗歌,体会其对于自然的崇拜 第三节拜伦、雪莱诗歌选析 1.主要内容:拜伦诗歌《恰尔德·哈罗德游记》介绍,雪莱诗歌“三颂”赏析
5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启蒙主义、百科全书派学者,启蒙文学的新形式(书信体小说、 对话体小说、教育小说、哲理小说等) 3.问题和应用:选读启蒙主义作品,体会其思想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启蒙特点 第二节 歌德《浮士德》 1.主要内容:德国的启蒙运动和歌德《浮士德》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德国狂飙突进运动,浮士德形象,浮士德精神,魔鬼靡菲斯特 3.问题和应用:选读《浮士德》,分析浮士德形象,及其和靡菲斯特的关系 (三)思考与实践 1.什么是“浮士德精神”:“善于自拔,从不苟安,不断进取,自强不息” 2.启蒙主义文学名著选读:《少年维特的烦恼》,《浮士德》,《新爱洛绮丝》,《鲁 滨逊飘流记》,《格列佛游记》,《汤姆 琼斯》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网络辅助教学,课堂讨论 第六章 19 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2.阅读分析湖畔诗人和拜伦、雪莱的抒情三颂,体会浪漫主义特色 3.导读雨果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体会其浪漫主义特色 4.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雪莱诗歌的理想激情和叛逆精神对于二十世纪中国革命 文化的影响。 5.《巴黎圣母院》的善、恶较量,《悲惨世界》中的资本主义的黑暗世界的展现和 批判。启示学生认识西方社会历史。 历史》(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19 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1.主要内容: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背景,浪漫主义文学特点,浪漫主义诗歌的发达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浪漫主义特点(想象力,主观情感,个性,理想,热爱自然, 热爱自由) 3.问题和应用:浪漫主义文学有哪些特点? 第二节 “湖畔诗人”及其诗作选析 1.主要内容:湖畔诗人华兹华斯及其名作赏析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湖畔诗人,华兹华斯的自然诗 3.问题和应用:选读华兹华斯的诗歌,体会其对于自然的崇拜 第三节 拜伦、雪莱诗歌选析 1.主要内容:拜伦诗歌《恰尔德·哈罗德游记》介绍,雪莱诗歌“三颂”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