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06702 课程名称:民间文学 英文名称:Folklore 课程类别:汉语言文学专业限选课 学时:32 学分:2 适用对象:汉语言文学专业 考核方式:考查,分散开卷考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简介 《民间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限选课。课程旨在全面系统的向汉语言文学 专业学生介绍民间文学的基本原理、民间文学的主要体裁、民间文学的田野作业 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课堂讲授的主要内容为解析民间文学的概念、辨析民间文学 的各种体裁、掌握田野作业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在此基础上深入了解文学的性质, 初步具备田野作业的能力。 Folk literature is a restricted course for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majors The course aims at systematically and systematically introducing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folk literature,the main genres of folk literature and the field work of folk literature to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majors.Classroom teaching is the main content of folk literature concept,analysis of the folk literature,grasp the fieldwork methods and techniques,which can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literature on the basis of in-depth which can own to the initial ability of field work.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限选课。民间文学是与作家书面 文学存在很大差异的文学类别,民间文学与俗文学、作家文学共同构成了一个国 家或民族的文学传统。通过本学期的教学,使学生学习、了解民间文学的基本知 识、基本特征、基本理论与基本研究方法,掌握民间文学与书面文学的差异性及 相互之间的关系,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文学理论素养。 教学目的:了解民间文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阅读国内外各族民间文 学的代表作品:理解民间文学的性质、特征及在社会生活和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 用:掌握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调查、研究的基本技能
《民间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06702 课程名称:民间文学 英文名称: Folklore 课程类别: 汉语言文学专业限选课 学 时: 32 学 分: 2 适用对象: 汉语言文学专业 考核方式:考查,分散开卷考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简介 《民间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限选课。课程旨在全面系统的向汉语言文学 专业学生介绍民间文学的基本原理、民间文学的主要体裁、民间文学的田野作业 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课堂讲授的主要内容为解析民间文学的概念、辨析民间文学 的各种体裁、掌握田野作业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在此基础上深入了解文学的性质, 初步具备田野作业的能力。 Folk literature is a restricted course for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majors. The course aims at systematically and systematically introducing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folk literature, the main genres of folk literature and the field work of folk literature to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majors. Classroom teaching is the main content of folk literature concept, analysis of the folk literature, grasp the fieldwork methods and techniques, which can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literature on the basis of in-depth , which can own to the initial ability of field work.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限选课。民间文学是与作家书面 文学存在很大差异的文学类别,民间文学与俗文学、作家文学共同构成了一个国 家或民族的文学传统。通过本学期的教学,使学生学习、了解民间文学的基本知 识、基本特征、基本理论与基本研究方法,掌握民间文学与书面文学的差异性及 相互之间的关系,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文学理论素养。 教学目的:了解民间文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 、阅读国内外各族民间文 学的代表作品;理解民间文学的性质、特征及在社会生活和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 用;掌握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调查、研究的基本技能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充分了解中国各个地区、民族的文化风俗,增强民族 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民间文学导论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不同,了解民间文学与民俗学、人类学的区别 2、掌握民间文学概念和特点 3、辩证民间文学与其他专业的特点,学会使用马克思唯物辩证法去了解课程的 特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民间文学的定义与特征 1.创作传播的集体性 2.创作传播的口头性 3.时空流传的变异性 4.时空流传的传承性 第二节民间文学的功能与价值 1.劳动生产中的知识传授 2.阶级斗争中的精神武器 3、社会交往中的礼俗功能 4、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娱乐 5.作家文学的生命之源 第三节民间文学与民俗学、人类学的关系 1.民间文学与民俗学 2.民俗学与人类学 3.当代民俗学与民间文学 (三)思考与练习: 当代民间文学有哪些新的特点? (四)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为主,随堂讨论为辅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充分了解中国各个地区、民族的文化风俗,增强民族 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民间文学导论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不同,了解民间文学与民俗学、人类学的区别 2、掌握民间文学概念和特点 3、辩证民间文学与其他专业的特点,学会使用马克思唯物辩证法去了解课程的 特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民间文学的定义与特征 1.创作传播的集体性 2.创作传播的口头性 3.时空流传的变异性 4.时空流传的传承性 第二节 民间文学的功能与价值 1.劳动生产中的知识传授 2.阶级斗争中的精神武器 3、社会交往中的礼俗功能 4、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娱乐 5.作家文学的生命之源 第三节 民间文学与民俗学、人类学的关系 1.民间文学与民俗学 2.民俗学与人类学 3.当代民俗学与民间文学 (三)思考与练习: 当代民间文学有哪些新的特点? (四)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为主,随堂讨论为辅
第二章民间文学的当代应用形态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民间文学的当代应用形态有哪些 2、掌握民间文文学的当代应用形态的概念 3、了解民间文学随着时代和杜会发展而发展,培养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民歌的舞台应用形态 1.自然舞台 2.家庭舞台 3.媒体舞台 第二节民间文学的电视刷应用形态 1.帝王传说的再现与独立组合 2.文人传说与机智人物故事的交错组合 3.孤女寻父与真假公主故事的重合 第三节民间文学的动画片形态 1.神话故事的重构 2.动物故事的重生 3.道德故事的再现 第四节民间文学的网络应用形态 1.关注现实的讽刺张力 2.真情率性的情感表白 3.警省与教化的风趣表现 (三)思考与练习: 比较网络民间文学与传统民间文学的异同 (四)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为主,随堂讨论为辅。 第三章民间故事(3学时)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民间故事的发展简史,分类的方法 2、掌握民间故事的概念,类型。 3、通过分析故事的内容,了解蕴涵在故事中的中国杜会的劳动观、价值观
第二章 民间文学的当代应用形态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民间文学的当代应用形态有哪些 2、掌握民间文文学的当代应用形态的概念 3、了解民间文学随着时代和社会发展而发展,培养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民歌的舞台应用形态 1.自然舞台 2.家庭舞台 3.媒体舞台 第二节 民间文学的电视剧应用形态 1.帝王传说的再现与独立组合 2.文人传说与机智人物故事的交错组合 3.孤女寻父与真假公主故事的重合 第三节 民间文学的动画片形态 1.神话故事的重构 2.动物故事的重生 3.道德故事的再现 第四节 民间文学的网络应用形态 1.关注现实的讽刺张力 2.真情率性的情感表白 3.警省与教化的风趣表现 (三)思考与练习: 比较网络民间文学与传统民间文学的异同 (四)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为主,随堂讨论为辅。 第三章 民间故事(3 学时 )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民间故事的发展简史,分类的方法 2、掌握民间故事的概念,类型。 3、通过分析故事的内容,了解蕴涵在故事中的中国社会的劳动观、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民间故事的定义与分类 1.民间故事的定义 2.民间故事的AT分类法 第二节民间故事的历史发展 1.先秦两汉时期的民间故事 2.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民间故事 3.宋元时期的民间故事 4.明清时期的民间故事 5.现当代民间故事 第三节民间幻想故事 1.幻想故事的定义 2.幻想故事的主题类型 3.幻想故事的思想艺术特色 第四节民间写实故事 1.写实故事的定义 2.写实故事的主题类型 3.写实故事的思想艺术特色 第五节民间笑话和寓言 1.民间笑话的定义与类别 2.民间笑话的思想艺术魅力 3.民间寓言的定义 4.民间寓言的历史发展 5.民间寓言的思想艺术特征 (三)思考与练习: 广义的民间故事与狭义的民间故事的概念有什么区别 (四)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为主,随堂讨论为辅。 第四章神话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民间故事的定义与分类 1.民间故事的定义 2.民间故事的 AT 分类法 第二节 民间故事的历史发展 1.先秦两汉时期的民间故事 2.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民间故事 3.宋元时期的民间故事 4.明清时期的民间故事 5.现当代民间故事 第三节 民间幻想故事 1.幻想故事的定义 2.幻想故事的主题类型 3.幻想故事的思想艺术特色 第四节 民间写实故事 1.写实故事的定义 2.写实故事的主题类型 3.写实故事的思想艺术特色 第五节 民间笑话和寓言 1.民间笑话的定义与类别 2.民间笑话的思想艺术魅力 3.民间寓言的定义 4.民间寓言的历史发展 5.民间寓言的思想艺术特征 (三)思考与练习: 广义的民间故事与狭义的民间故事的概念有什么区别 (四)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为主,随堂讨论为辅。 第四章 神话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神话发展的历史,表现形态等。 2、学握神话的概念,神话与民间故事的区别。 3、通过分析神话作品,了解蕴涵在神话作品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诸如不畏 艰险,勇敢拼搏等等。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神话的概念和性质 1.神话释义 2.神话的野性思维 第二节神话的分类和基本内容 1.宇宙起源神话 2.人类起源神话 3.洪水再生神话 4.族群起源神话 5.文化发明神话 6.战争神话 第三节神话的思想和艺术价值 1.宏大叙事 2.神话主义理论简介 (三)思考与练习: 神话的功能是什么?神话与故事的区别是什么? (四)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为主,随堂讨论为辅。 第五章民间传说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传说的特征和类型 2、掌握民间传说的概念,掌握传说与故事、神话的区别。 3、通过分析作品中蕴涵的情感,了解劳动人民乐观、勒劳等精神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民间传说的概念和分类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神话发展的历史,表现形态等。 2、掌握神话的概念,神话与民间故事的区别。 3、通过分析神话作品,了解蕴涵在神话作品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诸如不畏 艰险,勇敢拼搏等等。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神话的概念和性质 1.神话释义 2.神话的野性思维 第二节 神话的分类和基本内容 1.宇宙起源神话 2.人类起源神话 3.洪水再生神话 4.族群起源神话 5.文化发明神话 6.战争神话 第三节 神话的思想和艺术价值 1.宏大叙事 2.神话主义理论简介 (三)思考与练习: 神话的功能是什么?神话与故事的区别是什么? (四)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为主,随堂讨论为辅。 第五章 民间传说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传说的特征和类型 2、掌握民间传说的概念,掌握传说与故事、神话的区别。 3、通过分析作品中蕴涵的情感,了解劳动人民乐观、勤劳等精神。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民间传说的概念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