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那时每喝完酒,都会感叹着说:“在哈尔滨,最好的地方就是太阳岛了,全 国都出名啊 那年我八岁,父亲一年中有大半年时间在工程队干活,走过很多地方。当时正流 行郑绪岚演唱的《太阳岛上》,歌中唱道:“明媚的夏日里天空多么晴朗\美丽 的太阳岛多么令人神往\带着垂钓的渔竿\带着露营的篷帐\我们来到了\我们来 到了\小伙子背上六弦琴\姑娘们换好了游泳装……”不知勾起了多少人的向往 之心。 于是在一次父亲酒后,我问他:“你去过太阳岛吗?你咋知道那是哈尔滨最好的 地方?”父亲便略低下头说:“没去过,不过肯定是能去的!”那年父亲所在的 工程队要去哈尔滨修江桥,他兴奋得无以复加,用力地拍着我的肩膀说:“小子, 这回你爹可真要去太阳岛喽!” 夏天的时候父亲写信回来,说过几天他们要放两天假,正好可以去太阳岛瞅瞅, 还说远远地看那里,全是绿色,里边肯定要比歌中唱得还好。于是那以后我日日 盼着父亲的信,想听他讲讲太阳岛上的事。可是竟是一直没有信来,也不知他去 太阳岛没有。 秋天的时候,父亲回来了。我和姐姐就都问:“你去太阳岛了吗?那上面好吗? 父亲就说:“当然去了,嘿,真是太好了!”我们就不依不饶地问:“那到底好 在哪儿呢?”父亲也说不清楚,问他上面可有歌中说的弹琴的小伙子和穿泳装的 姑娘,他说:“反正人挺多,干啥的都有!”我们就说:“你是不是没去啊,回 来骗我们!”父亲急了,说:“咋没去?那门票要五块钱一张呢!”说着从口袋 里掏出一张纸来,在我们眼前晃了晃:“这就是门票!”我们看了一眼,上面果 然写着“5元”的字样,还有一个红红的印章,没等细看,他就收回去了,说 别让你们弄坏了,这可要留做纪念呢!” 自那以后,父亲每次喝酒之后,更是慨叹太阳岛的美,说得我们心中痒痒的,暗 暗决定以后一定要亲自去看看。父亲也是常说:“等有机会我还要再去看看,这 次要看得仔细些!”可是父亲最终没有再等到机会,工程队那几年转而向大小兴 安岭施工,再也不去省城了。后来父亲的一条腿被砸伤,不能再出去干活了,而 我们的小村子离哈尔滨又极远,他再去太阳岛的梦想就一直没有实现 后来,我去哈尔滨上学,到了那儿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了一趟太阳岛。也许是期望 过高,并没有想象中的美丽迷人,心中便有了失望。可是在给父亲的信中,我还 是把太阳岛的风景描绘得天花乱坠。姐姐来省城看我,我们又去了一次太阳岛, 并照了许多相片,姐姐说:“回去我一定给爸好好讲讲,他现在喝完酒还总念叨 呢!这么多年了,他一直都没忘!”我们相视一笑,心中却涌起一种异样的情绪。 那年暑假,我回到家,父亲一见我就用力地拍着我的肩膀,说:“小子,爸没骗 你吧?那太阳岛是不是很好?”我使劲儿点头。那天我陪父亲喝酒,话题总是不 离太阳岛。父亲喝醉了,躺在炕上口中还不住地说着:“太阳岛,就是最好的地 方! 我和姐姐默默地看着酣睡的父亲,眼睛都有些发湿。当年我们就曾偷偷地翻出父 亲那张太阳岛的门票,其实那是一张随地吐痰的罚款单收据,父亲从没有去过太 阳岛。 (《中外读点》2009年第1期) 1.小说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述
父亲那时每喝完酒,都会感叹着说:“在哈尔滨,最好的地方就是太阳岛了,全 国都出名啊!” 那年我八岁,父亲一年中有大半年时间在工程队干活,走过很多地方。当时正流 行郑绪岚演唱的《太阳岛上》,歌中唱道:“明媚的夏日里天空多么晴朗\美丽 的太阳岛多么令人神往\带着垂钓的渔竿\带着露营的篷帐\我们来到了\我们来 到了\小伙子背上六弦琴\姑娘们换好了游泳装……”不知勾起了多少人的向往 之心。 于是在一次父亲酒后,我问他:“你去过太阳岛吗?你咋知道那是哈尔滨最好的 地方?”父亲便略低下头说:“没去过,不过肯定是能去的!”那年父亲所在的 工程队要去哈尔滨修江桥,他兴奋得无以复加,用力地拍着我的肩膀说:“小子, 这回你爹可真要去太阳岛喽!” 夏天的时候父亲写信回来,说过几天他们要放两天假,正好可以去太阳岛瞅瞅, 还说远远地看那里,全是绿色,里边肯定要比歌中唱得还好。于是那以后我日日 盼着父亲的信,想听他讲讲太阳岛上的事。可是竟是一直没有信来,也不知他去 太阳岛没有。 秋天的时候,父亲回来了。我和姐姐就都问:“你去太阳岛了吗?那上面好吗?” 父亲就说:“当然去了,嘿,真是太好了!”我们就不依不饶地问:“那到底好 在哪儿呢?”父亲也说不清楚,问他上面可有歌中说的弹琴的小伙子和穿泳装的 姑娘,他说:“反正人挺多,干啥的都有!”我们就说:“你是不是没去啊,回 来骗我们!”父亲急了,说:“咋没去?那门票要五块钱一张呢!”说着从口袋 里掏出一张纸来,在我们眼前晃了晃:“这就是门票!”我们看了一眼,上面果 然写着“5 元”的字样,还有一个红红的印章,没等细看,他就收回去了,说: “别让你们弄坏了,这可要留做纪念呢!” 自那以后,父亲每次喝酒之后,更是慨叹太阳岛的美,说得我们心中痒痒的,暗 暗决定以后一定要亲自去看看。父亲也是常说:“等有机会我还要再去看看,这 次要看得仔细些!”可是父亲最终没有再等到机会,工程队那几年转而向大小兴 安岭施工,再也不去省城了。后来父亲的一条腿被砸伤,不能再出去干活了,而 我们的小村子离哈尔滨又极远,他再去太阳岛的梦想就一直没有实现。 后来,我去哈尔滨上学,到了那儿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了一趟太阳岛。也许是期望 过高,并没有想象中的美丽迷人,心中便有了失望。可是在给父亲的信中,我还 是把太阳岛的风景描绘得天花乱坠。姐姐来省城看我,我们又去了一次太阳岛, 并照了许多相片,姐姐说:“回去我一定给爸好好讲讲,他现在喝完酒还总念叨 呢!这么多年了,他一直都没忘!”我们相视一笑,心中却涌起一种异样的情绪。 那年暑假,我回到家,父亲一见我就用力地拍着我的肩膀,说:“小子,爸没骗 你吧?那太阳岛是不是很好?”我使劲儿点头。那天我陪父亲喝酒,话题总是不 离太阳岛。父亲喝醉了,躺在炕上口中还不住地说着:“太阳岛,就是最好的地 方!” 我和姐姐默默地看着酣睡的父亲,眼睛都有些发湿。当年我们就曾偷偷地翻出父 亲那张太阳岛的门票,其实那是一张随地吐痰的罚款单收据,父亲从没有去过太 阳岛。 (《中外读点》2009 年第 1 期) 1.小说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述
2.小说以“太阳岛上”为题目,从全文看,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 3.小说以第一人称“我”为角度进行叙述,有何具体作用? 4.小说最后说“父亲那张太阳岛的门票”“其实是一张随地吐痰的罚款单收据, 父亲从没有去过太阳岛”。作者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请结合全文,谈 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九、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重峦叠嶂间的田园 余秋雨 对于以陶渊明为代表的安然自立型的文化人格,中国民众不像对魏晋名士那样陌 生,也不像对三国群雄那样热络,处在一种似远似近、若即若离的状态之中, 如果把陶渊明归入魏晋名士一类,可能有点粗糙。陶渊明比曹操晚了二百多年。 他出生的时候,阮籍、嵇康也已经去世一百多年。他与这两代人,都有明显区别。 他对三国群雄为权谋的争斗看得很透,这与魏晋名士基本一致。但如果把他与魏 晋名士细加对比,就会发现魏晋名士虽然喜欢老庄却还不够自然,在行为上有点 故意,有点表演,有点“我偏要这样”的做作,这就与道家的自然观念有距离了 而且,魏晋名士身上残留着太多贵族子弟的气息,清谈中过于互相依赖,过于在 乎他人的视线,而真正彻底的放达应该进一步回归自然个体,回归僻静的田园。 于是,我们眼前出现了非常重要的三段跳跃:从漫长的古代史到三国群雄,中国 的文化人格基本上是与军事人格和政治人格密不可分的;魏晋名士用极端的方式 把它解救出来,让它回归个体,悲壮而奇丽地当众燃烧;陶渊明则更进一步,不
2.小说以“太阳岛上”为题目,从全文看,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 3.小说以第一人称“我”为角度进行叙述,有何具体作用? 4.小说最后说“父亲那张太阳岛的门票”“其实是一张随地吐痰的罚款单收据, 父亲从没有去过太阳岛”。作者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请结合全文,谈 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九、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重峦叠嶂间的田园 余秋雨 对于以陶渊明为代表的安然自立型的文化人格,中国民众不像对魏晋名士那样陌 生,也不像对三国群雄那样热络,处在一种似远似近、若即若离的状态之中。 如果把陶渊明归入魏晋名士一类,可能有点粗糙。陶渊明比曹操晚了二百多年。 他出生的时候,阮籍、嵇康也已经去世一百多年。他与这两代人,都有明显区别。 他对三国群雄为权谋的争斗看得很透,这与魏晋名士基本一致。但如果把他与魏 晋名士细加对比,就会发现魏晋名士虽然喜欢老庄却还不够自然,在行为上有点 故意,有点表演,有点“我偏要这样”的做作,这就与道家的自然观念有距离了; 而且,魏晋名士身上残留着太多贵族子弟的气息,清谈中过于互相依赖,过于在 乎他人的视线,而真正彻底的放达应该进一步回归自然个体,回归僻静的田园。 于是,我们眼前出现了非常重要的三段跳跃:从漫长的古代史到三国群雄,中国 的文化人格基本上是与军事人格和政治人格密不可分的;魏晋名士用极端的方式 把它解救出来,让它回归个体,悲壮而奇丽地当众燃烧;陶渊明则更进一步,不
要悲壮,不要奇丽,更不要当众,也未必燃烧,只在都邑的视线之外过自己的生 活 安静,是一种哲学。在陶渊明看来,魏晋名士的独立如果达不到安静,也就无法 长时间保持,要么凄凄然当众而死,要么惶惶然重返仕途。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大 量立誓找回自我,并确实作出了奋斗的人物,但他们没有为找回来的自我安排合 适的去处,因此,找回不久又走失了,或者被绑架了。陶渊明说了,这个合适的 去处只有一个,那就是安静 在陶渊明之前,屈原和司马迁也得到过被迫的安静,但他们的全部心态已与朝廷 兴衰割舍不开,因此即使身在安静处也无时无刻不惦念着那些不安静的所在。陶 渊明正好相反,虽然在三四十岁之间也外出断断续续做点小官,但所见所闻使他 越来越殷切地惦念着田园。回去吧,再不回去,田园荒芜了。他天天自催。 这样一个陶渊明,应该更使民众感到陌生。尽管他的言词非常通俗,绝无魏晋名 士的艰涩,但民众的接受从来不在乎通俗,而在乎轰动,而陶渊明恰恰拒绝轰动 民众还在乎故事,而陶渊明又恰恰没有故事。因此,陶渊明理所当然地处于民众 的关注之外。同时,也处于文坛的关注之外,因为几乎所有的文人都学不了他的 安静,他们不敢正眼看他。他们的很多诗文其实已经受了他的影响,却还是很少 提他。 到了唐代,陶渊明还是没有产生应有的反响。好评有一些,比较零碎。直到宋代。 尤其是苏东坡,才真正发现陶渊明的光彩。苏东坡是热闹中人,由他来激赞一种 几百年前的安静,容易让人信任。细细一读,果然是好。于是,陶渊明成了热门。 由此可见,文化上真正的高峰是可能被云雾遮盖数百年之久的,这种云雾主要是 朦胧在民众心间。大家只喜欢在一座座土坡前爬上爬下,狂呼乱喊,却完全没有 注意那一脉与天相连的隐隐青褐色,很可能是一座惊世髙峰。陶渊明这座髙峰 以自然为魂魄。他信仰自然,追慕自然,投身自然,耕作自然,再以最自然的文 笔描写自然。 请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 有了高远的心怀,有可能主动地对自己作边缘化处理。而且,即便处在边缘,也 还是充满意味。魏晋名士对人生的高层次思考方位却被他保持住了,而且保持得 那么平静、优雅 他终于写出了自己的归结性思考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形影神赠答诗》 “大化 种无从阻遏、也无从更改的自然巨变,一种既造就了人类,又不 理会人类的生灭过程,一种丝毫未曾留意任何辉煌、低劣、咆哮、哀叹的无情天 规,一种足以裹卷一切、收罗一切的飓风和烈焰,一种抚摩一切、又放弃一切的 从容和冷漠一一成了陶渊明的思维起点。陶渊明认为我们既然已经跳入其间,那 么,就要确认自己的渺小和无奈。而且,一旦确认,我们也就彻底自如了。彻底 自如的物态象征,就是田园。 (节选自余秋雨《重峦叠嶂间的田园》,略有删改)
要悲壮,不要奇丽,更不要当众,也未必燃烧,只在都邑的视线之外过自己的生 活。 安静,是一种哲学。在陶渊明看来,魏晋名士的独立如果达不到安静,也就无法 长时间保持,要么凄凄然当众而死,要么惶惶然重返仕途。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大 量立誓找回自我,并确实作出了奋斗的人物,但他们没有为找回来的自我安排合 适的去处,因此,找回不久又走失了,或者被绑架了。陶渊明说了,这个合适的 去处只有一个,那就是安静。 在陶渊明之前,屈原和司马迁也得到过被迫的安静,但他们的全部心态已与朝廷 兴衰割舍不开,因此即使身在安静处也无时无刻不惦念着那些不安静的所在。陶 渊明正好相反,虽然在三四十岁之间也外出断断续续做点小官,但所见所闻使他 越来越殷切地惦念着田园。回去吧,再不回去,田园荒芜了。他天天自催。 这样一个陶渊明,应该更使民众感到陌生。尽管他的言词非常通俗,绝无魏晋名 士的艰涩,但民众的接受从来不在乎通俗,而在乎轰动,而陶渊明恰恰拒绝轰动。 民众还在乎故事,而陶渊明又恰恰没有故事。因此,陶渊明理所当然地处于民众 的关注之外。同时,也处于文坛的关注之外,因为几乎所有的文人都学不了他的 安静,他们不敢正眼看他。他们的很多诗文其实已经受了他的影响,却还是很少 提他。 到了唐代,陶渊明还是没有产生应有的反响。好评有一些,比较零碎。直到宋代。 尤其是苏东坡,才真正发现陶渊明的光彩。苏东坡是热闹中人,由他来激赞一种 几百年前的安静,容易让人信任。细细一读,果然是好。于是,陶渊明成了热门。 由此可见,文化上真正的高峰是可能被云雾遮盖数百年之久的,这种云雾主要是 朦胧在民众心间。大家只喜欢在一座座土坡前爬上爬下,狂呼乱喊,却完全没有 注意那一脉与天相连的隐隐青褐色,很可能是一座惊世高峰。陶渊明这座高峰, 以自然为魂魄。他信仰自然,追慕自然,投身自然,耕作自然,再以最自然的文 笔描写自然。 请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 有了高远的心怀,有可能主动地对自己作边缘化处理。而且,即便处在边缘,也 还是充满意味。魏晋名士对人生的高层次思考方位却被他保持住了,而且保持得 那么平静、优雅。 他终于写出了自己的归结性思考: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形影神赠答诗》 “大化”——一种无从阻遏、也无从更改的自然巨变,一种既造就了人类,又不 理会人类的生灭过程,一种丝毫未曾留意任何辉煌、低劣、咆哮、哀叹的无情天 规,一种足以裹卷一切、收罗一切的飓风和烈焰,一种抚摩一切、又放弃一切的 从容和冷漠——成了陶渊明的思维起点。陶渊明认为我们既然已经跳入其间,那 么,就要确认自己的渺小和无奈。而且,一旦确认,我们也就彻底自如了。彻底 自如的物态象征,就是田园。 (节选自余秋雨《重峦叠嶂间的田园》,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A.陶渊明拒绝轰动,又没有故事,所以宋代以前一直不为民众和文坛接受。 B.第一段中划线处“他可能还会觉得”的内容,从字面上看是陶渊明觉得,实 质上是作者觉得。 C.陶渊明虽然也断断续续地做过一些小官,但他对田间劳动更感兴趣,他惦念 着自己的田园,担心自己的田园荒芜了,因此辞官回到了田园。 D.中国的文化人格从漫长的古代到东晋末期出现了三次非常重要的发展变化。 E.本文采用了比较、比喻、欲扬先抑等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取得了很好的艺术表达效果。 2.文章开头说:“如果把陶渊明归入魏晋名士一类,可能有点粗糙”,“可能 有点粗糙”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该句在文中有什 么作用? 3.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说明“安静”对中国文化人的影响。 4.作者在文末说,大家只喜欢在一座座土坡前爬上爬下,狂呼乱喊,却完全没 有注意那一脉与天相连的“隐隐青褐色的高峰”。从古到今很多文人都喜欢成为 “土坡”,不愿成为“被遮盖数百年之久的高峰”。针对这一文化现象,谈谈你 的看法。 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幸福的玫瑰 阿·戈登(美国) 那年的春天,每周六的晚上我都要给凯洛琳·维尔福小姐送去一朵玫瑰。无论刮 风下雨,8点我准时送到。 那玫瑰总是花店里最好的一朵。每次我都看着奥森老爹轻轻地用绿棉纸和羊齿叶 把花包好,放入盒中,然后,就拿着那个狭长的盒子,在寂静的街道上拼命地蹬 自行车,把玫瑰送到凯洛琳小姐手中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陶渊明拒绝轰动,又没有故事,所以宋代以前一直不为民众和文坛接受。 B.第一段中划线处“他可能还会觉得”的内容,从字面上看是陶渊明觉得,实 质上是作者觉得。 C.陶渊明虽然也断断续续地做过一些小官,但他对田间劳动更感兴趣,他惦念 着自己的田园,担心自己的田园荒芜了,因此辞官回到了田园。 D.中国的文化人格从漫长的古代到东晋末期出现了三次非常重要的发展变化。 E.本文采用了比较、比喻、欲扬先抑等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取得了很好的艺术表达效果。 2.文章开头说:“如果把陶渊明归入魏晋名士一类,可能有点粗糙”,“可能 有点粗糙”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该句在文中有什 么作用? 3.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说明“安静”对中国文化人的影响。 4.作者在文末说,大家只喜欢在一座座土坡前爬上爬下,狂呼乱喊,却完全没 有注意那一脉与天相连的“隐隐青褐色的高峰”。从古到今很多文人都喜欢成为 “土坡”,不愿成为“被遮盖数百年之久的高峰”。针对这一文化现象,谈谈你 的看法。 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幸福的玫瑰 阿·戈登(美国) 那年的春天,每周六的晚上我都要给凯洛琳·维尔福小姐送去一朵玫瑰。无论刮 风下雨,8 点我准时送到。 那玫瑰总是花店里最好的一朵。每次我都看着奥森老爹轻轻地用绿棉纸和羊齿叶 把花包好,放入盒中,然后,就拿着那个狭长的盒子,在寂静的街道上拼命地蹬 自行车,把玫瑰送到凯洛琳小姐手中
在那些日子里,我在放学后和星期六都在奥森老爹的花店里替他送花,周薪只有 3美元,不过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这些钱已经不少了。 从一开始我送玫瑰的时候,就觉得这事有点儿古怪。第一个晚上,我提醒奥森老 爹,他忘记给我送花人的名片了。 他像个慈祥的小妖魔似的从眼镜后面窥视着我:“没有名片,詹姆斯。而且,送 花的人要求尽量保密。所以你不要声张,好不好?” 有人送花给凯洛林小姐,我很高兴,因为大家都可怜她。我们小城里的人都知道, 凯洛林小姐最倒霉不过,她被人抛弃了。 可以说,她与杰佛里·潘尼曼已订婚多年。潘尼曼是城里最有本事的年轻单身 汉之一。她等他读完医学院,在他担任医院实习生时她还在等他。实习期间,潘 尼曼医生爱上了一个更年轻漂亮的女郎,和她结了婚。 那简直是丑闻。我母亲说所有男人都是畜生,应该用鞭子抽杰佛里一顿。我父亲 刚好相反,他说每个男人都有权利去娶肯嫁给他的最美丽的女郎。 潘尼曼娶的那个女郎的确是个美人,名叫克里丝汀·马洛,是从大城市来的。她 在我们镇上的日子一定不好过,因为女人当然都鄙视她,说她的坏话 至于可怜的凯洛琳小姐,这件事可把她害惨了。一连半年,她足不出户,放弃了 所有公民活动,甚至也不替教堂弹风琴了 凯洛琳小姐不老也不丑,可是她打定主意要使自己变成一个脾气乖僻的老小姐。 我第一次送玫瑰去的那天晚上,她看上去象个鬼。“喂,詹姆斯,”她无精打采 的说。我把盒子递给她,她满脸惊讶“给我的吗?” 第二个星期六,在同一时候,我又送一朵玫瑰给她。下个星期又是一朵。第四次 她很快就开门了,我知道她一定在等我。她的两颊略微红润,头发也不那么撒乱 第二天清晨,凯洛琳小姐又回到教堂推风琴了。我看见她衣襟上别着那朵玫瑰 她昂首挺胸,对潘尼曼医生和她娇妻坐的那排座位连看都不看一眼。“多么勇 敢,”我母亲说,“多么有骨气! 我照例每周去送玫瑰,凯洛琳小姐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现在她有点自豪,是那种 虽然表面上遭受挫败而心里却明白仍然受人珍惜、爱怜的女子的态度 这一晚是我最后一次去凯洛琳小姐家。我把盒子递给她,说:“凯洛琳小姐,这 是我最后一次给你送花了。我们下星期要搬到别处去了。不过有人会继续送花来 的 她踌躇片刻说:“吉米,你进来一下。 她把我领到整洁的客厅,送给我一个精雕的帆船模型。“这时我祖父的,”她说, 我要送给你。你给我带来了莫大的快乐,你和那些玫瑰。 她把盒子打开,轻触着娇嫩的花瓣。“花瓣虽然无言,却告诉我许多事情。花瓣 对我说起星期六的夜晚,告诉我他也寂寞……” 她轻咬着嘴唇,好像觉得自己说得太多了。“你该走了,吉米,走吧!” 我抓紧给我的帆船模型,跑到自行车那里。回到花店后,我做了一件从来不敢做 的事情。我去找奥森先生那凌乱的文件夹,找到了我所要找的东西。只见上面是 奥森先生潦草难辩的笔迹:“潘尼曼,52朵红玫瑰,每朵两角五分,共计13元。 已全部预付。 原来如此,我暗自思量。原来如此! 许多年过去了。有一天,我又来到奥森花店。一切都没有改变。奥森老爹还象往 常一样在做一个栀子花束
在那些日子里,我在放学后和星期六都在奥森老爹的花店里替他送花,周薪只有 3 美元,不过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这些钱已经不少了。 从一开始我送玫瑰的时候,就觉得这事有点儿古怪。第一个晚上,我提醒奥森老 爹,他忘记给我送花人的名片了。 他像个慈祥的小妖魔似的从眼镜后面窥视着我:“没有名片,詹姆斯。而且,送 花的人要求尽量保密。所以你不要声张,好不好?” 有人送花给凯洛林小姐,我很高兴,因为大家都可怜她。我们小城里的人都知道, 凯洛林小姐最倒霉不过,她被人抛弃了。 可以说,她与杰佛里· 潘尼曼已订婚多年。潘尼曼是城里最有本事的年轻单身 汉之一。她等他读完医学院,在他担任医院实习生时她还在等他。实习期间,潘 尼曼医生爱上了一个更年轻漂亮的女郎,和她结了婚。 那简直是丑闻。我母亲说所有男人都是畜生,应该用鞭子抽杰佛里一顿。我父亲 刚好相反,他说每个男人都有权利去娶肯嫁给他的最美丽的女郎。 潘尼曼娶的那个女郎的确是个美人,名叫克里丝汀·马洛,是从大城市来的。她 在我们镇上的日子一定不好过,因为女人当然都鄙视她,说她的坏话。 至于可怜的凯洛琳小姐,这件事可把她害惨了。一连半年,她足不出户,放弃了 所有公民活动,甚至也不替教堂弹风琴了。 凯洛琳小姐不老也不丑,可是她打定主意要使自己变成一个脾气乖僻的老小姐。 我第一次送玫瑰去的那天晚上,她看上去象个鬼。“喂,詹姆斯,”她无精打采 的说。我把盒子递给她,她满脸惊讶“给我的吗?” 第二个星期六,在同一时候,我又送一朵玫瑰给她。下个星期又是一朵。第四次 她很快就开门了,我知道她一定在等我。她的两颊略微红润,头发也不那么撒乱 了。 第二天清晨,凯洛琳小姐又回到教堂推风琴了。我看见她衣襟上别着那朵玫瑰。 她昂首挺胸,对潘尼曼医生和她娇妻坐的那排座位连看都不看一眼。“多么勇 敢,”我母亲说,“多么有骨气!” 我照例每周去送玫瑰,凯洛琳小姐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现在她有点自豪,是那种 虽然表面上遭受挫败而心里却明白仍然受人珍惜、爱怜的女子的态度。 这一晚是我最后一次去凯洛琳小姐家。我把盒子递给她,说:“凯洛琳小姐,这 是我最后一次给你送花了。我们下星期要搬到别处去了。不过有人会继续送花来 的。” 她踌躇片刻说:“吉米,你进来一下。” 她把我领到整洁的客厅,送给我一个精雕的帆船模型。“这时我祖父的,”她说, “我要送给你。你给我带来了莫大的快乐,你和那些玫瑰。” 她把盒子打开,轻触着娇嫩的花瓣。“花瓣虽然无言,却告诉我许多事情。花瓣 对我说起星期六的夜晚,告诉我他也寂寞……” 她轻咬着嘴唇,好像觉得自己说得太多了。“你该走了,吉米,走吧!” 我抓紧给我的帆船模型,跑到自行车那里。回到花店后,我做了一件从来不敢做 的事情。我去找奥森先生那凌乱的文件夹,找到了我所要找的东西。只见上面是 奥森先生潦草难辩的笔迹:“潘尼曼,52 朵红玫瑰,每朵两角五分,共计 13 元。 已全部预付。” 原来如此,我暗自思量。原来如此! 许多年过去了。有一天,我又来到奥森花店。一切都没有改变。奥森老爹还象往 常一样在做一个栀子花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