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阶段测试卷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规定的 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历史变迁、时代变革和社会思潮等,常常会极为敏感而又具象化地表现在文化创造与文 艺创作之中。19世纪后期,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以金钱和机器为代表的资本主义价 值观洪水猛兽般贬黜了基督教所代表的欧洲最高价值,虚无主义应运而生,尼采判定“上帝 死了”。对于欧洲来说,“上帝死了”意味着信仰的消泯与理想的崩塌。也正是在“重估一切 价值”的口号下,虚无主义思潮毫无遮掩地对存在、不朽、价值、意义、道德、真理进行否 定与怀疑。虛无主义从它产生的那一刻起,就是“否定性的、消极的”力量,就是“颓废 逻辑学”。它对人类、民族、国家、历史、文化、传统、真理、正义的价值消解无时不有 无处不在。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欧洲特产”的虚无主义,从一开始就与西方的形而上学传 统勾连在一起,不仅以“现代性”的名义进行传播和扩张,同时借助资本主义强大的文化生 产进行全球传播和市场拓展,妄图使欧洲历史逐渐演化为世界历史。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 背景下和市场化的扩张中,这种源于历史虚无主义的文化意识和文艺实践,就更容易在“现 代性”的外衣下进行的隐性渗透和广泛辐射中被认冋、被接受、被效法。 在我国新时期的文化创造与文艺创作中,曾经“主义”多多、歧论蜂起,以至颠覆 传统、恶搞历史、消解思想、否定民族特色、淡化时代精神的现象频繁出现,“重写文学史 不绝于耳,向现代派靠拢、让西方现代文艺思潮和现代文化理念、创作方法成为文化创造和 文艺创作方向的愿望和期待,时时都在撩拨着一些创作者的情愫与心旌。他们以为:举凡历 史的、传统的、民族的、地域的,就都是陈旧的、落后的、老套的、迂腐的,而对以革命和 战斗为题材的作品,则将其一律同“左”画上了等号,不仅认为那是过时的,而且认为那是 残酷的,是无人性和不人道的。只有写生活的阴暗面、时代的隐痛处,才有“戏份”,才好 逗乐,才能咂出味道,才有趣、好看、惹眼、“抓”人,并因此而提升上座率,增加发行量。 而时代精神强、民族特色显的重大题材和英雄人物,则容易刻板化和同质化,不但吊不起读 者的胃口,而且也难以激发社会性、大众化的愉悦感和认同性,以致影响作品辐射力与覆盖 面。因此,尽管我们的创作量年年都在攀升,可真正称得上史诗杰作、鸿篇佳构的作品却是 高峰”难觅,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有高原”“缺高峰”。而深获大众景仰、值得大众 学习的文学典型与艺术楷模,就更无法构成气势磅礴的改革发展时代的“正气堂”“先锋榜 “群英谱”了。而与此相类似的,还有将邱少云烈士化身为烤肉,将狼牙山五壮士的跳崖化 身为滑稽跳水,等等。凡此种种,显然不能仅仅从制造无聊的“搞笑”和追求浅薄的娱乐的 意义上去解释了,而委实是一种对历史的否定,对革命的否定,对中华文化的否定。 自觉抵御历史虛无主义对文艺创作的袭扰与侵蚀,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
高三年级阶段测试卷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8 页,满分为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规定的 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第Ⅱ卷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历史变迁、时代变革和社会思潮等,常常会极为敏感而又具象化地表现在文化创造与文 艺创作之中。19 世纪后期,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以金钱和机器为代表的资本主义价 值观洪水猛兽般贬黜了基督教所代表的欧洲最高价值,虚无主义应运而生,尼采判定“上帝 死了”。对于欧洲来说,“上帝死了”意味着信仰的消泯与理想的崩塌。也正是在“重估一切 价值”的口号下,虚无主义思潮毫无遮掩地对存在、不朽、价值、意义、道德、真理进行否 定与怀疑。虚无主义从它产生的那一刻起,就是“否定性的、消极的”力量,就是“颓废的 逻辑学”。它对人类、民族、国家、历史、文化、传统、真理、正义的价值消解无时不有、 无处不在。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欧洲特产”的虚无主义,从一开始就与西方的形而上学传 统勾连在一起,不仅以“现代性”的名义进行传播和扩张,同时借助资本主义强大的文化生 产进行全球传播和市场拓展,妄图使欧洲历史逐渐演化为世界历史。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 背景下和市场化的扩张中,这种源于历史虚无主义的文化意识和文艺实践,就更容易在“现 代性”的外衣下进行的隐性渗透和广泛辐射中被认同、被接受、被效法。 在我国新时期的文化创造与文艺创作中,曾经“主义”多多、歧论蜂起,以至颠覆 传统、恶搞历史、消解思想、否定民族特色、淡化时代精神的现象频繁出现,“重写文学史” 不绝于耳,向现代派靠拢、让西方现代文艺思潮和现代文化理念、创作方法成为文化创造和 文艺创作方向的愿望和期待,时时都在撩拨着一些创作者的情愫与心旌。他们以为:举凡历 史的、传统的、民族的、地域的,就都是陈旧的、落后的、老套的、迂腐的,而对以革命和 战斗为题材的作品,则将其一律同“左”画上了等号,不仅认为那是过时的,而且认为那是 残酷的,是无人性和不人道的。只有写生活的阴暗面、时代的隐痛处,才有“戏份”,才好 逗乐,才能咂出味道,才有趣、好看、惹眼、“抓”人,并因此而提升上座率,增加发行量。 而时代精神强、民族特色显的重大题材和英雄人物,则容易刻板化和同质化,不但吊不起读 者的胃口,而且也难以激发社会性、大众化的愉悦感和认同性,以致影响作品辐射力与覆盖 面。因此,尽管我们的创作量年年都在攀升,可真正称得上史诗杰作、鸿篇佳构的作品却是 “高峰”难觅,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有高原”“缺高峰”。而深获大众景仰、值得大众 学习的文学典型与艺术楷模,就更无法构成气势磅礴的改革发展时代的“正气堂”“先锋榜” “群英谱”了。而与此相类似的,还有将邱少云烈士化身为烤肉,将狼牙山五壮士的跳崖化 身为滑稽跳水,等等。凡此种种,显然不能仅仅从制造无聊的“搞笑”和追求浅薄的娱乐的 意义上去解释了,而委实是一种对历史的否定,对革命的否定,对中华文化的否定。 自觉抵御历史虚无主义对文艺创作的袭扰与侵蚀,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
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定文化自信。因为文化的丰赡,文学的崇高,艺术的壮美,根源 在于它属于历史,属于生活,属于不断变革发展并始终葆有强大创造性和进取力的时代与人 民,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也是自觉抵御历史虛无主义的坚实根基。唯物史观始终 认为,驾驭时代和创造生活的人民永远都是历史的缔造者和生活的主人翁。中国有五千年历 史,是全世界唯一绵延不断的辉煌文明。在这五千年的悠久岁月中,中华民族以无比开放包 容的态度,用自己的智慧和文明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无可替代的巨大贡献,显示了巨大的生 命力、创造力、向心力和凝聚力。 (节选自《人民周刊》,2018年第 19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历史虚无主义偶然产生,与历史变迁、时代变革和社会思潮等不存在必然联系。 B.文艺创作只有写生活的阴暗面、时代的隐痛处,才能提升上座率,增加发行量。 C.将邱少云烈士化身为烤肉,无非是吸引眼球,制造无聊的搞笑和追求浅薄的娱乐。 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扎根历史是文艺同历史虚无主义彻底分离的有效途径和根 本方略。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在分析历史虚无主义产生的原因、表现与危害之后,提出了抵御的方略,逻 辑清晰 B.第2自然段运用举例论证、类比论证证明历史虚无主义对我国文化创造和 文艺创作的侵害。 C.作为一篇政论文,本文清楚地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 无主义。 本文的语言具有精炼、概括准确的特点,还注意使用排比句式,增强了语言的论 辩力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历史虚无主义在本质上其实是对历史的客观性和核心价值观的反叛与颠覆。 B.历史虚无主义以“现代性”为外衣进行袭扰和侵蚀,我们应该警惕其传播和扩张 C.事实证明,我国新时期的文化创造与文艺创作屡屡受到历史虚无主义的侵害 D.我们不缺重大题材和英雄人物形成的“高原”,而缺史诗杰作和鸿篇佳作“高峰”。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 2008北京奧运会、残奧会将中国志愿服务活动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批被誉为“鸟 巢一代”的奧运志愿者通过积极参与和真诚奉献,在奧运会的平台上展现、锻炼和成就了自 己,奧运会服务经历给“鸟巢一代”志愿者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可以发现,奧运志愿服务的 实践产生了一种共同的精神素养,志愿者分享的回忆背后所蕴含的价值取向与我国倡导的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较高的契合。他们积极投身奥 运这一全球性的体育文化盛典,充满了对国家的热爱和认同,展现出这代人的社会担当和国 际视野。因此,奥运志愿服务集体记忆可以作为潜在的精神遗产和志愿遗产,集体记忆的建 构将对北京2022冬奥会有所助益。 (摘编自王艳等《“鸟巢一代”奥运志愿服务集体记忆与奥运遗产》) 材料二 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强调提升青年志愿服务水平、 促进青少年的社会融入和社会参与,中国体育志愿服务事业在冬奥背景下的健全与发展将为
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定文化自信。因为文化的丰赡,文学的崇高,艺术的壮美,根源 在于它属于历史,属于生活,属于不断变革发展并始终葆有强大创造性和进取力的时代与人 民,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也是自觉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坚实根基。唯物史观始终 认为,驾驭时代和创造生活的人民永远都是历史的缔造者和生活的主人翁。中国有五千年历 史,是全世界唯一绵延不断的辉煌文明。在这五千年的悠久岁月中,中华民族以无比开放包 容的态度,用自己的智慧和文明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无可替代的巨大贡献,显示了巨大的生 命力、创造力、向心力和凝聚力。 (节选自《人民周刊》,2018 年第 19 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历史虚无主义偶然产生,与历史变迁、时代变革和社会思潮等不存在必然联系。 B.文艺创作只有写生活的阴暗面、时代的隐痛处,才能提升上座率,增加发行量。 C.将邱少云烈士化身为烤肉,无非是吸引眼球,制造无聊的搞笑和追求浅薄的娱乐。 D.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扎根历史是文艺同历史虚无主义彻底分离的有效途径和根 本方略。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本文在分析历史虚无主义产生的原因、表现与危害之后,提出了抵御的方略,逻 辑清晰。 B.第 2 自然段运用举例论证、类比论证证明历史虚无主义对我国文化创造和 文艺创作的侵害。 C.作为一篇政论文,本文清楚地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 无主义。 D.本文的语言具有精炼、概括准确的特点,还注意使用排比句式,增强了语言的论 辩力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历史虚无主义在本质上其实是对历史的客观性和核心价值观的反叛与颠覆。 B.历史虚无主义以“现代性”为外衣进行袭扰和侵蚀,我们应该警惕其传播和扩张。 C.事实证明,我国新时期的文化创造与文艺创作屡屡受到历史虚无主义的侵害。 D.我们不缺重大题材和英雄人物形成的“高原”,而缺史诗杰作和鸿篇佳作“高峰”。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2008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将中国志愿服务活动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批被誉为“鸟 巢一代”的奥运志愿者通过积极参与和真诚奉献,在奥运会的平台上展现、锻炼和成就了自 己,奥运会服务经历给“鸟巢一代”志愿者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可以发现,奥运志愿服务的 实践产生了一种共同的精神素养,志愿者分享的回忆背后所蕴含的价值取向与我国倡导的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较高的契合。他们积极投身奥 运这一全球性的体育文化盛典,充满了对国家的热爱和认同,展现出这代人的社会担当和国 际视野。因此,奥运志愿服务集体记忆可以作为潜在的精神遗产和志愿遗产,集体记忆的建 构将对北京 2022 冬奥会有所助益。 (摘编自王艳等《“鸟巢一代”奥运志愿服务集体记忆与奥运遗产》) 材料二: 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 年)》强调提升青年志愿服务水平、 促进青少年的社会融入和社会参与,中国体育志愿服务事业在冬奥背景下的健全与发展将为
青少年社会参与提供实现路径。志愿服务是一种利他行为,是以不求物质回报为前提地为他 人、社会团体或某项事业,乃至为整个社会提供援助。近年来学者们逐渐构建了以讨论志愿 者行为动机为主的解释范式,比如人们可能因表达个人价值、增强自身意义、增长职业技能 和强化人际关系等方面来进行志愿服务。志愿者的参与动机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志愿服务不 能简单地局限在无私奉献的框架内,志愿服务对于志愿者的自我成长和公民参与社会建设也 有重要意义。志愿服务的最终目的是在全体社会成员的心中内化志愿精神,形成一种面对社 会、面向人生的个体态度和公民意识,在这种层面上,志愿服务所谓“推动人类发展和促进 社会进步”的价值才得以彰显。 (摘编自李佳宝等《论冬奧背景下体育志愿服务与青少年社会参与》) 材料三: 近两年,共享单车成为市民出行的新宠。然而,在共享单车发展正盛的同时,违规停车、 私自上锁、丢弃及破坏单车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为了规范使用,共享单车公司也尝试采取- 些措施,除了运营人员加强维护之外,公司官方平台也会以信用分奖惩的方式来鼓励使用者 对违规行为进行举报,以此规范共享单车的使用。随着举报反馈机制的建立,在堿市中涌现 出一群单车猎人,他们是共享单车的使用者,在业余时间他们也会寻找并拍照举报那些破坏 共享单车正常使用秩序的行为,并将违规使用的单车搬到公共区域停放以维护共享秩序,他 们将此称为“打猎”。在自发参与共享单车秩序维护的过程中,单车猎人的这一行为也逐渐 体现出在消费社会中使用者自下而上地参与社会治理的特点。作为消费者的单车猎人也逐渐 体现出一定的公民意识,他们参与治理并形成网络时代促进共享单车健康发展的新力量。 (摘编自许金凤等《卷入的消费者一一以摩族猎人为例》) 4.下列对“志愿服务”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的经历对“鸟巢一代”志愿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 将这段经历内化为一种志愿精神。 B.集体记忆的建构帮助“鸟巢一代”志愿者提升了志愿服务的水平,让他们能够更好地 融入奥运会,最终成就自己 C.志愿服务不能单纯理解为志愿者只有奉献,没有获得,其实志愿服务对于志愿者提升 个人价值、增长职业技能等会有所帮助。 D.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志愿服务可以满足一些青少年作为社会成员参与社会建设的愿 望,为他们提供实践的平台。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鸟巢一代”参加奥运志愿服务形成了集体记忆,其中蕴含的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的契合度较高。 B.共享单车公司除了让运营人员加强维护外,还尝试通过信用分奖惩的方式来帮助解决 破坏单车等多种问题。 C.为了维护共享秩序的建立,单车猎人开始寻找并拍照举报违规停放、私自上锁和丢弃 单车等不文明的行为 单车猎人的群体性行为有助于规范共享单车的使用,构建在共享单车公司之外的民间 力量参与治理的新格局 6.单车猎人可以看作“新型”的志愿者,请结合材料分析这一说法的根据。(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表妹 林斤澜
青少年社会参与提供实现路径。志愿服务是一种利他行为,是以不求物质回报为前提地为他 人、社会团体或某项事业,乃至为整个社会提供援助。近年来学者们逐渐构建了以讨论志愿 者行为动机为主的解释范式,比如人们可能因表达个人价值、增强自身意义、增长职业技能 和强化人际关系等方面来进行志愿服务。志愿者的参与动机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志愿服务不 能简单地局限在无私奉献的框架内,志愿服务对于志愿者的自我成长和公民参与社会建设也 有重要意义。志愿服务的最终目的是在全体社会成员的心中内化志愿精神,形成一种面对社 会、面向人生的个体态度和公民意识,在这种层面上,志愿服务所谓“推动人类发展和促进 社会进步”的价值オ得以彰显。 (摘编自李佳宝等《论冬奥背景下体育志愿服务与青少年社会参与》) 材料三: 近两年,共享单车成为市民出行的新宠。然而,在共享单车发展正盛的同时,违规停车、 私自上锁、丢弃及破坏单车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为了规范使用,共享单车公司也尝试采取一 些措施,除了运营人员加强维护之外,公司官方平台也会以信用分奖惩的方式来鼓励使用者 对违规行为进行举报,以此规范共享单车的使用。随着举报反馈机制的建立,在城市中涌现 出一群单车猎人,他们是共享单车的使用者,在业余时间他们也会寻找并拍照举报那些破坏 共享单车正常使用秩序的行为,并将违规使用的单车搬到公共区域停放以维护共享秩序,他 们将此称为“打猎”。在自发参与共享单车秩序维护的过程中,单车猎人的这一行为也逐渐 体现出在消费社会中使用者自下而上地参与社会治理的特点。作为消费者的单车猎人也逐渐 体现出一定的公民意识,他们参与治理并形成网络时代促进共享单车健康发展的新力量。 (摘编自许金凤等《卷入的消费者一一以摩族猎人为例》) 4.下列对“志愿服务”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2008 年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的经历对“鸟巢一代”志愿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 将这段经历内化为一种志愿精神。 B.集体记忆的建构帮助“鸟巢一代”志愿者提升了志愿服务的水平,让他们能够更好地 融入奥运会,最终成就自己。 C.志愿服务不能单纯理解为志愿者只有奉献,没有获得,其实志愿服务对于志愿者提升 个人价值、增长职业技能等会有所帮助。 D.北京 2022 年冬奥会的志愿服务可以满足一些青少年作为社会成员参与社会建设的愿 望,为他们提供实践的平台。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鸟巢一代”参加奥运志愿服务形成了集体记忆,其中蕴含的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的契合度较高。 B.共享单车公司除了让运营人员加强维护外,还尝试通过信用分奖惩的方式来帮助解决 破坏单车等多种问题。 C.为了维护共享秩序的建立,单车猎人开始寻找并拍照举报违规停放、私自上锁和丢弃 单车等不文明的行为。 D.单车猎人的群体性行为有助于规范共享单车的使用,构建在共享单车公司之外的民间 力量参与治理的新格局。 6.单车猎人可以看作“新型”的志愿者,请结合材料分析这一说法的根据。(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表 妹 林斤澜
矮凳桥街背后是溪滩,那滩上铺满了大的碎石,开阔到叫人觉着是不毛之地。幸好有· 条溪,时宽时窄,自由自在穿过石头滩,带来水草野树,带来生命的欢喜。 滩上走过来两个女人,一前一后,前边的挎着个竹篮子,简直有摇篮般大,里面是衣服 很有点分量,一路拱着腰身,支撑着篮底。后边的女人空着两手,几次伸手前来帮忙,前边 的不让。前边的女人看来四十往里,后边的四十以外。前边的女人不走现成的小路,从石头 滩上斜插过去,走到一个石头圈起来的水潭边,把竹篮里的东西一下子控在水里,全身轻松 了,透出来一口长气,望着后边的。后边的走不惯石头滩,盯着脚下,挑着下脚的地方。前 边的说 “这里比屋里清静,出来走走,说说话……再呢,我要把这些东西洗出来,也就不客气 了 说着就蹲下来,抓过一团按在早铺妤了的石板上,拿起棒槌捶打起来,真是擦把汘的工 夫也节约了。 看起来后边的是客人,转着身子看这个新鲜的地方,有一句没一句地应酬着 “水倒是清的,碧清的……树也荫凉……石头要是走惯了,也好走……” “不好走,一到下雨天你走走看,只怕扭断了脚筋。哪有你们城里的马路好走。” “下雨天也洗衣服?” “一下十天呢,二十天呢。就是三天不洗也不行。喀,现在一天是一天的事情,真是日 日清,月月结。” 客人随即称赞 “你真能干,三表妹,没想到你有这么大本事,天天洗这么多。” 主人微微笑着,手里捶捶打打,嘴里喜喜欢欢的: 事情多着呢。只有晩上吃顿热的,别的两顿都是马马虎虎。本来还要带孩子,现在托 给人家。不过洗完衣服,还要踏缝纫机。” 客人其实是个做活的能手,又做饭又带孩子又洗衣服这样的日子都过过。现在做客人看 着人家做活,两只手就不知道放在哪里好。把左手搭在树杈上,右手背在背后,都要用点力 才在那里闲得住。不觉感慨起来 “也难为你,也亏得是你,想想你在家里的时候,比我还自在呢。” 主人放下棒槌,两手一刻不停地揉搓起来 做做也就习惯了。不过,真的,做惯了空起两只手来,反倒没有地方好放。乡下地方, 又没有什么好玩的,不比城里。” 客人心里有些矛盾,就学点见过世面的派头,给人家看,也压压自己的烦恼: “说的是,”右手更加用力贴在后腰上,“空着两只手不也没地方放嘛。城里好玩是好玩, 谁还成夭地玩呢。城里住长久了,一下乡,空气真就好,这个新鲜空气,千金难买。” 单夸空气,好比一个姑娘没有什么好夸的,单夸她的头发。主人插嘴问道 “你那里工资好好吧 提起工资,客人是有优越感的,却偏偏埋怨道 饿不死吃不饱就是了,连奖金带零碎也有七八十块。” 那是做多做少照样拿呀!” 还吃着大锅饭。 “不做不做也拿六七十吧?” “铁饭碗! 客人差不多叫出来,她得意。主人不住手地揉搓,也微微笑着。客人倒打起“抱不平” 来 “你好脾气,要是我,气也气死了,做多做少什么也不拿
矮凳桥街背后是溪滩,那滩上铺满了大的碎石,开阔到叫人觉着是不毛之地。幸好有一 条溪,时宽时窄,自由自在穿过石头滩,带来水草野树,带来生命的欢喜。 滩上走过来两个女人,一前一后,前边的挎着个竹篮子,简直有摇篮般大,里面是衣服, 很有点分量,一路拱着腰身,支撑着篮底。后边的女人空着两手,几次伸手前来帮忙,前边 的不让。前边的女人看来四十往里,后边的四十以外。前边的女人不走现成的小路,从石头 滩上斜插过去,走到一个石头圈起来的水潭边,把竹篮里的东西一下子控在水里,全身轻松 了,透出来一口长气,望着后边的。后边的走不惯石头滩,盯着脚下,挑着下脚的地方。前 边的说: “这里比屋里清静,出来走走,说说话……再呢,我要把这些东西洗出来,也就不客气 了。” 说着就蹲下来,抓过一团按在早铺好了的石板上,拿起棒槌捶打起来,真是擦把汗的工 夫也节约了。 看起来后边的是客人,转着身子看这个新鲜的地方,有一句没一句地应酬着: “水倒是清的,碧清的……树也荫凉……石头要是走惯了,也好走……” “不好走,一到下雨天你走走看,只怕扭断了脚筋。哪有你们城里的马路好走。” “下雨天也洗衣服?” “一下十天呢,二十天呢。就是三天不洗也不行。嗐,现在一天是一天的事情,真是日 日清,月月结。” 客人随即称赞: “你真能干,三表妹,没想到你有这么大本事,天天洗这么多。” 主人微微笑着,手里捶捶打打,嘴里喜喜欢欢的: “事情多着呢。只有晚上吃顿热的,别的两顿都是马马虎虎。本来还要带孩子,现在托 给人家。不过洗完衣服,还要踏缝纫机。” 客人其实是个做活的能手,又做饭又带孩子又洗衣服这样的日子都过过。现在做客人看 着人家做活,两只手就不知道放在哪里好。把左手搭在树杈上,右手背在背后,都要用点力 才在那里闲得住。不觉感慨起来: “也难为你,也亏得是你,想想你在家里的时候,比我还自在呢。” 主人放下棒槌,两手一刻不停地揉搓起来: “做做也就习惯了。不过,真的,做惯了空起两只手来,反倒没有地方好放。乡下地方, 又没有什么好玩的,不比城里。” 客人心里有些矛盾,就学点见过世面的派头,给人家看,也压压自己的烦恼: “说的是,”右手更加用力贴在后腰上,“空着两只手不也没地方放嘛。城里好玩是好玩, 谁还成天地玩呢。城里住长久了,一下乡,空气真就好,这个新鲜空气,千金难买。” 单夸空气,好比一个姑娘没有什么好夸的,单夸她的头发。主人插嘴问道: “你那里工资好好吧?” 提起工资,客人是有优越感的,却偏偏埋怨道: “饿不死吃不饱就是了,连奖金带零碎也有七八十块。” “那是做多做少照样拿呀!” “还吃着大锅饭。” “不做不做也拿六七十吧?” “铁饭碗!” 客人差不多叫出来,她得意。主人不住手地揉搓,也微微笑着。客人倒打起“抱不平” 来: “你好脾气,要是我,气也气死了,做多做少什么也不拿
“大表姐,我们也搞承包了。我们家庭妇女洗衣店,给旅店洗床单,给工厂洗工作服都 洗不过来。” “那一个月能拿多少呢?”客人问得急点 主人不忙正面回答,笑道: 还要苦干个把月,洗衣机买是买来了,还没有安装。等安装好了,有时间多踏点缝 机,还可以翻一番呢!” “翻一番是多少?”客人急得不知道转弯。主人停止揉搓,去抓棒槌,这工夫,伸了伸 两个手指头。 客人的脑筋飞快转动:这两个手指头当然不会是二十,那么是二百……听着都吓得心跳, 那顶哪一级干部了?厂长?…回过头来说道 “还是你们不封顶好,多劳多得嘛。” “不过也不保底呀,不要打算懒懒散散混日子。” 客人两步扑过来,蹲下来抓过一堆衣服,主人不让,客人已经揉搓起来了,一边说: “懒懒散散,两只手一懒,骨头都要散…乡下地方比城里好,空气第一新鲜,水也碧 清……三表姝,等你大侄女中学一毕业,叫她顶替我上班,我就退下来……我到乡下来享几 年福,你看怎么样?” (选自《十月》1984年第6期,有 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以自由流动的溪水所带来的“水草野树”以及“生命的欢喜”, 暗示着农村的新气象 B.小说中“一路拱着腰身”等动作描写,以及“真是日日清,月月结”等语言描写,为 下文表妹承包洗衣服这件事做了铺垫。 C.表姐两次提到乡下空气“新鲜”,第一次是出于客套,第二次提到时,表姐对农村的好 已有了更多体会 D.表妹说的“不要打算懒懒散散混日子”’既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也流露出对自己 得不到休息的些许不满。 8.请简要分析表姐这一人物形象。(6分) 9.小说刻画了两个人物,作者以“表妹”为题,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6分) 、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 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真宗幸毫,为留守 判官,遂知毫县。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 贼区处,部勒晓锐士,擒贼,斩以徇。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 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时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帝曰:“朕欲 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 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帝悦。 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后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后深衔 之。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贲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 乃欲为此计。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使人迫之, 谓败,知河南府。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
“大表姐,我们也搞承包了。我们家庭妇女洗衣店,给旅店洗床单,给工厂洗工作服都 洗不过来。” “那一个月能拿多少呢?”客人问得急点。 主人不忙正面回答,笑道: “还要苦干个把月,洗衣机买是买来了,还没有安装。等安装好了,有时间多踏点缝纫 机,还可以翻一番呢!” “翻一番是多少?”客人急得不知道转弯。主人停止揉搓,去抓棒槌,这工夫,伸了伸 两个手指头。 客人的脑筋飞快转动:这两个手指头当然不会是二十,那么是二百……听着都吓得心跳, 那顶哪一级干部了?厂长?……回过头来说道: “还是你们不封顶好,多劳多得嘛。” “不过也不保底呀,不要打算懒懒散散混日子。” 客人两步扑过来,蹲下来抓过一堆衣服,主人不让,客人已经揉搓起来了,一边说: “懒懒散散,两只手一懒,骨头都要散……乡下地方比城里好,空气第一新鲜,水也碧 清……三表妹,等你大侄女中学一毕业,叫她顶替我上班,我就退下来……我到乡下来享几 年福,你看怎么样?” (选自《十月》1984 年第 6 期,有 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以自由流动的溪水所带来的“水草野树”以及“生命的欢喜”, 暗示着农村的新气象。 B.小说中“一路拱着腰身”等动作描写,以及“真是日日清,月月结”等语言描写,为 下文表妹承包洗衣服这件事做了铺垫。 C.表姐两次提到乡下空气“新鲜”,第一次是出于客套,第二次提到时,表姐对农村的好 已有了更多体会。 D.表妹说的“不要打算懒懒散散混日子”,既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也流露出对自己 得不到休息的些许不满。 8.请简要分析表姐这一人物形象。(6 分) 9.小说刻画了两个人物,作者以“表妹”为题,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 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真宗幸亳,为留守 判官,遂知亳县。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 贼区处,部勒晓锐士,擒贼,斩以徇。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 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时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帝曰:“朕欲 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 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帝悦。 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后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后深衔 之。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 乃欲为此计。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使人迫之, 谓败,知河南府。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