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二中2011届高三年级二月调考 语文试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A.召唤诏书船帆橹棹车辆肇事 B筵席宴席蜿蜒曲折发出唁电 C.愤懑愁闷扪心自问闷声闷气 D揶揄逾期瑕不掩瑜不可理喻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报效/抱歉分辨/辩论山洪暴发/爆发革命 B撕杀/厮守冒昧/贸然按部就班亦步亦趋 C燥热/烦躁佳音/嘉奖面带喜色/披星戴月 D度假)渡河防范/妨碍振振有词震耳欲聋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将渤海水引入内蒙古、西藏,本是一些学者认为解决西北生态问题的“畅想”, 这个“畅想”在没有经过环评的情况下,一步步在地方发展冲动、企业商业利益的 下,朝着 的态势 ,而这个声称改善生态的“善举”将给生 态带来多大的灾难尚未可知 A.若促进 千钧一发刻不容缓进步 B即促动 触即发万分紧急 演化 C.而助推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演进 D.且推进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演变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蒙牛集团就“安勇因诽谤伊利牛奶事件”发表声明,表示蒙牛集团将痛定思痛 认真反思,对员工加强教育,严格管理,坚决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 B.政府拆迁凭借的是国务院制定的《城市房屋拆迁条例》,而各省普遍据此条例制订了 迁细则,上下其手,强化了政府在私产权让渡上的强势地位 C.虽然房地产商对房价是否下降的说法莫衷一是,但从几大龙头地产上市公司公布的个 月度销售情况来看,房价已经在逐月下滑。 D.在市场对成品油定价机制的争论正沸沸扬扬之时,发改委准备就这一机制的实施情况 进行一次评估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A.这份在11月16日广为公布的户籍改革方案,名为《关于全域成都城乡统一户籍实现 居民自由迁徙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它宣告成都在2012年年底前将真正破除 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户籍统 B.“去海外打酱油”已是最新购物口号。从新富阶层,可以频繁出境的外企金领,到越
湖北省黄石二中 2011 届高三年级二月调考 语文试题 全卷满分 150 分 考试用时 150 分钟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 ) A.召.唤 诏.书 船帆橹棹. 车辆肇.事 B.筵.席 宴.席 蜿蜒.曲折 发出唁.电 C.愤懑. 愁闷. 扪.心自问 闷.声闷气 D.揶揄. 逾.期 瑕不掩瑜. 不可理喻.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报效/抱歉 分辨/辩论 山洪暴发/爆发革命 B.撕杀/厮守 冒昧/贸然 按部就班/亦步亦趋 C 燥热/烦躁 佳音/嘉奖 面带喜色/披星戴月 D 度假/渡河 防范/妨碍 振振有词/震耳欲聋 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将渤海水引入内蒙古、西藏,本是一些学者认为解决西北生态问题的“畅想”,__ _ 这个“畅想”在没有经过环评的情况下,一步步在地方发展冲动、企业商业利益的______ 下,朝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态势______,而这个声称改善生态的“善举”将给生 态带来多大的灾难尚未可知。 A.若 促进 千钧一发刻不容缓 进步 B.即 促动 一触即发万分紧急 演化 C.而 助推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演进 D.且 推进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演变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蒙牛集团就“安勇因诽谤伊利牛奶事件”发表声明,表示蒙牛集团将痛定思痛 ...., 认真反思,对员工加强教育,严格管理,坚决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 B.政府拆迁凭借的是国务院制定的《城市房屋拆迁条例》,而各省普遍据此条例制订了 拆迁细则,上下其手 ....,强化了政府在私产权让渡上的强势地位。 C.虽然房地产商对房价是否下降的说法莫衷一是 ....,但从几大龙头地产上市公司公布的个 月度销售情况来看,房价已经在逐月下滑。 D.在市场对成品油定价机制的争论正沸沸扬扬 ....之时,发改委准备就这一机制的实施情况 进行一次评估。 5、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这份在 11 月 16 日广为公布的户籍改革方案,名为《关于全域成都城乡统一户籍实现 居民自由迁徙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它宣告成都在 2012 年年底前将真正破除 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户籍统一。 B. “去海外打酱油”已是最新购物口号。从新富阶层,可以频繁出境的外企金领,到越
来越多的普通人,“翻墙”成了一种时尚乃至必需,“墙”外更低更稳定的物价是他们共 同的目标 C.让人担心的是,科学书籍——包括科普读物一一里面的外文缩写如果多了,若每 个外文缩写都要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注释,会不会阻碍阅读的流畅 D.2011年两会期间,由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牵头,一批人大代表和政 协委员将就控烟问题提交议案,提案,希望推动国家层面的公共场所禁烟立法,争取 让烟草专卖局和烟草公司政企分开,呼吁禁止一切形式的烟草广告。 (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食砷”细菌颠覆了什么 11月2日,美国《科学快讯》刊发了美国宇航局(NASA)天体生物学家西蒙博士的研 究论文一“一种能够利用砷替代磷生长的细菌”。此次发现的“食砷”细菌GFAJ-1能在不含 磷元素的培养基上,利用砷元素生长。而且菌株GFAJ-1体内的生物大分子中也含有砷元素, 这就说明对于食砷细菌而言,磷元素能够被砷元素替代:同时也预示着,生命的“必需元素” 不再是“必需”。 食砷”细菌的发现,不仅颠覆了科学上对生命“必需元素”的定义,且引发了公 众对外空生命的无尽遐想,该消息一度被误传为“NASA发现外空生命”。为此,NASA的专 家不得不反复重申:此次发现的“食砷”细菌是在地球上首次发现,而并非是传言的外空生 西蒙博士和她的团队在莫诺湖湖底的沉积物中分离天然微生物,并在培养基中不断提 高砷元素的浓度。最终筛选到了能耐受较高砷浓度的“嗜砷”细菌GFA-1。 当培养基中去除了磷元素后,西蒙博士惊奇地发现,菌株GFAJ-1在完全不含磷元素 的培养基中也能生长。随后的研究进一步表明,GFAJ-1是利用了砷元素替代磷元素去合成 生物大分子,行使生理功能, 株平常的“嗜砷”细菌竟然还是“食砷”细菌。此发现改变了此前科学界对于生命 “必需元素”的认识。同时,这也预示着此前在人们所自认为的“生命禁区”中,可能还存 在没有发现的生命形式。 长期以来,碳(C)、氢(H)、氧(0)、氮(N)、磷(P)、硫(S)被认为是形成生命 体的“必需元素”。缺乏其中的任意元素,蛋白、核酸、糖类、脂类等生物大分子都无法合 成。从最简单的单细胞细菌到分化复杂的高等生物,生命“必需元素”对于生命体而言绝 对是“必须的”。英文中六种生命必需元素的缩写,常常连起来组成了专用称谓“ CHONPS”。 但是,“食砷”细菌的发现,至少已经就将磷元素从“ CHONPS”的名单中划出。 而此前,磷元素普遍被认为是不可或缺的“必需元素”。磷在生命体中主要以磷酸根 (P043-)的形式存在。磷酸二酯键维系着核酸(DNA,RNA)的基本结构。磷脂双分子层是 “生物膜”重要组成部分,借助后者细胞才能选择性地“吐故纳新”。而三磷酸腺苷(ATP) 更是被称为细胞的“能量货币”,细胞通过合成和水解其中的“高能磷酸键”去贮存和释放 能量。 因此,对于生命体而言,从分子结构到细胞功能,从新陈代谢到能量转化,磷元素都 是不可替代的。磷元素对于生命如此重要,早在1987年《科学》杂志就刊出名为“自然界 为什么会选择磷”的文章,对磷元素的重要性进行详尽阐述。 然而,若从化学性质的角度说,砷和磷却是性情相似的“兄弟”。 在化学元素表上,砷元素与磷元素同属氮族元素。二者化学性质相似。唯一不同的地 方是,砷的分子量更大,化学性质也相对活泼。与磷相比,砷元素更具“金属性
来越多的普通人,“翻墙”成了一种时尚乃至必需,“墙”外更低更稳定的物价是他们共 同的目标。 C. 让人担心的是, 科学书籍——包括科普读物——里面的外文缩写如果多了,若每一 个外文缩写都要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注释,会不会阻碍阅读的流畅? D. 2011 年两会期间,由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牵头,一批人大代表和政 协委员将就控烟问题提交议案,提案,希望推动国家层面的公共场所禁烟立法,争取 让烟草专卖局和烟草公司政企分开,呼吁禁止一切形式的烟草广告。 二、(12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食砷”细菌颠覆了什么 11 月 2 日,美国《科学快讯》刊发了美国宇航局(NASA)天体生物学家西蒙博士的研 究论文—“一种能够利用砷替代磷生长的细菌”。此次发现的“食砷”细菌 GFAJ-1 能在不含 磷元素的培养基上,利用砷元素生长。而且菌株 GFAJ-1 体内的生物大分子中也含有砷元素, 这就说明对于食砷细菌而言,磷元素能够被砷元素替代;同时也预示着,生命的“必需元素” 不再是“必需”。 “食砷”细菌的发现,不仅颠覆了科学上对生命“必需元素”的定义,且引发了公 众对外空生命的无尽遐想,该消息一度被误传为 “NASA 发现外空生命”。为此,NASA 的专 家不得不反复重申:此次发现的“食砷”细菌是在地球上首次发现,而并非是传言的外空生 命。 西蒙博士和她的团队在莫诺湖湖底的沉积物中分离天然微生物,并在培养基中不断提 高砷元素的浓度。最终筛选到了能耐受较高砷浓度的“嗜砷”细菌 GFAJ-1。 当培养基中去除了磷元素后,西蒙博士惊奇地发现,菌株 GFAJ-1 在完全不含磷元素 的培养基中也能生长。随后的研究进一步表明,GFAJ-1 是利用了砷元素替代磷元素去合成 生物大分子,行使生理功能。 一株平常的“嗜砷”细菌竟然还是“食砷”细菌。此发现改变了此前科学界对于生命 “必需元素”的认识。同时,这也预示着此前在人们所自认为的“生命禁区”中,可能还存 在没有发现的生命形式。 长期以来,碳(C)、氢(H)、氧(O)、氮(N)、磷(P)、硫(S)被认为是形成生命 体的“必需元素”。缺乏其中的任意元素,蛋白、核酸、糖类、脂类等生物大分子都无法合 成。从最简单的单细胞细菌到分化复杂的高等生物,生命“必需元素” 对于生命体而言绝 对是“必须的”。英文中六种生命必需元素的缩写,常常连起来组成了专用称谓“CHONPS”。 但是,“食砷”细菌的发现,至少已经就将磷元素从“CHONPS”的名单中划出。 而此前,磷元素普遍被认为是不可或缺的“必需元素”。磷在生命体中主要以磷酸根 (PO43-)的形式存在。磷酸二酯键维系着核酸(DNA,RNA)的基本结构。磷脂双分子层是 “生物膜”重要组成部分,借助后者细胞才能选择性地“吐故纳新”。而三磷酸腺苷(ATP) 更是被称为细胞的“能量货币”,细胞通过合成和水解其中的“高能磷酸键”去贮存和释放 能量。 因此,对于生命体而言,从分子结构到细胞功能,从新陈代谢到能量转化,磷元素都 是不可替代的。磷元素对于生命如此重要,早在 1987 年《科学》杂志就刊出名为“自然界 为什么会选择磷”的文章,对磷元素的重要性进行详尽阐述。 然而,若从化学性质的角度说,砷和磷却是性情相似的“兄弟”。 在化学元素表上,砷元素与磷元素同属氮族元素。二者化学性质相似。唯一不同的地 方是,砷的分子量更大,化学性质也相对活泼。与磷相比,砷元素更具“金属性
正是由于磷元素与砷元素的相似性,细胞内部的代谢途径常常不能区分二者。一般情 况下,当细胞摄入砷后,砷会进入磷的代谢途径。而砷的“金属性”,又使其在水环境内极 不稳定。过短的半衰期导致其不能行使磷元素的生理功能,最终导致了砷元素的中毒。 (选自《南方周末》2010年12月23日版,有删改。) 6、对“一种能够利用砷替代磷生长的细菌”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菌株GFAJ-1体内的生物大分子中含有砷元素,证明对于食砷细菌细胞而言,砷可以 进入磷的代谢途径,行使磷元素的生理功能 B.NASA的专家反复重申:这种食砷细菌是在地球上一一西蒙博士的培养基上一一首次 被创造出来的,而并非是传言的外空生命。 C.食砷细菌能够耐受较高砷浓度的环境,最后能在完全不含磷元素的培养基中生长,利 用砷元素替代磷元素去合成生物大分子,由“食砷”变为“嗜砷”。 食砷细菌的发现,至少证明,对简单的单细胞细菌而言,磷元素不再是“必需元素” 7、从原文看,下列对形成生命体的“必需元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 A.长期以来,碳(C)、氢(H)、氧(0)、氮(N)、磷(P)、硫(S)被认为是形成生命 体的“必需元素”,其中,磷元素在六大“必需元素”中是最重要的一种元素。 B.生命“必需元素”对于生命体而言绝对是“必须的”,是因为“必需元素”主要只 用来合成生物大分子,缺乏其中的任意元素,蛋白、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无法合成 C.传统观念看来,从最简单的单细胞细菌到分化复杂的高等生物,生命“必需元素” 于生命体而言绝对是“必须的”。 D.菌株GFAJ-1体内的生物大分子中含有砷元素,这就说明对于生命体而言,磷元素能 够被砷元素替代:同时也表示着,生命的“必需元素”不再是“必需”。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A.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借助磷脂双分子层,细胞才能选择 性地“吐故纳新”。 B.由于磷元素与砷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一般情况下,当细胞摄入砷后,砷会进入磷 的代谢途径,但不能行使磷元素的生理功能,最终导致了砷元素的中毒 C.“三磷酸腺苷”(ATP)之所以被称为细胞的“能量货币”,是因为细胞通过合成和水 解“三磷酸腺苷”中的“高能磷酸键”去贮存和释放能量 D.“食砷”细菌的发现改变了此前科学界对于生命“必需元素”的认识。同时预示着 在我们生存的地球上,可能还存在没有发现的生命形式。 9、根据原文,食砷细菌究竟颠覆了传统科学中的什么观念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汉士择所从 汉自中平黄巾之乱,天下震扰。士大夫莫不择所从,以为全身远害之计,然非豪杰不能
正是由于磷元素与砷元素的相似性,细胞内部的代谢途径常常不能区分二者。一般情 况下,当细胞摄入砷后,砷会进入磷的代谢途径。而砷的“金属性”,又使其在水环境内极 不稳定。过短的半衰期导致其不能行使磷元素的生理功能,最终导致了砷元素的中毒。 (选自《南方周末》2010 年 12 月 23 日版,有删改。) 6、对“一种能够利用砷替代磷生长的细菌”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菌株 GFAJ-1 体内的生物大分子中含有砷元素,证明对于食砷细菌细胞而言,砷可以 进入磷的代谢途径,行使磷元素的生理功能。 B. NASA 的专家反复重申:这种食砷细菌是在地球上——西蒙博士的培养基上——首次 被创造出来的,而并非是传言的外空生命。 C.食砷细菌能够耐受较高砷浓度的环境,最后能在完全不含磷元素的培养基中生长,利 用砷元素替代磷元素去合成生物大分子,由“食砷”变为“嗜砷”。 D.食砷细菌的发现,至少证明,对简单的单细胞细菌而言,磷元素不再是“必需元素”。 7、从原文看,下列对形成生命体的“必需元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 ) A. 长期以来,碳(C)、氢(H)、氧(O)、氮(N)、磷(P)、硫(S)被认为是形成生命 体的“必需元素”,其中,磷元素在六大“必需元素”中是最重要的一种元素。 B. 生命“必需元素” 对于生命体而言绝对是“必须的”,是因为“必需元素”主要只 用来合成生物大分子,缺乏其中的任意元素,蛋白、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无法合成。 C. 传统观念看来,从最简单的单细胞细菌到分化复杂的高等生物,生命“必需元素”对 于生命体而言绝对是“必须的”。 D. 菌株 GFAJ-1 体内的生物大分子中含有砷元素,这就说明对于生命体而言,磷元素能 够被砷元素替代;同时也表示着,生命的“必需元素” 不再是“必需”。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 A. 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借助磷脂双分子层,细胞才能选择 性地“吐故纳新”。 B. 由于磷元素与砷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一般情况下,当细胞摄入砷后,砷会进入磷 的代谢途径,但不能行使磷元素的生理功能,最终导致了砷元素的中毒。 C. “三磷酸腺苷”(ATP)之所以被称为细胞的“能量货币”,是因为细胞通过合成和水 解 “三磷酸腺苷”中的“高能磷酸键”去贮存和释放能量。 D. “食砷” 细菌的发现改变了此前科学界对于生命“必需元素”的认识。同时预示着 在我们生存的地球上,可能还存在没有发现的生命形式。 9、根据原文,食砷细菌究竟颠覆了传统科学中的什么观念?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2 题。 汉士择所从 汉自中平黄巾之乱,天下震扰。士大夫莫不择所从,以为全身远害之计,然非豪杰不能
也 荀彧少时,以颍川四战之地,劝父老亟避之,乡人多怀土不能去,彧独率宗族往冀州, 袁绍待以上宾之礼。彧度绍终不能定大业,去而从曹操。其乡人留者,多为贼所杀 袁绍遣使迎汝南士大夫,和洽独往荆州,刘表以上客待之。洽曰:“所以不从本初,避 争地也。昏世之主,不可黩近,久而不去,谗慝将兴。”遂南之武陵,其留者多为表所害。 曹操牧兖州,陈留太守张邈与之亲友。郡士高柔独以为邈必乘间为变,率乡人欲避之, 众皆以曹、张相亲,不然其言。柔举家适河北,邈果叛操。 郭嘉初见袁绍,谓其谋臣辛评等曰:“智者审于量主,袁公多端寡要,好谋无决,难 共济大难,吾将更举以求主,子盍去乎?”评等曰:“袁氏今最强,去将何之?”嘉不复言 遂去依曹操。操召见,与论天下事。出曰:“真吾主也。” 杜袭、赵俨、繁钦避乱荆州,钦数见奇于表,袭曰:“所以俱来者,欲全身以待时耳 子若见能不已,非吾徒敢。”及天子都许,俨曰:“曹镇东必能济华夏,吾知归矣。”遂诣操 河间邢颙在无终,闻操定冀州,谓田畴曰:“闻曹公法令严,民厌乱矣,乱极则平。请 以身先。”遂装还乡里。畴曰:“颙,天民之先觉者也。” 孙策定丹阳,吕范请暂领都督,策曰:“子衡已有大众,岂宜复屈小职!”范曰:“今舍 本土而托将军者,欲济世务也。譬犹同舟涉海,一事不牢,即俱受其败,此亦范计,非但将 军也。”策从之。 周瑜闻策声问①【注】,便推结分好,及策卒权立,瑜谓权可与共成大业,遂委心服事 诸葛亮在襄阳,刘表不能起;一见刘备,事之不疑。些诸人识见如是,安得困于乱世哉! (选自《容斋随笔》) 【注】①声问:“问”通“闻”,声望;声问即声望。 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操牧兖州,陈留太守张邈与之亲友亲友:亲人朋友 B.钦数见奇于表 见奇:显现奇才 C.譬犹同舟涉海,一事不牢 牢:谨慎 D.诸葛亮在襄阳,刘表不能起 起:任用 l1、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豪杰之士远见卓识的一组是() ①彧度绍终不能定大业,去而从曹操 ②郡士高柔独以为邈必乘间为变,率乡人欲避之 ③杜袭、赵俨、繁钦避乱荆州,钦数见奇于表 ④袁绍遣使迎汝南士大夫,和洽独往荆州,刘表以上客待 ⑤周瑜闻策声问,便推结分好 ⑥诸葛亮在襄阳,刘表不能起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⑥ D.③④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黄巾起义之后天下大乱,士大夫们纷纷“择木而栖”,寻找赖以托身的主 人,但只有英雄豪杰才能真正找到赖以托身的主人 B.荀彧开始时率宗族前往冀州只是为了躲避家乡颍川的战乱,袁绍待他很好,但荀彧 发现袁绍不能成就大业,最终离开袁绍投奔曹操
也。 荀彧少时,以颍川四战之地,劝父老亟避之,乡人多怀土不能去,彧独率宗族往冀州, 袁绍待以上宾之礼。彧度绍终不能定大业,去而从曹操。 其乡人留者,多为贼所杀。 袁绍遣使迎汝南士大夫,和洽独往荆州,刘表以上客待之。洽曰:“所以不从本初,避 争地也。 昏世之主,不可黩近,久而不去,谗慝将兴。”遂南之武陵,其留者多为表所害。 曹操牧兖州,陈留太守张邈与之亲友。郡士高柔独以为邈必乘间为变,率乡人欲避之, 众皆以曹、张相亲,不然其言。柔举家适河北,邈果叛操。 郭嘉初见袁绍,谓其谋臣辛评等曰:“智者审于量主,袁公多端寡要,好谋无决,难与 共济大难,吾将更举以求主,子盍去乎?”评等曰:“袁氏今最强,去将何之?”嘉不复言, 遂去依曹操。操召见,与论天下事。出曰:“真吾主也。” 杜袭、赵俨、繁钦避乱荆州,钦数见奇于表,袭曰:“所以俱来者,欲全身以待时耳。 子若见能不已,非吾徒敢。”及天子都许,俨曰:“曹镇东必能济华夏,吾知归矣。”遂诣操。 河间邢颙在无终,闻操定冀州,谓田畴曰:“闻曹公法令严,民厌乱矣,乱极则平。请 以身先。”遂装还乡里。畴曰:“颙,天民之先觉者也。” 孙策定丹阳,吕范请暂领都督,策曰:“子衡已有大众,岂宜复屈小职!”范曰:“今舍 本土而托将军者,欲济世务也。譬犹同舟涉海,一事不牢,即俱受其败,此亦范计,非但将 军也。”策从之。 周瑜闻策声问①【注】,便推结分好,及策卒权立,瑜谓权可与共成大业,遂委心服事 焉。 诸葛亮在襄阳,刘表不能起;一见刘备,事之不疑。此诸人识见如是,安得困于乱世哉! (选自《容斋随笔》), 【注】①声问: “问” 通“闻”, 声望;声问即声望。 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操牧兖州,陈留太守张邈与之亲友.. 亲友:亲人朋友 B.钦数见奇..于表 见奇:显现奇才 C.譬犹同舟涉海,一事不牢. 牢:谨慎 D.诸葛亮在襄阳,刘表不能起. 起:任用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豪杰之士远见卓识的一组是( ) ①彧度绍终不能定大业,去而从曹操 ②郡士高柔独以为邈必乘间为变,率乡人欲避之 ③杜袭、赵俨、繁钦避乱荆州,钦数见奇于表 ④袁绍遣使迎汝南士大夫,和洽独往荆州,刘表以上客待。 ⑤周瑜闻策声问,便推结分好 ⑥诸葛亮在襄阳,刘表不能起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⑥ D.③④ 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黄巾起义之后天下大乱,士大夫们纷纷“择木而栖”,寻找赖以托身的主 人,但只有英雄豪杰才能真正找到赖以托身的主人。 B.荀彧开始时率宗族前往冀州只是为了躲避家乡颍川的战乱,袁绍待他很好,但荀彧 发现袁绍不能成就大业,最终离开袁绍投奔曹操
C.袁绍派遣使者延请汝南的士大夫,和洽之所以弃袁绍而往荆州,是因为他认为袁绍 昏庸不可轻率接近,而荆州的刘表才是可以信任的人。 D.孙策平定丹阳后,吕范请求暂领丹阳都督职务,一方面是想和孙策共谋大事,另 方面也是为自己长远之计打算。 四、(24分) 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智者审于量主,袁公多端寡要,好谋无决,难与共济大难。(4分) (2)闻曹公法令严,民厌乱矣,乱极则平。(3分) (3)此诸人识见如是,安得困于乱世哉!。(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红梅(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 (1)、苏轼对石曼卿《红梅》诗持什么态度,请作分析。就你的理解与积累,你读过的咏梅 诗词里哪些作品有“梅格”,请试举一例。(默写一名句即可)(4分) (2)、诗人用哪些艺术手法来勾画梅花的形魂?就其中两点作赏析。(4分) 5、填空。(6分) (1)、契诃夫在《装在套子里的人》塑造了 这个性格孤僻、思想保守、胆小多疑、 人格卑劣的人物形象 (2)、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 话剧 《龙须沟》等,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3)中国古典诗词景物描写多与抒情相关,如:“ 池鱼思故渊。”(陶渊明 《归园田居》)。“ 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二十四桥仍在,波心 荡, 。(姜夔《扬州慢》)等 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囚绿记(陆蠡) 这是去年夏间的事情 我住在北平的一家公寓里,我占据着高广不过一丈的小房间,砖铺的潮湿的地面,纸糊 的墙壁和天花板,两扇木格子嵌玻璃的窗,窗上有很灵巧的纸卷帘,这在南方是少见的。窗 是朝东的。北方的夏季天亮得快,早晨五点钟左右太阳便照进我的小屋,把可畏的光线射个 满室,直到十一点半才退出,令人感到炎热。这公寓里还有几间空房子,我原有选择的自由
C.袁绍派遣使者延请汝南的士大夫,和洽之所以弃袁绍而往荆州,是因为他认为袁绍 昏庸不可轻率接近,而荆州的刘表才是可以信任的人。 D.孙策平定丹阳后,吕范请求暂领丹阳都督职务,一方面是想和孙策共谋大事,另一 方面也是为自己长远之计打算。 四、(24 分) 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智者审于量主,袁公多端寡要,好谋无决,难与共济大难。(4 分) (2)闻曹公法令严,民厌乱矣,乱极则平。(3 分) (3)此诸人识见如是,安得困于乱世哉!。(3 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8 分) 红 梅(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 (1)、苏轼对石曼卿《红梅》诗持什么态度,请作分析。就你的理解与积累,你读过的咏梅 诗词里哪些作品有“梅格”,请试举一例。(默写一名句即可)(4 分) (2)、 诗人用哪些艺术手法来勾画梅花的形魂?就其中两点作赏析。(4 分) 15、填空。(6 分) (1)、契诃夫在《装在套子里的人》塑造了 这个性格孤僻、思想保守、胆小多疑、 人格卑劣的人物形象。 (2)、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 话剧 《龙须沟》等,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3)中国古典诗词景物描写多与抒情相关,如:“ ,池鱼思故渊。”(陶渊明 《归园田居》)。“ ,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 ,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二十四桥仍在,波心 荡, 。 (姜夔《扬州慢》)等。 五、(1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9 题。 囚绿记 (陆蠡) 这是去年夏间的事情。 我住在北平的一家公寓里,我占据着高广不过一丈的小房间,砖铺的潮湿的地面,纸糊 的墙壁和天花板,两扇木格子嵌玻璃的窗,窗上有很灵巧的纸卷帘,这在南方是少见的。窗 是朝东的。北方的夏季天亮得快,早晨五点钟左右太阳便照进我的小屋,把可畏的光线射个 满室,直到十一点半才退出,令人感到炎热。这公寓里还有几间空房子,我原有选择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