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梅县2013届髙三高考仿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聆听凌空模棱两可高屋建瓴 B.觊觎诌谀尔虞我 诈矢志不渝 C.浸渍陷阱疾风劲草泾渭分明 针灸内疚鸠占鹊 巢咎由自取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一组是 A.迤逦蟊贼披肝沥胆削足适履 B.辐射落寞心无旁 骛攻城掠地 C.冠冕膨胀殒身不恤锐不可挡 D.颓圮惦量指手划 脚甘拜下风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电影本是一种世界语言,如今 种世界产业;李安的《少年派的奇 幻漂流》,印度的角色、台湾的场景、美国的资本,始能成就这一部国际级的佳 作,可谓 反观“绿委”要求废金马奖的口水风波,套用一句鲁迅 的话,这种“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的心态,非但不足成事,反而 会使台湾更显 。金马奖没问题,有问题的是 的“立委”! A.应是 水桶当喇叭一一大吹 委琐墨守成规 B.还是 二更棒子打两下一一没错 萎缩固步自封 C.更是 厕所里传消息一一丑闻 萎谢抱残守缺 D.便是 八娇妻一岁郎一一荒唐 萎靡亦步亦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据报道,从4月30日至5月15日期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68422起, 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2164起,造成794人死亡、2473人受伤。 B.今年4月,英德市政府原副市长、公安局原局长郑北泉被网友实名举报:与 涉毒团伙联系密切。该网友自称是郑北泉的下属英德市公安局副局长谢龙生 C.现代诗的主流是自由体新诗。自由体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它 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主要以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等内容为主。 D.梁博说,参赛最大的收获是拜那英为师。他从那英身上学到了如何把音乐的 情感把握更沉静、平淡,如何在唱摇滚时把安静的地方表现得更丰富、细腻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夏衍,原名沈端先,著名剧作家,创作和改编的主要作品有《上海屋檐下》 《法西斯细菌》、《林家铺子》,《包身工》被誉为报告文学的“里程碑”,鲜 明的体现了报告文学的真实性与文学性 B.韦庄的《菩萨蛮》与白居易的《忆江南》其一,都有借写江南的美景抒发对 江南的热爱和依恋之情。而周邦彦的《苏幕遮》,以咏荷花为中心,以荷花为写 作重点,层层烘托,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 C.海因里希·伯尔是英国作家,获1972年诺贝尔文学奖,成名作有《火车正点》 《流浪者,你若来到斯巴……》,选入课本的短篇小说有《在桥边》。 D.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人间喜剧》被 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其中《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名作艺术 地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的画卷。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湖北省黄梅县 2013 届高三高考仿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 15 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聆听 凌空 模棱两可 高屋建瓴 B.觊觎 诌谀 尔虞我 诈 矢志不渝 C.浸渍 陷阱 疾风劲草 泾渭分明 D.针灸 内疚 鸠占鹊 巢 咎由自取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一组是 A.迤逦 蟊贼 披肝沥胆 削足适履 B.辐射 落寞 心无旁 骛 攻城掠地 C.冠冕 膨胀 殒身不恤 锐不可挡 D.颓圮 惦量 指手划 脚 甘拜下风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电影本是一种世界语言,如今 一种世界产业;李安的《少年派的奇 幻漂流》,印度的角色、台湾的场景、美国的资本,始能成就这一部国际级的佳 作,可谓 。反观“绿委”要求废金马奖的口水风波,套用一句鲁迅 的话,这种“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的心态,非但不足成事,反而 会使台湾更显 。金马奖没问题,有问题的是 的“立委”! A.应是 水桶当喇叭——大吹 委琐 墨守成规 B.还是 二更棒子打两下——没错 萎缩 固步自封 C.更是 厕所里传消息——丑闻 萎谢 抱残守缺 D.便是 二八娇妻一岁郎——荒唐 萎靡 亦步亦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据报道,从 4 月 30 日至 5 月 15 日期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 68422 起, 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 2164 起,造成 794 人死亡、2473 人受伤。 B.今年 4 月,英德市政府原副市长、公安局原局长郑北泉被网友实名举报:与 一涉毒团伙联系密切。该网友自称是郑北泉的下属英德市公安局副局长谢龙生。 C.现代诗的主流是自由体新诗。自由体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它 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主要以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等内容为主。 D.梁博说,参赛最大的收获是拜那英为师。他从那英身上学到了如何把音乐的 情感把握更沉静、平淡,如何在唱摇滚时把安静的地方表现得更丰富、细腻。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夏衍,原名沈端先,著名剧作家,创作和改编的主要作品有《上海屋檐下》、 《法西斯细菌》、《林家铺子》,《包身工》被誉为报告文学的“里程碑”,鲜 明的体现了报告文学的真实性与文学性。 B.韦庄的《菩萨蛮》与白居易的《忆江南》其一,都有借写江南的美景抒发对 江南的热爱和依恋之情。而周邦彦的《苏幕遮》,以咏荷花为中心,以荷花为写 作重点,层层烘托,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 C.海因里希·伯尔是英国作家,获 1972 年诺贝尔文学奖,成名作有《火车正点》、 《流浪者,你若来到斯巴……》,选入课本的短篇小说有《在桥边》。 D.巴尔扎克是 19 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人间喜剧》被 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其中《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名作艺术 地展示了 19 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的画卷。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 9 分,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中华国序学最突出的核心价值或理论价值是它独具特色的人文精神。其具体表现为始终彻 底地从一种伦理化的人文世界观立场看待世界和人生,追求“人”“仁”同格的道德理想, 并把这种理想推广到人伦之中,体现了一种强烈的普世关怀和人文实践精神。 国学中的“人文”一词,早在《周易》中已出现。《易传》在解释贲卦的卦乂时说:“刚 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 思是说,阴阳二气交互作用,产生自然界的“天文”现象;告别愚昧,居于文明,是人类特 有的“人文”现象;根据天文,可以察知自然界阴阳寒暑、风霜雨雪等天时的变化:根据人 文,可以改变人性气质、风俗环境等社会条件,从而使整个社会趋于良善。可见,中国早在 两千多年前,已有“人文”一词,用以指称人类社会赖以健康发展的文化精神特征,标示“天 文”“地文”“物文”等与人类精神、文化活动之本质区别。 天文、地文,乃至虎豹之文,在古人看来皆属自然界表现出来的文彩,而“人文” 乃专属人类社会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精神、文化、理念及其所具有的价值内涵。这 些具有指导意义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内涵,不同于天地,也不同于草木鸟兽。用荀 子的话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 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这里,“亦且有义”四字可以概括出 国学对人文价值的追求。它不仅与天文、物文等自然之文不同,也与人类特有的 文化产生出来的“神文”“鬼文”“权文”“钱文”等形形色色的社会之文不 同。可以说,以儒家为主干的中国文化的人文关怀,主要体现为人之所以为人的 价值体认普世性的实践理性和道德关怀。在《论语》中,有一段子路求教孔子的 故事,子路问孔子如何才算完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 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这里的“文之以礼乐”,即 是强调礼乐道德是人文的主要内容 因此,我们不能把儒家的道德关怀仅仅限制在伦理或政治领域,其更重要的意义 乃是对“人”的发现,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对人的主体性的揭示,也是对人作为 本体存在的价值体认。所谓“主体性”或“本体存在”,皆指人的道德自觉。用 孟子的话说便是人皆有“四心”(或“四德”,)因此儒家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 即是道德自觉;而构成道德自觉的必要条件,又是儒家的仁爱学说。《论语》 书中,“仁”字出现了一百七十多次,即可说明孔子对“仁”的重视。孔子以 “仁”界定“人”,即是肯定人的价值核心在于“仁爱”。樊迟问仁,子曰“爱 人”,孔子又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把“爱人”作为人的基本品德不是 凭空产生的,它是从爱自己的父母出发,然后再通过推己及人的方法,达到“爱 亲则继其爱人”“孝之放、爱天下之民”等社会效果。孟子发挥了孔子的仁爱思 想,又提出“仁者爱人”的命题,认为孔子所谓“仁”,乃是仁者对他人发自内 心的尊重和关切,因此“仁”必须是自觉的而“非由外铄”,这样才能由“不忍 人之心”,发展为“不忍人之政”,以仁德之心施仁政于百姓,使天下之穷民(鳏 寡孤独等无依无靠的人)而无告者皆有所养,从而实现仁治社会的愿望。 (选自2013年第5期《社会科学论坛》,略有删改) 6.下列对国学中的“人文”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已有我们国学中的“人文”一词,这在《周易》中可 以找到最有力的证据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6-8 题。 天文、地文,乃至虎豹之文,在古人看来皆属自然界表现出来的文彩,而“人文” 乃专属人类社会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精神、文化、理念及其所具有的价值内涵。这 些具有指导意义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内涵,不同于天地,也不同于草木鸟兽。用荀 子的话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 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这里,“亦且有义”四字可以概括出 国学对人文价值的追求。它不仅与天文、物文等自然之文不同,也与人类特有的 文化产生出来的“神文”“鬼文”“权文”“钱文”等形形色色的社会之文不 同。可以说,以儒家为主干的中国文化的人文关怀,主要体现为人之所以为人的 价值体认普世性的实践理性和道德关怀。在《论语》中,有一段子路求教孔子的 故事,子路问孔子如何才算完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 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这里的“文之以礼乐”,即 是强调礼乐道德是人文的主要内容。 因此,我们不能把儒家的道德关怀仅仅限制在伦理或政治领域,其更重要的意义 乃是对“人”的发现,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对人的主体性的揭示,也是对人作为 本体存在的价值体认。所谓“主体性”或“本体存在”,皆指人的道德自觉。用 孟子的话说便是人皆有“四心”(或“四德”,)因此儒家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 即是道德自觉;而构成道德自觉的必要条件,又是儒家的仁爱学说。《论语》一 书中,“仁”字出现了一百七十多次,即可说明孔子对“仁”的重视。孔子以 “仁”界定“人”,即是肯定人的价值核心在于“仁爱”。樊迟问仁,子曰“爱 人”,孔子又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把“爱人”作为人的基本品德不是 凭空产生的,它是从爱自己的父母出发,然后再通过推己及人的方法,达到“爱 亲则继其爱人”“孝之放、爱天下之民”等社会效果。孟子发挥了孔子的仁爱思 想,又提出“仁者爱人”的命题,认为孔子所谓“仁”,乃是仁者对他人发自内 心的尊重和关切,因此“仁”必须是自觉的而“非由外铄”,这样才能由“不忍 人之心”,发展为“不忍人之政”,以仁德之心施仁政于百姓,使天下之穷民(鳏 寡孤独等无依无靠的人)而无告者皆有所养,从而实现仁治社会的愿望。 (选自 2013 年第 5 期《社会科学论坛》,略有删改) 6.下列对国学中的“人文”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已有我们国学中的“人文”一词,这在《周易》中可 以找到最有力的证据
B.“人文”一词在国学中可以用来标示人类精神、文化活动与“天文”“地 文”“物文”等的本质区别。 C.“人文”既不属于自然之文,也不属于人类所特有的社会之文,而是以道德 自觉为核心内容的儒家之文。 D.“人文”专属人类社会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精神、文化、理念及其所具有的价 值内涵,以礼乐道德为主要内容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追求“人”“仁”同格的道德理想,并把这种理想推广到人伦之中,是中华 国学独具特色的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 B.告别愚昧,居于文明,是人类特有的“人文”现象。整个社会之所以不断趋 于良善,就是这种人文精神在起作用 C.孟子认为孔子所说的“仁”表现为对他人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关切,人皆有“四 德”,这是一种道德自觉。 D.“仁”字在《论语》一书中出现了一百七十多次,说明孔子对“仁”的重视, 所以说明孔子肯定人的价值是“仁爱”。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引用孔子、孟子、荀子的话来说明仁爱、礼乐道德,这些儒家思想的精 髓是中华国学独具特色的人文精神。 B.仁爱学说是构成儒家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即道德自觉的必要条件,其内涵 已经超越伦理或政治领域。 C.儒家的仁爱思想是从爱自己的父母出发,然后推己及人,从仁德到仁政,从 而实现仁治社会的愿望。 D.孔子“文之以礼乐”的思想,强调了礼乐道德是人文的主要内容,体现了作 为中国文化主干的儒家的人文关怀。 、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王安石 臣前蒙陛下问及本朝所以享国百年,天下无事之故。窃惟念圣问及此,天下之福, 而臣遂无一言之献,非近臣所以事君之义,故敢昧冒而粗有所陈。 伏惟太祖躬上智独见之明,而周知人物之情伪,指挥付托必尽其材,变置施设必 当其务。故能驾驭将帅,训齐士卒,外以捍夷狄,内以平中国。于是除苛赋,止 虐刑,废强横之藩镇,诛贪残之官吏,躬以简俭为天下先。其于出政发令之间 以安利元元为事。太宗承之以聪武,真宗守之以谦仁,以至仁宗、英宗,无 有逸德。此所以享国百年而天下无事也
B.“人文”一词在国学中可以用来标示人类精神、文化活动与“天文”“地 文”“物文”等的本质区别。 C.“人文”既不属于自然之文,也不属于人类所特有的社会之文,而是以道德 自觉为核心内容的儒家之文。 D.“人文”专属人类社会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精神、文化、理念及其所具有的价 值内涵,以礼乐道德为主要内容。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追求“人”“仁”同格的道德理想,并把这种理想推广到人伦之中,是中华 国学独具特色的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 B.告别愚昧,居于文明,是人类特有的“人文”现象。整个社会之所以不断趋 于良善,就是这种人文精神在起作用。 C.孟子认为孔子所说的“仁”表现为对他人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关切,人皆有“四 德”,这是一种道德自觉。 D.“仁”字在《论语》一书中出现了一百七十多次,说明孔子对“仁”的重视, 所以说明孔子肯定人的价值是“仁爱”。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引用孔子、孟子、荀子的话来说明仁爱、礼乐道德,这些儒家思想的精 髓是中华国学独具特色的人文精神。 B.仁爱学说是构成儒家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即道德自觉的必要条件,其内涵 已经超越伦理或政治领域。 C.儒家的仁爱思想是从爱自己的父母出发,然后推己及人,从仁德到仁政,从 而实现仁治社会的愿望。 D.孔子“文之以礼乐”的思想,强调了礼乐道德是人文的主要内容,体现了作 为中国文化主干的儒家的人文关怀。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34 分,共 7 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王安石 臣前蒙陛下问及本朝所以享国百年,天下无事之故。窃惟念圣问及此,天下之福, 而臣遂无一言之献,非近臣所以事君之义,故敢昧冒而粗有所陈。 伏惟太祖躬上智独见之明,而周知人物之情伪,指挥付托必尽其材,变置施设必 当其务。故能驾驭将帅,训齐士卒,外以捍夷狄,内以平中国。于是除苛赋,止 虐刑,废强横之藩镇,诛贪残之官吏,躬以简俭为天下先。其于出政发令之间, 一以安利元元①为事。太宗承之以聪武,真宗守之以谦仁,以至仁宗、英宗,无 有逸德。此所以享国百年而天下无事也
其务。故能驾驭将帅,训齐士卒,外以捍夷狄,内以平中国,于是除苛赋,止虐刑,废 强横之藩镇,诛贪残之官吏,躬以简俭为天下先。甚于出政发令之间,一以安利元元 为事。太宗承之以聪武,真宗守之以谦仁,以至仁宗、英宗,无有逸德。此所以享国百 年而天下无事也 仁宗在位,历年最久。臣于时实备从官,施为本末,臣所亲见。尝试为陛下陈其 二,而陛下详择其可,亦足以申鉴于方今。伏惟仁宗之为君也,佃畏天,俯畏人:宽仁 恭俭,出于自然,忠恕诚悫,终始如一。未尝妄兴一役,未尝妄杀一人;断狱务在生之 面特恶衷之残扰。宁屈己弃财于夷狄,而终不忍加兵。刑平面公,赏重而信。纳用谏官 御史,公听并观,而不蔽于偏至之谗。自夏人顺服,蛮夷遂无大变,边人父子夫妇得免 于兵死,而中国之人安逸蕃息,以至今日者,未尝妄兴一役,未尝妄杀一人,断狱务在 生之,而特恶吏之残扰,宁屈己弃财于夷狄,而不忍加兵之效也。大臣贵戚、左右近习 莫敢强横犯法,其自重慎,或甚于闾巷之人,此刑垩而公之效也。募天下骁雄横滑以为 兵,几至百万,非有良将以御之,而谋燮者辄败;聚天下财物,虽有文籍,委之府吏 非有能吏以钩考,而断盗者辄发;凶年饥岁,流者填道,死者相枕,而寇壞者辄得。此 赏熏而信之效也。大臣贵戚、左右近习,莫能大擅威福,广私货照,一有奷慝,随辄上 闻;贪邪横猾,虽间或见用,未尝得久。此納用谏官、御史,公听并观,而不蔽于偏至 之谗之效也。升遐之日,天下号恸,如丧考蚍,此宽仁恭俭,出于自然,忠恕诚悫,终 始如一之效也。 9.以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周知人物之情伪 周:周围 B.边人父子夫妇得免于兵死 兵:战乱 C.虽有文籍,委之府史 委:交付 D.非有能吏以钩考 钩考:查考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属于宋朝得以“享国百年”的原因的一项是 ①除苛赋,止虐刑 ②躬以简俭为天下先 ③升遐之日,天下号恸,如丧考妣 ④未尝妄兴一役,未尝妄杀 人 ⑤刑平而公,赏重而信 ⑥中国之人安逸蕃息,以至 今日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文的写作缘于皇帝向王安石询问末朝统治上百年且天下无事的原因,王安 石在文中作了详尽的分析,尽到了作为皇帝近臣的责任 B.文章一一讲述了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清明正确的内政外交政策, 指出这是宋朝百年无事的根本原因 C.文章详写了仁宗在位时的政治、外交等方面的举措及其获得的成效,意在为 当朝的皇帝提供借鉴。 D.仁宗时因为刑罚公正,赏赐很重而守信用,所以皇亲国戚能守法自重,水旱 灾年,偷盗财物的人能很快被捕获。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其于出政发令之间,一以安利元元为事。(3分) (2)断狱务在生之,而特恶吏之残扰。(3分) (3)贪邪横猾,虽间或见用,未尝得久。(3分)
9.以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周知人物之情伪 周:周围 B.边人父子夫妇得免于兵死 兵:战乱 C.虽有文籍,委之府史 委:交付 D.非有能吏以钩考 钩考:查考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属于宋朝得以“享国百年”的原因的一项是 ①除苛赋,止虐刑 ②躬以简俭为天下先 ③升遐之日,天下号恸,如丧考妣 ④未尝妄兴一役,未尝妄杀一 人 ⑤刑平而公,赏重而信 ⑥中国之人安逸蕃息,以至 今日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文的写作缘于皇帝向王安石询问宋朝统治上百年且天下无事的原因,王安 石在文中作了详尽的分析,尽到了作为皇帝近臣的责任。 B.文章一一讲述了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清明正确的内政外交政策, 指出这是宋朝百年无事的根本原因。 C.文章详写了仁宗在位时的政治、外交等方面的举措及其获得的成效,意在为 当朝的皇帝提供借鉴。 D.仁宗时因为刑罚公正,赏赐很重而守信用,所以皇亲国戚能守法自重,水旱 灾年,偷盗财物的人能很快被捕获。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其于出政发令之间,一以安利元元为事。(3 分) (2)断狱务在生之,而特恶吏之残扰。(3 分) (3)贪邪横猾,虽间或见用,未尝得久。(3 分)
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太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 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也,往送之门, 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选自《孟子》) 14.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黄鶴楼 南唐·卢毀 黄鹤何年去杳具,高楼十载倚江城。 蜜云朝卷四山景,流水夜传三峡声。 柳暗西州供复望,草芳南浦偏离情。 登临一向须回首,看却乡心万感生。 注:宋乾德四年(966年)南唐进士试(当时南唐奉宋正朔),考《王度如金玉赋》,卢郢高 居榜首。此诗写于开宝八年(975年)三月南唐灭亡、点毀入宋之后。 黄鶴楼 宋·游景仁 长江巨浪拍天浮,城郭相望万景收。 汉水北香云梦入,蜀江西带洞底流。 角声交送千家月,帆影中分两岸秋。 黄鹤楼高人不见,却随鹦鹉过汀洲。艹 注:游景仁,广安人,南渡四贤相之一,有文集,今不传,独此诗见《楚志》。 (1)请对卢诗第三联中的“暗”“芳”二字作简要赏析。(4分) (2)比较两首诗在写作内容和表达情感的异同,并作简要赏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5分) (1)制芰荷以为衣兮, 。(屈原《离骚》) (2)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 。(李密 《陈情表》) (3)千岩万转路不定 。《李白《梦 游天姥吟留别》) 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5) 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易《琵琶 行》 (6)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 《爱莲说》) (⑦)佳节又重阳 ,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 花阴》) (8)想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永遇乐·京 口北固亭怀古》)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雾中的村庄 苏作成 ①我一直觉得,雾中的村庄是有灵魂的,我好想到城市近郊去看看这种状态下的 村庄。②尽管天气微寒,但天空的那一枚太阳,还是给了我温暖。吃过早点,我
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 6 处)(3 分)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太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 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也,往送之门, 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选自《孟子》)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 5 个小题作答)(5 分) (1)制芰荷以为衣兮, 。(屈原《离骚》) (2)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 。(李密 《陈情表》) (3)千岩万转路不定, 。《李白《梦 游天姥吟留别》) (4) ,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5) ,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易《琵琶 行》) (6)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 《爱莲说》) (7)佳节又重阳, ,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 花阴》) (8)想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永遇乐·京 口北固亭怀古》)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 20 分,共 4 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6-19 题。 雾中的村庄 苏作成 ①我一直觉得,雾中的村庄是有灵魂的,我好想到城市近郊去看看这种状态下的 村庄。②尽管天气微寒,但天空的那一枚太阳,还是给了我温暖。吃过早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