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型课程《应用伦理学》 大学生课题调研报告 0.535 0.094 0.228 0.142 由此可以看出,超过一半的人认为泡在寝室就是“宅”的表现,而C.沉迷漫画、小说、游戏和D.穿着 邋遢,行动拖拉,精神萎靡两项所占比例额也相对较高,而吃外面并不为大多数人认为是“宅”的表现。 事实上,由于这道题并非单选,因此有很多答卷者选择了多项,可见,“宅”的表现并不是单一的,作为一 种新兴文化,“宅”也是多元的,其表现是多样的 2.你认为在有多少的课余时间泡在寝室才能称为“宅”呢? A.50%B.70%C80%D90% 在这一题中,四个选项在答卷人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C 0.072 0.313 0.417 0.198 在这一题中,认为有70%~80%的课余时间泡在寝室即可称为“宅”的人占绝大多数,看来大家对“宅 的定义还是蛮严格的。当然,也有将近20%的人认为90%以上才算“宅”,只有极少数人认为50%就算“宅 可见,在“宅”的定义中,待在室内的时间在课余时间中的比重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也就是从某种意义上 说,不管一个人在寝室干什么,只要这个时间超过了一定的比重,那就是“宅”。 3.你周围的人有多少能称得上“宅”呢? A.有那么一两个吧B.不少,但是也不多C.有很多认识的人D.大部分我认识的人 在这一题中,四个选项在答卷人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0.406 0.167 0.021 在这一题中,大多数人选择了A项和B项,可见,“宅”现象在大学生中并非普遍现象,并不是大多数 人都很“宅”。但是,还有将近17%的人选择了C.有很多认识的人,另有极少数人选择了D.大部分我认识 的人,可见,“宅”虽然并不普遍,但有逐渐扩大的趋势,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宅”人就会普遍出现在我 4.你认为宅的利弊孰大? A.利大于弊B.弊大于利C.难说 在这一题中,三个选项在答卷人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A C 0.094 0.365 0.542 在这一题中,有超过一半的人难以断定“宅”的利弊孰大,可见“宅”作为一种新兴现象,起利弊还有 待观察和考证,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宅”也不例外。在剩下的一半中,绝大多数人选择了弊大于利, 看来“宅”在人们的眼中,也许是一种颓废消极,缺乏阳光的表现,因此其后果也是不好的。但是,也有 极少数人认为利大于弊,这部分人认为,把自己“宅”在象牙塔中,或是“宅”于自己想做的事,也许就 能成就一番事业,他们把“宅”的概念广义化了,“宅”在他们眼中成为了一种专注,一种精神 5.你是否认为“宅”的现象是在近些年产生的,并且有扩大的趋势? A.是近些年来产生的,并且有扩大的趋势 B.是近些年来产生的,不过不见得会继续扩大 C.是近些年来产生的,不过在未来一定会缩小 D.根本就不是近些年来产生的 在这一题中,四个选项在答卷人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研讨型课程《应用伦理学》 大学生课题调研报告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21 0.535 0.094 0.228 0.142 由此可以看出,超过一半的人认为泡在寝室就是“宅”的表现,而 C. 沉迷漫画、小说、游戏和 D.穿着 邋遢,行动拖拉,精神萎靡两项所占比例额也相对较高,而吃外面并不为大多数人认为是“宅”的表现。 事实上,由于这道题并非单选,因此有很多答卷者选择了多项,可见,“宅”的表现并不是单一的,作为一 种新兴文化,“宅”也是多元的,其表现是多样的。 2. 你认为在有多少的课余时间泡在寝室才能称为“宅”呢? A. 50% B.70% C80% D 90% 在这一题中,四个选项在答卷人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A B C D 0.072 0.313 0.417 0.198 在这一题中,认为有 70%~80%的课余时间泡在寝室即可称为“宅”的人占绝大多数,看来大家对“宅” 的定义还是蛮严格的。当然,也有将近 20%的人认为 90%以上才算“宅”,只有极少数人认为 50%就算“宅”。 可见,在“宅”的定义中,待在室内的时间在课余时间中的比重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也就是从某种意义上 说,不管一个人在寝室干什么,只要这个时间超过了一定的比重,那就是“宅”。 3. 你周围的人有多少能称得上“宅”呢? A.有那么一两个吧 B.不少,但是也不多 C.有很多认识的人 D. 大部分我认识的人 在这一题中,四个选项在答卷人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A B C D 0.396 0.406 0.167 0.021 在这一题中,大多数人选择了 A 项和 B 项,可见,“宅”现象在大学生中并非普遍现象,并不是大多数 人都很“宅”。但是,还有将近 17%的人选择了 C.有很多认识的人,另有极少数人选择了 D. 大部分我认识 的人,可见,“宅”虽然并不普遍,但有逐渐扩大的趋势,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宅”人就会普遍出现在我 们的周围。 4.你认为宅的利弊孰大? A.利大于弊 B.弊大于利 C.难说 在这一题中,三个选项在答卷人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A B C 0.094 0.365 0.542 在这一题中,有超过一半的人难以断定“宅”的利弊孰大,可见“宅”作为一种新兴现象,起利弊还有 待观察和考证,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宅”也不例外。在剩下的一半中,绝大多数人选择了弊大于利, 看来“宅”在人们的眼中,也许是一种颓废消极,缺乏阳光的表现,因此其后果也是不好的。但是,也有 极少数人认为利大于弊,这部分人认为,把自己“宅”在象牙塔中,或是“宅”于自己想做的事,也许就 能成就一番事业,他们把“宅”的概念广义化了,“宅”在他们眼中成为了一种专注,一种精神。 5.你是否认为“宅”的现象是在近些年产生的,并且有扩大的趋势? A.是近些年来产生的,并且有扩大的趋势 B.是近些年来产生的,不过不见得会继续扩大 C.是近些年来产生的,不过在未来一定会缩小 D.根本就不是近些年来产生的 在这一题中,四个选项在答卷人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研讨型课程《应用伦理学》 大学生课题调研报告 A C D 0.531 0.186 0.010 由此可以看出,超过一半的人把“宅”看作一种近些年才产生的新兴现象,并且有扩大的趋势,与此相 对,27%的人却选择了完全相反的观点,即“宅”由来已久,根本就不是近些年来产生的。但是也有将近 19%的人在认可“宅”是一种新兴现象的同时,不看好这一现象的成长 6.你认为“宅人”是否在核心竞争力上输给其他人呢? A.不会B.可能吧C.应该会的D.肯定会 在这一题中,四个选项在答卷人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A 0.327 0.142 这一题还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大多数人把票投给了A、B两项,但是总体来说,趋向于“宅 人”会在核心竞争力上输给他人的还是占大多数,原因也许在于这个社会正趋向于开放、多元,而“宅人” 有内向、单一的趋向,而且“宅人”要么是“宅”在象牙塔中,要么是“宅”在颓废中,而这两种人似乎 都不符合这个社会的发展潮流。 7.你认为为什么会产生宅的现象呢? A.网络发达,可以足不出户的谋生 B.在最熟悉的环境里最舒适,生活更轻松 啃老族,没有生活压力 D.胸无大志 其他 在这一题中,四个选项在答卷人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0.363 0.045 0.100 刚好一般的人选择了网络发达,可以足不出户的谋生,足以见得网络带来了大批“宅人”,很多“宅人” 都是“宅”起来面对电脑。当然,也有36%的人选择了B.在最熟悉的环境里最舒适,生活更轻松。在我们 的调查中,还有人提出,除了选项中的原因外,还有可能是一切可能引起颓废的东西,还有人认为在外面 活动成本太高,而作为学生的我们难以负担得起,另外,没有其它爱好或者有某种自卑情结逃避现实也会 导致“宅”,也有人觉得现实生活太残酷,用“宅”来逃避,等等 8.你认为宅现象,想比奔波的生活,有什么优势呢? A.有很多啊,生活舒适方便,不用处理人际交际的压力,最大程度地节省时间等等 B.有一点吧,确实很舒适,但是不如上下学上下班好 C.基本没有好处,是一种应该放弃的生活方式 D.只有腐蚀作用 其他 在这一题中,四个选项在答卷人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0.500 0.313 0.135 0.052 在这一题中,超过一半的人认为宅现象的优势有很多啊,生活舒适方便,不用处理人际交际的压力,最 大程度地节省时间等等。也有30%的人选择了B.有一点吧,确实很舒适,但是不如上下学上下班好。可见,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研讨型课程《应用伦理学》 大学生课题调研报告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22 A B C D 0.531 0.186 0.010 0.271 由此可以看出,超过一半的人把“宅”看作一种近些年才产生的新兴现象,并且有扩大的趋势,与此相 对,27%的人却选择了完全相反的观点,即“宅”由来已久,根本就不是近些年来产生的。但是也有将近 19%的人在认可“宅”是一种新兴现象的同时,不看好这一现象的成长。 6.你认为“宅人”是否在核心竞争力上输给其他人呢? A.不会 B.可能吧 C.应该会的 D.肯定会 在这一题中,四个选项在答卷人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A B C D 0.327 0.366 0.158 0.142 这一题还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大多数人把票投给了 A、B 两项,但是总体来说,趋向于“宅 人”会在核心竞争力上输给他人的还是占大多数,原因也许在于这个社会正趋向于开放、多元,而“宅人” 有内向、单一的趋向,而且“宅人”要么是“宅”在象牙塔中,要么是“宅”在颓废中,而这两种人似乎 都不符合这个社会的发展潮流。 7.你认为为什么会产生宅的现象呢? A.网络发达,可以足不出户的谋生 B.在最熟悉的环境里最舒适,生活更轻松 C.啃老族,没有生活压力 D.胸无大志 其他: 在这一题中,四个选项在答卷人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A B C D 0.500 0.363 0.045 0.100 刚好一般的人选择了网络发达,可以足不出户的谋生,足以见得网络带来了大批“宅人”,很多“宅人” 都是“宅”起来面对电脑。当然,也有 36%的人选择了 B.在最熟悉的环境里最舒适,生活更轻松。在我们 的调查中,还有人提出,除了选项中的原因外,还有可能是一切可能引起颓废的东西,还有人认为在外面 活动成本太高,而作为学生的我们难以负担得起,另外,没有其它爱好或者有某种自卑情结逃避现实也会 导致“宅”,也有人觉得现实生活太残酷,用“宅”来逃避,等等。 8.你认为宅现象,想比奔波的生活,有什么优势呢? A.有很多啊,生活舒适方便,不用处理人际交际的压力,最大程度地节省时间等等 B.有一点吧,确实很舒适,但是不如上下学上下班好 C.基本没有好处,是一种应该放弃的生活方式 D.只有腐蚀作用 其他: 在这一题中,四个选项在答卷人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A B C D 0.500 0.313 0.135 0.052 在这一题中,超过一半的人认为宅现象的优势有很多啊,生活舒适方便,不用处理人际交际的压力,最 大程度地节省时间等等。也有 30% 的人选择了 B.有一点吧,确实很舒适,但是不如上下学上下班好。可见
研讨型课程《应用伦理学》 大学生课题调研报告 大多数人还是认为“宅”是一种很舒服很享受的生活,也许是在巨大的社会压力下,人们都渴望找到属于 自己的一片栖息地吧!但是,也有小部分人看轻“宅生活”,把它看作一种颓废,一种堕落。除了这四个选 项,还有人提出,在网上可能比生活中更能结识志同道合的人,有不同方向的追求。 9.你认为宅生活有什么坏处呢? A.没有与人言语上的交流,时间长了很难受 B.锻炼少,生活得很不健康 C.会导致人类的退化 D.没什么坏处 其他 在这一题中,四个选项在答卷人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0.563 0.018 超过一半的人认为宅生活锻炼少,生活得很不健康,也有人从自身感受出发,指出没有与人言语上的交 流,时间长了很难受,还有人从更宏观的角度观察,认为它会导致人类的退化,只有极少数人人选择了D 没什么坏处,看来宅的坏处不容小觑,我们还是要慎重思考和选择。 0.你是否认为,相比面对人,面对社会的巨大压力,宅生活更可取? A.不是B.好像有一点C.没有啊 在这一题中,三个选项在答卷人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C 0.397 0.237 0.366 虽然宅生活看上去很舒适,很轻松,但它确实不是一种很现实的生活方式,也许是出于这种考虑,大多 数人都不认为宅生活更可取,只有少数人觉得有一点可取,另有人提出,我们每个人都是自由的,什么样 的时候做什么事,个人选择也可以多样化。 四、结语 宅,作为一种新兴文化,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考证,我们只有怀着探索的心情,客观的心态,正视这种既 已存在的现象,才能正确认识它,理解它,利用它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研讨型课程《应用伦理学》 大学生课题调研报告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23 大多数人还是认为“宅”是一种很舒服很享受的生活,也许是在巨大的社会压力下,人们都渴望找到属于 自己的一片栖息地吧!但是,也有小部分人看轻“宅生活”,把它看作一种颓废,一种堕落。除了这四个选 项,还有人提出,在网上可能比生活中更能结识志同道合的人,有不同方向的追求。 9.你认为宅生活有什么坏处呢? A.没有与人言语上的交流,时间长了很难受 B.锻炼少,生活得很不健康 C.会导致人类的退化 D.没什么坏处 其他: 在这一题中,四个选项在答卷人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A B C D 0.304 0.563 0.116 0.018 超过一半的人认为宅生活锻炼少,生活得很不健康,也有人从自身感受出发,指出没有与人言语上的交 流,时间长了很难受,还有人从更宏观的角度观察,认为它会导致人类的退化,只有极少数人人选择了 D. 没什么坏处,看来宅的坏处不容小觑,我们还是要慎重思考和选择。 10.你是否认为,相比面对人,面对社会的巨大压力,宅生活更可取? A.不是 B.好像有一点 C.没有啊 其他: 在这一题中,三个选项在答卷人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A B C 0.397 0.237 0.366 虽然宅生活看上去很舒适,很轻松,但它确实不是一种很现实的生活方式,也许是出于这种考虑,大多 数人都不认为宅生活更可取,只有少数人觉得有一点可取,另有人提出,我们每个人都是自由的,什么样 的时候做什么事,个人选择也可以多样化。 四、结语: 宅,作为一种新兴文化,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考证,我们只有怀着探索的心情,客观的心态,正视这种既 已存在的现象,才能正确认识它,理解它,利用它
研讨型课程《应用伦理学》 大学生课题调研报告 附表一: 关于宅文化的调查问卷: 你认为什么是宅的表现? A.泡在寝室B.经常吃外卖C.沉迷漫画、小说、游戏D.穿着邋遢,行动拖拉,精神萎靡 你认为在有多少的课余时间泡在寝室才能称为”宅”呢? A.50%B.70%C80%D90% 3.你周目的人有多少能称得上“宅”呢? A.有那么一两个吧B.不少,但是也不多C.有很多认识的人D.大部分我认识的人 4.你认为宅的利弊孰大? A.利大于弊B.弊大于利C.难说 5.你是否认为“宅”的现象是在近些年产生的,并且有扩大的趋势? A.是近些年来产生的,并且有扩大的趋势 B.是近些年来产生的,不过不见得会继续扩大 C.是近些年来产生的,不过在未来一定会缩小 D.根本就不是近些年来产生的 6.你认为“宅人”是否在核心竞争力上输给其他人呢? A.不会B.可能吧C.应该会的D.肯定会 7.你认为为什么会产生宅的现象呢? A.网络发达,可以足不出户的谋生 B.在最熟悉的环境里最舒适,生活更轻松 啃老族,没有生活压力 D.胸无大志 8.你认为宅现象,想比奔波的生活,有什么优势呢? 有很多啊,生活舒适方便,不用处理人际交际的压力,最大程度地节省时间等等 B.有一点吧,确实很舒适,但是不如上下学上下班好 C.基本没有好处,是一种应该放弃的生活方式 D.只有腐蚀作用 9.你认为宅生活有什么坏处呢 A.没有与人言语上的交流,时间长了很难受 B.锻炼少,生活得很不健康 C.会导致人类的退化 D.没什么坏处 其 10.你是否认为,相比面对人,面对社会的巨大压力,宅生活更可取? A.不是B.好像有一点C.没有啊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研讨型课程《应用伦理学》 大学生课题调研报告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24 附表一: 关于宅文化的调查问卷: 你认为什么是宅的表现? A.泡在寝室 B.经常吃外卖 C. 沉迷漫画、小说、游戏 D.穿着邋遢,行动拖拉,精神萎靡 你认为在有多少的课余时间泡在寝室才能称为”宅”呢? A. 50% B.70% C80% D 90% 3. 你周围的人有多少能称得上“宅”呢? A.有那么一两个吧 B.不少,但是也不多 C.有很多认识的人 D. 大部分我认识的人 4.你认为宅的利弊孰大? A.利大于弊 B.弊大于利 C.难说 5.你是否认为“宅”的现象是在近些年产生的,并且有扩大的趋势? A.是近些年来产生的,并且有扩大的趋势 B.是近些年来产生的,不过不见得会继续扩大 C.是近些年来产生的,不过在未来一定会缩小 D.根本就不是近些年来产生的 6.你认为“宅人”是否在核心竞争力上输给其他人呢? A.不会 B.可能吧 C.应该会的 D.肯定会 7.你认为为什么会产生宅的现象呢? A.网络发达,可以足不出户的谋生 B.在最熟悉的环境里最舒适,生活更轻松 C.啃老族,没有生活压力 D.胸无大志 其他: 8.你认为宅现象,想比奔波的生活,有什么优势呢? A.有很多啊,生活舒适方便,不用处理人际交际的压力,最大程度地节省时间等等 B.有一点吧,确实很舒适,但是不如上下学上下班好 C.基本没有好处,是一种应该放弃的生活方式 D.只有腐蚀作用 其他: 9.你认为宅生活有什么坏处呢 A.没有与人言语上的交流,时间长了很难受 B.锻炼少,生活得很不健康 C.会导致人类的退化 D.没什么坏处 其他: 10.你是否认为,相比面对人,面对社会的巨大压力,宅生活更可取? A.不是 B.好像有一点 C.没有啊 其他:
研讨型课程《应用伦理学》 大学生课题调研报告 关于“毕婚族”现象的调研报告 杨岚、杜晓、陆怡奇 指导老师:陈金华 「背景』 近年来,毕婚现象成为社会上的一大趋势。所谓“毕婚族”即是指大学毕业生在领取毕业证的同时领取 结婚证。这一群体也越来越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正文」: 调查目的: 探求毕婚现象产生的原因,通过深入了解大学生对于“毕婚”的看法,研究“毕婚”对大学生自身、对 家庭和社会造成的影响,并对其如何平衡自身角色的转变和更顺利地承担家庭以及社会的责任提出一些我 们的建议和忠告 调查背景: 近年来,毕婚现象成为社会上的一大趋势。而所谓“毕婚族”即是指大学毕业生在领取毕业证的同时领 取结婚证。在我们身边,有为数不少的同学已经或将要加入“毕婚族”,成为其中的一员。特别是,我看到 我的助理辅导员在大学毕业后选择结婚,但仍然直研之后,我开始反思“毕婚”究竟带给我们些什么。逆 于理所当然的先工作后结婚的生活惯性,“毕婚”究竟对这个社会,对三个家庭(女方家庭、男方家庭及婚 后家庭),对自身发展造成了什么影响。 调查时间 2008年9月20日-2008年12月10日 调查地点: 复旦校园 调查人员 复旦大学普通学生、将成为或已成为“毕婚族”的学生或老师 调查手段: 查阅资料、调查问卷、采访“毕婚族”成员 调查成果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研讨型课程《应用伦理学》 大学生课题调研报告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25 关于“毕婚族”现象的调研报告 杨岚、杜晓、陆怡奇 指导老师:陈金华 「背景』: 近年来,毕婚现象成为社会上的一大趋势。所谓“毕婚族”即是指大学毕业生在领取毕业证的同时领取 结婚证。这一群体也越来越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正文』: 调查目的: 探求毕婚现象产生的原因,通过深入了解大学生对于“毕婚”的看法,研究“毕婚”对大学生自身、对 家庭和社会造成的影响,并对其如何平衡自身角色的转变和更顺利地承担家庭以及社会的责任提出一些我 们的建议和忠告。 调查背景: 近年来,毕婚现象成为社会上的一大趋势。而所谓“毕婚族”即是指大学毕业生在领取毕业证的同时领 取结婚证。在我们身边,有为数不少的同学已经或将要加入“毕婚族”,成为其中的一员。特别是,我看到 我的助理辅导员在大学毕业后选择结婚,但仍然直研之后,我开始反思“毕婚”究竟带给我们些什么。逆 于理所当然的先工作后结婚的生活惯性,“毕婚”究竟对这个社会,对三个家庭(女方家庭、男方家庭及婚 后家庭),对自身发展造成了什么影响。 调查时间: 2008 年 9 月 20 日—2008 年 12 月 10 日 调查地点: 复旦校园 调查人员: 复旦大学普通学生、将成为或已成为“毕婚族”的学生或老师 调查手段: 查阅资料、调查问卷、采访“毕婚族”成员 调查成果: 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