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宝鸡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 语文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世界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往来的重要通道,在世界 历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引人高度关注。在我国,谈到海上丝绸之路,人们 想到的往往是扬州、泉州等举世闻名的出海港口所在地,或是德化窑、龙泉窑、 越窑等东南沿海地区的古代瓷器生产地。这些地方在国家的支持下,都相继建立 了博物馆,使当地居民和中外游客可以在那里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古代文明,畅 想当时的中国与世界的交往。 然而,海上丝绸之路并不仅仅是出发港口和到达港口,还理所当然地包括航路以 及海路上停靠港口。海南岛附近的海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在海上 丝绸之路交通中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位于海南万宁市境内近海的大洲岛, 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便是在海南岛以东海域航行船只的避风港。如 今,在大洲岛周围的海底,沉睡着多条古船,它们是海南岛曾在海上丝绸之路的 交流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历史见证,向人们诉说着大洲岛乃至古代海南岛民众参与 海上丝绸之路发展,与往来这里的世界各地的人们进行交流的故事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在海上丝绸之路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海南岛,除位于海口的 海南省博物馆之外,几乎没有其他与文化有关的公立博物馆,更没有一处与海上 丝绸之路甚至与海洋文化有关的博物馆 近年来,到海南岛旅游的国内外游客与日俱增,这里正在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但是,迄今为止,人们在海南,能看到蓝天、白云、椰林、海水、沙滩,却看不 到海南岛古代先民们生活的变迁,更看不到海南岛的先民们在海上丝绸之路以及 与南太平洋诸岛上居民交流方面发挥的作用,作出的贡献。博物馆的缺位使海南 岛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增强我们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等方面的巨大潜力没有 得到充分地发掘,十分令人惋惜。 此外,自古以来,海南岛先民就与内地的先民们保持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中 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海南省博物馆合作,在海南岛东南部沿海地区开展考 古调査和发掘,发现了许多史前和各历史时期的遗址,出土了丰富的遗迹和遗物。 由此可以看出,海南岛的史前和各历史时期的文化,既具有十分鲜明的海岛特点 又与内陆华南地区的文化存在较多的共性。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海南岛先民的生 活习俗和文化与分布在南太平洋诸岛上的居民存在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都是用树 皮来做布制衣、都使用有段石器等形制特殊的石器。这些都表明,海南岛的史前 文化研究很有可能是解决“南岛语族的起源”这一国际学术界高度关注、争论很 大的热点问题的关键。 鉴于上述种种,我以为,国家发改委、海南省政府应拨出专款,在大洲岛所在的 万宁市建立南海文化(包括海上丝绸之路和南海居民生活)博物馆,以呈现海南 岛在南太平洋的文化交流以及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交流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让 民众对南海文化有所了解,也可以増强海南旅游的文化含量,促进海南国际旅游 岛的健康发展。 (摘编自王巍《海南岛是“海丝”的重要节点》)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作者建议“建立南海文化博物馆”的依据的一项是(3分)
2015 年宝鸡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 语 文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世界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往来的重要通道,在世界 历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引人高度关注。在我国,谈到海上丝绸之路,人们 想到的往往是扬州、泉州等举世闻名的出海港口所在地,或是德化窑、龙泉窑、 越窑等东南沿海地区的古代瓷器生产地。这些地方在国家的支持下,都相继建立 了博物馆,使当地居民和中外游客可以在那里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古代文明,畅 想当时的中国与世界的交往。 然而,海上丝绸之路并不仅仅是出发港口和到达港口,还理所当然地包括航路以 及海路上停靠港口。海南岛附近的海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在海上 丝绸之路交通中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位于海南万宁市境内近海的大洲岛, 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便是在海南岛以东海域航行船只的避风港。如 今,在大洲岛周围的海底,沉睡着多条古船,它们是海南岛曾在海上丝绸之路的 交流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历史见证,向人们诉说着大洲岛乃至古代海南岛民众参与 海上丝绸之路发展,与往来这里的世界各地的人们进行交流的故事。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在海上丝绸之路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海南岛,除位于海口的 海南省博物馆之外,几乎没有其他与文化有关的公立博物馆,更没有一处与海上 丝绸之路甚至与海洋文化有关的博物馆。 近年来,到海南岛旅游的国内外游客与日俱增,这里正在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但是,迄今为止,人们在海南,能看到蓝天、白云、椰林、海水、沙滩,却看不 到海南岛古代先民们生活的变迁,更看不到海南岛的先民们在海上丝绸之路以及 与南太平洋诸岛上居民交流方面发挥的作用,作出的贡献。博物馆的缺位使海南 岛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增强我们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等方面的巨大潜力没有 得到充分地发掘,十分令人惋惜。 此外,自古以来,海南岛先民就与内地的先民们保持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中 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海南省博物馆合作,在海南岛东南部沿海地区开展考 古调查和发掘,发现了许多史前和各历史时期的遗址,出土了丰富的遗迹和遗物。 由此可以看出,海南岛的史前和各历史时期的文化,既具有十分鲜明的海岛特点, 又与内陆华南地区的文化存在较多的共性。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海南岛先民的生 活习俗和文化与分布在南太平洋诸岛上的居民存在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都是用树 皮来做布制衣、都使用有段石器等形制特殊的石器。这些都表明,海南岛的史前 文化研究很有可能是解决“南岛语族的起源”这一国际学术界高度关注、争论很 大的热点问题的关键。 鉴于上述种种,我以为,国家发改委、海南省政府应拨出专款,在大洲岛所在的 万宁市建立南海文化(包括海上丝绸之路和南海居民生活)博物馆,以呈现海南 岛在南太平洋的文化交流以及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交流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让 民众对南海文化有所了解,也可以增强海南旅游的文化含量,促进海南国际旅游 岛的健康发展。 (摘编自王巍《海南岛是“海丝”的重要节点》)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作者建议“建立南海文化博物馆”的依据的一项是(3 分)
A.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世界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往来的重要通道,在世 界历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引人关注 B.海上丝绸之路的许多地方建立了博物馆,而海南岛除省博物馆外却没有一处与 海上丝绸之路甚至与海洋文化有关的博物馆。 C.海南岛正在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但人们在海南只能看到椰林、海水等,博物 馆的缺位使海南岛的巨大潜力没有得到发掘。 D.海南岛的史前文化研究很有可能成为解决“南岛语族的起源”这一国际学术 界高度关注、争论很大的热点问题的关键。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仅是出发港口和到达港口,还应当包括航路以及海路上停靠 港口,也当然包括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海南岛 B.到海南岛旅游的游客,看到的多为蓝天、沙滩等自然景观,看不到海南岛先民 生活的变迁及其在“海丝”等方面的作用和贡献,这令人惋惜。 C.从出土的丰富的遗迹和遗物来看,海南岛史前和各历史时期的文化,既具有鲜 明的海岛特点,又与内陆华南地区的文化存在较多的共性 D.建立南海文化博物馆,既可以让国内外游客对南海文化有所了解,也可以增强 海南旅游的文化含量,可以促进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健康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的海上丝绸之路出海港口所在地,都先后建立了博物馆,人们可以在那里 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古代文明,畅想当时的中国与世界的交往。 B.由于海南万宁市境内近海的大洲岛周围的海底沉睡着多条古船,从而证明大洲 岛地理位置特殊,自古以来便是海南岛以东海域航行船只的避风港。 C.都用树皮来做布制衣,都使用有段石器等形制特殊的石器,这表明海南岛先民 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与分布在南太平洋诸岛上的居民有很多相似之处 D.建立南海文化博物馆,可以呈现海南岛在南太平洋的文化交流以及古代海上丝 绸之路交流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这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拨出专款。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若拙,字藏用,京兆万年人。父光赞,贝、冀观察判官。若拙初以荫补太庙斋 郎,复举拔萃,授大名府户曹参军。时符彦卿在镇,光赞居幕下,若拙得以就养。 俄又举进土,王祐典贡举,擢上第,授密州防御推官。登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 太祖嘉其敏赡,改著作佐郎。故事,制策中选者除拾遗、补阙。若拙以恩例不及 上书自陈,执政恶之,出监商州坑冶。迁太子左赞善大夫,以官称与父名同,辞, 不许。太平兴国二年,知乾州,会李飞雄诈乘驿称诏使,事败伏法。太宗以若拙 与飞雄父若愚连名,疑其昆弟,命殿直卢令珣即捕系州狱,乃与若愚同宗,通家 非亲,不知其谋,犹坐削籍流海岛。岁余,起授卫尉寺丞、知陇州。四年,复旧 官。以政闻超授监察御史、通判泰州同帅宋偓年老政弛又徙荇拙通判焉未几御史 中丞滕中正荐之召归台顷之改右补阙。时诸王岀阁,若拙献颂称旨,召见,赐绯 鱼,同勾当河东转运兼云、应等八州事。尝诣阙言边事,太宗嘉之。又同掌水陆 发运司。雍煕三年,假秘书监使交州。先是,黎桓制度逾僭。若拙既入境,即遣 右戒以臣礼,繇是桓听命,拜诏尽恭。燕飨日,以奇货异物列于前,若拙 不留眄。取先陷蛮使邓君辩以归,礼币外,不受其私觌。使还,上谓其不辱命 迁起居舍人,充盐铁判官。淳化二年,出为两浙转运使。契丹寇边,改职方员外
A.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世界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往来的重要通道,在世 界历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引人关注。 B.海上丝绸之路的许多地方建立了博物馆,而海南岛除省博物馆外却没有一处与 海上丝绸之路甚至与海洋文化有关的博物馆。 C.海南岛正在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但人们在海南只能看到椰林、海水等,博物 馆的缺位使海南岛的巨大潜力没有得到发掘。 D.海南岛的史前文化研究很有可能成为解决“南岛语族的起源”这一国际学术 界高度关注、争论很大的热点问题的关键。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仅是出发港口和到达港口,还应当包括航路以及海路上停靠 港口,也当然包括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海南岛。 B.到海南岛旅游的游客,看到的多为蓝天、沙滩等自然景观,看不到海南岛先民 生活的变迁及其在“海丝”等方面的作用和贡献,这令人惋惜。 C.从出土的丰富的遗迹和遗物来看,海南岛史前和各历史时期的文化,既具有鲜 明的海岛特点,又与内陆华南地区的文化存在较多的共性。 D.建立南海文化博物馆,既可以让国内外游客对南海文化有所了解,也可以增强 海南旅游的文化含量,可以促进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健康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我国的海上丝绸之路出海港口所在地,都先后建立了博物馆,人们可以在那里 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古代文明,畅想当时的中国与世界的交往。 B.由于海南万宁市境内近海的大洲岛周围的海底沉睡着多条古船,从而证明大洲 岛地理位置特殊,自古以来便是海南岛以东海域航行船只的避风港。 C.都用树皮来做布制衣,都使用有段石器等形制特殊的石器,这表明海南岛先民 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与分布在南太平洋诸岛上的居民有很多相似之处。 D.建立南海文化博物馆,可以呈现海南岛在南太平洋的文化交流以及古代海上丝 绸之路交流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这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拨出专款。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李若拙,字藏用,京兆万年人。父光赞,贝、冀观察判官。若拙初以荫补太庙斋 郎,复举拔萃,授大名府户曹参军。时符彦卿在镇,光赞居幕下,若拙得以就养。 俄又举进士,王祐典贡举,擢上第,授密州防御推官。登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 太祖嘉其敏赡,改著作佐郎。故事,制策中选者除拾遗、补阙。若拙以恩例不及, 上书自陈,执政恶之,出监商州坑冶。迁太子左赞善大夫,以官称与父名同,辞, 不许。太平兴国二年,知乾州,会李飞雄诈乘驿称诏使,事败伏法。太宗以若拙 与飞雄父若愚连名,疑其昆弟,命殿直卢令珣即捕系州狱,乃与若愚同宗,通家 非亲,不知其谋,犹坐削籍流海岛。岁余,起授卫尉寺丞、知陇州。四年,复旧 官。以政闻超授监察御史、通判泰州同帅宋偓年老政弛又徙若拙通判焉未几御史 中丞滕中正荐之召归台顷之改右补阙。时诸王出阁,若拙献颂称旨,召见,赐绯 鱼,同勾当河东转运兼云、应等八州事。尝诣阙言边事,太宗嘉之。又同掌水陆 发运司。雍熙三年,假秘书监使交州。先是,黎桓制度逾僭。若拙既入境,即遣 左右戒以臣礼,繇【注】是桓听命,拜诏尽恭。燕飨日,以奇货异物列于前,若拙 一不留眄。取先陷蛮使邓君辩以归,礼币外,不受其私觌。使还,上谓其不辱命。 迁起居舍人,充盐铁判官。淳化二年,出为两浙转运使。契丹寇边,改职方员外
郎,徙河北路,赐金紫。五年,直昭文馆,迁主客郎中、江南转运使。若拙质状 魁伟,尚气有干才,然临事太缓。宰相以为言,罢使知泾州。至道二年,黎桓复 侵南鄙,又诏若拙充使,至,则桓复禀命。使还,真宗嗣位,召见慰问,进秩金 部郎中。咸平初,同知贡举,被疾,改右谏议大夫。车驾北巡,判留司御史台。 明年,使河朔按边事,知升、贝二州。四年,卒,年五十八。 (节选自《宋史·李若拙传》) 【注】繇:读you,古同“由”,从,自。 4.对下列句子中对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知其谋,犹坐削籍流海岛削籍:革去官职 B.若拙献颂称旨,召见称旨:符合上意 C.尝诣阙言边事,太宗嘉之诣阙:前往京都 D.召见慰问,进秩金部郎中进秩:逐级推荐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政闻超/授监察御史、通判泰州/同帅宋偓/年老政弛/又徙若拙通判焉 /未几/御史中丞滕中正/荐之召归台/顷之/改右补阙 B.以政闻/超授监察御史、通判泰州/同帅宋偓年老政弛/又徙若拙通判焉/ 未几/御史中丞滕中正荐之/召归台/顷之/改右补阙/ C.以政闻超/授监察御史、通判泰州/同帅宋偓/年老政弛/又徙若拙/通判 焉未几/御史中丞滕中正荐之/召归台/顷之/改右补阙/ D.以政闻/超授监察御史、通判泰州/同帅宋偓年老政弛/又徙若拙通判焉/ 未几/御史中丞滕中正/荐之召归台/顷之/改右补阙/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若拙机敏渊博,深受众人赞赏。他参加进士考试,主考官王祐将他列在上 等,并任命他为密州防御推官,后来他又因科考成绩优异而得到皇帝称赞 B.李若拙谨遵孝道,非常敬重父亲。在父亲做符彦卿幕府时,他在身边侍养; 后来他被升为太子左赞善大夫,但因官名与父名相同而推辞,但未被允许。 C.李若拙廉洁守正,奉诏不辱使命。他曾出使交州平息边患,黎桓在宴会上将 奇货异物陈列于前,他连一眼都不看,礼币之外,不接受私自赠品。 D.李若拙才干非凡,政绩十分突出。他先后被提拔担任过监察御史、起居舍人 主客郎中和江南转运使等职务,这与他的尽职尽责和工作绩效是分不开的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拙以恩例不及,上书自陈,执政恶之,出监商州坑冶。 (2)若拙既入境,即遣左右戒以臣礼,繇是桓听命,拜诏尽恭。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89题。 沧浪亭怀贯之 苏舜钦 沧浪独步亦无悰{,聊上危台四望中 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 酒徒飘落风前燕,诗社凋零霜后桐。 君又暂来还径往,醉吟谁复伴衰翁。 【注】悰(cong):欢乐:;乐趣。 8这首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赏析。(5分)
郎,徙河北路,赐金紫。五年,直昭文馆,迁主客郎中、江南转运使。若拙质状 魁伟,尚气有干才,然临事太缓。宰相以为言,罢使知泾州。至道二年,黎桓复 侵南鄙,又诏若拙充使,至,则桓复禀命。使还,真宗嗣位,召见慰问,进秩金 部郎中。咸平初,同知贡举,被疾,改右谏议大夫。车驾北巡,判留司御史台。 明年,使河朔按边事,知升、贝二州。四年,卒,年五十八。 (节选自《宋史·李若拙传》) 【注】繇:读 yóu,古同“由”,从,自。 4.对下列句子中对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不知其谋,犹坐削籍流海岛 削籍:革去官职 B. 若拙献颂称旨,召见 称旨:符合上意 C.尝诣阙言边事,太宗嘉之 诣阙:前往京都 D.召见慰问,进秩金部郎中 进秩:逐级推荐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以政闻超/授监察御史、通判泰州/同帅宋偓/年老政弛/又徙若拙通判焉 /未几/御史中丞滕中正/荐之召归台/顷之/改右补阙/ B.以政闻/超授监察御史、通判泰州/同帅宋偓年老政弛/又徙若拙通判焉/ 未几/御史中丞滕中正荐之/召归台/顷之/改右补阙/ C.以政闻超/授监察御史、通判泰州/同帅宋偓/年老政弛/又徙若拙/通判 焉未几/御史中丞滕中正荐之/召归台/顷之/改右补阙/ D.以政闻/超授监察御史、通判泰州/同帅宋偓年老政弛/又徙若拙通判焉/ 未几/御史中丞滕中正/荐之召归台/顷之/改右补阙/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李若拙机敏渊博,深受众人赞赏。他参加进士考试,主考官王祐将他列在上 等,并任命他为密州防御推官,后来他又因科考成绩优异而得到皇帝称赞。 B.李若拙谨遵孝道,非常敬重父亲。在父亲做符彦卿幕府时,他在身边侍养; 后来他被升为太子左赞善大夫,但因官名与父名相同而推辞,但未被允许。 C.李若拙廉洁守正,奉诏不辱使命。他曾出使交州平息边患,黎桓在宴会上将 奇货异物陈列于前,他连一眼都不看,礼币之外,不接受私自赠品。 D.李若拙才干非凡,政绩十分突出。他先后被提拔担任过监察御史、起居舍人、 主客郎中和江南转运使等职务,这与他的尽职尽责和工作绩效是分不开的。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若拙以恩例不及,上书自陈,执政恶之,出监商州坑冶。 (2)若拙既入境,即遣左右戒以臣礼,繇是桓听命,拜诏尽恭。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 8—9 题。 沧浪亭怀贯之 苏舜钦 沧浪独步亦无悰【注】,聊上危台四望中。 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 酒徒飘落风前燕,诗社凋零霜后桐。 君又暂来还径往,醉吟谁复伴衰翁。 【注】悰(cóng): 欢乐;乐趣。 8.这首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请简要赏析。(5 分)
9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先叙述自己的布衣身份和所受先帝之殊遇,后以“, ”两句,用对偶句式写自己在国家倾覆之际临危受命、勇于担当。 (2)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以“,”两句,表现了他对世 事变迁和宦途谪升的豁达开朗,后人赋其新意: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除写陡峭的 山崖外,还以“,”两句从声色方面写滔滔的江流 乙选考题 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前用2B铅笔在答题 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大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 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分) 城市候鸟 李凌 秋风过去,树上的黄叶纷纷飘零,一场一场的秋雨带着寒意散落在行人的脸上 人字形的雁阵一直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从头顶缓缓飞过。 当秋生看雁阵飞过的时候,他开始想家了。秋生来到这个城市的时候,正是天空 飘着满天春雪的季节。他刚走出车站,就被职业介绍所的服务员拦住了,服务员 带他来到一个正在挖地基的建筑工地,对他说,干好了有钞票,干不好就走人 秋生以前听人们说过城市遍地都是黄金,只要弯腰就可以拾到。就像去年出门的 邻家闺女,不到一年,竟然打扮得花枝招展,回家还坐了飞机,惹得自己的老婆 眼热得快要冒出火来。秋生经受不住老婆半个月的抗议,终于答应出门到城市里 打 工地上恶毒刻薄的老板总是让人马不停蹄地干活,除了吃饭连零花钱都给得十分 吝啬。眼看着楼房在不断地拔节长高,可是秋生的拾金梦却像飘在空中的肥皂泡 样一个一个地破灭。尽管妻子一次一次打来电话催要两个孩子的学杂费、化肥 农药、种子钱,可是老板却在关键时候没有了踪影 无奈,秋生和两个老乡结伴独立干了起来。他们通常呆在一个只有十平方米的房 子里,守着一部电话等着老板有活的时候通知他们,实在等不来电话的时候就去 菜市场或者商贸货场帮别人装卸货物扛大包挣苦力钱。 到了秋风落叶的时候,竟然也有了一笔可以回老家的盘缠。尽管到了年底到处都 在传来火车票汽车票涨价的坏消息,可是他一看到天上南飞的大雁不辞劳苦地向 南飞翔,他就觉得他就是那群大雁中的一只 想到回家,晚上他的梦里也似乎多了许多甜蜜的期待。他梦到两个孩子早早就 等在村口围着他讨要好吃的东西,梦见老婆正向着他走来……这样的梦境使他回 家的路程变得漫长而亲切。 火车载着这些欢乐的梦境日夜兼程地向着离梦最近的地方飞驰。当车窗外小贩的 叫卖声变得越来越亲切的时候,他知道梦中的家离他越来越近了。 邻家的闺女比他早几天坐着飞机回来了。穿金戴银的她领着一个年龄可以做他爹 的中年男人一出现在村庄,就使得秋生老婆的心情和脚下的土地变得黯淡起来
9.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先叙述自己的布衣身份和所受先帝之殊遇,后以“ , ”两句,用对偶句式写自己在国家倾覆之际临危受命、勇于担当。 (2)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以“ , ”两句,表现了他对世 事变迁和宦途谪升的豁达开朗,后人赋其新意: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除写陡峭的 山崖外,还以“ , ”两句从声色方面写滔滔的江流。 乙 选考题 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前用 2B 铅笔在答题 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大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 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城市候鸟 李凌 秋风过去,树上的黄叶纷纷飘零,一场一场的秋雨带着寒意散落在行人的脸上。 人字形的雁阵一直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从头顶缓缓飞过。 当秋生看雁阵飞过的时候,他开始想家了。秋生来到这个城市的时候,正是天空 飘着满天春雪的季节。他刚走出车站,就被职业介绍所的服务员拦住了,服务员 带他来到一个正在挖地基的建筑工地,对他说,干好了有钞票,干不好就走人。 秋生以前听人们说过城市遍地都是黄金,只要弯腰就可以拾到。就像去年出门的 邻家闺女,不到一年,竟然打扮得花枝招展,回家还坐了飞机,惹得自己的老婆 眼热得快要冒出火来。秋生经受不住老婆半个月的抗议,终于答应出门到城市里 打工。 工地上恶毒刻薄的老板总是让人马不停蹄地干活,除了吃饭连零花钱都给得十分 吝啬。眼看着楼房在不断地拔节长高,可是秋生的拾金梦却像飘在空中的肥皂泡 一样一个一个地破灭。尽管妻子一次一次打来电话催要两个孩子的学杂费、化肥、 农药、种子钱,可是老板却在关键时候没有了踪影。 无奈,秋生和两个老乡结伴独立干了起来。他们通常呆在一个只有十平方米的房 子里,守着一部电话等着老板有活的时候通知他们,实在等不来电话的时候就去 菜市场或者商贸货场帮别人装卸货物扛大包挣苦力钱。 到了秋风落叶的时候,竟然也有了一笔可以回老家的盘缠。尽管到了年底到处都 在传来火车票汽车票涨价的坏消息,可是他一看到天上南飞的大雁不辞劳苦地向 南飞翔,他就觉得他就是那群大雁中的一只。 一想到回家,晚上他的梦里也似乎多了许多甜蜜的期待。他梦到两个孩子早早就 等在村口围着他讨要好吃的东西,梦见老婆正向着他走来……这样的梦境使他回 家的路程变得漫长而亲切。 火车载着这些欢乐的梦境日夜兼程地向着离梦最近的地方飞驰。当车窗外小贩的 叫卖声变得越来越亲切的时候,他知道梦中的家离他越来越近了。 邻家的闺女比他早几天坐着飞机回来了。穿金戴银的她领着一个年龄可以做他爹 的中年男人一出现在村庄,就使得秋生老婆的心情和脚下的土地变得黯淡起来
妻子迫不及待地将他迎进家门,孩子还没有放学,秋生用怪怪的眼神望着妻子, 猴急地脱下了贴身的裤子,随后从里面露山一沓花花绿绿的钞票。老婆温柔地看 他一眼,就从枕头下面掏出一个账本来,一阵三下五去二的算计,化肥钱、种子 钱、孩子学杂费、各种税费……花花绿绿的钞票从床上变得越来越薄。当最后 张钞票从床上消失的时候,妻子用一种疑问的眼神看着丈夫。丈夫终于低下了在 外面再苦再累、受人侮辱也没有低下的头颅,默默无语地拐到了厨房的一个角落, 喝起了劣质的闷酒。他的女人看着逐渐醉意的丈夫,悄悄地出去了 日子虽然黯淡而无聊,可是终究还得往前过。秋生因为出门长了见识,春节的时 候竟然能够和长辈们坐在同一张桌上喝酒吃饭。以往他在城里的种种心酸遭遇居 然成了乡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人们伸长脖子仔细聆听的样子使得秋生有了一些从 未有过的快意,他突然觉得他的话竟然也有那么多令人兴奋和骄傲的东西。 乡村的春节在鞭炮声中渐行渐远,当家乡的柳稍露出一点嫩黄时,人字形的大雁 向着秋天相反的方向飞去,一种莫名的牵挂涌起在秋生的心中。他不自觉地就将 目光投向大雁飞行的远方,久久地眺望。走在乡村的田埂上,他发现村人不紧不 慢的生活节奏似乎与自己心中希望的某种东西相去甚远,山村和门前的那些鸡鸭 们在他的眼里变得有些讨厌了 秋生像在城市想念家乡一样开始想念起那个远方的城市了…… (选自《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5年第4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章语言质朴流畅,情节简单,刻画了一个普通农民工秋生的形象,他渴望通 过进城务工来改变困苦不堪的生活,他的生活也是诸多进城务工者生活的缩影 B.本文从小处着手,关注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而推及到思考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城市靠什么魅力吸引了前来打工的人们,而乡村为什么留不住自然闲适的生活? C.从小说的题目“城市候鸟”来看,作者揭示了进城务工人员的归依感困境:他 们远离亲人,忍受孤独与辛酸,既无法真正融入城市又回归不了旧有的生活方式。 D.“邻家闺女”的形象在小说中寥寥几笔,用意深刻,她看似进城实现了淘金梦 并激发更多村民加入城市淘金行列,实则是将拜金主义引入乡村的罪魁祸首 E.文章的结尾很是耐人寻味,秋生对城市的思念以及对眼前不紧不慢的农村生活 的讨厌,最根本的原因是城市喧嚣浮华背后的还有先进与文明,能让他实现个人 价值。 (2)筒析大雁这一形象在文章中起到的作用?(6分) (3)小说中秋生具有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4)秋生眼中的城市生活与乡村生活有很深的时代烙印,请结合小说,谈谈你 对农民工进城打工这一现象的认识?(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分) 我的父亲罗家伦 父亲是浙江绍兴人,出生于江西南昌一个读书家庭。1915年,父亲考进复旦公 学中学部,国学功底很深。1917年夏天,父亲投考北京大学。那一年,蔡元培 先生到北大上任 1919年1月1日,父亲和北大高年级学生出版了《新潮》杂志,总编辑是傅斯 年,父亲任编辑,两人写了很多关于妇女解放、婚姻自由等文章,《新潮》杂志 在当时成为继《新青年》之后,倡导新文化运动第二种有影响的刊物。蔡元培
妻子迫不及待地将他迎进家门,孩子还没有放学,秋生用怪怪的眼神望着妻子, 猴急地脱下了贴身的裤子,随后从里面露山一沓花花绿绿的钞票。老婆温柔地看 他一眼,就从枕头下面掏出一个账本来,一阵三下五去二的算计,化肥钱、种子 钱、孩子学杂费、各种税费……花花绿绿的钞票从床上变得越来越薄。当最后一 张钞票从床上消失的时候,妻子用一种疑问的眼神看着丈夫。丈夫终于低下了在 外面再苦再累、受人侮辱也没有低下的头颅,默默无语地拐到了厨房的一个角落, 喝起了劣质的闷酒。他的女人看着逐渐醉意的丈夫,悄悄地出去了。 日子虽然黯淡而无聊,可是终究还得往前过。秋生因为出门长了见识,春节的时 候竟然能够和长辈们坐在同一张桌上喝酒吃饭。以往他在城里的种种心酸遭遇居 然成了乡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人们伸长脖子仔细聆听的样子使得秋生有了一些从 未有过的快意,他突然觉得他的话竟然也有那么多令人兴奋和骄傲的东西。 乡村的春节在鞭炮声中渐行渐远,当家乡的柳稍露出一点嫩黄时,人字形的大雁 向着秋天相反的方向飞去,一种莫名的牵挂涌起在秋生的心中。他不自觉地就将 目光投向大雁飞行的远方,久久地眺望。走在乡村的田埂上,他发现村人不紧不 慢的生活节奏似乎与自己心中希望的某种东西相去甚远,山村和门前的那些鸡鸭 们在他的眼里变得有些讨厌了。 秋生像在城市想念家乡一样开始想念起那个远方的城市了…… (选自《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5 年第 4 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文章语言质朴流畅,情节简单,刻画了一个普通农民工秋生的形象,他渴望通 过进 城务工来改变困苦不堪的生活,他的生活也是诸多进城务工者生活的缩影。 B.本文从小处着手,关注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而推及到思考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城市靠什么魅力吸引了前来打工的人们,而乡村为什么留不住自然闲适的生活? C.从小说的题目“城市候鸟”来看,作者揭示了进城务工人员的归依感困境:他 们远离亲人,忍受孤独与辛酸,既无法真正融入城市又回归不了旧有的生活方式。 D.“邻家闺女”的形象在小说中寥寥几笔,用意深刻,她看似进城实现了淘金梦, 并激发更多村民加入城市淘金行列,实则是将拜金主义引入乡村的罪魁祸首。 E.文章的结尾很是耐人寻味,秋生对城市的思念以及对眼前不紧不慢的农村生活 的讨厌,最根本的原因是城市喧嚣浮华背后的还有先进与文明,能让他实现个人 价值。 (2)简析大雁这一形象在文章中起到的作用?(6 分) (3)小说中秋生具有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 分) (4)秋生眼中的城市生活与乡村生活有很深的时代烙印,请结合小说,谈谈你 对农民工进城打工这一现象的认识?(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我的父亲罗家伦 父亲是浙江绍兴人,出生于江西南昌一个读书家庭。1915 年,父亲考进复旦公 学中学部,国学功底很深。1917 年夏天,父亲投考北京大学。那一年,蔡元培 先生到北大上任。 1919 年 1 月 1 日,父亲和北大高年级学生出版了《新潮》杂志,总编辑是傅斯 年,父亲任编辑,两人写了很多关于妇女解放、婚姻自由等文章,《新潮》杂志 在当时成为继《新青年》之后,倡导新文化运动第二种有影响的刊物。蔡元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