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杭州市高二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仿真卷 (18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世博会已经闭幕,带给上海许多变化,其中上海的一些老房子也发生着变化,有的作了修葺(qi) 有的被赋与新的功能,这是对本届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的实践和诠释 B.我向来是不惮(dan)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 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谍血呢? C.以前的学者讲《论语》多讲其政治意义,但于丹教授另辟蹊(x)径,提出“半部《论语》修自身” 用经典给今人做“心理按摩”。 D.自然学者们常常把变异的惟一可能原因归之于如气侯、食物等等外界条件,从某一狭隘(y1)的 意义上来说,这是正确的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近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食品安全问题不止是关乎百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问题,也是 关乎社会稳定的问题。 B.在大连造船厂,“辽宁舰”举行交接入列仪式,正式交付海军使用。中国首艘航母面市,中国人 的百年航母梦成为现实。 C.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越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人口越越少,有些山区甚至出现 了十室九空的现象 D.仲秋时节,九寨沟别有一番景色。水光山色,光艳照人,有如桃仙境,叶至红,水至清,真是秃 乌可餐,让人流连忘返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心思想是针对文章的整体内容而言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B.虽然有国家资源做支撑,但面临重重困难,国有企业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可说堪称不易 C.大庆石化总公司的老少职工们同台竞赛,年轻职工积极踊跃,老年职工更是不让须眉。 D.通过捐款、创办公益基金的方式回报社会,不是企业家的法定义务,可提倡而不宜强制。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循环经济是对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 它 ,有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①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突破口 ②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③促进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少的废物排放和最小的环境代价 ④通过建立“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和“生产一消费一再循环”的模式 ⑤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⑥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举措 A.①④⑤③②⑥ B.①⑥④③⑤② ④②③⑤①⑥ D.④⑤⑥③②①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2015 年杭州市高二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仿真卷 一(18 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世博会已经闭幕,带给上海许多变化,其中上海的一些老房子也发生着变化,有的作了修葺(qì), 有的被赋与新的功能,这是对本届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的实践和诠释。 B.我向来是不惮.(dān)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 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谍血呢? C.以前的学者讲《论语》多讲其政治意义,但于丹教授另辟蹊(xī)径,提出“半部《论语》修自身”, 用经典给今人做“心理按摩”。 D.自然学者们常常把变异的惟一可能原因归之于如气侯、食物等等外界条件,从某一狭隘(yì)的 意义上来说,这是正确的。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近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食品安全问题不止..是关乎百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问题,也是 关乎社会稳定的问题。 B.在大连造船厂,“辽宁舰”举行交接入列仪式,正式交付海军使用。中国首艘航母面市..,中国人 的百年航母梦成为现实。 C.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越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人口越越少,有些山区甚至出现 了十室九空 ....的现象。 D.仲秋时节,九寨沟别有一番景色。水光山色,光艳照人,有如桃仙境,叶至红,水至清,真是秀. 色可餐 ...,让人流连忘返。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心思想是针对文章的整体内容而言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B.虽然有国家资源做支撑,但面临重重困难,国有企业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可说堪称不易。 C.大庆石化总公司的老少职工们同台竞赛,年轻职工积极踊跃,老年职工更是不让须眉。 D.通过捐款、创办公益基金的方式回报社会,不是企业家的法定义务,可提倡而不宜强制。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循 环 经济 是对 生产 、流 通和 消费 过程 中进 行的 减 量化 、再 利用 、资 源化 活动 的总 称 。 它, , , , , ,有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①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突破口 ②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③促进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少的废物排放和最小的环境代价 ④通过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和“生产—消费—再循环”的模式 ⑤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⑥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举措 A.①④⑤③②⑥ B.①⑥④③⑤② C.④②③⑤①⑥ D.④⑤⑥③②①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 3 小题)
(1)吾尝终日而思矣 ;(荀子《劝学》) (2)东船西舫悄无言 。(白居易《琵琶行》) (3)此去经年, (柳永《雨霖铃》) 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6.请以介绍“杜鹃”的特性为重点内容,将下面一段话改写成说明性文字。(不超过45个字)(3 分) 在草长莺飞,春雨淅沥的时节,人们的耳畔便多了这样一种清脆悠扬的歌声。这歌声从春天持续到 仲夏,从清晨飘荡到深夜,这就是杜鹃的啼叫。我们一提起杜鹃,心头眼底便好像有说不尽的诗意。 杜鹃也因一遇春种来临就会适时地催人“布谷”,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布谷鸟”。陆游有诗云:“时 令过清明,朝朝布谷鸣。”然而杜鹃自己不筑巢,到了生殖季节,杜鹃妈妈会在产卵前用心寻找其 它小鸟的巢穴。选定目标后,便产卵在别人的巢中,让它们帮忙孵化,小杜鹃孵化出来之后,每每 将那些小鸟的雏儿挤出巢外,自己独霸着母鸟的哺育。因此,也有不少人对它颇有微词。 二(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9分) 细胞内的物流张田勘 人体内有无数各种各样的细胞,尽管它们非常微小,却如同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无数个企业或组 织,会生产很多物质和产品,例如粮食加工厂生产的粮食。但粮食要运送到每个单位和家庭,则需 要物流的配送。生物体的细胞也是如此,细胞可以生产很多蛋白质和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并且 要把它们输送到生物体所需要的地方。例如,胰岛细胞生产胰岛素,但是,需要把胰岛素运送并释 放到血液中。因此,细胞中也存在频繁而巨大的物流现象。 现代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 卸、搬运、包装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细胞内生产和加工物质后配送到 机体所需要的地方的过程也大致能满足现代物流的这些条件,因此可以称为细胞内的物流 细胞内的物流甚至比现实生活中的物流更为复杂、精准并且具有自我调控的能力,因为细胞产 生的分子,如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和酶等物质有的要被运输到细胞内的其他地方,有的则要 陂转运出细胞。这就要求细胞生产的所有物质都要在正确的时刻被转运到正确的地点 此次获奖的三位科学家都发现,细胞内的物质不是散装运输的,而是要包裹起来,正如人们寄 包裹时需要打包一样。细胞生产的所有物质都是以小包,即细胞囊泡的形式传递的,而且囊泡需要 在正确的时间被输送至正确地点。 囊泡是由膜包裏的微型小泡,能够带着细胞货物穿梭于细胞器间,也能够与细胞膜融合,将货物释 放到细胞外部。囊泡转运系统对于神经激活过程中神经递质的释放、代谢调节过程中激素的释放等 都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囊泡转运系统,或该系统受到干扰,就不仅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而且 会对有机体有害,如导致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病症。(摘编自2013年10月16 日《文汇报》) 7.下列对“细胞内的物流”的阐述,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细胞内的物流是指把细胞内生产的蛋白质和化学物质运送到生物体所需要的其他细胞里 细胞内的物流能够自我调控,细胞内生产的物质一旦被运到错误的地点,就会被及时调整。 细胞内的物流必须畅通无阻,否则,就会破坏细胞正常的生理机能,甚至可能损害有机体。 D.细胞内的物流并没有完全满足现代物流的所有条件,但是它比现实生活中的物流更加复杂
(1)吾尝终日而思矣, ;(荀子《劝学》) (2)东船西舫悄无言, 。(白居易《琵琶行》) (3)此去经年, 。(柳永《雨霖铃》) (4) ,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6.请以介绍“杜鹃”的特性为重点内容,将下面一段话改写成说明性文字。(不超过 45 个字)(3 分) 在草长莺飞,春雨淅沥的时节,人们的耳畔便多了这样一种清脆悠扬的歌声。这歌声从春天持续到 仲夏,从清晨飘荡到深夜,这就是杜鹃的啼叫。我们一提起杜鹃,心头眼底便好像有说不尽的诗意。 杜鹃也因一遇春种来临就会适时地催人“布谷”,被人们亲切地称为“ 布谷鸟”。陆游有诗云:“时 令过清明,朝朝布谷鸣。”然而杜鹃自己不筑巢,到了生殖季节,杜鹃妈妈会在产卵前用心寻找其 它小鸟的巢穴。选定目标后,便产卵在别人的巢中,让它们帮忙孵化,小杜鹃孵化出来之后,每每 将那些小鸟的雏儿挤出巢外,自己独霸着母鸟的哺育。因此,也有不少人对它颇有微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9 分) 细胞内的物流 张田勘 人体内有无数各种各样的细胞,尽管它们非常微小,却如同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无数个企业或组 织,会生产很多物质和产品,例如粮食加工厂生产的粮食。但粮食要运送到每个单位和家庭,则需 要物流的配送。生物体的细胞也是如此,细胞可以生产很多蛋白质和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并且 要把它们输送到生物体所需要的地方。例如,胰岛细胞生产胰岛素,但是,需要把胰岛素运送并释 放到血液中。因此,细胞中也存在频繁而巨大的物流现象。 现代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 卸、搬运、包装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细胞内生产和加工物质后配送到 机体所需要的地方的过程也大致能满足现代物流的这些条件,因此可以称为细胞内的物流。 细胞内的物流甚至比现实生活中的物流更为复杂、精准并且具有自我调控的能力,因为细胞产 生的分子,如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和酶等物质有的要被运输到细胞内的其他地方,有的则要 被转运出细胞。这就要求细胞生产的所有物质都要在正确的时刻被转运到正确的地点。 此次获奖的三位科学家都发现,细胞内的物质不是散装运输的,而是要包裹起来,正如人们寄 包裹时需要打包一样。细胞生产的所有物质都是以小包,即细胞囊泡的形式传递的,而且囊泡需要 在正确的时间被输送至正确地点。 囊泡是由膜包裹的微型小泡,能够带着细胞货物穿梭于细胞器间,也能够与细胞膜融合,将货物释 放到细胞外部。囊泡转运系统对于神经激活过程中神经递质的释放、代谢调节过程中激素的释放等 都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囊泡转运系统,或该系统受到干扰,就不仅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而且 会对有机体有害,如导致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病症。(摘编自 2013 年 10 月 16 日《文汇报》) 7.下列对“细胞内的物流”的阐述,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细胞内的物流是指把细胞内生产的蛋白质和化学物质运送到生物体所需要的其他细胞里。 B 细胞内的物流能够自我调控,细胞内生产的物质一旦被运到错误的地点,就会被及时调整。 C 细胞内的物流必须畅通无阻,否则,就会破坏细胞正常的生理机能,甚至可能损害有机体。 D.细胞内的物流并没有完全满足现代物流的所有条件,但是它比现实生活中的物流更加复杂
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胰岛细胞生产胰岛素,囊泡把胰岛素包裹起来,携带它进入到血液中 B.囊泡以与膜融合的方式运送物质表明,蛋白质可以在细胞之间进行传递 C.囊泡释放涉及囊泡和细胞膜的融合,此融合过程是神经递质释放的重要步骤 D.人类患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的原因之一是囊泡转运系统受到了干扰 9.请用一句话概括细胞内囊泡的运行机制。(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题 永远的纤绳钱国丹 弟弟打电话来,说母亲一跤摔了个脑震荡,休克了半个月都不曾苏醒,医生说很可能会变成植 物人 我的心一点一点地往下沉。我知道,再好再强壮再叱咤风云的人物,也斗不过岁月无情和造化 捉弄,何况我的平民母亲? 母亲的刻苦,母亲的为人,方圆百里有口皆碑,如今她年过八旬,又是种菜又是栽花,把家里 收拾得纤尘不染。这一次,她就是给邻居送丝瓜的路上,被一条狼狗冲了个仰面朝天的。 我一直以为,婚姻就是一根纤绳,把夫妻二人拴在一起。或者说它拴在“当家的”身上,拖着 的是“家庭”这只船,虽然也有“荡悠悠”的风光,但更多的却是责任,是奋力“背纤”。 ①传统的中国家庭,都是男人背的纤 我的父亲是音乐教师。他天赋极好,填词作曲、吹拉弹唱都行。当年的父亲还是个热血青年, 抗日救亡啊,解放战争啊,他用音乐来冲锋陷阵,奔波在白色恐怖的敌后。那些年,母亲总是提心 吊胆,一家人过着聚少离多的日子 最温馨的记忆,要算我6岁那年的春天。刚刚代表人民政府接收完柳市小学的父亲,踩着那架 咕哒咕哒的旧风琴,教我唱“解放区的天”,母亲则在一旁,很幸福地看着。可谁又能料想得到, 余音绕梁词犹新,父亲就被打成了“反革命”关进了大牢。那一年,他还不满29岁, 父亲的纤绳戛然而断,我们家顿时就橹折舵裂。母亲义无反顾地拾起断绳,用女人柔弱的肩, 背起了全家九口的纤绳,开始了艰苦跋涉。父亲的冤案长达31年,这31年,多少风浪,多少险滩, 母亲的船没有沉没,没有触礁,她以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把父亲、把我们兄弟姐妹7人,一个个 送到安全的岸上 如今母亲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她双目紧闭,知觉全无,浑身上下插满了管子。她显得那么苍老, 那么衰弱,几茎枯槁的白发在空气中微微颤动。 ②床边不缺人。子孙、亲戚、友人、学生,走了一拨,又来一拨,使得单人病房像过节似的热 闹。寸步不离守候着的是我的父亲。父亲非常镇静,非常安宁,那是种大彻大悟的宁静。我知道, 母亲如果永远睡着,父亲将重新背起纤绳,牵着母亲双双走向永恒。 父亲一边抚着母亲那只因扎针而淤血的胳膊,一边贴近她的耳边,呼唤着:阿莲,醒醒,阿丹 来了 母亲没有反应 父亲已经呼唤了半个月了,母亲仍旧浑浑沌沌。父亲不气馁,他说,阿莲,我们唱歌。母亲当 然不会唱,父亲独自哼了起来,《小白杨》、《为了谁》、《回娘家》,一曲又一曲。 我忽然觉得,纤绳已变成一根拔河的绳子,站在这一边的是我的父亲,而那一边的却是威力无 边的死神 时间在父亲的歌声中缓缓流淌。那天下午,阳光明媚,外面突然鼓乐大作,原来是医院墙外的 对年轻人在举行婚礼,喇叭啊,锁呐啊,张扬着疯狂的《纤夫的爱》。爸对妈说:阿莲,我们也
8.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胰岛细胞生产胰岛素,囊泡把胰岛素包裹起来,携带它进入到血液中。 B.囊泡以与膜融合的方式运送物质表明,蛋白质可以在细胞之间进行传递。 C.囊泡释放涉及囊泡和细胞膜的融合,此融合过程是神经递质释放的重要步骤。 D.人类患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的原因之一是囊泡转运系统受到了干扰。 9.请用一句话概括细胞内囊泡的运行机制。(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题。 永远的纤绳 钱国丹 弟弟打电话来,说母亲一跤摔了个脑震荡,休克了半个月都不曾苏醒,医生说很可能会变成植 物人。 我的心一点一点地往下沉。我知道,再好再强壮再叱咤风云的人物,也斗不过岁月无情和造化 捉弄,何况我的平民母亲? 母亲的刻苦,母亲的为人,方圆百里有口皆碑,如今她年过八旬,又是种菜又是栽花,把家里 收拾得纤尘不染。这一次,她就是给邻居送丝瓜的路上,被一条狼狗冲了个仰面朝天的。 我一直以为,婚姻就是一根纤绳,把夫妻二人拴在一起。或者说它拴在“当家的”身上,拖着 的是“家庭”这只船,虽然也有“荡悠悠”的风光,但更多的却是责任,是奋力“背纤”。 ①传统的中国家庭,都是男人背的纤。 我的父亲是音乐教师。他天赋极好,填词作曲、吹拉弹唱都行。当年的父亲还是个热血青年, 抗日救亡啊,解放战争啊,他用音乐来冲锋陷阵,奔波在白色恐怖的敌后。那些年,母亲总是提心 吊胆,一家人过着聚少离多的日子。 最温馨的记忆,要算我 6 岁那年的春天。刚刚代表人民政府接收完柳市小学的父亲,踩着那架 咕哒咕哒的旧风琴,教我唱“解放区的天”,母亲则在一旁,很幸福地看着。可谁又能料想得到, 余音绕梁词犹新,父亲就被打成了“反革命”关进了大牢。那一年,他还不满 29 岁。 父亲的纤绳戛然而断,我们家顿时就橹折舵裂。母亲义无反顾地拾起断绳,用女人柔弱的肩, 背起了全家九口的纤绳,开始了艰苦跋涉。父亲的冤案长达 31 年,这 31 年,多少风浪,多少险滩, 母亲的船没有沉没,没有触礁,她以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把父亲、把我们兄弟姐妹 7 人,一个个 送到安全的岸上。 如今母亲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她双目紧闭,知觉全无,浑身上下插满了管子。她显得那么苍老, 那么衰弱,几茎枯槁的白发在空气中微微颤动。 ②床边不缺人。子孙、亲戚、友人、学生,走了一拨,又来一拨,使得单人病房像过节似的热 闹。寸步不离守候着的是我的父亲。父亲非常镇静,非常安宁,那是种大彻大悟的宁静。我知道, 母亲如果永远睡着,父亲将重新背起纤绳,牵着母亲双双走向永恒。 父亲一边抚着母亲那只因扎针而淤血的胳膊,一边贴近她的耳边,呼唤着:阿莲,醒醒,阿丹 来了。 母亲没有反应。 父亲已经呼唤了半个月了,母亲仍旧浑浑沌沌。父亲不气馁,他说,阿莲,我们唱歌。母亲当 然不会唱,父亲独自哼了起来,《小白杨》、《为了谁》、《回娘家》,一曲又一曲。 我忽然觉得,纤绳已变成一根拔河的绳子,站在这一边的是我的父亲,而那一边的却是威力无 边的死神。 时间在父亲的歌声中缓缓流淌。那天下午,阳光明媚,外面突然鼓乐大作,原来是医院墙外的 一对年轻人在举行婚礼,喇叭啊,锁呐啊,张扬着疯狂的《纤夫的爱》。爸对妈说:阿莲,我们也
唱《纤夫的爱》。墙外的音乐如火荼,爸爸合着节拍唱着:妹妹你坐船头,哥哥在岸上走! 奇迹出现了:妈妈那条刚刚挂好大针的手一动,又一动,然后,那胳膊便伸出了被窝,跟着音 乐的节奏,缓缓摆动。妈的嘴也开始翕动,幅度极小,没有声音,父亲凑近了她,听着,听着,身 子一挺,兴奋地说:醒了,你妈她醒过来了,她在唱歌呢 这场拔河比赛,父亲贏了。 两位耄耋老人,两颗白发苍苍的脑袋,他们唱着,把一首轻佻的歌,唱出生死悲壮,唱出地久 天长。 (选自钱国丹散文集《踏歌的麻雀》) 10.文中两处句子对人物的塑造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回答。(4分) ①传统的中国家庭,都是男人背的纤 ②床边不缺人 11.文中“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文本说明。(5分) 12.文章以“永远的纤绳”为题目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 三(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共14分)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 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 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 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 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 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 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3.下列各句中,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A.邻之厚,君之薄也 B.何厌之有 C.群臣侍殿上者 D.君安与项伯有故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B.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救济 又欲肆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 D.阙秦以利晋 阙:侵损、削减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以乱易整 B.越国以鄙远
唱《纤夫的爱》。墙外的音乐如火荼,爸爸合着节拍唱着:妹妹你坐船头,哥哥在岸上走! 奇迹出现了:妈妈那条刚刚挂好大针的手一动,又一动,然后,那胳膊便伸出了被窝,跟着音 乐的节奏,缓缓摆动。妈的嘴也开始翕动,幅度极小,没有声音,父亲凑近了她,听着,听着,身 子一挺,兴奋地说:醒了,你妈她醒过来了,她在唱歌呢。 这场拔河比赛,父亲赢了。 两位耄耋老人,两颗白发苍苍的脑袋,他们唱着,把一首轻佻的歌,唱出生死悲壮,唱出地久 天长。 (选自钱国丹散文集《踏歌的麻雀》) 10.文中两处句子对人物的塑造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回答。(4 分) ①传统的中国家庭,都是男人背的纤。 ②床边不缺人。 11.文中“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文本说明。(5 分) 12.文章以“永远的纤绳”为题目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分析。(6 分) 三(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共 14 分)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 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 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 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 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 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 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3.下列各句中,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 A.邻之厚,君之薄也 B.何厌之有 C.群臣侍殿上者 D.君安与项伯有故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B.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救济 C.又欲肆.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 D.阙.秦以利晋 阙:侵损、削减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以.乱易整 B.越国以.鄙远
C.焉用亡郑以陪邻 阙秦以利晋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烛之武从秦国的立场上劝说秦伯退兵 B.烛之武在劝说秦伯的过程中指出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 C.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比秦国强 D.晋侯为了报答秦国,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并没有履行诺言 17.翻译题(6分) (1)敢以烦执事: (2)因人之力而敝之: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 春思二首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18.诗中有两个字透露了诗人想表达的感情,这两个字是什么?诗人是怎样表达的?(2分) 19.开头两句以嫩绿、鹅黄亮色来点染明媚的春光的目的是什么?(4分) 四(4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40分) 乌拉是欧洲的一个水上小镇,小镇最大的特色是处处可见各式各样的桥。但在这个小镇看不到一座 新建的桥,你看到的桥都是几十年前甚至几百年前建造的。更让人感到好奇的是,无论大桥小桥, 在最显眼的地方,不是悬挂巨大的广告,而是刻着设计者的名字、施工单位的名字、还有所有施工 者的名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
C.焉用亡郑以.陪邻 D.阙秦以.利晋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烛之武从秦国的立场上劝说秦伯退兵。 B.烛之武在劝说秦伯的过程中指出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 C.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比秦国强。 D.晋侯为了报答秦国,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并没有履行诺言。 17.翻译题(6 分) (1)敢以烦执事: (2)因人之力而敝之: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 春思二首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18.诗中有两个字透露了诗人想表达的感情,这两个字是什么?诗人是怎样表达的?(2 分) 19.开头两句以嫩绿、鹅黄亮色来点染明媚的春光的目的是什么?(4 分) 四(40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40 分) 乌拉是欧洲的一个水上小镇,小镇最大的特色是处处可见各式各样的桥。但在这个小镇看不到一座 新建的桥,你看到的桥都是几十年前甚至几百年前建造的。更让人感到好奇的是,无论大桥小桥, 在最显眼的地方,不是悬挂巨大的广告,而是刻着设计者的名字、施工单位的名字、还有所有施工 者的名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