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考试说明 语文 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编 (红色字体为今年变化的部分,删除线表示今年删除部分) 语文科考试说明是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 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考试大纲》)的内容和要求, 结合安徽省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实际而编制,具体说明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 全国统一考试安徽语文卷的考试性质、考试内容和要求、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并选编了题型示例,以帮助师生理解《考试大纲》 I.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 加的选拔性考试。髙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 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 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和要求 语文科考试说明对《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考核目标与要求”和“考试范围与要 求”做如下具体阐释 考核目标与要求 髙考语文要求考査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 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 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 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 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 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 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考试大纲》的 具体内容,确定我省语文科考试范围并提出考试要求 考试范围:髙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 “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 两个系列的散文和小说部分 对考试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的理解如下: (一)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包括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 本阅读的考查,可采用选择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1.理解B
2015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考试说明 语 文 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编 (红色字体为今年变化的部分,删除线表示今年删除部分) 语文科考试说明是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2015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 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考试大纲》)的内容和要求, 结合安徽省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实际而编制,具体说明 2015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 全国统一考试安徽语文卷的考试性质、考试内容和要求、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并选编了题型示例,以帮助师生理解《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 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 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 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和要求 语文科考试说明对《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考核目标与要求”和“考试范围与要 求”做如下具体阐释。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 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 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 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 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 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 A、B、C、D、E、F 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教育部 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 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考试大纲》的 具体内容,确定我省语文科考试范围并提出考试要求。 考试范围: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 “语文 1”至“语文 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 两个系列的散文和小说部分。 对考试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的理解如下: (一)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包括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可采用选择题、非选择题的形式。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重要概念”指对文章的思想、观点、情感等起重要作用的概念。这些概念或表 示特定的意义,或表达丰富的内涵。“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指根据具体语 境把握这些概念的意义和内涵。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重要句子”指对文章思想、观点、情感、结构等起重要作用的句子。这些句子 或意蕴比较丰富,或表达比较独特,或结构比较复杂。“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 意”指根据具体语境领会或解释这些句子的意义 2.分析综合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指把握文章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组合最能 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主要内容等。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侧重于理清行文的思路,理解观点与材料之间 的关系,分析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侧重于考查考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内 容作进一步分析和整理的能力。考查时,多是对语段或全篇作归纳和概括,有时 也与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分析文章的表达技巧综合在一起进行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有的是直接表达出来的,有的则是间接表达出来的。“分 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就是能对文中有关内容进行筛选、分析并作综合 概括。 阅读文学类文本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和散文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 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 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 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侧重于理清行文的线索、发展的脉络,并在阅 读理解的基础上概括文学作品主旨。考查时也可与“鉴赏评价”综合在一起进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侧重于考查小说、散文等文学体裁 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一般考査小说中形象塑造的手法、情节安排的特点、 环境描写的作用,考查散文中形与神、情与理等方面的关系及所运用表现手法的 作用。 2.鉴赏评价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语 言。“丰富含意”侧重于语言的思想内容,“表达艺术”侧重于语言的表现形式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重要概念”指对文章的思想、观点、情感等起重要作用的概念。这些概念或表 示特定的意义,或表达丰富的内涵。“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指根据具体语 境把握这些概念的意义和内涵。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重要句子”指对文章思想、观点、情感、结构等起重要作用的句子。这些句子 或意蕴比较丰富,或表达比较独特,或结构比较复杂。“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 意”指根据具体语境领会或解释这些句子的意义。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指把握文章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组合最能 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主要内容等。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侧重于理清行文的思路,理解观点与材料之间 的关系,分析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侧重于考查考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内 容作进一步分析和整理的能力。考查时,多是对语段或全篇作归纳和概括,有时 也与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分析文章的表达技巧综合在一起进行。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有的是直接表达出来的,有的则是间接表达出来的。“分 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就是能对文中有关内容进行筛选、分析并作综合 概括。 阅读文学类文本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和散文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 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 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 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 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侧重于理清行文的线索、发展的脉络,并在阅 读理解的基础上概括文学作品主旨。考查时也可与“鉴赏评价”综合在一起进 行。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侧重于考查小说、散文等文学体裁 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一般考查小说中形象塑造的手法、情节安排的特点、 环境描写的作用,考查散文中形与神、情与理等方面的关系及所运用表现手法的 作用。 2.鉴赏评价 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语 言。“丰富含意”侧重于语言的思想内容,“表达艺术”侧重于语言的表现形式。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要求在理解和分析 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形象、内涵和艺术魅力进行鉴赏。欣赏形象, 要求能把握形象的特点,分析形象的意义;赏析内涵,要求能分析作品的主旨、 情感和审美取向;领悟艺术魅力,要求能依据文学作品的具体内容,体会作品突 出的艺术手法。考查时可以就其中的一个方面进行,也可以综合在一起进行。 (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做出评价 “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做出评价”要求对文学作品表现出来 的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内涵做出恰当评说,侧重评价文学作品所体现的价 值判断、审美取向及时代特色等。考查时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与赏析作品的形 象、内涵和艺术魅力综合在一起进行 3.探究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要求对文学作品 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求。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入手,对作品的意蕴、民族 心理和人文精神做出正确而深刻的把握。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要求在把握文学作品深刻内涵的前提下,探 求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要求在整体把握文学作品的前提下 表达对文学作品的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古代诗文阅读包括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浅显文言文阅读和古代诗歌鉴赏三个方 面内容。 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范围为“《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推荐 背诵篇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建议诵读篇目 和 篇日。(具体篇目 见语文科考试说明的“附录二”) 浅易文言文阅读的考查,一是侧重于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以考查对文言词语 的掌握情况。实词的考查范围以中学学过的为主,虚词的考查范围为《考试大纲》 列出的虚词。二是侧重于文言句子的翻译,以考查对文言句意的理解和表述能力 三是侧重于文言文内容要点的归纳、中心意思和作者观点态度的概括,以考查对 全文的理解和分析综合能力。 古代诗歌鉴赏的考查,侧重于诗歌内容的评说,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赏 析。这些内容可以单独考查,也可以综合在一起考查。考查时,可以采用选择 1.识记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的考查,侧重于“常见” 2.理解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要求在理解和分析 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形象、内涵和艺术魅力进行鉴赏。欣赏形象, 要求能把握形象的特点,分析形象的意义;赏析内涵,要求能分析作品的主旨、 情感和审美取向;领悟艺术魅力,要求能依据文学作品的具体内容,体会作品突 出的艺术手法。考查时可以就其中的一个方面进行,也可以综合在一起进行。 (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做出评价 “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做出评价”要求对文学作品表现出来 的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内涵做出恰当评说,侧重评价文学作品所体现的价 值判断、审美取向及时代特色等。考查时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与赏析作品的形 象、内涵和艺术魅力综合在一起进行。 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要求对文学作品 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求。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入手,对作品的意蕴、民族 心理和人文精神做出正确而深刻的把握。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要求在把握文学作品深刻内涵的前提下,探 求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要求在整体把握文学作品的前提下, 表达对文学作品的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古代诗文阅读包括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浅显文言文阅读和古代诗歌鉴赏三个方 面内容。 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范围为“《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推荐 背诵篇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建议诵读篇目”。以及我省应 届高中毕业生所使用的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 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选修)》要求背诵的部分篇目。(具体篇目 见语文科考试说明的“附录二”) 浅易文言文阅读的考查,一是侧重于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以考查对文言词语 的掌握情况。实词的考查范围以中学学过的为主,虚词的考查范围为《考试大纲》 列出的虚词。二是侧重于文言句子的翻译,以考查对文言句意的理解和表述能力。 三是侧重于文言文内容要点的归纳、中心意思和作者观点态度的概括,以考查对 全文的理解和分析综合能力。 古代诗歌鉴赏的考查,侧重于诗歌内容的评说,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赏 析。这些内容可以单独考查,也可以综合在一起考查。考查时,可以采用选择题、 非选择题的形式。 1.识记 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的考查,侧重于“常见”。 2.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常见文言实词”指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实 词;“在文中的含义”指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 文中的含义”不只是考查文言实词知识,还要考查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 与、则、者、之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主要考査根据具体语境理解和辨别 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文言虚词的考查常常采用比较的方式,即指定句 中字形相同的虚词,要求比较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 用。对这些句式特点和词类用法的考查,一般放在句子的理解和翻译中进行。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侧重于考查对句意的理解与表述,具有综合性的特 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3.分析综合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筛选文中的信息”要求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做出分析,以准确地筛选并提取信 息。文言文阅读要求筛选的信息,一般侧重于文中重要的人、事、理等。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要求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对文言文中重要的 信息进行归纳和概括。归纳和概括时,要求能够把握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注 意文章体裁,利用材料中的相关信息做出综合分析和准确判断。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要求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把握隐含在文中 的作者观点、态度和思想倾向。考查时,一般与“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结合在一起进行。 4.鉴赏评价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这里是指鉴赏古代诗文中的形象 语言和表达技巧。形象的鉴赏,侧重于把握形象的特点,感悟形象中所传达出的 作者的思想感情;语言的鉴赏,侧重于领会语言艺术的特色:表达技巧的鉴赏, 侧重于分析突出的表现手法。考查时,可以就其中的一个方面进行,也可以综合 在一起进行。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要求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创作 的有关背景,评价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思想倾向。考查时, 常常对古代诗文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综合在一起进行 (三)语言文字运用 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能识记基本的语言文字知识,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并能在具体语境中 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不考名词术语。 1.识记A
“常见文言实词”指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实 词;“在文中的含义”指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 文中的含义”不只是考查文言实词知识,还要考查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 与、则、者、之。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主要考查根据具体语境理解和辨别 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文言虚词的考查常常采用比较的方式,即指定句 中字形相同的虚词,要求比较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 用。对这些句式特点和词类用法的考查,一般放在句子的理解和翻译中进行。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侧重于考查对句意的理解与表述,具有综合性的特 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3.分析综合 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筛选文中的信息”要求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做出分析,以准确地筛选并提取信 息。文言文阅读要求筛选的信息,一般侧重于文中重要的人、事、理等。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要求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对文言文中重要的 信息进行归纳和概括。归纳和概括时,要求能够把握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注 意文章体裁,利用材料中的相关信息做出综合分析和准确判断。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要求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把握隐含在文中 的作者观点、态度和思想倾向。考查时,一般与“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结合在一起进行。 4.鉴赏评价 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这里是指鉴赏古代诗文中的形象、 语言和表达技巧。形象的鉴赏,侧重于把握形象的特点,感悟形象中所传达出的 作者的思想感情;语言的鉴赏,侧重于领会语言艺术的特色;表达技巧的鉴赏, 侧重于分析突出的表现手法。考查时,可以就其中的一个方面进行,也可以综合 在一起进行。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要求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创作 的有关背景,评价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思想倾向。考查时, 常常对古代诗文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综合在一起进行。 (三)语言文字运用 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能识记基本的语言文字知识,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并能在具体语境中 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不考名词术语。 1.识记 A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只要求辨识正误而不要求拼写。考查重点 不在声调上。 (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主要考査区分形近字、同音字,正确规范 地书写汉字等 2.表达应用E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主要考査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和规范。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主要考査根据语境选择恰当词语(包括熟语)的 能力。要求能准确理解词语(包括熟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乂,能根据语境正确 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等。熟语的考查以成语为主。 (3)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 逻辑 辨析病句的考查一般采用选择题,修改病句的考査一般采用非选择题形式。 (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扩展语句”考査根据特定情境丰富语言信息的能力。一般是根据要求将若干词 语合理地扩展为一句话或几句话,或将一句话扩展为几句话或一段话。“压缩语 段”考査的是根据要求准确提取信息、概括语意的能力 (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选用句式主要考查根据不同的对象、场合、目的等选择恰当句式进行表达的能力, 仿用和变换句式主要考查根据特定要求对所提供的语言材料进行仿写和变换的 能力。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的考查可以采用选择题形式,也可以采用非选择题 形式 (6)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 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侧重于考査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的能力。在现代文和古代诗文阅读的考査中,多要求分析常见修辞手法在语境中 的作用。 (7)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语言表达“简明”,要求通过删除多余语句、消除歧义等方式,达到表意简洁明 确的目的;语言表达“连贯”,要求调整或选用语句,做到过渡自然、前后照应、 衔接合理;语言表达“得体”,要求根据语境和语体特点恰当地使用语言;语言 表达“准确”,要求用词造句能客观、恰当地阐明道理,说明特征,传达思想感 情;语言表达“鲜明”,要求用富有感情的词语和不同语气的句子表明观点和态 度;语言表达“生动”,要求用传神、鲜活的词句表情达意。 (四)写作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表达运用E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 (1)符合题意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只要求辨识正误而不要求拼写。考查重点 不在声调上。 (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主要考查区分形近字、同音字,正确规范 地书写汉字等。 2.表达应用 E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主要考查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和规范。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主要考查根据语境选择恰当词语(包括熟语)的 能力。要求能准确理解词语(包括熟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能根据语境正确 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等。熟语的考查以成语为主。 (3)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 逻辑。 辨析病句的考查一般采用选择题,修改病句的考查一般采用非选择题形式。 (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扩展语句”考查根据特定情境丰富语言信息的能力。一般是根据要求将若干词 语合理地扩展为一句话或几句话,或将一句话扩展为几句话或一段话。“压缩语 段”考查的是根据要求准确提取信息、概括语意的能力。 (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选用句式主要考查根据不同的对象、场合、目的等选择恰当句式进行表达的能力, 仿用和变换句式主要考查根据特定要求对所提供的语言材料进行仿写和变换的 能力。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的考查可以采用选择题形式,也可以采用非选择题 形式。 (6)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 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侧重于考查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的能力。在现代文和古代诗文阅读的考查中,多要求分析常见修辞手法在语境中 的作用。 (7)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语言表达“简明”,要求通过删除多余语句、消除歧义等方式,达到表意简洁明 确的目的;语言表达“连贯”,要求调整或选用语句,做到过渡自然、前后照应、 衔接合理;语言表达“得体”,要求根据语境和语体特点恰当地使用语言;语言 表达“准确”,要求用词造句能客观、恰当地阐明道理,说明特征,传达思想感 情;语言表达“鲜明”,要求用富有感情的词语和不同语气的句子表明观点和态 度;语言表达“生动”,要求用传神、鲜活的词句表情达意。 (四)写作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表达运用 E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 (1)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