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年度报告 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 187,229.81 合营企业的投资成本小于取得 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 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 746,22234七、48 346,735.561,195,153.41 收入和支出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 21,329,321.14 12,986,281.48-10,309,694.52 所得税影响额 14,384,143.65 8,385,837.38-6,040,066.55 合计 64,335,374.69 35,480,722.6732,499,145.95 说明:公司报告期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较大,主要是与收益相关的政府 补助巸U/KA多频多体制油田宽带卫星通信指挥调度应用系统、基于北斗导航技术的物 流运输智能感知与位置服务系统建设项目在2017年验收确认营业成本,相应的政府 补助分别冲减项目成本2,663.32万元、1,500.00万元。上述两项政府补助具体情况 详见临2012-018公告 十一、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 √适用囗不适用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对当期利润的影响 项目名称 期初余额 期末余额 当期变动 长期股权投资 8,812,201.008,812,201.00 617,418.00 合计 8812,201.008,812,201.00 617,418.00 说明:经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大连北斗的另一方股东大连 神舟向其进行单方增资,公司放弃对大连北斗本次增资扩股的优先认缴出资权而不再 将其纳入合并范围,在公司合并报表层面对于持有大连北斗的剩余股权,按照在丧失 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按照公允价值重新计量产生的相关利得为61.74 万元。具体情况详见附注七、12及八、(一)。 十二、其他 口适用√不适用 I1/177
2017 年年度报告 11 / 177 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 合营企业的投资成本小于取得 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 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 187,229.81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 收入和支出 746,222.34 七 、 48 及 49 346,735.56 1,195,153.41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 -21,329,321.14 -12,986,281.48 -10,309,694.52 所得税影响额 -14,384,143.65 -8,385,837.38 -6,040,066.55 合计 64,335,374.69 35,480,722.67 32,499,145.95 说明:公司报告期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较大,主要是与收益相关的政府 补助 KU/KA 多频多体制油田宽带卫星通信指挥调度应用系统、基于北斗导航技术的物 流运输智能感知与位置服务系统建设项目在 2017 年验收确认营业成本,相应的政府 补助分别冲减项目成本 2,663.32 万元、1,500.00 万元。上述两项政府补助具体情况 详见临 2012-018 公告。 十一、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 √适用□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项目名称 期初余额 期末余额 当期变动 对当期利润的影响 金额 长期股权投资 8,812,201.00 8,812,201.00 617,418.00 合计 8,812,201.00 8,812,201.00 617,418.00 说明:经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大连北斗的另一方股东大连 神舟向其进行单方增资,公司放弃对大连北斗本次增资扩股的优先认缴出资权而不再 将其纳入合并范围,在公司合并报表层面对于持有大连北斗的剩余股权,按照在丧失 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按照公允价值重新计量产生的相关利得为 61.74 万元。具体情况详见附注七、12 及八、(一)。 十二、其他 □适用√不适用
2017年年度报告 第三节公司业务概要 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及行业情况说明 (一)公司主要业务和经营模式 公司致力于从事航天产业,具有天地一体化综合信息系统的设计、研制、集成和 运营服务能力。公司业务主要分为两大类:宇航制造和卫星应用。 1.宇航制造 公司宇航制造业务目前主要包括小卫星制造、微小卫星制造、部组件制造三大领 域 小卫星及微小卫星制造方面,公司专注于1,000公斤以下的小卫星及微小卫星的 研制与生产,产品和业务集系统开发、系统设计、系统集成和在轨服务于一体,具体 包括小卫星和微小卫星系列化公用平台的研发;小卫星和微小卫星的总体专业设计 小卫星和微小卫星的总装、测试和试验;小卫星和微小卫星的在轨技术服务、技术培 训和技术咨询等。经营主体包括航天东方红、深圳东方红等 部组件制造方面,主要包括星(船)载导航接收机、高速信息网络产品、星间通 信接收单元、太阳能电池片、高端紧固件的研制生产等。经营主体包括航天恒星科技、 天津恒电、钛金科技等。 2.卫星应用 公司卫星应用业务主要包括卫星应用系统集成与产品制造、卫星综合应用与服务、 智慧城市三大领域。 卫星应用系统集成与产品制造业务包括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等子领域。 在卫星通信领域,面向军民用市场提供基于军民通信卫星的系统集成及终端产品,是 国内“动中通”产品主流供应商;在卫星导航领域,主要面向各军兵种提供多类型北 斗导航特色终端、综合终端、増强系统集成服务等,面向民用市场提供北斗高精度实 时定位服务和船/车载、手持/穿戴产品;在卫星遥感领域,主要面向军民用市场提供 地面接收系统集成、设备及数据产品。经营主体包括航天恒星科技、航天恒星空间 航天天绘、星地恒通等 卫星综合应用与服务业务包括卫星综合应用、无人机系统集成与服务、卫星地面 运营与服务等子领域。在卫星综合应用领域,主要面向特定用户、行业、区域用户提 供基于天、空、地信息的综合应用解决方案和増值服务;在无人机系统集成与服务领 12/177
2017 年年度报告 12 / 177 第三节 公司业务概要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及行业情况说明 (一)公司主要业务和经营模式 公司致力于从事航天产业,具有天地一体化综合信息系统的设计、研制、集成和 运营服务能力。公司业务主要分为两大类:宇航制造和卫星应用。 1.宇航制造 公司宇航制造业务目前主要包括小卫星制造、微小卫星制造、部组件制造三大领 域。 小卫星及微小卫星制造方面,公司专注于 1,000 公斤以下的小卫星及微小卫星的 研制与生产,产品和业务集系统开发、系统设计、系统集成和在轨服务于一体,具体 包括小卫星和微小卫星系列化公用平台的研发;小卫星和微小卫星的总体专业设计; 小卫星和微小卫星的总装、测试和试验;小卫星和微小卫星的在轨技术服务、技术培 训和技术咨询等。经营主体包括航天东方红、深圳东方红等。 部组件制造方面,主要包括星(船)载导航接收机、高速信息网络产品、星间通 信接收单元、太阳能电池片、高端紧固件的研制生产等。经营主体包括航天恒星科技、 天津恒电、钛金科技等。 2.卫星应用 公司卫星应用业务主要包括卫星应用系统集成与产品制造、卫星综合应用与服务、 智慧城市三大领域。 卫星应用系统集成与产品制造业务包括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等子领域。 在卫星通信领域,面向军民用市场提供基于军民通信卫星的系统集成及终端产品,是 国内“动中通”产品主流供应商;在卫星导航领域,主要面向各军兵种提供多类型北 斗导航特色终端、综合终端、增强系统集成服务等,面向民用市场提供北斗高精度实 时定位服务和船/车载、手持/穿戴产品;在卫星遥感领域,主要面向军民用市场提供 地面接收系统集成、设备及数据产品。经营主体包括航天恒星科技、航天恒星空间、 航天天绘、星地恒通等。 卫星综合应用与服务业务包括卫星综合应用、无人机系统集成与服务、卫星地面 运营与服务等子领域。在卫星综合应用领域,主要面向特定用户、行业、区域用户提 供基于天、空、地信息的综合应用解决方案和增值服务;在无人机系统集成与服务领
2017年年度报告 域,主要面向海洋、电力、林业、测绘、石油等行业用户,提供从飞机选型、载荷配 置、数据传输到接收处理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并提供各类飞行和培训服务;在卫星地 面运营与服务领域,为国内外用户提供卫星广播电视传输服务、卫星测控服务以及卫 星通信、北斗导航、系统托管等综合运营及增值服务、遥感数据运营服务。经营主体 包括航天恒星科技、航天中为等。 智慧城市业务主要是利用卫星应用技术延伸拓展的领域,包括城市管理信息化、 工业(企业)信息化、智慧健康等子领域。在城市管理信息化领域,主要面向地方政 府的智慧城市顶层规划、城市部件管理、政务信息化等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在工业(企 业)信息化领域,主要面向特定用户、工业制造、农业生产等企业,提供完整的信息 系统和信息化解决方案;在智慧健康方面,主要面向医院和个人用户提供医疗数据、 健康信息化服务解决方案。经营主体包括航天恒星科技、航宇卫星科技、哈尔滨数据 (二)行业发展情况 2017年,在我国国民经济保持稳中向好的背景下,我国航天产业蓬勃发展,北斗 卫星导航系统开启全球组网大幕、卫星通信步入高通量时代、商业遥感卫星进入0.5 米时代、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重大科技工程全面启动等航天产业的重大事件意味着中 国航天正在进入新时代。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航天强国”建设的战略目 标,国家“一带一路”、军民融合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战略持 续深入实施,这些都为航天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此同时,随着军民融合发展 战略的持续推进以及国防和军队改革的稳步实施,我国航天产业也正发生着深刻变化: 市场需求日益多元,传统需求依然旺盛,国际需求日益壮大,商业航天风起云涌;科 研院所及民营企业纷纷布局进入航天装备制造及服务领域,整体市场竞争态势更为复 杂;卫星应用方面,随着天基资源的日益丰富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应用领域正在得到 迅速扩展,而传统的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终端与系统集成也正向终端髙度 集成化、应用和信息服务深度融合发展。当然,高风险依然是未来相当长时期航天产 业的重要特征之 上述行业发展情况和变化既充分展现了航天产业发展空间的广阔,也让我们更加 认识到竞争态势的严峻,机会与挑战并存。这就需要公司认清形势,在确保成功的同 13/177
2017 年年度报告 13 / 177 域,主要面向海洋、电力、林业、测绘、石油等行业用户,提供从飞机选型、载荷配 置、数据传输到接收处理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并提供各类飞行和培训服务;在卫星地 面运营与服务领域,为国内外用户提供卫星广播电视传输服务、卫星测控服务以及卫 星通信、北斗导航、系统托管等综合运营及增值服务、遥感数据运营服务。经营主体 包括航天恒星科技、航天中为等。 智慧城市业务主要是利用卫星应用技术延伸拓展的领域,包括城市管理信息化、 工业(企业)信息化、智慧健康等子领域。在城市管理信息化领域,主要面向地方政 府的智慧城市顶层规划、城市部件管理、政务信息化等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在工业(企 业)信息化领域,主要面向特定用户、工业制造、农业生产等企业,提供完整的信息 系统和信息化解决方案;在智慧健康方面,主要面向医院和个人用户提供医疗数据、 健康信息化服务解决方案。经营主体包括航天恒星科技、航宇卫星科技、哈尔滨数据 等。 (二)行业发展情况 2017 年,在我国国民经济保持稳中向好的背景下,我国航天产业蓬勃发展,北斗 卫星导航系统开启全球组网大幕、卫星通信步入高通量时代、商业遥感卫星进入 0.5 米时代、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重大科技工程全面启动等航天产业的重大事件意味着中 国航天正在进入新时代。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航天强国”建设的战略目 标,国家“一带一路”、军民融合发展、“中国制造 2025”、“互联网+”等战略持 续深入实施,这些都为航天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此同时,随着军民融合发展 战略的持续推进以及国防和军队改革的稳步实施,我国航天产业也正发生着深刻变化: 市场需求日益多元,传统需求依然旺盛,国际需求日益壮大,商业航天风起云涌;科 研院所及民营企业纷纷布局进入航天装备制造及服务领域,整体市场竞争态势更为复 杂;卫星应用方面,随着天基资源的日益丰富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应用领域正在得到 迅速扩展,而传统的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终端与系统集成也正向终端高度 集成化、应用和信息服务深度融合发展。当然,高风险依然是未来相当长时期航天产 业的重要特征之一。 上述行业发展情况和变化既充分展现了航天产业发展空间的广阔,也让我们更加 认识到竞争态势的严峻,机会与挑战并存。这就需要公司认清形势,在确保成功的同
2017年年度报告 时,把握重大历史发展机遇,适应市场和技术发展变化,聚焦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和 重点市场,精准发力,深耕细作,闭环管理,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发生重大变化情况的说明 √适用囗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子公司航天东方红的国际业务合作中心及青年员工宿舍项目和航 天恒星科技中关村环保科技示范园科研楼建设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完工结转至 投资性房地产和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减少,在建工程期末余额2,175.86万元,同比 降低96.55%;固定资产期末余额125,209.46万元,同比增加93.69%。 报告期内,公司原子公司大连北斗的另一方股东大连神舟单方对其增资,公司放 弃对大连北斗本次增资扩股的优先认缴出资权而不再将其纳入合并范围,在公司合并 报表层面对于持有大连北斗的剩余股权按照在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 量,长期股权投资变动881.22万元;公司子公司航天东方红向航天新源委派一名董 事对其具有重大影响,按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变动700.10万元;公司子公司 航天恒星科技以自有资金612.45万元向老挝亚太公司第二次出资。长期股权投资期 末余额3,843.47万元,同比增加120.84%。 报告期内,公司子公司航天恒星科技卫星遥感全产业链一体化仿真平台、国际业 务远程支持客户服务平台等研发项目完成验收结转至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期末余额 61,799.30万元,同比增加73.39%;开发支出减少,开发支出期末余额10,248.89万 元,同比降低66.12% 其中:境外长期股权投资余额192.21(单位:万元币种:美元),占总资产的 比例为0.13%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适用口不适用 公司作为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下属重点企业,拥有航天核心技术积累和大量的高科 技人才储备。公司研究开发力量雄厚,拥有“小卫星及其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下属多家子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重要子公司均拥有各自独立的研发部门,拥有完备 14/177
2017 年年度报告 14 / 177 时,把握重大历史发展机遇,适应市场和技术发展变化,聚焦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和 重点市场,精准发力,深耕细作,闭环管理,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 二、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发生重大变化情况的说明 √适用□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子公司航天东方红的国际业务合作中心及青年员工宿舍项目和航 天恒星科技中关村环保科技示范园科研楼建设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完工结转至 投资性房地产和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减少,在建工程期末余额 2,175.86 万元,同比 降低 96.55%;固定资产期末余额 125,209.46 万元,同比增加 93.69%。 报告期内,公司原子公司大连北斗的另一方股东大连神舟单方对其增资,公司放 弃对大连北斗本次增资扩股的优先认缴出资权而不再将其纳入合并范围,在公司合并 报表层面对于持有大连北斗的剩余股权按照在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 量,长期股权投资变动 881.22 万元;公司子公司航天东方红向航天新源委派一名董 事对其具有重大影响,按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变动 700.10 万元;公司子公司 航天恒星科技以自有资金 612.45 万元向老挝亚太公司第二次出资。长期股权投资期 末余额 3,843.47 万元,同比增加 120.84%。 报告期内,公司子公司航天恒星科技卫星遥感全产业链一体化仿真平台、国际业 务远程支持客户服务平台等研发项目完成验收结转至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期末余额 61,799.30 万元,同比增加 73.39%;开发支出减少,开发支出期末余额 10,248.89 万 元,同比降低 66.12%。 其中:境外长期股权投资余额 192.21(单位:万元 币种:美元),占总资产的 比例为 0.13%。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适用□不适用 公司作为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下属重点企业,拥有航天核心技术积累和大量的高科 技人才储备。公司研究开发力量雄厚,拥有“小卫星及其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下属多家子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重要子公司均拥有各自独立的研发部门,拥有完备
2017年年度报告 的研发组织,拥有实验、检测、研发设施,拥有研发资金的保障,能够完成关键系统 核心零部件及关键技术的开发,能够不断开发或升级换代新产品。 在宇航制造领域,公司掌握了卫星研制的相关核心技术,在小卫星、微小卫星、 皮纳卫星系列化公用平台开发、系统解决方案提供、新技术验证及推广、星上小型化 产品开发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保障了小卫星及微小卫星的成功发射和在轨稳定运 行。通过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公司完成了CAST4000小卫星平台开发,丰富了 平台型谱;建立了CAST4000平台的标准规范体系,为公司在小卫星研制领域占领技 术制高点,为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完成了微小卫星多项关键技术 开发与平台研制条件建设,提升了先进微小卫星平台的设计与研制能力,能够为研制 低成本、高性价比的微小卫星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卫星应用领域,公司拥有VSAT系统、高安全云计算操作系统、基于GNSS高精 度定轨及测量技术以及卫星遥感、通信、导航仿真系统等多项关键技术,拥有一整套 包括研发、设计、生产、试验在内的完整的科研生产体系。通过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 实施,完成了基于云计算基础支撑平台的卫星应用系统集成设计、测试平台(含卫星 遥感一体化仿真平台、卫星通信一体化仿真验证平台、卫星导航一体化仿真验证平台) 及卫星客户服务平台开发,提升了公司的系统仿真设计和集成测试能力,能够根据市 场需求与动向,提供一流的集通信、导航、遥感为一体的综合卫星应用产品和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141项专利、软件著作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科技开 发及科技管理人员3539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75.99%。 报告期内,公司没有发生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事项。 15/177
2017 年年度报告 15 / 177 的研发组织,拥有实验、检测、研发设施,拥有研发资金的保障,能够完成关键系统、 核心零部件及关键技术的开发,能够不断开发或升级换代新产品。 在宇航制造领域,公司掌握了卫星研制的相关核心技术,在小卫星、微小卫星、 皮纳卫星系列化公用平台开发、系统解决方案提供、新技术验证及推广、星上小型化 产品开发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保障了小卫星及微小卫星的成功发射和在轨稳定运 行。通过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公司完成了 CAST4000 小卫星平台开发,丰富了 平台型谱;建立了 CAST4000 平台的标准规范体系,为公司在小卫星研制领域占领技 术制高点,为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完成了微小卫星多项关键技术 开发与平台研制条件建设,提升了先进微小卫星平台的设计与研制能力,能够为研制 低成本、高性价比的微小卫星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卫星应用领域,公司拥有 VSAT 系统、高安全云计算操作系统、基于 GNSS 高精 度定轨及测量技术以及卫星遥感、通信、导航仿真系统等多项关键技术,拥有一整套 包括研发、设计、生产、试验在内的完整的科研生产体系。通过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 实施,完成了基于云计算基础支撑平台的卫星应用系统集成设计、测试平台(含卫星 遥感一体化仿真平台、卫星通信一体化仿真验证平台、卫星导航一体化仿真验证平台) 及卫星客户服务平台开发,提升了公司的系统仿真设计和集成测试能力,能够根据市 场需求与动向,提供一流的集通信、导航、遥感为一体的综合卫星应用产品和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 141 项专利、软件著作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科技开 发及科技管理人员 3539 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 75.99%。 报告期内,公司没有发生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