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掩盖人性,并伪装 照旧不动了。这就是它的标志;①而我们在这一点上却是出于盲 目的忌妒了,这种忌妒并不了解用字重复在这种地方并不是错误; 因为并没有什么一般的规律。 52-968(49)242-27 若是掩盖起人性来并加以伪装。有更多的国王、教皇、主教 乃至威严的君主等等;没有巴黎一一王国的首都。就有许多 地方都要称为巴黎,巴黎,还有许多别的地方都要称为王国的首 都了。 5-950(50)13-28 同一个意义随着表达它的文词而变化。意义从文词中获得它 的尊严,而不是赋给文词以尊严。这样的例子必须求之于……。 386-296(51)338-50 皮浪学派②主张固持已见。 54-979(52)410—49 没有人会提到笛卡尔派,除非他本人就是笛卡尔派;③提到学 究的,除非是学究,提到外省人的,除非是外省人;我敢打赌一定是 出版商才给加上了《给外省人的信>④这个书名的。 ①“它的标志”即“只好让它照旧不动”的标志。 ②皮浪学派指古希腊怀疑主义哲学家皮浪( Pyrrhon,公元前3342-288)所创 立的学派。 ③可参看本书第78节。 ④《给外省人的信》系作者本人当时与耶稣会论战所匿名发表的书信集。“打 赌”原作“相信”。作者此处故弄玄虚,表示似乎不知道该书的作者是谁
53]-559 53--973(53)161-53 视其涵义,一辆车或是翻倒了,或是推翻了。 视其涵义,或是流溢,或是灌注。①「梅特尔先生以强力对托钵 僧申辩。②门 55-972(54)113-52 杂记。讲话的方式:“我有意致力于此。” 56-980(55)955-54 钥匙的开启性,钩子的吸附性。 57-975(56318-55 猜一猜:“你的烦恼我也有份。”但红衣主教⑧先生是不愿意让 人猜透的。 “我的精神充满着不安。υ说我充满了不安,要更好一些。 58-970(57)292-506 我对这类客气话总感到不快:“我给你添了很多麻烦;我怕 搅得你不安;我怕打搅得太久了。”我们要末是引进,要末是扰 ①“视其涵义”指视其有意或无意。一辆车可以是无意翻倒,也可以是有意推 翻;水可以是无意流溢,也可以是有意灌注。 ②指当时波·罗雅尔著名的辩护士梅特尔( Antoine de Maitre)于1657年所 出版的《申辫与演说》一书第六章。“托钵僧”指圣方济派。 3“红衣主教”指17世纪的法国权相红衣主教马扎然( Mazarin,1602-1662)。 拉·罗煦福哥( La rochefoucauld,l613-1680)《格言集》第300节:“人们都喜欢猜 别人,而不喜欢让人猜
令人不快的话 乱 59-978(58)381-57 你的做法不文雅:“请您原谅我。”没有这句原谅话,我还一点 也不会察觉有什么冒犯呢。“有渎尊听……”最糟糕的莫过于他们 这句原谅的话。 60-976*(59)367-58 “扑灭叛乱的火焰”,太雕琢。 “他那天才的激荡”两个太夸大的字样。 ①本书第105段:“我们就把想像引进了那个判断,要末就是相反地扰乱了那个 判断
第 编 73-29(60)67-59 第一部:人没有上帝时的可悲。 第二部:人有了上帝时的幸福。 或 第一部:论天性是腐化的。根据天性本身。① 第二部:论有一位救主的存在。根据圣书。 70—47*61)I27-48 顺序—一我很可以处理顺序这一段②如下:证明所有各种情 况的虚妄,证明日常生活的虚妄,然后再证明怀疑主义者与斯多噶 派的哲理生活的虚妄;然而并不一定严格保持这种顺序。我略微 知道一点它是什么,可是懂得它的人又何其之少。人世的科学没 有一种是能够把握住它的。圣托马斯③也没有把握住它。数学把 握住了它,但数学在深度上也是徒劳无功的。 ①“根据天性本身”指以天性本身为证。 ②可参见本书第283段。“处理顺序这一段如下”意谓“把这一段的顺序处理 如下”。 ③圣托马斯即托马斯·阿奎那( Thomas d' Aquin,1225-1274),为中世纪 经院哲学的代表人。经院哲学的方法(顺序)系以繁琐的形式推论为其特征而并不涉 及人类如何认识真理的问题;因此笛卡尔与帕斯卡尔都谴责经院哲学的方法,而力图 代之以数学的方法
·評裴田 25 76-48**(62)308-47 第一部的序言——要谈论那些探讨过自我认识的人;谈论沙 伦那令人烦恼与厌倦的分目①;谈论蒙田的混乱,蒙田深深感到缺 乏〔正确的〕方法②,便从一个题目跳到另一个题目以图避免它;他 力求风雅。 他那进行自我描绘的愚蠢设计!而这一点绝不是附带的或违 反他的准则的,正如人人总会犯错误那样;而是出于他本人的准 则,并且是出于一种主要的根本的计划。因为出于偶然与弱点而 讲了愚蠢的话,只是一种常见的毛病;但有计划地要讲愚蠢的话, 那却是不可容忍的了,何况讲的还是那些诸如 77-936(63)330—19 蒙田——蒙田缺点太大。轻佻的词句;那是毫无价值的 不管古尔内女士怎么说。③没有眼睛的人这是轻信。由圆求 作方更大的世界—这是无知。还有他对于蓄意杀人、对于死的 感情。他鼓励人对于得救漠不关心,既不畏惧也不悔改。他的书 不是为了维护度信而写的,所以他就无须涉及虔信:然而我们却永 远有义务不可背离虔信。我们可以原谅他那种对人生某些场合 (730,331)④的有点自由而又浪荡的感情;然而我们却不能原谅他 ①沙伦( Pierre Charron,1541-1603)为蒙田的友人,此处所说沙伦的分目系 指沙伦的《智慧论》一书;该书分117章,每章又分若千节。与此相反,蒙田的《文集》 没有任何次序,每篇均系随手写成 ②按“[正确的〕方法”原手稿作“方法的正确”,此处据伏哲尔( Fougere)版本 改正 ③按蒙田《文集》系蒙田死后,由他的养女古尔内( Marie le jare de gour nay)于1595年编定出版。此处系指古尔内为蒙田《文集》一书所写的序言 ④指1635年古尔内编蒙田《文集》第二版,页730及331(即该书第二卷、第三 十七章及第二卷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