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水中学高2007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39分) 、(每小题3分,共15分) 1.加粗字的读音有两个错误的一项是() A.提(jue)取瘐(yu)毙 楼(10)迤(yi)逦 B.纸锭(dn)悚然(sng)债券(qudn)打烊(yong) C.尴(gon)尬寒伧( chuang)愜(qie)意赍(ji)发 D.簇(如)新垓(he)心咂()摸央浼(mei)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黯淡憨顽敛声屏气蘖根祸胎 B.亵渎惫懒放诞无礼面面相觑 C.搭讪撕混彩绣辉煌掎角之势 D.搠倒翠幄盛装丽服投机捣把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新华社台北3月26日电:经过连日大力动员,民进党及“台独”团体借反对《反 分裂国家法》为名 的针对祖国大陆的游行,26日下午在台北喧闹登场。 (2)据省城某报3月29日讯:黑网吧、不卫生小吃摊、劣质小商品……眼下就像“牛 皮癣”一样又紧紧地“贴”在了省城一些中小学周围。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再次呼吁有 关部门加强管理,周边环境,还孩子们一个健康成长的场所 (3)日前,南京某公司的业务主管刘奕因谈恋爱“脚踏两只船”而被公司开除。该公司 的这一做法引起了一些网友的 A.策划整治质疑B.策动整顿置疑 C.策动整治质疑D.策划整顿置疑 4、下列句中加粗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些科技含量高的家用产品必将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成为明日黄花 B.近年来,世界各地局部地区的战争接连不断,造成大量的难民毁家纾难,流离失所, 这一现象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C.尘封千年的杭州雷峰塔地宫昨日开启,一尊珍贵的铜佛像得以重见天日 D.福利彩票投注点人头攒动,到晚上十点购买彩票的队伍仍然尾大不掉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我们学过的《药》、《祝福》、《孔乙己》 《故乡》等都选自这本集子 B.四大名著除《红楼梦》外,都是在民间流传故事的基础上再经过文人加工创作而成 的。《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反 映农民起义的长篇巨著 C.《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是宋元明“话本”和“拟话本” 的总集,编者是明代冯梦龙 莫泊桑、巴尔扎克都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们的作品分别有《项链》、《欧也 ·葛朗台》
1 分水中学高 2007 级 3 月月考语文试题 第 I 卷(选择题共 39 分) 一、(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加粗字的读音有两个错误的一项是( ) A.攫(jué)取 瘐(yǔ)毙 褴褛(lǚ) 迤(yǐ)逦 B.纸锭(diàn) 悚然(sǒng) 债券(quàn) 打烊(yàng) C.尴(gān)尬 寒伧(chuàng) 惬(qiè)意 赍(jī)发 D.簇(zú)新 垓(hé)心 咂(zā)摸 央浼(měi)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黯淡 憨顽 敛声屏气 蘖根祸胎 B.亵渎 惫懒 放诞无礼 面面相觑 C.搭讪 撕混 彩绣辉煌 掎角之势 D.搠倒 翠幄 盛装丽服 投机捣把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新华社台北 3 月 26 日电:经过连日大力动员,民进党及“台独”团体借反对《反 分裂国家法》为名________的针对祖国大陆的游行,26 日下午在台北喧闹登场。 (2)据省城某报 3 月 29 日讯:黑网吧、不卫生小吃摊、劣质小商品……眼下就像“牛 皮癣”一样又紧紧地“贴”在了省城一些中小学周围。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再次呼吁有 关部门加强管理,_______周边环境,还孩子们一个健康成长的场所。 (3)日前,南京某公司的业务主管刘奕因谈恋爱“脚踏两只船”而被公司开除。该公司 的这一做法引起了一些网友的_________。 A.策划 整治 质疑 B.策动 整顿 置疑 C.策动 整治 质疑 D.策划 整顿 置疑 4、下列句中加粗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这些科技含量高的家用产品必将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成为明日黄花。 B. 近年来,世界各地局部地区的战争接连不断,造成大量的难民毁家纾难,流离失所, 这一现象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C. 尘封千年的杭州雷峰塔地宫昨日开启,一尊珍贵的铜佛像得以重见天日。 D.福利彩票投注点人头攒动,到晚上十点购买彩票的队伍仍然尾大不掉。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我们学过的《药》、《祝福》、《孔乙己》、 《故乡》等都选自这本集子 B.四大名著除《红楼梦》外,都是在民间流传故事的基础上再经过文人加工创作而成 的。《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反 映农民起义的长篇巨著。 C.《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是宋元明“话本”和“拟话本” 的总集,编者是明代冯梦龙。 D.莫泊桑、巴尔扎克都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们的作品分别有《项链》、《欧也 妮•葛朗台》
、(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白色污染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塑料制 品的用量与日俱增。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确实给人们带来了不少方便,但也带来了诸 多的社会问题。人们把它形象化地称为“白色污染”。 主要由于人们对废旧塱料造成的环境污染缺乏足够的认识,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加 上塑料制品多属于一次性使用,用后即扔,塑料垃圾因此充斥于各种场所,在公园、车 站、影院、风景名胜区和公路铁路沿线随风飘扬,塑料袋、塑料薄膜、农用地膜、快餐 盒、饮料瓶、包装填充物等,飘挂在树上,散落在路边、草地、街头、水面、农田及住 宅周围,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的刺激,影响城市和风景点的整体美感。其中,污染最 明显、最令人头痛的,是那些遍布城市街头的废旧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快餐餐具。 据有关部门统计,仅一次性塑胶泡沫快餐餐具,我国全年消耗量达4亿至7亿个。尤其 是铁路行业,由于管理不善,旅客随决将用过的塑料快餐餐具抛之窗外,甚至列车服务 员亦将垃圾弃之车外,造成铁路干线两旁的的树木枝条飘挂成串全国铁路每天废弃的塑 料快餐餐具高达150万只,从空中鸟瞰,铁路两旁已经形成两条白色污染带,群众感触 很深,反应特别强烈。 而且聚乙烯等塑料原料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结构非常稳定,很难被自 然界的光和热降解,并且自然界几乎没有能够消化塑料的细菌和酶,难以对其生物降解, 所以塑料埋在土壤里可能二三百年不会腐烂。正是因为塑料降解时间长,所以潜在的危 害更大。当废旧塱料作为生活垃圾进入垃圾场被填埋或散落在田野进入土壤后,混在土 壤中会影响土壤内的物质、热量的传递和微生物的生长,改变土壤的特性。由于塑料制 品生产时加入的添加剂是毒的,当塑料垃圾存放日久,有毒添加剂便会释放,污染大气 和水资源。而废弃在地面或水上的废旧塑料,容易被鱼、马、牛、羊等动物当作食物吞 入,塑料在动物肠胃里消化不了,会导致动物肠胃肌体损伤和死亡,这种“白色污染 现象在动物园、牧区、农村和海洋屡见不鲜。 据报道,北京市塑料垃圾日产量为3600吨,每年总量约为14万吨;上海市废塑料 垃圾日产量为7700吨,每年总量约为29万吨。这些数据是骇人听闻的。解决白色污染 问题迫在眉睫 些西方发达国家已研制成功以植物淀粉为主要原料的可降解塑料,大大缩短了其 降解周期。我国新型塑料的研制也取得了重大进展,纸质、淀粉、易降解塑料等新型快 餐餐具已在一些铁路列车上使用,从而缓解了铁路沿线的“白色污染”程度。 在易降解的塑料制品因成本偏高尚未全面推广的情况下,加强资源再生利用。据报 道,我国北方某城市已引进了3条流水线,每天可处理10吨废塑料,至少60%可提炼 成油品,剩下的通过焚烧转化为热能,可用于住宅小区的供暖。 美、日等发达国家已明令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快餐餐具,我国的北京、上海、杭州 等地也为此专门制定了地方性法规,扼制“白色污染”的污染源 不过,要解决“白色污染”问题,一定要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培养人们良好的生 活习惯和方式,否则,治理“白色污染”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
2 二、(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白 色 污 染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塑料制 品的用量与日俱增。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确实给人们带来了不少方便,但也带来了诸 多的社会问题。人们把它形象化地称为“白色污染”。 主要由于人们对废旧塑料造成的环境污染缺乏足够的认识,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加 上塑料制品多属于一次性使用,用后即扔,塑料垃圾因此充斥于各种场所,在公园、车 站、影院、风景名胜区和公路铁路沿线随风飘扬,塑料袋、塑料薄膜、农用地膜、快餐 盒、饮料瓶、包装填充物等,飘挂在树上,散落在路边、草地、街头、水面、农田及住 宅周围,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的刺激,影响城市和风景点的整体美感。其中,污染最 明显、最令人头痛的,是那些遍布城市街头的废旧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快餐餐具。 据有关部门统计,仅一次性塑胶泡沫快餐餐具,我国全年消耗量达 4 亿至 7 亿个。尤其 是铁路行业,由于管理不善,旅客随决将用过的塑料快餐餐具抛之窗外,甚至列车服务 员亦将垃圾弃之车外,造成铁路干线两旁的的树木枝条飘挂成串全国铁路每天废弃的塑 料快餐餐具高达 150 万只,从空中鸟瞰,铁路两旁已经形成两条白色污染带,群众感触 很深,反应特别强烈。 而且聚乙烯等塑料原料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结构非常稳定,很难被自 然界的光和热降解,并且自然界几乎没有能够消化塑料的细菌和酶,难以对其生物降解, 所以塑料埋在土壤里可能二三百年不会腐烂。正是因为塑料降解时间长,所以潜在的危 害更大。当废旧塑料作为生活垃圾进入垃圾场被填埋或散落在田野进入土壤后,混在土 壤中会影响土壤内的物质、热量的传递和微生物的生长,改变土壤的特性。由于塑料制 品生产时加入的添加剂是毒的,当塑料垃圾存放日久,有毒添加剂便会释放,污染大气 和水资源。而废弃在地面或水上的废旧塑料,容易被鱼、马、牛、羊等动物当作食物吞 入,塑料在动物肠胃里消化不了,会导致动物肠胃肌体损伤和死亡,这种“白色污染” 现象在动物园、牧区、农村和海洋屡见不鲜。 据报道,北京市塑料垃圾日产量为 3600 吨,每年总量约为 14 万吨;上海市废塑料 垃圾日产量为 7700 吨,每年总量约为 29 万吨。这些数据是骇人听闻的。解决白色污染 问题迫在眉睫。 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已研制成功以植物淀粉为主要原料的可降解塑料,大大缩短了其 降解周期。我国新型塑料的研制也取得了重大进展,纸质、淀粉、易降解塑料等新型快 餐餐具已在一些铁路列车上使用,从而缓解了铁路沿线的“白色污染”程度。 在易降解的塑料制品因成本偏高尚未全面推广的情况下,加强资源再生利用。据报 道,我国北方某城市已引进了 3 条流水线,每天可处理 10 吨废塑料,至少 60%可提炼 成油品,剩下的通过焚烧转化为热能,可用于住宅小区的供暖。 美、日等发达国家已明令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快餐餐具,我国的北京、上海、杭州 等地也为此专门制定了地方性法规,扼制“白色污染”的污染源。 不过,要解决“白色污染”问题,一定要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培养人们良好的生 活习惯和方式,否则,治理“白色污染”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
6、下列对“白色污染”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指废旧塑料充斥于各种场所,在公园、车站、影院、风景名胜区和公路铁路沿线随 风飘扬,影响城市和风景点的整体美感的污染现象。 B、指人们随意抛弃在自然界中的废旧塑料,破坏环境美感,影响农业生产,危害人体 健康,危及动物安全的污染现象。 C、指铁路行业,由于管理不善,随意将用过的塑料餐具抛之车外,在铁路两旁已经形 成两条白色污染带的群众反应在特别强烈的污染现象 D、指废旧塑料作为生活垃圾进入土壤后,影响土壤内的物质、热量的传递和微生物的 生长,改变土壤的特性的污染现象。 7、对造成“白色污染”的原因,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B、人们对废旧塑料造成的环境污染缺乏足够的认识,环保意识薄弱。 C、塑料制品多属于一次性使用品,用后即扔,充斥于各种场所。 D、废旧塑料很难被自然界的光和热降解,并且难以对其生物降解。 8、下列对“治理‘白色污染’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塑料制品生产时加入的添加剂是有毒的,当塑料垃圾存放日久,有毒添加剂便会释 改,污染大气和水资源 B、塑料垃圾被动物吞入,导致动物肠胃肌体损伤和死亡的“白色污染”现象在动物园、 牧区、农村和海洋屡见不鲜 C、据报道,北京市塑料垃圾日产量为3600吨,每年总量约为14万吨;上海市废塑料 垃圾日产量为770吨,每年总量约为29万吨。这些数据是骇人听闻的。 D、“白色污染”问题主要由于人们对废旧塑料造成的环境污染缺乏足够的认识,环保意 识薄弱,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的方式 9、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关于治理“白色污染”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 A.易降解的塑料制品因成本偏高影响了在治理“白色污染”中的全面推广。 B.加强对塑料垃圾的再生利用、变废为宝是治理“白色污染”的重要方法。 C.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可降解塑料解决了“白色污染”。 D.治理“白色污染”必须加强和完善环保立法,减少塑料垃圾的产量, 、(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4题。 吴起传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 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 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鲁 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 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贪 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卧 不设席,行不骑乘,与士卒分劳苦。文侯以吴起善用兵。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3 6、下列对“白色污染”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 A、指废旧塑料充斥于各种场所,在公园、车站、影院、风景名胜区和公路铁路沿线随 风飘扬,影响城市和风景点的整体美感的污染现象。 B、指人们随意抛弃在自然界中的废旧塑料,破坏环境美感,影响农业生产,危害人体 健康,危及动物安全的污染现象。 C、指铁路行业,由于管理不善,随意将用过的塑料餐具抛之车外,在铁路两旁已经形 成两条白色污染带的群众反应在特别强烈的污染现象。 D、指废旧塑料作为生活垃圾进入土壤后,影响土壤内的物质、热量的传递和微生物的 生长,改变土壤的特性的污染现象。 7、对造成“白色污染”的原因,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B、人们对废旧塑料造成的环境污染缺乏足够的认识,环保意识薄弱。 C、塑料制品多属于一次性使用品,用后即扔,充斥于各种场所。 D、废旧塑料很难被自然界的光和热降解,并且难以对其生物降解。 8、下列对“治理‘白色污染’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塑料制品生产时加入的添加剂是有毒的,当塑料垃圾存放日久,有毒添加剂便会释 放,污染大气和水资源。 B、塑料垃圾被动物吞入,导致动物肠胃肌体损伤和死亡的“白色污染”现象在动物园、 牧区、农村和海洋屡见不鲜。 C、据报道,北京市塑料垃圾日产量为 3600 吨,每年总量约为 14 万吨;上海市废塑料 垃圾日产量为 770 吨,每年总量约为 29 万吨。这些数据是骇人听闻的。 D、“白色污染”问题主要由于人们对废旧塑料造成的环境污染缺乏足够的认识,环保意 识薄弱,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的方式。 9、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关于治理“白色污染”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 ( ) A.易降解的塑料制品因成本偏高影响了在治理“白色污染”中的全面推广。 B.加强对塑料垃圾的再生利用、变废为宝是治理“白色污染”的重要方法。 C.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可降解塑料解决了“白色污染”。 D.治理“白色污染”必须加强和完善环保立法,减少塑料垃圾的产量。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吴起传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 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 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鲁 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 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贪 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卧 不设席,行不骑乘,与士卒分劳苦。文侯以吴起善用兵。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 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 侯曰:“善。”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因与武侯言曰:“夫吴起贤 人也。臣窃恐起之无留心也。试延以公主,以此卜之。吴起辞魏武侯。武侯疑之而弗信 也。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 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 之士。要在强兵,破驰说之言从横者。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 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 太史公曰: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吴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论,论其行事所施设者 语曰:“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吴起说武侯以形势不如德,然行之于 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躯。悲夫! (选自《史记·吴起列传》)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君疑之,谢吴起 谢:道歉 B、起事其子武侯 事:侍奉 C、公叔为相,尚魏公主尚:臣娶君女 D、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捐:撤除 ll、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吴起“善用兵”和“刻暴少恩”的一组是( A、①将而攻齐,大破之 ②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 B、①卧不设席,行不骑乘 ②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 C、①以为将,击秦,拔五城②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 D、①吴起说武侯以形势不如德②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国进攻鲁国时,鲁国想用吴起做将军,又因吴起娶了齐国女子为妻而猜疑他。 魏文侯听说吴起贤明,又很有军事才能,就重用吴起为将军,让他率军进攻秦国, 夺取了五座城池。 C、公叔做宰相时,忌妒吴起,就向魏武侯进谗言,吴起害怕获罪,就离开魏国,马上 到楚国去了 D、吴起在楚国担任相职,申明法度,赏罚分明,裁减闲职,废除部分贵族爵位,触犯 了王室大臣的利益,终于在楚悼王死后招致杀身之祸 13、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太史公司马迁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充分肯定了吴起具有很高的军事才能,其军事著作《兵法》在世上广泛流传 B、借用吴起劝说武侯推行仁政,而自己在楚国行事刻暴少恩,说明“能行之者未必能 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的道理。 C、司马迁认为正是由于吴起行事残暴狠毒,缺少仁德,才招致在楚国的杀身之祸 D、吴起既事鲁君,又事魏文侯、武侯,终事楚悼王,太史公认为他缺乏从一而终的忠 君思想
4 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 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 侯曰:“善。”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因与武侯言曰:“夫吴起贤 人也。臣窃恐起之无留心也。试延以公主,以此卜之。吴起辞魏武侯。武侯疑之而弗信 也。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 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 之士。要在强兵,破驰说之言从横者。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 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 太史公曰: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吴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论,论其行事所施设者, 语曰:“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吴起说武侯以形势不如德,然行之于 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躯。悲夫! ——(选自《史记•吴起列传》)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鲁君疑之,谢吴起 谢:道歉 B、起事其子武侯 事:侍奉 C、公叔为相,尚魏公主 尚:臣娶君女 D、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 捐:撤除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吴起“善用兵”和“刻暴少恩”的一组是( ) A、 ①将而攻齐,大破之 ②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 B、 ①卧不设席,行不骑乘 ②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 C、 ①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②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 D、 ①吴起说武侯以形势不如德 ②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国进攻鲁国时,鲁国想用吴起做将军,又因吴起娶了齐国女子为妻而猜疑他。 B、魏文侯听说吴起贤明,又很有军事才能,就重用吴起为将军,让他率军进攻秦国, 夺取了五座城池。 C、公叔做宰相时,忌妒吴起,就向魏武侯进谗言,吴起害怕获罪,就离开魏国,马上 到楚国去了。 D、吴起在楚国担任相职,申明法度,赏罚分明,裁减闲职,废除部分贵族爵位,触犯 了王室大臣的利益,终于在楚悼王死后招致杀身之祸。 13、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太史公司马迁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迁充分肯定了吴起具有很高的军事才能,其军事著作《兵法》在世上广泛流传。 B、借用吴起劝说武侯推行仁政,而自己在楚国行事刻暴少恩,说明“能行之者未必能 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的道理。 C、司马迁认为正是由于吴起行事残暴狠毒,缺少仁德,才招致在楚国的杀身之祸。 D、吴起既事鲁君,又事魏文侯、武侯,终事楚悼王,太史公认为他缺乏从一而终的忠 君思想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1分) 四、(16分) 14、把文言文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3分) 译文: (2)试延以公主,以此卜之。(3分) 译文: 15.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塞上听吹笛 夜上受降城闻笛 高适 李益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梅花一一唐代有流行乐曲《梅花落》。) (1)《塞上听吹笛》的三、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作简析。(2分) (2)这两首诗抒发了一种怎样的相同的感情?相同之中又有什么不同?你是怎样体会 出这种不同的?(4分) 16.补写出下列名句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两小题)(4分) ,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2)画龙画虎难画骨 (施耐庵《水浒传》) 几度夕阳红。(罗贯中《三国演义》) (3) ,得来全不费工夫。(冯梦龙《警世通言》) 世事洞明皆学问 。(曹雪芹《红楼梦》) 五、(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春节的祝愿 林非 每当一年一度的春节来临之前,整个中国土地上的任何一座火车站,几乎都里里外 外地挤满了狂潮汹涌的人群。多少南来北往旅客,摩肩接踵地簇拥在一起,慌张和焦灼 地观望着远处的动静。偌大的广场上,竟找不见一丝空隙:人们轻轻喘气的声音,也相 互都聆听得如此真切和沉重 混杂在这乌云滚滚般瞧不见头尾的人群里面,就算你心急如焚,想立即赶回故乡去
5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111 分) 四、(16 分) 14、把文言文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⑴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3 分) 译文: ⑵试延以公主,以此卜之。(3 分) 译文: 15.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塞上听吹笛 夜上受降城闻笛 高适 李益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梅花——唐代有流行乐曲《梅花落》。) (1)《塞上听吹笛》的三、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作简析。(2 分) 答: (2)这两首诗抒发了一种怎样的相同的感情?相同之中又有什么不同?你是怎样体会 出这种不同的? (4 分) 答: 16.补写出下列名句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两小题)(4 分) (1) ,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 (2)画龙画虎难画骨, 。 (施耐庵《水浒传》) ,几度夕阳红。 (罗贯中《三国演义》) (3) ,得来全不费工夫。(冯梦龙《警世通言》) 世事洞明皆学问, 。(曹雪芹《红楼梦》) 五、(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20 题。 春节的祝愿 林 非 每当一年一度的春节来临之前,整个中国土地上的任何一座火车站,几乎都里里外 外地挤满了狂潮汹涌的人群。多少南来北往旅客,摩肩接踵地簇拥在一起,慌张和焦灼 地观望着远处的动静。偌大的广场上,竟找不见一丝空隙;人们轻轻喘气的声音,也相 互都聆听得如此真切和沉重。 混杂在这乌云滚滚般瞧不见头尾的人群里面,就算你心急如焚,想立即赶回故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