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和手段 对应的 章节 生要 教学要求 学 内容 课程目 时 课内 课后 标 现代通过学习基本理论,学生能够掌握现代 授法 读 绪论 汉语 又民族共同语的定义、现代汉语方言的 练习法 阅文献 1 述 分类、特点及现代汉语的地位。 学习语音的性质、语音单位的定义、记音 等号的种类:学习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 音方法。 能区分容易混淆的声母 韵母的发音部位和韵母的种类, 并能过 行韵母辨正:学习调值和调类的含义,准 第一章语音 讲授法阅读查 确区分普通话的声调:通过学习音节的 结构特点,能进行音节结构分析, 练习法阅文献 1、2 进行拼音和认读,了解音节的拼写规则 学习音变的种类,了解变调的种类、轻声 词的种类和作用、儿化的作用和语气词 “国”的音变想律 通过学习文字的基本概念、汉字的起源、 性质和作用,了解汉字形体的演变:了解 汉字的前身,现行汉字的形体:掌挥汉字 结构单位,能按照正确的笔顺书写汉字 第二章 文字 掌握四种造字法的概念, 1、2 并能区分不 8 讲授法 阅读查 练习法 阅文献 3 汉字的造字法:学习汉字整理的原则、汉 字标准化的内涵:了解简化字、规范字、 异体字的定义,掌握改错字的原则和方 通过学习词汇和词汇单位的定义,能准 确区分各级词汇单位:学习汉语的构词 类型,能运用理论具体分析词的结构类 ,学习词义的定义和性质、词义的构 成,能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词的各种意义: 能够判定多义词和单义词,能区分同音 第三章 词汇 词和多义词:学习同义词的差别和辨析 方法, 掌据反义词的类型和作用 学习现 28 讲授法 阅读查 练习法 阅文献 代汉语词汇的组成,能够分辨基本词汇 和一般词汇,了解古语词、方言词、外来 词行业语、隐语的特点并能识别:了解熟 语的定义,熟悉成语的特征 来源和 造,了解惯用语的特点,了解歇后语的特 点:了解词汇的发展变化和规范化。 合计 64
12 章节 主要 内容 教学要求 学 时 教学方法和手段 对应的 课程目 课内 课后 标 绪论 现 代 汉 语 概述 通过学习基本理论,学生能够掌握现代 汉民族共同语的定义、现代汉语方言的 分类、特点及现代汉语的地位。 4 讲授法 练习法 阅读查 阅文献 1 学习语音的性质、语音单位的定义、记音 符号的种类;学习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 音方法,能区分容易混淆的声母; 学习 韵母的发音部位和韵母的种类,并能进 第一章 语音 行韵母辨正;学习调值和调类的含义,准 确区分普通话的声调;通过学习音节的 结构特点,能进行音节结构分析,对汉字 24 讲授法 练习法 阅读查 阅文献 1、2 进行拼音和认读,了解音节的拼写规则; 学习音变的种类,了解变调的种类、轻声 词的种类和作用、儿化的作用和语气词 “啊”的音变规律。 通过学习文字的基本概念、汉字的起源、 性质和作用,了解汉字形体的演变;了解 汉字的前身,现行汉字的形体;掌握汉字 第二章 文字 结构单位,能按照正确的笔顺书写汉字, 掌握四种造字法的概念,并能区分不同 汉字的造字法;学习汉字整理的原则、汉 8 讲授法 练习法 阅读查 阅文献 1、2、 3 字标准化的内涵;了解简化字、规范字、 异体字的定义,掌握改错字的原则和方 法。 通过学习词汇和词汇单位的定义,能准 确区分各级词汇单位;学习汉语的构词 类型,能运用理论具体分析词的结构类 型;学习词义的定义和性质、词义的构 成,能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词的各种意义; 能够判定多义词和单义词,能区分同音 第三章 词汇 词和多义词;学习同义词的差别和辨析 方法,掌握反义词的类型和作用;学习现 28 讲授法 练习法 阅读查 阅文献 1、2、 3 代汉语词汇的组成,能够分辨基本词汇 和一般词汇,了解古语词、方言词、外来 词行业语、隐语的特点并能识别;了解熟 语的定义,熟悉成语的特征、来源和构 造,了解惯用语的特点,了解歇后语的特 点;了解词汇的发展变化和规范化。 合 计 64 --
《现代汉语II》教学大纲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II) 基本信息 课程 课程 编号 B2320115 属性 必修■选修口 学分 理论 4 总学时64 64 上机 0 实验 学时 学时 学时 课程 公共基础口综合素质口 大类基础口院内平台■专业基础口 类别 专业主干口专业方向/特色口专业任选口项峰课程口 先修 现代汉语1 课程 开课 文学院 适用 单位 专业 汉语言文学 课程负 夏慧敏 撰写人 夏慧敏 审核人 王娅玮 责人 二、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现代汉语Ⅱ》是文学院的学科平台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 程。本课程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为依据,在学生掌握了现代汉语语音、文字、词汇 知识的前提下,系统全面地从词法、句法、修辞等方面引导学生学习现代汉语的基础 理论和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现代汉语基本理论知识,加强学 生基本语言技能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从而为学 生毕业后从事语言文字和现代汉语研究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lI is the faculty of arts subject course platform,is one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Chines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ourses.This course is based on the national language policy.On the premise that students master the knowledge of modern Chinese phonetics,characters and vocabulary, it systematically and comprehensively guides students to learn the basic theories and basic knowledge of modern Chinese from the aspects of morphology,syntax and rhetoric.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students can further master the bas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modern Chinese.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students'basic language skills,cultivate and improve students'ability to understand,analyze and apply modern Chinese.thus laving a solid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to engage in language and modem Chinese research after graduation 2.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1)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运用系统掌握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知识,包括词 法、句法、修辞等,判断现代汉语词语的所属类别、句法结构以及修辞手法。 课程目标2(能力目标):能运用语法修辞知识针对错误的词法句法现象提 13
13 《现代汉语 II》教学大纲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Ⅱ) 一、基本信息 课程 编号 B2320115 课程 属性 必修■ 选修□ 学分 4 总学时 64 理论 学时 64 上机 学时 0 实验 学时 0 课程 类别 公共基础□ 综合素质□ 大类基础□ 院内平台■ 专业基础□ 专业主干□ 专业方向/特色□ 专业任选□ 顶峰课程□ 先修 课程 现代汉语 I 开课 单位 文学院 适用 专业 汉语言文学 课程负 责人 夏慧敏 撰写人 夏慧敏 审核人 王娅玮 二、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现代汉语Ⅱ》是文学院的学科平台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 程。本课程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为依据,在学生掌握了现代汉语语音、文字、词汇 知识的前提下,系统全面地从词法、句法、修辞等方面引导学生学习现代汉语的基础 理论和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现代汉语基本理论知识,加强学 生基本语言技能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从而为学 生毕业后从事语言文字和现代汉语研究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Ⅱ is the faculty of arts subject course platform, is one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Chines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ourses. This course is based on the national language policy. On the premise that students master the knowledge of modern Chinese phonetics, characters and vocabulary, it systematically and comprehensively guides students to learn the basic theories and basic knowledge of modern Chinese from the aspects of morphology, syntax and rhetoric.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can further master the bas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modern Chinese,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students' basic language skills, cultivate and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to understand, analyze and apply modern Chinese, thus laying a solid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to engage in language and modern Chinese research after graduation. 2.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1)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运用系统掌握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知识,包括词 法、句法、修辞等,判断现代汉语词语的所属类别、句法结构以及修辞手法。 课程目标 2(能力目标):能运用语法修辞知识针对错误的词法句法现象提
出改正方法,能够正确使用符合语法规范的句子,能够正确分析各种辞格并正确使 用。 课程目标3(素质目标):能应用所学理论知识,拓展语言文字基本技能,提升语 言文字素质和文化修养,具备初步的语言分析和研究能力。 (2)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排 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 (与专业培养方案一致 23 掌握系统的关于汉语言、汉语言文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具有文学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文字编辑能力 了解我国关于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具有一定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和传播的能力 3.课程资源 (1)推荐参考教材及参考书目 米 勒材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参考教材 现代汉语(下 黄伯荣、廖序东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 现代汉语 胡裕树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4 现代汉语 邢福义、汪国胜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参考书目 现代汉语 周一民 北京师范大学出板社 2016 现代汉语通论 邵敬敏 上海教有出版社 2016 (2)课程网站 现代汉语郑州师范学院中国大学MOOC(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ZZTC-1003363028 现代汉语河南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0C(墓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HENANNU-1003361036 汉语语法与语法教学.学堂在线-精品中文幕课(MO0C)平台 http://www.xuetangx.com/courses/course-v1:BLCUX+20181120+2019 T1/about 4.考核及成绩评价标准 考核方式:考试 评价标准 成绩构成 评价方式 评价依据 小测验 主要考核学生对每章节知识点的复习、理解和掌握程 度:每次测验单独评分。 平时成绩 主要考核期中阶段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 (30%) 期中考试 问观和解决司项的实践能力和论沭问顺能力等。 出勒及课堂表现 对学生的课堂活动评价,如参与课堂讨论、课堂发言 的踊跃程度及正确率并结合出勤情况评分。 期末成绩 闭卷考试 主要题型有选择题、简答题、分析题和论述题等。其 (70%) 中,基础知识题约占60%,能力题约占40%
14 出改正方法,能够正确使用符合语法规范的句子,能够正确分析各种辞格并正确使 用。 课程目标 3(素质目标):能应用所学理论知识,拓展语言文字基本技能,提升语 言文字素质和文化修养,具备初步的语言分析和研究能力。 (2)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要求 (与专业培养方案一致) 课程目标 1 2 3 掌握系统的关于汉语言、汉语言文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 具有文学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文字编辑能力 √ 了解我国关于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 具有一定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和传播的能力 √ √ 3.课程资源 (1) 推荐参考教材及参考书目 类别 教材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参考教材 现代汉语(下) 黄伯荣、廖序东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 参考书目 现代汉语 胡裕树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4 现代汉语 邢福义、汪国胜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现代汉语 周一民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 现代汉语通论 邵敬敏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6 (2) 课程网站 现代汉语_郑州师范学院_中国大学 MOOC(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ZZTC-1003363028 现代汉语_河南师范大学_中国大学 MOOC(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HENANNU-1003361036 汉语语法与语法教学-学堂在线-精品中文慕课(MOOC)平台 http://www.xuetangx.com/courses/course-v1:BLCUX+20181120+2019_T1/about 4.考核及成绩评价标准 考核方式:考试 评价标准 成绩构成 评价方式 评价依据 平时成绩 (30%) 小测验 主要考核学生对每章节知识点的复习、理解和掌握程 度;每次测验单独评分。 期中考试 主要考核期中阶段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论述问题能力等。 出勤及课堂表现 对学生的课堂活动评价,如参与课堂讨论、课堂发言 的踊跃程度及正确率并结合出勤情况评分。 期末成绩 (70%) 闭卷考试 主要题型有选择题、简答题、分析题和论述题等。其 中,基础知识题约占 60%,能力题约占 40%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主要内 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应的 章节 教学要求 学时 容 课内 课后 果程且 标 通过学习语法、语法体系、句法 成分的定义,了解语法的性质」 句子成分分析法和中心词分机 阅读 第四章 词法 讲授法。 法:掌提词类划分标准:掌握名 22 查阅圆 1、2、3 种词类的定义、分类、语法特征 练习法 文献 和基本用法,能修改由于实词 运用失误造成的错误。 通过学习短语的定义和种类, 掌握短语的结构类和功能类及 容易混清的短语类型的风分方 法,掌握复杂短语的分析原则 和方法,了解多义短语的分化 方法:学习句子成分的种类,掌 阅读 第五章 句法握各种句子成分的构成材料和 导 讲授法、 查阅1、2、3 练习法 意义类型:掌握句子的类型,能 文献 判定句子所属的结构类和语 类,掌握特殊句式的种类并能 够判别,了解变式句和省略句、 句子的变换:掌握常见句法失 误的类型和修政方法。 学习复句的定义以及与单句的 区分方法:掌握常见关联词语 和复句类型:了解多重复句的 阅诗 进授法 第六章复句 定义和分析方法:掌握紧缩句 6 练习法 1、2、3 与连谓句的区别:了解复句运 文献 用中常见的失误。 诵衬学习常见辞格的定义和分 第七章 修辞 类,能过准确识别和运用:了 讲授法 阅读 辞格的连用、兼用和套用,并能 8 练习法 查圆 1、2、3 文献 正确分析和运用。 合计 64
15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章节 主要内 容 教学要求 学时 教学方法和手段 对应的 课程目 标 课内 课后 第四章 词法 通过学习语法、语法体系、句法 成分的定义,了解语法的性质、 句子成分分析法和中心词分析 法;掌握词类划分标准;掌握各 种词类的定义、分类、语法特征 和基本用法,能修改由于实词 运用失误造成的错误。 22 讲授法、 练习法 阅 读 查 阅 文献 1、2、3 第五章 句法 通过学习短语的定义和种类, 掌握短语的结构类和功能类及 容易混淆的短语类型的区分方 法,掌握复杂短语的分析原则 和方法,了解多义短语的分化 方法;学习句子成分的种类,掌 握各种句子成分的构成材料和 意义类型;掌握句子的类型,能 判定句子所属的结构类和语气 类,掌握特殊句式的种类并能 够判别,了解变式句和省略句、 句子的变换;掌握常见句法失 误的类型和修改方法。 28 讲授法、 练习法 阅 读 查 阅 文献 1、2、3 第六章 复句 学习复句的定义以及与单句的 区分方法;掌握常见关联词语 和复句类型;了解多重复句的 定义和分析方法;掌握紧缩句 与连谓句的区别;了解复句运 用中常见的失误。 6 讲授法、 练习法 阅 读 查 阅 文献 1、2、3 第七章 修辞 通过学习常见辞格的定义和分 类,能过准确识别和运用;了解 辞格的连用、兼用和套用,并能 正确分析和运用。 8 讲授法、 练习法 阅 读 查 阅 文献 1、2、3 合 计 64
《古代汉语I》教学大纲 (Ancient Chinese LanguageI) 基本信息 课程 课程 编号 B2320117 属性 必修■选修口 学分 总学时64 理论 上机 学时 学时 。 0 课程 公共基础口综合素质口 大类基础口院内平台■专业基础口 类别 专业主干口专业方向/特色口专业任选口顶峰课程口 先修 课程 现代汉语【,现代汉语 开 人文学部文学院 适用 汉语言文学 单位 专业 课程负 刘建华、 责人 卢庆全 撰写人 刘建华 审核人 王娅玮 二、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古代汉语I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学科平台课,具有较强的学科平台性 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本课程由文选、常用词、古汉语通论三部分组成,其中 以文选为纲,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抓住文言文中的关 键字词和典型语法现象,运用通论知识指导文选重点和难点的学习;运用汉字构 形理据分析难解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解释数百个常用词,总结常用词的演变规 律,积累古汉语词汇量:系统了解古书拥字、文言词法和句法特点等通论知识。通过 本门课程学习,可以培养和提升学生阅读中国古代文献以及研究古代汉语的初步能 力,为今后学习语言学、古代文学、史学、哲学、古典文献学、等课程奠定坚实 的基础。 Ancien Chinese Language I,which possesses relatively strong academic platform. theory,practice and application,is a subject platform course opened by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This course consists of three parts:selection,use,ancient Chinese general theory,among which selection serves as the outline and the three parts combine organically.We are supposed to insist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seize the key words and grammar phenomenon in classical essays and use general theoretical knowledge to instruct the learning of the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in essay selections:Analyze the original and metaphorical definitions of difficult words by using the evidence of Chinese characters'frames;Explain the definitions of hundreds of common words.summarize the evolution law of common words.and accumulate ancient Chinese words and expressions;Systematically understand the general theory like the old words,Chinese classical lexical and syntactic features,etc.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students can cultivate and improve the primitive
16 《古代汉语 I》教学大纲 (Ancient Chinese Language Ⅰ) 一、基本信息 课程 编号 B2320117 课程 属性 必修■ 选修□ 学分 4 总学时 64 理论 学时 64 上机 学时 0 实验 学时 0 课程 类别 公共基础□ 综合素质□ 大类基础□ 院内平台■ 专业基础□ 专业主干□ 专业方向/特色□ 专业任选□ 顶峰课程□ 先修 课程 现代汉语 I,现代汉语 II 开课 单位 人文学部文学院 适用 专业 汉语言文学 课程负 责人 刘建华、 卢庆全 撰写人 刘建华 审核人 王娅玮 二、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古代汉语I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学科平台课,具有较强的学科平台性、 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本课程由文选、常用词、古汉语通论三部分组成,其中 以文选为纲,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抓住文言文中的关 键字词和典型语法现象,运用通论知识指导文选重点和难点的学习;运用汉字构 形理据分析难解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解释数百个常用词,总结常用词的演变规 律,积累古汉语词汇量;系统了解古书用字、文言词法和句法特点等通论知识。通过 本门课程学习,可以培养和提升学生阅读中国古代文献以及研究古代汉语的初步能 力,为今后学习语言学、古代文学、史学、哲学、古典文献学、等课程奠定坚实 的基础。 Ancient Chinese Language I, which possesses relatively strong academic platform, theory,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 is a subject platform course opened by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his course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selection, use, ancient Chinese general theory, among which selection serves as the outline and the three parts combine organically. We are supposed to insist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seize the key words and grammar phenomenon in classical essays and use general theoretical knowledge to instruct the learning of the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in essay selections; Analyze the original and metaphorical definitions of difficult words by using the evidence of Chinese characters’ frames; Explain the definitions of hundreds of common words, summarize the evolution law of common words, and accumulate ancient Chinese words and expressions; Systematically understand the general theory like the old words, Chinese classical lexical and syntactic features, etc.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can cultivate and improve the primi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