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来宾市、百色市 201l届高中毕业班总复习教学质量调研 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树冠/衣冠楚楚 塞车/闭目塞听 症结/对症下药 B.给以/自给自足 便利/大腹便便 载重/怨声载道 C.脉络/恪尽职守 殉难/徇私枉法 缉拿/打躬作揖 D.逡巡估恶不悛 裨益/稗官野史 褴褛/滥竽充数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世界上局部地区的战争接连不断,造成大量的难民毁家纾难,流离失所, 这一现象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B.比起对轨道交通、高速铁路等动辄万亿的“慷慨”投资规模,10年来,国家财政性教 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还未到4%,在捉襟见肘的经费面前“百 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口号多少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C.从“文学史”到“学术史”,再到“教育史”,十五年间,我国学术兴趣时有推移;每次 转折,《读书》都曾慷慨地提供篇幅,让我们留下雪泥鸿爪,真是感激不尽 D.物价、房价、教育、就业、养老、医疗,都和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当民众意识 到两会将决定自己以后缴多少税、房价能不能降、看病还难不难之时,自己与人民 大会堂内的高层政治之间的距离,不再遥不可及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如果我们这一代人智慧不够,难以解决钓鱼岛争议, 起码可以就如何防止危机不再升级而 努力,这有助于中日战略关系重新起航 B.因此,当出现食品推动的通货膨胀时,政府不仅要采取一些应急的措施,如对低收 入者发放临时价格补贴,更应该在制度层面上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和失业保险标准 中国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开发的同时,需要将旅游业建设的构想更多地 和当地普通民众沟通,游客和居民之间有一个良性和谐的关系 D.我们生活的情态就如同描绘在瓷砖上的粗细条图案:过于靠近,便无法看清这些图
广西来宾市、百色市 2011 届高中毕业班总复习教学质量调研 语 文 试 题 考生注意: 1.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 30 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树冠./衣冠.楚楚 塞.车/闭目塞.听 症.结/对症.下药 B.给.以/自给.自足 便.利/大腹便.便 载.重/怨声载.道 C.脉络./恪.尽职守 殉.难/徇.私枉法 缉.拿/打躬作揖. D.逡.巡/怙恶不悛. 裨.益/稗.官野史 褴.褛/滥.竽充数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近年来,世界上局部地区的战争接连不断,造成大量的难民毁家纾难,流离失所, 这一现象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B.比起对轨道交通、高速铁路等动辄万亿的“慷慨”投资规模,10 年来,国家财政性教 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还未到 4%,在捉襟..见肘..的经费面前“百 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口号多少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C.从“文学史”到“学术史”,再到“教育史”,十五年间,我国学术兴趣时有推移;每次 转折,《读书》都曾慷慨地提供篇幅,让我们留下雪泥鸿爪 ....,真是感激不尽。 D.物价、房价、教育、就业、养老、医疗,都和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当民众意识 到两会将决定自己以后缴多少税、房价能不能降、看病还难不难之时,自己与人民 大会堂内的高层政治之间的距离,不再遥不可及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如果我们这一代人智慧不够,难以解决钓鱼岛争议, 起码可以就如何防止危机不再升级而 努力,这有助于中日战略关系重新起航。 B.因此,当出现食品推动的通货膨胀时,政府不仅要采取一些应急的措施,如对低收 入者发放临时价格补贴,更应该在制度层面上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和失业保险标准。 C.中国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开发的同时,需要将旅游业建设的构想更多地 和当地普通民众沟通,游客和居民之间有一个良性和谐的关系。 D.我们生活的情态就如同描绘在瓷砖上的粗细条图案:过于靠近,便无法看清这些图
案所营造的效果;只有从远距离审视,才能从整体上感受这些图案的美丽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重视民生,有助于形成改革后期的巨大动 力 这样,中国的改革发展大业就可以获得一种巨大的推动力量 ①而重视民生,就能够使广大民众不断地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②从相对微观的角度亦即经济的直接拉动力来看,主要是来自内需 ③使其实际利益同改革发展进程息息相关 ④就能够使广大民众积极地认同改革、认同发展 ⑤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一个国家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社会各个群体尤其是主要群体之间 的有效合作和团结 ⑥使改革和发展成为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共同事业 A.④①②⑥⑤③B.⑤②①③④⑥C.③④①⑤②⑥D.⑤②①④③⑥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中国离“发达”尚有大距离 沈丁立 随着中国锐意改革和参与国际合作,我国的国民经济产出已进入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水 平也有相当提升。世界对此有目共睹各方朋友对中国发展所取得的进步也都给予善意肯定。 但中国的发展还很不平衡,整体发展水平依然有限,中国,仍旧是发展中国家。从三个 方面,可以对此予以认识。首先,以中国的人口规模为背景,我国发展的体量仍相当不足。 其次,中国的人均发展指数在整体上尚处世界中下地位。再次,我国内部的区域发展差别较 大,经济社会同人文环保发展的错位更为显著。我国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尚需在这些 领域做出艰苦努力。 就我国巨量的人口规横而言,我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仍然处在发展中国家行列。考察 我国的国际竞争力,需要考虑合适的参考系。从纵向看,同我国落后的过去相比,在新中国 建立的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确实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从横向看,同与 我国经济规模类似的日本比,日本以我国1/10不到的人口、1/25不到的陆地面积,其经 济产出总量曾长期领先中国。而美国人口数量迄今只有我国的22%,但其经济规模超过我 国140%可见我国的经济水平,不仅远未达到发达行列,而且还差距明显
案所营造的效果;只有从远距离审视,才能从整体上感受这些图案的美丽。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重视民生,有助于形成改革后期的巨大动 力。 ; 。 。 ; ,这样,中国的改革发展大业就可以获得一种巨大的推动力量。 ①而重视民生,就能够使广大民众不断地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②从相对微观的角度亦即经济的直接拉动力来看,主要是来自内需 ③使其实际利益同改革发展进程息息相关 ④就能够使广大民众积极地认同改革、认同发展 ⑤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一个国家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社会各个群体尤其是主要群体之间 的有效合作和团结 ⑥使改革和发展成为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共同事业 A.④①②⑥⑤③ B.⑤②①③④⑥ C.③④①⑤②⑥ D.⑤②①④③⑥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中国离“发达”尚有大距离 沈丁立 随着中国锐意改革和参与国际合作,我国的国民经济产出已进入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水 平也有相当提升。世界对此有目共睹,各方朋友对中国发展所取得的进步也都给予善意肯定。 但中国的发展还很不平衡,整体发展水平依然有限,中国,仍旧是发展中国家。从三个 方面,可以对此予以认识。首先,以中国的人口规模为背景,我国发展的体量仍相当不足。 其次,中国的人均发展指数在整体上尚处世界中下地位。再次,我国内部的区域发展差别较 大,经济社会同人文环保发展的错位更为显著。我国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尚需在这些 领域做出艰苦努力。 就我国巨量的人口规模而言,我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仍然处在发展中国家行列。考察 我国的国际竞争力,需要考虑合适的参考系。从纵向看,同我国落后的过去相比,在新中国 建立的 60 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 30 多年,确实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从横向看,同与 我国经济规模类似的日本比,日本以我国 1/10 不到的人口、1/25 不到的陆地面积,其经 济产出总量曾长期领先中国。而美国人口数量迄今只有我国的 22%,但其经济规模超过我 国 140%。可见我国的经济水平,不仅远未达到发达行列,而且还差距明显
在全球范围,我国以世界约20%的人口,所产出的国民财富尚不足世界的1/10。我国 人均产出更是不到世界人均的50%。与世界中位水平尚有如此差距,只能说明我国在现阶 段仍具相当的发展中国家特征。只有当我国人均产出超过世界均值,我国民众的生活水准才 会进入世界中游。此外,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还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差异,环保生态与经济 发展尚不同步,收入分配仍多有失衡,这些也都是发展中国家的典型特征。 然而,中国由于独特的超大规模,尤其是经济发展还很不平衡,所以,在局部发展上可 能显得较为耀眼。譬如,经过引进创新,中国的高铁技术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奇葩,甚至因 此成为美国自我激励的创新标杆。但中国高铁的发展并未解决我国春运的传统难题,也不 能迅速解决其他经济社会问 只有认识到中国发展的进步与不足,人们对中国现阶段的国力才会有更为理性的判断。 由于开放合作,中国的竞争力确有增强,但我国的人均发展指数仍显著滞后。这种反差,还 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伴随我国。由于中国仍属发展中国家,仍常感资源与能力短缺。中国面 临着占世界二成人口的大国的人均发展水平仍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事实我们的发展还 面临诸多瓶颈,需要与国际社会继续合作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的总体能力虽然有限,但它确实在以令西方人惊异的速度增 长。我们愿尽己所能,回报国际社会对我国进步所给予的支持,支持与我国同处发展中水平 的其他国家。我们相信,通过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中国与世界将更为谐调均衡地向前发展。 (文章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5.下列不属于我国离“发达”尚有大距离的具体表现的一项是 A.日本人口不到我国的1/10、陆地面积不到我国的1/25,其经济产出总量曾长期领先 中国:美国人口数量迄今只有我国的22%,但其经济规模超过我国140% B.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还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差异,环保生态与经济发展尚不同步, 资源与能力仍显短缺,收入分配仍多有失衡。 C.中国高铁技术经过引进创新己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奇葩,但中国高铁的发展并未解决 我国春运的传统难题,也不可能迅速解决其他经济社会问题。 D.中国仍属发展中国家,仍常感资源与能力短缺,人均发展水平仍显著低于世界平均
在全球范围,我国以世界约 20%的人口,所产出的国民财富尚不足世界的 1/10。我国 人均产出更是不到世界人均的 50%。与世界中位水平尚有如此差距,只能说明我国在现阶 段仍具相当的发展中国家特征。只有当我国人均产出超过世界均值,我国民众的生活水准才 会进入世界中游。此外,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还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差异,环保生态与经济 发展尚不同步,收入分配仍多有失衡,这些也都是发展中国家的典型特征。 然而,中国由于独特的超大规模,尤其是经济发展还很不平衡,所以,在局部发展上可 能显得较为耀眼。譬如,经过引进创新,中国的高铁技术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奇葩,甚至因 此成为美国自我激励的创新标杆。但中国高铁的发展并未解决我国春运的传统难题,也不可 能迅速解决其他经济社会问题。 只有认识到中国发展的进步与不足,人们对中国现阶段的国力才会有更为理性的判断。 由于开放合作,中国的竞争力确有增强,但我国的人均发展指数仍显著滞后。这种反差,还 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伴随我国。由于中国仍属发展中国家,仍常感资源与能力短缺。中国面 临着占世界二成人口的大国的人均发展水平仍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事实,我们的发展还 面临诸多瓶颈,需要与国际社会继续合作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的总体能力虽然有限,但它确实在以令西方人惊异的速度增 长。我们愿尽己所能,回报国际社会对我国进步所给予的支持,支持与我国同处发展中水平 的其他国家。我们相信,通过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中国与世界将更为谐调均衡地向前发展。 (文章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5.下列不属于我国离“发达”尚有大距离的具体表现的一项是 ( ) A.日本人口不到我国的 1/10、陆地面积不到我国的 1/25,其经济产出总量曾长期领先 中国;美国人口数量迄今只有我国的 22%,但其经济规模超过我国 140%。 B.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还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差异,环保生态与经济发展尚不同步, 资源与能力仍显短缺,收入分配仍多有失衡。 C.中国高铁技术经过引进创新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奇葩,但中国高铁的发展并未解决 我国春运的传统难题,也不可能迅速解决其他经济社会问题。 D.中国仍属发展中国家,仍常感资源与能力短缺,人均发展水平仍显著低于世界平均
水平。 6.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只要在发展的体量、人均发展指数、内部的区域发展等这些领域做出艰苦的努 力,就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B.虽然我国的国民经济产出已进入世界前列,但是从横向看,经济规模比日本和美国 小得多,尤其是美国。 C.中国独特的超大规模,尤其是经济发展还不平衡,使中国在局部发展上显得较为耀 眼。比如高铁技术就成了美国自我激励的创新标杆 D.开放和合作是使中国的竞争力增强了,但我国的人均发展指数仍显著滞后。这种反 差,会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与我国的发展相伴随 7.下列推断,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我国的国民经济产出已进入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水平也有相当提升,随着国家锐意 改革和参与国际合作,我国步入发达国家的行列为期不远 B.我国人均产出一旦突破世界人均的50%,将会拉近与世界中位水平的差距,我国民 众的生活水准也将进入世界中游 中国的经济虽迅速发展,但仍属发展中国家。因此,只有对中国现阶段的国力有更 为理性的判断,才会认识到中国发展的进步与不足 D.只要采用互利共赢的合作方式,中国与世界不仅能不断发展,而且会发展得更谐调 更均衡。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范纯仁字尧夫,始出仕,知襄城县。县有牧地,卫士牧马,以践民稼,纯仁捕一人杖之 牧地初不隶县,主者怒日:“天子宿卫,令敢尔邪?”白其事于上,劾治甚急。纯仁言:“养 兵出于税亩,若使暴民田而不得问,税安所出?”诏释之,且听牧地隶县。 拜同知谏院。奏言:“王安石变祖宗法度,掊克财利,民心不宁。《书》日:‘怨岂在明 不见是图。愿陛下图不见之怨。”神宗日:“何谓不见之怨?”对日:“杜牧所谓‘天下之人, 不敢言而敢怒’是也。”神宗嘉纳之,曰:“卿善论事,宜为朕条古今治乱可为鉴戒者。”富 弼在相位,称疾家居。纯仁言:“弼受三朝眷倚,当自任天下之重,而恤己深于恤物,忧疾 过于忧邦,致主处身,二者胥失。”其所上章疏,语多激切 知庆州。秦中方饥,擅发常平粟赈贷。僚属请奏而须报,纯仁曰:“报至无及矣,吾当 独任其责。”或谤其所全活不实,诏遣使按视。会秋大稔,民欢曰:“公实活我,忍累公邪? 昼夜争输还之。使者至,已无所负。移齐州,齐俗凶悍,人轻为盗劫。或谓:"此严治之犹
水平。 6.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中国只要在发展的体量、人均发展指数、内部的区域发展等这些领域做出艰苦的努 力,就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B.虽然我国的国民经济产出已进入世界前列,但是从横向看,经济规模比日本和美国 小得多,尤其是美国。 C.中国独特的超大规模,尤其是经济发展还不平衡,使中国在局部发展上显得较为耀 眼。比如高铁技术就成了美国自我激励的创新标杆。 D.开放和合作是使中国的竞争力增强了,但我国的人均发展指数仍显著滞后。这种反 差,会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与我国的发展相伴随。 7.下列推断,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 A.我国的国民经济产出已进入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水平也有相当提升,随着国家锐意 改革和参与国际合作,我国步入发达国家的行列为期不远。 B.我国人均产出一旦突破世界人均的 50%,将会拉近与世界中位水平的差距,我国民 众的生活水准也将进入世界中游。 C.中国的经济虽迅速发展,但仍属发展中国家。因此,只有对中国现阶段的国力有更 为理性的判断,才会认识到中国发展的进步与不足。 D.只要采用互利共赢的合作方式,中国与世界不仅能不断发展,而且会发展得更谐调、 更均衡。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范纯仁字尧夫,始出仕,知襄城县。县有牧地,卫士牧马,以践民稼,纯仁捕一人杖之。 牧地初不隶县,主者怒曰:“天子宿卫,令敢尔邪?”白其事于上,劾治甚急。纯仁言:“养 兵出于税亩,若使暴民田而不得问,税安所出?”诏释之,且听牧地隶县。 拜同知谏院。奏言:“王安石变祖宗法度,掊克财利,民心不宁。《书》曰:‘怨岂在明, 不见是图。’愿陛下图不见之怨。”神宗曰:“何谓不见之怨?”对曰:“杜牧所谓‘天下之人, 不敢言而敢怒’是也。”神宗嘉纳之,曰:“卿善论事,宜为朕条古今治乱可为鉴戒者。”富 弼在相位,称疾家居。纯仁言:“弼受三朝眷倚,当自任天下之重,而恤己深于恤物,忧疾 过于忧邦,致主处身,二者胥失。”其所上章疏,语多激切。 知庆州。秦中方饥,擅发常平粟赈贷。僚属请奏而须报,纯仁曰:“报至无及矣,吾当 独任其责。”或谤其所全活不实,诏遣使按视。会秋大稔,民欢曰:“公实活我,忍累公邪?” 昼夜争输还之。使者至,已无所负。移齐州,齐俗凶悍,人轻为盗劫。或谓:“此严治之犹
不能戢,公一以宽,恐不胜其治矣。”纯仁曰:“宽出于性,若强以猛,则不能持久;猛而不 久,以治凶民,取玩之道也。”有西司理院,系囚常满,皆屠贩盗窃而督偿者。纯仁日:此 何不保外使输纳邪?”通判日:“此释之,复紊,官司往往待其以疾毙于狱中,是与民除害 尔。”纯仁曰:“法不至死,以情杀之,岂理也邪?″尽呼至庭下,训使自新,即释去。期岁, 盗减比年大半。 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纯仁凡荐引人材,必以天下公议,其人不知自纯仁所出。或 曰:“为宰相,岂可不牢笼天下士,使知出于门下?”纯仁日:“但朝廷进用不失正人,何必 知出于我邪? 纯仁性夷易宽简,不以声色加人,谊之所在,则挺然不少屈。每戒子弟日:“人虽至愚, 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苟能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至圣贤地位 也。 (《宋史》列传第七十三有删节) 8.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怨岂在明,不见是图 谋取 B.拜同知谏院 拜见 C.致主处身,二者胥失 互相 D.齐俗凶悍,人轻为盗劫 随便,轻率 9.以下四组句子,能直接表现范纯仁以民为本政治理念的一组是(3分) ①卫土牧马,以践民稼,纯仁捕一人杖之②愿陛下图不见之怨 ③秦中方饥,擅发常平粟赈贷 ④法不至死,以情杀之,岂理也邪 ⑤凡荐引人材,必以天下公广义 ⑥谊之所在,则挺然不少屈 A.①②⑥ ①②③ C.②④⑥ D.①③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范纯仁认为朝廷军费是由田税所出,故惩治了毁损百姓庄稼的宫廷卫士。他反对以 变法搜括钱财,侵害百姓,认为这将使百姓不敢言而敢怒 B.范纯仁敢于弹劾权贵,他指出宰相富弼身为三朝重臣,深受朝廷恩顾倚重,却称病 家居,这是不肯效力君主、担当重任的行为,也是立身处世方面的缺失 C.范纯仁为政宽缓,对轻罪的囚犯,并不像一般官吏那样使他们在狱中疾病而死,而 是给他们自新的机会。这样一年之后,被关押的囚犯大半出狱了
不能戢,公一以宽,恐不胜其治矣。”纯仁曰:“宽出于性,若强以猛,则不能持久;猛而不 久,以治凶民,取玩之道也。”有西司理院,系囚常满,皆屠贩盗窃而督偿者。纯仁曰:“此 何不保外使输纳邪?”通判曰:“此释之,复紊,官司往往待其以疾毙于狱中,是与民除害 尔。”纯仁曰:“法不至死,以情杀之,岂理也邪?”尽呼至庭下,训使自新,即释去。期岁, 盗减比年大半。 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纯仁凡荐引人材,必以天下公议,其人不知自纯仁所出。或 曰:“为宰相,岂可不牢笼天下士,使知出于门下?”纯仁曰:“但朝廷进用不失正人,何必 知出于我邪?” 纯仁性夷易宽简,不以声色加人,谊之所在,则挺然不少屈。每戒子弟曰:“人虽至愚, 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苟能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至圣贤地位 也。” (《宋史》列传第七十三 有删节) 8.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怨岂在明,不见是图. 谋取 B.拜.同知谏院 拜见 C.致主处身,二者胥.失 互相 D.齐俗凶悍,人轻.为盗劫 随便,轻率 9 .以下四组句子,能直接表现范纯仁以民为本政治理念的一组是( 3 分 ) ( ) ①卫士牧马,以践民稼,纯仁捕一人杖之 ②愿陛下图不见之怨 ③秦中方饥,擅发常平粟赈贷 ④法不至死,以情杀之 ,岂理也邪 ⑤凡荐引人材,必以天下公广义 ⑥谊之所在,则挺然不少屈 A.①②⑥ B.①②③ C. ②④⑥ D.①③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范纯仁认为朝廷军费是由田税所出,故惩治了毁损百姓庄稼的宫廷卫士。他反对以 变法搜括钱财,侵害百姓,认为这将使百姓不敢言而敢怒。 B.范纯仁敢于弹劾权贵,他指出宰相富弼身为三朝重臣,深受朝廷恩顾倚重,却称病 家居,这是不肯效力君主、担当重任的行为,也是立身处世方面的缺失。 C.范纯仁为政宽缓,对轻罪的囚犯,并不像一般官吏那样使他们在狱中疾病而死,而 是给他们自新的机会。这样一年之后,被关押的囚犯大半出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