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末统测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我有一个梦想(节选) 马丁·路德·金 百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今天我们就是在他的雕 像前集会。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 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它之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 夜 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 百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 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一百年后 的今天,黑人仍然蜷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 流亡者。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之于众 就某种意义而言,今天我们是为了要求兑现诺言而汇集到我们国家的首都来 的。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草拟宪法和独立宣言时,曾以气壮山河的词句向每一个 美国人许下了诺言,他们承诺给予所有的人以不可剥夺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 的权利。 就有色公民而论,美国显然没有实践她的诺言。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 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上“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 来。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我们不相信,在这个国家巨大的机会 之库里已没有足够的储备。因此今天我们要求将支票兑现—一这张支票将给予我 们宝贵的自由和正义的保障。 我们来到这个圣地也是为了提醒美国,现在是非常急迫的时刻。现在决非侈 谈冷静下来或服用渐进主义的镇静剂的时候。现在是实现民主的诺言的时候。现 在是从种族隔离的荒凉阴暗的深谷攀登种族平等的光明大道的时候,现在是把我 们的国家从种族不平等的流沙中拯救出来,置于兄弟情谊的磐石上的时候,现在 是向上帝所有的儿女开放机会之门的时候。 如果美国忽视时间的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决心,那么,这对美国来说,将是致命 伤。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1963 年并不意味着斗争的结束,而是开始。有人希望,黑人只要撒撒气就会满足;如 果国家安之若素,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的。黑人得不到公民的权利, 美国就不可能有安宁或平静;正义的光明的一天不到来,叛乱的旋风就将继续动 摇这个国家的基础。 但是对于等候在正义之宫门口的心急如焚的人们,有些话我是必须说的。在争取 合法地位的过程中,我们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我们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 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我们斗争时必须永远举止得体,纪律严明。我们不 能容许我们的具有崭新内容的抗议蜕变为暴力行动。我们要不断地升华到以精神 力量对付物质力量的崇高境界中去。 现在黑人社会充满着了不起的新的战斗精神,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而不信任 所有的白人。因为我们的许多白人兄弟已经认识到,他们的命运与我们的命运是 紧密相连的,他们今天参加游行集会就是明证;他们的自由与我们的自由是息息 相关的。我们不能单独行动。 1.对文中部分语句的理解,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广西柳州市 2013—2014 学年上学期期末统测高一语文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我有一个梦想(节选) 马丁·路德·金 一百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今天我们就是在他的雕 像前集会。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 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它之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 夜。 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 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 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一百年后 的今天,黑人仍然蜷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 流亡者。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之于众。 就某种意义而言,今天我们是为了要求兑现诺言而汇集到我们国家的首都来 的。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草拟宪法和独立宣言时,曾以气壮山河的词句向每一个 美国人许下了诺言,他们承诺给予所有的人以不可剥夺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 的权利。 就有色公民而论,美国显然没有实践她的诺言。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 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上“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 来。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我们不相信,在这个国家巨大的机会 之库里已没有足够的储备。因此今天我们要求将支票兑现——这张支票将给予我 们宝贵的自由和正义的保障。 我们来到这个圣地也是为了提醒美国,现在是非常急迫的时刻。现在决非侈 谈冷静下来或服用渐进主义的镇静剂的时候。现在是实现民主的诺言的时候。现 在是从种族隔离的荒凉阴暗的深谷攀登种族平等的光明大道的时候,现在是把我 们的国家从种族不平等的流沙中拯救出来,置于兄弟情谊的磐石上的时候,现在 是向上帝所有的儿女开放机会之门的时候。 如果美国忽视时间的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决心,那么,这对美国来说,将是致命 伤。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1963 年并不意味着斗争的结束,而是开始。有人希望,黑人只要撒撒气就会满足;如 果国家安之若素,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的。黑人得不到公民的权利, 美国就不可能有安宁或平静;正义的光明的一天不到来,叛乱的旋风就将继续动 摇这个国家的基础。 但是对于等候在正义之宫门口的心急如焚的人们,有些话我是必须说的。在争取 合法地位的过程中,我们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我们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 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我们斗争时必须永远举止得体,纪律严明。我们不 能容许我们的具有崭新内容的抗议蜕变为暴力行动。我们要不断地升华到以精神 力量对付物质力量的崇高境界中去。 现在黑人社会充满着了不起的新的战斗精神,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而不信任 所有的白人。因为我们的许多白人兄弟已经认识到,他们的命运与我们的命运是 紧密相连的,他们今天参加游行集会就是明证;他们的自由与我们的自由是息息 相关的。我们不能单独行动。 1.对文中部分语句的理解,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A.作者将林肯签署“解放黑奴宣言”比喻为“灯塔的光芒……结束了束缚黑人 的漫漫长夜”,充分肯定该宣言的历史意义 B.“黑人……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一句意思是说,黑人们从非洲 的故土家园流亡出来后,一直没有找到安居之所。 C.“美国……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退了回来”一句意思是说,美国 尚未对黑人兑现其在宪法和独立宣言中的承诺。 D.“我们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一句意思是 说,美国黑人不能够为了追求平等自由而仇视美国白人。 2.在演讲中,马丁·路德·金阐明了本次集会的目的。以下表述,不属于这些目 的的一项是 A.把在“解放黑奴宣言”颁布一百年之后黑人仍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情况公诸于 众 B.要求美国对黑人兑现其在宪法和独立宣言中的诺言,使黑人拥有与白人一样 的基本人生权利。 C.要让白人们明白,他们的自由与黑人的自由息息相关,他们应当支持、参与 黑人争取权利的行动。 D.提醒美国,黑人对自由平等的要求十分强烈,十分迫切,对此,国家不能安 之若素,不能拖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马丁·路德·金看来,黑人民权运动有法可依,解放黑奴宣言,美国宪法 和独立宣言的相关条文,正是美国黑人争取获得与白人同等权利的法律依据。 B.不能拥有与白人同等的基本人生权利,长期遭受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生活 贫穷,这些正是美国黑人参与马丁·路德·金领导的民权运动的根本动因 C.在马丁·路德·金看来,美国已经没有任何理由继续实行种族隔离和种族歧 视政策,消除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对黑人而言是福音,对美国社会而言也是福 音 D.在演讲中,马丁·路德·金并不主张黑人们用暴力手段来争取自己的权利, 主要是因为部分白人也支持黑人民权运动,一些白人还参加了本次集会。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9分) 放鹤亭记(苏轼) 煕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 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髙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 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 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 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s山东山而 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 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 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 然卫懿公①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②,以为荒惑败 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③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
A.作者将林肯签署“解放黑奴宣言”比喻为“灯塔的光芒……结束了束缚黑人 的漫漫长夜”,充分肯定该宣言的历史意义。 B.“黑人……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一句意思是说,黑人们从非洲 的故土家园流亡出来后,一直没有找到安居之所。 C.“美国……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退了回来”一句意思是说,美国 尚未对黑人兑现其在宪法和独立宣言中的承诺。 D.“我们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一句意思是 说,美国黑人不能够为了追求平等自由而仇视美国白人。 2.在演讲中,马丁·路德·金阐明了本次集会的目的。以下表述,不属于这些目 的的一项是: A.把在“解放黑奴宣言”颁布一百年之后黑人仍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情况公诸于 众。 B.要求美国对黑人兑现其在宪法和独立宣言中的诺言,使黑人拥有与白人一样 的基本人生权利。 C.要让白人们明白,他们的自由与黑人的自由息息相关,他们应当支持、参与 黑人争取权利的行动。 D.提醒美国,黑人对自由平等的要求十分强烈,十分迫切,对此,国家不能安 之若素,不能拖延。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马丁·路德·金看来,黑人民权运动有法可依,解放黑奴宣言,美国宪法 和独立宣言的相关条文,正是美国黑人争取获得与白人同等权利的法律依据。 B. 不能拥有与白人同等的基本人生权利,长期遭受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生活 贫穷,这些正是美国黑人参与马丁·路德·金领导的民权运动的根本动因。 C. 在马丁·路德·金看来,美国已经没有任何理由继续实行种族隔离和种族歧 视政策,消除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对黑人而言是福音,对美国社会而言也是福 音。 D. 在演讲中,马丁·路德·金并不主张黑人们用暴力手段来争取自己的权利, 主要是因为部分白人也支持黑人民权运动,一些白人还参加了本次集会。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6 题。 (9 分) 放鹤亭记(苏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 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 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 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 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sù]东山而 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 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 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 然卫懿公①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②,以为荒惑败 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③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
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 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山人忻然而笑曰:“有是哉! 【注释】①卫懿公:名赤,卫惠公之子。嗜好养鹤,人称“鹤将军”。公元前60 年北狄入侵卫国,兵败被杀。卫国经此变故,由大国变为小国。②《酒诰》 《抑戒》:均为古代禁令,前者为周公发布,后者为卫武公发布。③刘伶、阮籍: “竹林七贤”中的两个。魏正始年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 阮咸七人,常聚山阳县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欢畅,世称“竹林七贤”。 4.以下四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B.①故名之曰“放鹤亭” ②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C.①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 ②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D.①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 ②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5.对以下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升高而望,得异境焉 译文:登高眺望,找到了一块奇异的地方 B.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 译文:有时站立在陂田上,有时飞翔到云外 C.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译文:刘伶、阮籍的徒弟,凭借酒而保全了他们的真性情,并扬名后世。 D.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 译文:即使是像酒那样令人荒唐糊涂、让人品格事业败乱的东西,尚且不会造成 祸害,何况是鹤呢?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放鹤亭周围景色优美: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 明之间,俯仰百变 B.苏轼认为:隐居高德之士,亲近鹤,赏玩鹤,可以张扬高洁心性,对品格有 益无害。 C.为了使人们不玩物丧志,周公的《酒诰》和卫武公的《抑戒》中,都明令禁 止纵酒和玩鹤。 D.苏轼盛赞隐士的快乐:一国之君,连爱鹤也会招来祸害;一个隐士,就连纵 酒也不要紧,爱鹤则更不妨。 7.以下文言文语段出自《鸿门宴》。请将其中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 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 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 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 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 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
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 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山人忻然而笑曰:“有是哉!” 【注释】①卫懿公:名赤,卫惠公之子。嗜好养鹤,人称“鹤将军”。公元前 660 年北狄入侵卫国,兵败被杀。卫国经此变故,由大国变为小国。 ②《酒诰》、 《抑戒》:均为古代禁令,前者为周公发布,后者为卫武公发布。③刘伶、阮籍: “竹林七贤”中的两个。魏正始年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 阮咸七人,常聚山阳县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欢畅,世称“竹林七贤”。 4.以下四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①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B. ①故名之曰“放鹤亭” ②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C. ①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 ②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D. ①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 ②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5.对以下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 升高而望,得异境焉 译文:登高眺望,找到了一块奇异的地方 B. 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 译文:有时站立在陂田上,有时飞翔到云外 C. 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译文:刘伶、阮籍的徒弟,凭借酒而保全了他们的真性情,并扬名后世。 D. 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 译文:即使是像酒那样令人荒唐糊涂、让人品格事业败乱的东西,尚且不会造成 祸害,何况是鹤呢?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放鹤亭周围景色优美: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 明之间,俯仰百变。 B. 苏轼认为:隐居高德之士,亲近鹤,赏玩鹤,可以张扬高洁心性,对品格有 益无害。 C. 为了使人们不玩物丧志,周公的《酒诰》和卫武公的《抑戒》中,都明令禁 止纵酒和玩鹤。 D. 苏轼盛赞隐士的快乐:一国之君,连爱鹤也会招来祸害;一个隐士,就连纵 酒也不要紧,爱鹤则更不妨。 (二) 7.以下文言文语段出自《鸿门宴》。请将其中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 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 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 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 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 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
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 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 备他盜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 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 (1)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4分) 译文: (2)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3分) 译 (3)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3分) 译文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完成第8、第9两题(10分) 竹(梁·刘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②泪,羞入上宫③琴。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竹里馆(唐·王维) 独坐幽篁①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①篁:竹子。②湘妃:舜的二妃,娥皇和女英。传说湘妃泪洒竹上,成为 斑竹。③上宫:宫殿名 8.刘孝先的《竹》是怎样利用“竹”这一形象来表情达意的?(5分) 9.王维的《竹里馆》又是怎样利用“竹”这一形象来表情达意的?(5分) (四)名篇名句填空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乘彼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既见复关,。(《诗经·氓》) (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是日也,天朗气清,,仰观宇宙之大,俯 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_,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4)羁鸟恋旧林,。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_。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陶渊明《归园田居》) (5),。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6)信言不美,。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第八十 一章》) (7)树欲静而风不停 《孔子家语.卷二.致思第八》 三.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25分) 风筝 鲁迅 ①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禿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 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②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黑色 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 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 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哪里呢?四面都还是 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 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 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 ⑴ 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4 分) 译文: ⑵ 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3 分) 译文: ⑶ 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3 分) 译文: (三)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完成第 8、第 9 两题(10 分) 竹(梁·刘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②泪,羞入上宫③琴。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竹里馆(唐·王维) 独坐幽篁①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①篁:竹子。②湘妃:舜的二妃,娥皇和女英。传说湘妃泪洒竹上,成为 斑竹。③上宫:宫殿名 8.刘孝先的《竹》是怎样利用“竹”这一形象来表情达意的?(5 分) 9.王维的《竹里馆》又是怎样利用“竹”这一形象来表情达意的?(5 分) (四)名篇名句填空。 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2 分) ⑴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 。既见复关, 。(《诗经·氓》) ⑵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是日也,天朗气清, ,仰观宇宙之大,俯 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⑶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 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⑷羁鸟恋旧林,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陶渊明《归园田居》) ⑸ ,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⑹信言不美,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第八十 一章》) ⑺树欲静而风不停, 。《孔子家语.卷二.致思第八》 三.阅读下文,完成 11——14 题。(25 分) 风筝 鲁迅 ①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 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②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黑色 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 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 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哪里呢?四面都还是 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③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它,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 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 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 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 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④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久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 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 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 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 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 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 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 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 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⑤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 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 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 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但心又不竟堕下 去而至于断绝,它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⑥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 嚷着,跑着,笑着。—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我也知道 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么 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 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 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糊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呵。”我 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 ⑦“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 也不记得了。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 ⑧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⑨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 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 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九二五年一月二十四日 11.解释词句 (1)请解释“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一句中“我的惩罚”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3分) (2)末段划线句“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在文中的具体含义。(3 分) 12.分别对第③段和第④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作简要赏析(8分) 13.作者在第⑥段所说的“补过的方法”有哪些?作者为何详写这些“补过的方 法”?(5分
③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它,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 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 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 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 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④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久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 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 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 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 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 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 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 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 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⑤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 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 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 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但心又不竟堕下 去而至于断绝,它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⑥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 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我也知道 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么, 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 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 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糊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呵。”我 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 ⑦“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 也不记得了。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 ⑧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⑨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 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 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一九二五年一月二十四日 11.解释词句 ⑴请解释“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一句中“我的惩罚”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3 分) ⑵末段划线句“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在文中的具体含义。(3 分) 12.分别对第③段和第④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作简要赏析(8 分) ⑴ ⑵ 13.作者在第⑥段所说的“补过的方法”有哪些?作者为何详写这些“补过的方 法”?(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