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南宁市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谷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谷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谨记:高考要求将试卷及答题卡一并交回)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网络信息时代,高新技术对社会生活领域的广泛渗透,不仅严重地冲击了当下的社会秩 序和规则体系,更加深了人类现代生活的风险程度,极大地增加了个人生活的流变系数,使 人的全面发展面临多重困境。 在物理空间的维度里,人们在血緣的身份确证、地缘的时空限制和业缘的群体认同等因 素的制约下,进行着有限的交往。然而,虛拟空间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生存和交往领域,交 往主体以符号化的形式开展着全新的网际交往。借助于数字化的信息符号,构成了虛拟主体 的符号化表达,使得虚拟环境中的交往主体摆脱了现实世界中生理、地域和身份的柬錞,增 强了交往的自主性,丰富了交往的形式。但是,新型交互模式的出现,也不可避免地给人的 发展带来了新的难题。人的自主性生存、多样化选择程度的加深与自我身份的迷失、社会归 属的削弱相伴而生,虛拟生存虽然改变了现代人的技术体验和空间体验形式,但也滋生着现 代生存的深层焦虑。虛拟主体是一个符号,进行着自觉选择下的行为体验。现实生活世界与 网络虛拟世界的不同境遇和生活规范将造成“本我”与虚拟主体“网我”的分离甚至对立。 我生存方式的分裂,带来的不仅是自我认同的危机,更遮蔽了“本我”的真实性,严重影 响人的全面发展。 科技巨大的革命力,在为人类创造超越现实、实现自我、追求解放的条件和手段的同时, 也逐渐深化成为一种框架,使人类反被置于技术的框架之中,正如马克思当年指出的:“我 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 物质力量。”现代技术的无节制扩张,形成了巨大的张力,形成了巨大的科技漩涡,让越来 越多的人不得不遵循技术逻辑而生存。事实上,原始的技术充分地凝结和释放着人文智慧
2019 年南宁市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谨记:高考要求将试卷及答题卡一并交回 ...........)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网络信息时代,高新技术对社会生活领域的广泛渗透,不仅严重地冲击了当下的社会秩 序和规则体系,更加深了人类现代生活的风险程度,极大地增加了个人生活的流变系数,使 人的全面发展面临多重困境。 在物理空间的维度里,人们在血缘的身份确证、地缘的时空限制和业缘的群体认同等因 素的制约下,进行着有限的交往。然而,虚拟空间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生存和交往领域,交 往主体以符号化的形式开展着全新的网际交往。借助于数字化的信息符号,构成了虚拟主体 的符号化表达,使得虚拟环境中的交往主体摆脱了现实世界中生理、地域和身份的束缚,增 强了交往的自主性,丰富了交往的形式。但是,新型交互模式的出现,也不可避免地给人的 发展带来了新的难题。人的自主性生存、多样化选择程度的加深与自我身份的迷失、社会归 属的削弱相伴而生,虚拟生存虽然改变了现代人的技术体验和空间体验形式,但也滋生着现 代生存的深层焦虑。虚拟主体是一个符号,进行着自觉选择下的行为体验。现实生活世界与 网络虚拟世界的不同境遇和生活规范将造成“本我”与虚拟主体“网我”的分离甚至对立。 自我生存方式的分裂,带来的不仅是自我认同的危机,更遮蔽了“本我”的真实性,严重影 响人的全面发展。 科技巨大的革命力,在为人类创造超越现实、实现自我、追求解放的条件和手段的同时, 也逐渐深化成为一种框架,使人类反被置于技术的框架之中,正如马克思当年指出的:“我 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 物质力量。”现代技术的无节制扩张,形成了巨大的张力,形成了巨大的科技漩涡,让越来 越多的人不得不遵循技术逻辑而生存。事实上,原始的技术充分地凝结和释放着人文智慧
但现代技术的崛起,魔幻般地幻化出巨大的物质力量的同时,也导致人与自然、技术与人文 之间的关系空前紧张。这种片面性的急剧扩张所形成的科技漩涡,无情地将人类拋入一个机 械力高度发达,但生存危机丛生的世界之中,技术逻辑约定着人的生存逻辑,从而使人文价 值和人的生命意义走向了失落。 在网络信息空间里,人们在面临多元文化交相辉映、多元价值交相激荡、多元信仰交相 碰撞的文化样态的同时,还受制于技术理性的支配,导致人的全面发展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假设技术理性被不断泛化成主导其他更改和衡量意义价值的标尺,被认定为这个时代人的最 根本的,也是唯一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那么,根植于人类生活意义的文化生活便彻底地 失去了价值根基。这样,科技文化的发展,反过来也制约了人文文化。随着虛拟时代的到来, 人文理性和技术理性、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这一系列矛盾加剧了科技 文化与人文诉求的断裂,彰显人类生活意义的文化褪去了人文价值更改的关怀,这种人文失 落必然滋生着文化的嬗变。 (摘编自王丽鸽、李炳毅《试论网络社会下人的虚拟生存与全面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的全面发展面临多重困境,与高新技术冲击当下的社会秩序和规则体系,加深人类现 代生活的风险程度有关。 B.与物理空间不同,在虚拟空间里的网际交往中,人们的血缘的身份、地缘的时空和业缘 的群体将不复存在。 C.原始技术充分地凝结和释放着人文智慧,而现代技术在幻化出巨大的物质力量的同时, 也产生了负面作用 D.人在网络信息空间里,除了面临多元文化、多元价值等文化样态,也受到技术理性的支 配,人的全面发展受到影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空间扩大、科技涡和文化嬗变三个结果阐述网络时代人的发展的困境。 B.文章除了阐述网络社会带来的现实症结外,也提到了其带来的好处,有辩证意味 C.文章第三段引用马克思的有关言论,论述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负面作用。 D.与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重论证了虚拟空间对人生存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自我身份的迷失、社会归属的削弱,导致人的自主性生存、多样化选择程度的加深,滋 生现代生存的深层焦虑
但现代技术的崛起,魔幻般地幻化出巨大的物质力量的同时,也导致人与自然、技术与人文 之间的关系空前紧张。这种片面性的急剧扩张所形成的科技漩涡,无情地将人类抛入一个机 械力高度发达,但生存危机丛生的世界之中,技术逻辑约定着人的生存逻辑,从而使人文价 值和人的生命意义走向了失落。 在网络信息空间里,人们在面临多元文化交相辉映、多元价值交相激荡、多元信仰交相 碰撞的文化样态的同时,还受制于技术理性的支配,导致人的全面发展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假设技术理性被不断泛化成主导其他更改和衡量意义价值的标尺,被认定为这个时代人的最 根本的,也是唯一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那么,根植于人类生活意义的文化生活便彻底地 失去了价值根基。这样,科技文化的发展,反过来也制约了人文文化。随着虚拟时代的到来, 人文理性和技术理性、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这一系列矛盾加剧了科技 文化与人文诉求的断裂,彰显人类生活意义的文化褪去了人文价值更改的关怀,这种人文失 落必然滋生着文化的嬗变。 (摘编自王丽鸽、李炳毅《试论网络社会下人的虚拟生存与全面发展》)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的全面发展面临多重困境,与高新技术冲击当下的社会秩序和规则体系,加深人类现 代生活的风险程度有关。 B. 与物理空间不同,在虚拟空间里的网际交往中,人们的血缘的身份、地缘的时空和业缘 的群体将不复存在。 C. 原始技术充分地凝结和释放着人文智慧,而现代技术在幻化出巨大的物质力量的同时, 也产生了负面作用。 D. 人在网络信息空间里,除了面临多元文化、多元价值等文化样态,也受到技术理性的支 配,人的全面发展受到影响。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空间扩大、科技涡和文化嬗变三个结果阐述网络时代人的发展的困境。 B. 文章除了阐述网络社会带来的现实症结外,也提到了其带来的好处,有辩证意味。 C. 文章第三段引用马克思的有关言论,论述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负面作用。 D. 与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重论证了虚拟空间对人生存的影响。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自我身份的迷失、社会归属的削弱,导致人的自主性生存、多样化选择程度的加深,滋 生现代生存的深层焦虑
B.人在网络世界中的虚拟主体“网我”比在现实世界中的行为主体“本我”更真实,两者 可能产生分离甚至对立 C.现代技术的巨大张力使人们自觉主动地按技术逻辑约定生存逻辑,使人文价值和人的生 命意义走向了失落。 D.技术理性如果成为主导其他理性和衡量意义价值的标尺,会制约人文文化的发展,甚至 会使人类失去人文价值理性的关怀 【答案】1.B2.A3.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 本报讯中国银联昨天发布了2018移动支付安全大调查分析报告。据统计,当前我国手 机支付用户规模已经达到了5.7亿,去年三季度,银行业处理移动支付业务的笔数,同比增 幅高达7成多,移动支付已经成为餐饮、便利店、网购、交通、医疗、外卖等日常消费中, 最常用的支付手段之 调查显示,受调查人群去年使用移动支付每月平均消费了2600元。其中,创业人群月 消费金额最高,超过300元;全职主妇、T从业人员每月消费也都超过2800元;学生群 体每月消费金额为1952元,但他们毎支出5元,就有2元是通过移动支付方式花出去的。 调查还显示,实体零售店、网购、公共交通、外卖、购买火车票机票,是使用移动支付 最多的5种场景。从地域来看,上海、浙江、江苏三地使用移动支付的人群最多。在支付方 式上,二维码支付占据移动支付主流地位,占比超过八成。 移动支付使用方便,但它所面临的风险也比传统支付方式更多。指纹支付等生物识别方 式普及很快,在35岁以下男性中,生物识别已经成为使用率最高的验证方式。中国银联风 险控制部高级主管王宇表示,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既简化了用户的一些交互环节,同时也 在安全的认证技术上有所提升,让持卡人在移动消费当中,更方便、更快捷,也更安全。 (摘编自孙奇茹《调查显示:去年移动支付人均月消费2600元》,《北京日报》2019 年01月24日) 材料二 内地游客洪小姐来到香港,放下行李第一件事是去找“网红”牛腩店。尴尬的是,她忘 了换港币,而小店老板娘只收现金。洪小姐举着手机找了十几家小店,最后沮丧地发现,街
B. 人在网络世界中的虚拟主体“网我”比在现实世界中的行为主体“本我”更真实,两者 可能产生分离甚至对立。 C. 现代技术的巨大张力使人们自觉主动地按技术逻辑约定生存逻辑,使人文价值和人的生 命意义走向了失落。 D. 技术理性如果成为主导其他理性和衡量意义价值的标尺,会制约人文文化的发展,甚至 会使人类失去人文价值理性的关怀。 【答案】1. B 2. A 3. 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本报讯中国银联昨天发布了 2018 移动支付安全大调查分析报告。据统计,当前我国手 机支付用户规模已经达到了 5.7 亿,去年三季度,银行业处理移动支付业务的笔数,同比增 幅高达 7 成多,移动支付已经成为餐饮、便利店、网购、交通、医疗、外卖等日常消费中, 最常用的支付手段之一。 调查显示,受调查人群去年使用移动支付每月平均消费了 2600 元。其中,创业人群月 消费金额最高,超过 3000 元;全职主妇、IT 从业人员每月消费也都超过 2800 元;学生群 体每月消费金额为 1952 元,但他们每支出 5 元,就有 2 元是通过移动支付方式花出去的。 调查还显示,实体零售店、网购、公共交通、外卖、购买火车票机票,是使用移动支付 最多的 5 种场景。从地域来看,上海、浙江、江苏三地使用移动支付的人群最多。在支付方 式上,二维码支付占据移动支付主流地位,占比超过八成。 移动支付使用方便,但它所面临的风险也比传统支付方式更多。指纹支付等生物识别方 式普及很快,在 35 岁以下男性中,生物识别已经成为使用率最高的验证方式。中国银联风 险控制部高级主管王宇表示,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既简化了用户的一些交互环节,同时也 在安全的认证技术上有所提升,让持卡人在移动消费当中,更方便、更快捷,也更安全。 (摘编自孙奇茹《调查显示:去年移动支付人均月消费 2600 元》,《北京日报》2019 年 01 月 24 日) 材料二: 内地游客洪小姐来到香港,放下行李第一件事是去找“网红”牛腩店。尴尬的是,她忘 了换港币,而小店老板娘只收现金。洪小姐举着手机找了十几家小店,最后沮丧地发现,街
头小店只收现金。最后,她只有无奈地回酒店换钱。 在深圳河两岸,移动支付的使用有天壤之别。对此感受深刻的,不只是内地游客,一向 以金融科技领先为傲的香港特区政府官员,更急于改变这一现状。 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是金融科技的积极推动者。他直言,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必须 有一个世界级的金融基建尤其是支付系统去支撑,才能成功。 近年来,香港推动移动支付的步伐明显加快。但与内地城市覆盖达九成以上的移动支付 相比,时至今日,香港移动支付比例仍不到两成,活跃用户更少,移动支付的使用场景也有 些寥落。有些人费解,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为什么对于金融科技创新的接纳速度如此之 慢? 成熟支付社会养成的习惯是最大阻碍。香港移动支付虽然尚不普及,但“非现金”支付 却已运行20多年。香港市民惯用的“八达通”卡于1997年面世,这张集交通、餐饮、购物、 服务、门禁等功能于一体的卡片,发行已超过3500万张,已经覆盖香港市面逾1.5万家服 务商的2.4万个零售场所,几乎满足了市民所有日常消费的支付需求。据统计,香港信用卡 支付占比53%,超过95%的市民则经常用“八达通”和现金。 香港市民对个人信息的安全顾虑,特别是移动支付需要绑定银行卡和获取用户资料,让 谨慎的香港人望而却步。“从微信香港钱包的运行经验来看,昋港市民对于隐私、数据的敏 感是推行移动支付的难点之一。”腾讯金融科技部副总裁陈起儒说。 至于很多小店只收现金,则是因为生存不易需精打细算,接受信用卞需要安装设备,还 要收手续费,只能婉拒。 (摘编自王旭、张欢《移动支付,香港急起直追》,人民网2019年01月11日 材料 2014—2020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 355.1 NR答 R200391.6 171.5 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 ■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万亿元)增速(%)
头小店只收现金。最后,她只有无奈地回酒店换钱。 在深圳河两岸,移动支付的使用有天壤之别。对此感受深刻的,不只是内地游客,一向 以金融科技领先为傲的香港特区政府官员,更急于改变这一现状。 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是金融科技的积极推动者。他直言,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必须 有一个世界级的金融基建尤其是支付系统去支撑,才能成功。 近年来,香港推动移动支付的步伐明显加快。但与内地城市覆盖达九成以上的移动支付 相比,时至今日,香港移动支付比例仍不到两成,活跃用户更少,移动支付的使用场景也有 些寥落。有些人费解,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为什么对于金融科技创新的接纳速度如此之 慢? 成熟支付社会养成的习惯是最大阻碍。香港移动支付虽然尚不普及,但“非现金”支付 却已运行 20 多年。香港市民惯用的“八达通”卡于 1997 年面世,这张集交通、餐饮、购物、 服务、门禁等功能于一体的卡片,发行已超过 3500 万张,已经覆盖香港市面逾 1.5 万家服 务商的 2.4 万个零售场所,几乎满足了市民所有日常消费的支付需求。据统计,香港信用卡 支付占比 53%,超过 95%的市民则经常用“八达通”和现金。 香港市民对个人信息的安全顾虑,特别是移动支付需要绑定银行卡和获取用户资料,让 谨慎的香港人望而却步。“从微信香港钱包的运行经验来看,香港市民对于隐私、数据的敏 感是推行移动支付的难点之一。”腾讯金融科技部副总裁陈起儒说。 至于很多小店只收现金,则是因为生存不易需精打细算,接受信用卡需要安装设备,还 要收手续费,只能婉拒。 (摘编自王旭、张欢《移动支付,香港急起直追》,人民网 2019 年 01 月 11 日) 材料三: 2014-2020 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2018年1月2日 材料四 如今,移动支付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支付方式和生活方式,也逐渐改变了民俗习惯 当线上支付成习惯,实体红包被线上红包替代,“年味儿”正在被科技重新定义。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春节期间,除了贴对联、买年货、包饺子、看春晩等传统习俗外, 抢红包、扫“福”字等活动逐渐成为新习俗。 春节期间的线上红包为人们创造了新的感情沟通方式,通过参与抢红包等活动增进与亲 人朋友的沟通,让春节更有“味道” 有专家说:“社会的发展变化使过去的‘年味儿’有所削弱,但新媒体通过流量构建新 的民俗,让人们参与狂欢,从而获得春节新的仪式感。” 与此同时,业内人士提示,在参与春节抢红包等活动的同时,用户应注意个人信息安全, 不要贪图小利、因小失大。春节期间,有不法分子借此机会制作虚假的二维码或分享链接, 旦用户扫描或点击链接,有可能被盗取个人信息甚至被盗取钱财。开心过春节、幸福领红 包的同时,也要擦亮眼睛,不要误入陷阱。 (摘编自刘峣、刘奇《春节“红包大战”硝烟再起》,人民网2019年02月01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8年受调查者使用移动支付时,创业人群月消费金额超过3000元,学生群体则不足 2000元,人们移动支付占支出的40%。 B.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移动支付的使用却远远不如大陆,主要原因是香港人一时难以 改变成熟支付社会养成的支付习惯 C.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的数据显示,2014-2020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持续增长, 增速呈下降上升再到不断下降的趋势。 D.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线上抢红包已经成为春节期间人们感情沟通的新方式,这是随时 代发展科技进步产生的新年俗。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调查显示,在中国大陆,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地方,移动支付使用越多,长江三角洲 地区移动支付使用的人群最多。 B.香港移动支付不普及,是因为香港“非现金”支付已经非常成熟,基本满足了市民支付 需求,没必要再用移动支付来代替。 C.预计20∞0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增长速度下降,是因为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已经十分
(数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2018 年 1 月 2 日) 材料四: 如今,移动支付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支付方式和生活方式,也逐渐改变了民俗习惯。 当线上支付成习惯,实体红包被线上红包替代,“年味儿”正在被科技重新定义。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春节期间,除了贴对联、买年货、包饺子、看春晚等传统习俗外, 抢红包、扫“福”字等活动逐渐成为新习俗。 春节期间的线上红包为人们创造了新的感情沟通方式,通过参与抢红包等活动增进与亲 人朋友的沟通,让春节更有“味道”。 有专家说:“社会的发展变化使过去的‘年味儿’有所削弱,但新媒体通过流量构建新 的民俗,让人们参与狂欢,从而获得春节新的仪式感。” 与此同时,业内人士提示,在参与春节抢红包等活动的同时,用户应注意个人信息安全, 不要贪图小利、因小失大。春节期间,有不法分子借此机会制作虚假的二维码或分享链接, 一旦用户扫描或点击链接,有可能被盗取个人信息甚至被盗取钱财。开心过春节、幸福领红 包的同时,也要擦亮眼睛,不要误入陷阱。 (摘编自刘峣、刘奇《春节“红包大战”硝烟再起》,人民网 2019 年 02 月 01 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 2018 年受调查者使用移动支付时,创业人群月消费金额超过 3000 元,学生群体则不足 2000 元,人们移动支付占支出的 40%。 B.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移动支付的使用却远远不如大陆,主要原因是香港人一时难以 改变成熟支付社会养成的支付习惯。 C.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的数据显示,2014-2020 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持续增长, 增速呈下降上升再到不断下降的趋势。 D.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线上抢红包已经成为春节期间人们感情沟通的新方式,这是随时 代发展科技进步产生的新年俗。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 调查显示,在中国大陆,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地方,移动支付使用越多,长江三角洲 地区移动支付使用的人群最多。 B. 香港移动支付不普及,是因为香港“非现金”支付已经非常成熟,基本满足了市民支付 需求,没必要再用移动支付来代替。 C. 预计 2020 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增长速度下降,是因为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已经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