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市2016届高中毕业班总复习教学质量调研 语文 第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王道是先秦儒家政治思想中的核心理念,其实质是以理想的政治之道建立理想的人间 秩序。 从现代政治学的角度来说,它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顶层制度设计。在礼崩乐坏的社会环境中 先秦 诸子们感受到了由于社会无秩序所带来的生死离别以及无穷无尽的战争造成的痛苦与无 奈。因 此,他们首先要追求的是用一种思想去为社会的稳定与统一奠定理论基础。没有一个稳定 的社会 秩序,也就没有条件开展各种可能理想的生活,而所谓的“自由”也就无从谈起。这种对 稳定秩序 的渴求成了当时人们共同的心愿 从现有的文献当中可知,在儒家产生以前,“王道”思想就已经存在了。西周末年,社 会矛盾重 重,内忧外患。钱穆在其《国史大纲》中对此评论道:“及平王东迁,以弑父嫌疑,不为 正义所归附, 而周室为天下共主之威信扫地以尽,此下遂成春秋之霸局。”由于生产力发展,人权呼声 高涨,伴随 着西周初期封邦建国的“国野制”崩溃而带来的动荡的社会环境,过去曾经彰显于稳定统 一的秩序 中的“王道”思想也变得幽暗不明,岌岌可危。在这种动乱的环境下,士大夫们都希望借 助诸侯的 力量,建立一个和平安定的太平社会。所以孔子常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 年有成。” (《论语·子路》)又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论语·阳货》)当齐景公向孔 子讨教如何执 政的时候,他回答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孔子首先追求的是 用礼义名分思 想去建立并维持一个稳定的社会秩序。 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在最具权威的孔子语录《论语》中没有对“王道”概念进行过直 接论述, 而《礼记·乡饮酒义》中却有记载孔子语云:“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也。”后文便接 着有对此句 话的解释:“贵贱明,隆杀辨,和乐而不流,弟长而无遗,安燕而不乱,此五行者,足以 正身安国矣
来宾市 2016 届高中毕业班总复习教学质量调研 语 文 第 I 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王道是先秦儒家政治思想中的核心理念,其实质是以理想的政治之道建立理想的人间 秩序。 从现代政治学的角度来说,它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顶层制度设计。在礼崩乐坏的社会环境中, 先秦 诸子们感受到了由于社会无秩序所带来的生死离别以及无穷无尽的战争造成的痛苦与无 奈。因 此,他们首先要追求的是用一种思想去为社会的稳定与统一奠定理论基础。没有一个稳定 的社会 秩序,也就没有条件开展各种可能理想的生活,而所谓的“自由”也就无从谈起。这种对 稳定秩序 的渴求成了当时人们共同的心愿。 从现有的文献当中可知,在儒家产生以前,“王道”思想就已经存在了。西周末年,社 会矛盾重 重,内忧外患。钱穆在其《国史大纲》中对此评论道:“及平王东迁,以弑父嫌疑,不为 正义所归附, 而周室为天下共主之威信扫地以尽,此下遂成春秋之霸局。”由于生产力发展,人权呼声 高涨,伴随 着西周初期封邦建国的“国野制”崩溃而带来的动荡的社会环境,过去曾经彰显于稳定统 一的秩序 中的“王道”思想也变得幽暗不明,岌岌可危。在这种动乱的环境下,士大夫们都希望借 助诸侯的 力量,建立一个和平安定的太平社会。所以孔子常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 年有成。” (《论语·子路》)又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论语·阳货》)当齐景公向孔 子讨教如何执 政的时候,他回答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孔子首先追求的是 用礼义名分思 想去建立并维持一个稳定的社会秩序。 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在最具权威的孔子语录《论语》中没有对“王道”概念进行过直 接论述, 而《礼记·乡饮酒义》中却有记载孔子语云:“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也。”后文便接 着有对此句 话的解释:“贵贱明,隆杀辨,和乐而不流,弟长而无遗,安燕而不乱,此五行者,足以 正身安国矣
彼国安而天下安,故曰:‘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也。”另外,司马迁在《十二诸侯 年表》中记载: 是以孔子明王道,干七十馀君。”可见,孔子的思想体系完全包含王道理念,并且内容 更加充实具 体。如孔子对古代圣王极为推崇,并把他们所尊奉的信仰称为先王之道。在《论语》中有 大量对 “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的赞美,他们都是孔子心中有德且有位的“盛德大业 的人物。他们共 同的人格特点是“内圣而外王”。子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 语·宪 问》)内心修养好了,达到仁的境界,然后再通过具体的政策将仁心推广出去,从而达到 博施于 而能济众”(《论语·雍也》)的境界。这种利民、使民、治民的思想在《论语>中有很多的 论述。如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有耻且格”。(《为政》)由此可知:孔子虽然没有直接论述 道”这一概 念,但可以说他既是上古以来王道思想的继承人,更是王道信仰的再造者。 节选自《王道思想的“源”与“流”》,作者邓 梦军,有改动)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道是先秦儒家基于白上而下的顶层制度设计思考而形成的政治思想中的核心理念,其 实质 是以理想的政治之道建立理想的人间秩序。 B.由于社会无秩序带来的生死离别以及无穷无尽的战争造成的痛苦与无奈深刻影响了先 秦诸子 对稳定秩序的渴求成了人们共同的心愿。 C.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就没有理想的生活,所谓“自由”就无从谈起,先秦诸子们追求 用一种思想 去为社会的稳定与统一奠定理论基础 D.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虽然没有在《论语》中直接论述“王道”这一概念,但他既是 上古王道思想 的继承人,更是王道信仰的再造者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评论西周末年社会矛盾重重、内忧外患的现状时,谈到的“不为 正义所归 附”中的“正义”指的就是“王道 B.孔子在回答齐景公讨教如何执政时有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观点,说明他 追求用礼义名 分思想建立并维持稳定的社会秩序 C.《礼记·乡饮酒义》中孔子“知王道之易易也”和司马迁《史记》中“是以孔子明王道” 的记载说明 了孔子的思想体系包含王道理念 D.孔子在《论语》对“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的赞美,可以看出孔子认为他 们是有德且有位的人物,他们都能“内圣而外王
彼国安而天下安,故曰:‘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也。”’另外,司马迁在《十二诸侯 年表》中记载: “是以孔子明王道,干七十馀君。”可见,孔子的思想体系完全包含王道理念,并且内容 更加充实具 体。如孔子对古代圣王极为推崇,并把他们所尊奉的信仰称为先王之道。在《论语》中有 大量对 “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的赞美,他们都是孔子心中有德且有位的“盛德大业” 的人物。他们共 同的人格特点是“内圣而外王”。子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 语·宪 问》)内心修养好了,达到仁的境界,然后再通过具体的政策将仁心推广出去,从而达到 “博施于民 而能济众”(《论语·雍也》)的境界。这种利民、使民、治民的思想在《论语>中有很多的 论述。如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有耻且格”。(《为政》)由此可知:孔子虽然没有直接论述“王 道”这一概 念,但可以说他既是上古以来王道思想的继承人,更是王道信仰的再造者。 (节选自《王道思想的“源”与“流”》,作者邓 梦军,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道是先秦儒家基于白上而下的顶层制度设计思考而形成的政治思想中的核心理念,其 实质 是以理想的政治之道建立理想的人间秩序。 B.由于社会无秩序带来的生死离别以及无穷无尽的战争造成的痛苦与无奈深刻影响了先 秦诸子, 对稳定秩序的渴求成了人们共同的心愿。 C.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就没有理想的生活,所谓“自由”就无从谈起,先秦诸子们追求 用一种思想 去为社会的稳定与统一奠定理论基础。 D.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虽然没有在《论语》中直接论述“王道”这一概念,但他既是 上古王道思想 的继承人,更是王道信仰的再造者。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评论西周末年社会矛盾重重、内忧外患的现状时,谈到的“不为 正义所归 附”中的“正义”指的就是“王道”。 B.孔子在回答齐景公讨教如何执政时有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观点,说明他 追求用礼义名 分思想建立并维持稳定的社会秩序。 C.《礼记·乡饮酒义》中孔子“知王道之易易也”和司马迁《史记》中“是以孔子明王道” 的记载说明 了孔子的思想体系包含王道理念。 D.孔子在《论语》对“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的赞美,可以看出孔子认为他 们是有德且有位的人物,他们都能“内圣而外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野制”崩溃带来社会环境的动荡,原来稳定统一秩序中的“王道”思想变得岌岌可 危,士大夫 们希望建立一个和平安定的太平社会 B.孔子所说的“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己可也,三年有成”和“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 乎”,表现了他 对时局的不满和对王道寄予的厚望 C.孔子认为古代圣王“贵贱明,隆杀辨,和乐而不流,弟长而无遗,安燕而不乱”这“五 行”“足以正身 安国”,并将之称为“先王之道” D.利民、使民、治民的思想在《论语》中有很多的论述,孔子认为君王应当修养内心, 达到“仁”,然后 再通过具体政策将仁心推广出去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嵇曾筠,字松友,江南长洲人。康煕四十五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雍正元年,累 迁左佥都 御史,署河南巡抚。河决中牟刘家庄、十里店诸地。诏往督筑,逾数月,工竞。二年春 奏言:“黄沁 并涨,漫溢诸堤。循流审视,穷致患之由。见北岸长沙滩逼水南趋至仓头口绕广武山根逶 迤屈曲 而下请于仓头口对面横滩开引河俾水势由西北而东南毋令激射东北诸地险势可减。”从之。 授河 南副总河,疏言:“昔人建闸开渠,定三日放水济漕,一日塞口灌田。日久闸夫卖水阻运, 请严饬 仍用官三民一之法,违治其罪。” 请于北岸旧河身浚引河,导水直行。上用曾筠议。七年,授河南山东河道总督,疏请开 荆隆口 引河。十年十二月,加太子太保。十一年四月,授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仍总督江 南河道,予 品封典。十二月,丁母忧,命在任守制。曾筠奏恳回籍终制,温诏许之。以高斌暂署 仍谕曾筠 本籍距淮安不远,明岁工程,就近协同经理。十三年,谕曾筠葬母事毕赴工。乾隆元年, 兼浙江总 督,兼管盐政。曾筠条奏盐政,请改商捕为官役,严缉私贩,定缉私赏罚。地方有抢盐奸 徒,官吏用 盗案例参处。又疏请于海宁筑尖山坝,建鱼鱗石塘七千四百余丈。入觐,加太子太傅。 年,疏请 发省城义仓运温、台诸县平粜,从之。寻召入阁治事,以疾请回籍调治。上令其子璜归省, 又遣医 诊视。卒,赠少保,赐祭葬,谥文敏,祀浙江贤良祠。曾筠在官,视国事如家事。知人善 任,恭慎廉 明,治河尤著绩。用引河杀险法,前后省库帑甚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国野制”崩溃带来社会环境的动荡,原来稳定统一秩序中的“王道”思想变得岌岌可 危,士大夫 们希望建立一个和平安定的太平社会。 B.孔子所说的“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和“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 乎”,表现了他 对时局的不满和对王道寄予的厚望。 C.孔子认为古代圣王“贵贱明,隆杀辨,和乐而不流,弟长而无遗,安燕而不乱”这“五 行”“足以正身 安国”,并将之称为“先王之道”。 D.利民、使民、治民的思想在《论语》中有很多的论述,孔子认为君王应当修养内心, 达到“仁”,然后 再通过具体政策将仁心推广出去。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嵇曾筠,字松友,江南长洲人。康熙四十五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雍正元年,累 迁左佥都 御史,署河南巡抚。河决中牟刘家庄、十里店诸地。诏往督筑,逾数月,工竞。二年春, 奏言:“黄沁 并涨,漫溢诸堤。循流审视,穷致患之由。见北岸长沙滩逼水南趋至仓头口绕广武山根逶 迤屈曲 而下请于仓头口对面横滩开引河俾水势由西北而东南毋令激射东北诸地险势可减。”从之。 授河 南副总河,疏言:“昔人建闸开渠,定三日放水济漕,一日塞口灌田。日久闸夫卖水阻运, 请严饬。 仍用官三民一之法,违治其罪。” 请于北岸旧河身浚引河,导水直行。上用曾筠议。七年,授河南山东河道总督,疏请开 荆隆口 引河。十年十二月,加太子太保。十一年四月,授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仍总督江 南河道,予 一品封典。十二月,丁母忧,命在任守制。曾筠奏恳回籍终制,温诏许之。以高斌暂署, 仍谕曾筠 本籍距淮安不远,明岁工程,就近协同经理。十三年,谕曾筠葬母事毕赴工。乾隆元年, 兼浙江总 督,兼管盐政。曾筠条奏盐政,请改商捕为官役,严缉私贩,定缉私赏罚。地方有抢盐奸 徒,官吏用 盗案例参处。又疏请于海宁筑尖山坝,建鱼鳞石塘七千四百余丈。入觐,加太子太傅。三 年,疏请 发省城义仓运温、台诸县平粜,从之。寻召入阁治事,以疾请回籍调治。上令其子璜归省, 又遣医 诊视。卒,赠少保,赐祭葬,谥文敏,祀浙江贤良祠。曾筠在官,视国事如家事。知人善 任,恭慎廉 明,治河尤著绩。用引河杀险法,前后省库帑甚钜
(选自《清史稿·列传第97》,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见北岸长沙滩逼水/南趋至仓头口/绕广武山根/逶迤屈曲而下请于仓头口/对面横 滩开引河/ 俾水势由西北而东南/毋令激射东北诸地/险势可减/ B.见北岸长沙滩/逼水南趋/至仓头口/绕广武山根/逶迤屈曲而下/请于仓头口对面 横滩开引河/ 俾水势由西北而东南/毋令激射东北/诸地险势可减/ C.见北岸长沙滩逼水/南趋至仓头口/绕广武山根/逶迤屈曲而下/请于仓头口对面横 滩开引河/俾 水势由西北而东南/毋令激射东北诸地/险势可减/ D.见北岸长沙滩/逼水南趋/至仓头口/绕广武山根/逶迤屈曲/而下请于仓头口对面 横滩/开引河 俾水势由西北而东南/毋令激射东北/诸地险势可减/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是古代男子成人后另取的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日常表尊敬应当称字 B.“康熙”“乾隆”都是皇帝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皇帝去世后朝廷拟定的封号。 C.“丁母忧”指母亲去世,古代官员父母去世时要辞官归乡守丧,期满才能归官 D.“义仓”是古代由朝廷设置的粮仓,平时储存粮食,有灾害时开仓放粮以赈灾。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嵇曾筠善于治理水患。他先后在河南、山东、浙江等地开展过治水工作,修筑水坝,开 凿引河 强化管理,措施得当,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B.嵇曾筠重视实地考察。黄河、沁水发生水患,嵇曾筠沿着河流仔细观察,找出了导致 水患的原 因;他亲自前往调查,找出了漕运受阻的原因 C.嵇曾筠深受皇帝器重。他奏请回原籍为母亲守丧,朝廷允许他后,诏令他参与淮安的 水利T程 又诏令他埋葬母亲的事情完毕后即赶赴τ地。 D.嵇曾筠在仼兢兢业业,他把国事视同家事,知人善仼,恭谨认真廉洁淸明,治理黄河政 绩尤其显 著,他的引河除险法为国家省下了巨额费用。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日久闸夫卖水阻运,请严饬。仍用官三民一之法,违治其罪。(5分) 译文: (2)严缉私贩,定缉私赏罚。地方有抢盐奸徒,官吏用盗案例参处。(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11分) 龙吟曲·陪节欲行留别社友① [南宋史达祖 今日征夫在道,敢辞劳,风沙短帽?休吟稷穗②,休寻乔木,独怜遗老。 同社诗囊,小窗针线,断肠秋早。看归来,几许吴霜染鬓,验愁多少! 【注】①南宋开禧元年(1205)七月初七日,词人陪同李璧赴金朝贺“天寿节”,同社诗
(选自《清史稿·列传第 97》,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见北岸长沙滩逼水/南趋至仓头口/绕广武山根/逶迤屈曲而下请于仓头口/对面横 滩开引河/ 俾水势由西北而东南/毋令激射东北诸地/险势可减/ B.见北岸长沙滩/逼水南趋/至仓头口/绕广武山根/逶迤屈曲而下/请于仓头口对面 横滩开引河/ 俾水势由西北而东南/毋令激射东北/诸地险势可减/ C.见北岸长沙滩逼水/南趋至仓头口/绕广武山根/逶迤屈曲而下/请于仓头口对面横 滩开引河/俾 水势由西北而东南/毋令激射东北诸地/险势可减/ D.见北岸长沙滩/逼水南趋/至仓头口/绕广武山根/逶迤屈曲/而下请于仓头口对面 横滩/开引河 俾水势由西北而东南/毋令激射东北/诸地险势可减/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字”是古代男子成人后另取的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日常表尊敬应当称字。 B.“康熙”“乾隆”都是皇帝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皇帝去世后朝廷拟定的封号。 C.“丁母忧”指母亲去世,古代官员父母去世时要辞官归乡守丧,期满才能归官。 D.“义仓”是古代由朝廷设置的粮仓,平时储存粮食,有灾害时开仓放粮以赈灾。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嵇曾筠善于治理水患。他先后在河南、山东、浙江等地开展过治水工作,修筑水坝,开 凿引河, 强化管理,措施得当,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B.嵇曾筠重视实地考察。黄河、沁水发生水患,嵇曾筠沿着河流仔细观察,找出了导致 水患的原 因;他亲自前往调查,找出了漕运受阻的原因。 C.嵇曾筠深受皇帝器重。他奏请回原籍为母亲守丧,朝廷允许他后,诏令他参与淮安的 水利 T 程; 又诏令他埋葬母亲的事情完毕后即赶赴 T 地。 D.嵇曾筠在任兢兢业业,他把国事视同家事,知人善任,恭谨认真廉洁清明,治理黄河政 绩尤其显 著,他的引河除险法为国家省下了巨额费用。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日久闸夫卖水阻运,请严饬。仍用官三民一之法,违治其罪。(5 分) 译文: (2)严缉私贩,定缉私赏罚。地方有抢盐奸徒,官吏用盗案例参处。(5 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 题。(11 分) 龙吟曲·陪节欲行留别社友① [南宋]史达祖 今日征夫在道,敢辞劳,风沙短帽?休吟稷穗②,休寻乔木,独怜遗老。 同社诗囊,小窗针线,断肠秋早。看归来,几许吴霜染鬓,验愁多少! 【注】①南宋开禧元年(1205)七月初七日,词人陪同李璧赴金朝贺“天寿节”,同社诗
友高观国 等前来送别,词人写下本词。②稷穗:语出《诗经·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穗”,指对 国家残破今 不如昔的哀叹。 8.上阕两个“休”字句连用有何妙处?下阕中的“诗囊”“针线”分别指代什么?(5分) 9.末句中的“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阐明后世的人要以秦亡为教训,不能再让后世人为他们哀叹的 名句是 (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从声、色两个方面生动勾画出赤壁古战场壮丽雄奇图 景的名句 是 (3)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表示新生事物必然战胜 旧事物哲 理的两句是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 卡上把所 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 果多做 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盐荒 周西海 刘二婶看见村长的那副笑脸,听村长说话的语气,不由得心里一咯噔,村长家里也只有 口 人,买了那么多盐,还说“省得没了”。刘二婶心里暗想,盐要紧缺了,盐要涨价了。村 长咋不言 声呢?啊,准是上边叫保密咧!刘二婶发慌了,饭也没心思吃了,回到家里,掂着个竹篮 子,匆匆 就向村上百货店里跑去。 盐7角钱一袋儿。一斤重的包装,刘二婶买了20袋儿。一路上,不少人问她,买恁多 盐 啥?刘二婶也是嘿嘿一笑,重复着村长的话说:“留着吃呗,省得没了。 啊!盐要紧缺了,盐要涨价了!刘二婶的娘家侄,可是县上的官呀!保准她得到盐要涨 价的 “情报”了。于是,见到刘二婶买盐的人,也就赶忙到百货店里买盐。 水不可断,盐不可缺。家家粮满囤,总不能一天三餐吃淡饭吧。买,快积蓄一些盐吧
友高观国 等前来送别,词人写下本词。②稷穗:语出《诗经·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穗”,指对 国家残破今 不如昔的哀叹。 8.上阕两个“休”字句连用有何妙处?下阕中的“诗囊”“针线”分别指代什么?(5 分) 答: 9.末句中的“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6 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阐明后世的人要以秦亡为教训,不能再让后世人为他们哀叹的 名句是 ___ _,_ _______。 (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从声、色两个方面生动勾画出赤壁古战场壮丽雄奇图 景的名句 是:“________,________. (3)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表示新生事物必然战胜 旧事物哲 理的两句是:“ ,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 铅笔在答题 卡上把所 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 果多做, 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盐 荒 周西海 刘二婶看见村长的那副笑脸,听村长说话的语气,不由得心里一咯噔,村长家里也只有 三口 人,买了那么多盐,还说“省得没了”。刘二婶心里暗想,盐要紧缺了,盐要涨价了。村 长咋不言一 声呢?啊,准是上边叫保密咧!刘二婶发慌了,饭也没心思吃了,回到家里,掂着个竹篮 子,匆匆 就向村上百货店里跑去。 盐 7 角钱一袋儿。一斤重的包装,刘二婶买了 20 袋儿。一路上,不少人问她,买恁多 盐做 啥?刘二婶也是嘿嘿一笑,重复着村长的话说:“留着吃呗,省得没了。” 啊!盐要紧缺了,盐要涨价了!刘二婶的娘家侄,可是县上的官呀!保准她得到盐要涨 价的 “情报”了。于是,见到刘二婶买盐的人,也就赶忙到百货店里买盐。 水不可断,盐不可缺。家家粮满囤,总不能一天三餐吃淡饭吧。买,快积蓄一些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