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2013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统测语文试题 第Ⅰ卷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皈(gui)依 熨(yin)帖 便(bian)宜行事 妁(shuo)之言 B.勖(xu)勉 否(pi)泰 大笔如椽( chuan) 恶不悛(quan) C.肄(si)业 翩跹(xian) 舐(shi)犊情 甘受诟詈(1i) D.斡(wo)旋 涎(xidn)皮 卖官鬻(yu)爵 法 不阿(a)贵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顾炎武有一句人们有口皆碑的名言:“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当今人们借助 飞机高铁纵横天下,却远远不及顾炎武一马一骡驮起书箧四处“采铜于山”。 B.舒女士希望得到医院的精神损失费、误工费、医药费等一系列赔偿;同仁妇 科医院则称,不会为不情之请买单,希望通过司法途径解决问题 C.现在就必须着手实现湿地资源利用方式的科学化,使湿地资源利用具有充分的 可持续性。若等到严重事态出现时再采取行动,那将是亡羊补牢,悔之晚矣。 D.尽管文化产品的生产也是讲求“传承有谱系”,但我们不应以胶柱鼓瑟的态 度来对待,不应在沉湎于古人所创造的辉煌时,却忘了他们所焕发的创造活力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不断听到枪支管控的言论,但接下来什么都没改变。我们对枪支管控的日子能 否到来越来越持怀疑的态度。除非奥巴马和国会表现出勇气,否则这样的日子不 会到来 B.曾在茅台新闻发布会上放出塑化剂、三聚氰胺无害论的北大教授李可基,日前 接受“中国网事”记者的采访,回应了网友对其为何参与茅台新闻发布会、是 否收取代言费等。 C.在即将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推进收入分配改革将成为研讨话题,经济 政策的民生优先取向将成为可预期目标,打破政府垄断,消除两极分化,将成为 改革的两大方向 D.接下来青岛队将接连面对多支CBA劲旅,有圈内人士预测,青岛队的开局连 败场次将超过10场。青岛队核心麦蒂赛前表示,本球队实力尽管很差,但他绝 不会中途离开。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现 在 我们已经 不再懂得土地的痛苦和渴望,不再能欣赏土地的悲壮和美丽。 ①我们总是生活在眼前,忘掉了永恒和无限 ②走在街上,我们同样被房屋、商店、建筑物和水泥路面包围着 ③我们被砖、水泥、钢铁、塑料和各种新型建筑材料包围了起来 ④我们与土地的接触愈来愈少了 ⑤我们把自己关在宿舍或办公室的四壁之内
广西 柳州市 2013 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统测语文试题 第Ⅰ卷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皈(guī)依 熨(yùn)帖 便(biàn)宜行事 媒 妁(shuò)之言 B. 勖(xù)勉 否(pǐ)泰 大笔如椽(chuán) 怙 恶不悛(quān) C. 肄(sì)业 翩跹(xiān) 舐(shì) 犊情 深 甘受诟詈(lì) D. 斡(wò) 旋 涎(xián)皮 卖官鬻(yù)爵 法 不阿(ā)贵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顾炎武有一句人们有口皆碑的名言:“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当今人们借助 飞机高铁纵横天下,却远远不及顾炎武一马一骡驮起书箧四处“采铜于山”。 B. 舒女士希望得到医院的精神损失费、误工费、医药费等一系列赔偿;同仁妇 科医院则称,不会为不情之请买单,希望通过司法途径解决问题。 C.现在就必须着手实现湿地资源利用方式的科学化,使湿地资源利用具有充分的 可持续性。若等到严重事态出现时再采取行动,那将是亡羊补牢,悔之晚矣。 D. 尽管文化产品的生产也是讲求 “传承有谱系”,但我们不应以胶柱鼓瑟的态 度来对待,不应在沉湎于古人所创造的辉煌时,却忘了他们所焕发的创造活力。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不断听到枪支管控的言论,但接下来什么都没改变。我们对枪支管控的日子能 否到来越来越持怀疑的态度。除非奥巴马和国会表现出勇气,否则这样的日子不 会到来。 B.曾在茅台新闻发布会上放出塑化剂、三聚氰胺无害论的北大教授李可基,日前 接受 “中国网事”记者的采访,回应了网友对其为何参与茅台新闻发布会、是 否收取代言费等。 C.在即将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推进收入分配改革将成为研讨话题,经济 政策的民生优先取向将成为可预期目标,打破政府垄断,消除两极分化,将成为 改革的两大方向。 D. 接下来青岛队将接连面对多支 CBA 劲旅,有圈内人士预测,青岛队的开局连 败场次将超过 10 场。青岛队核心麦蒂赛前表示,本球队实力尽管很差,但他绝 不会中途离开。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现 在, 。 , ; 。 ; 。我们已经 不再懂得土地的痛苦和渴望,不再能欣赏土地的悲壮和美丽。 ①我们总是生活在眼前,忘掉了永恒和无限 ②走在街上,我们同样被房屋、商店、建筑物和水泥路面包围着 ③我们被砖、水泥、钢铁、塑料和各种新型建筑材料包围了起来 ④我们与土地的接触愈来愈少了 ⑤我们把自己关在宿舍或办公室的四壁之内
⑥我们总是活得那样匆忙,顾不上看看天空和土地 A.①③⑤②⑥④ B.④③⑤②⑥① C.④⑤③②①⑥ ①⑤③②⑥④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红楼梦》的传统性 俞平伯 从《红楼梦》中,很容易看出它如何接受、综合、发展了古代小说的传统。 《红楼梦》以“才子佳人”做书中主角,受《西厢记》的影响很深。如二十三回 黛玉葬花一段,宝玉说“看了(《西厢记》)连饭都不想吃了”。以后《西厢记》 几乎成为宝玉、黛玉两人对话时的“口头语”了。本书引用共六七次之多,而且 用得都很灵活,如四十九回引“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一段,宝、黛借《西厢 记》来说自己,非常自然。 《红楼梦》开首说补天顽石高十二丈,方二十四丈,共有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 原合十二月,二十四气,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跟《西游记》第一回说 花果山仙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二丈四尺开阔,说法略异,观念全同。而且,这 块顽石,既可缩成扇坠一般,又变为鲜明莹洁的美玉,我觉得这就是金箍棒塞在 孙猴子的耳朵里呵。 《金瓶梅》跟《红楼梦》的关连尤其密切,它给本书以直接的影响,近人已有专 书论述,这儿不作详引。如《红楼梦》的主要观念“色”、“空”,明显从《金 瓶梅》来。又秦可卿棺殓一节,几全袭用《金瓶梅》记李瓶儿之死的文字,脂砚 斋本评此“深得《金瓶》壶奥” 从上边简单引用的各例,说明《红楼梦》实集古来小说之大成。不仅此也,它还 继承了更远的文学传统,并不限于小说,如《左传》、《史记》,如乐府诗词, 而继承《庄子》与《离骚》尤为特出。脂砚斋本第一回评,明确说“《庄子》、 《离骚》之亚”;第六十三回借妙玉的口气说“文是《庄子》的好”;第二十 回,宝玉摹拟《庄子·箧篇》一一这些都不必细说。我以为庄周还影响《红楼》 全书。它的汪洋恣肆的笔墨,奇幻变换的章法,得力于《庄子》很深。 至于《红楼梦》与《离骚》的关系,借其中的《芙蓉诔》来说明。这篇诔文,引 用《离骚》、《楚辞》最多。其中更饶趣味的一条是:宝玉在这篇诔文里,把他 的意中人晴雯比作“鲧”一一宝玉说晴雯“直烈遭危,巾帼惨于羽野。”作者原 注说:“鲧刚直自命,舜殛于羽山。《离骚》曰,鲧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 野。”这是特识、特笔。拿自古相传“四凶”之一的“鲧”,来比晴雯这样美人 儿,够古怪的;所以后来有人把这句改为“巾帼惨于雁塞”,以为用昭君出塞的 故事就妥当得多了,而不知恰好失掉了作者的意思。赏识这“直”的“鲧”本是 屈原的创见;《红楼梦》作者翻“直”为“刚直”,仿佛更进了一步。这是思想 上的“千载同心”,非但文字沿袭而已 如上所举,《红楼梦》古代渊源之深厚且广泛,已可略见一斑。自然,它不是东 拼西凑,抄袭前人之文,乃融合众家之长,自成一家之言。所以必须把《红楼梦》 的传统性跟它的独创性合并地看,才能见出真面目。若片面地、枝节地只从字句 上的痕迹来做比较,依然得不到要领的。 5.对“《红楼梦》的古代渊源深厚且广泛”的依据,表述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⑥我们总是活得那样匆忙,顾不上看看天空和土地 A. ①③⑤②⑥④ B. ④③⑤②⑥① C. ④⑤③②①⑥ D. ①⑤③②⑥④ 二、(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5—7 题。 《红楼梦》的传统性 俞平伯 从《红楼梦》中,很容易看出它如何接受、综合、发展了古代小说的传统。 《红楼梦》以“才子佳人”做书中主角,受《西厢记》的影响很深。如二十三回 黛玉葬花一段,宝玉说“看了(《西厢记》)连饭都不想吃了”。以后《西厢记》 几乎成为宝玉、黛玉两人对话时的“口头语”了。本书引用共六七次之多,而且 用得都很灵活,如四十九回引“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一段,宝、黛借《西厢 记》来说自己,非常自然。 《红楼梦》开首说补天顽石高十二丈,方二十四丈,共有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 原合十二月,二十四气,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跟《西游记》第一回说 花果山仙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二丈四尺开阔,说法略异,观念全同。而且,这 块顽石,既可缩成扇坠一般,又变为鲜明莹洁的美玉,我觉得这就是金箍棒塞在 孙猴子的耳朵里呵。 《金瓶梅》跟《红楼梦》的关连尤其密切,它给本书以直接的影响,近人已有专 书论述,这儿不作详引。如《红楼梦》的主要观念“色”、“空”,明显从《金 瓶梅》来。又秦可卿棺殓一节,几全袭用《金瓶梅》记李瓶儿之死的文字,脂砚 斋本评此“深得《金瓶》壶奥”。 从上边简单引用的各例,说明《红楼梦》实集古来小说之大成。不仅此也,它还 继承了更远的文学传统,并不限于小说,如《左传》、《史记》,如乐府诗词, 而继承《庄子》与《离骚》尤为特出。脂砚斋本第一回评,明确说“《庄子》、 《离骚》之亚”;第六十三回借妙玉的口气说“文是《庄子》的好”;第二十一 回,宝玉摹拟《庄子·箧篇》——这些都不必细说。我以为庄周还影响《红楼》 全书。它的汪洋恣肆的笔墨,奇幻变换的章法,得力于《庄子》很深。 至于《红楼梦》与《离骚》的关系,借其中的《芙蓉诔》来说明。这篇诔文,引 用《离骚》、《楚辞》最多。其中更饶趣味的一条是:宝玉在这篇诔文里,把他 的意中人晴雯比作“鲧”——宝玉说晴雯“直烈遭危,巾帼惨于羽野。”作者原 注说:“鲧刚直自命,舜殛于羽山。《离骚》曰,鲧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 野。”这是特识、特笔。拿自古相传“四凶”之一的“鲧”,来比晴雯这样美人 儿,够古怪的;所以后来有人把这句改为“巾帼惨于雁塞”,以为用昭君出塞的 故事就妥当得多了,而不知恰好失掉了作者的意思。赏识这“直”的“鲧”本是 屈原的创见;《红楼梦》作者翻“直”为“刚直”,仿佛更进了一步。这是思想 上的“千载同心”,非但文字沿袭而已。 如上所举,《红楼梦》古代渊源之深厚且广泛,已可略见一斑。自然,它不是东 拼西凑,抄袭前人之文,乃融合众家之长,自成一家之言。所以必须把《红楼梦》 的传统性跟它的独创性合并地看,才能见出真面目。若片面地、枝节地只从字句 上的痕迹来做比较,依然得不到要领的。 5.对“《红楼梦》的古代渊源深厚且广泛”的依据,表述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受《西厢记》的影响很深。宝玉、黛玉对话时常引用《西厢记》内 容。其中第四十九回引“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一段,就是宝、黛借《西厢记》 来说自己。 B.《红楼梦》也深受《金瓶梅》影响。写秦可卿棺殓一节,《红楼梦》几乎完全 袭用了《金瓶梅》中写李瓶儿之死的文字;《红楼梦》的“色”、“空”观念, 明显来自《金瓶梅》 C.《红楼梦》受《庄子》影响也明显。六十三回借妙玉的口气说“文是《庄子》 的好”,第二十一回写宝玉摹拟《庄子·箧篇》,但这还不是这种影响留下的最 大痕迹 D.《红楼梦》也有《离骚》影响的痕迹。在《离骚》中,屈原赏识品质“直”的 “鲧”,在《红楼梦》中,曹雪芹也赞赏“鲧”,这不是文字上的沿袭,而是思 想上的“千载同心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宝玉说“看了(《西厢记》)连饭都不想吃了”,说明《西厢记》的内容令宝 玉大倒胃口 B.《红楼梦》和《西游记》都是借写顽石开篇,说法略异,观念全同 C.《红楼梦》笔墨汪洋恣肆,章法奇幻变换,这得益于《庄子》的深刻影响。 D.由“直烈遭危,巾帼惨于羽野”可见,曹雪芹认为晴雯的性格和命运近似于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脂砚斋明确地评价说《红楼梦》是“《庄子》、《离骚》之亚”,这说明脂 砚斋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认同“《红楼梦》受到《庄子》、《离骚》的影响”的观 B.《红楼梦》具有鲜明的传统性,这说明曹雪芹有深厚的古代文学阅读积累;正 是这种鲜明的传统性,决定了《红楼梦》成为中国古代小说巅峰之作的结果。 C.如果仔细分析《红楼梦》的文本,我们也将可以找到《红楼梦》受《左传》 《史记》这两部史传文学作品影响的痕迹 D.本文作者俞平伯虽然没有详引近人关于《金瓶梅》与《红楼梦》关系密切的 论述,但对这些论述的基本观点,他还是认可的。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佟国珑,字信侯,奉天人,隶汉军①籍。康熙三十年,由笔帖式②授山东文登知 县。县俗愚悍,有劝治宜严峻者。国珑曰:“为政在诚心爱民,兴利除害,化导 之而已,严峻非民之福也。”副将某以暱妓蚀饷,军大噪,夜半斩关出屯东郊。 国珑闻变,单骑往谕曰:“吾与军民同疾苦,有冤当诉我,何妄动为?”众犹汹 汹,国珑当炮立,曰:“吾不忍见尔曹族诛,请先试若炮。”众动色,曰:“公 廉明,军何敢犯,然事已至此,奈何?”国珑力任保全。究其故,得实。缚妓扶 之,众泣拜而散,副将寻被劾去。 岁饥,奸民骚动,国珑历村墟,给赈抚谕,捕治凶渠,民赖以安。邑豪宋某以邻 妇贷钱不偿息杀之。吏役得赂,皆为豪掩,又以千金贿国珑。国珑怒,覆验妇有 重伤,鞫得其情,置豪于法。邑故濒海,副将林某缚商舶之泊岛屿者数千人,指 为寇,国珑讯释之,别捕诛真盜四十余人 五十年,擢山西泽州知州。岁祲,发常平仓③以贷民,克期输还无爽。又减 耗羡④,革陋规,省徭役,平物价,民情大悦。国珑尝以论事忤太原知府某,某
A.《红楼梦》受《西厢记》的影响很深。宝玉、黛玉对话时常引用《西厢记》内 容。其中第四十九回引“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一段,就是宝、黛借《西厢记》 来说自己。 B.《红楼梦》也深受《金瓶梅》影响。写秦可卿棺殓一节,《红楼梦》几乎完全 袭用了《金瓶梅》中写李瓶儿之死的文字;《红楼梦》的“色”、“空” 观念, 明显来自《金瓶梅》。 C.《红楼梦》受《庄子》影响也明显。六十三回借妙玉的口气说“文是《庄子》 的好”,第二十一回写宝玉摹拟《庄子·箧篇》,但这还不是这种影响留下的最 大痕迹。 D.《红楼梦》也有《离骚》影响的痕迹。在《离骚》中,屈原赏识品质“直”的 “鲧”,在《红楼梦》中,曹雪芹也赞赏“鲧”,这不是文字上的沿袭,而是思 想上的“千载同心”。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宝玉说“看了(《西厢记》)连饭都不想吃了”,说明《西厢记》的内容令宝 玉大倒胃口。 B.《红楼梦》和《西游记》都是借写顽石开篇,说法略异,观念全同。 C.《红楼梦》笔墨汪洋恣肆,章法奇幻变换,这得益于《庄子》的深刻影响。 D. 由“直烈遭危,巾帼惨于羽野”可见,曹雪芹认为晴雯的性格和命运近似于 “鲧”。 7.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脂砚斋明确地评价说《红楼梦》是“《庄子》、《离骚》之亚”,这说明脂 砚斋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认同“《红楼梦》受到《庄子》、《离骚》的影响”的观 点。 B.《红楼梦》具有鲜明的传统性,这说明曹雪芹有深厚的古代文学阅读积累;正 是这种鲜明的传统性,决定了《红楼梦》成为中国古代小说巅峰之作的结果。 C. 如果仔细分析《红楼梦》的文本,我们也将可以找到《红楼梦》受《左传》、 《史记》这两部史传文学作品影响的痕迹。 D. 本文作者俞平伯虽然没有详引近人关于《金瓶梅》与《红楼梦》关系密切的 论述,但对这些论述的基本观点,他还是认可的。 三、(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佟国珑,字信侯,奉天人,隶汉军①籍。康熙三十年,由笔帖式②授山东文登知 县。县俗愚悍,有劝治宜严峻者。国珑曰:“为政在诚心爱民,兴利除害,化导 之而已,严峻非民之福也。”副将某以暱妓蚀饷,军大噪,夜半斩关出屯东郊。 国珑闻变,单骑往谕曰:“吾与军民同疾苦,有冤当诉我,何妄动为?”众犹汹 汹,国珑当炮立,曰:“吾不忍见尔曹族诛,请先试若炮。”众动色,曰:“公 廉明,军何敢犯,然事已至此,奈何?”国珑力任保全。究其故,得实。缚妓抶 之,众泣拜而散,副将寻被劾去。 岁饥,奸民骚动,国珑历村墟,给赈抚谕,捕治凶渠,民赖以安。邑豪宋某以邻 妇贷钱不偿息杀之。吏役得赂,皆为豪掩,又以千金贿国珑。国珑怒,覆验妇有 重伤,鞫得其情,置豪于法。邑故濒海,副将林某缚商舶之泊岛屿者数千人,指 为寇,国珑讯释之,别捕诛真盗四十余人。 五十年,擢山西泽州知州。岁祲,发常平仓③以贷民,克期输还无爽。又减 耗羡④,革陋规,省徭役,平物价,民情大悦。国珑尝以论事忤太原知府某,某
嗾人诬揭之,坐罢任。州民鸣钟鼓罢市,欲诣阙。既而得白,留原任。时平阳民 变,巡抚檄国珑以兵往,国珑曰:“是速之乱也。”单骑驰赴,民皆额手曰:“佟 公至,吾属无虑矣!”乃安堵受抚。五十九年,以疾乞免。后以所属高平令亏帑, 被逮,责偿万金,民感其惠,捐金投州库代偿其半云 【注释】①汉军:清旗籍的一种。凡汉人于明季降清者,依满洲兵制,编入汉军 各旗。②笔帖式:清代于各衙署设置的低级文官,掌理翻译满汉章奏文书。③常 平仓:官府为调节米价而设置的一种仓廪④耗羡:旧时官府征收钱粮时以弥补损 耗为名,在正额之外另征的部分。 8.对下列句子中队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给赈抚谕,捕治凶渠 渠:首领,头目 B.某嗾人诬揭之 嗾:唆使 C.州民鸣钟鼓罢市,欲诣阙 诣:到,前往 D.既而得白,留原任。 白:报告 9.以下各组句子,全都体现佟国珑体恤百姓的是 ①为政在诚心爱民,兴利除害,化导之而已 ②究其故,得实。缚妓扶之 ③减耗羡,革陋规,省徭役,平物价 ④国珑尝以论事忤太原知府某 ⑤国珑曰:“是速之乱也。”单骑驰赴 ⑥民感其惠,捐金投州库代偿其半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10.下了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佟国珑为官不尚严峻。他任文登县知县时,由于该县民风愚顽彪悍,曾有人 劝告他要措施严厉,国珑则认为严厉峻急不是百姓之福 B.佟国珑为官还清正严明。文登富豪宋某因借贷事杀害邻妇,还妄想贿赂国珑 以图逍遥法外;国珑经调查发现了该富豪罪行,并依法处置。 C.佟国珑善于处理突发事件。任文登县知县时,他妥善平息了军人闹事:任泽 州知州时,州民罢市闹事,他没有依上级命令发兵镇压,而是单骑前往安抚。 D.佟国珑受到百姓的爱戴。因所管辖的高平县县令亏损了公款,国珑遭逮捕, 并被责成赔偿上万钱,百姓捐钱到州府库,替国珑偿还了一半 第Ⅱ卷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国珑当炮立,曰:“吾不忍见尔曹族诛,请先试若炮。” 译 文 (2)岁祲,发常平仓以贷民,克期输还无爽
嗾人诬揭之,坐罢任。州民鸣钟鼓罢市,欲诣阙。既而得白,留原任。时平阳民 变,巡抚檄国珑以兵往,国珑曰:“是速之乱也。”单骑驰赴,民皆额手曰:“佟 公至,吾属无虑矣!”乃安堵受抚。五十九年,以疾乞免。后以所属高平令亏帑, 被逮,责偿万金,民感其惠,捐金投州库代偿其半云。 【注释】①汉军:清旗籍的一种。凡汉人于明季降清者,依满洲兵制,编入汉军 各旗。②笔帖式:清代于各衙署设置的低级文官,掌理翻译满汉章奏文书。③常 平仓:官府为调节米价而设置的一种仓廪④耗羡:旧时官府征收钱粮时以弥补损 耗为名,在正额之外另征的部分。 8. 对下列句子中队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给赈抚谕,捕治凶渠 渠:首领,头目 B.某嗾人诬揭之 嗾:唆使 C.州民鸣钟鼓罢市,欲诣阙 诣:到,前往 D. 既而得白,留原任。 白:报告 9.以下各组句子,全都体现佟国珑体恤百姓的是: ①为政在诚心爱民,兴利除害,化导之而已 ②究其故,得实。缚妓抶之 ③减耗羡,革陋规,省徭役,平物价 ④国珑尝以论事忤太原知府某 ⑤国珑曰:“是速之乱也。”单骑驰赴 ⑥民感其惠,捐金投州库代偿其半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10.下了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佟国珑为官不尚严峻。他任文登县知县时,由于该县民风愚顽彪悍,曾有人 劝告他要措施严厉,国珑则认为严厉峻急不是百姓之福。 B. 佟国珑为官还清正严明。文登富豪宋某因借贷事杀害邻妇,还妄想贿赂国珑 以图逍遥法外;国珑经调查发现了该富豪罪行,并依法处置。 C. 佟国珑善于处理突发事件。任文登县知县时,他妥善平息了军人闹事;任泽 州知州时,州民罢市闹事,他没有依上级命令发兵镇压,而是单骑前往安抚。 D. 佟国珑受到百姓的爱戴。因所管辖的高平县县令亏损了公款,国珑遭逮捕, 并被责成赔偿上万钱,百姓捐钱到州府库,替国珑偿还了一半。 第Ⅱ卷 四、(23 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⑴国珑当炮立,曰:“吾不忍见尔曹族诛,请先试若炮。” 译 文: ⑵岁祲,发常平仓以贷民,克期输还无爽。 译 文: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其后的问题:(8分) 暑旱苦热 北宋·王令①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注】①王令(1032-1059),字逢原,广陵人,为人及才华深受王安石赏识, 惜早逝。②“昆仑”及后文“蓬莱”,都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山。 (1).找出本诗运用的两种主要表达技巧,并分别说明其表达效果。(4) (2).刘克庄在其《后村诗话·前集》中盛赞此诗“识度高远”。请你结合本诗内 容,对刘克庄的这一说法作简要阐述。(4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 则按第一小题计分。每句1分,共5分) (1).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子孙视之不甚惜, 举以予人,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 城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苏洵《六国论》) ,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晩来 。(韦应物《滁州西涧》) ,彩彻区明 ,秋水共 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声断衡阳之 浦。(王勃《滕王阁序》)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 ,尘暗旧貂裘。胡未 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 。(陆 游《诉衷情》) 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老海棠树 史铁生 ①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因为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 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其后的问题:(8 分) 暑旱苦热 北宋·王令①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注】①王令(1032-1059),字逢原,广陵人,为人及才华深受王安石赏识, 惜早逝。②“昆仑”及后文“蓬莱”,都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山。 ⑴.找出本诗运用的两种主要表达技巧,并分别说明其表达效果。(4) ⑵.刘克庄在其《后村诗话·前集》中盛赞此诗“识度高远”。请你结合本诗内 容,对刘克庄的这一说法作简要阐述。(4 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 则按第一小题计分。每句 1 分,共 5 分) ⑴.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子孙视之不甚惜, 举以予人,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 城,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苏洵《六国论》) ,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 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 ⑵. ,彩彻区明。 ,秋水共 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声断衡阳之 浦。(王勃《滕王阁序》)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 ,尘暗旧貂裘。胡未 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 。(陆 游《诉衷情》) 五、(2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 老海棠树 史铁生 ①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因为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 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