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大学 教 案 学年第学期 学院名称 农学院 课程名称 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 授课对 本科生 授课教师 李生才李锐 眼 称 教授副教授 使用教材 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 授课时数 50学时 年月 日
1 山 西 农 业 大 学 教 案 ~ 学年 第 学期 学 院 名 称 农 学 院 课 程 名 称 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 课 程 性 质 专业基础课 授 课 对 象 本科生 授 课 教 师 李生才 李 锐 职 称 教 授 副教授 使 用 教 材 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 授 课 时 数 50 学时 年 月 日
教案编写说明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植物保护专业基础课。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是基于普通昆虫学和农业昆虫学的 一门基础性应用研究学科,所以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昆虫生态学(个体生态 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特征、结构、种群动态、 群落演替和群落特性等一些相关资料的分析,利用预报的原理和方法去预测吉虫的发生期和 发生量以指导农民的生产实际问题。本学科最根本的任务,就是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完善学 生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在生产和科研工作中利用生态学中所学知识,根据试验的实际条件与 研究问题的性质不断创造出新的试验设计方法与新的统计分析方法,使科学研究收到事半功 倍的效果。 二、教学要求: 在讲述清楚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学习与理解本课程中的基本原理与基本 方法,由于本课程中涉及大量的计算,并针对非数学类学生的特点,教学中力求深入浅出地 把涉及计算的基本概念与原理讲解的清晰易懂,在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学会一些仪器(人工 气候箱)的使用方法,学会根据要求进行调查取证数据,数据处理,撰写实验报告:在实践 教学中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独立进行数据处理和撰写课程论文以提高学生分析、解 决实际问愿,通过实践教学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与技能。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学重点为生活环境对有机体的影响、种群生态学部分、群落生 态学部分、害虫预测预报部分等为重点:本课程的难点在于:由于昆虫的生长发育受环境影 响较大、持续的时间长而且涉及的一些系统调查不能与教学时间相吻合,部分实验很难在教 学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四、教材选择的原则: 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图文并茂,能很好的为师生服务 五、教学方法建议: 使用多媒体教学。 六、总学时: (50)学时,(2.5)学分,难度等级()。 具体的教学内容纲目和学时安排如下(讲授时,可视情况作必要的调整): 序号 课题内容 学时分配
2 教案编写说明 一、 教学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植物保护专业基础课。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是基于普通昆虫学和农业昆虫学的 一门基础性应用研究学科,所以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昆虫生态学(个体生态 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特征、结构、种群动态、 群落演替和群落特性等一些相关资料的分析,利用预报的原理和方法去预测害虫的发生期和 发生量以指导农民的生产实际问题。本学科最根本的任务,就是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完善学 生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在生产和科研工作中利用生态学中所学知识,根据试验的实际条件与 研究问题的性质不断创造出新的试验设计方法与新的统计分析方法,使科学研究收到事半功 倍的效果。 二、 教学要求: 在讲述清楚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学习与理解本课程中的基本原理与基本 方法,由于本课程中涉及大量的计算,并针对非数学类学生的特点,教学中力求深入浅出地 把涉及计算的基本概念与原理讲解的清晰易懂.在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学会一些仪器(人工 气候箱)的使用方法,学会根据要求进行调查取证数据,数据处理,撰写实验报告;在实践 教学中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独立进行数据处理和撰写课程论文以提高学生分析、解 决实际问题,通过实践教学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与技能。 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学重点为生活环境对有机体的影响、种群生态学部分、群落生 态学部分、害虫预测预报部分等为重点;本课程的难点在于:由于昆虫的生长发育受环境影 响较大、持续的时间长而且涉及的一些系统调查不能与教学时间相吻合,部分实验很难在教 学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四、 教材选择的原则: 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图文并茂,能很好的为师生服务。 五、 教学方法建议: 使用多媒体教学。 六、总学时: (50)学时,(2.5 )学分,难度等级( ) 。 具体的教学内容纲目和学时安排如下(讲授时,可视情况作必要的调整): 序 号 课题内容 学时分配
2 2 第 章 昆虫生态学基本概念 2 第二章 有机体与生活环境 3 第三章种群生态号 6 9 15 第四章群落生态学 4 10 第五意生态系统生态学 3 第六章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七章 害虫预测预报方法 第八章数理统计预报方法 合计 32 18 50 关于使用教材《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的说明 一、本书的指导思想:本书编写严格掌握本科教材的原则,以介绍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 法为主,内容新而涉及面广,深入浅出,并研究生教材的区别和衔接。 二、本书的缺憾:内容太多,很难在50学时(包括授课32、实验18)内把本书的内容讲 完。 三、本书特色: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绪论 教学目的:了解生态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发展阶段,对本课程的学术地位、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以及本课程在植保中的作用有一初步了解。 教学内容:生态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发展阶段、害虫预测预报的概念及3S系统在害虫预测预 报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生态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发展阶段,对本课程的学术地位以及本课程在植保中的作 用有一初步了解。 授课方法:讲授 主要参考书目: 《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第三版张孝羲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2 《昆虫生态与农业害虫预测预报》牟吉元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11 、生态学定义及发展简介
3 绪 论 2 2 第一章 昆虫生态学基本概念 2 2 第二章 有机体与生活环境 6 3 9 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 6 9 15 第四章 群落生态学 4 6 10 第五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 2 2 第六章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2 2 第七章 害虫预测预报方法 4 4 第八章 数理统计预报方法 4 4 合计 32 18 50 关于使用教材《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的说明 一、 本书的指导思想:本书编写严格掌握本科教材的原则,以介绍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 法为主,内容新而涉及面广,深入浅出,并研究生教材的区别和衔接。 二、 本书的缺憾: 内容太多,很难在 50 学时(包括授课 32、实验 18)内把本书的内容讲 完。 三、 本书特色: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绪 论 教学目的:了解生态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发展阶段,对本课程的学术地位、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以及本课程在植保中的作用有一初步了解。 教学内容:生态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发展阶段、害虫预测预报的概念及 3S 系统在害虫预测预 报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生态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发展阶段,对本课程的学术地位以及本课程在植保中的作 用有一初步了解。 授课方法:讲授 主要参考书目: 《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第三版 张孝羲 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2 《昆虫生态与农业害虫预测预报》牟吉元 主编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7.11 一、 生态学定义及发展简介
生态学(Ecology): 是一门多学科性的自然科学,它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理。 昆虫生态学(Insect Ecology》 主要是研究和分析昆虫生存、繁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生态学的发展特点 1.从描述生态向实验生态及物质定量方面发展 2.。从个体向复合系统的广度发展 3。协同进化论观念的发展 4.向多学科性方面发展 害虫预测预报 是要求在害虫发生前预先估测其未来的发生期迟早、发生数量多少、对作物为害的轻重及分布、 扩散范围等。并在掌握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害虫数量变动规律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研究出便于群 众掌握的测报指标和方法。 二、35 RS,遥感,remote sensing 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P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RS ,GIS ,GPS 西(遥感技术)指远距离的探测技术用装在平台上的传感器来收集关于一定对象(反射或辐射)的 电磁波,再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获得对象信息的技术。 GS(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采集、储存、管理、分析和表达与空间地理分布 有关数据的信息系统 GPS(全球定位系统)以卫星为基础的无线导航系统,GPS用24颗卫星在两万公里高度构成的卫 星群发生的信号确定地球空间中任一位置的三维精确的坐标。 三者的关系:S为GS信息采集、数据更新的来源,同时在GIS支持下遥感影像技术处理技术才 得以不断发展。GS的加入,是因为在S和GIS的综合系统中所处理的空间数据需要有其空间坐 标。这三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一个一体化信息处理、信息采集应用技术系统,简称为三“S”技 术
4 生态学(Ecology): 是一门多学科性的自然科学,它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理。 昆虫生态学(Insect Ecology) 主要是研究和分析昆虫生存、繁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生态学的发展特点 1. 从描述生态向实验生态及物质定 量方面发展 2. 从个体向复合系统的广度发展 3. 协同进化论观念的发展 4.向多学科性方面发展 害虫预测预报 是要求在害虫发生前预先估测其未来的发生期迟早、发生数量多少、对作物为害的轻重及分布、 扩散范围等。并在掌握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害虫数量变动规律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研究出便于群 众掌握的测报指标和方法。 二、3S RS , 遥感,remote sensing GIS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PS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RS ,GIS ,GPS RS (遥感技术) 指远距离的探测技术用装在平台上的传感器来收集关于一定对象(反射或辐射)的 电磁波,再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获得对象信息的技术。 GIS (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采集、储存、管理、分析和表达与空间地理分布 有关数据的信息系统 GPS (全球定位系统)以卫星为基础的无线导航系统,GPS 用 24 颗卫星在两万公里高度构成的卫 星群发生的信号确定地球空间中任一位置的三维精确的坐标。 三者的关系:RS 为 GIS 信息采集、数据更新的来源,同时在 GIS 支持下遥感影像技术处理技术才 得以不断发展。GPS 的加入,是因为在 RS 和 GIS 的综合系统中所处理的空间数据需要有其空间坐 标。这三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一个一体化信息处理、信息采集应用技术系统,简称为三“S”技 术
第一章昆虫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教学目的:现代生态学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是系统科学与生态学相互渗透,用系统科学的基本 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和分析生态学的问题,通过本章学习,理解系统的基本概念、属性及其反馈机制 了解生态平衡的机制和意义。 教学内容: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反馈机制 限制因子原理 1.最小因子定律 2.耐受性定律 生态平衡及其意义 学重点:系统的概念和耐受性定律、生态平衡实用意义的理解 授课方法:讲授 主要参考书目: 《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第三版张孝羲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2 《昆虫生态与农业害虫预测预报》牟吉元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11 第一节系统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系统” 系统:是许罗相互作用又相互联系的物质单元或成分的集合体,它们之间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 成为一个整体。 系统的属性: 1.系统的整体性 系统虽是由许多离散亚系统组成,但它们之间却又集合成为一个具有 定功能的整体。 2.系统的界限和功能 系统都有一定的范围,这种范围的划分,一是根据系统本身所具 有的功能,二是根据人们所研究的对象而定。 3。系统的有序性有序原则体现在系统内部的层次结构。层次原则提示者系统内部各组 成分间存在着包含、隶属、支配、服从等传递关系。 4.与环境的融合性 人们常把所研究的对象作为系统的中心,而除此以外的一切均视作 环墙 二、系统的反馈机制 反馈现象: 系统除受外界环境的输入影响外,还受系统本身的自我控制的影响。也即一
5 第一章 昆虫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教学目的:现代生态学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是系统科学与生态学相互渗透,用系统科学的基本 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和分析生态学的问题,通过本章学习,理解系统的基本概念、属性及其反馈机制, 了解生态平衡的机制和意义。 教学内容: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反馈机制 限制因子原理 1. 最小因子定律 2. 耐受性定律 生态平衡及其意义 教学重点:系统的概念和耐受性定律、生态平衡实用意义的理解 授课方法:讲授 主要参考书目: 《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第三版 张孝羲 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2 《昆虫生态与农业害虫预测预报》牟吉元 主编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7.11 第一节 系统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系统” 系统:是许多相互作用又相互联系的物质单元或成分的集合体,它们之间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 成为一个整体。 系统的属性: 1.系统的整体性 系统虽是由许多离散亚系统组成,但它们之间却又集合成为一个具有 一定功能的整体。 2.系统的界限和功能 系统都有一定的范围,这种范围的划分,一是根据系统本身所具 有的功能,二是根据人们所研究的对象而定。 3.系统的有序性 有序原则体现在系统内部的层次结构。层次原则提示着系统内部各组 成分间存在着包含、隶属、支配、服从等传递关系。 4.与环境的融合性 人们常把所研究的对象作为系统的中心,而除此以外的一切均视作 环境。 二、系统的反馈机制 反馈现象: 系统除受外界环境的输入影响外,还受系统本身的自我控制的影响。也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