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农业 大 学 教 案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学院名称 农学院 课程名称 农业昆虫学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授课对象农学101、102、103种子101 授课教师 杨友兰 职 称 教授 使用教材 农业昆虫学 授课时数 40
1 山 西 农 业 大 学 教 案 2011 ~ 2012 学年 第 二 学期 学 院 名 称 农 学 院 课 程 名 称 农业昆虫学 课 程 性 质 专业必修课 授 课 对 象 农学 101、102、103 种子 101 授 课 教 师 杨友兰 职 称 教 授 使 用 教 材 农业昆虫学 授 课 时 数 40
农业昆虫学(农学专业) 一、课程编号101D2001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掌握昆虫学的基本知识,识别农业上重要害虫种类,掌握主 要害虫的发生消长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技术,保护农作物少受虫害,使农作物丰产丰收。 三、教学要求: 讲授本课程时,教师要尽可能结合季节,结合当时发生的昆虫种类,尽量理论与实践相 结合,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实验课,尽量丰富实验材料,使学生通过 实物标本观察、鉴别,进一步加深所学内容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昆虫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农业重要害虫的发生消长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难点是农业重要害虫的识别。 五、教材选择的原则: 教材选择的原则是:内容符合本课程教学水平的要求、编校印刷质量好、概念准确、图 文并茂、文字精练、通俗易懂、并能反映本学科国内外研究水平。 六、教学方法建议: 授课内容尽可能和昆虫发生季节吻合,授课和实验课一定要紧密结合,同步进行。 七、总学时40授课(25) 实验(15)学分(2.5) 难度等级(适中) 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如下(讲课时,可根据情况作必要的调整): 序号 授课内容 学时分配 第1次 绪论 昆虫头部 昆虫胸部、腹部及体 22 第4次 昆虫内部器官和激素 第5次 昆虫生殖方式、发育、变态世代和年生活史及行为和习性 2 第6次 昆虫分类基本原理及直翅、半翅、同翅目分类 2 鞘翅、鳞翅、双翅、膜翅目分类 昆虫与环境的关系及预测预报 第9次 农业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 222 第10次 地下害虫 第11次 小麦苦虫 第12次 杂粮害虫 第13次 棉花害
2 农业昆虫学(农学专业) 一、课程编号 101D2001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掌握昆虫学的基本知识,识别农业上重要害虫种类,掌握主 要害虫的发生消长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技术,保护农作物少受虫害,使农作物丰产丰收。 三、教学要求: 讲授本课程时,教师要尽可能结合季节,结合当时发生的昆虫种类,尽量理论与实践相 结合,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实验课,尽量丰富实验材料,使学生通过 实物标本观察、鉴别,进一步加深所学内容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昆虫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农业重要害虫的发生消长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难点是农业重要害虫的识别。 五、教材选择的原则: 教材选择的原则是:内容符合本课程教学水平的要求、编校印刷质量好、概念准确、图 文并茂、文字精练、通俗易懂、并能反映本学科国内外研究水平。 六、教学方法建议: 授课内容尽可能和昆虫发生季节吻合,授课和实验课一定要紧密结合,同步进行。 七、总学时 40 授课(25) 实验(15) 学分(2.5) 难度等级(适中) 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如下(讲课时,可根据情况作必要的调整): 序号 授课内容 学时分配 第 1 次 绪论 2 第 2 次 昆虫头部 2 第 3 次 昆虫胸部、腹部及体壁 2 第 4 次 昆虫内部器官和激素 2 第 5 次 昆虫生殖方式、发育、变态世代和年生活史及行为和习性 2 第 6 次 昆虫分类基本原理及直翅、半翅、同翅目分类 2 第 7 次 鞘翅、鳞翅、双翅、膜翅目分类 2 第 8 次 昆虫与环境的关系及预测预报 2 第 9 次 农业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 2 第 10 次 地下害虫 2 第 11 次 小麦害虫 2 第 12 次 杂粮害虫 2 第 13 次 棉花害虫 1
第一次绪论 (2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昆虫纲的基本形态特征:昆虫纲与近缘纲的区别: 数李在产本 了解昆虫纲与人类的关系:明确农业昆虫学研究的目的和任务。 昆虫纲与近缘纲的区别 教学内容: 一、昆虫纲的基本形态特征及与近缘纲的区别 1、昆虫纲的基本形态特征 以蝗虫为例介绍昆虫纲的基本形态特征。 2、昆虫纲与近缘纲的区别 、唇足纲、重足纲与昆虫纲的区别,每纲以1一2种动物来介绍 二、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1、昆虫纲的紫盛及其原因 要求掌握昆虫繁盛的主要表现:为种类多、激量大、分布广。 掌握昆虫繁盛的主要原因:是体小、有翅、繁殖力强、口器类型多、有变态 2、昆虫的 要求了解害虫在历史上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建国以来在防治农业害虫方面所取得的成 就。 3、昆虫的有益方面 要求了解益虫在历史上对人类所做的贡献, 明确农业昆虫学 研究的目的和任务是控治害虫,保护和利用益虫 思考题 1、昆虫纲的特征是什么? 2、昆虫繁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农业昆虫学的研究内容、目的、任务是什么? 第二次昆虫头部(2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要求同学掌握昆虫头壳构造:昆虫头式:触角的基本构造和类型: 口器的构造和类型。 教学重点:触角的基本构造和12种主要类型,口器的基本构造和2种主要类型。 教学难点:昆虫头壳构造 教学内 一、头部的基本构造和头式 1、昆虫头壳构造 要求掌握昆虫头壳是由一条线、五条沟把头部分为四个区。 一条线:蝴列线 五条沟:额唇基沟、额颊沟、颊下沟、后头沟、次后头沟 四个区:额居基区、颅侧区、后头区、下区 2、昆虫头的头式 要求掌握昆虫三种口式: 下口式:口器向下,头部和体躯纵轴差不多成直角,如蝗虫、蝶、毁类幼虫等。常见 于嚼食固体食物的昆虫 前口式:口器向前,头部和体躯纵轴几乎平行,如步行虫。常见于捕食性昆虫 后口式:口器向后,头部和体躯纵轴成锐角,常见于刺吸汁液的昆虫,如蝉、蚜虫等。 3
3 第一次 绪论 (2 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昆虫纲的基本形态特征;昆虫纲与近缘纲的区别; 了解昆虫纲与人类的关系;明确农业昆虫学研究的目的和任务。 教学重点:掌握昆虫纲的基本形态特征。 教学难点:昆虫纲与近缘纲的区别。 教学内容: 一、昆虫纲的基本形态特征及与近缘纲的区别 1、 昆虫纲的基本形态特征 以蝗虫为例介绍昆虫纲的基本形态特征。 2、 昆虫纲与近缘纲的区别 蛛形纲、甲壳纲、唇足纲、重足纲与昆虫纲的区别,每纲以 1—2 种动物来介绍。 二、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1、昆虫纲的繁盛及其原因 要求掌握昆虫繁盛的主要表现:为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 掌握昆虫繁盛的主要原因:是体小、有翅、繁殖力强、口器类型多、有变态。 2、昆虫的有害方面 要求了解害虫在历史上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建国以来在防治农业害虫方面所取得的成 就。 3、昆虫的有益方面 要求了解益虫在历史上对人类所做的贡献。 明确农业昆虫学研究的目的和任务是控治害虫,保护和利用益虫。 思考题: 1、 昆虫纲的特征是什么? 2、 昆虫繁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农业昆虫学的研究内容、目的、任务是什么? 第二次 昆虫头部(2 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要求同学掌握昆虫头壳构造;昆虫头式;触角的基本构造和类型; 口器的构造和类型。 教学重点:触角的基本构造和 12 种主要类型,口器的基本构造和 2 种主要类型。 教学难点:昆虫头壳构造 教学内容: 一、头部的基本构造和头式 1、昆虫头壳构造 要求掌握昆虫头壳是由一条线、五条沟把头部分为四个区。 一条线:蜕裂线 五条沟:额唇基沟、额颊沟、颊下沟、后头沟、次后头沟 四个区:额唇基区、颅侧区、后头区、颊下区 2、昆虫头的头式 要求掌握昆虫三种口式: 下口式:口器向下,头部和体躯纵轴差不多成直角,如蝗虫、蝶、蛾类幼虫等。常见 于嚼食固体食物的昆虫。 前口式:口器向前,头部和体躯纵轴几乎平行,如步行虫。常见于捕食性昆虫。 后口式:口器向后,头部和体躯纵轴成锐角,常见于刺吸汁液的昆虫,如蝉、蚜虫等
二、触角的基本构造和类型 要求掌握昆虫触角基本构造:柄节、梗节、鞭节。 掌握昆虫触角的12种类型:膝状、栉齿状、球杆状、羽毛状、念珠状、刚毛状、 丝状、锤状、鳃片状、具芒状、锯齿状、环毛状。 三、昆虫的口器 要求掌握昆虫咀嚼式和刺吸式两种口器的基本构造 咀嚼式口器:是由上唇、上颗、下颚、下唇和舌五个部分 刺吸式口器:是由咀婚式口器演化而来。上颚、下颚特化成四条细长的口针:下唇延长 成一条喙管:口腔和咽喉部分形成抽吸结构,即食窦卿筒。 思考题: 1、昆虫头壳的分区有哪些? 2、昆虫触角的基本构造包括哪些内容 3、昆虫的触角有哪些类型? 4、昆虫有几种头式? 5、昆虫咀嚼式和刺吸式两种口器在构造、为吉特征及防治方法上的区别。 第三次昆虫胸部、腹部及体壁(2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要求同学掌握昆虫胸部的基本构造:胸足的基本构造和类型: 翅的基本构造和类型及假想原始脉序:昆虫腹部的基本构造及外生殖器的基本构造:昆虫体 的基本构造。 学重点:足的基本构造和类型、翅的基本构造和类型、假想原始脉序、外生殖器、体 壁的 学难点:假想原始脉序、外生殖器的基本构造。 教学内容: 一、昆虫胸部 1、昆虫胸部的基本构造 要求紫握昆虫胸部的基本构造:由三个体节组成,即前胸、中胸和后 。每一胸节名 有一对胸足,即前足、中足、后足,多数昆虫在中胸和后胸还各有一对翅,即前翅、后翅。 所以中、后胸也称“具翅胸节”。 胸部的每一个胸节都是由4块骨板构成:背面称背板,左右两侧称侧板,下面称腹板。 2、昆虫胸足的基本构造和类型 樱求掌握足的基本构造 由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前节组成 求掌握足的8种类型: 步行足、 跳跃足、捕捉足、开掘足、游泳足、抱握足、携粉 足、攀缘足 3、翅的基本构造、类型及脉序 要求掌握翅的基本构造:由三边、三角、三褶、四区组成。 三角: 、顶角、 臀角 三褶:基褶、臀褶、轭褶。 四区:腋区、臀区、臀前区、轭区。 要求掌握翅的8种类型:覆翅、半鞘翅、鞘翅、鳞翅、平衡棒、膜翅、缨翅、毛翅。 题求掌樨假想原始脉序: 纵脉7条:由前缘脉 亚前缘脉、径脉、中脉、肘脉、臀脉、轭脉组成 横脉6条:由肩横脉、径横脉、分横脉、径中横脉、中横脉、中肘横脉组成。 二、昆虫腹部
4 二、触角的基本构造和类型 要求掌握昆虫触角基本构造: 柄节、梗节、鞭节。 掌握昆虫触角的 12 种类型:膝状、栉齿状、球杆状 、羽毛状 、 念珠状、 刚毛状、 丝状、锤状、鳃片状、具芒状、锯齿状、环毛状。 三、昆虫的口器 要求掌握昆虫咀嚼式和刺吸式两种口器的基本构造。 咀嚼式口器:是由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和舌五个部分 刺吸式口器:是由咀嚼式口器演化而来。上颚、下颚特化成四条细长的口针;下唇延长 成一条喙管;口腔和咽喉部分形成抽吸结构,即食窦唧筒。 思考题: 1、 昆虫头壳的分区有哪些? 2、 昆虫触角的基本构造包括哪些内容? 3、 昆虫的触角有哪些类型? 4、 昆虫有几种头式? 5、 昆虫咀嚼式和刺吸式两种口器在构造、为害特征及防治方法上的区别。 第三次 昆虫胸部、腹部及体壁(2 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要求同学掌握昆虫胸部的基本构造;胸足的基本构造和类型; 翅的基本构造和类型及假想原始脉序;昆虫腹部的基本构造及外生殖器的基本构造;昆虫体 壁的基本构造。 教学重点:足的基本构造和类型、翅的基本构造和类型、假想原始脉序、外生殖器、体 壁的基本构造。 教学难点:假想原始脉序、外生殖器的基本构造。 教学内容: 一、昆虫胸部 1、昆虫胸部的基本构造 要求掌握昆虫胸部的基本构造:由三个体节组成,即前胸、中胸和后胸。每一胸节各 有一对胸足,即前足、中足、后足,多数昆虫在中胸和后胸还各有一对翅,即前翅、后翅。 所以中、后胸也称“具翅胸节”。 胸部的每一个胸节都是由 4 块骨板构成:背面称背板,左右两侧称侧板,下面称腹板。 2、昆虫胸足的基本构造和类型 要求掌握足的基本构造:由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前跗节组成。 要求掌握足的 8 种类型:步行足、.跳跃足、.捕捉足、开掘足、游泳足、抱握足、携粉 足、攀缘足 3、翅的基本构造、类型及脉序 要求掌握翅的基本构造:由三边、三角、三褶、四区组成。 三边:前缘、后缘、外缘。 三角:肩角、顶角、臀角。 三褶:基褶、臀褶、轭褶。 四区:腋区、臀区、臀前区、轭区。 要求掌握翅的 8 种类型:覆翅、半鞘翅、鞘翅、鳞翅、平衡棒、膜翅、缨翅、毛翅。 要求掌握假想原始脉序: 纵脉 7 条:由前缘脉、亚前缘脉、径脉、中脉、肘脉、臀脉、轭脉组成。 横脉 6 条:由肩横脉、径横脉、分横脉、径中横脉、中横脉、中肘横脉组成。 二、昆虫腹部
1、昆虫腹部的基本构造 要求掌握腹部基本构造:一般由9一11节组成,各节只有背板和腹板,而无侧板。 1一7节为脏节、8-9节为生殖节、10一11节为生殖后节。 2、昆虫的外生殖器 题求堂握雄虫外生殖器基本构造:雄性外生殖器称产卵器。位于胞部第8、9节的胞 面,由三对产卵瓣组成,第 ·对称腹产卵瓣,第二对称内产卵瓣,第三对称背产卵瓣。生殖 孔开口于第8、9腹节之间的腹面。 嬰求掌握雄性外生殖器基本构造:雄性外生殖器称交配器,位于腹部第9腹节腹板后 方的节间膜上,主要包括阳具和抱握器。阳具由阳茎及其辅助构造组成。 三、昆虫体壁 1、体难的基本构造 要求掌握 虫体壁的基本构造是由表皮层、皮细胞层和底膜三部分组成。 2、体壁的构造与化学防治的关系 要求掌握为什么防治害虫要在三龄前。 思考题: 1、昆虫足的基本构造是什么? 公、昆虫足 有哪 3、昆虫的翅有哪些类型 4、昆虫的假想脉序有哪些主要的横脉和纵脉? 5、昆虫头、胸、腹三部的功能是什么? 6、雌、雄虫外生殖器基本构造是什么? 7、为什么防治 要在三龄前? 8、昆虫体壁的基本构造是什么? 第四次昆虫内部器官和激素(2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要求掌握内部器官的相互位置、内部器官的基本构造和功 能激素种类及功能。 昆虫激素种类及功能 ,内部器官的相互位置 教学难点:内部器官的基本构造。 教学内容: 一、邑虫内部器官的相互位置、基本构造和功能 耀昆虫体脑由逍蹈和收格体腔分为三个区域:背血窦、藏血美、围 背血窦位于背板 和背隔之 其内 所以背血窦又称围心 腹血实位于腹板与腹膈之间,腹神经索位于其内,所以腹血实又称围神经窦, 围脏窦位于背膈与腹膈之间,消化、排泄、呼吸、生殖系统位于其内,称围脏窦。 要求掌握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排泄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的基本构 告和功能 一。激表种步及功能 1、内激素种类及功能:(目前明确的主要有三种内激素》 (1)脑激素或称活化激素Brain hormone是昆虫的脑的特殊神经分泌细胞分泌。功能 是激活咽侧体和前胸腺,促使分别分泌保幼激素和脱皮激素。 (2)脱皮激素Moulting hormone由昆虫前胸内的前胸腺分泌。功能是促进代谢活动 和激发脱皮作用 3)保幼激素Juvenile hormone由咽喉两侧的咽侧体分泌。功能是促进体内各组织保 持原来形态和生长,同时抑制成虫器官芽的分化和生长。 5
5 1、昆虫腹部的基本构造 要求掌握腹部基本构造:一般由 9—11 节组成,各节只有背板和腹板,而无侧板。 1—7 节为脏节、8—9 节为生殖节、10—11 节为生殖后节。 2、昆虫的外生殖器 要求掌握雌虫外生殖器基本构造:雌性外生殖器称产卵器,位于腹部第 8、9 节的腹 面,由三对产卵瓣组成,第一对称腹产卵瓣,第二对称内产卵瓣,第三对称背产卵瓣。生殖 孔开口于第 8、9 腹节之间的腹面。 要求掌握雄性外生殖器基本构造:雄性外生殖器称交配器,位于腹部第 9 腹节腹板后 方的节间膜上,主要包括阳具和抱握器。阳具由阳茎及其辅助构造组成。 三、昆虫体壁 1、 体壁的基本构造 要求掌握昆虫体壁的基本构造是由表皮层、皮细胞层和底膜三部分组成。 2、 体壁的构造与化学防治的关系 要求掌握为什么防治害虫要在三龄前。 思考题: 1、昆虫足的基本构造是什么? 2、昆虫足有哪些类型? 3、 昆虫的翅有哪些类型? 4、 昆虫的假想脉序有哪些主要的横脉和纵脉? 5、 昆虫头、胸、腹三部的功能是什么? 6、 雌、雄虫外生殖器基本构造是什么? 7、为什么防治害虫要在三龄前? 8、昆虫体壁的基本构造是什么? 第四次 昆虫内部器官和激素(2 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要求掌握内部器官的相互位置、内部器官的基本构造和功 能激素种类及功能。 教学重点:昆虫激素种类及功能、内部器官的相互位置。 教学难点:内部器官的基本构造。 教学内容: 一、昆虫内部器官的相互位置、基本构造和功能 要求掌握昆虫体腔由背隔和腹隔将体腔分为三个区域:背血窦、腹血窦、围脏窦。 背血窦位于背板和背膈之间,背血管位于其内,所以背血窦又称围心窦。 腹血窦位于腹板与腹膈之间,腹神经索位于其内,所以腹血窦又称围神经窦。 围脏窦位于背膈与腹膈之间,消化、排泄、呼吸、生殖系统位于其内,称围脏窦。 要求掌握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排泄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的基本构 造和功能 二、激素种类及功能 1、内激素种类及功能:(目前明确的主要有三种内激素) (1)脑激素或称活化激素 Brain hormone 是昆虫的脑的特殊神经分泌细胞分泌。功能 是激活咽侧体和前胸腺,促使分别分泌保幼激素和脱皮激素。 (2)脱皮激素 Moulting hormone 由昆虫前胸内的前胸腺分泌。功能是促进代谢活动 和激发脱皮作用。 (3)保幼激素 Juvenile hormone 由咽喉两侧的咽侧体分泌。功能是促进体内各组织保 持原来形态和生长,同时抑制成虫器官芽的分化和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