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 教 案 20~20学年第1学期 学院名称 农学院 课程名称 植物保护技术 课程性质 必修课 授课对象 农艺 授课教师 曹挥 职 称 教授 使用教材 植物保护技术 授课时数 75 20年月 日
山 西 农 业 大 学 教 案 20 ~ 20 学年 第 1 学期 学 院 名 称 农学院 课 程 名 称 植物保护技术 课 程 性 质 必修课 授 课 对 象 农艺 授 课 教 师 曹挥 职 称 教授 使 用 教 材 植物保护技术 授 课 时 数 75 20 年 月 日
教案 授课时间 教案编写时间」 课程名称 植物保护技术 课程编号 厂学分数 总学时 课型 实验课( 任课教师 曹挥 职称讲师 实习: 学时 授课对象 年(班)级 专业 基本教材 使用教材:植物保护学通论韩召军主编高等教有出版社2001.8 和主要参 参考书目:1、许志刚主编.普通植物病理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若资料 2、西北农业大学主编.农业昆虫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 教学目的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植物害虫病的知识基础和植物保护的基本原 和要求 理、方法,以及这些原理和方法实际运用,要求学生掌握各种植物病虫害发生规律及为 害特点,联系生产实践,对其进行有效防治,减少损失,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植物病害概念、 症状、侵染 教学重点、 2、小麦、 蔬菜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难点 3、昆虫生物学 4、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教学讲得 第次课 授课章节 学时 备注 第 植物病害概念、症状 第二章 植物病原 6 第三章 植物病害侵染 4 第四 植物病害诊断与防治 4 第五章 小麦病害 第六章 杂粮病害 42 第七章 棉花病吉 4 第八竟 蔬菜病害 2 第九意 昆虫外部形态与内部生理 4 第十章 昆虫生物学 4 昆虫分类 4 第十二章 害虫综合治理 第十三章小麦害虫 4 第十四章杂粮害虫 2 第十五章棉花、蔬菜害虫 4
教 案 授课时间 教案编写时间 课程名称 植物保护技术 课程编号 总学时 讲课: 54 学时 实验: 21 学时 实习: 学时 学 分 数 课型 必修课(√) 选修课( ) 理论课( ) 实验课( ) 任课教师 曹挥 职称 讲师 授课对象 年 (班)级 专业 基本教材 和主要参 考资料 使用教材:植物保护学通论 韩召军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8 参考书目:1、许志刚主编. 普通植物病理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2、西北农业大学主编. 农业昆虫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 教学目的 和要求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植物害虫病的知识基础和植物保护的基本原 理、方法,以及这些原理和方法实际运用,要求学生掌握各种植物病虫害发生规律及为 害特点,联系生产实践,对其进行有效防治,减少损失,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教学重点、 难点 1、 植物病害概念、症状、侵染 2、 小麦、蔬菜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3、 昆虫生物学 4、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教学进程 第 次课 授课章节 第一章 植物病害概念、症状 第二章 植物病原 第三章 植物病害侵染 第四章 植物病害诊断与防治 第五章 小麦病害 第六章 杂粮病害 第七章 棉花病害 第八章 蔬菜病害 第九章 昆虫外部形态与内部生理 第十章 昆虫生物学 第十一章 昆虫分类 第十二章 害虫综合治理 第十三章 小麦害虫 第十四章 杂粮害虫 第十五章 棉花、蔬菜害虫 学 时 4 6 4 4 4 2 4 2 4 4 4 4 4 2 4 备 注
教案 学时4 章节 §1植物病害概念、症状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植物病害的概念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分清植物病害的类别, 掌握植物病害的主要症状类型 和要求 植物病害的概念及病苦三角 重点 2、 植物病害症状中病症与病状的区别 难点 3、侵染型病害与非侵染性病害的区别 51-1植物病害和植物病理学 一、植物病害概念 教学进程 二、植物病苦和人类的关系 二、病因 (含章节 数学内突 四、植物病害的类型 学时分配 51-2病害的症状 教学方法 一、症状类型 辅助手段) 上、病症类型 2、症状类型 二、症状的变化 1、植物病害的概念及病害三角 本章思考题 2、植物病害症状中病症与病状有何区别 3、侵染型病害与非侵染性病害有何区别 主要 参考资料 许志刚主编。普通植物病理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备注
教案 学时 4 章 节 §1 植物病害概念、症状 教学目的 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植物病害的概念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分清植物病害的类别, 掌握植物病害的主要症状类型。 重 点 难 点 1、 植物病害的概念及病害三角 2、 植物病害症状中病症与病状的区别 3、 侵染型病害与非侵染性病害的区别 教学进程 (含章节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1-1 植物病害和植物病理学 一、植物病害概念 二、植物病害和人类的关系 三、病因 四、植物病害的类型 §1-2 病害的症状 一、症状类型 1、 病症类型 2、 症状类型 二、症状的变化 本章思考题 1、植物病害的概念及病害三角 2、植物病害症状中病症与病状有何区别 3、侵染型病害与非侵染性病害有何区别 主要 参考资料 许志刚主编. 普通植物病理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备注
教案 学时6 章节 §2植物病原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引起植物病害的生物病原物,掌握不同病原物的特点和对植 物的危苦。 和要求 1、植物病原真南有性、无性繁殖 2、真菌的生活史 3、植物病原细菌的侵入方式 4 植物病毒的传播 52-1植物病原真菌 一、真菌的营养体 菌丝的变态与菌组织 三、真菌的繁殖 四、真菌的生活史 五、真菌的分类 教学进程 (含章节 52-2植物病原细菌 教学内容、 一、形态和一般性状。 学时分配、 二、主要类样 教学方法」 三、植物病原细菌的侵染与传播 辅助手段) 52-3植物病毒 一、形态,结构与组分 二、传播 1.介体传播: 2.非介体传播 三、植物病毒重要属 1、植物病原真菌有性、无性繁殖 本章思考题 2、真菌的生活史 3、植物病原细菌的侵入方式 4、植物病毒的传播方式是什么? 主要 参考资料 许志刚主编普通植物病理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备注
教案 学时 6 章 节 §2 植物病原 教学目的 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引起植物病害的生物病原物,掌握不同病原物的特点和对植 物的危害。 重 点 难 点 1、 植物病原真菌有性、无性繁殖 2、 真菌的生活史 3、 植物病原细菌的侵入方式 4、 植物病毒的传播 教学进程 (含章节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2-1 植物病原真菌 一、真菌的营养体 二、菌丝的变态与菌组织 三、真菌的繁殖 四、真菌的生活史 五、真菌的分类 §2-2 植物病原细菌 一、形态和一般性状。 二、主要类群 三、植物病原细菌的侵染与传播 §2-3 植物病毒 一、形态,结构与组分 二、传播 1.介体传播: 2.非介体传播 三、植物病毒重要属 本章思考题 1、 植物病原真菌有性、无性繁殖 2、 真菌的生活史 3、 植物病原细菌的侵入方式 4、植物病毒的传播方式是什么? 主要 参考资料 许志刚主编. 普通植物病理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备注
教案 学时4 章节 §3植物病害侵染循环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植物病害的的侵入过程和越冬、传播方式,掌握不同病害之间的 和要求 区别。 重点 1、初侵染病害与再侵染病害的区别 2、植物病原物越冬、越夏方式和场所 难点 3、植物病原物的传播途径 53-1侵过程 一、侵入前期 教学进程 二、侵入期 (含章节 三、潜有期 教学内容、 四、发病期 学时分配、 53-2侵染循环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一、植物病原物的初次侵染、再侵染 植物病原物的越冬、越夏 三:被物病原物的代条格 1、初侵染病害与再侵染病害的区别是什么? 本章思考圆 2、植物病原物的主要越冬、越夏方式和场所有哪些? 3、植物病原物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主要 许志刚主编.普通植物病理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参考资料 备注
教案 学时 4 章 节 §3 植物病害侵染循环 教学目的 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植物病害的的侵入过程和越冬、传播方式,掌握不同病害之间的 区别。 重 点 难 点 1、初侵染病害与再侵染病害的区别 2、植物病原物越冬、越夏方式和场所 3、植物病原物的传播途径 教学进程 (含章节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3-1 侵染过程 一、侵入前期 二、侵入期 三、潜育期 四、发病期 §3-2 侵染循环 一、植物病原物的初次侵染、再侵染 二、植物病原物的越冬、越夏 三、植物病原物的传播途径 本章思考题 1、初侵染病害与再侵染病害的区别是什么? 2、植物病原物的主要越冬、越夏方式和场所有哪些? 3、植物病原物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主要 参考资料 许志刚主编. 普通植物病理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