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人体寄生虫学( human parasitology) 教材名称:人体寄生虫学(六版) 课程类别:专业限定选修课学时:3 授课教师:李建华单位:贵阳医学院职称:教授 授课对象:五年制本科学生专业:临床医学A班年级:二年级 教学内容教材名称(版次)人体寄生虫学(第六版)李雍龙主编 起止章节页码 至三节、第五节 P97~1 P109 讲授题目 吸虫概论、华支睾吸虫、布氏姜片虫、并殖吸虫 计划用学时 教学要求_掌握内容1华支睾吸虫、并殖吸虫形态、生活史、致病及诊断 2姜片吸虫的生活史 熟悉内容 华支睾吸虫、并殖吸虫、姜片虫流行与防治 姜片虫形态与致病 了解内容吸虫形态特点、生理与分类 教学要点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华支睾吸虫、并殖吸虫形态、生活史、致病及诊断 并殖吸虫生活史及致病 教学进程1吸虫概论15分钟 (步骤) 2.华支睾吸虫60分钟 3姜片虫20分 4.并殖吸虫 钟
课程名称:人体寄生虫学( human parasitology ) 教材名称:人体寄生虫学(六版) 课程类别:专业限定选修课 学时:3 授课教师:李建华 单位:贵阳医学院 职称:教授 授课对象:五年制本科学生 专业:临床医学 A 班 年级:二年级 教学内容 教材名称(版次) 人体寄生虫学(第六版) 李雍龙主编 起止章节页码 第十三章 第一至三节、第五节 P97~109、 P109~114 讲授题目 吸虫概论、华支睾吸虫、布氏姜片虫、并殖吸虫 计划用学时 3 学时 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 1 华支睾吸虫、并殖吸虫形态、生活史、致病及诊断; 2.姜片吸虫的生活史; 熟悉内容 华支睾吸虫、并殖吸虫、姜片虫流行与防治 姜片虫形态与致病 了解内容 吸虫形态特点、生理与分类 教学要点 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华支睾吸虫、并殖吸虫形态、生活史、致病及诊断; 难点: 吸虫生理; 并殖吸虫生活史及致病 教学进程 1.吸虫概论 15 分钟 (步骤) 2.华支睾吸虫 60 分钟 3.姜片虫 20 分钟 4.并殖吸虫 55 分钟
教学方法1CAL教学片 2教学过程中釆用互动教学,以提问式为主:辅以图片、病案, 视频等多种方式给学生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参考资料 《人体寄生虫学》赵慰先主编人卫版第二版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Foundations of parasitology 作业 虫与吸虫的区别? 二种并殖吸虫在形态、生活史、致病、诊断方面的鉴别要点?
教学方法 1.CAI 教学片 2.教学过程中采用互动教学,以提问式为主;辅以图片、病案, 视频等多种方式给学生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参考资料 《人体寄生虫学》 赵慰先主编 人卫版 第二版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Web 网页 Foundations of Parasitology 作业 1. 线虫与吸虫的区别 ? 2.二种并殖吸虫在形态、生活史、致病、诊断方面的鉴别要点?
吸虫]第一部分吸虫概论 吸虫为扁形动物门吸虫纲的虫种,共有3个目:单殖目、盾殖目和复殖目。寄 生人体的吸虫为复殖目的虫种。 、形态特点 1.吸虫多为背腹扁平,两侧对称,大多呈叶状或舌状,个别虫种多为圆柱形 2.虫体具有两个吸盘:口吸盘、腹吸盘 3.大多数虫体为雌雄同体,少数为雌雄异体 4.消化系统不完全,肠支后为盲端 体壁结构图 体壁及各系统特点 各系统结构简图 二、吸虫生活史(模式) 粪 无性增殖 成虫一虫入木毛的胞的,雷的蚴 (在成脊椎 2个中宿主体内绂育 成虫←童虫←囊蚴 吸虫生活史特点: 1.虫卵必须入水发育 2.有世代交替现象(无性增殖和有性繁殖交替) 3.有1~2个中间宿主 4.有多个保虫宿主 A.华支睾吸虫 Clonorchis sinensis 又称为肝吸虫,寄生于人体的肝胆管内,引起肝吸虫病 、形态 1.成虫:体形狭长似葵花杼仁状,大小为10~25×3~5mm,腹吸盘位于虫体前 方1/3处,雌雄同体,雄性睾丸一对,分支状,前后排列于虫体后端1/3处。 2.虫卵:黄褐色,甚小,平均为29×17μ皿,形状似芝麻,前端较窄,后端钝 圆,卵壳厚,前端有明显的卵盖,卵盖与卵壳的接合处稍厚,隆起称为肩峰,后 端有一疣状小结节,卵内有一毛蚴。 、生活史 入水 在螺体内 成虫 虫卵—→毛蚴 胞蚴 雷蚴 (肝、胆管) 终宿主食入
[吸虫] 第一部分 吸虫概论 吸虫为扁形动物门吸虫纲的虫种,共有 3 个目:单殖目、盾殖目和复殖目。寄 生人体的吸虫为复殖目的虫种。 一、形态特点 1.吸虫多为背腹扁平,两侧对称,大多呈叶状或舌状,个别虫种多为圆柱形。 2.虫体具有两个吸盘:口吸盘、腹吸盘 3.大多数虫体为雌雄同体,少数为雌雄异体 4.消化系统不完全,肠支后为盲端 体壁结构图 体壁及各系统特点 各系统结构简图 二、吸虫生活史(模式) 无性增殖 成虫 虫卵 毛蚴 胞蚴 雷蚴 尾蚴 (在成脊椎 在 1~2 个中间宿主体内发育 动物体内) 成虫 童虫 囊蚴 吸虫生活史特点: 1.虫卵必须入水发育 2.有世代交替现象(无性增殖和有性繁殖交替) 3.有 1~2 个中间宿主 4.有多个保虫宿主 A.华支睾吸虫 Clonorchis sinensis 又称为肝吸虫,寄生于人体的肝胆管内,引起肝吸虫病。 一、形态 1.成虫:体形狭长似葵花杼仁状,大小为 10~25×3~5mm,腹吸盘位于虫体前 方 1/3 处,雌雄同体,雄性睾丸一对, 分支状,前后排列于虫体后端 1/3 处。 2.虫卵:黄褐色,甚小,平均为 29×17μm,形状似芝麻,前端较窄,后端钝 圆,卵壳厚,前端有明显的卵盖,卵盖与卵壳的接合处稍厚,隆起称为肩峰,后 端有一疣状小结节,卵内有一毛蚴。 二、生活史 在螺体内 成虫 虫卵 毛蚴 胞蚴 雷蚴 尾蚴 (肝、胆管) 粪 入水 粪 入水 终宿主食入
成虫,童虫 囊蚴 侵入淡水鱼 生活史特点: 1.成虫寄生于终宿主肝胆管内 2.整个发育过程需三个宿主:第一中间宿主豆螺、涵螺、纹绍螺,第二中间宿 主淡水鱼类 3.感染期:鱼、虾体内的囊蚴 4.感染方式:经口感染 5.保虫宿主:猫、狗、鼠等脊椎动物 三、致病 主要为成虫寄生致病 机理:虫体机械性刺激和代谢产物的化学刺激引起胆管上皮细胞脱落、増生,管 腔狭窄,胆管阻塞,胆汁潴留, 临床表现:消化不良,头晕,食欲减退,乏力,上腹不适,腹泻,肝区隐痛等 儿童反复感染可引起发育障碍和侏儒症;有资料表明本虫感染是肝癌的诱因之 常见体征:肝肿大,脾肿大少见 虫卵、虫体碎片可成为结石的诱因。 四、诊断 病原诊断:粪便检査虫卵,各种集卵法,十二指肠引流液,肠检胶囊法, 免疫学诊断:皮内试验、IEST、 ELISA等 五、流行 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的主要因素 传染源:病人和带虫者、保虫宿主(较多) 传播途径:1、粪便管理不当,养鱼的习惯 2、中间宿主分布广泛 3、生食鱼虾(或半生食)的习惯 易感人群:饮食习惯、健康教育 六、防治 1.加强健康教育,认识肝吸虫病的重要性 2.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不吃生或半生的鱼虾。 3.加强粪便管理,消灭螺类宿主。 4.查治病人、带虫者和病畜 治疗药物:吡喹酮、阿苯哒唑 B布氏姜片吸虫 Fascilolpsis buski 简称姜片虫,是人、猪小肠中寄生的一种大型吸虫。引起姜片虫病。 、形态 1.成虫:虫体肥厚,为大型吸虫。大小为20~75×8~20mm,腹吸盘比口吸盘 大4~5倍,呈漏斗状:睾吸一对,呈珊瑚状,高度分支,前后排列于虫体后 半部。 2.虫卵:椭圆形、淡黄色,大小为130~140×80~85μm,卵壳薄而均匀,卵
成虫 童虫 囊蚴 侵入淡水鱼 生活史特点: 1.成虫寄生于终宿主肝胆管内: 2.整个发育过程需三个宿主:第一中间宿主豆螺、涵螺、纹绍螺,第二中间宿 主淡水鱼类 3.感染期:鱼、虾体内的囊蚴 4.感染方式:经口感染 5.保虫宿主:猫、狗、鼠等脊椎动物 三、致病 主要为成虫寄生致病 机理:虫体机械性刺激和代谢产物的化学刺激引起胆管上皮细胞脱落、增生,管 腔狭窄,胆管阻塞,胆汁潴留。 临床表现:消化不良,头晕,食欲减退,乏力,上腹不适,腹泻,肝区隐痛等; 儿童反复感染可引起发育障碍和侏儒症;有资料表明本虫感染是肝癌的诱因之 一。 常见体征:肝肿大,脾肿大少见。 虫卵、虫体碎片可成为结石的诱因。 四、诊断 病原诊断:粪便检查虫卵,各种集卵法,十二指肠引流液,肠检胶囊法。 免疫学诊断:皮内试验、IEST、ELISA 等 五、流行 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的主要因素: 传染源:病人和带虫者、保虫宿主(较多) 传播途径:1、粪便管理不当,养鱼的习惯 2、中间宿主分布广泛 3、生食鱼虾(或半生食)的习惯 易感人群:饮食习惯、健康教育 六、防治 1.加强健康教育,认识肝吸虫病的重要性。 2.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不吃生或半生的鱼虾。 3.加强粪便管理,消灭螺类宿主。 4.查治病人、带虫者和病畜 治疗药物:吡喹酮、阿苯哒唑 B 布氏姜片吸虫 Fascilolpsis buski 简称姜片虫,是人、猪小肠中寄生的一种大型吸虫。引起姜片虫病。 一、形态 1.成虫:虫体肥厚,为大型吸虫。大小为 20~75×8~20mm,腹吸盘比口吸盘 大 4~5 倍,呈漏斗状;睾吸一对,呈珊瑚状,高度分支,前后排列于虫体后 半部。 2.虫卵:椭圆形、淡黄色,大小为 130~140×80~85μm,卵壳薄而均匀,卵
盖小或不明显,卵内含一个卵细胞和20~40个卵黄细胞。 、生活史 1~2月 粪 成虫 蚴 雷蚴 (人、猪小肠) 入水人食入童虫 成虫13月 囊蚴 (在水生植物表面) 生活史特点 1.成虫寄生于终宿主(人、猪)的小肠内 2.中间宿主是扁卷螺 3.感染时期:囊蚴 4.感染方式:生吃或半生食含有活囊蚴的水生植物或饮生水 三、致病 主要是成虫致病。机理:有机械损害和化学毒害。虫体可引起肠粘膜炎症(腹吸 盘吸力强大)。点状出血、水肿及坏死等。虫体吸附在肠壁上,掠夺营养,妨碍 小肠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功能。虫体量大时,可引起肠梗阻。 临床表现:因感染虫数,病人身体抵抗力而不尽相同。轻度感染可无症状,主要 症状有腹痛、腹泻、乏力、消瘦、营养不良等。儿童重度感染可影响发育 五、流行 流行因素 1.传染源:病人、带虫者。保虫宿主(猪) 2.粪便管理不当 3.生吃水生植物、饮生水的习惯 六、防治 1.普查普治,治疗药物同肝吸虫 2.加强粪便管理,无害化处理后施胎 3.改变饮食习惯,不吃未洗净的水生植物、不饮生水。 4.不用饲料养猪 C并殖吸虫 吸虫纲复殖目并殖科的吸虫通称并殖吸虫,世界上共报道50多种,我国有28 种 特征:生殖系统的并列。即卵巢与子宫左右并列,两个睾丸左右并列。 主要虫种:卫氏并殖吸虫、斯氏狸殖吸虫 、卫氏并殖吸虫( Paragonimus westermani) 该虫又称肺吸中心,是我国肺吸虫病的主要病原
盖小或不明显,卵内含一个卵细胞和 20~40 个卵黄细胞。 二、生活史 1~2 月 成虫 卵 毛蚴 胞蚴 雷蚴 尾蚴 (人、猪小肠) 成虫 童虫 囊蚴 (在水生植物表面) 生活史特点: 1.成虫寄生于终宿主(人、猪)的小肠内; 2.中间宿主是扁卷螺 3.感染时期:囊蚴 4.感染方式:生吃或半生食含有活囊蚴的水生植物或饮生水 三、致病 主要是成虫致病。机理:有机械损害和化学毒害。虫体可引起肠粘膜炎症(腹吸 盘吸力强大)。点状出血、水肿及坏死等。虫体吸附在肠壁上,掠夺营养,妨碍 小肠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功能。虫体量大时,可引起肠梗阻。 临床表现:因感染虫数,病人身体抵抗力而不尽相同。轻度感染可无症状,主要 症状有腹痛、腹泻、乏力、消瘦、营养不良等。儿童重度感染可影响发育。 五、流行 流行因素 1.传染源:病人、带虫者。保虫宿主(猪) 2.粪便管理不当 3.生吃水生植物、饮生水的习惯 六、防治 1.普查普治,治疗药物同肝吸虫 2.加强粪便管理,无害化处理后施胎 3.改变饮食习惯,不吃未洗净的水生植物、不饮生水。 4.不用 饲料养猪 C 并殖吸虫 吸虫纲复殖目并殖科的吸虫通称并殖吸虫,世界上共报道 50 多种,我国有 28 种。 特征:生殖系统的并列。即卵巢与子宫左右并列,两个睾丸左右并列。 主要虫种:卫氏并殖吸虫、斯氏狸殖吸虫 一、卫氏并殖吸虫(Paragonimus westermani) 该虫又称肺吸中心,是我国肺吸虫病的主要病原。 入水 粪 人食入 1-3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