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人体寄生虫学( human parasitology) 教材名称:人体寄生虫学(六版) 课程类别:专业限定选修课学时:3 授课教师:李建华单位:贵阳医学院职称:教授 授课对象:五年制本科学生专业:临床医学A班年级:二年级 教学内容教材名称(版次)人体寄生虫学(第六版)李雍龙主编 起止章节页码。第十八章复 第十九章第一节:蛛形纲蜱、第五节疥螨第四节蠕形螨 计划用学时 3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内容1蚤、虱的形态特点: 蝇、蚤、虱与疾病的关系; 疥螨的形态特点及其致病 4.寄生虫免疫逃避、带虫免疫、慢性感染、隐性感染、 虫移行症等概念 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1六种苍蝇的形态鉴别要点; 2蛛形纲的形态要点; 蠕形螨的形态及其致病; 疥螨、蠕形螨的生活史、诊断及防氵 教学要点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1蚤、虱的形态特点: 2蝇、蚤、虱与疾病的关系 3.疥螨的形态特点及其致病 寄生虫免疫逃避、带虫免疫、慢性感染、隐性感染、幼虫移行症等 难点:1.寄生虫感染免疫 寄生虫感染与寄生虫病特点; 教学进程L蝇20分钟; 朱形纲总论。5分钟
课程名称:人体寄生虫学( human parasitology ) 教材名称:人体寄生虫学(六版) 课程类别:专业限定选修课 学时:3 授课教师:李建华 单位:贵阳医学院 职称:教授 授课对象:五年制本科学生 专业:临床医学 A 班 年级:二年级 教学内容 教材名称(版次) 人体寄生虫学(第六版) 李雍龙主编 起止章节页码 第十八章第六节 蝇;第七节 蚤;第八节 虱; 第十九章第一节:蛛形纲蜱、第五节 疥螨 第四节 蠕形螨 P239~251,P256~261,P264~270; 第一篇 总论 讲授题目 全部节肢动物、总论 计划用学时 3 学时 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 1 蚤、虱的形态特点; 2.蝇、蚤、虱与疾病的关系; 3.疥螨的形态特点及其致病; 4.寄生虫免疫逃避、带虫免疫、慢性感染、隐性感染、 幼虫移行症等概念; 5.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熟悉内容 1.六种苍蝇的形态鉴别要点; 2.蛛形纲的形态要点; 3.蠕形螨的形态及其致病; 了解内容 1.蝇、蚤、虱的生活史、生态及防制; 2.疥螨、蠕形螨的生活史、诊断及防治; 教学要点 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1 蚤、虱的形态特点; 2.蝇、蚤、虱与疾病的关系; 3.疥螨的形态特点及其致病; 4.寄生虫免疫逃避、带虫免疫、慢性感染、隐性感染、幼虫移行症等 概念; 5.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难点:1. 寄生虫感染免疫; 2. 寄生虫感染与寄生虫病特点; 教学进程 1 蝇 20 分钟; (步骤) 2.蚤 20 分钟; 3.虱 15 分钟; 4.蛛形纲总论 5 分钟; 5.蜱 10 分钟;
6疥螨20分钟 7.蠕形螨10分钟 8寄生虫学总论 教学方法1CAL教学片 2教学过程中釆用互动教学,以提问式为主:节肢动物以各种各样的图片入 题;寄生虫学总论提纲挈领式的将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总结与归纳 参考资料 《人体寄生虫学》吴观陵主编人卫版第三版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牛虫病杂志》 Web网页 Foundations of Parasitology 作业 寄生虫感染的特点:
6.疥螨 20 分钟; 7.蠕形螨 10 分钟; 8.寄生虫学总论 50 分钟; 教学方法 1.CAI 教学片 2.教学过程中采用互动教学,以提问式为主;节肢动物以各种各样的图片入 题;寄生虫学总论提纲挈领式的将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总结与归纳; 参考资料 《人体寄生虫学》 吴观陵主编 人卫版 第三版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Web 网页 Foundations of Parasitology 作业 寄生虫感染的特点;
蝇(fy) [形态] 成虫体长5~10mm,呈暗灰色、黑、黄褐、暗褐色,许 多带有金属光泽,全身披有鬃毛。 头:半球形,头顶有三个单眼,触角一对,分三节,第三节基部外侧有一根触 角芒,口器多为舐吸式,少数蝇类 为刺吸式口器。 雌蝇:复眼间距较宽 雄蝇:复眼间距较宽。 胸:中胸发达,翅一对,足末端有爪和爪垫各一对,中间有一个爪间突,爪垫上 密布鬃毛,可携带多种病原体。 腹:由10节组成,一般仅见前5节,后5节演化为外生殖器。 [生活史及生态习性] 蝇属全变态的昆虫 卵 幼虫 成虫 生活史特点: 1蝇为全变态昆虫; 2幼虫分三龄 3蛹为不食不动时期,常停留在松软泥土内; 4成蝇寿命1~2月 5完成一代生活虫所需时间与温度、湿度、食物及蝇种类等因素有关。 [生态习性] 1.孳生地:粪便类、垃圾类、植物质类、动物质类 1.食性:不食蝇、吸血蝇、非吸血蝇 2.栖息与活动:蝇属趋光性昆虫,善飞翔 季节消长及越冬:夏秋型、秋型多见,大多以蛹越冬。 [主要蝇种] 1舍蝇:体长5~8mm,灰褐色,胸部背面有4条黑色纵纹,第四纵脉向上急变 成折角,腹部橙黄色 2大头金蝇:体长8~1mm,躯钵肥大,头宽于胸,体呈青绿色金属光泽,复眼 深红色,颊橙黄色 3.巨尾阿丽蝇:体长5~12mm,胸部灰黑色,中胸背前部有3条黑色纵纹,中 央的一条较宽,腹部背面有深蓝色金属光泽 4.丝光绿蝇:体长5~10mm,呈绿色金属光泽,颊银白色。 5.麻蝇:体长6~12mm,暗灰色,胸背有3条黑色纵纹,腹部背面有黑白相间
蝇(fly) [形态] 成虫体长 5~10mm,呈暗灰色、黑、黄褐、暗褐色,许 多带有金属光泽,全身披有鬃毛。 头:半球形,头顶有三个单眼,触角一对,分三节,第三节基部外侧有一根触 角芒,口器多为舐吸式,少数蝇类 为刺吸式口器。 雌蝇:复眼间距较宽。 雄蝇:复眼间距较宽。 胸:中胸发达,翅一对,足末端有爪和爪垫各一对,中间有一个爪间突,爪垫上 密布鬃毛,可携带多种病原体。 腹:由 10 节组成,一般仅见前 5 节,后 5 节演化为外生殖器。 [生活史及生态习性] 蝇属全变态的昆虫 1d 3~6d 卵 幼虫 蛹 成虫 生活史特点: 1.蝇为全变态昆虫; 2.幼虫分三龄; 3.蛹为不食不动时期,常停留在松软泥土内; 4.成蝇寿命 1~2 月; 5.完成一代生活虫所需时间与温度、湿度、食物及蝇种类等因素有关。 [生态习性] 1.孳生地:粪便类、垃圾类、植物质类、动物质类。 1.食性:不食蝇、吸血蝇、非吸血蝇。 2.栖息与活动:蝇属趋光性昆虫,善飞翔 季节消长及越冬:夏秋型、秋型多见,大多以蛹越冬。 [主要蝇种] 1.舍蝇:体长 5~8mm,灰褐色,胸部背面有 4 条黑色纵纹,第四纵脉向上急变 成折角,腹部橙黄色。 2.大头金蝇:体长 8~11mm,躯钵肥大,头宽于胸,体呈青绿色金属光泽,复眼 深红色,颊橙黄色。 3. 巨尾阿丽蝇:体长 5~12mm,胸部灰黑色,中胸背前部有 3 条黑色纵纹,中 央的一条较宽,腹部背面有深蓝色金属光泽。 4.. 丝光绿蝇:体长 5~10mm,呈绿色金属光泽,颊银白色。 5. 麻蝇:体长 6~12mm,暗灰色,胸背有 3 条黑色纵纹,腹部背面有黑白相间
的棋盘状斑。 6.厩螫蝇:体长5~8mm,暗灰色刺吸式口器,胸部背面有不清晰的4条黑色 纵纹,第四纵脉末端呈弧型弯曲 [与疾病的关系] 、直接危害 1.骚扰、吸血。 2.寄生:蝇蛆症—一眼、皮肤、腔道等。 、传病 1.机械性传病:是蝇主要的传病方式,多为痢疾、结核、伤寒、霍乱等。 2.生物性传病:非洲的锥虫病、结膜吸吮线虫病 [防制] 1.环境防制:大搞爱国卫生运动,清除垃圾 2.物理防制:安装纱门、纱窗、食物罩等 3.化学防制:杀虫剂、粘蝇贴 生物防制 蚤 (flea) [形态] 成虫:头部呈三角形,有触角窝,触节分3节,末节膨大 有眼或无眼,有的种类有颊栉。 刺吸式口器:由下颚内叶1对和内唇组成食物管,外包以分节的下唇须形成 喙 胸:分三节,无翅,有的种类有前胸栉,3对足长而发达 腹:由10节组成,前7节为正常腹节,后3节演变为外生殖器和肛节,雌蚤 第7~8腹节可见受精囊。 [生活史] 成虫 幼虫 蚤是全变态昆虫,成虫寿命1~2年。 [习性] 鼠洞、屋内尘土内等是蚤栖息的场所 2.蚤两性均吸血,一天数次。 3.宿主范围广,宿主选择性不严格。 4.各期发育和繁殖,对温度的依赖性大 5.蚤成虫对宿主体温反应敏感
的棋盘状斑。 6. 厩螫蝇:体长 5~8mm,暗灰色刺吸式口器,胸部背面有不清晰的 4 条黑色 纵纹,第四纵脉末端呈弧型弯曲。 [与疾病的关系] 一、直接危害 1.骚扰、吸血。 2.寄生:蝇蛆症——眼、皮肤、腔道等。 二、传病 1.机械性传病:是蝇主要的传病方式,多为痢疾、结核、伤寒、霍乱等。 2. 生物性传病:非洲的锥虫病、结膜吸吮线虫病。 [防制] 1.环境防制:大搞爱国卫生运动,清除垃圾。 2.物理防制:安装纱门、纱窗、食物罩等 3.化学防制:杀虫剂、粘蝇贴 生物防制 蚤(flea) [形态] 成虫:头部呈三角形,有触角窝,触节分 3 节,末节膨大。 有眼或无眼,有的种类有颊栉。 刺吸式口器:由下颚内叶 1 对和内唇组成食物管,外包以分节的下唇须形成 喙。 胸:分三节,无翅,有的种类有前胸栉,3 对足长而发达。 腹:由 10 节组成,前 7 节为正常腹节,后 3 节演变为外生殖器和肛节,雌蚤 第 7~8 腹节可见受精囊。 [生活史] 1-d 成虫 1-2w 卵 蛹 5d 3w 幼虫 蚤是全变态昆虫,成虫寿命 1~2 年。 [习性] 1.鼠洞、屋内尘土内等是蚤栖息的场所 2.蚤两性均吸血,一天数次。 3.宿主范围广,宿主选择性不严格。 4.各期发育和繁殖,对温度的依赖性大; 5.蚤成虫对宿主体温反应敏感
[与疾病的关系 1.吸血、骚扰 2.寄生:如潜蚤; 3.传病 (1)鼠疫:由鼠疫杆菌引起 (2)鼠型斑疹伤寒:病原:莫氏立克次体; (3)绦虫病:幼虫期可作为犬复孔绦虫的中间宿主。 [防制原则] 1.清除兹生地:结合灭鼠,清除鼠洞; 2.灭蚤防蚤:用化学药物灭蚤,注意个人防护。 虱 (louse [形态 1.人虱 灰白色,体狭长,雌虫可达44mm,雄虫较小 2.耻阴虱 灰白色,体形宽短似蟹状,大小为1.5~20mm。 [生活史及习性] 虱为半变态的昆虫。 成虫 若虫 卵 完成一代生活史:人虱23~30天 耻阴虱34~41天 习性: 1.半变态昆虫,若虫形态及习性与成虫相似 2.若虫,雌雄虫均吸人血,常边吸血边排粪; 3.虱对温度及温度极其敏感 4.虱的散播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接触而传播 [与疾病的关系 1.叮刺吸血 2.传播疾病: (1)流行性斑疹伤寒:普氏立克次体。 (2)战惊热:五日热立克次体 (3)回归热:绒释氏疏螺旋体 [防制原则] 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洗被褥和洗发
[与疾病的关系] 1.吸血、骚扰; 2.寄生:如潜蚤; 3.传病: (1)鼠疫:由鼠疫杆菌引起; (2)鼠型斑疹伤寒:病原:莫氏立克次体; (3)绦虫病:幼虫期可作为犬复孔绦虫的中间宿主。 [防制原则] 1.清除兹生地:结合灭鼠,清除鼠洞; 2.灭蚤防蚤:用化学药物灭蚤,注意个人防护。 虱(louse) [形态] 1.人虱 灰白色,体狭长,雌虫可达 4.4mm,雄虫较小。 2.耻阴虱 灰白色,体形宽短似蟹状,大小为 1.5~2.0mm。 [生活史及习性] 虱为半变态的昆虫。 1-d 成虫 1-2w 若虫 卵 完成一代生活史:人虱 23~30 天 耻阴虱 34~41 天 习性: 1.半变态昆虫,若虫形态及习性与成虫相似; 2.若虫,雌雄虫均吸人血,常边吸血边排粪; 3.虱对温度及温度极其敏感; 4.虱的散播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接触而传播; [与疾病的关系] 1.叮刺吸血 2.传播疾病: (1)流行性斑疹伤寒:普氏立克次体。 (2)战惊热:五日热立克次体 (3)回归热:绒释氏疏螺旋体 [防制原则] 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洗被褥和洗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