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六调考试语文试题 第I卷语言文字运用 、语言文字运用(4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从中国书法史看,“书以人名”似乎成了一条重要的规律。但不容置喙的是 对于真正的艺术作品来说,生命精神才是它的根本所在。 ②在有识之士看来,中国范儿就是理性消费,克勤克俭,真正地去展示一个理想 的中国人所应有的气质和精神面貌。 ③冯友兰教授回忆说,蔡元培校长给他留下的最深刻的记忆就是他洒脱豁达的胸 襟,光风霁月的气象,这种人格魅力最令人慨叹不已。 ④王校长的一席话果然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与会人员就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纷 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⑤蒂姆·库克长期以来其实已在掌管苹果公司,乔布斯两次病休期间,实干家库 克都临危授命,负责苹果公司的日常运营工作。 ⑥先秦晢学起源于对人生、对社会的忧患,先秦诸子周游列国,大多席不暇暖, 以谋求天下从“无道”转变为“有道”的格局 A.①③④ B.②③⑥ C.②⑤⑥ D.①④⑤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査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 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不容置喙”,指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用于此句不妥, 应改为“毋庸置疑”。“克勤克俭”,克,能够,既能勤劳,又能节俭,使用正 确。“光风霁月”,指下过雨之后,天气晴朗、风清月明的景象,比喻太平盛世, 现形容开阔的胸襟和坦白的心地,使用正确。“抛砖引玉”,把砖抛出去引回来 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此处谦敬错位, 这是谦辞,不能用于别人。“临危授命”,指遇到危难,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 用在此处不合语境,应改为“临危受命”,意思是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席不 暇暖”,席子还没有坐暖就离开了,形容忙得没有坐定的时间,使用正确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 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 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 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岀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 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 语义重复的现象。本题中,第一句中把“不容置喙”与“毋庸置疑”两个成语混 淆了;第五句中把“临危授命”与“临危受命”两个成语混淆了。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国航已经禁止运输鱼翅,这反映了中国对濒危野生动植物贸易的态度发生了 重大变化,此举给濒临灭绝的鲨鱼种群带来了一线生机。 B.美国当局虽然已经预测到飓风“马修”的规模并进行了救灾部署.可是,“马 修”在真正席卷美国之时,还是给美国造成了重创
河北省衡水市 2018 届高三上学期第六调考试语文试题 第 I 卷 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4 分) 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从中国书法史看,“书以人名”似乎成了一条重要的规律。但不容置喙的是, 对于真正的艺术作品来说,生命精神才是它的根本所在。 ②在有识之士看来,中国范儿就是理性消费,克勤克俭,真正地去展示一个理想 的中国人所应有的气质和精神面貌。 ③冯友兰教授回忆说,蔡元培校长给他留下的最深刻的记忆就是他洒脱豁达的胸 襟,光风霁月的气象,这种人格魅力最令人慨叹不已。 ④王校长的一席话果然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与会人员就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纷 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⑤蒂姆·库克长期以来其实已在掌管苹果公司,乔布斯两次病休期间,实干家库 克都临危授命,负责苹果公司的日常运营工作。 ⑥先秦哲学起源于对人生、对社会的忧患,先秦诸子周游列国,大多席不暇暖, 以谋求天下从“无道”转变为“有道”的格局。 A. ①③④ B. ②③⑥ C. ②⑤⑥ D. ①④⑤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 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不容置喙”,指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用于此句不妥, 应改为“毋庸置疑”。“克勤克俭”,克,能够,既能勤劳,又能节俭,使用正 确。“光风霁月”,指下过雨之后,天气晴朗、风清月明的景象,比喻太平盛世, 现形容开阔的胸襟和坦白的心地,使用正确。“抛砖引玉”,把砖抛出去引回来 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此处谦敬错位, 这是谦辞,不能用于别人。“临危授命”,指遇到危难,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 用在此处不合语境,应改为“临危受命”,意思是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席不 暇暖”,席子还没有坐暖就离开了,形容忙得没有坐定的时间,使用正确。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 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 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 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 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 语义重复的现象。本题中,第一句中把“不容置喙”与“毋庸置疑”两个成语混 淆了;第五句中把“临危授命”与“临危受命”两个成语混淆了。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国航已经禁止运输鱼翅,这反映了中国对濒危野生动植物贸易的态度发生了 重大变化,此举给濒临灭绝的鲨鱼种群带来了一线生机。 B. 美国当局虽然已经预测到飓风“马修”的规模并进行了救灾部署.可是,“马 修”在真正席卷美国之时,还是给美国造成了重创
C.自动驾驶汽车应该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其乘坐者吗?或者它们应该为了保护其 他人而牺牲其乘坐者?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D.交通拥堵已成为我市发展的一大障碍,为此,市政府科学调配资金,加大了 对道路建设的投资力度,解放路立交桥的建成将大大减轻东西方向的堵车问题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査语病。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 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 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B项,“美国当局虽然”语序不当,第一句的主语是“美 国当局”,而后面句子的主语是“飓风‘马修’”,前后主语不一致的时候,第 个关联词应放在主语前面,应改为“虽然美国当局”。C项,“答案无疑是肯 定的”表意不明,“肯定”的指向不明,因为前面是两个问题,到底是肯定哪个 问题,不明确。D项,“减轻东西方向的堵车问题”搭配不当,“减轻”与“问 题”不搭配,应为“减轻……压力”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 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比如D项,“减轻”与后面的宾语“问 题”搭配不当,一般应是“减轻……压力”。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 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 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 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 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 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第Ⅱ卷阅读与写作 二、阅读(8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王思礼,高丽人,入居营州。父为朔方军将。思礼习战斗,从王忠嗣至河西,与 哥舒翰同籍麾下。翰为陇右节度使,思礼与中郎将周佖事翰,以功授右卫将军、 关西兵马使。从讨九曲,后期当斩,临刑,翰释之,思礼徐曰:“死固分也,何 复贷为?”诸将壮之。天宝十三载,吐谷浑苏毗王款附,诏翰至磨环川应接,思 礼坠马,蹇甚。翰谓监军李大宜曰:“思礼跛足,尚欲何之?”俄加金城郡太守。 安禄山反,翰为元帅,奏思礼赴军,玄宗曰:“河、陇精锐,悉在潼关,吐蕃有 衅,唯倚思礼耳。”翰固请,乃兼太常卿,充元帅府马军都将,翰委以军事。密 劝翰表诛杨国忠,翰不应;复请以三十骑劫至潼关杀之,翰曰:“此乃吾反,何 与禄山事?” 潼关失守思礼与吕崇贲李承光同走行在肃宗责不坚守引至纛°下将斩之宰相房瑄 谏以为可收后效遂独斩承光赦思礼等寻副房王官战便桥不利,更为关内行营节 度、河西陇右伊西行营兵马使,守武功。贼安守忠来战,思礼退保扶风。贼分兵 略大和关,去风翔五十里,李光进战未利,行在戒严,从官潜出其孥,帝使左右 巡御史虞候识其姓名,众稍稍止。命郭子仪以朔方兵击之。会崔光远行军司马王 伯伦、判官李椿以兵二千屯扶风。闻贼已西,欲乘虚袭京师,径至高陵。贼引军 还击椿等,椿已至中渭桥。杀守者千人,进攻苑门。伯伦战死,椿被执。先是 贼余众留武功,既传官军入京师,乃烧营遁,自是贼不敢西。 长安平,思礼先入清宫:收东京,战数有功。迁兵部尚书,封霍国公,食实户五 百。寻兼潞、沁等州节度。乾元元年,总关中、潞州行营兵三万、骑八千,与子
C. 自动驾驶汽车应该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其乘坐者吗?或者它们应该为了保护其 他人而牺牲其乘坐者?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D. 交通拥堵已成为我市发展的一大障碍,为此,市政府科学调配资金,加大了 对道路建设的投资力度,解放路立交桥的建成将大大减轻东西方向的堵车问题。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 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 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B 项,“美国当局虽然”语序不当,第一句的主语是“美 国当局”,而后面句子的主语是“飓风‘马修’”,前后主语不一致的时候,第 一个关联词应放在主语前面,应改为“虽然美国当局”。C 项,“答案无疑是肯 定的”表意不明,“肯定”的指向不明,因为前面是两个问题,到底是肯定哪个 问题,不明确。D 项,“减轻东西方向的堵车问题”搭配不当,“减轻”与“问 题”不搭配,应为“减轻……压力”。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 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比如 D 项,“减轻”与后面的宾语“问 题”搭配不当,一般应是“减轻……压力”。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 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 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 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 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 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第Ⅱ卷 阅读与写作 二、阅读(80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王思礼,高丽人,入居营州。父为朔方军将。思礼习战斗,从王忠嗣至河西,与 哥舒翰同籍麾下。翰为陇右节度使,思礼与中郎将周佖事翰,以功授右卫将军、 关西兵马使。从讨九曲,后期当斩,临刑,翰释之,思礼徐曰:“死固分也,何 复贷为?”诸将壮之。天宝十三载,吐谷浑苏毗王款附,诏翰至磨环川应接,思 礼坠马,蹇甚。翰谓监军李大宜曰:“思礼跛足,尚欲何之?”俄加金城郡太守。 安禄山反,翰为元帅,奏思礼赴军,玄宗曰:“河、陇精锐,悉在潼关,吐蕃有 衅,唯倚思礼耳。”翰固请,乃兼太常卿,充元帅府马军都将,翰委以军事。密 劝翰表诛杨国忠,翰不应;复请以三十骑劫至潼关杀之,翰曰:“此乃吾反,何 与禄山事?” 潼关失守思礼与吕崇贲李承光同走行在肃宗责不坚守引至纛①下将斩之宰相房琯 谏以为可收后效遂独斩承光赦思礼等寻副房王官战便桥不利,更为关内行营节 度、河西陇右伊西行营兵马使,守武功。贼安守忠来战,思礼退保扶风。贼分兵 略大和关,去凤翔五十里,李光进战未利,行在戒严,从官潜出其孥,帝使左右 巡御史虞候识其姓名,众稍稍止。命郭子仪以朔方兵击之。会崔光远行军司马王 伯伦、判官李椿以兵二千屯扶风。闻贼已西,欲乘虚袭京师,径至高陵。贼引军 还击椿等,椿已至中渭桥。杀守者千人,进攻苑门。伯伦战死,椿被执。先是, 贼余众留武功,既传官军入京师,乃烧营遁,自是贼不敢西。 长安平,思礼先入清宫;收东京,战数有功。迁兵部尚书,封霍国公,食实户五 百。寻兼潞、沁等州节度。乾元元年,总关中、潞州行营兵三万、骑八千,与子
仪围贼相州,军溃,惟李光弼、思礼完军还。寻破史思明别将万余众于直千岭。 光弼徙河阳,代为河东节度副大使。上元元年,加司空。自武德以来,三公不居 宰辅,唯思礼而已。二年,薨,赠太尉,谥曰武烈。 (选自《新唐书·卷一百四十七·列传第七十二》,有删改) 【注】①纛:读dao,古代军队里的大旗。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潼关失守/思礼与吕崇贲李承光/同走行在/肃宗责不坚守/引至纛下将斩 之/宰相房琯谏以为可收后效/遂独斩承光赦思礼等/寻副房琯战便桥/不利 B.潼关失守/思礼与吕崇贲李承光同走行在/肃宗责不坚守/引至纛下将斩之 /宰相房琯谏/以为可收后效/遂独斩承光/赦思礼等/寻副房琯战便桥/不 利 C.潼关失守/思礼与吕崇贲李承光/同走行在/肃宗责不坚守/引至纛下将斩 之/宰相房琯谏以为/可收后效/遂独斩承光赦思礼等/寻副房琯/战便桥/ 不利 D.潼关失守/思礼与吕崇贲李承光同走行在/肃宗责不坚守/引至纛下/将斩 之/宰相房琯谏以为/可收后效/遂独斩承光赦思礼等/寻副房琯/战便桥/ 不利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一是升迁,二是改任同品级官职,三是降职;“代”,在本文中为 代理”之意,古代表示代理、暂时担任官职的词有“署”“权”等 B.“三公”,周代已有。据杜佑的《通典》记载:“夏、商以前,云天子无爵 三公无官。”周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来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 C.“薨”“崩”“卒”“不禄”“死”都表示“人死”的意思,在古代不同阶 层人的死需依据其不同的身份地位严加区别,“薨”在古代指大夫或相当于大夫 及其以上的高级官员的死。 D.“赠”,在本文中指为已死的官员加封。“谥”,指古代帝王、贵族、大臣 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予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思礼熟悉作战,因立功而授官。后在接应吐谷浑苏毗王归附时,不幸从马 上掉下,脚跛得厉害。不久加授为金城郡太守 B.安禄山反叛时,哥舒翰极力奏请朝廷派遣王思礼前往军中,玄宗最终答应了 他的请求。王思礼曾秘密劝说哥舒翰上表请求诛杀杨国忠。但遭到了哥舒翰的拒 绝 C.潼关失守后,王思礼、吕崇贲等人逃到皇帝外出停驻的地方,皇帝十分生气 在宰相房琯的劝谏下,王思礼才免于一死,改任关内行营节度使、河西陇右伊两 行营兵马使,镇守武功。 D.长安平定后,王思礼先进城清理宫殿:收复东京,多次立下战功。升任兵部 尚书,封霍国公。并成为武德以来三公不任宰相的唯一一人。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行在戒严,从官潜岀其孥,帝使左右巡御史虞候识其姓名,众稍稍止。 【答案】3.B4.C5C 6.(皇帝)停驻的地方戒严,随从的官员悄悄地送出他们的妻子儿女,皇帝派 左右巡御史虞侯记下他们的姓名,众人渐渐停止
仪围贼相州,军溃,惟李光弼、思礼完军还。寻破史思明别将万余众于直千岭。 光弼徙河阳,代为河东节度副大使。上元元年,加司空。自武德以来,三公不居 宰辅,唯思礼而已。二年,薨,赠太尉,谥曰武烈。 (选自《新唐书·卷一百四十七·列传第七十二》,有删改) 【注】①纛:读 dào,古代军队里的大旗。 3.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潼关失守/思礼与吕崇贲李承光/同走行在/肃宗责不坚守/引至纛下将斩 之/宰相房琯谏以为可收后效/遂独斩承光赦思礼等/寻副房琯战便桥/不利 B. 潼关失守/思礼与吕崇贲李承光同走行在/肃宗责不坚守/引至纛下将斩之 /宰相房琯谏/以为可收后效/遂独斩承光/赦思礼等/寻副房琯战便桥/不 利 C. 潼关失守/思礼与吕崇贲李承光/同走行在/肃宗责不坚守/引至纛下将斩 之/宰相房琯谏以为/可收后效/遂独斩承光赦思礼等/寻副房琯/战便桥/ 不利 D. 潼关失守/思礼与吕崇贲李承光同走行在/肃宗责不坚守/引至纛下/将斩 之/宰相房琯谏以为/可收后效/遂独斩承光赦思礼等/寻副房琯/战便桥/ 不利 4.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迁”,一是升迁,二是改任同品级官职,三是降职;“代”,在本文中为 “代理”之意,古代表示代理、暂时担任官职的词有“署”“权”等。 B. “三公”,周代已有。据杜佑的《通典》记载:“夏、商以前,云天子无爵, 三公无官。”周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来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 公。 C. “薨”“崩”“卒”“不禄”“死”都表示“人死”的意思,在古代不同阶 层人的死需依据其不同的身份地位严加区别,“薨”在古代指大夫或相当于大夫 及其以上的高级官员的死。 D. “赠”,在本文中指为已死的官员加封。“谥”,指古代帝王、贵族、大臣 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予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思礼熟悉作战,因立功而授官。后在接应吐谷浑苏毗王归附时,不幸从马 上掉下,脚跛得厉害。不久加授为金城郡太守。 B. 安禄山反叛时,哥舒翰极力奏请朝廷派遣王思礼前往军中,玄宗最终答应了 他的请求。王思礼曾秘密劝说哥舒翰上表请求诛杀杨国忠。但遭到了哥舒翰的拒 绝。 C. 潼关失守后,王思礼、吕崇贲等人逃到皇帝外出停驻的地方,皇帝十分生气。 在宰相房琯的劝谏下,王思礼才免于一死,改任关内行营节度使、河西陇右伊两 行营兵马使,镇守武功。 D. 长安平定后,王思礼先进城清理宫殿;收复东京,多次立下战功。升任兵部 尚书,封霍国公。并成为武德以来三公不任宰相的唯一一人。 6.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行在戒严,从官潜出其孥,帝使左右巡御史虞候识其姓名,众稍稍止。 【答案】3. B 4. C 5. C 6. (皇帝)停驻的地方戒严,随从的官员悄悄地送出他们的妻子儿女,皇帝派 左右巡御史虞侯记下他们的姓名,众人渐渐停止
【解析】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 文理解句子的含义,“潼关失守/思礼与吕崇贲李承光同走行在/肃宗责不坚守 /引至纛下将斩之/宰相房琯谏/以为可收后效/遂独斩承光/赦思礼等/寻 副房琯战便桥/不利”,这句话的含义是“潼关失守,王思礼与吕崇贲、李承光 同逃到(皇帝)外出停住的地方,唐肃宗责备(他们)不能坚守,拉到大旗下将要 斩杀他们。宰相房琯劝谏,认为可以不杀他们以观后面的表现,便只斩杀了李承 光,赦免了王思礼等人,不久(王思礼)辅佐房琯在便桥作战,失利”,这段话主 要是叙述事情,可以先抓名词代词,如“潼关”“思礼”“吕崇贲”“李承 光”“行在”“肃宗”“之”“宰相房琯”“承光”“思礼”“便桥”等,再依 据语法知识进行排除,“走”意思是“跑”,“行在”指皇帝外出所住的地方, “走”与“行在”不能分开,故排除AC两项;“以为”意思是“认为”,“可 收后效”是“以为”的内容,两者不可断开,故排除D项。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应有意识的 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C项,“‘薨’ 在古代指大夫或相当于大夫及其以上的高级官员的死”有误;“薨”,古代指诸 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 者封王的贵族;大夫死叫“卒” 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 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C项,“在宰相房琯的劝谏下,王思礼才免于 死,改任关内行营节度使、河西陇右伊两行营兵马使,镇守武功”分析有误, 文中说的是“寻副房王官战便桥,不利,更为关内行营节度、河西陇右伊西行营 兵马使,守武功”,意思是“不久(王思礼)辅佐房琯在便桥作战,失利,改任关 内行营节度使、河西陇右伊西行营兵马使,镇守武功”,可见应是便桥作战失利, 然后改任这些官职,并非是宰相房琯的劝谏 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 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 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行在”,皇帝外出停驻的地方; “潜”,悄悄:“孥”,妻子儿女;“使”,派:“识”,记;“稍稍”,渐渐 “止”,停止。 参考译文: 王思礼,是高丽人,入居于营州。(他的)父亲担任朔方军将。王思礼熟习作战, (他)跟从王忠嗣到河西,与哥舒翰一同属任王忠嗣部下。哥舒翰担任陇右节度使, 王思礼与中郎将周佖侍奉哥舒翰,因功授任右卫将军、关西兵马使。(王思礼) 随从(哥舒翰)征讨九曲,延误了期限应当被处斩,临刑时,哥舒翰释放了他,王 思礼慢慢地说:“死原本是罪有应得,为什么又要宽免呢?”诸将认为他很壮烈 天宝十三年,吐谷浑苏毗王真诚归附,(皇上)下诏让哥舒翰到磨环川接应,王思 礼坠下马,脚跛得厉害。哥舒翰对监军李文宜说:“王思礼跛足,还能到何处呢? 不久,(王思礼)加授金城郡大守。 安禄山反叛,哥舒翰担任元帅,奏请朝廷派遣王思礼前往军中,唐玄宗说:“河 陇的精锐部队,都在潼关,吐蕃一旦有事端,只有倚靠王思礼了。”哥舒翰坚决 请求,于是(王思礼)兼任太常卿,充任元帅府马军都将,哥舒翰把军事委托给 (他)。王思礼秘密劝说哥舒翰上表请求诛杀杨国忠,哥舒翰不答应;又请求带领
【解析】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 文理解句子的含义,“潼关失守/思礼与吕崇贲李承光同走行在/肃宗责不坚守 /引至纛下将斩之/宰相房琯谏/以为可收后效/遂独斩承光/赦思礼等/寻 副房琯战便桥/不利”,这句话的含义是“潼关失守,王思礼与吕崇贲、李承光 一同逃到(皇帝)外出停住的地方,唐肃宗责备(他们)不能坚守,拉到大旗下将要 斩杀他们。宰相房琯劝谏,认为可以不杀他们以观后面的表现,便只斩杀了李承 光,赦免了王思礼等人,不久(王思礼)辅佐房琯在便桥作战,失利”,这段话主 要是叙述事情,可以先抓名词代词,如“潼关”“思礼”“吕崇贲”“李承 光”“行在”“肃宗”“之”“宰相房琯”“承光”“思礼”“便桥”等,再依 据语法知识进行排除,“走”意思是“跑”,“行在”指皇帝外出所住的地方, “走”与“行在”不能分开,故排除 AC 两项;“以为”意思是“认为”,“可 收后效”是“以为”的内容,两者不可断开,故排除 D 项。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应有意识的 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C 项,“‘薨’ 在古代指大夫或相当于大夫及其以上的高级官员的死”有误;“薨”,古代指诸 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 者封王的贵族;大夫死叫“卒”。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 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C 项,“在宰相房琯的劝谏下,王思礼才免于 一死,改任关内行营节度使、河西陇右伊两行营兵马使,镇守武功”分析有误, 文中说的是“寻副房王官战便桥,不利,更为关内行营节度、河西陇右伊西行营 兵马使,守武功”,意思是“不久(王思礼)辅佐房琯在便桥作战,失利,改任关 内行营节度使、河西陇右伊西行营兵马使,镇守武功”,可见应是便桥作战失利, 然后改任这些官职,并非是宰相房琯的劝谏。 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 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 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行在”,皇帝外出停驻的地方; “潜”,悄悄;“孥”,妻子儿女;“使”,派;“识”,记;“稍稍”,渐渐; “止”,停止。 参考译文: 王思礼,是高丽人,入居于营州。(他的)父亲担任朔方军将。王思礼熟习作战, (他)跟从王忠嗣到河西,与哥舒翰一同属任王忠嗣部下。哥舒翰担任陇右节度使, 王思礼与中郎将周佖侍奉哥舒翰,因功授任右卫将军、关西兵马使。(王思礼) 随从(哥舒翰)征讨九曲,延误了期限应当被处斩,临刑时,哥舒翰释放了他,王 思礼慢慢地说:“死原本是罪有应得,为什么又要宽免呢?”诸将认为他很壮烈。 天宝十三年,吐谷浑苏毗王真诚归附,(皇上)下诏让哥舒翰到磨环川接应,王思 礼坠下马,脚跛得厉害。哥舒翰对监军李文宜说:“王思礼跛足,还能到何处呢?” 不久,(王思礼)加授金城郡大守。 安禄山反叛,哥舒翰担任元帅,奏请朝廷派遣王思礼前往军中,唐玄宗说:“河、 陇的精锐部队,都在潼关,吐蕃一旦有事端,只有倚靠王思礼了。”哥舒翰坚决 请求,于是(王思礼)兼任太常卿,充任元帅府马军都将,哥舒翰把军事委托给 (他)。王思礼秘密劝说哥舒翰上表请求诛杀杨国忠,哥舒翰不答应;又请求带领
三十名骑兵把杨国忠劫持到潼关杀掉,哥舒翰说:“这就成了我造反,与安禄山 的事有什么关系?” 潼关失守,王思礼与吕崇贲、李承光一同逃到(皇帝)外出停住的地方,唐肃宗责 备(他们)不能坚守,拉到大旗下将要斩杀他们。宰相房琯劝谏,认为可以不杀他 们以观后面的表现,便只斩杀了李承光,赦免了王思礼等人。不久(王思礼)辅佐 房琯在便桥作战,失利,改任关内行营节度使、河西陇右伊西行营兵马使,镇守 武功。叛贼安守忠前来挑战,王思礼退兵以保全扶风。叛贼分兵侵略大和关,距 离凤翔五十里。李光进交战不利,(皇帝)停住的地方戒严,随从的官员悄悄地送 出他们的妻子儿女,皇帝派左右巡御史虞候记下他们的姓名,众人渐渐停止。命 令郭子仪率领朔方兵进击贼兵。正值崔光远行军司马王伯伦、判官李椿率兵两千 驻守扶风。听说叛贼已经西去,想要乘虚袭击京城,直接到达高陵。叛贼率军返 回攻击李椿等人,李椿已到中渭桥,杀守兵一千人,进攻苑门。王伯伦战死,李 椿被捉住。在此之前,贼兵余众留驻武功,传说官军进入京师以后,便烧营逃走, 从此贼兵不敢西进 长安平定,王思礼先进城清理宫殿;收复东京,(他)多次立下战功。升任兵部尚 书,封霍国公,享用五百户的租赋。不久兼任潞、沁等州节度使。乾元元年,统 领关中、潞州行营兵三万、骑兵八千,与郭子仪在相州围攻叛贼,官军溃败,唯 独李光弼、王思礼全军返还。不久(他)又在直千岭打败史思明别将一万多人。李 光弼升任到河阳,(王思礼)代任河东节度副大使。上元元年,加授司空。自武德 以来,三公不任宰相的,唯有王思礼一人。上元二年,(王思礼)去世,追赠太尉, 谥号武烈 (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4小题,22分) 诗歌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白居易 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 7.下列对这首唐诗的分析与理解。恰当的两项是( A.“六月初七日”,言语浅白,乍看不觉有何诗意,实则含有诗人听到早蝉先 秋鸣叫时内心的震动与惊悸。 B.“西风”即秋风。古时人常习惯于将春秋冬夏四季之风,分别以东风、南风、 西风、北风称之。西风未起,意指还没有到秋天 C.时值夏季,让诗人意外的是,竟然在江边听到蝉鸣之声。这连绵不断的蝉声 引发了诗人的悲慨之情 D.“东掖”,宫中东侧的旁门。唐时为门下省的代称,亦称左掖,与称右掖的 中书省对称。此联表现诗人不无对昔日在宫城槐下听蝉的美好回忆。 E.“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此联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此刻对云树缭绕的 湓城的无限思念之情。 8.“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一联感情深沉动人,其中包含哪些具体情感? 是怎样表达的?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7AD8.情感:①年事渐高的感伤之情。听到蝉鸣之声,诗人就想到 自己鬓色渐衰,大有岁月催人老的感伤。②困居异乡的思乡之情。蝉鸣之声触动 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之情。③被贬离朝的愁闷之情。往昔在东掖槐花之下听蝉
三十名骑兵把杨国忠劫持到潼关杀掉,哥舒翰说:“这就成了我造反,与安禄山 的事有什么关系?” 潼关失守,王思礼与吕崇贲、李承光一同逃到(皇帝)外出停住的地方,唐肃宗责 备(他们)不能坚守,拉到大旗下将要斩杀他们。宰相房琯劝谏,认为可以不杀他 们以观后面的表现,便只斩杀了李承光,赦免了王思礼等人。不久(王思礼)辅佐 房琯在便桥作战,失利,改任关内行营节度使、河西陇右伊西行营兵马使,镇守 武功。叛贼安守忠前来挑战,王思礼退兵以保全扶风。叛贼分兵侵略大和关,距 离凤翔五十里。李光进交战不利,(皇帝)停住的地方戒严,随从的官员悄悄地送 出他们的妻子儿女,皇帝派左右巡御史虞候记下他们的姓名,众人渐渐停止。命 令郭子仪率领朔方兵进击贼兵。正值崔光远行军司马王伯伦、判官李椿率兵两千 驻守扶风。听说叛贼已经西去,想要乘虚袭击京城,直接到达高陵。叛贼率军返 回攻击李椿等人,李椿已到中渭桥,杀守兵一千人,进攻苑门。王伯伦战死,李 椿被捉住。在此之前,贼兵余众留驻武功,传说官军进入京师以后,便烧营逃走, 从此贼兵不敢西进。 长安平定,王思礼先进城清理宫殿;收复东京,(他)多次立下战功。升任兵部尚 书,封霍国公,享用五百户的租赋。不久兼任潞、沁等州节度使。乾元元年,统 领关中、潞州行营兵三万、骑兵八千,与郭子仪在相州围攻叛贼,官军溃败,唯 独李光弼、王思礼全军返还。不久(他)又在直千岭打败史思明别将一万多人。李 光弼升任到河阳,(王思礼)代任河东节度副大使。上元元年,加授司空。自武德 以来,三公不任宰相的,唯有王思礼一人。上元二年,(王思礼)去世,追赠太尉, 谥号武烈。 (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 4 小题,22 分) 诗歌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早 蝉 白居易 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 7. 下列对这首唐诗的分析与理解。恰当的两项是( ) A. “六月初七日”,言语浅白,乍看不觉有何诗意,实则含有诗人听到早蝉先 秋鸣叫时内心的震动与惊悸。 B. “西风”即秋风。古时人常习惯于将春秋冬夏四季之风,分别以东风、南风、 西风、北风称之。西风未起,意指还没有到秋天。 C. 时值夏季,让诗人意外的是,竟然在江边听到蝉鸣之声。这连绵不断的蝉声 引发了诗人的悲慨之情。 D. “东掖”,宫中东侧的旁门。唐时为门下省的代称,亦称左掖,与称右掖的 中书省对称。此联表现诗人不无对昔日在宫城槐下听蝉的美好回忆。 E. “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此联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此刻对云树缭绕的 湓城的无限思念之情。 8. “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一联感情深沉动人,其中包含哪些具体情感? 是怎样表达的?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7. AD 8. 情感:①年事渐高的感伤之情。听到蝉鸣之声,诗人就想到 自己鬓色渐衰,大有岁月催人老的感伤。②困居异乡的思乡之情。蝉鸣之声触动 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之情。③被贬离朝的愁闷之情。往昔在东掖槐花之下听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