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纵观国际国内形势,世情国情发生深刻变化。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不稳定、不确定 因素进一步增加,发展格局面临深度调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 特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转 变加快,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 遇期。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 然突出,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面对新的发展形势,交通运输发展必须科学判 断和准确把握趋势,紧紧抓住战略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加快交通发展方 式的转变,大力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 第一节发展需求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进一步增强交通运输保障能力 根据国民经济“十二五”发展预期,GDP将年均增长7%,城市化率将从 475%提高到51.5%,外贸进出口将保持8%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交通客货运 输需求将保持持续增长态势。预计到“十二五”末,公路客货运量分别达到400 亿人、300亿吨。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78亿吨。内河货运量达到38.5亿 吨。民航客货运量分别达到4.5亿人、900万吨。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在2010年 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2620亿元。此外,国土开发、民生改善、社会稳定、国 家安全等方面,对交通运输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按照“适度超前
2 第一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纵观国际国内形势,世情国情发生深刻变化。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不稳定、不确定 因素进一步增加,发展格局面临深度调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 特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转 变加快,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 遇期。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 然突出,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面对新的发展形势,交通运输发展必须科学判 断和准确把握趋势,紧紧抓住战略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加快交通发展方 式的转变,大力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 第一节 发展需求 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进一步增强交通运输保障能力 根据国民经济“十二五”发展预期,GDP 将年均增长 7%,城市化率将从 47.5%提高到 51.5%,外贸进出口将保持 8%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交通客货运 输需求将保持持续增长态势。预计到“十二五”末,公路客货运量分别达到 400 亿人、300 亿吨。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 78 亿吨。内河货运量达到 38.5 亿 吨。民航客货运量分别达到 4.5 亿人、900 万吨。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在 2010 年 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 2620 亿元。此外,国土开发、民生改善、社会稳定、国 家安全等方面,对交通运输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按照“适度超前
的原则,继续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保持适度规模,优化交通运输结构, 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增强交通运输保障能力。 二、运输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必须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 我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必将加速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高附加 值货物运量进一步增加,要求提供安全、快速和可靠的货运服务,构建低成本、 高效率的现代物流体系,以满足对运输速度、质量、服务品质的新要求。随着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庭,机动化社会进程加 快,公众出行需求旺盛,预计到“十二五”末,民用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5亿辆, 人均乘用交通工具次数明显增加,对运输服务的安全性、舒适性、快捷性等都 提出了更高要求。广大西部地区、农村地区、“老少边穷”地区群众出行需求将 进一步增加,提高基本公共运输服务均等化水平将成为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任 务。因此,必须完善服务设施,加强市场管理,优化运输组织,提高运输效率, 拓展服务领域,全面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 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不断提高交通运输科技含量和信息化水平 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发展势头迅猛,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物联网、云计算 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将极大地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科技进步和创 新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交通运输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现 代交通运输业,要继续实施“科技强交”战略,加强技术创新,推进现代信息 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集成应用,充分发挥科技的引领作用,极大地提升交通 基础设施、运输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因此,交通运输行业要着力加强科技创新 体系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努力提高交通运输科技
3 的原则,继续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保持适度规模,优化交通运输结构, 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增强交通运输保障能力。 二、运输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必须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 我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必将加速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高附加 值货物运量进一步增加,要求提供安全、快速和可靠的货运服务,构建低成本、 高效率的现代物流体系,以满足对运输速度、质量、服务品质的新要求。随着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庭,机动化社会进程加 快,公众出行需求旺盛,预计到“十二五”末,民用汽车保有量将达到 1.5 亿辆, 人均乘用交通工具次数明显增加,对运输服务的安全性、舒适性、快捷性等都 提出了更高要求。广大西部地区、农村地区、“老少边穷”地区群众出行需求将 进一步增加,提高基本公共运输服务均等化水平将成为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任 务。因此,必须完善服务设施,加强市场管理,优化运输组织,提高运输效率, 拓展服务领域,全面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 三、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不断提高交通运输科技含量和信息化水平 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发展势头迅猛,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物联网、云计算 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将极大地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科技进步和创 新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交通运输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现 代交通运输业,要继续实施“科技强交”战略,加强技术创新,推进现代信息 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集成应用,充分发挥科技的引领作用,极大地提升交通 基础设施、运输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因此,交通运输行业要着力加强科技创新 体系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努力提高交通运输科技
含量和信息化水平。 四、落实建设“两型”社会发展战略,加快构建绿色交通运输体系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交通运输 行业是能源资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领域之一,根据国家对节能减排的 总要求,交通运输业节能减排的任务非常艰巨;交通运输发展面临的土地、岸 线等资源紧缺的刚性约束将进一步强化,环境和生态保护任务更加繁重,推进 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发展模式向髙能效、低能耗、低排放模式转型, 对交通运输绿色发展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因此,必须树立绿色、低碳发展 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加快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交通发展方式和消 费模式,构建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交通运输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和谐统 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必须强化交通运输安全与应 急保障能力建设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机动化水平迅速提升,交通流量 进一步增大,营运车船及从业人员数量増长,对交通运输安全保障提岀了更髙 的要求。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恶劣天气不断增多,由此引发重特大自然灾害 势必对交通基础设施及运输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 深刻调整,社会矛盾和突发事件明显增多,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形 势更加严峻,对交通运输安全应急保障和反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要 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切实强化交通运输安全和应急保障能力建 设
4 含量和信息化水平。 四、落实建设“两型”社会发展战略,加快构建绿色交通运输体系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交通运输 行业是能源资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领域之一,根据国家对节能减排的 总要求,交通运输业节能减排的任务非常艰巨;交通运输发展面临的土地、岸 线等资源紧缺的刚性约束将进一步强化,环境和生态保护任务更加繁重,推进 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发展模式向高能效、低能耗、低排放模式转型, 对交通运输绿色发展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因此,必须树立绿色、低碳发展 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加快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交通发展方式和消 费模式,构建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交通运输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 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必须强化交通运输安全与应 急保障能力建设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机动化水平迅速提升,交通流量 进一步增大,营运车船及从业人员数量增长,对交通运输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恶劣天气不断增多,由此引发重特大自然灾害, 势必对交通基础设施及运输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 深刻调整,社会矛盾和突发事件明显增多,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形 势更加严峻,对交通运输安全应急保障和反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要 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切实强化交通运输安全和应急保障能力建 设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交通运输面临的任务一方面是要继续加强交通基础 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要全面提升运输服务水平和效率,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 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十二五”时期,交通运输行业必须把加快发展方 式转变作为重要的战略举措,将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以科技进步 和创新为重要支撑,加快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 第二节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坚持以 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为主线,着力调整交 通结构、拓展服务功能、提高发展质量、提升服务水平,努力推进综合运输体 系建设、促进现代物流发展、提升科技进步和信息化水平、建设资源节约型环 境友好型行业、提髙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构 建便捷、安全、经济、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 力的支撑和保障。 二、基本原则 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保持持续发展。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把 握发展节奏,合理有序、平稳较快地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形成基础设 施网络,加快提升运输保障能力,优化交通结构、提升质量效率,坚持速度
5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交通运输面临的任务一方面是要继续加强交通基础 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要全面提升运输服务水平和效率,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 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十二五”时期,交通运输行业必须把加快发展方 式转变作为重要的战略举措,将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以科技进步 和创新为重要支撑,加快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 第二节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坚持以 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为主线,着力调整交 通结构、拓展服务功能、提高发展质量、提升服务水平,努力推进综合运输体 系建设、促进现代物流发展、提升科技进步和信息化水平、建设资源节约型环 境友好型行业、提高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构 建便捷、安全、经济、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 力的支撑和保障。 二、基本原则 ——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保持持续发展。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把 握发展节奏,合理有序、平稳较快地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形成基础设 施网络,加快提升运输保障能力,优化交通结构、提升质量效率,坚持速度
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交通运输 又好又快发展。 ——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推进协调发展。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 展,加快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坚持建、养、运、管并重,着力提升服务水平。 统筹区域、城乡交通运输发展,进一步向西部地区、“老少边穷”地区倾斜,推 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使人民群众共享交通改革发展的成果,实现交通运输协调 发展。 ——把深化改革作为强大动力,鼓励创新发展。坚持解放思想,抢抓战略 机遇,深化交通运输领域的各项改革,坚持理念创新、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 新、政策创新,以世界眼光、战略思维谋划交通运输发展,以科技进步和信息 化改造和提升交通运输业,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符合交通运输 发展规律的新体制、新机制,构建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政策环境,实现交通运 输创新发展。 —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要求,促进绿色发展。树立绿色、低碳的发展 理念,继续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行业建设,加快建立以低碳为特 征的交通运输体系,强化节能减排,集约节约利用资源,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加强生态和环境保护,实现交通运输绿色发展 —把保障安全作为重要前提,坚持安全发展。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 思想,努力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强化安全监督管理,切实加强预防预警和应急 处置体系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运输服务,实现交通运输安全 发展
6 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交通运输 又好又快发展。 ——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推进协调发展。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 展,加快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坚持建、养、运、管并重,着力提升服务水平。 统筹区域、城乡交通运输发展,进一步向西部地区、“老少边穷”地区倾斜,推 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使人民群众共享交通改革发展的成果,实现交通运输协调 发展。 ——把深化改革作为强大动力,鼓励创新发展。坚持解放思想,抢抓战略 机遇,深化交通运输领域的各项改革,坚持理念创新、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 新、政策创新,以世界眼光、战略思维谋划交通运输发展,以科技进步和信息 化改造和提升交通运输业,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符合交通运输 发展规律的新体制、新机制,构建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政策环境,实现交通运 输创新发展。 ——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要求,促进绿色发展。树立绿色、低碳的发展 理念,继续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行业建设,加快建立以低碳为特 征的交通运输体系,强化节能减排,集约节约利用资源,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加强生态和环境保护,实现交通运输绿色发展。 ——把保障安全作为重要前提,坚持安全发展。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 思想,努力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强化安全监督管理,切实加强预防预警和应急 处置体系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运输服务,实现交通运输安全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