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剂化学及工艺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助剂化学及工艺学 课程类别(必储选修):必修 课程英文名称:Material and Technology of Additive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32/4/2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0 先修课程: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精细化学品工艺学 后续课程支撑:毕业设计(论文) 授课时间:1-8周,星期一1-2节、星期三1-2节 授课地点:松山湖校区6B505 授课对象:19应用化学1、2班 开课学院:化学工程与能源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姓名/职称:邱华资副散授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1.每次上课的课前、课间和课后,采用一对一的问答方式:2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资源,进行远程答疑,3.课外在12L45答疑。 课程考核方式:开卷()闭卷()课程论文()其它() 使用教材:使用教材:《助剂化学及工艺学》,冯亚青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年3月第2版 教学参考资料: 《高分子材料加工助剂》,方海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应用化学专业必修课程,旨在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各类高分子材料助剂的作用机理、制备及应用,扩大其专业面,更深入地理解材料加工及 其使用过程中结构和性能的关系。本课程从助剂的作用功能分类出发,系统阐述了助剂的结构、组成、机理、工艺等内容:结合精细化工品发展的重点和 研究方向,重点讲述了增塑剂、抗氧剂、热稳定剂、光稳定剂、阻燃剂、交联剂、润滑剂、发泡剂、消泡剂、抗静电剂、柔软剂、流动性能改进剂、乳化, 分散剂、防霉防腐防锈剂、流变性改进剂等几种市场份额比较大的助剂产品的合成原理、原料消耗、工艺过程、主要操作技术和产品的性能用途,为学 生毕业后从事相关化工产品的生产和新品种的开发奠定必要的理论和技术基础。通过本课程对各类助剂的概念、特点、应用范围、作用机理、合成工艺
《助剂化学及工艺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助剂化学及工艺学 课程类别(必修/选修):必修 课程英文名称:Material and Technology of Additive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32/4/2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0 先修课程: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精细化学品工艺学 后续课程支撑:毕业设计 (论文) 授课时间:1-8 周,星期一 1-2 节、星期三 1-2 节 授课地点:松山湖校区 6B505 授课对象:19 应用化学 1、2 班 开课学院:化学工程与能源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姓名/职称:邱华贤/副教授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1.每次上课的课前、课间和课后,采用一对一的问答方式;2.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资源,进行远程答疑;3.课外在 12L405 答疑。 课程考核方式:开卷()闭卷()课程论文()其它() 使用教材:使用教材:《助剂化学及工艺学》,冯亚青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 年 3 月第 2 版 教学参考资料: 《高分子材料加工助剂》,方海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年 4 月第 1 版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应用化学专业必修课程,旨在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各类高分子材料助剂的作用机理、制备及应用,扩大其专业面,更深入地理解材料加工及 其使用过程中结构和性能的关系。本课程从助剂的作用功能分类出发,系统阐述了助剂的结构、组成、机理、工艺等内容;结合精细化工品发展的重点和 研究方向,重点讲述了增塑剂、抗氧剂、热稳定剂、光稳定剂、阻燃剂、交联剂、润滑剂、发泡剂、消泡剂、抗静电剂、柔软剂、流动性能改进剂、乳化, 分散剂、防霉防腐防锈剂、流变性改进剂等几种市场份额比较大的助剂产品的合成原理、原料消耗、工艺过程、主要操作技术和产品的性能用途,为学 生毕业后从事相关化工产品的生产和新品种的开发奠定必要的理论和技术基础。通过本课程对各类助剂的概念、特点、应用范围、作用机理、合成工艺
及国内外发展概况和趋势的介绍,使学生对助剂有一个较全面而深刻的认识,熟悉助剂的应用领域,丰富专业知识体系,为今后从事生产、助剂开发和 应用助剂提供坚实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课程教学目标及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课程教学目标 支撑华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 目标1(知识目标): 1,掌握助剂的品类、作用机理、配伍原则等方面的知识: 41能够理解相关化学原理, 4.能够采用科学方法对化学领域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包 2.了解助剂产品的性能特点、应用和发展方向。 采用科学方法对化学工程实 括设计实验、处理与解释数据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3.掌握各类助剂的概念、特点、应用范围、作用机理、合 践中的问题进行研究 成工艺及国内外发展概况和趋势。 目标2(能力目标) 43能够对实验过程加以控 1.具备主要及重点助剂的配方分析和开发实验的能力: 制,可以及时发现和理解实 4.能够采用科学方法对化学领域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包 2.初步具备运用基础理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验问题,合理地分析和处理 括设计实验、处理与解释数据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3.具备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化学问题,进行独立思 实验结果,并得到有效的结 考、分析、计算的能力。 论 目标3(素质目标) 1.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培养对助剂行业的深入了解及应 43能够对实验过程加以控 用化学的专业素养的形成。 制,可以及时发现和理解实 4.能够采用科学方法对化学领域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包 2.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助的集体精神及分工协作的团 验问题,合理地分析和处理 括设计实验、处理与解释数据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队精神。 实验结果,并得到有效的结 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科学严谨、认真细致、实事求 白 是的科学态度和职业道德
及国内外发展概况和趋势的介绍,使学生对助剂有一个较全面而深刻的认识,熟悉助剂的应用领域,丰富专业知识体系,为今后从事生产、助剂开发和 应用助剂提供坚实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课程教学目标及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课程教学目标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 目标 1(知识目标): 1. 掌握助剂的品类、作用机理、配伍原则等方面的知识; 2. 了解助剂产品的性能特点、应用和发展方向。 3. 掌握各类助剂的概念、特点、应用范围、作用机理、合 成工艺及国内外发展概况和趋势。 4-1 能够理解相关化学原理, 采用科学方法对化学工程实 践中的问题进行研究 4.能够采用科学方法对化学领域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包 括设计实验、处理与解释数据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目标 2(能力目标) 1. 具备主要及重点助剂的配方分析和开发实验的能力; 2. 初步具备运用基础理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3. 具备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化学问题,进行独立思 考、分析、计算的能力。 4-3 能够对实验过程加以控 制,可以及时发现和理解实 验问题,合理地分析和处理 实验结果,并得到有效的结 论 4.能够采用科学方法对化学领域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包 括设计实验、处理与解释数据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目标 3(素质目标) 1. 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培养对助剂行业的深入了解及应 用化学的专业素养的形成。 2. 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助的集体精神及分工协作的团 队精神。 3.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科学严谨、认真细致、实事求 是的科学态度和职业道德。 4-3 能够对实验过程加以控 制,可以及时发现和理解实 验问题,合理地分析和处理 实验结果,并得到有效的结 论 4.能够采用科学方法对化学领域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包 括设计实验、处理与解释数据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理论散学进程表 学时 散学内容(重点、难点、课学生学习预期 敢学模式 周次 敢学主思 授课敏师 支撑课程 数 程思政融入点) 成果 教学方法 作业安排 (线上混合式/线下 目标 助剂的概念:助剂的特点: 1.能够了剂 助剂的分类:选用原则:发 化学及工艺 展状况 课后作业: 的演变过程, 重点:助剂化学及工艺的 要求学生 2.能够了解 定义 写一篇与 难点:助剂化学及工艺的 助剂的特点 课堂讲授 目标1 1 绪论 邱华贤 助剂化学 特点 3.能够评价 线上:优学院和QQ群 与讨论 及工艺相 目标3 课程思政融入点:介绍助 助剂化学及 关的创新 剂化学及工艺的演变过 工艺的发展 应用技术 程,培养学生学科价值认 对社会发展 文章 同。 和环境的影 响 增塑剂的概述:增塑机理: 增塑剂的化学及工艺: 1.了解增塑 重点:增塑剂的特点与分 剂力学的发 类 展历程 课堂讲授 课堂讨论: 目标1 增塑剂 邱华贤 线上:优学院和QQ群 难点:增塑机理的特点 2.学习增塑 与讨论 增塑机理 目标2 课程思政融入点:介绍安 的基本理论 全无毒助剂的应用与发展 和应用 等环保观念,以播放助剂
理论教学进程表 周次 教学主题 授课教师 学时 数 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课 程思政融入点) 学生学习预期 成果 教学模式 (线上/混合式/线下 教学方法 作业安排 支撑课程 目标 1 绪论 邱华贤 2 助剂的概念;助剂的特点; 助剂的分类;选用原则;发 展状况 重点:助剂化学及工艺的 定义 难点:助剂化学及工艺的 特点 课程思政融入点:介绍助 剂化学及工艺的演变过 程,培养学生学科价值认 同。 1. 能够了剂 化学及工艺 的演变过程, 2. 能够了解 助剂的特点 3. 能够评价 助剂化学及 工艺的发展 对社会发展 和环境的影 响 线上:优学院和 QQ 群 课堂讲授 与讨论 课后作业: 要求学生 写一篇与 助剂化学 及工艺 相 关 的创新 应用技术 文章 目标 1 目标 3 1 增塑剂 邱华贤 2 增塑剂的概述;增塑机理; 增塑剂的化学及工艺; 重点:增塑剂的特点与分 类 难点:增塑机理的特点 课程思政融入点:介绍安 全无毒助剂的应用与发展 等环保观念,以播放助剂 1. 了解增塑 剂力学的发 展历程 2. 学习增塑 的基本理论 和应用 线上:优学院和 QQ 群 课堂讲授 与讨论 课堂讨论: 增塑机理 目标 1 目标 2
及其高分子豪合物制品对 3增塑机理 人类的形响相关新闻视 的特点 颜,强调我们的社会责任。 增塑剂的结构与增塑性能 的关系:增塑剂的选用原 则:增塑剂的发展趋势 重点:增塑剂结构与增塑 性能 1.了解增塑 难点:增塑剂的选用原则 剂结构与增 课后作业: 邱华贤 2 课程思政融入点:以增塑 塑性能 线上:优学院和QQ群 课堂讲授 增塑剂相 目标1 2 增塑剂 2.了解增塑 与讨论 关配方应 目标2 剂市场与技术发展的统计 图表方式,介绍我国增塑 剂的选用原 用题 剂在国际间的进步发展与 则 领先广东在增塑剂市场生 产的占有率导入家国情 怀。 高分子材料的氧化降解及 1.了解抗氧 抗氧剂的作用机理:抗氧 课堂讨论: 剂的作用机 剂的用途、特性及选用原 高分子材 理 则:抗氧剂各论:抗氧剂的 课堂讲授 料的氧化 目标1 2.3 抗氧剂 邱华贤 2.理解抗氧 线上:优学院和QQ群 发展趋势 与讨论 降解及抗 目标3 重点:高分子材料的氧化 剂的用途、特 氧剂的作 降解及抗氧剂的作用机理 性及选用的 用机理 判定标准
及其高分子聚合物制品对 人类的影响相关新闻视 频,强调我们的社会责任。 3 增塑机理 的特点 2 增塑剂 邱华贤 2 增塑剂的结构与增塑性能 的关系;增塑剂的选用原 则;增塑剂的发展趋势 重点:增塑剂结构与增塑 性能 难点:增塑剂的选用原则 课程思政融入点:以增塑 剂市场与技术发展的统计 图表方式,介绍我国增塑 剂在国际间的进步发展与 领先广东在增塑剂市场生 产的占有率导入家国情 怀。 1. 了解增塑 剂结构与增 塑性能 2. 了解增塑 剂的选用原 则 线上:优学院和 QQ 群 课堂讲授 与讨论 课后作业: 增塑剂相 关配方应 用题 目标 1 目标 2 2 - 3 抗氧剂 邱华贤 4 高分子材料的氧化降解及 抗氧剂的作用机理;抗氧 剂的用途、特性及选用原 则;抗氧剂各论;抗氧剂的 发展趋势 重点:高分子材料的氧化 降解及抗氧剂的作用机理 1. 了解抗氧 剂的作用机 理 2. 理解抗氧 剂的用途、特 性及选用的 判定标准 线上:优学院和 QQ 群 课堂讲授 与讨论 课堂讨论: 高分子材 料的氧化 降解及抗 氧剂的作 用机理 目标 1 目标 3
难点:抗氧剂的用途、特性 及选用原则 课程思政融入点:讨论抗 氧化的作用,培养学生正 确的生活与饮食习惯,促 进身体健康与幸福 合成材料的热降解及热稳 定剂的作用机理:热稳定 1.了解热降 课堂讨论: 剂各论:热稳定剂的发展 解及稳定剂 论述热稳 趋势 的作用机理 课堂讲授 定剂在材 目标1 3-4 热稳定剂 邱华贤 4 重点:合成材料的热降解 线上:优学院和QQ群 2.了解热稳 与讨论 料加工及 目标2 及热稳定剂的作用机理 难点:热稳定剂的用途、特 定剂的选用 使用中的 性及选用原则 原则及应用 作用 光稳定剂作用机理:光稳 定剂的化学及工艺:光稳 1.了解光稳 定剂的选用:光稳定剂在 定剂作用机 课后作业: 聚合物中的应用:光稳定 理 课堂讲授 光稳定剂 目标1 4-5 光稳定剂 邱华贤 3 线上:优学院和QQ群 剂的发展趋势 2.了解光稳 与讨论 和抗氧剂 目标2 重点:光稳定剂作用机理 定剂的选用 的关系 难点:光稳定剂的用途、特 原则及应用 性及选用原则
难点:抗氧剂的用途、特性 及选用原则 课程思政融入点:讨论抗 氧化的作用,培养学生正 确的生活与饮食习惯, 促 进身体健康与幸福 3 - 4 热稳定剂 邱华贤 4 合成材料的热降解及热稳 定剂的作用机理;热稳定 剂各论;热稳定剂的发展 趋势 重点:合成材料的热降解 及热稳定剂的作用机理 难点:热稳定剂的用途、特 性及选用原则 1. 了解热降 解及稳定剂 的作用机理 2. 了解热稳 定剂的选用 原则及应用 线上:优学院和 QQ 群 课堂讲授 与讨论 课堂讨论: 论述热稳 定剂在材 料加工及 使用中的 作用 目标 1 目标 2 4 - 5 光稳定剂 邱华贤 3 光稳定剂作用机理;光稳 定剂的化学及工艺;光稳 定剂的选用;光稳定剂在 聚合物中的应用;光稳定 剂的发展趋势 重点:光稳定剂作用机理 难点:光稳定剂的用途、特 性及选用原则 1. 了解光稳 定剂作用机 理 2. 了解光稳 定剂的选用 原则及应用 线上:优学院和 QQ 群 课堂讲授 与讨论 课后作业: 光稳定剂 和抗氧剂 的关系 目标 1 目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