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6年高考押题预测卷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 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36分) 、(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牡丹是中华名花,它那雍荣华丽的硕大花朵就是吉祥富贵的象征,牡丹文化是盛 世的象征。唐代对牡丹的热爱是全社会的风气,上至皇宫,下至民间,无不为它 的华贵之气 (倾倒/折服)。刘禹锡在脍炙人口的《赏牡丹》中说: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然而,这样一种富有文化传统堪为国花 的著名花卉, 二十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植物分类学界对牡丹不甚重视,对野生牡丹的研究 很不充分,随着中国经济 (逐步/逐渐)繁荣,牡丹重新成为人们广 (关心/关注)和喜爱的花卉,植物学家这才开始仔细研究牡丹的“家 普”。如今牡丹的家世已班班可考,但长期以来,人们或为观赏牡丹的花,或为 获取它的根皮入药,不断滥采乱挖,野生牡丹陷入濒危、灭绝的困境。国色天香 的牡丹,长期以来在为人们贺喜添乐的同时,自己却默默忍受着诸般委屈,甚至 殇痛 1.文中加点的词语,字音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花卉(hui) 雍荣华丽 B.家普(pi) 班班可考 C.濒(pin)危 脍炙人口 D.殇( shang)痛 国色天香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折服 逐渐 关 B.折服 逐 关注 C.倾倒 逐步 关心 D.倾倒 逐渐 关注 3.在文中①处横线上依次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却也揭开了牡丹鲜为人知的委屈和殇痛 ②人们对它的研究少之又少 ③身世却一直是个谜团 ④直到近些年研究才慢慢有所深入 ⑤在揭开了牡丹神秘的面纱的同时 A.②①⑤④③ B.⑤③④②① C.③②④⑤① D.③①②④⑤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些年来,随着人们接触的新事物越来越多,观念越来越开放,再加上经 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国人的自驾游活动搞得风生水起。 B.美国UIG0科研团队宣布,他们发现了来自于13亿光年外的引力波,引力波 与阿尔法射线、贝塔射线一样,无声无臭,看不见,摸不着。 C.《拉贝日记》以具体而真实的文字,记载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一言九鼎, 有力地控诉了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所犯的累累罪行
山东省 2016 年高考押题预测卷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考 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 36 分) 一、(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1~3 题。 牡丹是中华名花,它那雍荣华丽的硕大花朵就是吉祥富贵的象征,牡丹文化是盛 世的象征。唐代对牡丹的热爱是全社会的风气,上至皇宫,下至民间,无不为它 的华贵之气 (倾倒/折服)。刘禹锡在脍炙人口的《赏牡丹》中说: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然而,这样一种富有文化传统堪为国花 的著名花卉, ① 。 二十世纪 80 年代以前,中国植物分类学界对牡丹不甚重视,对野生牡丹的研究 很不充分,随着中国经济 (逐步/逐渐)繁荣,牡丹重新成为人们广 泛 (关心/关注)和喜爱的花卉,植物学家这才开始仔细研究牡丹的“家 普”。如今牡丹的家世已班班可考,但长期以来,人们或为观赏牡丹的花,或为 获取它的根皮入药,不断滥采乱挖,野生牡丹陷入濒危、灭绝的困境。国色天香 的牡丹,长期以来在为人们贺喜添乐的同时,自己却默默忍受着诸般委屈,甚至 殇痛…… 1.文中加点的词语,字音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3 分) A.花卉(hui) 雍荣华丽 B.家普(pǔ) 班班可考 C.濒(pín)危 脍炙人口 D.殇(shāng)痛 国色天香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折服 逐渐 关心 B.折服 逐步 关注 C.倾倒 逐步 关心 D.倾倒 逐渐 关注 3.在文中①处横线上依次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①却也揭开了牡丹鲜为人知的委屈和殇痛 ②人们对它的研究少之又少 ③身世却一直是个谜团 ④直到近些年研究才慢慢有所深入 ⑤在揭开了牡丹神秘的面纱的同时 A.②①⑤④③ B.⑤③④②① C.③②④⑤① D.③①②④⑤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这些年来,随着人们接触的新事物越来越多,观念越来越开放,再加上经 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国人的自驾游活动搞得风生水起。 B.美国 UIGO 科研团队宣布,他们发现了来自于 13 亿光年外的引力波,引力波 与阿尔法射线、贝塔射线一样,无声无臭,看不见,摸不着。 C.《拉贝日记》以具体而真实的文字,记载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一言九鼎, 有力地控诉了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所犯的累累罪行
D.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评选了2015年十大流行语,“获得 感”“脑洞大开”“创客”等词语脱颖而出。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3分) A.余额宝转入时系统繁忙的原因一般是由于网络不给力造成的,请尝试更换环 境或连接WIFI,如果未能解决或依然有异常,请致电人工客服协助处理。 B.两会代表们期盼国家医药管理局尽快制定措施,尽量降低药品的价格和流通 环节,让老百姓看得起病,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C.中国周边安全的威胁主要来自大国战略遏制的综合影响,热点问题特别是争 端升温带来的风险,以及分离势力和恐怖主义势力制造的暴恐活动等。 D.中国航天2015年航天发射持续高密度完美收官,全年共实施19次航天发射 任务,将45颗中外航天器成功送入太空。 、(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 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 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 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 的风味流派,使得中国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我国的烹饪技术讲究食医结合,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 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 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 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有五味调和的境界说 古代的中国人还特别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 同性质的食物,甚至加工烹饪食物也要考虑到季节、气候等因素。在《礼记·月 令》中就有明确的记载,如春“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必有天殃;孔子 说的“不食不时”,包含有两重意思,一是定时吃饭,二是不吃反季节食品;西 汉时,皇宫中便开始用温室种植“葱韭菜茹”,这种强调适应宇宙节律的思想意 识的确是华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 “阴阳五行”说是传统思想所设定的世界模式,也被认为是宇宙规律。制作饮食 的烹饪必然也要循此规律。因此,不仅把味道分为五种,并产生了“五味”说, 而且还削足适履地把为数众多的谷物、畜类、蔬菜、水果分别纳入“五谷”“五 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更令人惊奇的是还有“凡饮,养阳气也;凡 食,养阴气也”(《礼记·郊特牲》),认为只有饮和食与天地阴阳互相协调, 这样才能“交与神明”,上通于天,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这种说法被 后来的道教继承,成为他们饮食理论的一个出发点,如认为吃食物是增加人体阴 气的,如“五谷充体而不能益寿”“食气者寿”等,要修炼、要获得阳气就要尽 量少吃、最佳境界是不吃,走“辟谷”的境界 “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的审美理想。这个“中”指恰到好处,合乎 度。“和”不是“同”,是建立在不同意见的协调的基础上的。因此中国哲人认 为天地万物都在“中和”的状态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以繁衍发育。这种通过协调而 实现“中和之美”的想法是在上古烹调实践与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产生的,而反 过来又影响了人们的整个的饮食生活
D.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评选了 2015 年十大流行语,“获得 感”“脑洞大开”“创客”等词语脱颖而出。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3 分) A.余额宝转入时系统繁忙的原因一般是由于网络不给力造成的,请尝试更换环 境或连接 WIFI,如果未能解决或依然有异常,请致电人工客服协助处理。 B.两会代表们期盼国家医药管理局尽快制定措施,尽量降低药品的价格和流通 环节,让老百姓看得起病,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C.中国周边安全的威胁主要来自大国战略遏制的综合影响,热点问题特别是争 端升温带来的风险,以及分离势力和恐怖主义势力制造的暴恐活动等。 D.中国航天 2015 年航天发射持续高密度完美收官,全年共实施 19 次航天发射 任务,将 45 颗中外航天器成功送入太空。 二、(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 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 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绵延 170 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 4 个发展 阶段,推出 6 万多种传统菜点、2 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 的风味流派,使得中国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我国的烹饪技术讲究食医结合,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 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 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 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有五味调和的境界说。 古代的中国人还特别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 同性质的食物,甚至加工烹饪食物也要考虑到季节、气候等因素。在《礼记·月 令》中就有明确的记载,如春“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必有天殃;孔子 说的“不食不时”,包含有两重意思,一是定时吃饭,二是不吃反季节食品;西 汉时,皇宫中便开始用温室种植“葱韭菜茹”,这种强调适应宇宙节律的思想意 识的确是华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 “阴阳五行”说是传统思想所设定的世界模式,也被认为是宇宙规律。制作饮食 的烹饪必然也要循此规律。因此,不仅把味道分为五种,并产生了“五味”说, 而且还削足适履地把为数众多的谷物、畜类、蔬菜、水果分别纳入“五谷”“五 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更令人惊奇的是还有“凡饮,养阳气也;凡 食,养阴气也”(《礼记·郊特牲》),认为只有饮和食与天地阴阳互相协调, 这样才能“交与神明”,上通于天,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这种说法被 后来的道教继承,成为他们饮食理论的一个出发点,如认为吃食物是增加人体阴 气的,如“五谷充体而不能益寿”“食气者寿”等,要修炼、要获得阳气就要尽 量少吃、最佳境界是不吃,走“辟谷”的境界。 “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的审美理想。这个“中”指恰到好处,合乎 度。“和”不是“同”,是建立在不同意见的协调的基础上的。因此中国哲人认 为天地万物都在“中和”的状态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以繁衍发育。这种通过协调而 实现“中和之美”的想法是在上古烹调实践与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产生的,而反 过来又影响了人们的整个的饮食生活
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 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 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 财富 研究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不仅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必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成为研究 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烹饪技艺之所以能够彪炳史册,是因为其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 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 B.中国饮食文化讲究食医结合,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遵循“阴阳五 行”说,追求“中和之美”,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 域文化 C.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 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进行创造、积累,形成了中国饮食文化。 D.中国具有“烹饪王国”的美誉,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4个发展阶 段,推出了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人不仅把味道分为五种,而且把为数众多的谷物、畜类、蔬菜、水果 分别纳入“五谷”“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 B.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可以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 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C.《礼记·月令》中记载的春“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必有天殃,包 含有两重意思,一是定时吃饭,二是不吃反季节食品。 D.在上古烹调实践与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产生了通过协调而实现“中和之美” 的想法,而“中和之美”的想法反过来又影响了人们的整个饮食生活。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强调适应宇宙节律的思想意识是华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早在西汉时,皇宫 中便开始用温室种植“葱韭菜茹”。 B.道教继承了“凡饮,养阳气也;凡食,养阴气也”的说法,并将之作为饮食 理论的一个出发点,如认为修炼的最佳境界是不吃,走“辟谷”的境界。 C.“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高的审美理想,“中”是对不同意见的协调, “和”指恰到好处,天地万物都在“中和”的状态繁衍发育 D.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研究中国饮食文化甚至可 以成为研究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苟晞,字道将,河内山阳人也。少为司隶部从事,校尉石鉴深器之。齐王(司马) 冏辅政,晞参冏军事,拜尚书右丞,转左丞,廉察诸曹,八坐以下皆侧目惮之。 及冏诛,晞亦坐免。惠帝征成都王颖,以为北军中候。及帝还洛阳,行兖州刺史。 汲桑之破邺也,东海王越出次官渡以讨之,命晞为前锋。陷其九垒,遂定邺而还 后讨吕朗,破汲桑故将公师藩,败石勒于河北,威名甚盛,时人拟之韩白。封东 平郡侯,邑万户
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 各族人民在 100 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 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 财富。 研究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不仅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必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成为研究 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中国烹饪技艺之所以能够彪炳史册,是因为其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 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 B.中国饮食文化讲究食医结合,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遵循“阴阳五 行”说,追求“中和之美”,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 域文化。 C.中华各族人民在 100 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 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进行创造、积累,形成了中国饮食文化。 D.中国具有“烹饪王国”的美誉,饮食文化绵延 170 多万年,分为 4 个发展阶 段,推出了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中国古人不仅把味道分为五种,而且把为数众多的谷物、畜类、蔬菜、水果 分别纳入“五谷”“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 B.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可以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 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C.《礼记·月令》中记载的春“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必有天殃,包 含有两重意思,一是定时吃饭,二是不吃反季节食品。 D.在上古烹调实践与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产生了通过协调而实现“中和之美” 的想法,而“中和之美”的想法反过来又影响了人们的整个饮食生活。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强调适应宇宙节律的思想意识是华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早在西汉时,皇宫 中便开始用温室种植“葱韭菜茹”。 B.道教继承了“凡饮,养阳气也;凡食,养阴气也”的说法,并将之作为饮食 理论的一个出发点,如认为修炼的最佳境界是不吃,走“辟谷”的境界。 C.“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高的审美理想,“中”是对不同意见的协调, “和” 指恰到好处,天地万物都在“中和”的状态繁衍发育。 D.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研究中国饮食文化甚至可 以成为研究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 三、(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苟晞,字道将,河内山阳人也。少为司隶部从事,校尉石鉴深器之。齐王(司马) 冏辅政,晞参冏军事,拜尚书右丞,转左丞,廉察诸曹,八坐①以下皆侧目惮之。 及冏诛,晞亦坐免。惠帝征成都王颖,以为北军中候。及帝还洛阳,行兖州刺史。 汲桑之破邺也,东海王越出次官渡以讨之,命晞为前锋。陷其九垒,遂定邺而还。 后讨吕朗,破汲桑故将公师藩,败石勒于河北,威名甚盛,时人拟之韩白。封东 平郡侯,邑万户
晞练于官事,文簿盈积,断决如流,人不敢欺。其从母°依之,奉养甚厚。从母 子求为将,距之曰:“吾不以王法贷人,将无后悔邪?”固欲之,晞乃以为督护 坐法,晞杖节斩之,从母叩头请救,不听。既而素服哭之,流涕曰:“杀卿者兖 州刺史,哭弟者苟道将。”其杖法如此。 晞见朝政日乱,惧祸及己,而多所交结,每得珍物,即贻都下亲贵。兖州去洛五 百里,恐不鲜美,募得千里牛,每遣信,旦发暮还。初,东海王越以睎复其仇耻, 甚德之,引升堂,结为兄弟。越司马潘滔等说曰:“兖州要冲,魏武以之辅相汉 室。晞有大志,久令处之,则患生心腹矣。若迁青州厚其名号,晞必悦。公自牧 兖州经纬诸夏藩卫本朝此所谓谋之于未有为之于未乱也。”越以为然,乃迁睎青 州刺史。 越疑晞与怀帝有谋,使游骑于成皋间,获睎使,果得诏令,遂大构疑隙。永嘉五 年,怀帝恶越专权,复密诏睎讨越。越与徐州刺史裴盾共讨睎。睎使骑收河南尹 潘滔,滔夜遁,及执尚书刘会、侍中程延,斩之。会越薨,盾败。诏晞为大将军 大都督,督六州诸军事,增邑二万户。 (选自《晋书苟晞传》,有删改) 【注】①八坐:封建时代中央政府的八种高级官员。历朝制度不一,所指不同。 ②从母:姨母 9.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一项的是()(3分) A.八坐以下皆侧目惮之 惮:害怕 B.晞亦坐免 坐:因……犯罪 C.吾不以王法贷人 贷:宽恕 D.即贻都下亲贵 贻:遗留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汲桑之破邺也 之二虫又何知 B.晞乃以为督护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C.其从母依之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D.杀卿者兖州刺史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公自牧兖州/经纬诸夏/藩卫本朝/此所谓谋之于未有/为之于未乱也 B.公/自牧兖州/经纬诸夏藩/卫本朝/此所谓谋之于未有/为之于未乱也 C.公自牧/兖州经纬/诸夏藩卫本/朝此所谓谋之于未有/为之于未乱也 D.公自牧/兖州经纬诸夏/藩卫本朝此所/谓谋之于未/有为之于未乱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苟睎是河内山阳人。年轻时担任司隶部从事,校尉石鉴十分器重他。晋惠帝 领兵征讨成都王司马颖,任命他为北军中候 B.苟睎对公事很熟悉,裁决迅速,别人不敢欺骗他。打仗有谋略,当时有人把 他比为古代名将韩信、白起 C.司马越怀疑苟晞与怀帝有所图谋,抓住了苟睎的信使,査获了朝廷给苟睎的 诏令,于是造成很深的疑虑怨恨。 D.晋怀帝密令苟睎讨伐司马越。苟睎派兵抓获了司马越、刘会、程延,并把他 们斩首,被封为大将军、大都督,督管六州诸军事。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晞练于官事,文簿盈积,断决如流,人不敢欺。其从母②依之,奉养甚厚。从母 子求为将,距之曰:“吾不以王法贷人,将无后悔邪?”固欲之,晞乃以为督护。 坐法,晞杖节斩之,从母叩头请救,不听。既而素服哭之,流涕曰:“杀卿者兖 州刺史,哭弟者苟道将。”其杖法如此。 晞见朝政日乱,惧祸及己,而多所交结,每得珍物,即贻都下亲贵。兖州去洛五 百里,恐不鲜美,募得千里牛,每遣信,旦发暮还。初,东海王越以晞复其仇耻, 甚德之,引升堂,结为兄弟。越司马潘滔等说曰:“兖州要冲,魏武以之辅相汉 室。晞有大志,久令处之,则患生心腹矣。若迁青州厚其名号,晞必悦。公自牧 兖州经纬诸夏藩卫本朝此所谓谋之于未有为之于未乱也。”越以为然,乃迁晞青 州刺史。 越疑晞与怀帝有谋,使游骑于成皋间,获晞使,果得诏令,遂大构疑隙。永嘉五 年,怀帝恶越专权,复密诏晞讨越。越与徐州刺史裴盾共讨晞。晞使骑收河南尹 潘滔,滔夜遁,及执尚书刘会、侍中程延,斩之。会越薨,盾败。诏晞为大将军 大都督,督六州诸军事,增邑二万户。 (选自《晋书•苟晞传》,有删改) 【注】①八坐:封建时代中央政府的八种高级官员。历朝制度不一,所指不同。 ②从母:姨母。 9.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一项的是( )(3 分) A.八坐以下皆侧目惮之 惮:害怕 B.晞亦坐免 坐:因……犯罪 C.吾不以王法贷人 贷:宽恕 D.即贻都下亲贵 贻:遗留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汲桑之破邺也 之二虫又何知 B.晞乃以为督护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C.其从母依之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D.杀卿者兖州刺史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公自牧兖州/经纬诸夏/藩卫本朝/此所谓谋之于未有/为之于未乱也 B.公/自牧兖州/经纬诸夏藩/卫本朝/此所谓谋之于未有/为之于未乱也 C.公自牧/兖州经纬/诸夏藩卫本/朝此所谓谋之于未有/为之于未乱也 D.公自牧/兖州经纬诸夏/藩卫本朝此所/谓谋之于未/有为之于未乱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苟晞是河内山阳人。年轻时担任司隶部从事,校尉石鉴十分器重他。晋惠帝 领兵征讨成都王司马颖,任命他为北军中候。 B.苟晞对公事很熟悉,裁决迅速,别人不敢欺骗他。打仗有谋略,当时有人把 他比为古代名将韩信、白起。 C.司马越怀疑苟晞与怀帝有所图谋,抓住了苟晞的信使,查获了朝廷给苟晞的 诏令,于是造成很深的疑虑怨恨。 D.晋怀帝密令苟晞讨伐司马越。苟晞派兵抓获了司马越、刘会、程延,并把他 们斩首,被封为大将军、大都督,督管六州诸军事。 第Ⅱ卷(共 114 分) 四、(24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东海王越出次官渡以讨之,命晞为前锋。陷其九垒,遂定邺而还。(5分) (2)东海王越以晞复其仇耻,甚德之,引升堂,结为兄弟。(5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醉中感怀 陆游 早岁君王记姓名,只今憔悴客边城。 青衫犹是鵷行°旧,白发新从剑外生。 古戍旌旗秋惨淡,高城刁斗夜分明。 壮心未许全消尽,醉听檀槽°出塞声。 【注】①鵷行:喻指朝官的行列。②檀槽:指乐器。 (1)请从内容和作用的角度赏析诗歌的颈联。(4分) (2)诗中描写了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白《蜀道难》中“ ”两句写 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2)庄子在《逍遥游》中称赞宋荣子能够坦然地面对世人的赞誉与非议时用了 这样的句子 。定乎内外之分,辩 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3)《论语》中主要谈知识的巩固与创新的句子是: 五、(12分) 16.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并为自己即将到来的高考拟一条 励志语。励志语要求: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得体,20字以内。(4分) “就算撞得头破血流,也要冲进一本大楼”“高三不搏,一生白活。高三不累, 人生无味”……全国各地一些高中校园内的雷人标语,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 17.阅读下面的材料,用一句话给“浙商成长基金”下定义。(不超过60个字) (分) 浙商成长基金2015年9月23日在杭州正式成立。该基金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找 寻投资机会,通过投资并购、产业整合、返乡投资来帮助浙江实现经济结构调整 与产业升级。浙商成长基金目标管理资产规模为100亿元人民币,首轮封闭规模 约80亿元,其余部分将于半年之内募集到位。该基金是由沪上知名浙商企业 复星集团牵头发起设立的一只产业母基金。该基金定位于嫁接复星的海外投资能 力与浙商的产业落地能力,目标是成为引导基金,发展成为浙商返乡投资的资金 池,积极参与浙江省七大万亿产业的投资。 18.将下面长句改写成三个短句,可增删个别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在中国传统中,“读书”是指除直观意义上的阅读书籍或学习技能之外,更在于 淡化功利性和超越技能学习、用以提高人的精神素养、改变经济对人的支配性影 响的一种具有特定涵义的学习行为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1)东海王越出次官渡以讨之,命晞为前锋。陷其九垒,遂定邺而还。(5 分) (2)东海王越以晞复其仇耻,甚德之,引升堂,结为兄弟。(5 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 分) 醉中感怀 陆游 早岁君王记姓名,只今憔悴客边城。 青衫犹是鵷行①旧,白发新从剑外生。 古戍旌旗秋惨淡,高城刁斗夜分明。 壮心未许全消尽,醉听檀槽②出塞声。 【注】①鵷行:喻指朝官的行列。②檀槽:指乐器。 (1)请从内容和作用的角度赏析诗歌的颈联。(4 分) (2)诗中描写了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4 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写 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2)庄子在《逍遥游》中称赞宋荣子能够坦然地面对世人的赞誉与非议时用了 这样的句子:“ , 。定乎内外之分,辩 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3)《论语》中主要谈知识的巩固与创新的句子是: “ , 。” 五、(12 分) 16.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并为自己即将到来的高考拟一条 励志语。励志语要求: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得体,20 字以内。(4 分) “就算撞得头破血流,也要冲进一本大楼”“高三不搏,一生白活。高三不累, 人生无味”……全国各地一些高中校园内的雷人标语,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 17.阅读下面的材料,用一句话给“浙商成长基金”下定义。(不超过 60 个字) (4 分) 浙商成长基金 2015 年 9 月 23 日在杭州正式成立。该基金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找 寻投资机会,通过投资并购、产业整合、返乡投资来帮助浙江实现经济结构调整 与产业升级。浙商成长基金目标管理资产规模为 100 亿元人民币,首轮封闭规模 约 80 亿元,其余部分将于半年之内募集到位。该基金是由沪上知名浙商企业—— 复星集团牵头发起设立的一只产业母基金。该基金定位于嫁接复星的海外投资能 力与浙商的产业落地能力,目标是成为引导基金,发展成为浙商返乡投资的资金 池,积极参与浙江省七大万亿产业的投资。 18.将下面长句改写成三个短句,可增删个别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 分) 在中国传统中,“读书”是指除直观意义上的阅读书籍或学习技能之外,更在于 淡化功利性和超越技能学习、用以提高人的精神素养、改变经济对人的支配性影 响的一种具有特定涵义的学习行为。 六、(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2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