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 前 试卷类型:A 山东省2014年高考仿真模拟冲刺卷(五) 语文 本试卷分Ⅰ卷(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第Ⅰ卷(共36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 是 A.睥睨 庇护 穷乡僻 壤B上 开天辟地 赦免 慑服 拾级而 退避三舍 C.孝悌 缔约 众矢之 的 根深蒂固 D.逶迤 怡然 贻笑大 方 遗之千金 2.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 是 A.父亲阅历的丰富、办事的干炼以及对人事的宽容,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 印象。 B.省公安厅决定,从6月下旬开始重点办理群众及待解决的各类证件、户口及 车辆号牌等问题 C.蔬菜检测员将运用先进的设备进行检测,一旦发现残留农药超标,就将蔬菜 就地消毁。 D.中国和平发展环境来之不易,我们充分展示自己真正的判断力,理性爱国, 不能意气用事。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 是 ①针对巴以双方冲突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发表谈 话 双方保持克制态度,尽早回到谈判桌上来,以推进中东地区 的和平进程 ②这样做 稳妥,但是太费事,太耗费时间,我就怕这个工程赶 不过来。 ③听到工厂改制的广播后,工人们 不一,有的欢喜,有的惊 愕
绝密★启用 前 试卷类型:A 山东省 2014 年高考仿真模拟冲刺卷(五) 语 文 本试卷分Ⅰ卷(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Ⅰ卷(共 36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 是 ( ) A.睥睨 庇护 穷乡僻 壤 开天辟地 B.赦免 慑服 拾级而 上 退避三舍 C.孝悌 缔约 众矢之 的 根深蒂固 D.逶迤 怡然 贻笑大 方 遗之千金 2.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 是 ( ) A.父亲阅历的丰富、办事的干炼以及对人事的宽容,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 印象。 B.省公安厅决定,从 6 月下旬开始重点办理群众及待解决的各类证件、户口及 车辆号牌等问题。 C.蔬菜检测员将运用先进的设备进行检测,一旦发现残留农药超标,就将蔬菜 就地消毁。 D.中国和平发展环境来之不易,我们充分展示自己真正的判断力,理性爱国, 不能意气用事。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 是 ( ) ① 针对巴以双方冲突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发表谈 话, 双方保持克制态度,尽早回到谈判桌上来,以推进中东地区 的和平进程。 ② 这样做 稳妥,但是太费事,太耗费时间,我就怕这个工程赶 不过来。 ③ 听到工厂改制的广播后,工人们 不一,有的欢喜,有的惊 愕……
A.督促固然反 映 B.敦促固然反应 C.督促当然反 D.敦促当然反映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 是 A.青年人缺少经验,犯点错误是无可非议的,要热情帮助他们改正才是 B.有些国家对别国的人权问题说三道四,横加指责,而对本国侵犯人权的行为 却讳莫如深。 C.基层干部要多为群众办实事,不能说得好听而没有行动,空头支票开多了, 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就会受损。 D.你只要设身处地为我们想想,就会同情我们的处境,不会对我们求全责备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突出规范驾驶行为、增强安全意 识为原则,对闯黄灯、故意遮挡号牌等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 B.在先后发布“袭击纽约”、“袭击华盛顿”的视频后,朝鲜22日发布新的宣 传视频,显示“朝军大举进攻韩国,伞兵降落到韩国首尔与韩国士兵巷战,将 15万美国公民劫持为人质”。 C.歼—15飞机是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首型舰载多用途战斗机,它具有作战半径 大、机动性好、载弹量多等特点,被誉为凶猛强悍的空中“飞鲨” D.当澳大利亚籍主裁判本杰明·威廉姆斯吹响终场哨声时,刚刚用跌倒换来 次助攻的张琳芃狠狠地将球远远地开到对方半场,仿佛只有这样就能稍稍释放 些压力。 二、(9分,每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翻看报纸上的畅销书排行榜,莫言作品有数部上榜, 且占据了榜首位置,这给人一种错觉,文学在中国又重新金贵起来,甚至会产生 这样良好的愿望—一如果像莫言这样的作家的作品,能一直在畅销榜上该有多 好。读书可以折射一个国家的人的精神状态,一个举国热爱文学的国度,该是多 么令人向往 但很快有泼冷水的人来了,发出了这样的提问,那些抢购莫言图书的人在莫言获 奖之前知道他是谁吗?其实这样的质疑价值不大,读者有权用自己的方式在合适 的时间消费莫言,就像消费者被一则电视广告打动而去购买某产品一样,诺奖这 个大广告铺天盖地,对莫言知之甚少或干脆不知莫言为何人的读者,去买几本莫 言的书来读一下,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A.督促固然反 映 B.敦促 固然 反应 C.督促当然反 应 D.敦促 当然 反映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 是 ( ) A.青年人缺少经验,犯点错误是无可非议的,要热情帮助他们改正才是。 B.有些国家对别国的人权问题说三道四,横加指责,而对本国侵犯人权的行为 却讳莫如深。 C.基层干部要多为群众办实事,不能说得好听而没有行动,空头支票开多了, 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就会受损。 D.你只要设身处地为我们想想,就会同情我们的处境,不会对我们求全责备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是 ( ) A.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突出规范驾驶行为、增强安全意 识为原则,对闯黄灯、故意遮挡号牌等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 B.在先后发布“袭击纽约”、“袭击华盛顿”的视频后,朝鲜 22 日发布新的宣 传视频,显示“朝军大举进攻韩国,伞兵降落到韩国首尔与韩国士兵巷战,将 15 万美国公民劫持为人质”。 C.歼—15 飞机是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首型舰载多用途战斗机,它具有作战半径 大、机动性好、载弹量多等特点,被誉为凶猛强悍的空中“飞鲨”。 D.当澳大利亚籍主裁判本杰明·威廉姆斯吹响终场哨声时,刚刚用跌倒换来一 次助攻的张琳芃狠狠地将球远远地开到对方半场,仿佛只有这样就能稍稍释放一 些压力。 二、(9 分,每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翻看报纸上的畅销书排行榜,莫言作品有数部上榜, 且占据了榜首位置,这给人一种错觉,文学在中国又重新金贵起来,甚至会产生 这样良好的愿望——如果像莫言这样的作家的作品,能一直在畅销榜上该有多 好。读书可以折射一个国家的人的精神状态,一个举国热爱文学的国度,该是多 么令人向往。 但很快有泼冷水的人来了,发出了这样的提问,那些抢购莫言图书的人在莫言获 奖之前知道他是谁吗?其实这样的质疑价值不大,读者有权用自己的方式在合适 的时间消费莫言,就像消费者被一则电视广告打动而去购买某产品一样,诺奖这 个大广告铺天盖地,对莫言知之甚少或干脆不知莫言为何人的读者,去买几本莫 言的书来读一下,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买莫言的书,谈论莫言的获奖,这都是在正常的范围内消费莫言,此前哪一位作 家获得诺奖,不是被这样追捧? 之所以强调要在正常范围内理性地消费莫言,是因为另外一种夸张的、过度的 带有魔幻色彩的消费行为正在围绕着莫言展开,甚至有不可控之势,比如在北京 城内有十多处豪宅的陈光标要赠送莫言房子;莫言家乡有人设想政府应投资6.7 亿元打造旅游带,宁可赔钱也要种万亩高粱;在劝说莫言父亲修缮旧居时,竟然 说出这样的话:“儿子已经不是你的儿子,屋子也不是你的屋子了。”此外还有 人说,莫言的作品要收进教科书,莫言今年必上春晚……魔幻现实主义走出了莫 言的笔端,目前正在他身上一点点发生,“吃定莫言”的前景让不少人兴奋不已。 回望莫言获奖至今的舆论氛围,谈论金钱要远远多于谈论文学,从帮他分析奖金 怎么花,到帮他计算未来版税能收入多少,从网络书店高价出售莫言手稿、天命 书,再到抢注莫言域名,出售“莫言同款衬衫西服”……拜金主义气息混合着被 强行提炼出来的国家主义自豪感,共同构成了一个怪异景象:莫言获奖的文学意 义和文化意义被剥离出去,只剩下一场以金钱为核心的集体狂欢。莫言的文学成 就也不再是他个人努力的成果,而成为许多人消除文化自卑、宣扬政绩的工具。 莫言获奖,一种较为理想的长远影响是,刺激更多中国优秀的作家摆脱“写什么 怎么写”的困境,为处在边缘地带的作家带去一些光亮和希望。让社会重新发现 文学的力量,让文学成为一种精神和一种生活方式。改变现在的出版环境,降低 商业文学的市场占有比例,让更具品质的严肃文学作品获得生存尊严。而想要实 现这个理想的效果,必须要有强大的消费动力来推动,不消费莫言怎么成? 消费莫言无非前面说过的两种方式,但就眼下的氛围看,指望以莫言一己之力来 改变文学的尴尬存在,只是良好的愿望,癫狂的商业力量会裹挟更多人把莫言往 魔症的漩涡里推。还好,莫言是清醒的,他保持了一个“旁观者”的平静,甚至 还用戏谑的手法间接地批判着外界对他的消费,比如他辟谣说自己想在北京买 房,只不过是个玩笑,对家乡要种万亩高粱的说法,他称不必当真。莫言在用自 己的方式给“莫言热”降温,可现实却是,不把莫言的剩余价值榨空,某些人是 绝对不会停手的。 再过一些天,莫言的名字从图书畅销榜上消失,6.7亿的投资因像一个笑话而被 取消,人们在书店不再像买菜一样成筐地买莫言的书,那时,或许我们再谈谈莫 言,谈谈文学。 (摘编自韩浩月《消费莫言的两种方式》) 6.下列对于“消费莫言”的理解,正确的一项 是 A.莫言获奖后,人们争相抢购他的图书,不断谈论他获奖的是是非非,畅销书 排行榜上也有数部上榜且髙居榜首,这里面有些情况属于在正常范围内理性消费 莫言。 B.莫言获奖的文学意义和文化意义被剥离出去,只剩下一场以金钱为核心的集 体狂欢,这正是非理性过度消费莫言的实质所在 C.就眼下的氛围看,只能指望莫言亲自站出来改变文学的尴尬存在,否则,癫 狂的商业力量会裹挟更多人把莫言往魔症的漩涡里推。 D.随着时间的流逝,莫言的名字会从图书畅销榜上消失,6.7亿的投资因像 个笑话会被取消,种种情况表明,到那时莫言真正就会消费殆尽
买莫言的书,谈论莫言的获奖,这都是在正常的范围内消费莫言,此前哪一位作 家获得诺奖,不是被这样追捧? 之所以强调要在正常范围内理性地消费莫言,是因为另外一种夸张的、过度的、 带有魔幻色彩的消费行为正在围绕着莫言展开,甚至有不可控之势,比如在北京 城内有十多处豪宅的陈光标要赠送莫言房子;莫言家乡有人设想政府应投资 6.7 亿元打造旅游带,宁可赔钱也要种万亩高粱;在劝说莫言父亲修缮旧居时,竟然 说出这样的话:“儿子已经不是你的儿子,屋子也不是你的屋子了。”此外还有 人说,莫言的作品要收进教科书,莫言今年必上春晚……魔幻现实主义走出了莫 言的笔端,目前正在他身上一点点发生,“吃定莫言”的前景让不少人兴奋不已。 回望莫言获奖至今的舆论氛围,谈论金钱要远远多于谈论文学,从帮他分析奖金 怎么花,到帮他计算未来版税能收入多少,从网络书店高价出售莫言手稿、天命 书,再到抢注莫言域名,出售“莫言同款衬衫西服”……拜金主义气息混合着被 强行提炼出来的国家主义自豪感,共同构成了一个怪异景象:莫言获奖的文学意 义和文化意义被剥离出去,只剩下一场以金钱为核心的集体狂欢。莫言的文学成 就也不再是他个人努力的成果,而成为许多人消除文化自卑、宣扬政绩的工具。 莫言获奖,一种较为理想的长远影响是,刺激更多中国优秀的作家摆脱“写什么, 怎么写”的困境,为处在边缘地带的作家带去一些光亮和希望。让社会重新发现 文学的力量,让文学成为一种精神和一种生活方式。改变现在的出版环境,降低 商业文学的市场占有比例,让更具品质的严肃文学作品获得生存尊严。而想要实 现这个理想的效果,必须要有强大的消费动力来推动,不消费莫言怎么成? 消费莫言无非前面说过的两种方式,但就眼下的氛围看,指望以莫言一己之力来 改变文学的尴尬存在,只是良好的愿望,癫狂的商业力量会裹挟更多人把莫言往 魔症的漩涡里推。还好,莫言是清醒的,他保持了一个“旁观者”的平静,甚至 还用戏谑的手法间接地批判着外界对他的消费,比如他辟谣说自己想在北京买 房,只不过是个玩笑,对家乡要种万亩高粱的说法,他称不必当真。莫言在用自 己的方式给“莫言热”降温,可现实却是,不把莫言的剩余价值榨空,某些人是 绝对不会停手的。 再过一些天,莫言的名字从图书畅销榜上消失,6.7 亿的投资因像一个笑话而被 取消,人们在书店不再像买菜一样成筐地买莫言的书,那时,或许我们再谈谈莫 言,谈谈文学。 (摘编自韩浩月《消费莫言的两种方式》) 6.下列对于“消费莫言”的理解,正确的一项 是 ( ) A.莫言获奖后,人们争相抢购他的图书,不断谈论他获奖的是是非非,畅销书 排行榜上也有数部上榜且高居榜首,这里面有些情况属于在正常范围内理性消费 莫言。 B.莫言获奖的文学意义和文化意义被剥离出去,只剩下一场以金钱为核心的集 体狂欢,这正是非理性过度消费莫言的实质所在。 C.就眼下的氛围看,只能指望莫言亲自站出来改变文学的尴尬存在,否则,癫 狂的商业力量会裹挟更多人把莫言往魔症的漩涡里推。 D.随着时间的流逝,莫言的名字会从图书畅销榜上消失,6.7 亿的投资因像一 个笑话会被取消,种种情况表明,到那时莫言真正就会消费殆尽
7.下列对“莫言获奖”的意义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是 A.莫言的获奖可以使中国的文学重新“金贵”起来,促使更多的人加入到读书 的行列中去,形成一个热爱文学的国度 B.莫言的文学成就不再单纯是他个人努力的成果,而是成为更多人消除文化自 卑的工具,这极大地满足了中国人的自豪感。 C.刺激更多中国优秀的作家摆脱“写什么,怎么写”的困境,为处在边缘地带 的作家带去一些光亮和希望;让社会重新发现文学的力量,让文学成为一种精神 和一种生活方式 D.莫言的获奖为更多的商业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人们可以从网络书店高价 出售莫言手稿、天命书,再到抢注莫言域名,出售“莫言同款衬衫西服”等,从 而得到更多利润。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A.在劝说莫言父亲修缮旧居时,有人竟然说出这样的话:“儿子已经不是你的 儿子,屋子也不是你的屋子了。”这种无视别人尊严的说法令作者感到愤慨。 B.回望莫言获奖至今的舆论氛围,人们几乎都在谈论金钱,从帮他分析奖金怎 么花,到帮他计算未来版税能收入多少,这种莫名兴奋的心理其实就是国家自豪 感掩盖下的拜金主义 C.莫言的获奖可以改变现在的出版环境,降低商业文学的市场占有比例,让更 具品质的严肃文学作品获得生存尊严 D.在巨大的荣誉面前,莫言是一个清醒主义者,保持了一个“旁观者”的平静, 甚至还用戏谑的手法间接地批判着外界对他的消费。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山涛,字巨源,河内怀人也。涛早孤,居贫,少有器量,介然不群。性好《庄》 《老》,每隐身自晦。与嵇康、吕安善:后遏阮籍,便为竹林之交,着忘言之契 康后坐事,临诛,谓子绍曰:“巨源在,汝不孤矣。”涛年四十,始为郡主簿。 举孝廉,州辟河南从事。成熙初,封相国左长史。时帝以涛乡闾宿望,命太子拜 之。帝以齐王攸继景帝后,素又重攸,尝问裴秀曰:“大将军开建未遂,吾但承 奉后事耳。故立攸,将归功于兄,何如?”秀以为不可,又以问涛。涛对曰:“废 长立少,违礼不祥。国之安危,恒必由之。”太子位于是乃定。太子亲拜谢涛 及羊祜执政,时人欲危裴秀,涛正色保持之。由是失权臣意,出为冀州刺史,加 宁远将军。涛再居选职十有余年,每一官缺,辄启拟数人,诏旨有所向,然后显 奏,随帝意所欲为先。故帝之所用,或非举首,众情不察,以涛轻重任意。或谮 之于帝,故帝手诏戒涛曰:“夫用人惟才。不遗疏远单贱,天下便化矣。”而涛 行之自若,一年之后众情乃寝。涛中立于朝,晚值后党专权,不欲任杨氏,多有 讽谏,帝虽悟而不能改。后以年衰疾笃,上疏告退,不许。帝尝讲武于宣武场, 涛时有疾,诏乘步辇从。因与卢钦论用兵之本,以为不宜去州郡武备,其论甚精 初,陈郡袁毅尝为鬲令,贪浊而赂遗公卿,以求虚誉,亦遗涛丝百斤,涛不欲异
7.下列对“莫言获奖”的意义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是 ( ) A.莫言的获奖可以使中国的文学重新“金贵”起来,促使更多的人加入到读书 的行列中去,形成一个热爱文学的国度。 B.莫言的文学成就不再单纯是他个人努力的成果,而是成为更多人消除文化自 卑的工具,这极大地满足了中国人的自豪感。 C.刺激更多中国优秀的作家摆脱“写什么,怎么写”的困境,为处在边缘地带 的作家带去一些光亮和希望;让社会重新发现文学的力量,让文学成为一种精神 和一种生活方式。 D.莫言的获奖为更多的商业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人们可以从网络书店高价 出售莫言手稿、天命书,再到抢注莫言域名,出售“莫言同款衬衫西服”等,从 而得到更多利润。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A.在劝说莫言父亲修缮旧居时,有人竟然说出这样的话:“儿子已经不是你的 儿子,屋子也不是你的屋子了。”这种无视别人尊严的说法令作者感到愤慨。 B.回望莫言获奖至今的舆论氛围,人们几乎都在谈论金钱,从帮他分析奖金怎 么花,到帮他计算未来版税能收入多少,这种莫名兴奋的心理其实就是国家自豪 感掩盖下的拜金主义。 C.莫言的获奖可以改变现在的出版环境,降低商业文学的市场占有比例,让更 具品质的严肃文学作品获得生存尊严。 D.在巨大的荣誉面前,莫言是一个清醒主义者,保持了一个“旁观者”的平静, 甚至还用戏谑的手法间接地批判着外界对他的消费。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山涛,字巨源,河内怀人也。涛早孤,居贫,少有器量,介然不群。性好《庄》 《老》,每隐身自晦。与嵇康、吕安善:后遏阮籍,便为竹林之交,着忘言之契。 康后坐事,临诛,谓子绍曰:“巨源在,汝不孤矣。”涛年四十,始为郡主簿。 举孝廉,州辟河南从事。成熙初,封相国左长史。时帝以涛乡闾宿望,命太子拜 之。帝以齐王攸继景帝后,素又重攸,尝问裴秀曰:“大将军开建未遂,吾但承 奉后事耳。故立攸,将归功于兄,何如?”秀以为不可,又以问涛。涛对曰:“废 长立少,违礼不祥。国之安危,恒必由之。”太子位于是乃定。太子亲拜谢涛。 及羊祜执政,时人欲危裴秀,涛正色保持之。由是失权臣意,出为冀州刺史,加 宁远将军。涛再居选职十有余年,每一官缺,辄启拟数人,诏旨有所向,然后显 奏,随帝意所欲为先。故帝之所用,或非举首,众情不察,以涛轻重任意。或谮 之于帝,故帝手诏戒涛曰:“夫用人惟才。不遗疏远单贱,天下便化矣。”而涛 行之自若,一年之后众情乃寝。涛中立于朝,晚值后党专权,不欲任杨氏,多有 讽谏,帝虽悟而不能改。后以年衰疾笃,上疏告退,不许。帝尝讲武于宣武场, 涛时有疾,诏乘步辇从。因与卢钦论用兵之本,以为不宜去州郡武备,其论甚精。 初,陈郡袁毅尝为鬲令,贪浊而赂遗公卿,以求虚誉,亦遗涛丝百斤,涛不欲异
于时,受而藏于阁上。后毅事露,槛车送廷尉,凡所以赂皆见推检。涛乃取丝付 吏,积年尘埃,印封如初。 《晋书·山涛传》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A.大将军开建未遂 遂:完成 B.后以年衰疾笃,上疏告退 笃:深重 C.国之安危,恒必由之 D.或谮之于帝 谮:劝告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是 A.时帝以涛乡闾宿望 以涛轻重任意 B.因与卢钦论用兵之本 不如因善遇之 C.太子位于是乃定 涛乃取丝付吏 D.故帝之所用 或谮之于帝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山涛“清廉正直”的一组 是 ①少有器量,介然不群 ②废长立少 违礼不祥 ③诏旨有所向,然后显奏 ④时人欲危裴秀,涛正色保持之 ⑤不欲任杨氏,多有讽谏 ⑥积年尘埃,印封如初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是 A.山涛生性喜爱《老子》、《庄子》,常常想隐居山林,不问世事。 B.山涛虽然入仕较晚,但素有众望,因此深得司马氏政权统治者的尊崇,晋帝 还以太子的立选问题征求过山涛的意见 C.山涛在朝廷任职期间。以选贤任能为己任。尽管工作上的我行我素造成了 些失误,从而招人非议,但仍不失为一位好官 D.山涛既有文韬,又有武略。皇帝到宣武场讲习武事还让有病的山涛跟随。皇 帝与卢钦谈论用兵之本时,山涛也发表了精辟的见解。可见山涛还有杰出的军事 指挥才能。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于时,受而藏于阁上。后毅事露,槛车送廷尉,凡所以赂皆见推检。涛乃取丝付 吏,积年尘埃,印封如初。 《晋书·山涛传》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A.大将军开建未遂 遂:完成 B.后以年衰疾笃,上疏告退 笃:深重 C.国之安危,恒必由之 恒:一定 D.或谮之于帝 谮:劝告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是 ( ) A.时帝以涛乡闾宿望 以涛轻重任意 B.因与卢钦论用兵之本 不如因善遇之。 C.太子位于是乃定 涛乃取丝付吏 D.故帝之所用 或谮之于帝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山涛“清廉正直”的一组 是 ( ) ①少有器量,介然不群 ②废长立少, 违礼不祥 ③诏旨有所向,然后显奏 ④时人欲危裴秀,涛正色保持之 ⑤不欲任杨氏,多有讽谏 ⑥积年尘埃,印封如初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是 ( ) A.山涛生性喜爱《老子》、《庄子》,常常想隐居山林,不问世事。 B.山涛虽然入仕较晚,但素有众望,因此深得司马氏政权统治者的尊崇,晋帝 还以太子的立选问题征求过山涛的意见。 C.山涛在朝廷任职期间。以选贤任能为己任。尽管工作上的我行我素造成了一 些失误,从而招人非议,但仍不失为一位好官。 D.山涛既有文韬,又有武略。皇帝到宣武场讲习武事还让有病的山涛跟随。皇 帝与卢钦谈论用兵之本时,山涛也发表了精辟的见解。可见山涛还有杰出的军事 指挥才能。 第Ⅱ卷(共 114 分) 四、(2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