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年级第一次学情检测 语文I试题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包括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鉴赏、名句名篇默写、现代文阅渎(第—~第 六题,共90分)和作文(第七题,70分)两部分。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 上无效。本次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60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监考老师。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考试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 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并将考试证号用2B铅笔正确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其他位置作答 一律无效。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非选择题请用0.5毫米的黑色签 字笔在笞题卡指定区域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对上上下下四面八方以学术文化或文学为名的哄闹,复旦大学郜元宝教授有所_▲_ 在他看来,当今的文化和书籍崇拜是商业垄断和精神规训合力制造的偶像崇拜。表面上读书 做学问_▲_,其实全民抱着电视收看文化节目的现象乃是▲的文化奴役,确切地说是 被人为制造的应景文化、快餐文化、伪经典、伪高雅、伪博学、伪文化所奴役。 A.质疑风靡一时名副其实 B.质疑蔚然成风货真价实 C.置疑风靡一时货真价实 D.置疑蔚然成风名副其实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随着雾霾频发,油品质量对环境的影响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有测试表明,一些 城市空气中PM2.5的20%左右来自机动车尾气 B.在围棋人机大战中,机器人“阿尔法狗”以4:1大胜韩国名将李世石九段,这让很多人 担心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否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C.梁金辉临危受命,成为古井集团的掌舵者。他注重市场需求,拒绝盲目跟风,以独特的 产品设计与创新的营销方式盘活了销售困境 D.李克强总理要求相关部门彻查“问题疫苗”的流向和使用情况,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 行为,相关失职渎职行为严肃问责,绝不姑息。 3.根据语境,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3分)(▲) 所谓“文的自觉”,是一个美学概念,非单指文学而已。 ▲。谢赫总结的 六法”,“气韵生动”之后便是“骨法用笔”,这可说是自觉地总结了中国造型艺术的线的 功能和传统。_▲。应该说,中国古代相当懂得这一点,▲。、▲_。 ①康德曾说,线条比色彩更具审美性质 ②书法是把这种“线的艺术”高度集中化纯粹化的艺术,为中国所独有 ③它们同样展现为讲究、研讨、注意自身创造规律和审美形式 ④其他艺术,特别是绘画与书法,同样从魏晋起,表现着这个自觉
2017 届高三年级第一次学情检测 语 文 Ⅰ 试 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 ...的一组是(3 分) ( ▲ ) 对上上下下四面八方以学术文化或文学为名的哄闹,复旦大学郜元宝教授有所 ▲ 。 在他看来,当今的文化和书籍崇拜是商业垄断和精神规训合力制造的偶像崇拜。表面上读书 做学问 ▲ ,其实全民抱着电视收看文化节目的现象乃是 ▲ 的文化奴役,确切地说是 被人为制造的应景文化、快餐文化、伪经典、伪高雅、伪博学、伪文化所奴役。 A.质疑 风靡一时 名副其实 B.质疑 蔚然成风 货真价实 C.置疑 风靡一时 货真价实 D.置疑 蔚然成风 名副其实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 ▲ ) A.随着雾霾频发,油品质量对环境的影响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有测试表明,一些 城市空气中 PM2.5 的 20%左右来自机动车尾气。 B.在围棋人机大战中,机器人“阿尔法狗”以 4:1 大胜韩国名将李世石九段,这让很多人 担心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否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C.梁金辉临危受命,成为古井集团的掌舵者。他注重市场需求,拒绝盲目跟风,以独特的 产品设计与创新的营销方式盘活了销售困境。 D.李克强总理要求相关部门彻查“问题疫苗”的流向和使用情况,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 行为,相关失职渎职行为严肃问责,绝不姑息。 3.根据语境,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所谓“文的自觉”,是一个美学概念,非单指文学而已。 ▲ 。 ▲ 。谢赫总结的 “六法”,“气韵生动”之后便是“骨法用笔”,这可说是自觉地总结了中国造型艺术的线的 功能和传统。 ▲ 。应该说,中国古代相当懂得这一点, ▲ 。 ▲ 。 ①康德曾说,线条比色彩更具审美性质 ②书法是把这种“线的艺术”高度集中化纯粹化的艺术,为中国所独有 ③它们同样展现为讲究、研讨、注意自身创造规律和审美形式 ④其他艺术,特别是绘画与书法,同样从魏晋起,表现着这个自觉 注 意 事 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包括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鉴赏、名句名篇默写、现代文阅读(第一~第 六题,共 90 分)和作文(第七题,70 分)两部分。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 上无效。本次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满分 160 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监考老师。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考试证号用 0.5 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 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并将考试证号用 2B 铅笔正确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其他位置作答 一律无效。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非选择题请用 0.5 毫米的黑色签 字笔在答题卡指定区域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⑤线的艺术正如抒情文学一样,是中国文艺最为发达和最富民族特征的,它们同是中国 民族的文化一心理结构的表现 A.①②④⑤③B.④②①⑤③C.②③④①⑤D.④③①⑤② 4.情境不同,“月”在古人笔下承载的情感也不尽相同。下列诗句中,不是借“月”抒发“思 妇怀人”之情的一项是(3分) A.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B.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C.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秦城邻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D.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5.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 (▲) A.“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偏远之何伤。”中国历史上,从来就不乏像屈原这样置个人成败 利钝于不顾,执着一念,勇往直前的志士仁人 B.“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在时代的召唤前,青葱少年当志存千里,自强 不息,为开创美好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发展之基 C.“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晩不须嗟”,人生在世,惟得之淡然,失之坦然,你才能真 正拥抱一份随缘自适、泰然自得的洒脱与从容 D.“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俗世红尘中的我们与其喟叹年华匆匆,不 如珍借现有的光阴,把握属于自己的那份美好。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赵瞻云传 (明)陈继儒 ①瞻云子者,姓赵,名淮,字源长,太仓人。七龄而丧父,又七龄而丧母,遂自号日瞻 云子,志思也。三娶三失偶。性喜孤伴,好苦吟诵 ②顾独为琅玡兄弟及太原父子所知③。琅玡殁,王文肃公解相印归,与公日益昵。所 居去文肃南园不数武。文肃巾车过园,辄物色赵翁在否。在则相与把臂入林,分兰艺菊,举 觞斗棋,率抵暮以为常。而他若单赤贫,委苍庳屋,必侧身趋视之,去亦不复问报谢。浮屠 老子之宫,每有胜游,而公赴必人先,归必人后。酒酣耳热,曼为长讴,四座辟易,即群少 年竹肉满堂,噤无敢发声音。性慷慨,重然诺。人以缓急告,虽酣极燕笑时,辄愀然舍去。 凡为人经营劝导,宛转词色间,不啻身当之。贫者炊,暴者葬,具得公力居多。 ③公父事兄,母事嫂,待孀姊存殁皆有恩礼。与人交,坦直无他肠,所谈皆道义风雅节 侠,未尝以俗务经怀。独不耐龊市人态,甚则内呕,至义形于色。虽富贵人,富家翁,折行 就之,而心不服也。当文肃鼎盛时,坐无公不欢。公抗言无忌讳,退亦罕所干请。文肃每叹 曰:“吾阅人多矣,若口无佞舌,腰无媚骨者,其邻叟瞻子乎 ④及文肃父子相继捐宾客,物情炎冷,遮几百变,而公以一布衣,始终慰存太原家如故。 文肃存不加腴,亡不加瘠,衡门吟咏,老而不衰,其感报知,勃勃须发胸抱间,则又古高渐 离、侯生之流何亚也。惜里中知公者鲜,故于七十有五时,为作《瞻云子传》。 (有删减 【注】①琅玡兄弟、太原 琅玡兄弟指明代文学家王世贞、王世懋兄弟二人,太原父子指王锡爵 及其子王衡。②王文肃公:王锡爵,卒谥文肃,有《王文肃集》
⑤线的艺术正如抒情文学一样,是中国文艺最为发达和最富民族特征的,它们同是中国 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的表现 A.①②④⑤③ B.④②①⑤③ C.②③④①⑤ D.④③①⑤② 4.情境不同,“月”在古人笔下承载的情感也不尽相同。下列诗句中,不是..借“月”抒发“思 妇怀人”之情的一项是(3 分) ( ▲ ) A.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B.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C.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秦城邻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D.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5.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 ...语境的一项是(3 分) ( ▲ ) A.“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偏远之何伤。”中国历史上,从来就不乏像屈原这样置个人成败 利钝于不顾,执着一念,勇往直前的志士仁人。 B.“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在时代的召唤前,青葱少年当志存千里,自强 不息,为开创美好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发展之基。 C.“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人生在世,惟得之淡然,失之坦然,你才能真 正拥抱一份随缘自适、泰然自得的洒脱与从容。 D.“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俗世红尘中的我们与其喟叹年华匆匆,不 如珍惜现有的光阴,把握属于自己的那份美好。 二、文言文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 赵瞻云传 (明)陈继儒 ①瞻云子者,姓赵,名淮,字源长,太仓人。七龄而丧父,又七龄而丧母,遂自号曰瞻 云子,志思也。三娶三失偶。性喜孤伴,好苦吟诵。 ②顾独为琅玡兄弟及太原父子所知①。琅玡殁,王文肃公②解相印归,与公日益昵。所 居去文肃南园不数武。文肃巾车过园,辄物色..赵翁在否。在则相与把臂入林,分兰艺.菊,举 觞斗棋,率抵暮以为常。而他若单赤贫,委苍庳屋,必侧身趋视之,去亦不复问报谢。浮屠 老子之宫,每有胜游,而公赴必人先,归必人后。酒酣耳热,曼为长讴,四座辟易,即群少 年竹肉满堂,噤无敢发声音。性慷慨,重然诺。人以缓急..告,虽酣极燕笑时,辄愀然舍去。 凡为人经营劝导,宛转词色间,不啻身当之。贫者炊,暴者葬,具得公力居多。 ③公父事兄,母事嫂,待孀姊存殁皆有恩礼。与人交,坦直无他肠,所谈皆道义风雅节 侠,未尝以俗务经怀。独不耐龊市人态,甚则内呕,至义形于色。虽富贵人,富家翁,折行 就之,而心不服也。当文肃鼎盛时,坐无公不欢。公抗言无忌讳,退亦罕所干.请。文肃每叹 曰:“吾阅人多矣,若口无佞舌,腰无媚骨者,其邻叟瞻子乎!” ④及文肃父子相继捐宾客,物情炎冷,邅几百变,而公以一布衣,始终慰存太原家如故。 文肃存不加腴,亡不加瘠,衡门吟咏,老而不衰,其感报知,勃勃须发胸抱间,则又古高渐 离、侯生之流何亚也。惜里中知公者鲜,故于七十有五时,为作《瞻云子传》。 (有删减) 【注】①琅玡兄弟、太原父子:琅玡兄弟指明代文学家王世贞、王世懋兄弟二人,太原父子指王锡爵 及其子王衡。②王文肃公:王锡爵,卒谥文肃,有《王文肃集》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辄物色赵翁在否 物色:访寻 B.分兰艺菊 艺:欣赏 C.人以缓急告 缓急:困厄 D.退亦罕所干请 干:请托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锡爵赏识赵瞻云,甚至到了坐席上没有赵瞻云就不快乐的地步;罢相归田后,他与赵 瞻云的关系更加亲密。 B.赵瞻云虽生性喜欢独处,但在酒酣耳热之际,也会一展歌喉,凭借着他那曼妙婉转的歌 声征服所有在场的人 C.赵瞻云古道热肠,乐于助人,劝导别人能设身处地为人着想,常做帮助贫穷的人、安葬 暴亡的人这样的善事 D.赵瞻云懂得感恩,他感报琅玡兄弟、王锡爵父子的情意,与古代高渐离、侯生之类的人 物相比丝毫也不逊色。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浮屠老子之宫,每有胜游,而公赴必人先,归必人后。(4分) (2)吾阅人多矣,若口无佞舌,腰无媚骨者,其邻叟瞻子乎!(4分) 9.根据文章第三段的内容,概括赵瞻云的品格特点。(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金人摔露盘 庚寅岁春,奉使过京师,感怀作 (南宋)曾觌 记神京、繁华地,旧游踪。正御沟、舂水溶溶。平康巷陌,绣鞍金勒跃青骢。解衣沽酒 醉弦管,柳绿花红。 到如今、馀霜鬓,嗟往事、梦魂中。但寒烟、满目飞蓬。雕栏玉砌,空锁三十六离宫。 塞笳惊起暮天雁,寂寞东风。 【注】据《续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一载:庚寅年(公元1170年)春,宋孝宗仼命曾觌为贺金正旦副 使,出使金国,执行和谈任务。京师:即词作中的“神京”(今河南开封),北宋定都于此 (1)从全词看,作者“感怀”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3分 (2)词的上、下两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请简要分析。(4分) (3)请简要赏析全词的结句(“塞笳惊起暮天雁,寂寞东风”)。(4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 ▲ ) A.辄物色..赵翁在否 物色:访寻 B.分兰艺.菊 艺:欣赏 C.人以缓急..告 缓急:困厄 D.退亦罕所干.请 干:请托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 ) A.王锡爵赏识赵瞻云,甚至到了坐席上没有赵瞻云就不快乐的地步;罢相归田后,他与赵 瞻云的关系更加亲密。 B.赵瞻云虽生性喜欢独处,但在酒酣耳热之际,也会一展歌喉,凭借着他那曼妙婉转的歌 声征服所有在场的人。 C.赵瞻云古道热肠,乐于助人,劝导别人能设身处地为人着想,常做帮助贫穷的人、安葬 暴亡的人这样的善事。 D.赵瞻云懂得感恩,他感报琅玡兄弟、王锡爵父子的情意,与古代高渐离、侯生之类的人 物相比丝毫也不逊色。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⑴浮屠老子之宫,每有胜游,而公赴必人先,归必人后。(4 分) ▲ ▲ ⑵吾阅人多矣,若口无佞舌,腰无媚骨者,其邻叟瞻子乎!(4 分) ▲ ▲ 9.根据文章第三段的内容,概括赵瞻云的品格特点。(4 分) ▲ ▲ 三、古诗词鉴赏(11 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金人捧露盘 庚寅岁春,奉使过京师【注】,感怀作 (南宋)曾觌 记神京、繁华地,旧游踪。正御沟、春水溶溶。平康巷陌,绣鞍金勒跃青骢。解衣沽酒 醉弦管,柳绿花红。 到如今、馀霜鬓,嗟往事、梦魂中。但寒烟、满目飞蓬。雕栏玉砌,空锁三十六离宫。 塞笳惊起暮天雁,寂寞东风。 【注】据《续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一载:庚寅年(公元 1170 年)春,宋孝宗任命曾觌为贺金正旦副 使,出使金国,执行和谈任务。京师:即词作中的“神京”(今河南开封),北宋定都于此。 ⑴从全词看,作者“感怀”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3 分) ▲ ▲ ⑵词的上、下两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请简要分析。(4 分) ▲ ▲ ⑶请简要赏析全词的结句(“塞笳惊起暮天雁,寂寞东风”)。(4 分) ▲ ▲ 四、名篇名句默写(8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曾子曰 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第八》) (2)孟子曰:“ 仁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 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5)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6)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7)丛菊两开他日泪 (杜甫《秋兴八首》) (8)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苏轼《赤壁赋》)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大地 毕飞字 ①在我的老家,唯一的地貌就是平原,广阔的无垠的平整的平原。每一块士地都一样高, 没有洼陷,没有隆起的地方,没有石头。你的视线永远也没有阻隔,如果你看不到更远的地 方了,那只能说,你的肉眼到了极限。 ②我想我很小就了解了什么是大。大是迷人的,却折磨人。这个大不是沙漠的大,也不 是瀚海的大,沙漠和瀚海的大只不过是你需要跨过的距离。平原的大却不一样了,它是你劳 作的对象。每一尺、每一寸都要经过你的手。这是何等的艰辛!有些事情你可以千一辈子, 但不能想,一想就会胆怯,甚至于不寒而栗。 ③有一年的大年初一,我的父亲突然问我,如果把现在的你送回到那个时代,让你在 村子里做农民,你会怎么办?我想了很长时间,最后说:“我想我会死在我的壮年。”父亲不 再说话,整整一个下午。我说的是我的真实感受,但是,我冒失了,我忘记了说话的对象是 父亲。父亲是那个时代活下来的人,我的回答无疑戳到了他的疼处。我还是要说,父亲活下 来了,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壮举 ④庄稼人在艰辛地劳作,他们的劳作不停地改变大地上的色彩。最为壮观的一种颜色 是鹅黄——那是新秧苗的颜色。秧苗和任何一种庄稼都不一样,它要经过你的手,一棵-棵 地、一棵一棵地、一棵一棵地插下去。在天空与大地之间,无边无垠的鹅黄意味着什么?意 味着大地上密密麻麻的,全是庄稼人的指纹。鹅黄其实是明媚的,甚至是娇嫩的。因为辽阔 因为来自手工,它壮观了。我想告诉所有的画家,在我的老家,鹅黄实在是悲壮的 ⑤大地是色彩,也是声音。这声音很奇怪——你不能听,你—听它就没了,你不听它 又来了。泥土在开裂,庄稼在抽穗,流水在浇灌,这些都是声音,像呢喃,像交头接耳,鬼 鬼祟祟又坦坦荡荡,它们是枕边的耳语。麦浪和水稻的汹涌则是另_种音调无数的、细碎 的摩擦,叶对叶,芒对芒,秆对秆。无数的、细碎的摩擦汇聚起来了,波谷在流淌,从天的 这一头一直滚到天的那一头,是啸聚。声音真的不算大,但是,架不住它的厚实与不绝,它 成巨响的尾音,不绝如缕。尾音是尾音之后的尾音,恢宏是恢宏中间的恢宏。 ⑥还有气味。作为乡下人,我喜欢乡下人莫言。他的鼻子是一个天才。我喜欢莫言所 有的关于气味的描述,每一次看到莫言的气味描写,我就知道了,我的鼻子是空的,有两个 洞,从我的书房一直闻到莫言的书房,从我的故乡一直闻到莫言的故乡 ⑦福楼拜在《包法利夫人》里说过:“大自然充满诗意的感染,往往靠作家给我们。 这句话说得好。不管是大自然还是大地,它的诗意和感染力是作家提供出来的。无论是作为
⑴曾子曰:“ ▲ ,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第八》) ⑵孟子曰:“ ▲ ,仁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 ⑶ ▲ ,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 ⑷ ▲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⑸蟹六跪而二螯, ▲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⑹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 ,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⑺丛菊两开他日泪, ▲ 。(杜甫《秋兴八首》) ⑻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 。(苏轼《赤壁赋》) 五、现代文阅读(一)(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2~15 题。 大 地 毕飞宇 ①在我的老家,唯一的地貌就是平原,广阔的无垠的平整的平原。每一块土地都一样高, 没有洼陷,没有隆起的地方,没有石头。你的视线永远也没有阻隔,如果你看不到更远的地 方了,那只能说,你的肉眼到了极限。 ②我想我很小就了解了什么是大。大是迷人的,却折磨人。这个大不是沙漠的大,也不 是瀚海的大,沙漠和瀚海的大只不过是你需要跨过的距离。平原的大却不一样了,它是你劳 作的对象。每一尺、每一寸都要经过你的手。这是何等的艰辛!有些事情你可以干一辈子, 但不能想,一想就会胆怯,甚至于不寒而栗。 ③有一年的大年初一,我的父亲突然问我,如果把现在的你送回到那个时代,让你在 村子里做农民,你会怎么办?我想了很长时间,最后说:“我想我会死在我的壮年。”父亲不 再说话,整整一个下午。我说的是我的真实感受,但是,我冒失了,我忘记了说话的对象是 父亲。父亲是那个时代活下来的人,我的回答无疑戳到了他的疼处。我还是要说,父亲活下 来了,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壮举。 ④庄稼人在艰辛地劳作,他们的劳作不停地改变大地上的色彩。最为壮观的一种颜色 是鹅黄——那是新秧苗的颜色。秧苗和任何一种庄稼都不一样,它要经过你的手,一棵一棵 地、一棵一棵地、一棵一棵地插下去。在天空与大地之间,无边无垠的鹅黄意味着什么?意 味着大地上密密麻麻的,全是庄稼人的指纹。鹅黄其实是明媚的,甚至是娇嫩的。因为辽阔, 因为来自手工,它壮观了。我想告诉所有的画家,在我的老家,鹅黄实在是悲壮的。 ⑤大地是色彩,也是声音。这声音很奇怪——你不能听,你一听它就没了,你不听它 又来了。泥土在开裂,庄稼在抽穗,流水在浇灌,这些都是声音,像呢喃,像交头接耳,鬼 鬼祟祟又坦坦荡荡,它们是枕边的耳语。麦浪和水稻的汹涌则是另一种音调,无数的、细碎 的摩擦,叶对叶,芒对芒,秆对秆。无数的、细碎的摩擦汇聚起来了,波谷在流淌,从天的 这一头一直滚到天的那一头,是啸聚。声音真的不算大,但是,架不住它的厚实与不绝,它 成巨响的尾音,不绝如缕。尾音是尾音之后的尾音,恢宏是恢宏中间的恢宏。 ⑥还有气味。作为乡下人,我喜欢乡下人莫言。他的鼻子是一个天才。我喜欢莫言所 有的关于气味的描述,每一次看到莫言的气味描写,我就知道了,我的鼻子是空的,有两个 洞,从我的书房一直闻到莫言的书房,从我的故乡一直闻到莫言的故乡。 ⑦福楼拜在《包法利夫人》里说过:“大自然充满诗意的感染,往往靠作家给我们。” 这句话说得好。不管是大自然还是大地,它的诗意和感染力是作家提供出来的。无论是作为
一个读者还是作为一个作者,我都要感谢福楼拜的谦卑和骄傲。 ⑧大地在那儿,还在那儿,一直在那儿,永远在那儿。这是泪流满面的事实。 (选自《散文选刊》2014年第2期,有删改) 2.请简要分析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6分) 13.第④段说“鹅黄实在是悲壮的”,请结合文本阐述作者这样说的理由。(4分) 14.请简要赏析第⑤段画线句的表达特色。(4分) 15.有人说:“毕飞宇的作品大都扎根在民间和大地,这使得他的作品具有醒目的厚重感。” 请结合文本,探究本文的“厚重感”体现在何处。(6分) 六、现代文阅读C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书法闲话 雷抒雁 ①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举世闻名。不说别的,且说汉字;也不说汉字象形的美好,只说 汉字书写的“奇妙"。 ②汉字的书写,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书写,使汉字有了真、草、隶、篆诸体;又因 各体的书写,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书法家 ③市场经济,利益是一把酵母,把—切沉睡旳普通面粉都能唤醒,让它蓬達勃勃膨胀起 来。书写也不例外,动辄挥毫的书法家,自晋、隋、唐、宋、明、清以来,于斯为盛。只要 有文人聚会,便有纸张笔砚侍候,会写不会写,都来挥洒几笔。只要有上级领导视察,便有 留写“墨宝”一项,是宝不是宝,都要装裱供奉起来。如果说,只是一乐,当作雅事,也还 罢了,最多不过是附庸风雅;但一旦沾上铜臭,便不能不令人作呕 ④每每游览书画店,常见有熟人的“墨宝”在卖;看那字,不过刚过涂鸦,标价却不菲 一问,道是价因名列,说那是“名人字”,卖的就是那名 ⑤但是凭写字出名不易。你得下那童子功,三日一点,五日一捺;门前先得有一池水 预备洗笔;屋后也得有一块地,留作笔冢。可是,今日之人谁又下得那苦心,耐得那寂寞 如此练来,要等到能上市卖艺,大约先已饿成菜色。 ⑥没有童子功,怎么办?当代人长于编故事,要成名,先得有一套奇异履历。速成的书 法家,也会编故事,说自幼家学濡染,三岁学颜柳,五岁习二王;年长之后,又是某某书法 家入室弟子,得了真传;之后,再编些何处发表,何处展览,某馆收藏之类。未见其字,先 吓你—个跟头。其实,现今说是喜爱收藏书法的,究有几人真懂其奥妙?大多是跟风扬尘的 先前,嘲笑写诗之人比读诗的多,每片树叶上都有一个诗人。近些年,我倒看见毎片树叶上 都站着两个书法家 ⑦“书法”作品完成较快,一幅字,慢写,十多分钟;快写,三五分钟。如以时间论值 其单位时间创值仅次于西方拳坛的拳击手。时下,有作家以写字代替写作,说是写字之润笔, 高于快于写作之稿费,可以为证 ⑧字写得不甚好,被某人收了私藏,见仁见智,或生或死,也还罢了。可恨的是一些风
一个读者还是作为一个作者,我都要感谢福楼拜的谦卑和骄傲。 ⑧大地在那儿,还在那儿,一直在那儿,永远在那儿。这是泪流满面的事实。 (选自《散文选刊》2014 年第 2 期,有删改) 12.请简要分析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6 分) ▲ ▲ 13.第④段说“鹅黄实在是悲壮的”,请结合文本阐述作者这样说的理由。(4 分) ▲ ▲ 14.请简要赏析第⑤段画线句的表达特色。(4 分) ▲ ▲ 15.有人说:“毕飞宇的作品大都扎根在民间和大地,这使得他的作品具有醒目的厚重感。” 请结合文本,探究本文的“厚重感”体现在何处。(6 分) ▲ ▲ 六、现代文阅读(二)(18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6~18 题。 书法闲话 雷抒雁 ①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举世闻名。不说别的,且说汉字;也不说汉字象形的美好,只说 汉字书写的“奇妙”。 ②汉字的书写,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书写,使汉字有了真、草、隶、篆诸体;又因 各体的书写,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书法家。 ③市场经济,利益是一把酵母,把一切沉睡的普通面粉都能唤醒,让它蓬蓬勃勃膨胀起 来。书写也不例外,动辄挥毫的书法家,自晋、隋、唐、宋、明、清以来,于斯为盛。只要 有文人聚会,便有纸张笔砚侍候,会写不会写,都来挥洒几笔。只要有上级领导视察,便有 留写“墨宝”一项,是宝不是宝,都要装裱供奉起来。如果说,只是一乐,当作雅事,也还 罢了,最多不过是附庸风雅;但一旦沾上铜臭,便不能不令人作呕。 ④每每游览书画店,常见有熟人的“墨宝”在卖;看那字,不过刚过涂鸦,标价却不菲。 一问,道是价因名列,说那是“名人字”,卖的就是那名。 ⑤但是凭写字出名不易。你得下那童子功,三日一点,五日一捺;门前先得有一池水, 预备洗笔;屋后也得有一块地,留作笔冢。可是,今日之人谁又下得那苦心,耐得那寂寞。 如此练来,要等到能上市卖艺,大约先已饿成菜色。 ⑥没有童子功,怎么办?当代人长于编故事,要成名,先得有一套奇异履历。速成的书 法家,也会编故事,说自幼家学濡染,三岁学颜柳,五岁习二王;年长之后,又是某某书法 家入室弟子,得了真传;之后,再编些何处发表,何处展览,某馆收藏之类。未见其字,先 吓你一个跟头。其实,现今说是喜爱收藏书法的,究有几人真懂其奥妙?大多是跟风扬尘的。 先前,嘲笑写诗之人比读诗的多,每片树叶上都有一个诗人。近些年,我倒看见每片树叶上 都站着两个书法家。 ⑦“书法”作品完成较快,一幅字,慢写,十多分钟;快写,三五分钟。如以时间论值, 其单位时间创值仅次于西方拳坛的拳击手。时下,有作家以写字代替写作,说是写字之润笔, 高于快于写作之稿费,可以为证。 ⑧字写得不甚好,被某人收了私藏,见仁见智,或生或死,也还罢了。可恨的是一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