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2018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查 语文试题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在答题卡上与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 题,写在试卷、草稿纸上或答题卡非题号对应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 规定以外的笔和纸答题,不得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 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很多人认为社交网络的实时性加速了谣言的传播,这似乎是有道理的,但先于社 交网络存在的BBS、“论坛”和“社区”等交流平台也有实时性;很多研究复杂 网络的分析则认为,社交网络的复杂结构更易于传播谣言,复杂网络的结构特性 确实会加速谣言的传播,但事实上社交网络的复杂结构特性在人际社会中同样具 备,因此这不能解释两者的区别。实时性所带来的信息成本降低因素不是决定性 的,网络结构因素又不能完全说明问题,真正造成社交网络谣言传播加剧的根源 是信息反馈机制的失效 在传统的人际社会中,谣言传播是在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人际圈子中,首先由 “谣言感染者”发起谣言,接着倾听者们会逐一表示自己的态度:认同、反对或 沉默。“认同”会增加圈子中的个体进一步将谣言带入另一个交际圈的兴趣;相 反,“反对”会减弱圈子里的个体对于谣言的兴趣。如果反对者的态度足够强烈 且理由充分,圈子中的其他人也会成为“谣言免疫者”甚至“谣言粉碎者” 当其在别的圈子中再次听到该谣言时,也会加以反对 在虚拟的社交网络中,由于信息发布的单向性和局域广播性,谣言的传播机制通 常是:谣言发布一一推送给交际圈中的每一个个体一一个体转发一一再次推送给 新的圈子,而反馈并不在再次推送的内容中。在整个传播机制中,一方面,个体 对谣言的反馈无法与谣言的传播同步,谣言的单向发布使得信息并不需要获得反 馈就可以传播,这样导致反馈远远滞后;另一方面,社交网络的反馈只针对谣言 发起者,并不具有等同的局域广播性,这使得反馈变得异常微弱。严重滞后和微 弱到不起眼的音量,使得人际社会的反馈机制在社交网络中根本无法发挥作用 这就是为什么社交网络中“智者”的声音会为谣言所淹没 把准社交网络上谣言传播加剧的根源,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提出减少谣言传播几 率、降低谣言传播危害的策略。我们认为,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的技 术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谣言传播的自动辨识,实行风险标注,提醒用户; 加强对谣言传播路径的监控,及时发现髙风险的谣言传播:强化对谣言传播“易 感人群”的教育保护,提高他们的谣言辩识、防范能力 (摘编自喻国明《双因机制: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谣言生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社交网络与人际社会的结构特性相似,其复杂性并不是加速谣言传播的原因。 B.在传统的人际社会中,可能影响倾听者对谣言做出判断的主要是谣言感染者
厦门市 2018 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查 语文试题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在答题卡上与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 题,写在试卷、草稿纸上或答题卡非题号对应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 规定以外的笔和纸答题,不得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 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很多人认为社交网络的实时性加速了谣言的传播,这似乎是有道理的,但先于社 交网络存在的 BBS、“论坛”和“社区”等交流平台也有实时性;很多研究复杂 网络的分析则认为,社交网络的复杂结构更易于传播谣言,复杂网络的结构特性 确实会加速谣言的传播,但事实上社交网络的复杂结构特性在人际社会中同样具 备,因此这不能解释两者的区别。实时性所带来的信息成本降低因素不是决定性 的,网络结构因素又不能完全说明问题,真正造成社交网络谣言传播加剧的根源 是信息反馈机制的失效。 在传统的人际社会中,谣言传播是在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人际圈子中,首先由 “谣言感染者”发起谣言,接着倾听者们会逐一表示自己的态度:认同、反对或 沉默。“认同”会增加圈子中的个体进一步将谣言带入另一个交际圈的兴趣;相 反,“反对”会减弱圈子里的个体对于谣言的兴趣。如果反对者的态度足够强烈 且理由充分,圈子中的其他人也会成为“谣言免疫者”甚至“谣言粉碎者”—— 当其在别的圈子中再次听到该谣言时,也会加以反对。 在虚拟的社交网络中,由于信息发布的单向性和局域广播性,谣言的传播机制通 常是:谣言发布——推送给交际圈中的每一个个体——个体转发——再次推送给 新的圈子,而反馈并不在再次推送的内容中。在整个传播机制中,一方面,个体 对谣言的反馈无法与谣言的传播同步,谣言的单向发布使得信息并不需要获得反 馈就可以传播,这样导致反馈远远滞后;另一方面,社交网络的反馈只针对谣言 发起者,并不具有等同的局域广播性,这使得反馈变得异常微弱。严重滞后和微 弱到不起眼的音量,使得人际社会的反馈机制在社交网络中根本无法发挥作用 ——这就是为什么社交网络中“智者”的声音会为谣言所淹没。 把准社交网络上谣言传播加剧的根源,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提出减少谣言传播几 率、降低谣言传播危害的策略。我们认为,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的技 术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谣言传播的自动辨识,实行风险标注,提醒用户; 加强对谣言传播路径的监控,及时发现高风险的谣言传播;强化对谣言传播“易 感人群”的教育保护,提高他们的谣言辩识、防范能力。 (摘编自喻国明《双因机制: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谣言生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社交网络与人际社会的结构特性相似,其复杂性并不是加速谣言传播的原因。 B.在传统的人际社会中,可能影响倾听者对谣言做出判断的主要是谣言感染者
C.在社交网络中,反馈异常微弱,是因为反馈不具有与谣言传播等同的单向性。 D.对有高谣言风险的信息实行风险标注,作用类似于人际社会中反对者的发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传播机制人手,比较了人际社会和社交网络中反馈机制对谣言抑制效 果的差异。 B.文章以社交网络信息传播过程的先后为序,论述了谣言反馈机制失效的两点 原因 C.文章站在净化社交网络环境的立场,主要从客观技术层面立论分析,见解深 刻独到。 D.针对社交网络谣言传播加剧的问题,文章追根溯源,深入剖析,并提出了具体 建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有新的证据表明社交网络和人际社会的结构很不相同,就会削弱本文论 证的可信度。 B.在人际社会的交往中,谣言在不同交际圈的传播有可能使谣言感染者转变成 谣言免疫者。 C.只有加强对谣言传播路径的监控,才能及时发现髙风险的谣言传播,从而提 高辟谣效率。 D.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的发展,社交网络可能会形成类似人际社 会的反馈机制。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回到冰川 马温 这条冰川以数字命名,越过去就是异邦,所以它也是国境线。 在冰川的上空,此刻有一只鹰。 去冰川的路超级坏,车子吱吱呀呀爬到山顶时,我们看到了那只鹰。鹰也看着我 们,眼神旷远而寒冷。追击野兔时,鹰就是这种眼神。它没有歧视我们,但也不 准备给予我们优待。我们不适应这种眼神,空无一物又是锐无比。我们的怯意让 鹰很受用,它散开双翅,呼一声就飞向山谷。 山顶上只有我们,我们坐在越野车里,越野车看似霸道,胡子拉碴像强盗,其实 外壳都是塑料。这就是我们的内涵。“不好玩!”鹰的内心一定会这样想。鹰飞 进了山谷,山谷里内容多,好玩 牦牛安静地嚼着草,嚼着嚼着,就将自己变成一尊雕塑。灰鼠从一个洞口窜进另 个洞口,草皮的下面建有它们的秘密通道。黄羊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突然间, 毫无预兆,其中一只会撒开四蹄,跳跃着,从路的一边跑到另一边 临近边境了,还是能看到放牧点。几个牧人,加上几十几百的牦牛绵羊,让那些 微小的放牧点有了村庄的喧闹。清晨,圈门一打开,牛羊就如潮水淌进了草甸子 太阳落山是它们归圈的时候。牧人还懒懒坐在石头上吸烟,牛羊已经沿着公路慢 慢回家。羊喜欢聚在一起,一团一团地,像白云,有时几头黑牦牛挤进羊的队伍 云就不白了。车子停下来让牛羊先行,牛羊却将车子围起来,好奇地嗅着鼻子 座碎石山成为阻挡我们视线的最后一道障碍。爬上去才能看到冰川。那就爬吧。 山并不高,可是这儿的海拔高,五千多米,我们手持登山杖,爬几步就大喘气
C.在社交网络中,反馈异常微弱,是因为反馈不具有与谣言传播等同的单向性。 D.对有高谣言风险的信息实行风险标注,作用类似于人际社会中反对者的发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从传播机制人手,比较了人际社会和社交网络中反馈机制对谣言抑制效 果的差异。 B.文章以社交网络信息传播过程的先后为序,论述了谣言反馈机制失效的两点 原因。 C.文章站在净化社交网络环境的立场,主要从客观技术层面立论分析,见解深 刻独到。 D.针对社交网络谣言传播加剧的问题,文章追根溯源,深入剖析,并提出了具体 建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有新的证据表明社交网络和人际社会的结构很不相同,就会削弱本文论 证的可信度。 B.在人际社会的交往中,谣言在不同交际圈的传播有可能使谣言感染者转变成 谣言免疫者。 C.只有加强对谣言传播路径的监控,才能及时发现高风险的谣言传播,从而提 高辟谣效率。 D.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的发展,社交网络可能会形成类似人际社 会的反馈机制。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回到冰川 马温 这条冰川以数字命名,越过去就是异邦,所以它也是国境线。 在冰川的上空,此刻有一只鹰。 去冰川的路超级坏,车子吱吱呀呀爬到山顶时,我们看到了那只鹰。鹰也看着我 们,眼神旷远而寒冷。追击野兔时,鹰就是这种眼神。它没有歧视我们,但也不 准备给予我们优待。我们不适应这种眼神,空无一物又是锐无比。我们的怯意让 鹰很受用,它散开双翅,呼一声就飞向山谷。 山顶上只有我们,我们坐在越野车里,越野车看似霸道,胡子拉碴像强盗,其实 外壳都是塑料。这就是我们的内涵。“不好玩!”鹰的内心一定会这样想。鹰飞 进了山谷,山谷里内容多,好玩。 牦牛安静地嚼着草,嚼着嚼着,就将自己变成一尊雕塑。灰鼠从一个洞口窜进另 一个洞口,草皮的下面建有它们的秘密通道。黄羊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突然间, 毫无预兆,其中一只会撒开四蹄,跳跃着,从路的一边跑到另一边。 临近边境了,还是能看到放牧点。几个牧人,加上几十几百的牦牛绵羊,让那些 微小的放牧点有了村庄的喧闹。清晨,圈门一打开,牛羊就如潮水淌进了草甸子。 太阳落山是它们归圈的时候。牧人还懒懒坐在石头上吸烟,牛羊已经沿着公路慢 慢回家。羊喜欢聚在一起,一团一团地,像白云,有时几头黑牦牛挤进羊的队伍, 云就不白了。车子停下来让牛羊先行,牛羊却将车子围起来,好奇地嗅着鼻子。 一座碎石山成为阻挡我们视线的最后一道障碍。爬上去才能看到冰川。那就爬吧。 山并不高,可是这儿的海拔高,五千多米,我们手持登山杖,爬几步就大喘气
鹰在头顶盘旋,鹰没有高反,不会大喘气,鹰俯瞰着它的王国。牛羊吃草,牧人 躺在干沟里睡觉,黄羊踢着前蹄扭头四顾,草甸子裂成碎片,露岀满腹的砾石, 还有昨夜残雪、动物残骸……日子天天如此,安详而艰难,艰难而安详。鹰所看 到的,是不是有点单调、有点沉闷?不过,鹰因为飞得高,在我们还拄着登山杖 努力爬山时,它已提前看到了冰川。 那条冰川是这片荒寒地带的亮色 接着是我们。我们也看到了。那个刹那是安静的。冰川那么美丽,它也没有大喊 大叫,它就是安静地矗立在那儿,我们作为旅行者,凭什么大喊大叫?美的东西 都不会喧哗,绝美的东西更是沉默如金。当一种美排山倒海、让人窒息地压迫过 来,我们除了闭上眼睛感受,还能做什么? 可是,我们终于还是忍不住喊叫起来:竟然有一对新人正在冰川拍婚纱照。我们 将赞美送给了他们。婚纱照都是花好月圆,海风轻轻地吹,海浪轻轻地摇,可他 们执意要找一个非凡背景,他们要请冰川见证他们生命的结合。这就要吃苦。女 生穿着大红婚纱,鞋上套着防滑冰爪,在男友的搀扶下,一步步向上走。在这儿, 向前的路要他们一起走完,可以相帮,不能替代。我们钦佩这对来自深圳的新人, 他们千里迢迢奔向冰川,好像回到家乡聆听一场教诲。 当婚纱在晶莹的冰坡上铺展,真的像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在盛放,还有相机、外拍 灯、反光板,航拍飞行器嗡嗡地响着,化妆师为新娘补妆,这些确实分散了我们 对冰川的注意。可是我们不认为这是损失,我们把这次邂逅当作一则回家的寓言。 “回到冰川”,我这样说,是否用词准确呢?我们常常说回到家乡,“回到”就 是重返、投奔,好像落叶归根,从此再不分离。可是,冰川不是我的家,我为什 么非要把今天的抵达定义为“回到冰川”呢? 冰川到了。在九月的阳光下,它正在融化。不用担心,它不会消失,寒冬正在到 来,就是今天,凌晨,这儿又下了一场雪。那时,我们的越野车还未出发,而拍 婚纱的那对新人,相拥着走岀野营帐篷,站在漫天大雪中,已经摆好拍摄姿势。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标题“回到冰川”,揭示了本文所叙述的内容,不仅仅是一次现实的寻访冰 川之旅,更是一次心灵与精神的回归之旅 B.文章描写山谷中牦牛、灰鼠、黄羊等的活动,笔触细致,构成了一幅富有生 气的图景,照应了上文“山谷里内容多”。 C.文章写“我们”看到冰川的感受,将它的博大与人的渺小对比,既表达了赞 美之情,也含有对自我的批评,文字朴素而真诚。 D.文章用很大篇幅叙写去冰川路上的情形,对后文写冰川的大美起了铺垫的作 用,也蕴含了很多人生道理,给人启迪 5.文章几次写到鹰,突出了鹰对人的观察和人对鹰的心理的猜想,有什么用意? 请简析。(5分) 6.文章为什么要在后半部分写一对新人在冰川前拍婚纱照?请结合全文进行分 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 2012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宣布投入区域服务,这是中国卫星 导航产业发展史上值得铭记的时刻,是个重要的里程碑。这标志着我国卫星导航
鹰在头顶盘旋,鹰没有高反,不会大喘气,鹰俯瞰着它的王国。牛羊吃草,牧人 躺在干沟里睡觉,黄羊踢着前蹄扭头四顾,草甸子裂成碎片,露出满腹的砾石, 还有昨夜残雪、动物残骸……日子天天如此,安详而艰难,艰难而安详。鹰所看 到的,是不是有点单调、有点沉闷?不过,鹰因为飞得高,在我们还拄着登山杖 努力爬山时,它已提前看到了冰川。 那条冰川是这片荒寒地带的亮色。 接着是我们。我们也看到了。那个刹那是安静的。冰川那么美丽,它也没有大喊 大叫,它就是安静地矗立在那儿,我们作为旅行者,凭什么大喊大叫?美的东西 都不会喧哗,绝美的东西更是沉默如金。当一种美排山倒海、让人窒息地压迫过 来,我们除了闭上眼睛感受,还能做什么? 可是,我们终于还是忍不住喊叫起来:竟然有一对新人正在冰川拍婚纱照。我们 将赞美送给了他们。婚纱照都是花好月圆,海风轻轻地吹,海浪轻轻地摇,可他 们执意要找一个非凡背景,他们要请冰川见证他们生命的结合。这就要吃苦。女 生穿着大红婚纱,鞋上套着防滑冰爪,在男友的搀扶下,一步步向上走。在这儿, 向前的路要他们一起走完,可以相帮,不能替代。我们钦佩这对来自深圳的新人, 他们千里迢迢奔向冰川,好像回到家乡聆听一场教诲。 当婚纱在晶莹的冰坡上铺展,真的像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在盛放,还有相机、外拍 灯、反光板,航拍飞行器嗡嗡地响着,化妆师为新娘补妆,这些确实分散了我们 对冰川的注意。可是我们不认为这是损失,我们把这次邂逅当作一则回家的寓言。 “回到冰川”,我这样说,是否用词准确呢?我们常常说回到家乡,“回到”就 是重返、投奔,好像落叶归根,从此再不分离。可是,冰川不是我的家,我为什 么非要把今天的抵达定义为“回到冰川”呢? 冰川到了。在九月的阳光下,它正在融化。不用担心,它不会消失,寒冬正在到 来,就是今天,凌晨,这儿又下了一场雪。那时,我们的越野车还未出发,而拍 婚纱的那对新人,相拥着走出野营帐篷,站在漫天大雪中,已经摆好拍摄姿势。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标题“回到冰川”,揭示了本文所叙述的内容,不仅仅是一次现实的寻访冰 川之旅,更是一次心灵与精神的回归之旅。 B.文章描写山谷中牦牛、灰鼠、黄羊等的活动,笔触细致,构成了一幅富有生 气的图景,照应了上文“山谷里内容多”。 C.文章写“我们”看到冰川的感受,将它的博大与人的渺小对比,既表达了赞 美之情,也含有对自我的批评,文字朴素而真诚。 D.文章用很大篇幅叙写去冰川路上的情形,对后文写冰川的大美起了铺垫的作 用,也蕴含了很多人生道理,给人启迪。 5.文章几次写到鹰,突出了鹰对人的观察和人对鹰的心理的猜想,有什么用意? 请简析。(5 分) 6.文章为什么要在后半部分写一对新人在冰川前拍婚纱照?请结合全文进行分 析。(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2012 年 12 月 27 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宣布投入区域服务,这是中国卫星 导航产业发展史上值得铭记的时刻,是个重要的里程碑。这标志着我国卫星导航
产业从此进入以北斗为核心推动力的时代。2013-2015年是北斗产业的启动和快 速发展期。在2013年前的十多年间,主要是以推进北斗一号的应用为主,北斗 用户终端总数量只有二十万套左右。未来,北斗产业在定位、导航、授时等功能 的基础上,将在大众消费应用、交通物流管理、测绘地理信息、关键基础设施、 紧急安全救援、行业精准应用等六个领域实现较快发展。其中紧急安全救援主要 涉及医疗消防救援、防灾减灾抗灾、道路安全救援以及紧急搜索救助等相关的调 度协调管理和导航定位与位置信息服务。 (摘编自曹冲《中国北斗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材料二: 与CPS相比,北斗有自己取胜的独门绝技一一短报文功能。短报文与目前的手机 短信功能相类似,用户可以通过北斗用户机发送一条长度为120个字的信息,向 外界告知位置。在汶川地震搜救时,北斗就曾经大展身手。在川西北通信信号遮 蔽干扰严重的复杂环境中,美国的CPS只能显示终端位置信息而无通信功能,而 卫星移动电话虽可实现语音通信,但不具备定位导航功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同 时具备空间定位、时间基准授时和短报文通信功能,解决了抢险救灾应急指挥中 的定位与通信难题 (摘编自《揭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信号盲区可发送短信》,2012年1月9日 《南方日报》) 材料三: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全球搜救功能示意图 北斗卫星覆盖星座 本地用户 接收终端 用户搜救 北斗卫星 搜救任务 示位标 任务安排 控制中心 救助服务 多模跟踪 搜救协调 团队 与统调中心下“中心 其它借口 (资料来源于陈敏等《北斗导航技术在山地休闲旅游应急救援管理中的应 用研究》) 注:示位标,指紧急无线电示位标,遇险后可发求救信号。 材料四: 随着北斗三号工程第三、四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2018年北斗卫星进入密集发 射期。相较北斗二号,北斗三号卫星系统不仅覆盖更广,精度更高,而且可靠性 更好;不仅实现全球覆盖,而且卫星载荷有了很大进步,增加了全球搜救功能
产业从此进入以北斗为核心推动力的时代。2013-2015 年是北斗产业的启动和快 速发展期。在 2013 年前的十多年间,主要是以推进北斗一号的应用为主,北斗 用户终端总数量只有二十万套左右。未来,北斗产业在定位、导航、授时等功能 的基础上,将在大众消费应用、交通物流管理、测绘地理信息、关键基础设施、 紧急安全救援、行业精准应用等六个领域实现较快发展。其中紧急安全救援主要 涉及医疗消防救援、防灾减灾抗灾、道路安全救援以及紧急搜索救助等相关的调 度协调管理和导航定位与位置信息服务。 (摘编自曹冲《中国北斗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材料二: 与 CPS 相比,北斗有自己取胜的独门绝技——短报文功能。短报文与目前的手机 短信功能相类似,用户可以通过北斗用户机发送一条长度为 120 个字的信息,向 外界告知位置。在汶川地震搜救时,北斗就曾经大展身手。在川西北通信信号遮 蔽干扰严重的复杂环境中,美国的 CPS 只能显示终端位置信息而无通信功能,而 卫星移动电话虽可实现语音通信,但不具备定位导航功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同 时具备空间定位、时间基准授时和短报文通信功能,解决了抢险救灾应急指挥中 的定位与通信难题。 (摘编自《揭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信号盲区可发送短信》,2012 年 1 月 9 日 《南方日报》) 材料三: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全球搜救功能示意图 北斗卫星覆盖星座 (资料来源于陈敏等《北斗导航技术在山地休闲旅游应急救援管理中的应 用研究》) 注:示位标,指紧急无线电示位标,遇险后可发求救信号。 材料四: 随着北斗三号工程第三、四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2018 年北斗卫星进入密集发 射期。相较北斗二号,北斗三号卫星系统不仅覆盖更广,精度更高,而且可靠性 更好;不仅实现全球覆盖,而且卫星载荷有了很大进步,增加了全球搜救功能
并且搜救精度可达“米”级。这将为航海、航空和陆地用户的遇险搜救提供便利, 比起可能只提供公里级搜救精度的国际标准搜救卫星精度更高。2017年底,我 国的北斗系统及北斗系统搭栽遇险搜救载荷写入国际搜救卫星组织中轨搜救卫 星系统框架文件,这标志着北斗系统加入国际搜救卫星系统迈出了第一步, 相比GPS、格洛纳斯导航,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增加了全球短报文功能,有星间 链路,将来还有其他空间环境监测载荷,可能还有自主导航功能,这些都是其他 导航系统不完全具备的功能。 (摘编自《北斗导航副总师:该系统全球搜救功能达到“米”级》,2018年3 月4日央广网)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备定位、导航、授时等功能,可运用于大众消费应用等多 领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B.根据材料三,北斗卫星接收到求救信号,即向求救者反馈任务安排,并将信 号发送本地用户接收终端 C.根据材料三,搜救任务控制中心收到信号后,将信号发送给多个对象,由多模 跟踪与统调中心联系救助服务团队 D.北斗三号比起北斗二号系统更加先进,服务范围更广,这将大大增加北斗用 户数量,推动我国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2013年前以推进北斗一号的应用为主,2013年后北斗二号投入区域服务,现 在北斗三号已开展了全球搜救服务。 B.北斗产业在紧急安全救援领域将实现更快发展,其实早在汶川地震搜救中北 斗导航系统就曾大展身手。 C.北斗三号新增了短报文功能,这个功能与手机短信功能相类似,用户可以通过 终端发送一条120字以内的信息 D.北斗导航系统具备全球短报文功能、自主导航功能,并有星间链路,可见比 其他导航系统更先进 E.北斗导航系统相较国际标准搜救卫星具有精度更高的全球搜救功能,但尚未 加入国际搜救卫星系统。 9.北斗导航系统在紧急搜索救助中具有哪些优势?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4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贾逵,真定藁城人。隶拱圣为卒,至殿前班副都知。从狄青征侬智髙,战于归仁 驿。既陈,青誓众曰:“不待令而举者斩!”时左将孙节战死,逵为右将军先锋 将,私念所部兵数困易衄,兵法先据高者胜,苟复待命而贼乘胜先登,吾事去矣 即日引军趋山。既定,贼至,逵麾众驰下,仗剑大呼,断贼为二。贼首尾不相救, 遂溃。逵诣青请罪,青拊其背劳谢之。邕州城空,青使逵λ括公私遗坠,固辞。 是时,将校多以搜城故匿窃金宝,独逵无所犯。迁嘉州刺史。初,逵少孤,厚赂 继父,得其母奉以归。至是,以母老辞,不许,而赐母冠帔。秦山多巨木,与夏 人错壤,逵引轻兵往采伐。羌酋驰至,画地立表约决胜负。逵引弓连三中的,首 下马拜伏,从逵取盈而归。徒并代路,专主管辟府军马。熟户散处边关,苦于寇 略,逵差度远近,聚为二十七堡,次第相望,自是害乃息。一夕烽火屡发左右白
并且搜救精度可达“米”级。这将为航海、航空和陆地用户的遇险搜救提供便利, 比起可能只提供公里级搜救精度的国际标准搜救卫星精度更高。2017 年底,我 国的北斗系统及北斗系统搭栽遇险搜救载荷写入国际搜救卫星组织中轨搜救卫 星系统框架文件,这标志着北斗系统加入国际搜救卫星系统迈出了第一步。 相比 GPS、格洛纳斯导航,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增加了全球短报文功能,有星间 链路,将来还有其他空间环境监测载荷,可能还有自主导航功能,这些都是其他 导航系统不完全具备的功能。 (摘编自《北斗导航副总师:该系统全球搜救功能达到“米”级》,2018 年 3 月 4 日央广网)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备定位、导航、授时等功能,可运用于大众消费应用等多 领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B.根据材料三,北斗卫星接收到求救信号,即向求救者反馈任务安排,并将信 号发送本地用户接收终端。 C.根据材料三,搜救任务控制中心收到信号后,将信号发送给多个对象,由多模 跟踪与统调中心联系救助服务团队。 D.北斗三号比起北斗二号系统更加先进,服务范围更广,这将大大增加北斗用 户数量,推动我国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2013 年前以推进北斗一号的应用为主,2013 年后北斗二号投入区域服务,现 在北斗三号已开展了全球搜救服务。 B.北斗产业在紧急安全救援领域将实现更快发展,其实早在汶川地震搜救中北 斗导航系统就曾大展身手。 C.北斗三号新增了短报文功能,这个功能与手机短信功能相类似,用户可以通过 终端发送一条 120 字以内的信息。 D.北斗导航系统具备全球短报文功能、自主导航功能,并有星间链路,可见比 其他导航系统更先进。 E.北斗导航系统相较国际标准搜救卫星具有精度更高的全球搜救功能,但尚未 加入国际搜救卫星系统。 9.北斗导航系统在紧急搜索救助中具有哪些优势?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4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贾逵,真定藁城人。隶拱圣为卒,至殿前班副都知。从狄青征侬智高,战于归仁 驿。既陈,青誓众曰:“不待令而举者斩!”时左将孙节战死,逵为右将军先锋 将,私念所部兵数困易衄,兵法先据高者胜,苟复待命而贼乘胜先登,吾事去矣。 即日引军趋山。既定,贼至,逵麾众驰下,仗剑大呼,断贼为二。贼首尾不相救, 遂溃。逵诣青请罪,青拊其背劳谢之。邕州城空,青使逵入括公私遗坠,固辞。 是时,将校多以搜城故匿窃金宝,独逵无所犯。迁嘉州刺史。初,逵少孤,厚赂 继父,得其母奉以归。至是,以母老辞,不许,而赐母冠帔。秦山多巨木,与夏 人错壤,逵引轻兵往采伐。羌酋驰至,画地立表约决胜负。逵引弓连三中的,首 下马拜伏,从逵取盈而归。徒并代路,专主管辟府军马。熟户散处边关,苦于寇 略,逵差度远近,聚为二十七堡,次第相望,自是害乃息。一夕烽火屡发左右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