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2020届高三年(上)暑期测试 语文 (本试卷共三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战国策》是西汉学者刘向所整理、校订的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是最早的一部 国别体史书。 B.《左传》为“十三经”之一,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所作,因为《左传》和《公 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资治通鉴》我国古代最大的 部编年体逋史。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被鲁迅称誉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下面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晋侯、秦伯围郑”中的“侯”“伯”均 是爵位。 B.“不然,籁何以至此”中的“籍”是项羽的名。古人幼时命名,成年时取字,对尊辈 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自称和对平辈则称名。 C.“是寡大之过也”中的“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 是古代君主、诸侯王自己的谦称。敢以烦执事”中的“执事”是对对方的敬称。“吾不能 早用子”中韵“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D.按照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所以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 做南面”,“北面”。宾主之间宴席酬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 为侍坐。 3.下面句子中全含有通假主的一项是()(3分) ①令将军与臣有郤②项王按剑而跽曰③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走 ④卒起不意,尽失其度⑤今老矣,无能为也已⑥蒲苇纫如丝 ⑦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⑧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A.①③④⑤⑥⑦B.②③④⑤⑥⑦C.①④⑤⑥⑦⑧D.②③④⑥⑦⑧ 4.下列句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厦门 2020 届高三年(上)暑期测试(一) 语 文 (本试卷共三大题。满分:100 分 考试时间:90 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 1.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 分) A.《战国策》是西汉学者刘向所整理、校订的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是最早的一部 国别体史书。 B.《左传》为“十三经”之一,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所作,因为《左传》和《公 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资治通鉴》我国古代最大的一 部编年体逋史。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被鲁迅称誉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下面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 分) A,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晋侯、秦伯围郑”中的“侯”“伯”均 是爵位。 B.“不然,籁何以至此”中的“籍”是项羽的名。古人幼时命名,成年时取字,对尊辈 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自称和对平辈则称名。 C.“是寡大之过也”中的“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 是古代君主、 诸侯王自己的谦称。敢以烦执事”中的“执事”是对对方的敬称。“吾不能 早用子”中韵“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D.按照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所以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 做南面”,“北面”。宾主之间宴席酬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 为侍坐。 3.下面句子中全含有通假主的—项是()(3 分) ①令将军与臣有郤 ②项王按剑而跽曰 ③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走 ④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⑤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⑥蒲苇纫如丝 ⑦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⑧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A.①③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④⑤⑥⑦⑧ D.②③④⑥⑦⑧ 4.下列句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 分)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夕、②是寡人之过也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④行李之往来,尽使其度⑤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A.①③④/②⑥/⑤B.①②/③⑥/④⑤ C.①④/②③⑥/⑤D.①⑤/②⑥/③④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因击沛公于坐②不如因善遇之 B.①贪于财货,好美姬②得复见将军于此 C.①不然,籍何以至此②项王默然不应 D.①为击破沛公军②窃为大王不取也 6.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拜会,前往)/旦暮渡易水(早晚)/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往) B.有以报太子(有用来……的办法)/不能喻之于怀(明白)/既祖,取道(临时祭路神, 引申为饯别和送行) C.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置办)/怨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逆料、想到将来)/乃 引其匕首提秦王(掷击) D.持千金之资币物(礼品)/秦王复击轲,被八创(受)/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侵损 削减) 7.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近的一项是()(3分) 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B.处分适兄意 C.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D.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8.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A.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B.沛公今安在?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D.吾属今为之虏矣。 9.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沛公军霸上②乃遂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③吾得兄事之④项伯杀人,臣活之⑤素 善留侯张良⑥范增数目项王⑦一觞一咏⑧朝济而夕设版焉⑨追亡逐北⑩千万不复 A.①⑥⑦/②③⑧/④/⑤⑩/⑨B.①⑥⑦/@③⑧④/⑤⑨⑩ C,①⑥⑦⑨/②③8/④⑤⑩D.①⑥⑦⑧/②③⑨/④⑤⑩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夕、②是寡人之过也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④行李之往来,尽使其度 ⑤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A.①③④/②⑥/⑤ B.①②/③⑥/④⑤ C.①④/②③⑥/⑤ D.①⑤/②⑥/③④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①因击沛公于坐 ②不如因善遇之 B.①贪于财货,好美姬 ②得复见将军于此 C.①不然,籍何以至此 ②项王默然不应 D.①为击破沛公军 ②窃为大王不取也 6.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拜会,前往)/旦暮渡易水(早晚)/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往) B.有以报太子(有用来……的办法)/不能喻之于怀(明白)/既祖,取道(临时祭路神, 引申为饯别和送行) C.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置办)/怨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逆料、想到将来)/乃 引其匕首提秦王(掷击) D.持千金之资帀物(礼品)/秦王复击轲,被八创(受)/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侵损, 削减) 7.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近的一项是()(3 分) 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B.处分适兄意 C.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D.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8.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 例句: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A.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B.沛公今安在?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D.吾属今为之虏矣。 9.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①沛公军霸上 ②乃遂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③吾得兄事之 ④项伯杀人,臣活之 ⑤素 善留侯张良⑥范增数目项王 ⑦一觞一咏 ⑧朝济而夕设版焉 ⑨追亡逐北 ⑩千万不复 全 A.①⑥⑦/②③⑧/④/⑤⑩/⑨ B.①⑥⑦/@③⑧④/⑤⑨⑩ C,①⑥⑦⑨/②③⑧/④⑤⑩ D.①⑥⑦⑧/②③⑨/④⑤⑩
10.下列加点的词语不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3分) A.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B.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C.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D.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虞集,字伯生父汲,娶杨氏。集三岁即知读书,是岁乙亥,汲挈家趋岭外,干戈中无书 册可携,杨氏口授文,闻辄成诵。比还长沙,就外傅,始得刻本,则已尽读诸经,通其大义 矣。大德初,授大都路儒学教授,虽以训迪为职,而益自充广,不少暇佚。除国子助教,即 以师道自任,诸生伺其退,每挟策趋门下卒业,他馆生多相率诣集请益。除博士,监祭殿上, 有刘生者,被酒失礼俎豆间,集言诸监,请削其籍。大臣有为刘生谢者,集持不可,曰:“国 学,礼义之所出也,此而不治,何以为教!”竟黜刘生。泰定初,考试礼部,言于同列曰 国家科目之法,诸经传注各有所主者,将以一道德、同风俗,非欲使学者专门擅业,如近 代五经学究之固陋也。圣经深远,非一人之见可尽,试艺之文,推其高者取之,不必先有主 意,若先定主意,则求贤之心狭,而差自此始矣。”后再为考官,率持是说,故所取每称得 人。有旨采辑本朝典故修《经世大典》,命集与赵世延同任总裁。俄世延归,集专领其事, 再阅岁,书乃成,凡八百帙。帝以集弘才博识无施不官一时大典册咸出其手集每承诏有所述 作必以帝王之道治忽之故从容讽切冀有感悟承顾问及古今政治得失,尤委曲尽言,时世家子 孙以才名进用者众,患其知遇日隆,每思有以间之。既不效,则相与摘集文辞,指为讥讪 赖天子察知有自,故不能中伤。论荐人材,必先器识;评议文章,不折之于至当不止,其诡 于经者,文虽善,不与也。虽以此二者忤物速谤,终不为动。光人龚伯璲,以才俊为马祖常 所喜,祖常为御史中丞,伯璲游其门,祖常亟称之,欲集为荐引,集不可,曰:“是子虽小 有才,然非远器。”祖常犹未以为然。邀集过其家,设宴,酒半,出荐牍求集署,集固拒之 至正八年,以病卒,年七十有七。 (节 《元史·虞集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定一项是()(3分) A.比还长沙 比:等到。B.不少暇佚 佚:散失。 C.文虽善,不与也与:赞许。D.虽以此二者忤物速谤速:招致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帝以集弘才/博识无施不宜/一时大典册咸出其手/集每承诏/有所述作必以帝王之道/治忽 之故/从容讽切/冀有感悟/ B.帝以集弘才/博识无施不宜/一时大典册咸出其手/集每承诏有所述作/必以帝王之道/治忽
10.下列加点的词语不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 )(3 分) A.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B.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C.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D.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 一 14 题。 虞集,字伯生父汲,娶杨氏。集三岁即知读书,是岁乙亥, ...汲挈家趋岭外,干戈中无书 册可携,杨氏口授文,闻辄成诵。比.还长沙,就外傅,始得刻本,则已尽读诸经,通其大义 矣。大德初,授大都路儒学教授,虽以训迪为职,而益自充广,不少暇佚.。除国子助教,即 以师道自任,诸生伺其退,每挟策趋门下卒业,他馆生多相率诣集请益。除博士,监祭殿上, 有刘生者,被酒失礼俎豆..间,集言诸监,请削其籍。大臣有为刘生谢者,集持不可,曰:“国 学,礼义之所出也,此而不治,何以为教!”竟黜刘生。泰定初,考试礼部,言于同列曰: “国家科目之法,诸经传注各有所主者,将以一道德、同风俗,非欲使学者专门擅业,如近 代五经学究之固陋也。圣经深远,非一人之见可尽,试艺之文,推其高者取之,不必先有主 意,若先定主意,则求贤之心狭,而差自此始矣。”后再为考官,率持是说,故所取每称得 人。有旨采辑本朝典故修《经世大典》,命集与赵世延同任总裁。俄世延归,集专领其事, 再阅岁,书乃成,凡八百帙。帝以集弘才博识无施不宜一时大典册咸出其手集每承诏有所述 作必以帝王之道治忽之故从容讽切冀有感悟承顾问及古今政治得失,尤委曲尽言,时世家子 孙以才名进用者众,患其知遇日隆,每思有以间之。既不效,则相与摘集文辞,指为讥讪, 赖天子察知有自,故不能中伤。论荐人材,必先器识;评议文章,不折之于至当不止,其诡 于经者,文虽善,不与.也。虽以此二者忤物速谤,终不为动。光人龚伯璲,以才俊为马祖常 所喜,祖常为御史中丞,伯璲游其门,祖常亟称之,欲集为荐引,集不可,曰:“是子虽小 有才,然非远器。”祖常犹未以为然。邀集过其家,设宴,酒半,出荐牍求集署,集固拒之。 至正八年,以病卒,年七十有七。 (节选自.《元史•虞集传》)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定一项是()(3 分) A.比还长沙 比:等到。 B.不少暇佚 佚:散失。 C.文虽善,不与也 与:赞许。 D.虽以此二者忤物速谤 速:招致。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帝以集弘才/博识无施不宜/一时大典册咸出其手/集每承诏/有所述作必以帝王之道/治忽 之故/从容讽切/冀有感悟/ B.帝以集弘才/博识无施不宜/一时大典册咸出其手/集每承诏有所述作/必以帝王之道/治忽
之故/从容讽切/冀有感悟 C.帝以集弘才博识/无施不宜/一时大典册成出其手/集每承诏有所述作/必以帝王之道/治忽 之故/从容讽切/冀有感悟 D.帝以集弘才博识/无施不宜/一时大典册成出其手/集每承诏/有所述作必以帝王之道/治忽 之故/从容讽切/冀有感悟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乙亥是干支之一,中国古代历法中,十二天干」与十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 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 B.俎和豆是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两种器具,泛指各种礼器,引申为祭祀和崇奉之意。 C.礼部,中国古代官署,南北朝时北周始设,隋唐时为六部之一,主要掌管教育科举及礼仪 外交事务。 D.五经是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合称,相传为孔子编订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5^1YA.虞集天资聪颖 记忆超群。三岁时他随家人到岭外,母杨氏口授文章给他,他很快就能记诵经书内容,于是 又拜师学习,返回长沙得到刻本,终于得以遍读经书,通晓大义。 B.虞集重视师道,捍卫礼义。他在任儒学教授时,自觉充实知识;任国子助教时,诲人不倦; 刘生在祭祀上有失礼行为,他坚持主张将其开除 C.虞集才华出众,颇受赏识。在赵世延离开后,虞集专领修撰《经世大典》之事,完成该书; 在接受皇帝咨询及论述古今政治得失时,能委婉地讲明道理 D.虞集评人论文,见此原则。他评论人才注重器量识见,评议文章中是经义,即使因此触怒 他人也不改变;马祖常力荐龚伯璲,虞集却认为他不能担当大事,拒绝签署推荐书 三、默写(8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氓》中直接表现女主人公己不再相信爱情,瓶接劝告其他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句子 是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离骚》) (3)李白在《蜀道难》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 是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 (4)《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是 三、作文(50分)
之故/从容讽切/冀有感悟 C.帝以集弘才博识/无施不宜/一时大典册咸出其手/集每承诏有所述作/必以帝王之道/治忽 之故/从容讽切/冀有感悟 D.帝以集弘才博识/无施不宜/一时大典册咸出其手/集每承诏/有所述作必以帝王之道/治忽 之故/从容讽切/冀有感悟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3 分) A.乙亥是干支之一,中国古代历法中,十二天干」与十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 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 B.俎和豆是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两种器具,泛指各种礼器,引申为祭祀和崇奉之意。 C.礼部,中国古代官署,南北朝时北周始设,隋唐时为六部之一,主要掌管教育科举及礼仪 外交事务。 D.五经是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合称,相传为孔子编订。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 分):5^1YA.虞集天资聪颖, 记忆超群。三岁时他随家人到岭外,母杨氏口授文章给他,他很快就能记诵经书内容,于是 又拜师学习,返回长沙得到刻本,终于得以遍读经书,通晓大义。 B.虞集重视师道,捍卫礼义。他在任儒学教授时,自觉充实知识;任国子助教时,诲人不倦; 刘生在祭祀上有失礼行为,他坚持主张将其开除。 C.虞集才华出众,颇受赏识。在赵世延离开后,虞集专领修撰《经世大典》之事,完成该书; 在接受皇帝咨询及论述古今政治得失时,能委婉地讲明道理。 D.虞集评人论文,见此原则。他评论人才注重器量识见,评议文章中是经义,即使因此触怒 他人也不改变;马祖常力荐龚伯璲,虞集却认为他不能担当大事,拒绝签署推荐书。 三、默写(8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 分) (1)《氓》中直接表现女主人公己不再相信爱情,瓶接劝告其他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句子 是: , 。 (2) ,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离骚》) (3) 李白在《蜀道难》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 , ”就 是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 (4) 《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是: , 。 三、作文(50 分)
16.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50分) 有一种现点认为:作家写作时心里要装着读者,多倾听读者的呼声。另一种着法是:作 家写作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读者所左右 假如你是创通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将如何对特你 的“读者”? 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 不得抄袭、套作 注意:书写清晰,卷面整洁。卷面分:5分
16.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50 分) 有一种现点认为:作家写作时心里要装着读者,多倾听读者的呼声。另一种着法是:作 家写作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读者所左右。 假如你是创通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将如何对特你 的“读者”? 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 800 字。 不得抄袭、套作。 注意:书写清晰,卷面整洁。 卷面分: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