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 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在试题卷、 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现代文阅读(36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体的,中医的理论和实践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 维方式。 中医首先反映的是中国文化、中国哲学整体关联的思维方式。有人认为,中医的 理论是不科学的、模糊的、不可实证的,那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现在的实证观 念和思维。实证思维主张分析还原,还原到后来就各个成为一个孤立的个体。整 体关联的思维也讲还原,而整体关联所还原的个体是相互关联的个体。从根本上 说,中医研究的是人这个有精神的高级生命体。因此,中医才有这样的观念,整 体生命的每一个部分都能完整地反映整体的面貌,而不只是反映那个部分。比如, 肝脏不只反映肝脏,心不只反映心,而是与其他脏器的生理功能密切关联 中医诊治要周全地考虑不同性别、体质、地域、时间等因素,对药材的采用也非 常强调地域性的差异,这是基于中国哲学中“自然合理”的理念。“自然合理” 有尊重自然和注重个性两重内涵。中国哲学里的“自然”是本然的意思,任何违 背事物本来面貌的做法都是不合理的,我们应该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因势利 导”,晏适合、符合这个事物的本来发展的途径、趋势。而现代人所尊奉的“科 学合理”的理念,是要去掌控自然,去改变事物的本来面貌。其实,很多现代科 学家已经开始认识到,科学并不是按照人的意志去改变自然界的本来关系,而是 使自然界和人类能够更加和谐地相处。此外,“自然合理”非常强调符合事物的 本性,即个性,这就跟科学合理的思维方式强调普遍化、普适性有很大的差异。 中医还体现了中国哲学所强调的直觉思维。在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中 “望”和“闻”是医生的直觉,中医通过“望”观察病者的气色、舌苔和形态, 通过“闻”病者的体气、口气、二便之气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一个初步的判断 医者“问”,患者通过口述的方式,将自己的直观感受告诉医生。最后是“切”, 医生通过脉象来印证医者对患者情况的直觉判断是否准确。许多人认为中医“望 闻问切”太主观、不科学,这源于近百年来,我们形成的这样一种观念:只有理 性才是可靠的,直觉是不可靠的;理性的东西是清晰的、准确的,直觉的东西是 模糊的、不准确的。其实,科学的发展已经越来越认识到模糊化更接近事物整体 的本来面貌,而有时候越清晰越有可能对事物的认识越来越片面。这也正是现在 科学模糊学理论发展的一个道理。在中国的文化里面,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医 中医在模糊中间有着极其精确的一面,这也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特色
福建省厦门市 2019 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 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在试题卷、 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体的,中医的理论和实践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 维方式。 中医首先反映的是中国文化、中国哲学整体关联的思维方式。有人认为,中医的 理论是不科学的、模糊的、不可实证的,那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现在的实证观 念和思维。实证思维主张分析还原,还原到后来就各个成为一个孤立的个体。整 体关联的思维也讲还原,而整体关联所还原的个体是相互关联的个体。从根本上 说,中医研究的是人这个有精神的高级生命体。因此,中医才有这样的观念,整 体生命的每一个部分都能完整地反映整体的面貌,而不只是反映那个部分。比如, 肝脏不只反映肝脏,心不只反映心,而是与其他脏器的生理功能密切关联。 中医诊治要周全地考虑不同性别、体质、地域、时间等因素,对药材的采用也非 常强调地域性的差异,这是基于中国哲学中“自然合理”的理念。“自然合理” 有尊重自然和注重个性两重内涵。中国哲学里的“自然”是本然的意思,任何违 背事物本来面貌的做法都是不合理的,我们应该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因势利 导”,晏适合、符合这个事物的本来发展的途径、趋势。而现代人所尊奉的“科 学合理”的理念,是要去掌控自然,去改变事物的本来面貌。其实,很多现代科 学家已经开始认识到,科学并不是按照人的意志去改变自然界的本来关系,而是 使自然界和人类能够更加和谐地相处。此外,“自然合理”非常强调符合事物的 本性,即个性,这就跟科学合理的思维方式强调普遍化、普适性有很大的差异。 中医还体现了中国哲学所强调的直觉思维。在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中, “望”和“闻”是医生的直觉,中医通过“望”观察病者的气色、舌苔和形态, 通过“闻”病者的体气、口气、二便之气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一个初步的判断。 医者“问”,患者通过口述的方式,将自己的直观感受告诉医生。最后是“切”, 医生通过脉象来印证医者对患者情况的直觉判断是否准确。许多人认为中医“望 闻问切”太主观、不科学,这源于近百年来,我们形成的这样一种观念:只有理 性才是可靠的,直觉是不可靠的;理性的东西是清晰的、准确的,直觉的东西是 模糊的、不准确的。其实,科学的发展已经越来越认识到模糊化更接近事物整体 的本来面貌,而有时候越清晰越有可能对事物的认识越来越片面。这也正是现在 科学模糊学理论发展的一个道理。在中国的文化里面,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医, 中医在模糊中间有着极其精确的一面,这也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特色
我们要继承中医的传统,坚守中医的传统理念。这不仅仅是中医界的责任,同样 也是中国哲学界与文化界的责任 (摘编自楼宇烈《中医的人文内涵及其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中医基于中国哲学整体关联的思维方式,认为每一个脏器都能反映整体的面 貌 B.中医选用药材强调地域的差异,这与“自然合理”理念中尊重自然的内涵不 C.中医通过综合运用“望闻问切”四种方式诊断疾病,以实现对病情的准确把 握 D.中医被误解与我们未认识到理性思维的局限,未充分理解直觉思维的价值有 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阐释注重个性的理念,是建立在对尊重自然的理念做详细分析的基础上 的 B.文章引述科学模糊学理论,来论证中医体现了中国哲学强调的直觉思维的观 点 C.文章以中医理论和实践为依据,多方面论证了中医对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的体 现。 D.文章用对比的方式论证了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的优点,包含了为中医正名的动 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哲学整体关联的思维方式在对个体事物的分析上,超越了实证观念与思 维 B.与中医尊重自然的理念相反,“科学合理”的理念是要去改变事物的本来面 貌 C.中医崇尚的“自然合理”的理念,也体现在了教育领域“因材施教”的做法 中。 D.如果澄清了人们对理性与直觉的错误认识,中医传统理念就能得到继承与坚 守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根据日前发布的2017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结果,2017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 水平为14.18%,较2016年的11.58%增长2.6个百分点,呈持续上升态势。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 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从知识、行为和技能三个方面来看 2017年中国居民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25.82%,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 水平为14.30%,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16.38% 据了解,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会进一步加强农村等重点地区、儿童青少年等重 点人群的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继续加大慢病防治素养和基本医疗素养提升力 度,加强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流,为健康素养提升提供支持。 (摘编自王秉阳《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呈持续上升态势》,新华网2018 年9月27日)
我们要继承中医的传统,坚守中医的传统理念。这不仅仅是中医界的责任,同样 也是中国哲学界与文化界的责任。 (摘编自楼宇烈《中医的人文内涵及其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医基于中国哲学整体关联的思维方式,认为每一个脏器都能反映整体的面 貌。 B.中医选用药材强调地域的差异,这与“自然合理”理念中尊重自然的内涵不 符。 C.中医通过综合运用“望闻问切”四种方式诊断疾病,以实现对病情的准确把 握。 D.中医被误解与我们未认识到理性思维的局限,未充分理解直觉思维的价值有 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阐释注重个性的理念,是建立在对尊重自然的理念做详细分析的基础上 的。 B.文章引述科学模糊学理论,来论证中医体现了中国哲学强调的直觉思维的观 点。 C.文章以中医理论和实践为依据,多方面论证了中医对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的体 现。 D.文章用对比的方式论证了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的优点,包含了为中医正名的动 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哲学整体关联的思维方式在对个体事物的分析上,超越了实证观念与思 维。 B.与中医尊重自然的理念相反,“科学合理”的理念是要去改变事物的本来面 貌。 C.中医崇尚的“自然合理”的理念,也体现在了教育领域“因材施教”的做法 中。 D.如果澄清了人们对理性与直觉的错误认识,中医传统理念就能得到继承与坚 守。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根据日前发布的 2017 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结果,2017 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 水平为 14.18%,较 2016 年的 11.58%增长 2.6 个百分点,呈持续上升态势。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 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从知识、行为和技能三个方面来看, 2017 年中国居民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 25.82%,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 水平为 14.30%,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 16.38%。 据了解,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会进一步加强农村等重点地区、儿童青少年等重 点人群的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继续加大慢病防治素养和基本医疗素养提升力 度,加强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流,为健康素养提升提供支持。 (摘编自王秉阳《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呈持续上升态势》,新华网 2018 年 9 月 27 日)
材料二: 风靡已久的“酸碱体质理论”骗局被揭穿,其炮制者罗伯特·欧阳被美国法庭宣 判有罪,并被处以上亿美元的重罚。其实,类似的健康类骗局还有很多。比如流 传甚广的“吃黑巧克力能减肥”,也是一条彻头彻尾的谣言。比如接种疫苗反而 更容易生病,长期受到手机、微波妒、通讯基站的电磁辐射会致癌,喝点红酒能 软化心血管……这些早已被证伪的健康谣言仍不时出现,令人难辩真假。 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和养生,各种各样的健康秘方、养生理论层出不穷 要想拨云见日、分辨真假,关键一招就是要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少交“智商 税”。科学是严谨的,商家兜售的产品或理论是否符合常识、是否夸大其词、背 后有无科学数据支撑等,都需要一一厘清。健康养生,光动心还不行,必须要动 动脑,有态度,更要有知识。 (摘编自汪灵犀《击破“酸碱”骗局重塑健康观念》,《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 年1月15日) 材料三 图1:健康体检行业产业链 横向发展 常规体检 疗诊断 解化平台 大数据 (疾喊查) 门诊服务 产品投放 健康词 电子族历 险产品 纵深发 (健康管理)(慢病管理)(转诊服务 大数据分析 养老服务) (科研服务(精准医 图2:2012-2018年中国健康体检人次数及覆盖率情况
材料二: 风靡已久的“酸碱体质理论”骗局被揭穿,其炮制者罗伯特·欧阳被美国法庭宣 判有罪,并被处以上亿美元的重罚。其实,类似的健康类骗局还有很多。比如流 传甚广的“吃黑巧克力能减肥”,也是一条彻头彻尾的谣言。比如接种疫苗反而 更容易生病,长期受到手机、微波妒、通讯基站的电磁辐射会致癌,喝点红酒能 软化心血管……这些早已被证伪的健康谣言仍不时出现,令人难辩真假。 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和养生,各种各样的健康秘方、养生理论层出不穷。 要想拨云见日、分辨真假,关键一招就是要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少交“智商 税”。科学是严谨的,商家兜售的产品或理论是否符合常识、是否夸大其词、背 后有无科学数据支撑等,都需要一一厘清。健康养生,光动心还不行,必须要动 动脑,有态度,更要有知识。 (摘编自汪灵犀《击破“酸碱”骗局 重塑健康观念》,《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 年 1 月 15 日) 材料三: 图 1:健康体检行业产业链 图 2:2012-2018 年中国健康体检人次数及覆盖率情况
体检数量(亿人次)一·体检覆盖率 2012 2013 z014 152016 2018E (摘编自中商产业研究院《2018年中国健康体检行业市场前景硏究报告》) 材料四: 20世纪初,随着生理学、医学、生物学等领域的发展,人类开始从遗传、生理 心理、环境等多维度认识健康。国家、市场、个体都出于自身需求而进行健康管 理,公民健康日益上升为国家和民族问题。国家通过专业知识和技术来改善公民 健康,构建了一系列健康管理制度,以促进民族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市场出于逐 利目的,不断推进健康的资本化。个体为保持自身健康状态,也不断产生全新的 健康需求。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 周期健康服务。”国家层面的医疗卫生体制的建设、市场层面的健康产业发展及 个体层面的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都成为“健康中国”战略的必要部分,参与到广 义的健康管理中。 随着医学社会化,对疾病的应对更多从医疗走向预防厦行为干预。这影响了健康 管理理念,即逐渐从治疗疾病转变为预防疾病。由此,人们时自我健康的管理方 式越来越感兴趣,表现为对整个生命周期健康状况管理的需求。随着个体日常生 活模式的变化,负责的公民应密切关注自身健康,不断地进行调整、改善,以满 足自身不断变化的健康需求 (摘编自李洁、郭丽娜《健康管理:在国家、市场及个体之间》)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健康素养指政府采集居民的基本健康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维护和促进居民 健康的能力,表现为知识、行为和技能三个方面 B.2012-2017年,我国健康体检覆盖率逐年增长,科学、精准地获取数据以监 测自身健康状况的做法,正被越来越多的民众接受 C.健康体检有助于个人进行有效的健康管理,所产生的健康大数据还可作为 系列商业投资的参考依据,同时也可服务于科学研究。 D.随着医学等相关领域的发展,人们的健康认知逐渐多维化,健康管理理念也 相应发生变化,使得应对疾病的方式由医疗转向预防及行为干预。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摘编自中商产业研究院《2018 年中国健康体检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材料四: 20 世纪初,随着生理学、医学、生物学等领域的发展,人类开始从遗传、生理、 心理、环境等多维度认识健康。国家、市场、个体都出于自身需求而进行健康管 理,公民健康日益上升为国家和民族问题。国家通过专业知识和技术来改善公民 健康,构建了一系列健康管理制度,以促进民族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市场出于逐 利目的,不断推进健康的资本化。个体为保持自身健康状态,也不断产生全新的 健康需求。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 周期健康服务。”国家层面的医疗卫生体制的建设、市场层面的健康产业发展及 个体层面的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都成为“健康中国”战略的必要部分,参与到广 义的健康管理中。 随着医学社会化,对疾病的应对更多从医疗走向预防厦行为干预。这影响了健康 管理理念,即逐渐从治疗疾病转变为预防疾病。由此,人们时自我健康的管理方 式越来越感兴趣,表现为对整个生命周期健康状况管理的需求。随着个体日常生 活模式的变化,负责的公民应密切关注自身健康,不断地进行调整、改善,以满 足自身不断变化的健康需求。 (摘编自李洁、郭丽娜《健康管理:在国家、市场及个体之间》)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健康素养指政府采集居民的基本健康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维护和促进居民 健康的能力,表现为知识、行为和技能三个方面。 B.2012-2017 年,我国健康体检覆盖率逐年增长,科学、精准地获取数据以监 测自身健康状况的做法,正被越来越多的民众接受。 C.健康体检有助于个人进行有效的健康管理,所产生的健康大数据还可作为一 系列商业投资的参考依据,同时也可服务于科学研究。 D.随着医学等相关领域的发展,人们的健康认知逐渐多维化,健康管理理念也 相应发生变化,使得应对疾病的方式由医疗转向预防及行为干预。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材料一表明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呈上升趋势,材料二反映居民健康观念中存在 的问题,这体现了媒体报道时关注点的差异。 B.材料二列举诸多缺乏科学依据和健康常识的养生骗局,“智商税”一词隐含 了媒体对公众健康观念中非理性误区的担忧。 C.健康体检产业链的延伸和体检人数的增加,与健康产业的市场化密切相关, 也与人们健康管理理念的变化和健康素养水平的提升有关 D.国民健康事关民族、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为了满足个体在不同的生命阶段对 健康管理的需求,政府须及时调整国民健康政策。 6.根据以上材料,个人应该如何有效地进行健康管理?请概括说明。(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花工 刘庆邦 盛夏。正午。阳光炽白,树影发黑。在原煤炭工业部大楼东侧的花园里,一位看 上去五十来岁的中年男子正在花丛中锄草。他穿一件半袖汗衫,敞着怀,头上戴 一顶已经发黄的草帽。他的裤腿向上绾着,绾得一只高一只低。他没穿袜子,赤 脚穿一双塑料凉鞋。 无风,天气很热,他锄一会儿,脑门儿上就出一层汗。好在他左肩上搭有一条毛 巾,为避免汘水流进眼里模糊了视线,他不时地抽下毛巾擦一擦。擦完了汗,塌 下腰接着锄草。 他的穿戴和干活儿的样子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看着怎么觉得有点儿熟悉呢?每个 地方的人都有自己习惯性的穿戴,我老家的父兄们夏天在地里干活时不就是这样 的穿戴嘛!他手中使用的锄板让我进一步认定,这位养花人就是从我的家乡来的 我走过全国许多地方,知道只有我们家乡的农人使用的锄板才这样宽,这样长 而且有着独特的式样。于是我上前跟他打招呼:“师傅,忙着呢?”大概由于机 关工作人员平时很少跟他说话,见我跟他打招呼,他有些出乎意料似的,对我笑 了笑。 我问:“看样子,您是河南人吧?”他说:“四哩四哩(是的是的)。您从哪儿 看出来的?”我听他说话就乐了,说:“因为我老家也是河南的,只有咱们那地 方的人才用这样的锄。”他把锄板看了看,停止了锄草,说:“那咱们是老乡。 我跟他交谈了一会儿,得知他所在的县和我的老家所在的县果然相距不远,都是 在河南的南部;知道了他是临时受雇于煤炭部机关绿化队,在这里专事养花种草 每月的工资是六百多块钱;并知道了他使用的锄是特意从老家带来的。他姓宋, 我叫他宋师傅。 宋师傅养花很上心,一到初冬,他就及时把花的残枝剪去,从郊区拉来一些发酵 过的农家肥,厚厚地封在花根上。到春天再来看,宋师傅养的月季花,花蕾格外 多,每一枝都有十来头;花朵格外大,每一朵都有一大捧;花色格外艳,照得人 两眼放光。宋师傅除了养月季花,还养有一串红、大丽花、菊花、美人蕉、兰花 等多种花草。宋师傅像农民伺候庄稼一样,把花草调养得很有光彩。 宋师傅跟我熟了,一看见我,就喊我老乡。我跟他开玩笑:“你不在家好好种庄 稼,跑到这里养花种草干什么?”宋师傅笑得很开心,说:“城里人喜欢花嘛!” 有一次,我指着他锄掉的野苋菜对他说:“这种菜挺好吃的。”他说他知道,问 我:“你吃吗?”我说:“吃呀。”从此,宋师傅在花地里锄草时就锄下留情
A.材料一表明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呈上升趋势,材料二反映居民健康观念中存在 的问题,这体现了媒体报道时关注点的差异。 B.材料二列举诸多缺乏科学依据和健康常识的养生骗局,“智商税”一词隐含 了媒体对公众健康观念中非理性误区的担忧。 C.健康体检产业链的延伸和体检人数的增加,与健康产业的市场化密切相关, 也与人们健康管理理念的变化和健康素养水平的提升有关。 D.国民健康事关民族、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为了满足个体在不同的生命阶段对 健康管理的需求,政府须及时调整国民健康政策。 6.根据以上材料,个人应该如何有效地进行健康管理?请概括说明。(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花工 刘庆邦 盛夏。正午。阳光炽白,树影发黑。在原煤炭工业部大楼东侧的花园里,一位看 上去五十来岁的中年男子正在花丛中锄草。他穿一件半袖汗衫,敞着怀,头上戴 一顶已经发黄的草帽。他的裤腿向上绾着,绾得一只高一只低。他没穿袜子,赤 脚穿一双塑料凉鞋。 无风,天气很热,他锄一会儿,脑门儿上就出一层汗。好在他左肩上搭有一条毛 巾,为避免汗水流进眼里模糊了视线,他不时地抽下毛巾擦一擦。擦完了汗,塌 下腰接着锄草。 他的穿戴和干活儿的样子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看着怎么觉得有点儿熟悉呢?每个 地方的人都有自己习惯性的穿戴,我老家的父兄们夏天在地里干活时不就是这样 的穿戴嘛!他手中使用的锄板让我进一步认定,这位养花人就是从我的家乡来的。 我走过全国许多地方,知道只有我们家乡的农人使用的锄板才这样宽,这样长, 而且有着独特的式样。于是我上前跟他打招呼:“师傅,忙着呢?”大概由于机 关工作人员平时很少跟他说话,见我跟他打招呼,他有些出乎意料似的,对我笑 了笑。 我问:“看样子,您是河南人吧?”他说:“四哩四哩(是的是的)。您从哪儿 看出来的?”我听他说话就乐了,说:“因为我老家也是河南的,只有咱们那地 方的人才用这样的锄。”他把锄板看了看,停止了锄草,说:“那咱们是老乡。” 我跟他交谈了一会儿,得知他所在的县和我的老家所在的县果然相距不远,都是 在河南的南部;知道了他是临时受雇于煤炭部机关绿化队,在这里专事养花种草, 每月的工资是六百多块钱;并知道了他使用的锄是特意从老家带来的。他姓宋, 我叫他宋师傅。 宋师傅养花很上心,一到初冬,他就及时把花的残枝剪去,从郊区拉来一些发酵 过的农家肥,厚厚地封在花根上。到春天再来看,宋师傅养的月季花,花蕾格外 多,每一枝都有十来头;花朵格外大,每一朵都有一大捧;花色格外艳,照得人 两眼放光。宋师傅除了养月季花,还养有一串红、大丽花、菊花、美人蕉、兰花 等多种花草。宋师傅像农民伺候庄稼一样,把花草调养得很有光彩。 宋师傅跟我熟了,一看见我,就喊我老乡。我跟他开玩笑:“你不在家好好种庄 稼,跑到这里养花种草干什么?”宋师傅笑得很开心,说:“城里人喜欢花嘛!” 有一次,我指着他锄掉的野苋菜对他说:“这种菜挺好吃的。”他说他知道,问 我:“你吃吗?”我说:“吃呀。”从此,宋师傅在花地里锄草时就锄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