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及病理特点 第二章镇咳祛痰药 1.教学目标 1. 了解咳嗽与痰液的主要病因及治疗原则,掌握其发病机制 2. 掌握咳嗽疾病模型的构建方法,熟悉药物活性评价方法 3. 了解镇咳和祛痰药的分类及药理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熟悉祛痰剂和镇咳剂的毒理作用 掌握代表性药物右美沙芬、乙酰半胱氨酸、羧甲司坦盐酸溴己新和盐酸氨溴索的结构及其用途,掌握祛痰药溴 己新和氨溴索合成路线 5. 掌握呼吸道黏膜给药制剂(气雾剂、喷雾剂、粉雾剂)的定义、组成、制备和质量评价:通过呼吸道疾病治疗 典型药物的剂型,了解制剂设计思路 6. 掌握右美沙芬的结构特点和理化性质 7. 掌握中国药典的测试项目,如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中国药典的测试项目,如性状、鉴别、检查、 含量测定等 2.教学重难点 1. 咳嗽和痰液的概念及发病机制 2. 咳嗽疾病模型的构建方法及药物活性评价方法:祛痰剂和镇咳剂的药理作用机制及毒理作用 3. 镇咳药祛痰药典型药物的化学结构及其合成
1. 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及病理特点 第二章 镇咳祛痰药 1.教学目标 1. 了解咳嗽与痰液的主要病因及治疗原则,掌握其发病机制 2. 掌握咳嗽疾病模型的构建方法,熟悉药物活性评价方法 3. 了解镇咳和祛痰药的分类及药理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熟悉祛痰剂和镇咳剂的毒理作用 4. 掌握代表性药物右美沙芬、乙酰半胱氨酸、羧甲司坦盐酸溴己新和盐酸氨溴索的结构及其用途,掌握祛痰药溴 己新和氨溴索合成路线 5. 掌握呼吸道黏膜给药制剂(气雾剂、喷雾剂、粉雾剂)的定义、组成、制备和质量评价;通过呼吸道疾病治疗 典型药物的剂型,了解制剂设计思路 6. 掌握右美沙芬的结构特点和理化性质 7. 掌握中国药典的测试项目,如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中国药典的测试项目,如性状、鉴别、检查、 含量测定等 2.教学重难点 1. 咳嗽和痰液的概念及发病机制 2. 咳嗽疾病模型的构建方法及药物活性评价方法;祛痰剂和镇咳剂的药理作用机制及毒理作用 3. 镇咳药祛痰药典型药物的化学结构及其合成
4. 呼吸系统的解剖学与生理学特点,各类黏膜给药制剂的特点:各类黏膜给药制剂中的药物吸收、制剂的处方组 成与制备工艺研究 5. 系统了解药物(右美沙芬)在药典中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测试项 6. 掌握中国药典的测试项目,如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 3.教学内容 1 咳嗽及痰液的发生机制 1. 咳嗽及痰液的概念 2. 咳嗽的反射弧和主要刺激因素、发病机制、致病因素 3. 常用呼吸系统治疗药物及其分类 4. 肺黏膜给药制剂,呼吸器官的解剖与生理,药物肺部吸收的机制与特点,影响药物肺部给药的因素 2. 镇咳药与祛痰药的发现与合成 1. 镇咳药和祛痰药的分类及代表性药物溴己新和氨溴索的化学结构、合成与性质用途 2. 中枢镇咳药右美沙芬的发现、化学结构与合成 3. 剂型与制剂因素 3. 咳嗽疾病模型的构建与药物活性评价 1. 咳嗽模型动物的选择 2. 咳嗽模型造模试剂 3. 己建立的咳嗽模型制作方法 模型中检验药物活性的评价内容
4. 呼吸系统的解剖学与生理学特点,各类黏膜给药制剂的特点;各类黏膜给药制剂中的药物吸收、制剂的处方组 成与制备工艺研究 5. 系统了解药物(右美沙芬)在药典中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测试项 6. 掌握中国药典的测试项目,如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 3.教学内容 1. 咳嗽及痰液的发生机制 1. 咳嗽及痰液的概念 2. 咳嗽的反射弧和主要刺激因素、发病机制、致病因素 3. 常用呼吸系统治疗药物及其分类 4. 肺黏膜给药制剂,呼吸器官的解剖与生理,药物肺部吸收的机制与特点,影响药物肺部给药的因素 2. 镇咳药与祛痰药的发现与合成 1. 镇咳药和祛痰药的分类及代表性药物溴己新和氨溴索的化学结构、合成与性质用途 2. 中枢镇咳药右美沙芬的发现、化学结构与合成 3. 剂型与制剂因素 3. 咳嗽疾病模型的构建与药物活性评价 1. 咳嗽模型动物的选择 2. 咳嗽模型造模试剂 3. 已建立的咳嗽模型制作方法 4. 模型中检验药物活性的评价内容
4. 祛痰剂和镇咳剂的药理与毒理机制 1. 祛痰剂与镇咳剂的分类及药理作用 2. 祛痰剂与镇咳剂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5. 右美沙芬的剂型设计 1. 回顾成药性与制剂处方前研究 2. 常用呼吸系统治疗药物及其分类 3. 肺黏膜给药制剂,呼吸器官的解剖与生理,药物肺部吸收的机制与特点,影响药物肺部给药的因素 4. 气雾剂、喷雾剂、雾化吸入溶液、粉雾剂的定义、分类、组成、制备工艺、质量评价 6. 右美沙芬的质量标准研究 右美沙芬的结构及其性质 2. 右美沙芬国内外药典的鉴别试验、特殊杂质检查及含量测定 3. 右美沙芬中国药典中不同制剂的质量分析标准 4.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法:相关概念及理论框架,重要专业英语词汇及英文药名采取双语教学方式 2. 多媒体教学,互动教学 3. 提供相关自学资料 5.教学评价 咳嗽及痰液的概念及主要发生机制 2. 代表性镇咳药祛痰药的结构、名称、合成及简要的作用机制:从此药物的发现过程中,学到了什么
4. 祛痰剂和镇咳剂的药理与毒理机制 1. 祛痰剂与镇咳剂的分类及药理作用 2. 祛痰剂与镇咳剂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5. 右美沙芬的剂型设计 1. 回顾成药性与制剂处方前研究 2. 常用呼吸系统治疗药物及其分类 3. 肺黏膜给药制剂,呼吸器官的解剖与生理,药物肺部吸收的机制与特点,影响药物肺部给药的因素 4. 气雾剂、喷雾剂、雾化吸入溶液、粉雾剂的定义、分类、组成、制备工艺、质量评价 6. 右美沙芬的质量标准研究 1. 右美沙芬的结构及其性质 2. 右美沙芬国内外药典的鉴别试验、特殊杂质检查及含量测定 3. 右美沙芬中国药典中不同制剂的质量分析标准 4.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法:相关概念及理论框架,重要专业英语词汇及英文药名采取双语教学方式 2. 多媒体教学,互动教学 3. 提供相关自学资料 5.教学评价 1. 咳嗽及痰液的概念及主要发生机制 2. 代表性镇咳药祛痰药的结构、名称、合成及简要的作用机制;从此药物的发现过程中,学到了什么
3. 常见咳嗽模型及其简要制作方法:如何进行药物活性评价 祛痰剂和镇咳剂有哪些:中枢镇咳药物的不良反应 第三章哮喘药物 1.教学目标 掌握哮喘的概念,熟悉哮喘的发病机制,了解哮喘的研究现状 2. 掌握典型平喘药的化学结构、合成和主要用途,了解平喘药的发现与发展 3. 了解B肾上腺素能激动剂药物的发现与发展 4. 掌握典型药物沙丁胺醇的化学结构、合成和主要用途,掌握沙丁胺醇类似物的由来与B肾上腺素能激动剂的 构效关系,熟悉沙丁胺醇药物基本结构类型 5. 掌握掌握盐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的结构特点,掌握糖皮质激素的结构修饰的目的、合成与构效关系,了解肾 上腺皮质激素的分类与编号 掌握哮喘疾病模型的构建方法,熟悉药物活性评价方法 7. 掌握支气管扩张剂的分类及药理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熟悉支气管扩张剂的毒理作用及机制 8. 熟悉黏膜给药制剂吸收的机制、特点与影响因素 9. 掌握苯丙胺类药物的结构特点和理化性质 10. 掌握各国药典鉴别、检查和含量测试的分析方法,掌握气相色谱仪器的相关知识,如原理、构造、色谱柱种 类、检测器等 2.教学重难点
3. 常见咳嗽模型及其简要制作方法;如何进行药物活性评价 4. 祛痰剂和镇咳剂有哪些;中枢镇咳药物的不良反应 第三章 哮喘药物 1.教学目标 1. 掌握哮喘的概念,熟悉哮喘的发病机制,了解哮喘的研究现状 2. 掌握典型平喘药的化学结构、合成和主要用途,了解平喘药的发现与发展 3. 了解 β 肾上腺素能激动剂药物的发现与发展 4. 掌握典型药物沙丁胺醇的化学结构、合成和主要用途,掌握沙丁胺醇类似物的由来与 β 肾上腺素能激动剂的 构效关系,熟悉沙丁胺醇药物基本结构类型 5. 掌握掌握盐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的结构特点,掌握糖皮质激素的结构修饰的目的、合成与构效关系,了解肾 上腺皮质激素的分类与编号 6. 掌握哮喘疾病模型的构建方法,熟悉药物活性评价方法 7. 掌握支气管扩张剂的分类及药理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熟悉支气管扩张剂的毒理作用及机制 8. 熟悉黏膜给药制剂吸收的机制、特点与影响因素 9. 掌握苯丙胺类药物的结构特点和理化性质 10. 掌握各国药典鉴别、检查和含量测试的分析方法,掌握气相色谱仪器的相关知识,如原理、构造、色谱柱种 类、检测器等 2.教学重难点
1 哮喘的概念及发病机制 2. 平喘药典型药物的设计、合成、化学结构及其构效关系 3. 基于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途径,如何开展针对性的药物设计 4. 哮喘疾病模型的构建方法及药物活性评价方法 5. 支气管扩张剂的药理作用机制及种类和临床应用选择 6. 各类黏膜给药制剂中的药物吸收、制剂的处方组成与制备工艺研究 7. 苯丙胺类药物在药典中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测试项及其测试方法 8. 自身稀释对照法和对照品法结合(有关物质检查) 3.教学内容 1. 平喘药的研究与发现 1. 哮喘的概念、症状、病因和发病机制 2. 哮喘的流行病学和研究现状 2. 沙丁胺醇的设计与合成 1. 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途径 2. B肾上腺素能激动剂的发现、化学结构、合成、代谢与构效关系 3. B肾上腺素能激动剂的发展 3. 布地奈德的设计与合成 1.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类、结构特点、编号
1. 哮喘的概念及发病机制 2. 平喘药典型药物的设计、合成、化学结构及其构效关系 3. 基于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途径,如何开展针对性的药物设计 4. 哮喘疾病模型的构建方法及药物活性评价方法 5. 支气管扩张剂的药理作用机制及种类和临床应用选择 6. 各类黏膜给药制剂中的药物吸收、制剂的处方组成与制备工艺研究 7. 苯丙胺类药物在药典中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测试项及其测试方法 8. 自身稀释对照法和对照品法结合(有关物质检查) 3.教学内容 1. 平喘药的研究与发现 1. 哮喘的概念、症状、病因和发病机制 2. 哮喘的流行病学和研究现状 2. 沙丁胺醇的设计与合成 1. 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途径 2. β 肾上腺素能激动剂的发现、化学结构、合成、代谢与构效关系 3. β 肾上腺素能激动剂的发展 3. 布地奈德的设计与合成 1.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类、结构特点、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