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健康教育与健康评价 第一节健康教育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有关健康教育的 基本概念,明确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 【教学重点、难点】本节的教学重点难点:健康教育的定 义和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 【学时分配】2学时。 【教学内容】 一、有关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 (一)健康的整体观 什么是健康 “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 只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 (二)健康教育 以卫生学为主要内容,以健康为目标的教育,称为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的总目的是预防和矫正不良行为,巩固和 促进健康行为。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一)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
影响健康的因素可归纳为四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 和社会环境)、生物学基础(包括机体的生物学和心理学 因素)、生活方式、卫生保健设施 (二)环境因素与健康 环境可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大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 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 它们对人的健康都有影响。社会环境中,社会组织结构、 社会意识结构、道德观念、社会风俗习惯等都成为有益或 有害于健康的重要因素。 (三)环境与人体的生态平衡 环境与人体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环境中的各 种因素对人体有作用。这种平衡是经常处于变动中的动态 平衡。 环境污染对健康有影响:可引起中毒、致癌作用、致 畸作用和其它危害。 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健康关系很大。如个人不良嗜好、 饮食习惯、职业危机和业余时间有害健康的活动等。吸烟、 嗜酒、爆饮爆食、不锻炼等对身心健康会造成不同程度的 危害。 三、幼儿健康教育 (一)幼儿健康教育的日的和任务
幼儿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幼儿对于卫生科学的认识 水平,改善幼儿对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的态度,培养幼儿 的各种有益于个人、社会和民族健康的行为和习惯。 (二)幼儿健康教育的内容 培养幼儿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如生活有规律、有良好 的卫生习惯、有锻炼身体的习惯: 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如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学会 社会交往技能等: 对幼儿进行性教育:主要包括:没有性歧视、没有性 压抑、自然的回答性问题、两性别优势互补教育等; 安全教育:如遵守幼儿园的安全制度、遵守交通规则、 懂得水火电的危险及不要捡拾小物件等。 第二节健康评价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生长发育的评价 指标,掌握儿童健康检查的意义、种类和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本节的教学重点难点:健康教育的定 义和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幼儿健康检查的种类和方法。 【学时分配】2学时 【教学内容】 一、生长发育评价
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 生长发育的形态指标:包括:身长、体重、头围、胸 围等; 生长发育的生理功能指标:包括生长发育标准、生长 发育检测图、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综合评价法”等。 二、健康检查 (一)健康检查的目的 (二)健康检查的种类 包括儿童入园的检查、儿童定期健康检查等。 (三)健康检查的方法 包括生态发育指标的测量、生态发育功能指标的测 量(肺活量、脉搏、血压等)、视功能检查、听力检查、 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第三节婴幼儿心理 健康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关注婴幼儿心理 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婴幼儿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和常患的 心身疾病。 【教学重点、难点】本节的教学重点难点:婴幼儿常见的 心理卫生问题和常患的心身疾病
【学时分配】3学时。 【教学内容】 时代在前进,观念在更新,新的健康观念否定了“结结 实实没病就是健康”的旧观念。新的健康观,从多维角度 把一个完整的健康含义展示于世人面前:身体健康,心理 也健康(包括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才是健康的人。 这也是21世纪所需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 1.智力发展正常 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是“理想”的标志,每个儿童都 可能有这方面或那方面的不足。之所以提出心理健康的标 志,可以把它看成是培养儿童应努力达到的目标。正常的 智力水平是儿童与周围环境取得平衡和协调的基本心理条 件。智力的高低是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2.情绪稳定,情绪反应适度情绪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 的内心体验。它既是一种心理过程,又是心理活动赖以进 行的背景。良好的情绪,反映了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 协调性,表示人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平衡状态。心理健康的 儿童“身在福中知福”,愉快、乐观。当心里有了委屈、痛 苦、挫折时,能合理地宣泄不良的情绪。 3.乐于与人交往,人际关系融洽儿童的人际关系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