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纡,字文通,下邳徐人也。为人刻削少恩,好韩非之术。永平中,补南行唐长。 到官,晓吏人曰:“朝廷不以纡不肖,使牧黎民,而性仇猾吏,志除豪贼,且勿 相试!”遂杀县中尤无状者数十人,吏人大震。 纡廉洁无资,常筑墼①以自给。肃宗闻而怜之,复以为郎,再迁召陵侯相。廷掾 惮纡严明,欲损其威,乃晨取死人断手足,立寺门。纡闻。便往至死人边,若与 死人共语状。阴察视口眼有稻芒,乃密问守门人曰:“悉谁载藁②入城者?” 者对:“唯有廷掾耳。”又问铃下③:“有疑吾与死人语者不?”对曰:“廷掾 疑君。”乃收廷掾考问,具服“不杀人,取道边死人”。后人莫敢欺者。 征拜洛阳令。下车,先问大姓名主,吏数闾里豪强以对。纡厉声怒曰:“本问贵 戚若马、窦④等辈,岂能知此卖菜佣乎?”于是部吏望风旨,争以激切为事。贵 戚跼嵴⑤,京师肃清。帝知纡奉法疾奷,不事贵戚,然苛惨失中,数为有司所奏 遂免官。后为御史中丞。 和帝即位,太傅邓彪奏纡在任过酷不宜典司京辇免归田甲后窦氏贵盛窦笃兄弟秉 权睚眦宿怨无不僵仆。纡自谓无全,乃柴门自守,以待其祸。然笃等以纡公正, 而怨隙有素,遂不敢害。 永元五年,复征为御史中丞。诸窦虽诛,而夏阳侯瑰犹尚在朝。纡疾之,乃上疏 曰:“案夏阳侯瑰,本出轻薄,志在邪僻,学无经术,而妄构讲舍,外招儒徒, 实会奸桀。轻忽天威,侮慢王室,又造作巡狩封禅上书,惑众不道,当伏诛戮。” 会瑰归国,纡迁司隶校尉。六年夏,旱,车驾自幸洛阳录囚徒,二人被掠生虫, 坐左转骑都尉。七年,迁将作大匠。九年,卒于官。(选自《后汉书·酷吏列传 第六十七》,有删改) 【注】①墼(j):没有烧过的砖坯。②藁(g6o):稻、麦的秸秆。③铃下:指 属下。④马、窦:指马氏、窦氏,均是皇亲国戚,也属于大姓名主。⑤跼蹯:j 亦作“趵脊”,形容谨慎恐惧的样子。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傅邓彪奏纡在任/过酷不宜/典司京辇/免归田里后/窦氏贵盛/窦笃兄弟秉权 /睚眦宿怨/无不僵仆 B.太傅邓彪奏纡在任过酷/不宜典司京辇/免归田里/后窦氏贵盛/窦笃兄弟秉权 /睚眦宿怨/无不僵仆 C.太傅邓彪奏纡在任/过酷不宜/典司京辇/免归田里/后窦氏贵盛/窦笃兄弟秉权 /睚眦宿怨/无不僵仆 D.太傅邓彪奏纡在任过酷/不宜典司京辇/免归田里后/窦氏贵盛/窦笃兄弟秉权 睚眦宿怨/无不僵仆 11.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下车:指官吏刚到任所上任,周武王时期,为了利于社会的稳定,被封的官员 都是坐驿车去上任,于是“下车”或“下车伊始”指新官刚上任 B.封禅:指我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所谓天降祥瑞之时祭祀天地的大典。 “封”是指天子登上泰山筑坛祭天,禅是指在泰山下的梁父山上辟场祭地 C.寺:古代官署的名称,也指佛教的庙宇及某些宗教供礼拜、讲经的处所,本 文指庙宇。 D.归国:这里的“国”是“封地,封国(王侯所受封的地域)”的意思,窦瑰被 皇帝封为夏阳侯,拥有自己得封地,所以归国即回到自己得封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周纡,字文通,下邳徐人也。为人刻削少恩,好韩非之术。永平中,补南行唐长。 到官,晓吏人曰:“朝廷不以纡不肖,使牧黎民,而性仇猾吏,志除豪贼,且勿 相试!”遂杀县中尤无状者数十人,吏人大震。 纡廉洁无资,常筑墼①以自给。肃宗闻而怜之,复以为郎,再迁召陵侯相。廷掾 惮纡严明,欲损其威,乃晨取死人断手足,立寺门。纡闻。便往至死人边,若与 死人共语状。阴察视口眼有稻芒,乃密问守门人曰:“悉谁载藁②入城者?”门 者对:“唯有廷掾耳。”又问铃下③:“有疑吾与死人语者不?”对曰:“廷掾 疑君。”乃收廷掾考问,具服“不杀人,取道边死人”。后人莫敢欺者。 征拜洛阳令。下车,先问大姓名主,吏数闾里豪强以对。纡厉声怒曰:“本问贵 戚若马、窦④等辈,岂能知此卖菜佣乎?”于是部吏望风旨,争以激切为事。贵 戚跼蹐⑤,京师肃清。帝知纡奉法疾奸,不事贵戚,然苛惨失中,数为有司所奏, 遂免官。后为御史中丞。 和帝即位,太傅邓彪奏纡在任过酷不宜典司京辇免归田里后窦氏贵盛窦笃兄弟秉 权睚眦宿怨无不僵仆。纡自谓无全,乃柴门自守,以待其祸。然笃等以纡公正, 而怨隙有素,遂不敢害。 永元五年,复征为御史中丞。诸窦虽诛,而夏阳侯瑰犹尚在朝。纡疾之,乃上疏 曰:“案夏阳侯瑰,本出轻薄,志在邪僻,学无经术,而妄构讲舍,外招儒徒, 实会奸桀。轻忽天威,侮慢王室,又造作巡狩封禅上书,惑众不道,当伏诛戮。” 会瑰归国,纡迁司隶校尉。六年夏,旱,车驾自幸洛阳录囚徒,二人被掠生虫, 坐左转骑都尉。七年,迁将作大匠。九年,卒于官。(选自《后汉书·酷吏列传 第六十七》,有删改) 【注】 ①墼(jī):没有烧过的砖坯。②藁(gǎo):稻、麦的秸秆。③铃下:指 属下。 ④马、窦:指马氏、窦氏,均是皇亲国戚,也属于大姓名主。⑤跼蹐:jú jí 亦作“跔脊”,形容谨慎恐惧的样子。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太傅邓彪奏纡在任/过酷不宜/典司京辇/免归田里后/窦氏贵盛/窦笃兄弟秉权 /睚眦宿怨/无不僵仆 B. 太傅邓彪奏纡在任过酷/不宜典司京辇/免归田里/后窦氏贵盛/窦笃兄弟秉权 /睚眦宿怨/无不僵仆 C.太傅邓彪奏纡在任/过酷不宜/典司京辇/免归田里/后窦氏贵盛/窦笃兄弟秉权 /睚眦宿怨/无不僵仆 D.太傅邓彪奏纡在任过酷/不宜典司京辇/免归田里后/窦氏贵盛/窦笃兄弟秉权/ 睚眦宿怨/无不僵仆 11.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下车:指官吏刚到任所上任,周武王时期,为了利于社会的稳定,被封的官员 都是坐驿车去上任,于是“下车”或“下车伊始”指新官刚上任。 B. 封禅:指我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所谓天降祥瑞之时祭祀天地的大典。 “封”是指天子登上泰山筑坛祭天,禅是指在泰山下的梁父山上辟场祭地。 C. 寺:古代官署的名称,也指佛教的庙宇及某些宗教供礼拜、讲经的处所,本 文指庙宇。 D.归国:这里的“国”是“封地,封国(王侯所受封的地域)”的意思,窦瑰被 皇帝封为夏阳侯,拥有自己得封地,所以归国即回到自己得封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周纡为人苛刻,缺少恩惠,喜欢韩非的法家学说,任南行唐长期间曾杀了县内 几十个特别凶暴的人,官吏百姓大为震动 B.周纡仕途曾因一件小事受波折,永元六年夏季闹旱灾,皇帝亲自去洛阳视察 监狱,有两个囚犯被拷打受伤,身上生了蛆虫,周纡因此被降职。 C.周纡对窦氏贵戚不宽容,虽然窦氏很多人被杀,但夏阳侯窦瑰还在朝中,周纡 弹劾他,表面上建造讲堂,招收儒生,实际上在聚集奸诈凶暴的人 D.周纡刚上任就给了下属一个下马威,他问豪门望族的名字,官吏却用卖菜的 那些低贱的人来糊弄他,周纡识破了他们的伎俩,京师一片肃然。 13.把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句5分,共10分) (1)廷掾惮纡严明,欲损其威,乃晨取死人断手足,立寺门 答 (2)帝知纡奉法疾奸,不事贵戚,然苛惨失中,数为有司所奏,遂免官。 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14~15题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注】情人:多情的人,指自己;一说指亲人 14.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5分) A.首联写景,辽阔大海上升起一轮皎洁明月。即景生情,诗人想起远在天涯的友 人,此刻与“我”同望明月。前句“望月”,后句“怀远”,紧扣诗题。 B颔联直接抒发思念之情。因“思”生“怨”,相思之深、相思之极、因而埋怨 长夜漫漫,夜不能寐;“竟夕”,以至于通宵都在思念,极言相思之烈。 C.颈联通过动作和细节描写传达感情,描绘诗人彻夜难眠的情形。“灭烛”月光 满屋,更加可怜月的孤独;“披衣”庭院散步,露水湿衣,相思之浓。 尾联说月光虽美,可无法捧在手中送给远方思念的人,还不如在梦里与思念的 人团聚。寄希望于梦中,足见对友人思念之切,情感真挚,深化中心。 15.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用何种手法表达意境之美的?请指出并 分析这样写的好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李白在《行路难》中通过 ”两句的动作细节刻画,形象地揭示了他内心的 苦闷抑郁
A.周纡为人苛刻,缺少恩惠,喜欢韩非的法家学说,任南行唐长期间曾杀了县内 几十个特别凶暴的人,官吏百姓大为震动。 B. 周纡仕途曾因一件小事受波折,永元六年夏季闹旱灾,皇帝亲自去洛阳视察 监狱,有两个囚犯被拷打受伤,身上生了蛆虫,周纡因此被降职。 C.周纡对窦氏贵戚不宽容,虽然窦氏很多人被杀,但夏阳侯窦瑰还在朝中,周纡 弹劾他,表面上建造讲堂,招收儒生,实际上在聚集奸诈凶暴的人。 D. 周纡刚上任就给了下属一个下马威,他问豪门望族的名字,官吏却用卖菜的 那些低贱的人来糊弄他,周纡识破了他们的伎俩,京师一片肃然。 13.把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句 5 分,共 10 分) (1)廷掾惮纡严明,欲损其威,乃晨取死人断手足,立寺门 答: (2)帝知纡奉法疾奸,不事贵戚,然苛惨失中,数为有司所奏,遂免官。 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 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 14~15 题。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注】情人:多情的人,指自己;一说指亲人。 14.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5 分) A.首联写景,辽阔大海上升起一轮皎洁明月。即景生情,诗人想起远在天涯的友 人,此刻与“我”同望明月。前句“望月”,后句“怀远”,紧扣诗题。 B 颔联直接抒发思念之情。因“思”生“怨”,相思之深、相思之极、因而埋怨 长夜漫漫,夜不能寐;“竟夕”,以至于通宵都在思念,极言相思之烈。 C.颈联通过动作和细节描写传达感情,描绘诗人彻夜难眠的情形。“灭烛”月光 满屋,更加可怜月的孤独;“披衣”庭院散步,露水湿衣,相思之浓。 D.尾联说月光虽美,可无法捧在手中送给远方思念的人,还不如在梦里与思念的 人团聚。寄希望于梦中,足见对友人思念之切,情感真挚,深化中心。 15.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是用何种手法表达意境之美的?请指出并 分析这样写的好处?(6 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5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⑴李白在《行路难》中通过 “ , ”两句的动作细节刻画,形象地揭示了他内心的 苦闷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