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精英的阶梯:美国散育考查 遇。即使私立大学赚了钱也必须重新投人教育本身,不能私分。 所谓“营利大学”则是上市公司的经营方式,赚了钱给股东。这 样的大学不少是企业办的,如同麦当劳连锁店一般地经营。而且 确实有所谓“麦当劳汉堡包大学”。微软、嘉信(Charles Schwarb) 等大企业也建大学培养自己的职工。 这样的大学没有“终身轨”(tenure-track)的制度,教授可以 随时解雇,学科可以随时更新,一切老板说了算,无所谓教授治 校,以低成本高产为底线,严格遵循巾场规则,效率非常高。10 年前,美国高等教育有3950亿美元的规模,营利大学占'了5%的 份额。如今美国教育扩张到6500亿美元的规模,营利大学占了 7.5%的份额,行情看涨。到2015年,预计10%的美国大学生将 就读于营利大学。 这些大学不可能用明星教授教学。许多教授没有博士学位, 并且大量运用网上课程。其定位是为有工作、年龄大的非传统学 生服务,教给他们一些实际的技能,从护理、计算机、教育到法律, 无所不包。这些大学往往根据市场调查,锁定未来最短缺的几大 行业,然后针对性地开课,保证学生毕业后找得到工作。 营利大学虽然近年招致了许多批评,但由于其市场效率,已 经有几家创出了品牌。如菲尼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Phoenix), 有28方学生,全球239个校园,已经开始侵入中国和印度的教育 市场。拥有这所大学的企业阿波罗集团(Apollo Group),2004年 投资将近4亿美元开拓市场。另外一个斯特雷耶大学(Strayer University),以商务管理和电讯技术为主攻,成为菲尼克斯的主要 竞争对手。《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旗下的卡普兰公 司(Kaplan Inc.),如同中国的新东方等学校一样,主要经营考试
全球化中的美国大学11 产业,其GRE、SAT补习班全美闻名。如今又拥有协和法学院 (Concord Law School),是全美最大的法学院之一。 这些营利大学,由于采取连锁店的经营方式,其企业结构如 同麦当劳、沃尔玛一样,具有极大的扩张性,不久可能大举进军中 国,收购、兼并像新东方这样的类似企业。如果中国的教育成本 仍然不断土升,这类大学国际连锁店就会在中国大展拳脚。 总之,美国大学由于有雄厚的实力和教育质量,又有灵活的 体制,使各个层级的人学都有增长的空间,所以在全球化巾的竞 争中有望全方位地征服世界:既把全球的精英招揽到其一流名校 之中,其低层次的大学也全线出击,抢占大学经济的市场份额。 有些人甚至称这是一种新的殖民主义。对此,我们是爱也好,恨 也好,都必须直面这个严峻的现实:在全球化的高等教育中,落后 的教育体制得到的国界的保护将会越来越少。一个国家很雉强 迫自己的老百姓接受其指定的教育制度。如果你的教育僵化落 后,最好的学生、教授就会一一走了之。世界的高等教育,将进人一 个新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时代
美国大学的成就与危机 美国的大学如今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样板。美国大学 的优异几乎是无庸置疑的了。2005年《经济学人》曾经出版了一 期“世界大学概览”,对各国大学进行评价,毫不含糊地把美国大 学置于欧洲大学之上。 如何衡量美国大学的优异? 那么,何以证明美国大学的优异呢?衡量的尺度有多种多 样。我们中国人不久前掀起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运动,把 ·流大学等同于研究性大学。这虽然出于误解,但也算提供了 - 个标准。上海交通大学对世界大学的排名,就是建立在各大学获 诺贝尔奖的数目、在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的数量的基础上的 评估,描绘的是不折不扣的“研究性”。《经济学人》也加以引用。 以这个标准操作,在2004年上海交大排出的世界前20所大学 中,美国的大学占了17所。剩下的只有剑桥(第三)、牛津(第 八)和东京大学(第十四)。在前50所大学中,美国大学占了35
美国大学的成就与危机13 所。也就是说,越是顶尖的大学,美国的优势越大。另外,在世界 的诺贝尔奖得主中,有70%是在美国的大学工作。根据2001年 的统计,世界上30%的科学和.工科论文以及44%的最经常被引 用的论文出自美国大学。 但是,这样的标准,即使用来衡量精英大学也是片面至极。 因为大学的主要使命还是教育,研究仅是一个面向。比如,美国 有大量的本科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也可译为“人文学 院”),在交大的排名中是不可能出现在前列的。而在著名的《美 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World Report)的全美大学排名 中,这些本科文理学院和研究性大学是分开列的。举个例子来 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上海交大的排名中居世界第四,全美 第三。但是,从2005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提供的数据看, 伯克利本科生的SAT(即美国大学入学智能测验)中间档次的成 绩,仅在1200到1450分之间(满分为1600分)。但在本科文理 学院中,有十几所院校学生的SAT中档成绩在这个水平之上,另 外还有十几十所和这个水平相当。在文理学院的排名中与另 一所学校并列第二十五的麦卡莱斯特学院(Macalester College), 学生巾档的SAT成绩在1260到1450分之间,超过伯克利;而与 另外6所学校并列第五十五的惠顿学院(Wheaton College),学生 中挡的SAT成绩也达到1230到1420分之间,和伯克利半斤八 两。要像中国这样以高考成绩论高低,伯克利不过是个二流大 学。读书好的高中生,并不看中伯克利。可见,漏过这些文理 学院,就低估了美国的高等教育。因为这种本科生的学院,已 经成为美国特色,在其他国家很难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力量。而 这些学院中顶尖的十几所,无论从学生素质还是教育质量来看
14精英的阶梯:美国教有孝查 都和常青藤不相上下。 除了这种精英教育外,对美国大学体系的评估,还要看其社 会效益。在这方面,美国的大学也许更是鹤立鸡群。在美国,大 约有1/3的适龄人口在大学读书。在这些人中,又有1/3会读研 究生学位。高等教育的普及率非常高。另外,非传统学生,也就 是大龄学生,占的比重明显比大多数国家的相应比例要大。在美 国上大学没有年龄限制,40%的大学生在25岁或25岁以上。另 外,老年人上大学成风。我所在的萨福克大学(Suffolk Universi-- y),地处波士顿市中心,波士顿地区65岁以上的居民都可以免 费旁听,算是对当地补会的一种服务。更重要的是,美国的大学 给穷人提供了较多的机会。20%的大学生来自生话在贫困线或 贫困线以下的家庭。有一半的学生读半日制。80%的学生要靠 打工支持自己。学校也努力给学生提供校内T作的机会。比如 我的学校,校内图书馆人员、邮差、办公室的帮手,许多都是学生。 不错,美国大学的学费贵得出名。在2003一2004年度,四年 制的私立大学平均学费为每年18400美元,州立大学的学费平均 5400美元。同时美国家庭的平均年收入不过5方美元上下。但 是,联邦政府每年给学生的资助,将近815亿美元之巨,相当于一 个小国的GDP。另外,私人的捐助也不可胜数。从联邦政府、州, 到大学本身,都给学生提供奖学金。杂七杂八的资助加在一起, 使一个中等家庭的子弟平均只需付大学学费标价的34%。像哈 佛等精英大学,干脆免了低收入的学生的学费。所以,美国大学 学费看起来吓人,但奖学金充足,加上打工的机会多,穷人还是上 得起。这样的成功,当然和美国的财富有关:主要由西方发达国 家组成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其成员国2001年在每个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