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1.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之能力的 一种发展”。涉及到了三个尺度上的内容: (1)时间尺度:我们对待自然的方式将影响到其他动物、我们的 下一代、下一代的下一代。 (2)社会尺度:我们的技术使我们可以改变自然,也使我们能够 不负责任地改变自然,故我们必须谨慎对待自然。 (3)地理尺度:发展和环境的跨国界的性质使得由于不可持续发 展所带来的环境破坏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增长、社会公平、环境保护三者并举的过程, 是以人为本的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生态三方面的协 调发展。基本精神:以人为本;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经济要讲效 不 率,社会要强调公平,代际要重视兼顾,人 与自然要力争和谐; 努力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五位的协调。可持续发 展是21世纪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正确处理协调经济、社 鱼个环婆济暖家爽只餐装的和隆,室 、人口、 经济发展 应建立在生态持续的基础上,保护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 构成威胁
四、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1.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 “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之能力的 一种发展”。涉及到了三个尺度上的内容: (1)时间尺度:我们对待自然的方式将影响到其他动物、我们的 下一代、下一代的下一代。 (2)社会尺度:我们的技术使我们可以改变自然,也使我们能够 不负责任地改变自然,故我们必须谨慎对待自然。 (3)地理尺度:发展和环境的跨国界的性质使得由于不可持续发 展所带来的环境破坏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 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增长、社会公平、环境保护三者并举的过程, 是以人为本的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生态三方面的协 调发展。基本精神:以人为本;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经济要讲效 率,社会要强调公平,代际要重视兼顾,人与自然要力争和谐; 努力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五位的协调。可持续发 展是21世纪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正确处理协调经济、社 会、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关系的共同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 强调了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发展 应建立在生态持续的基础上,保护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 构成威胁
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公平性原则(Fairness) (2)持续性原则(Sustainable)。 (3)共同性原则(Common)。 4.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一一《21世纪议程》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颁发了 指导全球行动纲领《21世纪议程》,其基本思想是人类正处于历 史抉择关头,全面发展的战略与政策必须转变。《21世纪议程》 全文有40章,20多万字,分成四大部分:(1)经济与社会可持 续发展白皮书;(2)资源保护与管理;(3)加强主要群体作用: (4)实施手段。 ·但是,联合国大会之后,全球环境恶化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扭转, 很多环境问题还在继续发展。近十年来,由于经济全球化使得两 极分化进一步加剧,加深了富国和穷国、富人与穷人之间的鸿沟 由于环境问题不受边界限制的扩散蔓延,目前已首先由西方国家 提出了设立“世界环境组织”的建议,这个组织类似于世界贸易 组织(WTO),将对全球环境进行全面、统一和权威的管理
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公平性原则(Fairness)。 (2)持续性原则(Sustainable)。 (3)共同性原则(Common)。 4. 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21世纪议程》 •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颁发了 指导全球行动纲领《21世纪议程》,其基本思想是人类正处于历 史抉择关头,全面发展的战略与政策必须转变。《21世纪议程》 全文有40章,20多万字,分成四大部分:(1)经济与社会可持 续发展白皮书;(2)资源保护与管理;(3)加强主要群体作用; (4)实施手段。 • 但是,联合国大会之后,全球环境恶化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扭转, 很多环境问题还在继续发展。近十年来,由于经济全球化使得两 极分化进一步加剧,加深了富国和穷国、富人与穷人之间的鸿沟, 由于环境问题不受边界限制的扩散蔓延,目前已首先由西方国家 提出了设立“世界环境组织”的建议,这个组织类似于世界贸易 组织(WTO),将对全球环境进行全面、统一和权威的管理
五、振兴中华民族唯一可行之路一一 可持续发展道路 1.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框架。 (1)人口战略:控制人口数量,降低人口增长率;大力开发人力 资源、广拓就业途径;发展教育事业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 人的素质。 (2)经济战略: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中心的经济长期稳定 和协调发展战略。 (3)科技战略:科教兴国。要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 率,用科学手段优化产业结构,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劳动者素质 和科学管理水平。 (4)资源战略:建立低消耗的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节约资源、 杜绝浪费。建立节地、节水的集约化农业生产系统,节能、节材 的集约化工业生产系统;节约油、气、煤的综合运输系统;适度 消费、俭朴的生活服务系统。 (5)环境战略:建立和完善与我国国情相符的环保体制,以强化 管理为主,量力而行地进行环境建设
五、振兴中华民族唯一可行之路——可持续发展道路 1.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框架。 (1)人口战略:控制人口数量,降低人口增长率;大力开发人力 资源、广拓就业途径;发展教育事业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 人的素质。 (2)经济战略: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中心的经济长期稳定 和协调发展战略。 (3)科技战略:科教兴国。要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 率,用科学手段优化产业结构,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劳动者素质 和科学管理水平。 (4)资源战略:建立低消耗的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节约资源、 杜绝浪费。建立节地、节水的集约化农业生产系统,节能、节材 的集约化工业生产系统;节约油、气、煤的综合运输系统;适度 消费、俭朴的生活服务系统。 (5)环境战略:建立和完善与我国国情相符的环保体制,以强化 管理为主,量力而行地进行环境建设
2.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 1992年9月,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了外交部、国家环保局《关于 出席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情况及有关对策的报告》的报告, 提出了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与人口,教育相互协调发展 的十大对策。 (1)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重申“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 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指导方针。 (2)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工业污染。 (3)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认真治理城市“四害”。 (4)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结构。 (5)推广生态农业,坚持不解地植树造林,切实加强生物多样性 的保护。 (6)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加强环境科学研究,积极发展环保产业。 (7)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 (8)加强环境教育,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 (9)健全环境法制,强化环境管理。 (10)参照环境发展大会精神,制定我国的行动计划
2.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 • 1992年9月,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了外交部、国家环保局《关于 出席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情况及有关对策的报告》的报告, 提出了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与人口,教育相互协调发展 的十大对策。 (1)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重申“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 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指导方针。 (2)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工业污染。 (3)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认真治理城市“四害”。 (4)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结构。 (5)推广生态农业,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切实加强生物多样性 的保护。 (6)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加强环境科学研究,积极发展环保产业。 (7)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 (8)加强环境教育,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 (9)健全环境法制,强化环境管理。 (10)参照环境发展大会精神,制定我国的行动计划
3. 《中国21世纪议程》 。 《中国21世纪议程》于1994年3月25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讨论 通过,又称之为“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的白皮书”。内 容有20章,涉及78个方案领域,计20万字。总体分四大部分: (1)总体战略;(2)社会;(3)经济;(4)资源与环境。 ·文件有七大特点:(1)整体性:(2)主题词为发展;(3)战 略重点之一为人口;(4)资源与环境:(5)同全球战略的协调; (6)重大措施;(7)优先项目。 。 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并由各阶层人 士积极参与,对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振兴中华民族唯一可行之 路的认识和自觉性正在不断提高。我国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 生产资料以公有制为主,国家有强大的调控能力,这是其他国家 不能望其项背的。与市场机制的优点结合起来,加上对自然界采 取协调发展的决策,就能更有效地实施持续发展战略,使我国的 经济建设进入良性循环,保障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和整个民族国 家的繁荣昌盛
3.《中国21世纪议程》。 • 《中国21世纪议程》于1994年3月25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讨论 通过,又称之为“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的白皮书”。内 容有20章,涉及78个方案领域,计20万字。总体分四大部分: (1)总体战略;(2)社会;(3)经济;(4)资源与环境。 • 文件有七大特点:(1)整体性;(2)主题词为发展;(3)战 略重点之一为人口;(4)资源与环境;(5)同全球战略的协调; (6)重大措施;(7)优先项目。 • 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并由各阶层人 士积极参与,对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振兴中华民族唯一可行之 路的认识和自觉性正在不断提高。我国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 生产资料以公有制为主,国家有强大的调控能力,这是其他国家 不能望其项背的。与市场机制的优点结合起来,加上对自然界采 取协调发展的决策,就能更有效地实施持续发展战略,使我国的 经济建设进入良性循环,保障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和整个民族国 家的繁荣昌盛